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就是愛情,我愛你賣麻花情是什麼電影
這就是愛情,我愛你賣麻花情是《無名之輩》電影。
我愛你賣麻花情是電影《無名之輩》裡面的,這是一個方言,屬於貴州的「西南官話」,我愛你賣麻花情是罵人的話,這句話出自電影《無名之輩》胡廣生與兄弟「大頭」在陽台的對話中。大意就是罵所謂的愛情,但是電影不能太粗俗,就改稱這樣。
電影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一個山間小城裡,一對有點傻笨的劫匪、一個落魄的保安、一個身體殘疾卻性格彪悍的殘毒舌女以及一系列生活在社會不同崗位的小人物,在一個看似很普通的日子,因為一把丟失的老槍和一樁烏龍劫案,原本沒有交集的人糾纏在了一起,發生了讓人啼笑皆非的荒誕喜劇。
陳建斌飾演的馬先勇,是一個落魄的保安。不過曾經是一個協警,因為酒駕出事故,導致妻子死亡,唯一的妹妹高位截癱。為了改變生活現狀,住上大房子,他需要一份體面的工作,那就是再次當協警,把當初失去的尊嚴找回來,但因為運氣不好,一直沒能如他所願。
任素汐飾演的馬嘉祺是馬先勇的妹妹,因為車禍,終身殘疾只能坐輪椅,由於長期病痛的折磨,讓她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性格變得暴躁彪悍,她嫌棄自己的身體,想盡辦法去尋死。後來劫匪「眼鏡」胡廣生和「大頭」李海根闖入了她的家,發生了一系列故事,最終激起了她的求生欲,並收獲了與胡廣生的愛情。
章宇飾演的胡廣生是一個一心想做黑道大哥的劫匪。他與「大頭」李海根一起搶劫手機店之後,誤打誤撞闖入了馬嘉旗家,並一起想方設法努力為馬嘉旗圓夢從而激起了她的求生欲。
潘斌龍飾演的李海根,是一個痴情的劫匪。為了心中的夢想,他和胡廣生從村子裡來到城中,一心想要做一件大事聲名遠揚。沒想到遇到了一心求死的馬嘉旗,最終和胡廣生一起幫馬嘉旗圓夢。
2. 鄉音 | 有趣的萬榮方言(壹)
我的家鄉,在山西萬榮。隔了一條黃河,與陝西為鄰。
五六歲的時候,在家鄉看露天電影,很喜歡一部叫《鄉音》的。喜歡女主角陶春溫柔的模樣,更喜歡她柔軟的聲音。小小的我想不明白,電影里的人分明也在農村,看著也土裡土氣的,怎麼說起話來,倒跟我城裡的舅舅一樣,是那麼的洋氣。
那會兒,我天天聽小喇叭,邊聽邊跟著念叨,就想著有一天說起話來,能像電視里人的那麼好聽。等到長大了進了城,說起洋氣的普通話,卻又開始懷念家鄉,家鄉的味道,家鄉的聲音。
盤點過家鄉的吃食,我開始斷斷續續整理方言。在這個過程中,想起許多即將遺忘的說法,也收納了好些我聽來卻沒有說過的。
今天我們說點跟人有關的,好像都不是什麼好詞兒。
第一個詞,就是--- 倒灶鬼 。
我問一個北方朋友,你知道倒灶鬼是啥意思?他說,倒霉鬼?我說,不是,遠遠比「倒霉鬼」要豐富,要生動,要有味道。它有倒霉、討厭、可憎的意思,包含著不止憤恨、嫌棄、無奈的種種復雜情緒。
比如,你好話連篇借了人家的錢,說好了三五天就還;可過了三五天,非但不見人來還錢,連人都不見了。那麼,債主就會說,「這個倒灶鬼!」
