⑴ 微電影 毒戒 觀後感450字
一朝吸毒,終生戒毒——談戒毒所觀後感學工信息員2010-11-05 09:38 迎著颯爽秋風,伴隨著秋天的氣息,有幸代表學院參觀了無錫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知悉了在我們無錫地區吸毒與販毒的事情,感到震驚、意外、和慶幸。
縱觀「癮君子」的落網,他們都有著共同點,每一位「癮君子」並不是生來就吸毒的,他們也同樣有著美好的曾經,幸福的過去,後來因為追求刺激,朋友的教唆,走上了無法回頭的道路,一次又一次的違背道德良知,欺騙親朋好友,淪落到妻離子散,為了吸毒,賣淫、騙、搶、偷,淡化了修養,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從「癮君子」的軌跡我們不難看出,當走向魔鬼的閘門一但打開,慾望猶如洪水決堤一瀉千里,無法停止。慾望來源於生理,由生理轉變為心理,一但生理上得到滿足必然會無止盡的去追求,就像一個氣球,慢慢的膨脹。如果心存僥幸,道德上喪失信念,慾望上的貪得無厭,生活上的腐化墮落,那終將落馬墜地。如果能在開始就耐的住誘惑,擋得住教唆,才能常到河邊走永遠不濕鞋。
我雖然是一個學生,但我深知道德的重要性,知道毒品的危害,必須敬而遠之,在戒毒所的領導教育下,得知交友也是一個大學問,不是和每個人都能教朋友的。很多在戒毒所中勞教的人都是因為在朋友的教唆下走上了不歸路。在外面,別人給的東西不能隨便吃、隨便喝,因為亂吃了別人給的東西而染上毒品的數不勝數,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誰也不會沒事去吸毒的。
經過一番講解,熟知了毒品的危害,而傳統毒品經久不衰,新型毒品又接踵而至。毒品家族不斷擴大自己的隊伍,而我們國家對打擊毒品也在加大力度。無錫強制隔離戒毒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在江蘇省內乃至全國有著不錯的影響力。在戒毒所里,次數多的已達十幾年,年紀輕的則十六七歲也絕非罕見。看來毒品危害的范圍是相當的廣,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吸毒容易,戒毒難,在戒毒所幾次「回訪」的癮君子們不計其數,剛進來的就幾十個。為何戒了會又回來,絕大多數往往都是栽在「毒朋友」的身上,這是大家都有所了解的一個原因,而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則是:「身癮好戒,心癮難戒。」這一點在開頭就提到過,心理往往比生理更恐怖,毒品萬萬不能碰,若要吃禁果。那你心癮就永遠戒不掉了。很多朋友都是抱著吸一口以後不吸了就沒事的心理,其實則不然。經過這次教育深刻的體會到,吸毒是無法控制的,要是吸毒能靠自身的控制力去約束的,那都不叫吸毒,毒品是只要你沾上了,就不可能靠自身的控制去約束自己。在戒毒所治療區的牆角,有著深邃清晰的劃痕。那些都是戒毒者在夜晚寂寞、空虛、毒癮與之糾纏時痛苦的掙扎。在戒毒所想自殺輕身的人也是有的。所以在每個房間都有很好的保護措施,攝像頭是必不可少的。
在參觀完戒毒所後,我們還與戒毒人員進行了互動,與他們交流感受,談談他們的遭遇,現在的他們,一個個紅光滿面,精神抖擻。站在街上已然與正常人無差別。在這些戒毒人員的心中最大的顧慮並不是出來後會不會再吸毒。而是出來後社會會重新接受他們嗎?因為絕大多數企業是不會錄用曾經有吸毒史的人的。他們出來後本來充滿信心,但因為社會不接受,人們的排斥。從而使他們又墮落了下去,重返不歸路,惡性循環。在此我也呼籲人們要試著去給別人一個機會,人都會犯錯,何況他們已經勇於改正錯誤,我們應該去接受他們,給別人一個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通過這次學習教育,我要以銅鏡為鑒,以人為鑒,以史為鑒,作為學生幹部,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抵制毒品,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抑制住慾望,把握有度,不斷加強學習,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自律意識、道德意識。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一日吸毒,終生戒毒!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戒毒所觀後感
今天,我們去了戒毒所,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毒品的種類和危害。使我們明白了,毒品不但危害自己,也會危害到整個家庭和整個社會。大人的防範意識提高了,毒品的魔爪便伸向了我們這些青少年。有些人只為了面子,便吸食了第一次毒品,從此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因此我們要拒絕第一次。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毒品種類很多,范圍很廣,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毒品帶給人類的只會是毀滅。舊中國,我們曾受鴉片的泛濫,而被稱為「東亞病夫」,使民窮財盡、國勢險危。吸毒於國、於民、於己有百害而無一利!毒品摧毀的不但是人的肉體,也是人的意志。每年的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據聯合國的統計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額達5000億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圍已擴展到五大洲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種毒品的人數已高達2億多,其中17~35周歲的青壯年佔78%!
