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戰爭片中的槍炮畫面是怎麼拍出來的
一些戰爭片往往給人硝煙四起、槍炮齊發、如臨其境的真實感。當然這只能是錯覺,因為,拍攝現場沒有太多的真槍真炮,並且,如果這些場面全部用實景拍攝,花費大不說,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證。
表現炮彈落地,是將一定量炸葯預先埋在預定地點,遙控爆炸進行拍攝。而炮火摧毀碉堡、橋梁、房屋的場面,則是通過先引爆模型,並引燃預先設置的煙火,以達到逼真的爆炸效果來表現的。
施放煙霧,要藉助專用的煙霧噴射器,或是彩色濾光器,給煙霧「染」上各種需要的色彩,如白色、灰色、黃色等等。煙霧中的炮火和各種火焰,是用火焰叉製造出來的效果。
電影中常常出現的或密或疏的炮聲,坦克的隆隆聲,除了少數現場錄制的例外,大都是擬音。例如,用特製的音響鼓撞擊產生炮聲;用手搖「風聲器」或笛音模擬子彈、炮彈劃過空中等呼嘯聲...經過精心合成的槍炮齊鳴的音響效果,增加了畫面的逼真度。
『貳』 在紀錄片裡面,太平洋戰爭,日美雙方航母交戰的視頻是怎麼拍下來的
太平洋戰場上,雙方都有戰地記者,用相機和攝影機都記錄了很多的戰爭畫面,相比較而言,美軍的記者更多一些。同時在美軍里,很多人也是有照相機的,戰後也有很多私人照片被披露出來。在一些重大行動里,美軍是有飛行員負責拍攝戰斗場面的,如擊沉大和號的畫面,就是美軍的飛行員拍攝的。
『叄』 電影大場面是如何拍攝的,請教電影高手
1、有些是用真人拍的,比如前蘇聯、前東歐國家和我國的那些巨缺鎮型戰爭片,但也只有像這樣的國家才能做得到,你懂的,因為只模沒有這樣的國家才能有如此強大的動員能力和不計成本,估計今天還能做到的也只有朝鮮了;一個鏡頭出動12萬人不太可能,史詩巨制《莫斯科保衛伏碼粗戰》也只動員了5000名士兵和1萬名群眾;60年代也有特效,比如《2001太空漫遊》,68年的片子,裡面的特效拿到今天看也不落伍。
2、現代好萊塢商業電影的大場面基本都是電腦特效,拍攝現場最多隻有幾百名演員,好萊塢動員真人最多的要算《斯巴達克斯》,最後的決戰場面據說動員了8000名西班牙士兵。
3、沒有什麼計算公式,只能進行估算,不是什麼都可以用數學建模的,電影本來就是藝術,你怎麼來對藝術進行量化?
『肆』 這年頭拍一部戰爭電影,究竟有多難
大約二十年前,導演羅蘭·艾默里奇看了部關於中途島海戰的紀錄片,決定把這段歷史拍成電影。
打動他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當年美國以弱敵強的故事很有趣復雜,二是飛行員駕駛俯沖式轟炸機在最低點投彈的搏命時刻——他一直想再現這種英勇場面。
《無恥混蛋》中割頭皮的布拉德·皮特
恐怖片——你知道電影里,納粹搞過多少邪惡實驗嗎?去年的僵屍片《霸主》屬於“甭管怎麼胡編把鍋甩給希特勒就對了”之範例。
邪典片——你知道有多少部片名帶“納粹”或“希特勒”,本質上只是變著法蹂躪大波妹的剝削電影嗎?哦對了,想拍“手撕鬼子”的出門右轉去橫店。
我們故意把戰俘營里的故事(不包括蹂躪大波妹那種!)放到最後,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類型,但本身又跟其他戰爭片有所區別,就不展開說了。
無論《大逃亡》、《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還是《桂河大橋》,這些經典片都借拘禁講自由,借屈辱講尊嚴,借文化沖突討論人性,早已跳出了“囚籠”和“戰場”這些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