又或者,從你爺爺輩開始,你們就家底殷實,有田有房,日子好過。到了你這一輩,家境開始敗落,日子難過,三天兩頭的煙囪都不冒煙。村人就會指著你家的房子說,「哎,你看這屋光景過的,一夥 倒灶鬼 。」
這詞一跳過來, 討吃鬼、餓死鬼 這兩個詞,立馬跟著就來了。這兩個詞意義、用法相近。都是指一些討厭的人,嫌他們不知趣,不 敬事 。
早上,勤勤的莊家人父母早早的就起來了。掃院子、喂牲畜,燒 滾水 ,門前院後的忙活著。忙完了這些,要下地了,卻發現成年的子女還睡的五迷六道的!勤快人哪受得了這個!那急脾氣的就在院子里喊叫了,「嗯,我把你這群 討吃鬼性慣 的,一點點樣樣都沒有。這都多會啦,還不趕緊起(kei)來 走地 (里)幹活!」
到了 飯時 (si),一家人都做好了等開飯,偏偏那個最淘氣的半天回不來。當媽的一邊給他留飯,一邊叨叨,「個 討吃鬼 ,吃飯呀吃飯呀,他可是不回哩。餓死個慫算咧!」
弔死鬼 ,這個詞跟上面兩個詞差不多,但用的范圍更狹窄些。罵人的和被罵的關系要更親密一些,怨氣更重一些,比如兩口子。外前人(老公)貪玩愛游門(串門兒),屋裡人(老婆)一個人在家閑的無聊,哀怨地跟鄰居嫂子恨道,「個 弔死鬼 ,一天天的在 外前 (外邊)閑(han)逛, 多多會 (多晚的)都不回哩。」
還有一個, 懶干獸 ,意思也差不多,更偏重形容一些懶人。比如,當媽的昨天吩咐兒子把院里的柴火收拾一下,堆垛碼齊。今天早上起來一看,柴火還是在牆角胡亂一堆。當媽的就生氣,劈里啪啦一邊收拾柴火,一邊罵那懶兒子,「個 懶干獸 ,就這么一點點活,一天懶得什麼都怕干,你懶成這樣,咋不把飯也省了呢?」
挨(nai)刀 的 ,比 懶干獸 恨意更濃一些。好比新媳婦,剛嫁過門幾天,發現長的排排場場的新女婿竟然是個賭鬼。原本要回門,耽擱了;地里的莊稼,荒廢了;竟然還偷偷的倒空她娘家的陪嫁。看著屋裡的冰鍋冷灶,新媳婦恨的牙癢癢,「倒灶鬼,挨刀的,我怎麼嫁了你這號 懶干獸 !」
還有一個詞, 草滑頭 。普通話里找不到對應的合適的字,可能來自古漢語,發音跟原意不一致。跟討吃鬼、懶干獸意思差不多。但被罵做草滑頭的人,更滑頭更討人嫌,被罵他的人深深的嫌惡著。
窮草。 是「吝嗇」的意思。人們常說山西人「九毛九」,萬榮人常罵人 窮草 。買東西的時候,賣主給的斤兩不足;借東西的時候,主家不肯借;擺的酒席不夠闊,都可以用一句「窮草」來形容。這個詞兒,解饞解恨解氣,又有些憤憤不平。
瓷慫鬼 。形容一個人特別笨。同樣的說法還有「 悶慫 」。
跟鄰省陝西一樣,「 慫 」這個詞在山西用得頗為廣泛。「 瓷慫 」形容一個人心眼兒太實,或者有點缺心眼兒;「 憨慫 」跟它的意思接近,比較起來更二一點;「 哈慫 」常指一個人心眼兒壞;而「 鬼子慫 」則是說一個人太過狡猾。
還有一個詞, 蠻慫, 形容一個人蠻不講理。 蠻疙瘩 也有這個意思,它還用來指「養子女」,或是不講理的外人。比如:當媽的指著小兒子,「你這娃,怎麼就跟 蠻疙瘩 一樣,說不過話呢?」這是說,分明是一家人,卻好像是外人,就像是抱來的娃娃一樣。
以上,大都是對一些不招人待見的人的形容。對於這些人,人們的感情很復雜,打心裡不願看見他們。說起來就是,「真真 hang眼 (礙眼)」,「真是 一眼眼 都見不得」,「把人 夠死( 厭煩 ) 了夠!」
下回咱說點好聽的。
