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魯迅電影觀後感

魯迅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11 02:45:04

❶ 看電影《魯迅》有感

《魯迅》有感
我們都知道,魯迅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他一生中創作了無數篇小說、散文,例如:《朝花夕拾》、《野草》、《吶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呢?
我懷著期待的心情,看了《魯迅》這部電影。電影一開始,是魯迅在向同學們演講。那慷慨激昂,幽默風趣的話語,讓同學們懂得:學生是知識階級的預備軍,並終將成為它的生力軍和主力軍,知識階級永遠是精神界的戰士,永遠不滿足現狀,永遠不顧利害,因而永遠都處於痛苦,並隨時預備作出犧牲,社會的不斷的進步,正是需要這樣的,永遠不滿足現狀、永遠不合時宜的的真正的知識階級!演講結束後,有同學問魯迅:「先生,你還是夜晚寫作么?」「是的。」「為什麼?」「因為白天比夜裡更黑暗!」這是多麼引人深思的一句話啊!在同學們琅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中,先生緩緩里去了。
楊杏佛先生帶他的兒子外出遊玩時,遭到暗殺,杏佛先生用生命保護了兒子。在它的葬禮上,記者問魯迅:「聽說你也會面臨和杏佛先生一樣的危險?」魯迅先生頗有感觸:「我已經五十多歲了,見過太多人的死,甚至都不會流眼淚和悲哀了,而且死者都比我年輕,我算是長壽了!」聽到這句話,我的鼻子酸了。生活在那樣一個時代,死亡是不足為奇的。但是,畢竟都是一條條生命啊,就這樣死去,不是太可惜了么,由此可見,當時社會的殘忍。
先生是一位偉人,但是他一點架子也沒有,反倒可以和大家一起聊天,或開玩笑或討論心得,這一點是我非常敬佩的。
魯迅先生的一生忙碌而充實:為革命而奮斗。他把自己稱為「非革命不可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的利益勝於一切,當然,這個「一切」包括生命,他認為,預期多活幾年而不工作倒不如多做工作少活幾年。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不正是我們缺少的、值得我們學習的無私精神嗎?
在電影的結尾,魯迅先生終於體會到了生命的意義,但與此同時,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我的眼淚又忍不住掉了下來。現在,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為什麼還要等待呢?難道只有等到生命盡頭才能懂得時間、生命的重要性么?
確實,時間和生命都是十分珍貴的,因為他們都不能重來。魯迅的生命不只屬於他自己,還屬於中國革命。那麼,你的呢?

❷ 電影魯迅觀後感600字,拜託拜託

學校里組織學生去魯迅電影城觀看電影《魯迅》。早在這之前,我通過媒體對《魯迅》這部電影已有了點兒了解,知道它是由著名影星濮存晰主演。對於這樣一個長得高高大大的帥氣的男演員能否好魯迅這個角色,我持有懷疑的態度。
進入電影院,安排好學生的座位,沒多久電影就開場了。
黑白的布景,江南某鎮的一條碎石小路上。魯迅身著長衫,圍著長圍巾,從深巷中走來了。如潮的眾人表情麻木、迷茫、惶恐,他們流水般地從魯迅身邊走過,匆忙的腳步散雜而茫無目的。
滿臉凄苦、頭發的蓬亂的祥林嫂來了,她喃喃自語地向魯迅要著「我的孩子,我孩子」;口喊「殺人了!殺人了」的瘋子來了,他緊拽著魯迅的衣服似乎在向魯迅追討著什麼;把鞭子甩得啪啪作響嚷著要革命的阿Q來了,他嚷了一陣後就循著石拱橋消失在漆黑的深巷中了;舞水袖的戲子也來了,她揮著浮雲般的長袖彷彿要把世間綿綿的仇恨與悲悵都甩了去……這些魯迅作品中的人物雜沓紛來,在魯迅眼前晃動,糾纏,又如煙般地去了……
這就是影片的開頭,沉重、壓抑、令人窒息。那種迷茫、痛苦、絕望的感覺從影片彌漫到我的周圍,彷彿那個時代活生生地再現了,站在街頭的不是魯迅,而是我,是我對著滿街的人,對著黑暗的社會憤慨憂慮。
接著,色彩一下子明亮了。鏡頭轉到了一所大學,魯迅對著成千上萬的學子慷慨激昂,他的演講鼓舞了台下的學子,也鼓舞了我。「我是誰?」「我為什麼而活?」「活著的意義又在何處?」魯迅給了我這個晚他一個多世紀出生的後輩很好的解答,讓我從他的話語中重新審視自己活著的意義和價值。
我沒見過魯迅,但從濮存晰扮演的角色中,我認識了魯迅。是的,那個言詞鋒利、憂國憂民、留著鬍子的個性剛毅的男子就是魯迅,濮存晰把他演活了,濮存晰把他連同他的那個時代一起帶到了我眼前,讓我有幸看一眼文壇巨匠魯迅,有幸走進文壇巨匠魯迅的生活,走進他的家庭,他的妻兒。

