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16天 電影《芬芳》,了解一下
這部電影,時長99分鍾。上映時間2019年9月6日,內地劇情片,網路大電影出品。導演趙哲恩,主演有戴卓凝/ 王泊文/ 王炳翔/ 耿潔瓊/ 郭楓/ 李嘉雯/ 王珞嘉/ 顏世魁/ 米學東/
該電影反映2010年8月7日晚,舟曲縣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當地數萬人受災。許多倖存的孩子或失去雙親或受傷致殘,然而大災無情,大愛無疆。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懷下,開展災後重建工作,為舟曲受災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和精神家園,為孩子們撫平心靈創傷,重振生活希望。2012年9月,博飛中學建成開學,在災害中失去家園的孩子們來到了這個新「家」,開始了全新的學習生活。
我准備給盲人講這部電影,去年記者節時,我在電影院看過一次。今年三月份,孩子學校組織看,要寫觀後感,我在家看了一遍,這兩天,我購買了搜孤會員,又看了一遍。今天在微信上,搜到這篇觀後感,我才發現,電影中有很多點,看了三遍,我也沒get到,或者說就沒看懂。
愛是心靈凍土之上永恆的太陽
——電影《芬芳》觀之漫寫
涇川縣玉都中學 於小燕
電影從雨夜閃爍的燈火中上演,疾速行進的救援車,發出告急的嗚笛聲!我從字幕中得知:這是有關於發生在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特大泥石流災難的一部影片。緊接著又插入2017年8月7日甘肅隴南市文縣的泥石流救災現場。
七年前與七年後的兩場泥石流救災事件,被兩名心理救助老師江雨涵和周瑞還有四個受過災難傷害的學生連接在了一起,譜寫了愛終究會戰勝死亡的苦痛,愛終會發芽生根播撒大愛的暖心故事。
電影開頭畫面定格在:巨大的泥石流灘塗中裸露著一隻手,不斷的掙扎掙扎,掙脫出一個泥污遍身的男孩,他叫多吉。他睜著絕望的眼睛,在腦海中一遍遍的想他的妹妹他的爸爸媽媽。他在一片空曠龜裂的淤泥灘上,找到了他可愛的穿紅裙子的妹妹,側著身體手握晶瑩透亮的綠色佛珠倒在泥灘里,卻早已停止了呼吸。
多吉痛苦的嘶吼,撿起了妹妹手中的佛珠緊緊的握在自己手裡,他把悲傷埋進了心裡……看到這里,我心猛得一顫,我的身體也彷彿置於那場泥石流的冷雨中,變得冰涼無助,我真正體會到泥石流災難的驚悚與恐怖,紅裙子小女孩就像一朵嬌艷初綻的花朵,那麼美麗動人卻在這場無情的災難中萎去,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多吉沉浸在痛苦中,我沉浸在痛苦中,還有多吉的同學井曉曉、苗朗、雲草……
但這些孩子又是幸福的,他們在2012年9月,住進了政府給他們建設的新的家園「博飛中學」,在這里開啟了與江老師和周老師陪伴治癒他們受傷心靈的高二十五班學習生活,有沖突、有驚險但都在愛的包容感化下得到了消解與釋放,我被老師對孩子的師愛深深感動,我的心也跟著一起漸漸變得溫暖!
多吉患了自閉症,他戰勝不了內心的痛苦,在新學校參觀實驗室時有心打碎蒸餾瓶偷走碎玻璃片,在浴室割腕自殺。江老師在浴室尋到了多吉,他割腕自殺了。多吉在身體康復之時多次夢見他的家鄉龍迭,他的爸爸媽媽和妹妹,他們在美麗的開著蘇氌花的山坡上奔跑。多吉被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愛護理所感動,開始和老師們談心了。老師帶他回到了葬有親人的小山坡,多吉在瑪尼石堆上留下了妹妹的佛珠,多吉放下了苦痛,望著天空高飛的神鷹掉落在他身上的一根羽毛,更像是神的旨意,多吉呼喊著,爸爸媽媽妹妹我還會回來的!多吉解開了心結。
井曉曉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他再次受到驚嚇,心理上極度依賴江老師,之後在與周老師的交談中,周老師確定曉曉得了災難情感創傷應激反應症,必須找到親人一起救治。江老師找來曉曉爸爸談話,曉曉爸爸放下曉曉在家畫的多張揉皺的畫有一隻手在漩渦中的紙張,把教育責任推給學校,他轉身走了。周老師找到曉曉父親談話,你不想再一生痛苦下去,就和我一起救他。在江老師的陪同下曉曉與父親多年的疏離感情得到和解,放下沒抓到母親手的怨念,走出傷痛陰影找到情感的歸屬。
苗朗壓抑著自己失去爺爺的難過,在江老師和周老師的精心策劃下,為他製作了爺爺的賣攪團三輪車,曉曉還為他爺爺畫了像。彌補了苗朗積在心中對爺爺去世的遺憾與愧疚,他也與爸爸媽媽團聚,他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也回想起舟曲山上的蘇氌花,爺爺和他一起賣攪團的快樂往事。
雲草沉浸在苦痛里不願洗澡,遭同學嫌棄。江老師知道隱情後親自為雲草洗澡。周老師為了能讓雲草站起來跳舞,他從甘肅回到北京找最好的骨科專家替她診斷病情,最終斷定雲草脊椎沒有在舟曲地震中受損,周老師選用殘忍的刺激療法送雲草到舞蹈排練室見習其他同學跳舞。在雲草的舞伴還有舞蹈老師不理解的質疑下,周老師改變療愈策略,讓雲草舞伴在體育館跳舞,雲草最終選擇肯站起來跳舞,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觀看他們跳舞並喊著雲草,並為之點亮一盞盞紅燈光,就像是每一個人從胸膛迸發出的愛的光芒。
孩子們災難重創的心靈在老師的關愛守護用心教育下,都在不同的時間里得到了治癒,重新煥發了青春的光彩。江老師和周老師也是令人感動的教育好夥伴,江老師為孩子們的傷痛難過,周老師會送去飯菜;周老師在療愈受訪孩子時介入個人情感江老師開導周老師;周老師在眾人質疑其療法時江老師選擇相信周老師。他們兩個相互給予彼此精神上的支撐,相互照亮相互溫暖,最終成為受災孩子心中的船長!此時正值冬天,雪滿山頭,可我的心開始溫熱溫熱。周老師回北京了,孩子們內心陽光上進,周老師把愛留給了孩子,在他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愛的種子!
自舟曲特大泥石流災難過去七年了,災難中倖存的孩子們都長大了,在博飛中學他們學會了面對人生風雨苦痛,是時間和老師帶他們走出了人生陰霾。多吉當了一名醫生,井曉曉放棄外資高薪企業選擇做一名賑災志願者,苗朗選擇做了一名救援兵,雲草做了舞踏家。
七年後,甘肅隴南市文縣又發生了一起泥石流事件,多吉來到了救援現場,曉曉來到了救援現場,苗朗在救援現場,此刻我的思緒回到片頭文縣的救援現場,我聽懂了苗朗口中說出的話,一次又一次沒有找到,又一次一次心懷希望去找……看著苗朗傷痕累累的身體血跡斑斑的手指,我理解他疲憊中身體的虛弱與精神的不屈!
觀影結束,我再回想這句「人生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路,有逆風,也有急轉。」讓我更加明白師愛是一個人生命征途上經歷挫折和厄運時的船槳,愛必將是人心靈凍土之上永恆的唯一的太陽,在受難受傷的心靈灑下溫暖,他們才能像經受嚴寒的花兒一樣,重新吐露芬芳,綻放燦爛……
這篇觀後感寫的真好,解開了我很多謎團,思路清晰了很多。有幾個名詞,我還要再查一下。
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即創傷後應激障礙。由於個體對高度應激事件(例如被搶劫、襲擊、從地震或洪水等等災難中逃生、或是參加軍事戰斗)產生的極端反應,構成了創傷後應激障礙。而應激反應通常持續數月或數年,常常包括如入睡困難、集中注意力困難等生理症狀。患有PTSD的個體可能通過噩夢或使他們想起該事件的形象而重新體驗該事件。PTSD的另一個方面是企圖迴避去感受或思考這一創傷事件,有些患者會出現選擇性遺忘,不能回憶起事件的有關細節。
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PTSD的發病率報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發展為PTSD。
失戀失婚不會讓人得真正的醫學意義上的PTSD,畢竟,很多人,身體並不會遭到嚴重暴力威脅而產生身心問題。但是,我們的感情,往往也是受到了一場洗劫,一場天災人禍。這個就是感情上的PTSD。我們在感情上,也會對那段經歷有恐懼的閃回記憶,會常常對回憶相關的事實心驚肉跳。
對於別離和失去(比如失去親人,失戀,或主動分手),這樣的沉痛,我們常常一時無法接受,必須要經過心理情緒上很多變化,才會慢慢接受現實。這些變化主要有以下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可長可短,有時候同時發生,有時候前後交錯重復。但是,這五個階段一定都會漸次發生,人才能真正走出情感的哀傷,從過往中走出來。
第一階段是否認。不願承認已經失去了對方(「他不可能對我這樣」,「他很快就會回來找我」等等)。或者有時候,我們做了一個選擇,又會否認這個選擇是有後果的。於是我們也會自欺欺人,覺得,這有什麼關系么,我沒覺得有啥呀。或者說,換成是我,我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嘛,他怎麼會這樣么。等等。這些都是否認。凡是不能面對事情的所有可能性並承認自己在這些可能性下會有的情緒體驗,那就是否認。否認是一種防禦機制,它幫助我們抵抗焦慮。
第二階段:憤怒。這種憤怒是針對於事件本身,針對於其他當事人,針對於自己。(「憑什麼這樣對我?」,」根本就都是你的責任!「,或者「我做了這么多,卻得到這樣的結果,我怎麼能這么傻?」)
第三階段:復盤(又稱」討價還價「)。這里的討價還價,更多的是和」上帝「在進行:」如果我這樣做,他是不是能回來?」,「我當時不應該這樣對他的,如果我不任性,這事就不會發生了「。
第四階段:抑鬱。會有強烈的無助、痛苦、哀傷,對未來失去盼望和意願。甚至會考慮用死亡來結束這樣無休無止的抑鬱情緒。(「是我錯了,我沒有價值」,「沒有他的日子毫無意義,不知道怎樣過」。)
第五階段:接受。在經歷了可能會是相當長時間的抑鬱自責的情緒後,真正從內心裡接受了這個」失去「的事實。(「一段關系確實需要兩個人,而他不願意了,我也無法一個人繼續」。「他已經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我還有的是與他的記憶」。)與現實和解,生活繼續向前。
②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通用33篇)③ 看電影觀後感600字左右
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 文化 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看電影 觀後感 600字左右,歡迎閱讀!