3. 農村看電影的場景你還記得嗎
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說起農村看電影,那熱鬧場景沒經歷過是想像不到的。小時候農村也沒有什麼 娛樂 ,那時大家也沒有打工,年輕人都在家裡。看大戲,看電影是非常開心的大事。
一聽說哪裡放電影,心中早早的期待著,數著日子。電影都是露天的,在一片空曠的場地上,銀幕要麼掛的牆上,要麼掛在埋好的兩個樹樁上,兩個大音箱,一個老式放映機,一台汽油發電機。我們那裡除了村裡(那時叫大隊)每年放兩場電影外,其它放映機會就是逢廟會或有人許願還願,再就是條件稍好些喜歡熱鬧的家庭逢兒女結婚,生小孩等大喜事也會放電影。只要說哪裡要放電影,附近各灣子甚至附近村的人都會背著椅子凳子早早的趕去,特別夏天一路上從下午天四五點開始,賣貨擔的,走親戚的,送禮的,看電影的,陸陸續續都不斷人。有時得跑挺遠路,記得我看電影最遠都跑十幾里地。
每場電影通常最少也幾百人,人多的時侯附近樹上土堆上都是人。銀幕早早的掛上,日頭還高,就有紛紛到場者去佔有利位置,把椅子登子早去占著,賣貨者在外圈,擺著各種小攤賣各種食物,小玩具,等等貨物。孩子們前串後串跑來跑去,甚是歡樂,年輕男青年三五成群到處尋找哪裡有鍾意的姑娘。。。。。。叫賣聲,打鬧聲,聊天聲,喊人找孩子聲,音響放出的歌曲聲。。。。。。一片吵雜。
天黑下來,電影才能開始,這時整個場地不知覺中人坐著的站著的擠滿了人。隨著放映員對片,調試結束,電影也就即將開演,銀幕圖像聲音出現,場地頓時也就安靜下來,雖然也有些交流聲,但終究會壓低分貝,漸漸的淹沒在電影聲中,大家也都靜靜地看著電影。遠看去,外圍的賣貨攤的燈籠星點的點綴著電影場上,還別有一番景緻。
記得那時電影經常放,《少林寺》,《俠女十三妹》《醉拳》《湘西剿匪記》《神偷》。。。。。。也非常豐富。
看露天電影最不和諧的就是,偶兒會有年輕人打架,那時我還小,聽說有人打架就怕。再就是沒帶凳子的,會抽人草垛的草,挽成草把席地坐。人多了還真把人草垛草拽去不少,碰到脾氣不好的,還會罵人的。
散場後大家跟著各路手電筒光亮各回各家,路上大人聊著電影的內容,年輕人討論別家姑娘,孩子們有人依然嬉鬧,有的都在爸媽懷里睡著了,猶由未盡。
太陽還老高,我就和其他小夥伴們搬著小板凳早早地來到我們村部門口了。村裡的一遍又一遍地在喊:「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晚大隊門口有電影!今晚大隊門口有電影!!都快來看啊!高興的拿上手電筒叫上小夥伴們一起去。
還有那個時候主要放抗日戰爭的電源有:《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小兵張嗄》、還有《少林寺》……大半夜放完了,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回來走在路上還是有點嚇人的哈哈。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這么多年過去了,還真是童年的那一段回憶好啊!現在也體會不到那種兒時放電影的快了的回憶了!