❸ 《魯迅傳》觀後感開頭怎麼寫啊

隨便抄點!有點多

很長時間以來,拍攝一部以魯迅為題材的電影一直是幾代電影人的夙願。早在半個世紀以前,電影劇本《魯迅傳》問世,當時的老一代表演藝術家趙丹曾經為此傾注大量心血並且作了充分准備,關於影片的新聞消息也屢見報端,然而最終影片卻下馬了!風風雨雨,半個世紀過去了,由上海電影集團、張瑜影視文化公司和上海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於2005年共同出品的電影《魯迅》終於正式登上了銀幕。著名導演丁蔭楠執導此片,著名演員濮存昕出演魯迅,張瑜飾演許廣平,張瑜同時也是影片《魯迅》的製片人,她表示:在紀念中國電影百年的時候,把魯迅的形象搬上銀幕意義重大,可以說是完成了幾代電影人的一個夙願。
作為中國電影誕辰百年的獻禮片,同時也作為一部重大名人傳記題材主旋律電影,《魯迅》一片無疑承載著太多的殷殷期待與厚望。為了將魯迅的形象成功搬上銀幕,電影《魯迅》的創作方可謂殫精竭慮,光文學劇本前後就修改多次,影片籌備拍攝期更是長達3年之久,終於在2005年1月開機,至3月19日殺青,歷時2個多月,耗資近1500萬元人民幣。該片導演丁蔭楠說:「魯迅身上所反映的東西非常復雜,涉及很多問題,包括他的內心世界,每個小細節都必須注意,所以整個創作過程的進度就特別慢。」
魯迅是中國文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最傑出的代表,他的一生是戰斗的一生。毛澤東曾經評價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對於魯迅,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毫不陌生,全國從事魯迅研究的人已逾百萬。從魯迅犀利、洗練的文章中,從各種資料中我們一次次地通過文本走近魯迅:那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魯迅!魯迅一生批判中國幾千年「吃人」的社會和傳統文化,死時身上被蓋著「中國魂」的旗幟,愛之深、責之切;對於阿Q,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對青年寄予厚望。魯迅是犀利的,他是這樣一個穿行在無物之陣的孤獨戰士,向著無物之陣投擲他的標槍。他彷徨、孤獨,卻仍然執意吶喊、前進!
魯迅是如此地為人們所熟知,卻又似乎不曾被誰真正了解。在很多人心目中,魯迅是文豪更是一個戰士。導演丁蔭楠對影片的創作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彩色的魯迅。他說:「魯迅靈魂深處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把魯迅豐富的精神,變成可視、可感、可親近的一個銀幕形象。總之一句話,《魯迅》的創作要有突破。觀眾在銀幕上看到的魯迅,不僅是旗手和戰士,同時也是親人,是朋友。」影片《魯迅》成功地用貼近生活的鏡頭語言直接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魯迅的生活以及他的戰斗,以詩化的風格、平實的視角,真實、生動地再現了魯迅在風雨中疾行卻毫無畏懼的人生歷程。
影片選取了魯迅生命中的最後三年作為敘事背景。以精煉的筆觸展示了魯迅的激揚文字和激情歲月,通過一幕幕生動的場景,把貫穿魯迅一生的信條「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形象地凸顯在銀幕上,也為我們展示了生活化的魯迅。出現在銀幕上的魯迅既是凜然激昂、堅定不移的戰士,也是溫和儒雅、平易近人的長者,集冷峻、韌性、摯愛、深情於一身。