看電影觀後感600字左右1
上映的第三天,我去看了《八佰》。
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已經看過了書,四行倉庫的 故事 早在那時就沁入了我的心裡。從我的角度來看,《八佰》這部電影,雖然也有不足之處,但總體來講,算是成功的。
先說優點。
首先是表演。演員的演技自是沒話說的,歐豪、張譯一如既往地好,李晨看起來也不算尷尬,其他演員的演技也相對自然。其次是拍攝與製作,誇張點,《八佰》的拍攝和製作可以算是近幾年戰爭片的頂峰了,從運鏡手法到色調搭配,逼真地展現出悲壯與絕望,讓觀眾身臨其境,彷彿置身戰場。
如何評價一個戰爭片的鏡頭質量?是真實。在我看來,《八佰》做得相當不錯。
還有情節,鏡頭下的故事也應當有真實的維度。雖說戲劇化現象必不可少,但本質是不可以改變的。無論是與「天堂」相隔一河的人間地獄,還是說頂樓飄揚的青天白日旗,是有誇張,但也恰如其分地還原了當時的景象。至於人物犧牲方面,在我看來這是整部影片做得最好的地方。回顧以往,似乎百分之八十的戰爭片,在主人公死之前為了達到某種催淚的「效果」,都會讓主人公交代一段感人肺腑的遺言,然後井然有地的死去。但真正的戰場,又怎麼會是這樣的呢?在《八佰》里,人物死去時沒有過多的煽情部分,戰場不再是井然有序。前一秒還在插科打諢的戰友後一秒就死在了你的面前,血汩汩地流在地上,硝煙四起的是混亂的戰場。
最後是特殊鏡頭。一個是影片的開頭戰爭過後的慘烈場面,不是百分百還原,但也足以令人動容,充分地把當時中華民族的悲壯與絕望淋漓盡致地從屏幕里滲透出來。另一個是歐豪飾演的角色「端午」身穿趙子龍戲服眺望遠方的鏡頭,與無奈的現實形成對比。「微小」的端午與戰無不勝的趙子龍合成一體,映射出了對中國的無限希望。最令我動容的`是存在於炮火中那隻跑出去的白馬,當夜幕降臨,世界有了片刻安寧的時候,它奔跑在了燈紅酒綠的「天堂」,當戰爭結束的號角吹響時分,它從彌漫的硝煙中躍來。白馬似乎象徵了拚命奔向太陽的民族,它肩上承載著戰士們的無數企盼。
如果說情節的還原是帶給觀眾戰場的殘酷,那這些鏡頭便是從絕望中尋求希望。
看電影觀後感600字左右2
管虎導演的《八佰》上映後,我一直密切關注著,近日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觀影活動,也算圓了觀看《八佰》的心願。
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四百二十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在上海四行倉庫。「五人為伍,百人為卒」,於是影名《八佰》。
伴隨著燈光的關閉,電影開始:一支保安團穿梭在雜草叢生的荒原,幾個人嘴裡念叨著湖北方言,「迅速打掃戰場,秋收前回家收莊稼」。懷著疑惑的想法隨著鏡頭一拉,不遠處便是黑煙滾滾、斷壁殘桓、滿目蒼夷的上海城,心裡一窒,他們此去必凶多吉少。鏡頭一轉,保安團被日軍發現,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擊,不得以以逃兵的身份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
隨著鏡頭一暗,一條蘇州小河分隔了四行倉庫與英法租界地,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形成強烈對比,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屍橫遍野,給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戰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日軍組隊扛著鋼板陣沖到最薄弱的西牆下,爆破樓體,我方手榴彈又不起作用,在這最萬分危急的時刻,一個從電影一開始就沒出現的小角色卻讓我記住了他的名字—陳樹生。
他脖子上掛上兩捆手榴彈,沖向被日軍炸開的牆口,拉開弦又身中數槍,毅然決然的縱身跳了下去。嘭!接著一個又一個戰士捆著手榴彈跳了下去,聽到那聲「娘,孩兒不孝了!」我已經控制不住眼淚,握緊的的拳頭一直沒松開過,正所謂「我以我血薦軒轅」。
國難當頭之際,看賭場的小刀哥、台上的戲子、女童子軍、沒了工作的老師,都成為了英雄的化身。恰恰是這樣一群卑微的普通人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頑強的抗戰,寧死守護國旗不倒。
這部電影觀看完,我遲遲不能從悲傷中緩解過來。可以說電影中的許多片段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生命的脆弱。還有來自民族苦難的同情,也來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氣,小人物在家國大義面前的捨生取義。
電影之中的那匹大白馬,在如此混亂的戰爭環境中,通體雪白、長鬃飛揚,它代表的是希望和未來,也是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無畏不屈精神的延續。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我們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變得更加強大,才不會讓歷史重演。
向逝去的先烈們,致敬!
看電影觀後感600字左右3
人生路漫漫,曲折艱辛的人生之路要比登泰山艱難許多,雖然一路上有暖風相伴,游蝶為舞,但是任何人都無法保持同樣一個心態走到最後,總會有高興與傷心的情感起伏,總會有成功與失敗的人生感觸。因此,生活需要我們去感受,去調節;需要我們彼此的交流與溝通。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應該笑以面對,傷心失意時不宜卑微……
在人生求索的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時,有時找到一種解決問題的 方法 ,遠比找到問題的答案更重要。誠然,在《美麗心靈》之中,主人公納什為何會出現精神分裂,是外界因素的影響嗎?顯然不是的,而是因為他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卻不會自我化解,從而他無法自我解脫這種壓力,使這種壓力遠遠大於自己心靈承受的極限,人的心理從而扭曲,結果就不言而喻了,自然對一個人的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是的,我們都有夢想,無論是兒時仰望星空的夢幻,還是少年壯志凌雲的豪邁,或是如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最初的夢想,也是我們最高的理想,但是請相信:奮斗的路上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我們總是要經歷許許多多的挫折與坎坷,走過許許多多的荊棘與泥濘,才能在最後關頭體會到幸福與快樂。而就在這漫長的拼搏路上,無疑懂得調節自己,放鬆自己的人,將成為一個成功者,即便他沒有品嘗到勝利的果實,也走過了歷練的歷程,收獲了成功的 經驗 。所以,一路奮斗,一路堅持,更應該一路調整,一路放鬆,讓這種狀態伴隨我們的風雨里程,不讓夢想夭折,揚帆到達成功的彼岸。
彼此的關心會讓你的心靈更加溫暖,愛的力量會讓你的毅力得到升華。當電影結束之時,納什終獲得了他應有的榮譽,應有的贊許。這里也有他妻子的功勞,因為是他的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才使他慢慢走出虛構的空間,這就是關心支持的成果,這就是愛的力量……
別讓夢想夭折,別讓現實的困難把你嚇倒,與納什相比其實我們都是幸運兒。學會調節與解脫,未來的你會到達成功的彼岸,希望共藍天一同飛翔!夢想與花朵一起芬芳!
別讓夢想夭折,學會關心別人,學會感動,堅持自己心中的夢想,克服身邊的重重困難,美好的明天正向我們走來!
看電影觀後感600字左右4
電影《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做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影片中納什大學時期在巨大的壓力下就出現了幻覺,在他虛構的世界中出現了他的室友查爾斯和查爾斯的侄女。在他進入惠勒實驗室之後他的虛擬世界又出現了一個神秘的長官威廉。帕徹招募他參加一個絕密的任務,破譯敵人的密碼。他出現這種精神症狀其實就是因為他已經患了精神分裂症。
起初納什身邊的人並沒有發現他的異常是因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只是覺得他的性格孤僻行為有些怪異。但,隨著納什的行為越來越怪異,常常做出常人感到莫名其妙的事情,他身邊的人才逐漸意識到他已患有精神病。
約翰。納什無疑是一個天才,年紀輕輕就在數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十分不善於與人交往,對於成功的渴望也十分大,給他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且無法找人傾訴。久而久之,他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在影片中,最能觸動人心靈的無疑就是納什的妻子艾麗西亞對丈夫那種緊緊跟隨的`愛情。盡管艾麗西亞在幫助納什治療的過程中,身體和心靈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她始終都選擇在他身邊支持他,幫助他。影片最後納什獲得諾貝爾獎在頒獎禮後為艾麗西亞披上披肩,兩人相互扶持著向前走,我想這也是對愛情最好的定義。
納什最後其實並沒有完全康復,他依然看得到查爾斯,小女孩,以及威廉。帕徹,但他已清楚他們都不是真實的,並能控制自己忽略他們。他能逐漸康復起來,艾麗西亞不離不棄的支持無疑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他自己戰勝疾病的決心和身邊那些朋友的幫助也是十分重要的。
影片中,納什的性格其實是很矛盾的,他是個勤奮且聰明的人,只是他身上傲氣很重且難以相處,這也是別人對他既欽佩又反感的原因。但當看到納什為精神病所纏身的時候,又不禁讓人感嘆可惜了這樣一個天才。
影片之所以叫"美麗心靈",我想美麗的心靈所指的應該主要是指納什的妻子那種對丈夫不離不棄的那種心靈的美麗,另外,納什自己對抗病魔的決心和納什的朋友們對他的幫助又何嘗不是美麗的呢?
看電影觀後感600字左右5
如果不是《八佰》這部電影,四行倉庫這個地點不會勾起我那麼多的思緒。因為四行倉庫就在上海,在這里生活這些年多多少少也聽聞過它的故事。但它在我腦海中的印象,仍然只是「一個抗戰遺址」而已,不會是我想專程前去參觀的地方。
畢竟,我的家鄉是革命老區,處處皆是抗戰遺址,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岡山,確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三灣……都是歷史教科書上須重點記憶的內容。四行倉庫,大概只能在歷史教科書上小字部分里出現。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軍人,共四百多人,對抗日軍四天四夜。和整個淞滬會戰100萬人的規模相比,終究還是太小。而且,它的輸贏對於當權者來說,不太重要。因為它只是為了在國際社會上博取同情的一場表演。
但,這場戰爭註定意義非凡。因為,它為掩護主力、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了時間。因為,它為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畫上了一個光彩的句點。因為,它與別的戰爭不一樣,不僅僅有激烈的交戰雙方,還有隔岸觀火的各國民眾。
所以,在那四天四夜裡:四行倉庫身處地獄,對岸的租界歌舞昇平。四行倉庫里,衣衫襤褸槍林彈雨;隔岸的租界內,旗袍洋裝觥籌交錯。
四天四夜裡,每一天的會戰中,都有生命極其悲壯地逝去。影片中每一次交戰的場景,都緊張激烈,加上快節奏悲壯的音響效果,讓人不由得為每一個戰士的命運揪心。
四天四夜裡,每一個角色的離去,都讓人唏噓不已。為阻止日軍用鋼板陣爆破樓體那一幕,最催人淚下。一個個無名之輩身綁手榴彈,排著隊一躍而下,從容赴死難。他們每一個人都那麼卑微,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名字,所以,臨行前還自報家門。他們每一個人又都那麼真實,選擇捨生取義,臨了又有放不下的家人,嘴裡喊著:孩兒不孝,來生再見。
從整個戰局來看,他們的抵抗如飛蛾撲火。因為上海沒有守住,南京也淪陷了,接著全國各地被戰火燃遍。那他們義無反顧地去死,有意義嗎?