幼年時,在農村經濟發展落後,精神文明建設極度落後的情況下,電影放映員絕對是神聖受追捧的職業,聽母親說,在八十年代,孩子們一聽說哪裡有電影,都成群結隊,不顧辛苦,走上十幾里去看電影。直到我童年時,村裡放電影,街上還得坐的滿滿的,小孩子都爬到樹上去,等到電影散場,大家討論著劇情,拿著馬扎,領著孩子,三三兩兩回家去。這個畫面和在家門口躺在涼席上看星星的場景一樣,印在我的腦海,至今依舊清晰。那個時代,在長輩眼裡是苦難,在孩童眼裡卻是無憂無慮撒歡奔跑的童年。據說,現在村裡一個月放一次電影,據說,看的人寥寥。今天,已經二十五歲的我,和母親一起,搬著板凳來看電影。第一部,經典的抗戰片,第二部,接地氣的民間小調。不知為何,這場景讓我想到了義大利電影《天堂電影院》,那是個男孩的成長史,而村裡的電影,伴隨了我的成長。我站在巨大的幕布旁,看著電影里的嬉笑怒罵,聽著觀影群眾的竊竊私語。夜漸深了,天上的雲彩還是一塊一塊的,初秋的夜微微涼,我的思緒飄呀飄,飄到了小時候,去捏一捏那個小女孩紅撲撲的臉。夜晚的小精靈們,睡吧。
60年代末70年代初看過的電影
有:南征北戰、地道戰、紅日……不管刮風下雨都在露天放映,一聽說有電影,太陽老高就去等著。一點都不誇張的說,十里八鄉的都來看,那場面宏大、壯觀。
印象最深的那次是演動畫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十五六里路步行走去,吃罷午飯我們一幫小夥伴們就走了,可是天黑後我們等了好久好久還不放映,那時沒有手錶,感覺時間很慢很慢,
後來知道了是從縣城向這里導片子,其實是一部片子三個地方同一晚上放映,縣城首先開始,放完第一本後有人騎摩托車送往第二場地,第二場地演完再送往第三場地。第二本,第三本依次類推。當然了,中間也免不了等場!
我們看的是最後一站,回到家時天已是微明了,不過,還是很性奮。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滋有味,那個時候每年還能看個三兩場電影,
現在已是十多年沒看電影了,有時村子裡也演電影,可惜以沒了那時的性趣,更沒了那股熱情!
別了我的童年,別了我的天真爛漫!別了我那想學好學而終究也沒有機會去讀書的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兒時的我看電影是最期盼記憶最深刻的事。能夠看上電影是一種享受。家在農村,那時候家裡沒有電燈,電視,人們的 娛樂 方式就是看電影,看戲。村裡大約一個月會放一次電影,如果村裡要放電影了,有人知道了就會興奮的奔走相告,一傳十、十傳百,不大會兒整個村子的人都知道了。我的心情像過年般高興,盼望著天快點黑,奶奶晚飯也做得比平常早一些。吃完飯我搬著小板凳到放電影的地方找個好位置,先佔住,還和小夥伴配合輪流值班看守防止位子給被占。天剛掃黑,父老鄉親都出來了,還有一些鄰村的人也來了,集中在一起,場地上的人一個挨著一個,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有時候銀幕的後面也坐滿了人,在人們喜悅的等待中,電影開始了。有時候村幹部還會借換片的空檔兒,向村民發通知,講生產注意事項等。記憶最深刻的電影是《地道戰》、《地雷戰》、《少林寺》《喜盈門》戲劇電影《朝陽溝》《包青天》等。看電影的場面,熱鬧,有趣,真的難忘,記憶猶新,如在眼前。
小時候看電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記得最早的一次看電影是坐在父親的肩膀上,看的。那是在我們村原來的老學校操場的東南角,當時候剛開始都是用投影儀照上銀幕上的一個個的畫像,畫像上的女生,像個新媳婦,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我,心裡 好害怕的!