影片以富於文學性的描繪,主要通過魯迅和瞿秋白、蕭軍、蕭紅,和廣平、海嬰以及的日常相處來刻畫他的平和真誠。影片開頭可謂匠心獨運:魯迅一襲長衫、眉頭緊縮,一手夾持香煙,從搖盪的舟船到清冷的長街,無一不映照著魯迅孤獨前行的身影。在魯迅的幻覺中,頹唐潦倒的孔乙己、可憐可恨的阿Q、癲狂痴語的狂人、命途多舛的祥林嫂,這些魯迅作品中的經典人物紛紛前來質詢他、注視他,又匆匆從他身邊倉皇走開,最終被命運安排。畫面時而真實、時而變形的處理反映出現實中人性的壓抑和扭曲。詩化的影像語言、唯美的畫面質感帶給觀眾非同一般的觀影感受。
在影片中,魯迅的生活由現實與超現實的幻夢兩部分虛實結合而成,用三個死亡和七個夢境構成了敘事脈絡。在這3年中,3個重要人物的死亡又構成了敘事的主要脈絡:楊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與魯迅之死。導演丁蔭楠認為「在死亡背後則蘊含著更為普遍的、超越的、形而上層面的思考與生命體驗:關於生與死的意義與轉換,生之燦爛、永恆與死之燦爛、永恆。通過魯迅主觀夢境和幻想延續抒發他的情感情緒與哲學的意念。」其間又夾敘了魯迅與瞿秋白交往、參加楊杏佛追悼會、與蕭紅和蕭軍會面等事件以及魯迅與許廣平、海嬰的生活片段,這是影片「寫實」的部分。情景設計均以真實為前提,又經過藝術加工處理,渾然一體。
影片中有幾處神來寫實之筆:
場景一:魯迅和海嬰泡在浴缸里洗澡,魯迅暢快地大笑,像孩子一樣,海嬰咯咯地笑,許廣平在一旁遞上毛巾,一家人其樂融融。展示了我們所不熟悉的魯迅的另一面:溫情、放鬆。
場景二:楊杏佛遇害,魯迅執意要去參加追悼會,許廣平怕敵人加害魯迅竭力勸阻。魯迅毫不聽勸,臨走時交給許廣平一樣東西,便義無反顧出門而去,一派對敵人毫無畏懼的大丈夫氣概。許廣平攤開手,手中竟是家門鑰匙!大雨中,魯迅緩緩走入靈堂。痛失戰友的心情與對敵人的憤懣之情溢於言表。在魯迅送殮歸家途中,憤然寫就詩作《悼楊銓》(楊杏佛,原名銓,字杏佛):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這種細節處理把魯迅置生死於度外的錚錚鐵骨、才情縱橫畢現於觀眾眼前,頗具力度卻又毫不張揚。自然、耐人尋味。
場景三:魯迅與許廣平一直相濡以沫,許廣平因魯迅肺部病情加重而要求魯迅戒煙,魯迅堅持不肯,許廣平十分生氣,躺進被窩不理魯迅,獨自悲傷。魯迅起身走到書櫃前,從裡面拿出一本書《雁門集》,翻開書,從裡面抽出一枚壓乾的楓葉,楓葉因曾受到蟲害而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蟲眼在葉面上,魯迅看著楓葉,目光充滿溫情,他把自己比作這病葉,他用沉緩的語調、富於情感地念詩給廣平聽,最後魯迅說:「因為有你在,我不會那樣簡單地就隨風飄散的……」情真、情深、情摯,令人感動。
「寫意「的部分主要是指全片中的7個幻夢。導演丁蔭楠在影片闡述中談到夢境的影象構思斷想時這樣說到:「魯迅經常做夢——真實的,虛構的;美麗的,可怖的。魯迅喜歡談夢,寫夢——在他的著作中,夢與幻覺的出現不下幾十次。魯迅嚮往於『人間的疆界也不能限制他的夢幻。』是因為現實的強烈壓抑。只有在夢中,才真正掙脫了人世的物質的、精神的『狹的籠』魯迅在夢的追求中看見了『幼稚的然而純潔的赤子之心』,進而表示不願出離了這童心的美的夢,而且還要招呼人們進向這夢中,看定了真實的虹。在夢的世界裡,魯迅賦予色彩以特殊的意義,魯迅在作品中用得最多的色彩是白色、紅色、黑色,其次是黃色、青色,綠色。這也規定了影片的色彩美學原則。
影片通過7個幻夢把魯迅的內心世界外化成可見的影像,讓觀眾與魯迅一起感受他的苦與痛、喜與悲、驚與怒。於是,孔乙己、阿Q、狂人、祥林嫂以及社戲中咿咿呀呀的女吊,這些魯迅作品中的經典形象出現在了魯迅的夢與幻覺中。同樣也是在夢中,風華正茂的許廣平歡快地向他奔來;在夢中,已經死去的秋白又神采飛揚地向他走來,音容笑貌宛如生前。夢是壓抑的、幸福的、絕望的,在現實與夢境的交織中,魯迅的喜悅、歡快與苦痛、哀愁、憤懣糾纏在一起。
影片中有幾處詩意盎然的寫意畫面
