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電影研究
電影研究產生大量類型研究,檢驗它們的主題、形式特徵、地位等。
對於電影製作者而言,類型框架提供了一個生產決策的樣板,類型的相對穩定推動了片廠生產的標准化。"類型熟悉度"能夠減輕拍片的風險性,考察世紀之交十年(1991—2000)間發行的好萊塢電影我們會發現:熟悉度越高的類型電影(如劇情片和喜劇片),明星力量與批評家的評論效應對於票房的影響就越小;相反,熟悉度越低的類型電影(如科幻片和外語片),越強的明星力量與越正面的評論對於票房的影響就越積極。
同時,基於文化產品的快速廢棄,為了確保重復消費,類型需要革新。因此在一個"消費者需要熟悉度來理解他們所看但是又需要享受新奇"的電影工業中,類型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令人詫異的是,這些年來缺乏好萊塢電影類型趨勢的分析。
電影研究產生了大量類型研究,檢驗它們的主題、形式特徵、地位等的演變,但是沒有提供一種對電影類型的頻率與流行度的短期及長期趨勢的統計學概覽。電影工業內部對於類型趨勢的經濟學研究也是極少的,盡管許多國家電影局對類型與票房收入都做了數據收集。
關於當代好萊塢電影製作的兩項研究,曾經分析了1967—2006年四十年間美國票房前二十名的不同類型的出現頻率。研究發現:最常出現的五種類型是動作、冒險、喜劇、驚悚和劇情片。但是在研究時段以外,劇情片從1967—1971年間出現頻率最高的類型衰落為2002—2004年間出現頻率最低的類型;西部片、戰爭片、音樂片、浪漫喜劇的出現頻率也在下降;與此同時,科幻片與動畫片廣為流行。
本研究在票房趨勢上將著重參考的一項研究,是尼克·雷德芬引入統計學分析的《美國電影票房的類型趨勢(1991—2010)》,對二十年間每年美國票房收入前五十名所做的樣本分析,這是目前類型研究中非常匱乏的一種實證研究。聚焦在不同類型出現的頻率及排名、不同類型的票房收入與發行模式以及好萊塢大片廠的發行規律等。旨在考察新世紀美國最賣座影片的類型趨勢,類型如何塑造了美國電影市場,尤其是不同類型問鼎票房榜的頻率;通過考察票房排名的趨勢,來確定特定類型上升或下降的模式。
5. 喜劇片在票房前五十名中的數量有小幅回落,在票房前二十五名中的比例也持續保持在50%以下,但是在票房前十名中的比例急劇下降,從14%降至7%。因此,進入票房前十名的喜劇片比例也減半,在2005—2010年六年間這一下降趨勢更為顯著:2006年之前,喜劇片只有一年未能進入票房前十名;但是2006年之後,五年有四年沒有一部喜劇片進入票房前十名。因此,我們可以說此類電影數量還像以前一樣多,但是在票房榜上下降。
6.恐怖片沒有特定趨勢,大部分歸因於它們在票房前五十名上出現的頻率低。票房前二十五名中的恐怖片數量下降了一半,由1991—2000年間的14部降至2001—2010年間的7部。電影數量保持穩定,但是這一類型自2005年起就沒有一部電影進入票房前二十五名。很少有恐怖片進入票房前十名,1000部樣本中只有4部。
7.浪漫愛情片在美國票房榜上的數量也很少,二十年間只有11部進入票房前十名,包括《泰坦尼克號》。11部電影中,7部是2001年前上映的,4部是2001年後上映的;2000—2010年間十年有六年沒有浪漫愛情片進入票房前十名。
8."其他"由四種不同類型組成,因此對於言說這些電影在票房榜上的趨勢意義不大。但是《拯救大兵瑞恩》在1998年高居美國票房榜首;《珍珠港》在2001年票房排名第七;《芝加哥》在2002年票房排名第十。除此之外,沒有影片進入票房前十名;這一類進入票房前二十五名的頻率也很低。9.狹窄類型主導了美國票房。
進入每年票房榜的數量是明顯的,進入1000部電影的票房前二十名的數量也如此。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中有8部奇幻/科幻類型,而許多其他電影也有很強的奇幻或科幻元素:如《怪物史瑞克2》《阿拉丁》《聖誕怪傑》被歸類在家庭電影,但是明顯也可被視為奇幻電影,許多動作/冒險電影如《蜘蛛俠》《黑暗騎士》等也有很強的科幻主題。
❷ 請問電影學專業是學啥的
電影學專業主要研究電影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藝術現象以及大眾傳播媒介的各個方面。具體來說,該專業的學習內容涵蓋廣泛,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論基礎與歷史發展
電影藝術的基本原理:了解電影作為藝術形式的基本原理,包括其構成元素、敘事結構、表現手法等。
電影史:學習中外電影的發展歷程,了解各個時期電影的風格、流派、代表作品及其社會文化背景。
二、創作與製作技術
創作規律:掌握電影創作的基本規律和技巧,包括劇本創作、導演藝術、表演藝術等。
製作技術:學習電影製作過程中的各項技術,如攝影技術、攝像技術、錄音技術、剪輯技術等。此外,還可能涉及特效製作、動畫製作等現代電影技術。
三、審美與批評
審美特性:深入研究電影的審美特性,培養對電影藝術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影視批評:學習如何進行影視作品的批評與分析,掌握影視批評的理論和方法。
四、相關課程
電影學專業的課程設置通常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類:
基礎課程:如藝術概論、視聽語言、電影藝術概論等,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專業課程:如影視寫作、戲曲劇本寫作、戲劇概論、中外電影史、影視作品賞析、攝像基礎、表演導演藝術基礎等,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電影藝術的各個方面。
實踐課程:通過實踐項目、短片拍攝、實習實訓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就業前景
電影學專業的畢業生具備廣泛的就業前景,可從事的行業包括但不限於影視公司、電影節目製作公司、電影業、電視劇業、廣告業、MV/MTV業、動畫業、特效業、游戲業、音樂業等。具體職位包括導演、編劇、製片人、攝影師、剪輯師、聲音剪輯混音師、發行商經理、公共關系主管、經紀人、藝術指導、場景設計人員、道具師、編劇矯正、製片人、作家、分鏡頭劇本師、藝術概念插圖師、布景師、後期特效師、動畫師、剪輯師、特效協調人、特效製片人、字幕特效師、藍光和媒介製作人、網頁媒體製作人、娛樂節目軟包裝師、游戲製作人、網頁製作人、藍光和DVD媒介交互設計師等。
綜上所述,電影學專業是一個集理論性、實踐性、藝術性於一體的綜合性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