那時候看電影也不知道什麼片名,也不知道說了什麼。後來看電影就能記得了。有南斯拉夫的《橋》,阿爾巴尼亞的《寧死不屈》,《地道戰》,《地雷戰》,《苦菜花》,《賣花姑娘》,《火車司機的兒子》,《海霞》,《戰友》,《奇襲白虎團》《小兵張嘎》,《大浪淘沙》,《閃閃的紅星》,《沙家浜》,《紅燈記》,《艷陽天》,《金光大道》,《磐石灣》,《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智取威虎山》,《草原英雄小姐妹》,《大鬧天宮》,《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南征北戰》《車輪滾滾》,《龍江頌》,《海港》,《杜鵑山》,《小花》,《知音》,《血戰台兒庄》……
那時候農村沒有什麼 娛樂 ,一年有幾次電影到村裡。當銀幕豎起來了,孩子們都忙著佔位置,護地方,電影開放的時候,可以說是家家閉戶,露天電影場是人山人海。前面的人坐著,後面的人站著,最後面的人站在板凳上。
那時候,只要聽說哪裡有電影,村裡的小夥伴都會 成群結隊的前往,有的十多里路,每當電影快結束的時候,人們都是爭先恐後地往回跑。
一路上孩子們學著電影里的台詞,有的調皮搗蛋的孩子到了家門口,用腳踢自家的大門,用電影里日本鬼子的話說「他媽的,給老子開門,死啦死啦的」……
兒時的往事,不是隨風而去,卻是永遠的記憶!
說起小時候農村看電影的事情,一下就激起了我懷念兒童時的情景。
我小時候的農村,非常落後與貧窮,沒有通電,照明全靠點煤油燈。即使晚上再黑,也只有那麼一星點光明。我們家兄妹多,衣服破爛,母親每天晚上補衣服就成了日常營生。這樣一點點光亮,也就成了全家人體面的期盼。那時的煤油,也是實行供應,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有很多晚上只能黑著靜坐。這樣大人們互相竄竄門,鄰居互相訴訴白日發生的事情。那麼我們這些孩童,放了學的晚上,就真的反了天了,不是成群玩打仗,就是玩捉迷臧。一直玩到十一點多,也不情願回家睡覺,我就常被兄長叫回,有時還要挨揍。
那時農村演場電影,是非常稀少的事,能看看電影,真的是一種享受。那時看電影是要買票的,用的電是發電機發的。我們家貧窮,買不起電影票。可我就想看電影,只好要麼瞅機會往裡蹓,要麼等電影快完時把門人不管了進去看看也滿足,我們那時叫作解放。後來 社會 逐步發展,農村也送上了電,演電影也就不再賣票,我們那時叫作公演。可演電影的次數很少,電影片子也少,從縣電影公司調片,往往一部電影要在各村輪演。我們就天天在盼,一旦說村裡要演電影,晚飯也就顧不上吃飽,早早搬上橙子去占空。我最愛看的是打仗的片子,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步行十幾里出村去看電影,一部電影只要附近演,百看不厭。我們常常模仿電影中的情景,自導自演,玩個盡興。那時的電影,簡直成了我們快樂的全部。
隨著科學的進步,電視逐漸取代了電影,現在農村即使也會來演場電影,有時觀看的也只三五人。手機的智能化,又在逐步取代電視。我們這一代的經歷,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簡直就是童話。生活越來越幸福了,可由不得常思念童年的往事,也許懷念過去也是一種幸福。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電影就是在村子裡的村委會場地看的是主要好像是於榮光,抓小孩子那個電影具體名字我還記不起來了,播放電影的師傅還是村長請來的,每天下午5點多就會把放電影的設備架好,拉一塊布,小時候還特別愛看放電影設備發出來的光是五顏六色的光,那時候覺得這東西太高級了。小時候村上的人都特別愛看,每天都是晚上7點多播放,我們小孩子都是早早的在家吃完了飯然後一家家互相招呼一起去村委會看電影,大人去的時候都帶一個小凳子,有的是坐在院子門口的大石頭上,我們小孩子就比較方便了,直接騎到牆頭上,村上的孩子也多,每天晚上都能再那牆頭上騎一排在那聚精會神的看。有的家離村委會近的直接端著碗出來一邊吃一邊看。
小時候最高興的事之一,莫過於看大屏幕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