場景一:、由於形勢惡化,瞿秋白夫婦必須撤離魯迅家,轉移到蘇區。臨別前夜,魯迅與秋白同居一室神聊,瞿秋白想起了魯迅的詩《雪》並吟誦起來,瞿秋白的激情迅速感染了魯迅,魯迅跟著吟誦: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兩人心生默契,遂朗聲大笑。鏡頭緩緩拉起,超出天花板的高度,直至高空,鏡頭前幻化成漫天大雪,紛紛揚揚地落在魯迅書房內,大雪紛飛,爐火正燃,冷與暖充斥著畫面。浪漫的詩般的鏡頭語言,把兩位朋友的激情與詩興、默契與情誼描寫得不拘一格、靈動飄逸!
場景二:魯迅僅憑一己之力頂起厚重的閘門、讓困在鐵屋裡的人逃離牢籠,光傾瀉進來,魯迅用自己的肩膀扛起閘門,形象高大巍峨,卻只有自己一個人承擔重擔,象極了魯迅自己一生的寫照:魯迅一生都在為中國的大眾戰斗。「肩住黑暗的閘門,放年輕人到光明的地方去」,即使是失敗了,即使是被黑暗勢力威脅,即使是被背叛了,他仍然信奉「趕快做」的人生哲學,在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里還在堅持戰斗,還在關心著中國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啟蒙。魯迅曾在名為《自題小像》(1903年作)中慨然寫道: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影片生動再現了魯迅的精神,成功地完成了人物刻畫。展示了豐富的、厚重的、細膩的魯迅。他對青年寄託了厚望與深切的愛。在與蕭軍、蕭紅的戲中,不只是談文學,還談穿衣搭配、談婚姻、談夫妻相處,就像貼心的朋友,就象對待自己的兒女,耐心地諄諄教誨。魯迅的某個學生奉國民黨當局之命來勸逼魯迅出國,魯迅冷眼相對,話語平靜而鎮定。他隨手拿起書稿閱讀,意在送客,神情冷漠而鄙視,語調平靜卻蘊涵了巨大的力量。
影片最成功之處就在於現實與超現實的交織、轉換設計,影像語言極為流暢,畫面質感精良,但整體情節內容略顯得平了一些,三段式表述,全劇情節設置過於均衡,起伏平緩,沒有形成特別讓人震撼的高潮部分。魯迅在北師大的演講應當放在全劇中部,在首場顯得有些突兀。結尾如果能在魯迅之死形成全劇的最高潮,影片應該會給人以強烈的沖擊,音樂也沒有達到烘托的效果。幾個演員基本完成了塑造人物要求,濮存昕化妝後的形象傷可,但聲音造型能力太弱,一開口,就覺得是演員本人而不太象魯迅。
影片《魯迅》送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和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審查時,魯迅先生之子周海嬰作為主人公家屬代表參加了審查。周海嬰對影片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首先影片是包括編導、演員在內的眾人智慧的結晶。編導歷時三年多對劇本進行打磨,文學劇本就先後易稿二十餘次。他本人看過的劇本就在床頭堆成了小山。大家的創作態度之嚴謹可見一斑。特別令他欣慰的是在攝制單位共同努力下,精心製作的《魯迅》很好地體現了劇本的豐富底蘊和深邃意境。他指出,影片以詩化的,夢幻的手法表現出魯迅這樣一位文學家、思想家的精神世界和文學天地,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嘗試。
值此中國電影誕辰百年之際,影片《魯迅》獻上了一份雖不完美但卻十分厚重的答卷,我以為,影片《魯迅》具有重大、深刻的現實意義與高度的審美價值,影片總體來看是非常成功的!在這樣一個時代里,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魯迅已經被太多的人淡忘了。影片《魯迅》重新喚起人們對魯迅的記憶,重新喚起了人們對魯迅精神的認識,這正象是魯迅一篇文章的名字《為了忘卻的紀念》,有些是永遠不能被忘卻的。魯迅的精神、魯迅的風骨應該永永遠遠地為我們所記住。
魯迅,永遠不應該是一個被忘記的名字。