我想,他們的父母一定不會認為他們的死是「有意義的」,沒有一位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去經歷血雨腥風,離世時又是以如此痛苦的方式。即便再大的榮譽加身,於父母而言都沒有任何意義。
從這群守軍的結局來看,倖存下來的那批人,並沒有因為他們英勇的舉動,得到英雄的禮遇。他們成為了淪陷區的孤軍,後又被當做苦力派赴各地,受盡各種折磨。他們回顧自己過往時,會替自己不值嗎?
看電影觀後感600字左右相關 文章 :
★ 看電影觀後感六百字左右
★ 電影觀後感大全600字合集大全
★ 電影《八佰》觀後感600字範文10篇
★ 電影觀後感6篇600字
★ 電影觀後感大全600字最新5篇
★ 電影觀後感600字5篇
★ 最新電影觀後感600字以上
★ 勵志電影觀後感600字
★ 紅色電影觀後感600字作文
★ 活著電影觀後感600字
④ 芬芳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芬芳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一夜之間打破本該寧靜,安逸的夜晚,一夜之間全都沒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帶走少年對生活的嚮往,同時,也帶走了他們對情人的依靠。他們一群人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中,看著他們眼中少了一些東西,只有無盡的恐懼和憂郁。但是在此刻黨和政府出現了,讓他們坐上校車去了新的家園,然而,這些少年卻渾然不知開往哪裡。
一夜之間什麼都變了,原本,一個個美好的家園在一夜之間成了廢墟。昨天還在家中和自己玩的妹妹,一夜之間成了一半身體在外,一半在泥土中的小女孩,衣服還是昨晚的,只是原本哪個活波小女孩靜靜的躺在哪裡一動不動了,手裡還拿著昨晚上的佛珠。看著昨晚還是完美無缺的家園,一夜之間成了地獄。那個陪伴自己長大的爺爺的攪團車,在一夜之間被碾壓在了泥土中,從此失去自己本該最值得的東西。那個在特殊環境中長大的女孩本該不應再承受痛苦,然而在一夜之間,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人,看著自己最親愛的人從自己手中離去,是多麼的痛苦。在一夜之間,一場泥石流奪走了他們所擁有的一切,危難之中,每個人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處於多吉對生命的仇視,井曉曉對親人的依賴,雲草不能正視災難,苗郎失去信念……可老天又是眷顧不幸者的,他讓孩子們遇到了像江雨涵、周瑞一樣的親人般的好老師,他們像父母一樣,諄諄教導著孩子們,全心關愛著孩子們。他們帶著多吉重回故鄉,找到了生活的信念,讓井曉曉與父親修復關系,讓她重拾親人的依靠,讓苗朗放下執念,重新接受父母,幫雲草破繭成蝶,重回舞台,是他們一直在背後默默無聞的支持,鼓勵,幫助這些孩子,給你溫暖和希望。支撐著他們重新綻放,開出更美了的花朵。
正是在他們老師的影響下,他們每個人眼光中都透露出無比自信的眼神,也許這就是經歷了災難後的磨練出來的意志吧。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他們成了和自己老師一樣的人,去救助那些像你們一樣身處災難的人們。給他們傳遞溫暖和希望,幫助他重拾信心。最後江老師對著空曠的山呼喊,既是對逝者在天之靈的告慰,也是對同事周老師失蹤的一種尋找方式吧。
通過影片,我感受到了你們對生命的熱愛,對理想的堅守,對夢想的追求,你們正視困難的勇氣、戰勝困難的信心時時激勵著。願不再有災難的發生。
走出電影《芬芳》故事情節和藝術氛圍,我已經淚眼迷離。
久違了的電影院,如此親切,讓人情感暴發的同時,百感交集!觀眾們紛紛離去,我仍沉浸在這感人的藝術作品中,冶情、冶志,領悟教子的真諦,回憶影片中四個過目難忘的故事和學高德馨的老師們高妙的育人「奇招」。
序幕拉開,往事不堪回首。一場驚心動魄的人與人、人與災難、人與社會、人與命運的決戰打響……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有的是矛盾沖突中的太多無奈引發的人間真情!痛失親人、家園和學校而哀傷絕望的孩子們,憂郁的眼裡,沒有眼淚。無神的目光,不知停留何處……
故事發展,扣繫心弦。黨中央關懷,人間大愛浸潤,異地重建的博飛中學,成了缺父少母的孩子們生活、成長的「新港灣」。以愛育愛的老師們,成了他們終生難忘的親人。在這個群體中,凝聚著各界關愛的優質教育,潤物無聲。這些重生的孩子們,「破繭化蝶」,順利讀完高中。大學畢業後,他們知恩圖報,服務社會。文縣泥石流發生後,他們沖鋒陷陣……
編導匠心獨運,取材頗具慧眼。聚焦苦難,讓人唏噓嘆惋,但不只賺觀眾的眼淚,而是痛定思痛,把重頭戲放在「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深遠主題上,讓集聚著大愛和智慧的教育,結出希望之果,使芬芳永續!而教育的突破口,則為愛潤智化和超前而絕妙的心理疏導。影片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兼融蒙太奇手段,巧妙地講述了手執金鑰匙的老師,如何打開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的故事。
人世間曲折坎坷的不是故事,而是精神。心理上一次次與痛苦碰撞後的陣痛,黑夜中尋找光明的迷惘和執著,都被「精神不死」引向重生。這四個故事就是例證。然而,作品呈現故事,沒有平鋪直敘,而是在矛盾沖突中,情節交織,跌宕起伏,緊緊扣系著觀眾的心弦,頗具藝術感染力。老師們「出乎所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教育方法,無不令人拍案叫絕。師德、師魂、師能、師表,躍然銀屏,不能不折服觀眾。
結尾處的天問,既是女主角對遇難同胞在天之靈的告示;又是對難舍難分的同事周瑞情切切、意綿綿地尋找;更是堅守初心、為理想而戰的宣告,劇終而意無窮。
影片啟迪每一個教子無方的家長學會愛與溝通;啟迪被心理疾病和痛苦折磨得無法自拔的青少年懂得珍惜生命;啟迪經歷自然災害仍心有餘悸的父老鄉親看到陽光與美好;啟迪青年們不負韶華和時代,用理想和智慧再譜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文學藝術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願《芬芳》給甘肅救心育人的教育錦上添花!願教育給無常的人生培育滿園芬芳!願所有孩子在良師益友的教誨中,不懼挫折,直面人生,活出精彩!
走出電影《芬芳》故事情節和藝術氛圍,我已經淚眼迷離。
久違了的電影院,如此親切,讓人情感暴發的同時,百感交集!觀眾們紛紛離去,我仍沉浸在這感人的藝術作品中,冶情、冶志,領悟教子的真諦,回憶影片中四個過目難忘的故事和學高德馨的教師們高妙的育人「奇招」。
序幕拉開,往事不堪回首。一場驚心動魄的人與人、人與災難、人與社會、人與命運的決戰打響……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有的是矛盾沖突中的太多無奈引發的人間真情!痛失親人、家園和學校而哀傷絕望的孩子們,憂郁的眼裡,沒有眼淚。無神的目光,不知停留何處……
故事發展,扣繫心弦。黨中央關懷,人間大愛浸潤,異地重建的博飛中學,成了缺父少母的孩子們生活、成長的「新港灣」。以愛育愛的教師們,成了他們終生難忘的親人。在這個群體中,凝聚著各界關愛的優質教育,潤物無聲。這些重生的孩子們,「破繭化蝶」,順利讀完高中。大學畢業後,他們知恩圖報,服務社會。文縣泥石流發生後,他們沖鋒陷陣……
編導匠心獨運,取材頗具慧眼。聚焦苦難,讓人唏噓嘆惋,但不只賺觀眾的眼淚,而是痛定思痛,把重頭戲放在「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深遠主題上,讓集聚著大愛和智慧的教育,結出期望之果,使芬芳永續!而教育的突破口,則為愛潤智化和超前而絕妙的心理疏導。影片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兼融蒙太奇手段,巧妙地講述了手執金鑰匙的教師,如何打開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的故事。
人世間曲折坎坷的不是故事,而是精神。心理上一次次與痛苦碰撞後的陣痛,黑夜中尋找光明的迷惘和執著,都被「精神不死」引向重生。這四個故事就是例證。然而,作品呈現故事,沒有平鋪直敘,而是在矛盾沖突中,情節交織,跌宕起伏,緊緊扣系著觀眾的心弦,頗具藝術感染力。教師們「出乎所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教育方法,無不令人拍案叫絕。師德、師魂、師能、師表,躍然銀屏,不能不折服觀眾。
結尾處的天問,既是女主角對遇難同胞在天之靈的告示;又是對難舍難分的同事周瑞情切切、意綿綿地尋找;更是堅守初心、為夢想而戰的宣告,劇終而意無窮。
影片啟迪每一個教子無方的家長學會愛與溝通;啟迪被心理疾病和痛苦折磨得無法自拔的青少年懂得珍惜生命;啟迪經歷自然災害仍心有餘悸的父老鄉親看到陽光與完美;啟迪青年們不負韶華和時代,用夢想和智慧再譜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文學藝術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願《芬芳》給甘肅救心育人的教育錦上添花!願教育給無常的人生培育滿園芬芳!願所有孩子在良師益友的教誨中,不懼挫折,直面人生,活出精彩!