然而,這些在之前只是聽說,也總覺得離自己很遠很遠。但今天以後我便真正領會到它的恐怖了,才明白這些販賣毒品的人可能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拒絕第一次。不要因為某些事而一時沖動而斷送了自己以後的路。一些青年就是因為硬要面子而吸的毒。一些人在吸毒前,總想著只吸這一次,然而,毒品這東西是有癮的,不是說停就停的。也因此,眾多的人抱著好奇的心態去「嘗試」,最後便走上了這條路,最後便可能是死亡。我們要珍惜生命,保護自己。不要掉到毒品這個深淵里,否則,最終傷害到得不止有自己,還有自己的親人。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⑵ 微電影心中有座山觀後感
當你帶著某種情懷去看一部電影時,你只有,感動感動還是感動。而轉山對於我來說就是這樣一部電影。轉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就是一段重麗江到西藏的騎行旅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有這樣一條路,這樣一些山。很多時候我們都被現實禁錮,沒能踏出那一步,去路上,去尋找全新的自己。去尋找全新的生活。走出去的目的是走回來。我想這也正是轉山所要講述的。然而轉山講得也同時是一個邁出第一步的故事,從男主角張書豪的心理變化來形象的給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故事。
張書豪的哥哥去世了,然而葬禮上他發現了哥哥的騎行日誌。於是決定幫哥哥完成心願。在葬禮上張書豪心理獨白說到,這是他第一次面對親人,相同年齡的親人的死亡,在他內心深處有著這樣一個陰影這樣一個不解。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困惑,煩惱,不解,壓抑。。。。。。。面對這樣一些問題,我們都會有自己的方法去尋找答案。然而在張書豪看來那個答案就在路上,剛剛踏上路上的他當然從被騙到遇到李曉川,李曉川是一個在路上行走了幾年的人,他想要看到梅里雪山那個巨大的冰激凌,想要和女朋友開冰激凌店,故事也因李曉川的出現,一步步帶書豪走出心中的那個陰影。遇到當地熱情的藏民,就在這剛剛美好起來的時候,在李曉川講述著要開一家冰激凌店的時候,他們都不小心墜崖了,被送到醫院後,曉川已斷了好幾根骨頭,躺在病床上,而警察也勸書豪不要繼續騎,在曉川最後被送上轉院的救護車時,唯一還可以動得手指,給書豪比了一個大拇指。書豪講曉川的冰激凌打火機放在散開霧的梅里雪山對面,在這之後,我想書豪才真正的開始踏上了這條路。作為一個行者,或者這個成熟的行者。雖然下來的路沒有了曉川的陪伴,可是想曉川這樣的人,對於一個剛上路的行者是多麼溫暖的一種力量。雖然本來性格就比較內斂的書豪嘴上沒說,可是我們都能感受到。
轉山便是一段完整的騎行旅程,邁出去,被騙,遇到熱心的藏民,獨自上路,遭遇野獸,虔誠的信徒,大雪山,路人。也許有些地方比較誇張可是對於一個第一次走出去的人來說,這些就都不誇張。它不是紀錄片,它只是一個故事片,那麼必然是為了導演本身想要表達的東西而造就的劇情,所以在我看來它一切的合理性。在快速節奏的城市生活下,我們每天忙忙碌碌,起床刷牙,上班下班,吃飯,打牌,聚會,睡覺。又醒來。時間久了你發現你每天都重復昨天的行為,每天都狠忙碌,可是都頭來反而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記得聖經里喲這樣一句話,後來我查我手所經營的一切都是空虛都是捕風,在日光下毫無益處。我想這樣的生活這句哈在適合不過了。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在有勇氣,停下來,到自己心中的那座山那條路上去轉一轉,走一走,去意外的收獲全新的自己。去發現其實生活還有很多種可能。這樣的習慣生活有時候我們並不覺得不好,可是這讓我想起猜火車,伊萬日復一日吸毒想要禁毒的日子,「有了海咯因?我還需要什麼理由呢 ?」這樣習慣了麻木了得而不能自拔的狀態和吸食毒品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反對毒品迫害人類,同樣的道理我們怎麼可以沒有勇氣去逃離,去尋找,去重新選擇生活呢?世界在變,音樂在變,生活在變,每時每刻都有著無數的東西在改變,而你也不能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在人生的那條路上我們不停的去尋找,走出去在走回來。那樣一條道路並不是一條逃避之路,就像德州巴黎,有的人走出去了就走步回來了。因為他在還未找到答案,但是在德州巴黎中我們不難感受到,男主角是多麼的渴望走回來,回到生活,在重新熱愛生活。所有我想走出去的終點也是起點是走回來。那樣一條路我們必須不停的去走,去思考,思考後有困惑困惑後又思考。也許這樣說讓你覺得莫名奇妙,我想說的是,生命在結束前都是條沒有終點的路,因為沒有終點,所以永遠不能到達只能靠近,你一步一步的靠近過後還是靠近,沒有終點,那麼你心中的那條路也是一樣,你不斷的去走,每一次你都可以收獲不同的東西,更加去靠近生命本身。就像片子的最後所說,我熱愛生命,所有必須走,必須走出去。
當然走出去是為了走回來,就像片子的結尾,書豪回到日常的生活學校中,行走是一個思考與尋找的過程,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我們已經懶得去思考去尋找,所以要去路上。間隔年,這樣一個名詞出現了,走出去去為你現在的生活,為你困惑的現在,找一個更好的出口。去更好的生活。這樣的年代,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這樣的電影,這樣的希望。
雖然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你沒法找到一個別人找不到的風景事與物,但是日光之下有無數你不知道未曾遇到的風景,事與物。所有去尋找那些對於你來說心得事物新的生活。不要讓年輕的生命就此老去。這樣浮躁的年代需要這樣的電影,這樣的精神來喚起我們的勇氣,喚醒我們的青春.當你走出了第一步,在路上時,所有問題都不在是問題. 珍惜生命必須熱愛生命. 熱愛生命,不能禁錮你的生命. 不要我們哪天在對方的葬禮上說,要是當時做了就好啦。
⑶ 禁毒微電影觀後感