❹ 魯迅之路300字觀後感

《不能沒有你》觀後感

97年,由黎明、吳倩蓮、梅艷芳、葛優、王志文等一批紅星壓陣的《半生緣》委實出了一陣風頭。這是導演許鞍華兩年來市場成績最好的一部影片,並且各個層面的評價均為不俗。先來介紹一下這位香港大師級的導演,許鞍華很有自己的風格,經常以提示人生的蒼涼為主題,他不太喜歡纏纏綿綿、萎靡不振的情調,即使是名著,消極的東西也是他所不屑的。好在原著張愛玲的《十八春》故事夠曲折,為許鞍華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婉約情愛到悲壯人生,電影的展述很有一番深沉的味道。《半生緣》的故事中心是曼貞和曼璐兩姐妹的命運。曼璐早年是上海舞女,為維持一家人生活嫁給了小混混祝洪才。曼貞經好友叔惠介紹認識了富家子弟世鈞,但世鈞家嫌曼貞的姐姐作過舞女有辱門風,力阻兩人結合。同時,曼璐為籠絡丈夫,居然設下圈套,讓妹妹代替自己給祝家生兒子。每個人的經歷雖然不是轟轟烈烈,也算是波瀾跌宕。主人公的愛情是否被命運之神牽在了一起?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這一切的一切,答案都在這部寫盡世事人生的《半生緣》里,還是讓我們一同走入許鞍華和張愛玲營造的世界裡去吧。
這部影片總長度有近120分鍾,不知怎麼的,我感覺看完後心裡總有點沉甸甸。對於用小說名著改編的電影,很多人都有一種偏見。認為無論導演功底再好,也無法體現小說的原滋原味。因為文字可以給予讀者無窮無盡遐想的空間,而電影則不然,它的人物、空間都是相對固定的,是靠鏡頭、燈光和演員演技來營造人為的意境。《半生緣》是個例外,許鞍華對張愛玲的作品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經過了自己的分析和創造。其實,原著《十八春》的結局還有一道光明的尾巴。男女主人公走過18年曲折的情路後,雖然各有家庭,但還是一同去參加國家剛解放時東北的建設,化哀怨為淡泊。小說變成了電影後,許鞍華毫不留情的將之一刀斬斷,讓這個悲傷的故事徹底以宿命的結局完成蒼涼的主題。某些評論家認為,這種處理方法反而遵從了張愛玲一貫的寫作風格。
《半生緣》講述的是一個復雜的感情故事,作者寫的本不是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千千萬萬滾滾紅塵中的兒女們都可能遭遇的故事。世鈞與曼楨相愛得平淡無奇,即使不是屢遭變故,日後也不會有激越的火花。這種相愛其實很大部分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但是在一個黯淡的缺乏鼓舞的年代裡,愛情又是唯一可以體味可以珍藏的東西。曾經是最好的,曾經有過真愛,但終歸於平淡,只有在重逢的瞬間,才悔恨起錯過一生的最愛。人生的蒼涼不在於過程,而在於回首的剎那。愛情就象水晶瓶里的名貴香水,完美而易逝。假使十幾年後,世鈞離開他並不愛的太太去和剛剛掙脫了一場悲劇婚姻的曼楨結合,在情節上是圓滿了,但當殘缺的完美變成圓滿的缺憾時,正如斷臂的維納斯被裝上蹩腳的假肢,虛假的完整實際上是對其本質的損害。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能回到過去的時光,只能追憶逝水年華。
談完了愛情,我們換個角度,就影片本身來說,從頭至尾都是採用暖色調,所以在視覺上首先建立了一種朦朧的美感。其次,導演很少採用寬闊的取景空間,閣樓、車廂、走道等,狹小的取景造就了自始至終的被困壓的感覺。這一點正包容了故事中人物的所有特徵:紛亂中的平靜,沒有準確目標的循規蹈矩,沒有大悲也沒有大喜的灰色心緒。在這樣的環境里,所有的喜怒哀樂也都被克制在很小的限度里,絕對無法張揚。除此以外,現場原聲錄音產生的真實感,回憶引出陳年往事時營造的遙遠的陳舊感也是很有味道的。同時,女主角吳倩蓮的表演天分在《半生緣》里發揮得淋漓盡致,朴實無華,卻蘊涵著一種素凈含蓄的本質,一種脫去誇張和矯飾的美麗。