20xx年8月7日,甘肅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突降特大暴雨,引發泥石流。一瞬間,美麗的舟曲成了魔鬼和死神的舞台,脆弱的生命在強悍的大自然面前顯得那麼渺小,許多人失去了生命,倖存者眼睜睜地看著親人離世,心靈飽受傷害。這次災難的降臨,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全國人民的心都被深深地刺痛。舟曲人民怎樣生活?同學們沒有學上可怎麼辦?救人重在救心,黨和政府決定在蘭州新區為孩子們建造一所全新的學校,並特地請來了心理專家和優秀的老師幫助孩子們走出陰霾,適應新環境,重樹新理想。
「未來不可預料,我們並不知道,明天和災難,哪個來得更快」。正如這幫孩子們的處境一樣,當他們還在歡快舞蹈時、專心畫畫時、享受親情時,泥石流便奪走了他們所擁有的一切。身處危難中,每個人的心靈都被扭曲了,多吉對生命的仇視,井曉曉對親人的依賴,雲草不能正視災難,苗郎失去信念……可老天又是眷顧不幸者的,他讓孩子們遇到了像江雨涵、周瑞一樣的好老師,他們像父母一樣,諄諄教導著孩子們,全心關愛著孩子們。帶多吉重返故里,重拾生活的信念;讓井曉曉與父親重歸於好,知道自己還有依靠;讓苗郎放下心中執念,與父母冰釋前嫌;幫雲草破繭成蝶,重回舞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他們的無私關愛,讓孩子們心中枯萎的花朵重新綻放。
是啊,是災難摧毀了你們本該燦爛怒放的青春花蕾,迫使你們離開了自己眷戀的家園。可從昨天的淚水中,我看到了你們向厄運宣戰的勇氣,又在今天的笑容中,看到了你們無比的堅強和自信。你們成立了民間志願者救助服務隊,去救助那些像你們一樣身處災難的人們。信念是力量的寶劍,只要有信念就能磨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你們一路向著夢想邁進,昂首走出陰霾。多吉擁有了雪山一樣的顏色;井曉曉樹起了志願救援的旗幟;雲草在舞台上綻放自我……尊嚴成就了你們頂天立地的脊樑。我堅信,你們的生命之花一定會綻放出絢麗的色彩,噴搏出屬於你們自己的芬芳。
人低著頭只能看到自己的腳,抬起頭才能看到整個世界。年幼時,你們身處災難,長大後,你們戰勝心魔,在奮進中夢想著未來,即使傷痛和淚水一路相伴,但我堅信——奇跡一定會降臨!
我的生活陽光明媚,沒有經歷過災難。但從你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你們對生命的熱愛,對理想的堅守,對夢想的追求,你們正視困難的勇氣、戰勝困難的信心時時激勵著。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會成為江雨涵一樣的師長,立足崗位,無私奉獻;我會成為多吉一樣的學子,學有所長,服務人民;我會堅守理想,不負時代,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幫助別人,奉獻社會,與你們一起共建美好明天!
每當看到遠處的山峰,我的腦海中就不斷涌現出多吉在山頂嘶吼的畫面;每當看到老舊的三輪車,就想起了笑容慈祥的苗朗爺爺;還有沒能拉住母親的手而陷入自責與愧疚的井曉曉和坐在輪椅上的舞者小雲草。
在20xx年的八月七號晚至八號凌晨,一場強降雨引發的泥石流使我們失去了太多,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諸多家庭支離破碎,逝去的那些人的生命永久定格在了那一天,在災難中倖存的孩子們心靈上都被烙下無法癒合的創口。
在泥石流到來的前一刻,妹妹還在與多吉嬉笑玩鬧,下一刻多吉傷痕累累地撥開廢墟爬出來,卻看見妹妹小小的身體被泥石流鑲嵌在地里,露出的小手靜靜握著玩具項鏈,他崩潰大哭,現在他是家裡唯一倖存的人。愛畫畫的井曉曉,在泥石流爆發的時刻沒有抓緊媽媽的手,永遠的失去了媽媽從此她的畫稿里有著同樣的畫面:母親的手被一片漆黑吞沒。從小被爺爺帶大的苗朗在泥石流之後趕回老家,卻只見殘垣下的三輪車,爺爺慈祥的笑容不見了。跳舞的小雲草,還沒有排練好舞蹈就被泥石流壓倒,後來只能獃獃地在排練室坐在輪椅上看著那些健全的舞者,羨慕她們翩翩起舞。
那些對未來失去希望與憧憬的少年坐上被送往新的家園的大巴車,接受新的教育。然而內心的恐懼並沒有那麼簡單被打敗,他們給自己的心靈上了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哪怕是一場雨,那些有心靈創傷的孩子如同回到了八月的那天,他們躲在課桌下,將沉默已久的痛苦嘶吼出來,彷彿在嘗試把黑暗的天空撕裂。訴說著那無法言語的黑暗。
為了將孩子們從不堪回首的記憶救贖出來,兩位老師自願前往這個不一般的學校告慰安撫那些受傷的孩子,解開他們心裡沉重的枷鎖。盡管他們的方式不同,卻起到了互補的作用,老師們讓孩子們面對那些回憶,嘗試接納它。多吉接納了親人逝去的事實;曉曉也和一味指責她的爸爸和解;苗朗得到了修繕好的爺爺的`三輪車;小雲草也克服心魔和恐懼重新站起來舞蹈,又成了燈光下那隻耀眼的天使。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與別人無異。他們是經歷過風吹雨打的玫瑰,不會凋零,只會更艷麗。那些折翼的天使在最後成為了別人的天使,經歷過生死離別的他們更加明白生命的珍貴,他們在前線挽救著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只要沒找到,就說明還有希望不是嗎?
低著頭只會看見腳背,只有抬起頭,才能看見整個世界。癒合傷口不算英雄,勇於直視創口並接納的人才算英雄。人生就是一場不能暫停沒有撤銷鍵的直播,沒有什麼捷徑,只有昂首挺立地往前走,哪怕是一路荊棘,也要滿身尖刺地到達目的地。
我願那些封鎖自己的人,勇敢面對恐懼與不足。如果你的人生有磕磕絆絆,那一定是有無數的好運在前方迎接你。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看了電影《芬芳》,我已淚流滿面,我的心被電影的鏡頭和情節深深感動了,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
序幕拉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本來的安寧。一夜間,一切都毀了。泥石流不僅僅捲走了少年們親人的生命,同時也帶走了少年對世界的完美嚮往。他們眼裡的淚流幹了,心中一片迷惘,只剩下無助和悲傷。他們坐上校車,不知何去何從……
電影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是要告訴我們「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這樣一個主題,天使般的教師用愛心呵護著孩子們,是敬愛的教師用愛心喚醒了失去親人處在傷痛中的孩子。第一個少年多吉,他不能放下妹妹和父母的離世,把自我封閉起來,不言不語,那裡僅有黑暗和無望……他不願與別人交流,對未來充滿了絕望,最終發展到他選擇在浴室里自殺。周教師和江教師為了幫忙他走出陰影,把他帶回家鄉,讓他自我慢慢學會應對不幸,代替父母和妹妹繼續好好的活著。第二個少年井曉曉,她因為沒能抓住媽媽的手,悔恨不已,認為是她害死了最愛她的媽媽。由於家庭原因,她的爸爸對她簡單粗暴,對她責備、辱罵,她內心充滿恐懼。周教師為了幫她,讓她的爸爸給於井曉曉更多心靈上的關注。最終,井曉曉懂得了父愛。第三個少年苗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地,自我與爺爺相依為命,他受不了爺爺的離世打擊,當看到爺爺的攪團車被砸毀時,他覺得爺爺真的已經不在了。當同學們和教師為他還原了爺爺的攪團車,他最終放下了心中哀傷,能應對爺爺去世的事實。第四個少年雲草,災難給她的心裡敷上了冰霜,她身體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為了讓她重新站起來,周教師費盡心思。最終,在自我搭檔的鼓舞和引領下,她從輪
椅上站起來了。四個少年,在他們最害怕,最無助的時候,兩個充滿愛心的教師,讓他們看到了生活的期望。讓他們能勇敢的應對慘酷現實。
電影《芬芳》每一個情節都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結尾江教師對著空曠的山呼喊,尤其催人淚下,這既是對在災難中逝去的鄉親們的安慰,也是對同事周教師失蹤的苦苦的尋找。影片告訴我們,應對苦難和挫折,我們必須學會堅強和勇敢。愛在,花兒就會開放,芬芳就會依舊。而愛的傳播,離不開無私的人民教師。教師給我們不僅僅要講授知識,更重要的傳遞了愛心。
我在心裡祝願,電影《芬芳》能啟迪每個教育有失誤的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教育;願天底下每個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能傳播愛心;願身處災難中的孩子們,勇敢站立起來,笑著活下去!
災難縱使可怕,但災難過後,生者仍要繼續。發人深省的是,我們究竟是沉浸在災難的悲痛中,還是乾乾脆脆地走出這陰郁的災難。
——題記
人們懼怕災難,但人們又不得不去面對災難,這就是災難之後,人們的故事。
電影開始,一場暴雨,打破了夜裡的寧靜,一夜之間,全沒了,擁有的,未曾擁有的,帶走的不僅有物質上的,房子,財產,還帶走了親人,昨天還給自己講著故事的母親,今天便沒了氣息,死在自己的眼前,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災難面前,我們又是多麼的弱小,無力,不光帶走了這些,還帶走了期盼,希望,彷彿所有活下去的意義都不復存在,生活陷入死寂,前途一片灰暗,人沒了信念,也失去了對前途的憧憬,這,就是災難。
一件高興的事不會使人高興一年,但是如果經歷過一次災難,那陰影便是終身難忘,而電影中也有所表現。
災難面前我們多麼的脆弱。我們多麼的弱小,又是多麼的無力。連自己愛的事物,都無法保護。
之後,我們坐上了校車,雖然校車走的路依稀可見,但我們的路似乎已經沒了方向………
救災的來了,我們算是被救了吧。
但是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似乎想要真正的救災,還是需要把受到災難重創的心靈重新安撫吧。
可能就是因為我沒有抓緊母親,母親才會死,不,不是!老師打斷了我,對我說,我沒有必要自己背負這種罪惡感,況且,母親的死,固然難過,但是並不是任何一個人的責任。
也許這就是扶貧先扶志,救人先救心吧!我,我應該告訴老師吧,是他帶我,又出去的,不然的話,這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我決定拾起自己的夢想。
正是因為自己經受過災難,所以,不想讓別人也經歷和自己相同的痛楚,我踏上夢想的船舶,看的更遠了,也明白的更多了。
那時年少,我們身處無災難之中,長大後,走出了災難的陰影,長出了翅膀,成功走出陰影,是個奇跡,但需要人相信,而老師就是那個相信奇跡的人,相信奇跡的人,本就和奇跡一樣偉大!