如今,毒品的種類也在不斷更新,毒販們也是越來越狡猾。年青一代的人們以為這些東西都不是什麼所謂的毒品,而是能放鬆生活的壓力,帶來愉悅的葯品。看看片中的那些戒毒人群,甚至比我們年幼,他們本該在課堂中,家庭里,享受美好的生後。
所以,現在毒品犯罪的人群當中,80後和90後也是呈現一種上升的趨勢,這是很危險的,也給人們的安全意識敲響了警鍾。
毒品不僅在近代給我們帶來危害,而且在我們先輩的那個時期,就已經十分的嚴重了。因為封建社會的統治,使得整個國家的落後,各個國家都能來欺負我們,卻無法做出回擊,只能默默的忍受。士兵們受騙而染上了毒癮,長期以來喪失了戰鬥力,被敵軍輕而易舉的攻下了城池。
它在折磨著我們的家人朋友,看著他們如此的痛苦,但是卻無法出手相救,毒品不但會拆散家庭,還會使得原本善良的人們走上犯罪的道路,無法洗清那份罪孽,是一個不歸的道路。
⑷ 禁毒微電影《岔路口》觀後感450字
今天,在黨組織的號召下,我觀看了2016年湖北省法治微電影的系列獲獎作品,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製作的微電影《岔路口》。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某建築國企商務部新調入的招標主管張明在會見完競標商後接到了弟弟打來的電話,被告知母親重病急需手術費,同時改電話業被競標商王老闆聽到。面對巨額手術費,張明經濟能力有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了王老闆的自主。知道真相後,張明主動向單位主任坦白,願意接受責罰。在情感與職責,誘惑與法律的岔路口上,張明最終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堅守住法律的底線。
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一書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事去涉足。」其實,這句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我覺得他寫的很真實,很能引起共鳴。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常常站在岔路口上徘徊,猶豫該選哪條路。電影主人公張明也不例外,在得知王老闆自主了自己兩萬塊時,他也在猶豫,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接受了還是坦白一切,做一個清白的員工。幸而他最終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在生活中,我們也常面臨這樣的岔路口。是作弊拿高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是全靠自己問心無愧?是遵守紀律誠實守信還是滿口謊言不擇手段?在這些種種岔路口面前,我們應當站在正義的一邊才是正確的選擇。要在法治的監督下清白做人。
主人公張明最後的一段話說的很對:「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有困難,有誘惑。每一次的選擇都是一次考驗,每一次的考驗都決定著我們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考驗每個人都會遇到,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現今社會法制教育雖然已經深入開展,但是任然有許多人枉顧法律作出有害社會有害他人之事。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加強自身法制建設,身體力行,在約束好自身的同事,也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和影響其他人。如此法治教育才能發揮更大效力,社會才能更加和諧。
人生道路上岔路口何其之多,在各種困難和誘惑面前,要想少走彎路、不選錯路,唯有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守法不受外物所擾,浩然正氣方可長存於天地之間。
⑸ 雲南禁毒微電影《代價》讀後感
「人生到處充滿選擇,很多時候也並不是非此即彼,但當正常的需要變成無法填充的欲壑時,選擇的權利就從自己手裡流失了,一些看似平淡的擁有被自己親自葬送了,而失去的世界永遠找不回來了」。這段發人深省的話來自教育片《代價》的結束語,觀後令人深思。
在本人再次觀看時,觸動更為深刻。本片通過三人滑入違法犯罪深淵的人生軌跡和他們痛徹心扉的懺悔,真實而又生動地揭示了他們是怎樣從一個有抱負、有作為的領導幹部一步步蛻變為腐敗分子的悲情歷程。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從根本上講,可以說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我們要「吾日三省吾身「,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做人要實。古人講: 「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中國傳統文化歷來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礎和根本。俗話說的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論語》中就講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們更應該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在廉潔自律上做出表率」。
做人有戒尺,做事有尺度。權利和責任是一致的,有權無責,就會為所欲為,有責無權的就會寸步難行。總之通過觀看影片這種形式、讓我們深受教育。
⑹ 求推薦一部青少年禁毒為題材的微電影
《黑白記憶》《明天》《死亡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