你刪改一下,僅供參考!!

❺ 魯迅影視作品讀後感

《故鄉》讀後感

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塵封的大院。

童年的魯迅,彷彿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在已經有那麼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准童年:束縛。

我覺得束縛再加上比較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學習,與監獄相比也已經只有毫釐之差了。作為社會未來的新動力,我們的生存狀態難道沒有理由受到關注嗎?大人們總是以為吃飽穿暖學習好,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可這些卻恰恰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忽略的。

我們需要自由,我們要親身經歷,我們也要知道許多新鮮事,我們要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要逃離束縛!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葯》,《孔乙己》。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蘇醒.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

❻ 求關於《魯迅》電影的觀後感600字!

「魯迅完全應該是一個很好玩的人。」
魯迅先生的孫子周令飛如是說。

作為魯迅的扮演者,濮存昕也說過類似的話:「最重要的是我覺得我塑造出來的魯迅太『緊』了一點,魯迅應該是個更幽默、更好玩一些的人。」那魯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政客、摯友、論敵、親人有著各自的描述,每個讀者和觀眾心中也有著屬於自己的那個魯迅。只是我不喜歡很多人站在某種意識形態的立場上去褒揚或者詆毀他,正如陳獨秀1937年在《我對於魯迅之認識》中所寫的那樣:「世之毀譽過當者,莫如對於魯迅先生。……真實的魯迅並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個人,有文學天才的人。」當年原本要在那部夭折的《魯迅傳》中扮演魯迅而痴迷的琢磨過他的戲骨趙丹也在《角色自我設計》中這么寫道:「我無論如何不能抱著主席誇贊魯迅的幾個偉大去創造角色,那就糟了,必須忘掉那幾個偉大。」

是的,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就是給我們還原了一個接近真實的那個被官方宣傳已經臉譜化(甚至是神化)了的迅哥兒。他不僅僅是個革命者(但絕不是什麼「無產階級的」),也不僅僅是個戰士(但絕沒有拿著「匕首和投槍」),他還是一個生活有著情調的男人、愛著女人的丈夫、疼著孩子的父親、講得了笑話的長者、喝得起咖啡的知識分子!他告訴蕭紅怎麼搭配衣服,他開導蕭軍怎麼談戀愛,他教巴金如何欣賞版畫,他還陪許廣平一塊兒看電影。影片將鏡頭對准了魯迅一生中的最後三年,插入了七個夢境貫穿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並將魯迅生平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品串連在電影中。很多場景和台詞都來自魯迅的小說詩文或者真實生活,有些則作了些許改編(比如女人的女兒性和母性那句)。

電影的開篇,昏黃的夜燈下,魯迅獨自一人在江南空曠昏暗的石子路上漫步,烏篷船、咸亨酒店、孔乙己、阿Q……一個個熟悉的場景和人物向我們走來。恍惚間,祥林嫂走上前去問魯迅:「人死了有沒有靈魂?」「或許有吧。」「那也有地獄了。」於是接下來,三個人的死亡便組成了影片的一個內在結構:楊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和魯迅之死。在影片的結尾,幾乎是完全再現了當年萬人空巷的那場葬禮,鏡頭甚至沒有向我們展示一滴眼淚,但當看到那浩浩盪盪的為「民族魂」默默送殯的黃包車隊時,我差點兒就落淚了。

作為一部小眾化的藝術電影來講,《魯迅》各個方面都挺好的,多年不見的中國藝術片啊,大概有幾個年頭沒看到這樣的國產小眾藝術電影了,手法上構思上技巧上都是用了心的(如果要就此寫評論那還得找機會再看一遍)。唯一的毛病我覺得是過於舒緩,剪掉20分鍾去就應該更好了(據說導演曾為參展東京國際電影節做了個縮減版本,就是如我所願的把每場戲都剪短了)!