走出電影的視角,我深知,我的生活安定,沒有經歷災難,但是,若是災難來臨,我們該怎麼辦,我們又會怎麼辦,或許大多數人,會和電影中的曉曉一樣,無法走出陰影……
但是,我們也應該有一顆克服困難的心,去走出這一切,重新做那花朵,開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同樣,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像影片中的江雨涵一樣的師長,立足崗位,無私奉獻!
一切災難最後,都會被克服,人們依然砥礪前行,走向屬於自己的芬芳!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人們一度陷入困境,但是愛的種子永遠能夠溫暖人們的心靈。雖然電影已經結束,可是我的心依然沉浸在其中。摸摸臉頰,淚水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流了下來。
回顧電影,心痛每一位少年的遭遇,他們本該在夢想的天空中翱翔,但因為這一次災難,原本充滿色彩的夢想,被鎖在了心靈的牢籠中,是我們親愛的老師帶他們走出了失去親人的陰影,帶他們沖向陽光。
2010年8月7日,甘肅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突降暴雨,引發了泥石流。一夜之後,原本美麗的一切都消失了,此時的舟曲縣變成了死神和魔鬼的泥潭。無數少年失去了親人,他們坐在校車上,眼裡沒有希望,沒有陽光,他們獃獃地坐著,不知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不知他們又會去到何方……
「賑災救人,教育救心」,國家為這些少年們新建了一所學校——博飛中學。從今以後,這里便是他們的家,老師便是他們的親人。他們的夢想也就在這里被辛勤的園丁培育成長。影片里的第一位少年多吉,他無法面對自己最愛的父母和妹妹離世,一直自我封閉,不和人交流,以至於在浴室自殺。兩位老師為了打開他的心結,帶他回到家鄉,讓他代替家人好好活下去。第二位少年井曉曉一直沒有從失去母親的陰影里走出來,以為母親的死是因為自己沒有抓住母親的手。面對父親的不關心和責怪,一直自責不已。老師為了讓她走出陰影,讓她的父親多給她一些關心,最後兩人相擁在一起,彼此都解開了心結。第三位少年苗朗因為從小和爺爺相依為命,在這場災難中,爺爺的攪團車被砸碎了,她認為爺爺真的不在了,他無法面對爺爺的離世,直到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幫他還原了攪團車,他才放下執念,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愛他的人。第四位少年雲草,她無法面對自己的夢想,雖然她並沒有受傷,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最後在搭檔、同學和老師的鼓勵下,重新站了起來,完成她的夢想。
影片中四位少年在生命最灰暗的時候,是兩位老師點燃了他們的生命之光,因為老師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噴薄出屬於我自己的芬芳。
「低著頭,只能看到腳下,抬起頭,才能看到這個世界。」我們只有堅強的面對災難和困難,慢慢地我們就會看到陽光,看到芬芳。長大之後,多吉成為了白衣天使,井曉曉創造了民間救援隊,苗朗完成了自己的夙願,拯救災難中的人們。每個人都擁有了自己的芬芳。
愛的傳播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這部短篇讓我了解了老師的教育事業是多麼的偉大!願每一位災難中的人們不懼挫折,勇敢面對生活!
走出電影《芬芳》故事情節和藝術氛圍,我已經淚眼迷離。
久違了的電影院,如此親切,讓人情感暴發的同時,百感交集!觀眾們紛紛離去,我仍沉浸在這感人的藝術作品中,冶情、冶志,領悟教子的真諦,回憶影片中四個過目難忘的故事和學高德馨的教師們高妙的育人「奇招」。
序幕拉開,往事不堪回首。一場驚心動魄的人與人、人與災難、人與社會、人與命運的決戰打響……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有的是矛盾沖突中的太多無奈引發的人間真情!痛失親人、家園和學校而哀傷絕望的孩子們,憂郁的眼裡,沒有眼淚。無神的目光,不知停留何處……
故事發展,扣繫心弦。黨中央關懷,人間大愛浸潤,異地重建的博飛中學,成了缺父少母的孩子們生活、成長的「新港灣」。以愛育愛的教師們,成了他們終生難忘的親人。在這個群體中,凝聚著各界關愛的優質教育,潤物無聲。這些重生的孩子們,「破繭化蝶」,順利讀完高中。大學畢業後,他們知恩圖報,服務社會。文縣泥石流發生後,他們沖鋒陷陣……
編導匠心獨運,取材頗具慧眼。聚焦苦難,讓人唏噓嘆惋,但不只賺觀眾的眼淚,而是痛定思痛,把重頭戲放在「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深遠主題上,讓集聚著大愛和智慧的教育,結出期望之果,使芬芳永續!而教育的突破口,則為愛潤智化和超前而絕妙的心理疏導。影片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兼融蒙太奇手段,巧妙地講述了手執金鑰匙的教師,如何打開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的故事。
人世間曲折坎坷的不是故事,而是精神。心理上一次次與痛苦碰撞後的陣痛,黑夜中尋找光明的迷惘和執著,都被「精神不死」引向重生。這四個故事就是例證。然而,作品呈現故事,沒有平鋪直敘,而是在矛盾沖突中,情節交織,跌宕起伏,緊緊扣系著觀眾的心弦,頗具藝術感染力。教師們「出乎所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教育方法,無不令人拍案叫絕。師德、師魂、師能、師表,躍然銀屏,不能不折服觀眾。
結尾處的天問,既是女主角對遇難同胞在天之靈的告示;又是對難舍難分的同事周瑞情切切、意綿綿地尋找;更是堅守初心、為夢想而戰的宣告,劇終而意無窮。
影片啟迪每一個教子無方的家長學會愛與溝通;啟迪被心理疾病和痛苦折磨得無法自拔的青少年懂得珍惜生命;啟迪經歷自然災害仍心有餘悸的父老鄉親看到陽光與完美;啟迪青年們不負韶華和時代,用夢想和智慧再譜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文學藝術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願《芬芳》給甘肅救心育人的教育錦上添花!願教育給無常的人生培育滿園芬芳!願所有孩子在良師益友的教誨中,不懼挫折,直面人生,活出精彩!
⑤ 電影《美麗心靈》觀後感800字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整理的電影《美麗心靈》觀後感8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路漫漫,曲折艱辛的人生之路要比登泰山艱難許多,雖然一路上有暖風相伴,游蝶為舞,但是任何人都無法保持同樣一個心態走到最後,總會有高興與傷心的情感起伏,總會有成功與失敗的人生感觸。因此,生活需要我們去感受,去調節;需要我們彼此的交流與溝通。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應該笑以面對,傷心失意時不宜卑微……
在人生求索的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時,有時找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遠比找到問題的答案更重要。誠然,在《美麗心靈》之中,主人公納什為何會出現精神分裂,是外界因素的影響嗎?顯然不是的,而是因為他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卻不會自我化解,從而他無法自我解脫這種壓力,使這種壓力遠遠大於自己心靈承受的極限,人的心理從而扭曲,結果就不言而喻了,自然對一個人的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是的,我們都有夢想,無論是兒時仰望星空的夢幻,還是少年壯志凌雲的豪邁,或是如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最初的夢想,也是我們最高的理想,但是請相信:奮斗的路上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我們總是要經歷許許多多的挫折與坎坷,走過許許多多的荊棘與泥濘,才能在最後關頭體會到幸福與快樂。而就在這漫長的拼搏路上,無疑懂得調節自己,放鬆自己的人,將成為一個成功者,即便他沒有品嘗到勝利的果實,也走過了歷練的歷程,收獲了成功的經驗。所以,一路奮斗,一路堅持,更應該一路調整,一路放鬆,讓這種狀態伴隨我們的風雨里程,不讓夢想夭折,揚帆到達成功的彼岸。
彼此的'關心會讓你的心靈更加溫暖,愛的力量會讓你的毅力得到升華。當電影結束之時,納什終獲得了他應有的榮譽,應有的贊許。這里也有他妻子的功勞,因為是他的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才使他慢慢走出虛構的空間,這就是關心支持的成果,這就是愛的力量……
別讓夢想夭折,別讓現實的困難把你嚇倒,與納什相比其實我們都是幸運兒。學會調節與解脫,未來的你會到達成功的彼岸,希望共藍天一同飛翔!夢想與花朵一起芬芳!
別讓夢想夭折,學會關心別人,學會感動,堅持自己心中的夢想,克服身邊的重重困難,美好的明天正向我們走來!
每個人都有著對未來的渴望,都有著對生活的憧憬,都有自我之私,每個人都有公共之德,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人的內心深處。
在《美麗心靈》這部影片中,主人公是約翰納什,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他憑借自己長期的不懈努力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並因此做了教授。在給學生講課的過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兩人結婚生子。可是好景不長,在不久之後,他總是幻想被任命破譯國家機密,進行著危險的工作甚至遭人追殺,在他一次講課時精神病專家帶人將他強制帶到精神病醫院並對他進行治療,原來他患有非常嚴重的幻想症,在醫院他接受痛苦的治療,終於病情有所好轉,但仍需長期服葯才能保持正常。在他回到家中後,由於考慮到服葯帶來的不良影響,納什自己停止服葯,於是他的幻覺又出現了,他神志不清,甚至差點殺掉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後來在他妻子的鼓勵和教導下,即使再出現幻覺他也能剋制住自己,分辨出真假。
納什在自己和妻子共同的努力下,終於抑制了自己的幻想,其實很簡單,就像他妻子說的:不要用你的眼睛去看事物,而是要用你的心去看事物,這樣才能辨別出真假。其實,事物的本質很簡單,不要用大腦把它想復雜,只要我們用心去真正的體會,世間的每一個角落都會充滿美麗,就像生活中常說的那樣,看一個事物,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它的內心深處,內心深處的美麗才是真正的美麗。
過多的幻想,過高的期望,就像不知飛向何方的鳥兒一樣,永遠也無法到達目的地。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有自己來主宰的,對生活過於憧憬,甚至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那麼憧憬就成了幻想,變得難以實現。所以說,生活需要目標,但目標的實現必須是自己能夠達到的,這樣你才會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信心,才不會出現幻想,我們所做的一切事,都不是用腦想出來的,而是需要用心去體會並完成的。
用心去聆聽世間的聲音,用心去呼吸這片新鮮的空氣,用心去感受世間其他事物的存在。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耐人尋味;生活就像一塊奶糖,越嚼越甜;生活就像琴弦,能彈出動人的旋律;生活就像風箏,帶你飛向遙遠的天空。生活,需要我們無時無刻的用心去體會。
在心理學講到性格時,總會提到這樣一句:性格本身無優劣。一個被主流社會認定為瘋子的人,或許恰恰是因為他比其他人思考得更深刻。《美麗心靈》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Mind在英文中既可以解釋為大腦也可以解釋為心靈,我很佩服譯者,恰當的譯作「美麗心靈」,因為在觀看電影的兩個多小時,感動我的不是主人公的「大腦」,而是他那顆美麗心靈。
主人公約翰首次出現在鏡頭中的時候,一副木訥呆滯的形象。他不但口齒不清處處得罪人,還經常出醜,實在怎麼不討人喜歡。但因為我在觀看之前實際上已經了解了這部電影是數學史上一個偉大人物的傳記,因而在內心裡很是好奇劇情會如何發展。故事情節慢慢向前發展,主人公擁有了友情、愛情和事業,難道又是周星馳式的麻雀變鳳凰劇情?我不免有些失望,難道偉大靈魂的傳記也不能免俗?
然而真正的震撼隨之而來,精神病醫生將一切虛幻點破,主人公的妻子艾米莉亞知道了主人公確實是患有精神分裂。此時,我們才知道,主人公唯一的朋友,也就是那個所謂的室友,以及他的侄女,都只是約翰因為孤獨在心裡虛構的一個人物。那個特工,也只是約翰工作上的虛幻寄託。劇情的下半部分給我們展示了什麼才是美麗心靈,約翰的夫人艾米莉亞、主人公的大學同學兼真實的友人漢森。正是他們對約翰的包容、理解和鼓勵,讓這位偉人最終控制了病情,並且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
看完電影,我不禁想到,什麼是正常什麼才是不正常?從社會交往的角度講,約翰實在算不上正常;但是從為人類進步所做的貢獻上講,與一些碌碌無為的人講,恐怕約翰顯得更正常。回到「性格本身無優劣」的話題,如果約翰是一個推銷員,他孤僻的性格帶給他的可能不僅僅是精神分裂,更是事業無成。然而很幸運,這種孤僻恰到好處的落在了一顆需要潛心的數學家的心靈之上,並促使這顆心靈為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每一種性格和每個人一樣,它的復雜不是用優劣能夠評斷的。一種性格是否合適的出現在了特定的地方,才是我們評斷的標准。
⑥ 《綻放》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綻放》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昨天,我們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了勵志電影《綻放》,觀後感觸頗深:
影片《綻放》主要講述了一位盲人女鋼琴手和她所在的「殘疾人藝術團」中的一群殘疾青少年自強不息的故事,同時講述了健全人與殘疾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事情!
影片《綻放》讓我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當我們沐浴在陽光的溫暖之中、當花草又吐露著醉人的芬芳、當我們聽著優美的旋律,你可曾想到我們身邊有一些可能永遠看不到花兒笑容,永遠聽不到鳥兒的歌聲,甚至永遠都沒有「站起來」的權利,他們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殘疾人。他們在實際生活中並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用自己的意志去拼搏、去創造,為自己的人生譜寫出了壯麗的篇章!
像我們的青年作家——張海迪、不朽的聾人發明家——愛迪生、堅強的小說家——海明威,都是身殘志強的人,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個健全得人,在這些殘疾人面前,更應該用心地堅強、自強、堅持、辛勤的付出,好好學習,去做一個對祖國未來有用的人才,我們永遠要記住堅持就是勝利,愛拼才會贏!
面對那一雙雙渴望關懷的眼睛,我們更要行動起來,用我們的一份份心、一片片情,去溫暖每一為殘疾人的心,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家,讓愛伴我們同行,讓殘疾人跟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
做人要堅強,這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人生態度。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它,而不是逃避困難。我看過一部電影叫《綻放》,它講述的是一群殘疾人的故事。
在藝術團里有許多成員都非常堅強,他們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
月明她很善良,是一個盲人,雖然她看不見光明,但是她的心是明亮的,她雖然眼睛看不見任何東西,但是她不放棄她的夢想。她有音樂才華,一個盲人彈鋼琴能靠到十級,這真是令常人都感到不可思議,何況是殘疾人呢?她為了報答父母決定找一份工作,可是沒找到工作,她很失望,她並沒放棄,而是繼續和關老師尋找工作,最後在一所學校里成為了一位鋼琴教師。
大凱,他是一位「歌手」,因為六年前的車禍他失去了一條腿,他一直不敢接受他是一個殘疾人的事實,他原來是一個自暴自棄的、自認為自己是很無用的人,但自從方老師來到以後,大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方老師第二次來大凱家時,大凱徹底改變了,他提議參加了藝術團。
喬呤她是一個聾啞人,他以前被壞人利用過,偷了別人20xx元,被警方留在看守所,但是有一天她要出去,她不同意,因為她沒有親人,後來方老師把她帶走,去藝術團工作,並鼓勵她做一個自信的人。
這幾個人都非常的堅強自信,對生活充滿了熱情,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⑦ 經典電影觀後感
[經典電影觀後感]經典電影觀後感|1樓《羅馬假日》觀後感每一個愛好幻想的女孩,小時侯都會有那麼一點點公主情結,當看到童話故事裡的公主時,總是幻想自己就是那個高貴的公主,頭戴皇冠,穿著漂亮的花裙,有大群的僕人跟著,隨心所欲,長大了,一個英俊的王子把她娶回家…這樣的故事,在女孩子粉紅色的世界裡,總是樂此不疲,越演越精彩,經典電影觀後感。突然有一天,一個真正的公主厭煩了皇宮里刻板、沉悶的生活,她嚮往宮外的廣闊遼遠,自由繽紛。於是深更半夜裡,從來沒有獨自出過皇宮大門、不知道鈔票為何物、甚至不會自己穿衣服的公主,偷偷地爬過宮殿的高牆,來到了民間。《羅馬假日》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第一次看《羅馬假日》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有同學整天津津樂道奧黛麗·赫本,令我心往神馳。公主和派克的美麗愛情,羅馬古城的喧鬧鮮潤,還有影片里詼諧好聽的音樂,常伴隨著那種美好的感覺在記憶中泛起。於是,就象愛一件珍貴的飾物,喜愛一本雋永的好書,我總是將發生在羅馬的愛情故事珍惜地保存著,不輕易示人,然後在某一個特別的時候,輕輕地從布滿經絡紋路的心底拈起,重溫一番。但是,由於一直沒有找到電影的原版,記憶中的影象已經模糊不清了。直到那天,書店裡,意外地看見了她,奧黛麗·赫本含笑的大眼睛在眾多的影碟封套中閃亮,一下子扯起了心裡那條長長的線,關於《羅馬假日》的全部記憶紛至沓來,如簌簌而下的花瓣,一下子將我包容起來。終於,我能夠從容地面對羅馬的大街小巷,面對赫本和喬的浪漫愛情,面對赫本的微笑還有那雙純潔的夢幻般的大眼睛。我可以輕松地將一個鏡頭反復地看上幾次,比如喬騙赫本說,那個石鑿的雕像"真理之嘴"會吃掉人的手掌,於是,赫本驚慌失措地投向喬的懷里,公主的忘情和喬的得意相映成趣,我總是來來回回地一邊看,一邊笑,為純潔無暇但在走出宮殿外顯得幼稚的公主和狡黠而善良的喬而笑。也或者可以將一個美麗的鏡頭定格,然後在那樣的美麗前,靜靜地呆上半天。當屏幕打上"the end"時,我還沒從公主的故事裡醒過來。高貴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走出皇宮的兩天里,不但愛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而且還愛上了英俊瀟灑的記者喬。但在經歷了自由芬芳的戀愛後,無奈的她最後還是回到了那個冷冰冰的皇宮,回復她本來的生活,履行她作為皇室成員的出訪職責。但她的善良,她的純真,感染了她的朋友,當初為了回美國而接近她的喬,想通過她的新聞去賺錢的攝影師,將永遠記著她。影片的最後,堅強的公主戴著高貴的皇冠,在新聞發布會上,對著近在咫尺的愛人,將盈盈淚光鎖在深情的大眼睛裡,矜持地和各國使節記者道別,臨走前那飽含哀傷和愁緒的回眸一笑,令喬頃刻間失魂落魄,也令觀眾無不動容。此去一別,天涯萬里,再不可能有重逢的時候了。但是,公主卻笑著,所有的痛苦隱藏在笑靨下,但那種美麗的憂傷,卻如此叫人顫粟。終於明白,這么多年來我愛奧黛麗·赫本,是愛她塑造的美麗公主,愛公主美貌後面的堅強,愛堅強中的真誠。愛《羅馬假日》,是愛那個浪漫故事裡散發出來的純真和善良,愛主人公的隱忍和無私。也終於明白,愛一個人,有時就是放手,就是遠去,就是一瞬的凝眸不舍和永遠的兩心相望。童話里的女孩最終長大為成熟的女人,其實她早就明白,皇宮里公主的生活並不好過,那些花團錦簇風光旖旎是表面的,她嚮往民間,嚮往美好的愛情,但卻不能下凡,她的腳下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觀後感《經典電影觀後感》。在現實中,女孩並沒有成為公主,但卻可以和心愛的人一起,她比高貴的公主,其實不知幸福多少倍。不管是天上人間,愛情,終究是不老的傳奇。或許剎那絢麗,或許永遠平淡如水,但是,只要嘗試過,體會過,就永不言悔。所以,當又一次觀看《羅馬假日》,又一次沉浸在赫本和喬塑造的浪漫里時,我就象重逢一份美麗的感情,驚喜,迷醉。2樓《人鬼情未了》觀後感今天上選修課,錢老師給我們看了這部電影--人鬼情未了,以前也聽過這部電影但是沒有去看!今天看了之後,不能說有什麼大的感慨!只有點想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看看我了解的內容吧!《人鬼情未了》是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故事片,《人鬼情未了》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心。男主人公森說過一句話:"當我感到快樂時,我最害怕的就是失去它。"或許正是這句話,奠定的後面影片的基調的劇情的發展。這種故事的敘述的方式是以時間為軸線,以性格的發展為順序。這種結構一般著眼於表現外在情節和外部動作,強調故事的有頭有尾,連續發展。講究起、承、轉、合,有機連貫,具有較強的敘事性。其動作、時間和故事的發展有著因果關系,劇情的發展有著嚴格的邏輯性。所以《人鬼情未了》的時空轉換的次序是遵循故事、事件的發生的先後順序來進行排列的。影片的開始,一聲雜響開始了影片的發展,雜亂的場景,詭異的畫面,一種不規則的布光,以及鬼魅的音樂讓片子的開始便充滿了詭異的氣氛。這時的時空的狹窄的,是讓人感到不安和壓抑的。這是前期的鋪墊,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影片的第一幕是對男主人公森和女友美莉以及他們的好朋友,也就是男二號卡爾的感情描述。影片有了幾個長鏡頭。這時候長鏡頭的使用有著幾層含義。其一,照應故事的開頭部分。故事的開始讓片子的壓抑的氣氛出現,為了緩和這種氣氛,所以導演這時運用了長鏡頭。其二,為了表現他們的關系的親密性。長鏡頭表達的氣氛是相對緩和的,這時長鏡頭的使用就是為了表現他們生活的一種美好氣氛。長鏡頭的特點符合了故事的敘述需要,更是這種長鏡頭表現了一種相對穩定的時空關系。鏡頭的敘述長度會造成觀眾的一種心理暗示,而表達出一種情緒。劇本是典型的80年代末風格,現在看來已經過時,但當時算是很迎合觀眾口味的。電影的主旋律很好,歌頌愛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的電影已經沒有這么鮮明正面的主題了。人生充滿變數,充滿悲歡離合,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與最愛的人在一起,所以在擁有幸福時一定要把握住它,珍惜每分每秒。3樓-《戀戀筆記本》觀後感《戀戀筆記本》是一個浪漫感人的愛情故事。整個電影畫面唯美,音樂恬靜舒緩,故事情節讓人陶醉。初戀的男孩諾亞與女孩艾麗一見鍾情,共同經歷了一切相愛男女的快樂幸福與痛苦。最後由於家境貧富差異被迫分開。此後的一年中男孩兒寫了365封信,每天一封,堅持了一年。但都被女孩兒的母親扣留,沒有任何迴音。然而女孩並不知道這一切,她為愛守候了七年。終於遇到了瘋狂的追求者。男孩也用七年的時光試圖忘卻曾經的愛。可是流逝的歲月也僅僅只是讓他們把真愛掩埋在心底。諾亞參軍回來,回到了他們曾約會的舊庄園。決心將他翻新,實現對女孩的承諾。盡管在這期間他知道了艾麗即將成為別人的新娘,但是也沒能阻止他修建庄園的決心。改建的庄園清新雅緻,吸引了眾多出高價的買家。最終都被男孩拒絕了。他決定住在庄園為愛守候。女孩終於來了。帶著一切對愛的記憶。當四目再次相視,七年歲月的鴻溝瞬間消失。美麗的天鵝湖也傾訴著他們的綿綿的愛情。艾麗毅然放棄了富貴,義無反顧地奔向了她的諾亞。一段幸福的人生展開了。無情的歲月把他們雙雙變成了弓背的老人。艾麗患了老年痴呆。忘記了一切,不認識兒女,甚至是她摯愛的丈夫。諾亞堅信愛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他用他們刻骨的愛的日記,去呼喚妻子的心靈。終於愛創造了奇跡。艾麗被喚醒了。更讓人感動的是,他們挽著對方的手,偉大的愛情把他們同時送到了聖潔的天堂。如果讓我們心中沒有愛;如果讓我們彼此去忘記去方,不如讓我們一起死去。|記錄激動時刻,贏取超級大獎!點擊鏈接,和我一起參加"2010:我的世界盃Blog日誌"活動!〔經典電影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⑧ 甘肅電影芬芳觀後感作文300字怎麼寫
電影《芬芳》觀後感
時間:2019-12-16 01:20:46 閱讀:8657 次 來源:星辰美文網作者:沐沐怪咖
走出電影的特設情節和氛圍,我仍舊淚眼迷離,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細細品味電影的四個小故事,心疼少年們的遭遇,感動學高德馨的老師,領略教育的真諦。沒有經歷過生死的少年,走不出親人離世的陰霾,但有折翼的天使——老師帶他們飛出陰霾,勇敢的飛向太陽。
序幕拉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本來的安寧。一夜間,一切都毀了。泥石流不僅捲走了少年們親人的生命,同時也帶走了少年對世界的憧憬。他們眼裡無淚,也無光,只剩下憂郁和無盡的悲傷。他們坐上校車,卻不知開往何方……
人間滄桑,大愛無疆。國家關懷災區的孩子,為他們重建了一所學校——博飛中學,這里成了這些流離失所,失去親人的孩子們的「新家」。在這里,以愛育愛的老師們,給這些身處陰霾的少年伸出了援助之手,帶他們脫離苦海,成為他們最親最愛的人。也許是這些少年經歷了災難,讓他們更有決心,更勇敢。他們努力學習,大學畢業後,他們選擇回報社會。在文縣泥石流災害中,他們沖鋒陷陣,爭取救助更多的人。
電影最動人心弦的是「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主題,天使般的老師手持愛的鑰匙,打開了四個孩子沉重的心靈枷鎖。第一個少年多吉,他不能釋懷妹妹和父母的離世,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那裡只有黑暗和無望……他不願與別人交流,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絕望,以至於他選擇在浴室里自殺。周老師和江老師為解開他的心結帶他回到家鄉,讓他自己釋懷,代替父母和妹妹繼續好好的活著。第二個少年井曉曉,她因為沒能抓住媽媽的手,自責不已,認為是她害死了最愛她的媽媽。由於家庭原因,她的爸爸沒有給她足夠的關心而更多的是責罵,讓她內心充滿恐懼。周老師為解開她的心結,讓她的爸爸給於井曉曉更多關心。最後,井曉曉與父親相擁,彼此都解開了心結。第三個少年苗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地,自己與爺爺相依為命,他不能接受爺爺的離世,當看到爺爺的攪團車被砸毀時,他覺得爺爺真的已經不在了。當同學們和老師為他還原了爺爺的攪團車,他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執念,真正的面對爺爺去世的事實。第四個少年雲草,災難給她的心裡敷上了冰霜,她身體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為了讓她重新站起來,周老師費盡心思。終於,在自己搭檔的鼓舞和引領下,她從輪椅上站起來了。四個少年,在他們最害怕,最無助的時候,兩個手持愛的火炬的老師,點燃了他們內心希望的火苗。讓他們能勇敢的面對生活,面對現實,面對未來。
「人生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路,有逆風,也有急轉」、「低著頭只能看到腳面,抬起頭可以看到廣闊的天空」這是《芬芳》中的金句,也是主題,它道出了教育與生存的實質。老師們「大愛」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動。師德、師魂、師表,躍然熒屏,也深入人心。
電影《芬芳》每一個情節都扣人心弦,結尾江老師對著空曠的山呼喊,既是對逝者在天之靈的告慰,也是對同事周老師失蹤的尋找。
影片告訴我們,面對苦難和挫折,我們必須學會堅強和勇敢。愛在,花兒就會開放,芬芳就會永續。而愛的傳播,離不開人民教師。老師是不僅要講授知識,更要傳遞愛。唯願電影《芬芳》能啟迪每個教育有誤的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教育;願每個人名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能傳播愛;願身處災難中的孩子們,能不懼挫折,勇敢面對生活
⑨ 2019《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心得精選10篇
《一生只為一事來》講述了支月英在偏遠大山深處的艱苦條件下,以最質朴的信念堅守初心,為大山裡三代孩子帶來重大命運變革的感人故事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2019《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心得精選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心得範文一
總有一些人們讓我們由衷感動,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溫暖心肺。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就為我們挖掘了一批榜樣人物。這些榜樣人物雖然平凡普通,但卻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他們身上的勇敢、善良、擔當、堅強,讓13億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
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詮釋了執著和奉獻。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台,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
「支姐姐」到「支媽媽」,變的是稱呼,但不變的卻是執著和奉獻。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更是展現了築夢路上炎黃兒女的精氣神。也不僅僅是支月英,不僅僅是評選出來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無數炎黃兒女為了心中的夢想,也正在日以繼日善行義舉,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范融入工作、生活、學習中。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潤著滿滿的真善美,都散發著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樣人物來說,其大都來自基層、出自平凡,卻做出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們的事跡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他們的精神可敬佩、可親近、可學習,可謂13億多人民群眾學習的「精神富礦」。
凡人善舉,小善大愛。將鏡頭筆端對准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築夢中國將更有力。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跡,讓我們在寒冷冬日裡更有暖意。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如盞盞明燈,點亮千家萬戶。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為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心得範文二
《一生只為一事來》里的那條山路,彷彿是一個象徵。
每個人的遇見、選擇和故事,都像是一條洞開歲月的路。「路」的意象,本身就帶有一種時空穿越感。
於泥洋村而言,一條路在腳下,溝通著山裡和山外;一條路在心裡,連接著歷史與未來。於支月英而言,還有什麼樣的人生大事勝於這樣一條「心路」?還有什麼樣的使命擔當勝於千家萬戶的孩子的命運?
教育的庄嚴和神聖,可能在時過境遷的歲月回眸中更能凸顯。面對生命中不可想像的生命蝶變和人生可能,教育的意義才在「溫故」之後而「知新」。當電影將閉塞、貧窮、破敗、簡陋的種.種情境與細節一層層展開的時候,我的淚水不止一次盈滿眼眶。――為群山阻隔的泥洋村,更為自己的當年。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我的小學條件會略勝泥洋村。不過,一年級教室里確實也是在泥磚砌起的土墩上搭起一塊塊烏黑的舊木板,據說那曾是攔豬的木板。
那地方叫雲灣。校舍是當年貧下中農沒收了那些大戶家留下的祖宗家業。營構有制,冬暖夏涼。其外,白牆黑瓦,青樹相擁。其內則迴廊轉曲,天井四合。特別是,學校有一個很大的禮堂,地上鋪了小小的青磚,那是我們全校集會的地方。
當年我還有一篇題為《我為四化刻苦學習》的四年級作文以墨筆抄了,貼在禮堂的那個宣傳欄里。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八十多歲的母親依然還清晰地記得此事。
學校之於村莊,就是一束文化的亮光。童年裡,我們曾在校園里流連。黃昏的時候,老師們在球場上打球,長發飄飄的年輕女老師蹲在冬天的花壇邊洗頭發,那種淡雅的芬芳彷彿還飄浮在空氣里。至今我還記得校長湯楚健先生穿著灰色棉襖站在廊下敲鍾的樣子,記得鍾聲的急促和同學們跑進教室的氣喘吁吁;我還記得李茹曼老師操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給我們講漢語拼音,她寫在黑板上的字真漂亮。我還記得楊廣雄老師教我們圖畫,他在黑板上畫一個孩子坐在木盆里,並取名為《沐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洗澡的文雅說法叫「沐浴」,還有帥氣的屈正樂老師講水籠頭放水或注水之類的數學應用題……
幾十年過去,村小的老師們已是久違不遇。坐在電影院的那一刻,關於他們的記憶卻全都蘇醒了。他們,就是我走出故鄉的那條「路」,那條開滿了野花的「路」。
即使是今天依然在故鄉謀食的同齡人,他們日後的生活里或許也遇到了種.種自私與貪婪、愚昧和暴躁、怨憤及其臟污,有無數冷漠的灰色曾給過他們人生的奚落,然而,在學校的那些年,在大樟樹下的那些日子,在鈴聲敲響的午後,他們都曾和我一起看見過文字里的光亮,看見過最純的笑容。在昔日少年的柔軟內心,曾種下過美與善的種子。那裡有人間最浩盪的豐沛,最溫暖的干凈。他們至少都曾被開示過。
《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心得範文三
「有些人,不是因為希望得到什麼而去堅持,而是因為愛,才不放棄。」
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已經結束,我的心中卻不能平靜,這句話一直縈繞在心頭,無法散去。
影片開頭偏黑白的色調一下子把我拉入了那個年代。我看見一位與我年齡相當的女孩兒,拋棄過往的舒適和未來的光明,固執地走上通往深山的「路」。看到她歷經冷漠和排斥後暗淡的面容,看著她離去後又不舍初心地猛然回首……
就是因為心中有這條「路」,所以不管離開多少次,都能回來。
19世紀的中國,教育的落後讓人難以想像,如果不是一位又一位「支教老師」出現,我們又如何能發展到現如今這樣的盛景!
在劇中,曾經的頑皮少年變成成功商人後,為了效益計劃鏟除障礙,而在得知這個「障礙」就是教化他長大的小學後,他先是勸說自己的老師離開。被狠狠拒絕後經過很久的自我說服,他終於不顧反對地幫助了這個栽種希望的地方,不僅沒有拆除它,還籌集資金重建小學,讓它為更多窮苦孩子帶來希望。
在這里,我們就能看到當今社會的矛盾所在。迅速發展的經濟讓一部分人富足起來,而他們不會想到,我們的國家中還有那麼多、那麼多的人在為一間教室,一本書發愁。這時,像這部電影所講述的一樣,自願下鄉的有志教師,和奉獻公益的成功商人一波一波不斷湧出,正是有了他們的貢獻,國家才因少年的強大而日漸繁榮!
《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已經結束,可生活還在繼續。其實,每一位能夠擔得起「人民教師」稱謂的老師,都值得被銘記一生!
影片已足夠感人,可這竟然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難以想到,就真的有這么一個人,為了自己心中的「教育振興事業」,甘願去山村奉獻出自己的一生!
《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心得範文四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真的很久很久,都沒有好好看過一場電影了。不是沒有閑情,而是沒有時間。今天,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共同前往影院觀看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想來,正好可以讓我久已「禁錮」的身心放飛一下自我。盡管心裡牽掛著一天沒見嗷嗷待哺的小寶,盡管大寶流著鼻涕發著燒,狠狠心,咬咬牙,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
就這樣,懷揣著一種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和一種見賢思齊焉的渴盼,我走進了影院。108分鍾里,我靜靜地觀看著,回憶著,敬佩著,思索著……幾度哽咽,潸然淚下。雖然內心一直很軟,淚點一直很低,但像這樣被一部電影深深觸動心靈,感動心扉,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即便此刻,滿身疲倦,我也還想打起精神,記錄下今天的感動。
當我看到那群頑皮的孩子,在支老師不堪重負選擇離開後,從歡呼雀躍再到一起低頭落淚,他們細數著支老師的好——支老師臨走前一夜沒睡把窗戶紙糊好了;支老師很有耐心,總是鼓勵他們,從不會因為他們不懂不會就責罵他們;支老師看穿了所有惡作劇背後的始作俑者卻從來沒有揭發,沒有生氣,而是默默堅守,兢兢業業。這群朴實的孩子頓悟到了支老師的良苦用心後,一個個飛奔著去挽留支老師,當他們紛紛撲向支老師懷抱的那一瞬間。我哭了,因為我看到了人類最偉大工程師的靈魂在閃閃發光。支老師走進了每個孩子的心靈,她用愛,用心,用情,打動了每個孩子。就連那個最最討厭她,希望她趁早離開的董大山也被支老師感化了。
支老師,她有著博大的胸懷和仁愛之心,無論學生怎麼惡作劇,她都不怨不怒,並且從不向領導和家長打小報告,她愛護學生,勝過愛自己。支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親人一樣。當她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跑去曠課的王如意家家訪的時候,當她帶著受傷半個月沒有就醫的小花去懇求醫生的時候,當她哭著把因為保護妹妹而和同學打架的初九摟進懷里的時候,當她一臉歉疚四處給大山買黑狗的時候,當她因為專註上課而讓自己的女兒赤腳走在冰天雪地里的時候,我感覺她不是一位老師,而是所有學生的媽媽。只有媽媽,才會如此無私地奉獻自己,才能如此忘我地付出一切。
支媽媽來泥洋村看過一次女兒,帶來了女兒愛吃的豆沙餡月餅的同時也給孩子們帶來了文具用品和他們沒吃過的月餅。她心疼女兒,也反對過女兒,但她理解自己的女兒,尊重女兒的無悔選擇。支老師深愛著山區的每個孩子,她說哪裡有上學的孩子,哪裡就要有老師。而支媽媽何嘗又不愛自己的孩子,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跑到山區來過苦日子,但她自始至終沒有說出一句要帶走女兒的話,也沒有任何勸一句說女兒回家的話語。當支媽媽拿只一個空空的手提袋,獨自離開的時候,母女倆噙著淚,遠遠地揮手告別。那一刻,我的淚再一次奪眶而出。因為,支媽媽的孑然離去和支老師的倔強堅守,都是源於愛。她們彼此愛著,也彼此理解著,所以,無言,無聲。支媽媽成全了女兒的堅守,而支老師守候著教育的初心。
支老師,就像一棵「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竹子。紮根在了山區,紮根在了孩子們的心裡。她跋山涉水,在孩子們的心田不斷播種著希望和夢想,她大愛無疆,用行動詮釋著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愛心和奉獻。
猶記起,大學畢業後,我也曾前往一個偏遠的山區做過三年特崗教師。那時候,也是滿腔熱血,一片赤誠,想著要為山區的孩子帶去溫暖和希望。那時剛去的第一天,就被突然竄進房間的老鼠給嚇哭了。水管里放出的黃泥水,破舊的窗戶和木床,到處都散發著陰森氣息的山林,都讓我有一種想捲起鋪蓋走人的沖動。可是,我一想起臨走前父母的反對和阻攔,想到他們說我肯定吃不了苦的預言和斷定。我就莫名有了勇氣和力量來克服一切困難。從小,我就是那種比較任性和倔強的孩子,喜歡和爸媽唱反調。他們不支持我來山區工作,認為我吃不了苦,而我偏偏就來了,我還要證明自己是可以吃的了苦的人。漸漸地,我適應了在山區的教書生活。我不再被突如其來的老鼠嚇得尖叫落淚,也不再因水管里黃泥水而苦惱不已,而是和學生一起去山間提泉水,山野的清風開始讓我陶醉。
但是,我沒有像支老師一樣一直堅守下去。待了四年,由於家庭原因,我還是選擇了離開。正是這段寶貴的工作經歷,讓我對支老師的一部分經歷感同身受而愈發敬佩,愈發感動。雖然,我離開了山區,但慶幸的是,至今依然堅守著一顆立志教書育人的初心。
感謝支月英老師,您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和不足,也讓我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方向。您像一盞明燈,會永遠照亮我奮勇向前的道路。我將不忘初心,逐夢前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一生只為一事來》觀後感心得範文五
《一生只為一事來》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停留於道德升華,也沒有走向俗濫的教育苦情戲,而以那縱貫一生的生命回望穿越時空,並從中開掘出並非止於教師職業的價值追問。這種連接歷史與未來、溝通展望和回眸的時空張力,使得支月英的故事不只是道德意義下的清貧堅守和無私奉獻,而是哲學意義下的人生成全與未來開啟。
命運總在未知里神秘蜿蜒,生命的價值卻在回眸里更加清晰。
世間職業千萬種,有哪一種職業會如此深刻地關切著個體與民族的命運?又有哪一種能聽見歷史與未來在群山之巔蒼茫應答?
在我看來,支月英之於泥洋村,就像是每個人心中的「那一條路」。她在,學校就在,那種通往世界和未來的可能性就在,成全生命的庄嚴性就在。
影片中,土生土長的「大山姐姐」以結婚的方式改變命運,下山之後便不再回頭。正如她父親所說,「心中裝著一條下山的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作為女性,她以愛情和婚姻的方式去逃離大山的閉塞,這是人性之本然,無人可以對此作出道德的褒貶。因為,她所懷抱的,不過是最起碼的文明期待。
在城市出生、長大的支月英,當她以支教的方式抵達泥洋,生活的選擇讓她看見了一條「上山的路」。憑什麼她會讓花朵一樣的年華綻放在大山深處?她生命里那種超越苦難的篤定、執念和信仰來自哪裡?我以為,正是無數苦難的生命境遇和超越苦難的深切期許,轟然開啟了她關於生命價值的幽微思索,那是一種很可能被城市繁華所遮蔽的思索燭光。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人的最大價值在於其自我實現。環視人間百態,金錢、權勢、地位以及種.種繁華與榮耀,永遠在誘惑蠅營狗苟、利令智昏。人們與世界所建立的聯系,大多取決於功利的深淺,而一時一事的得失計較又時時拘囿著人生的格局。人們習慣於共時性的橫向比照,而缺乏歷時性的縱向思索,而所謂「人生價值」,亦多流於言辭,而非信仰的抉擇。
對支月英來說,泥洋村就是她生命的舞台,就是她足以安頓此生的全部世界。在那裡,她被需要,被尊重,被喚發,而不是被排斥,被壓抑,被漠視。相對於祖祖輩輩的泥洋村人來說,她是一個「外來者」。與那些散落在山前溪畔的人家並沒有血緣情感,但是,她又與每個家庭的祖祖輩輩的希望相連,與腳下那片土地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相連。
多年後,做了公司老總的學生大山回到了泥洋村。其時,學生眼裡那個亭亭玉立、眼眸清亮的「支姐姐」早被山居生活暗淡了青春的光澤,而一飲一食的簡陋和粗糙,將她塑造得更像一個泥洋大媽。然而,那隻是生活的表象。她像一棵樹,將根深深埋進了泥洋的大地,而所吐露的芬芳卻被一代一代山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帶向了四面八方。
那芬芳,而是支撐支老師熬過山村暗夜的力量,是她「一生只為一事」的生命選擇。多年以後,我更願意說支月英獲得不是顯赫的成功,而是一種真實的幸福。
支月英的幸福是什麼?是她在職業的起點看見了價值的終極,是她憑著樸素的信念,在「最小的天地」里活出了「最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