之所以有緣得以看到這部傳說中的小眾電影,是因為《魯迅》作為了第二屆武漢大學生電影節的開幕影片,而開幕式是在武大舉行的,這部電影也還真和武大扯得上一點關系。開場的「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寓所和潘梓年一道被秘密逮捕」那場戲里的潘梓年,就是後來(1949年6月10日)代表中共接管國立武漢大學的武漢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接管部部長,算是行使過一段校長的職能。不過遺憾的是,魯迅卻實在是沒有和武大發生過任何直接的關系(倒是胡適和武大關系挺好的),但他卻和武大的很多人通過文字聯系了起來,這些人裡面,既有被他罵過的比如陳西瀅,也有罵了他大半輩子的比如蘇雪林。1936年魯迅去世後,武大亦舉行了悼念魯迅的活動。

魯迅永遠是個另類,是個超離孤獨的孤獨者,「是中國遍地奴才意識的思想荒原上的一個異數」(鄧曉芒語)。國民黨時代是這樣,共產黨時代也會一樣。毛澤東在1957年就說過:「假如他還活著,我想要麼是坐在牢里還要寫,要麼他識大體保持沉默。」和同時代的很多文人一樣,他也是一個獨立的知識分子,甚至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獨立,因為沒有一個國人能像他那樣,在強烈地批判外物的同時也在深刻地批判自己,直到今天,找得出第二個這樣的國人來么?有一個魯迅是中國的驕傲,只有一個魯迅卻是中國的悲哀。在片中有段戲,許廣平說他是革反革命的非革命者,而他說自己是非革命不可的革革命者。是的,這就是魯迅。

魯迅曾經說過:「失去了現在,也就沒有了將來。」從現在看來,魯迅是過去時的,魯迅也是現在時的,魯迅更是將來時的!林賢治說自己是悲觀地認為「魯迅的精神,這是一個人的傳統,幾乎不可能繼承。」我們會有人繼承他、甚至超越他么?但願那個美妙的時代能夠到來吧。

❼ 《魯迅之路》觀後感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❽ 一篇關於魯迅的「祝福」電影觀後感

《祝福》 一個彷徨又無助的身影,一個單薄又模糊的身軀,無力地向前,最終又無力的倒下,永久的倒下。「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魂靈?」這句話時而盤旋耳邊,真切刺骨,時而遙遠渺茫,漂浮虛幻……是誰在黑暗中嘆息,是誰在彷徨中掙扎?一個身影的逝去,卻帶來了無盡的深思。人道是黃河十曲,畢竟東流去,漂浮其間,無奈獨流水……祥林嫂——一個舊社會的典型代表,平凡的人生經歷了不平凡的傷痛,弱小的身軀支持著沉重的壓力,經歷著時代輪回,四季交替,在凜凜寒風中,走向了生命的盡頭——死亡,永遠沉睡在厚厚的積雪之下。祥林嫂懷著對世界的渴望來到了人世,卻帶著無盡的愁苦古都離開了。憐憫之心,固然有志,但更多是對社會的評判。這是我想起了孔乙己,同樣是生活在舊社會,同樣是受盡煎熬,同樣是艱難的朝向遠方,滿滿的逝去,留下一個沉痛的身影。這與祥林嫂驚人的相同。封建社會的腐朽,還有那艱苦掙扎的農民,一聲聲無奈的嘆息,隨著一個王朝的滅亡,一同消逝,找不到半點蹤跡。當清晨的風颳起第一粒沙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像電視畫面一樣,不自然扭動了一下,立即轉向原貌,雲依舊飛。風依舊吹,但我們都隱隱約約地感到這一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了。朝露曇花,咫尺天涯,祥林乙己,已為虛無,東流水去無從返,倚心驚回往,八千年玉老,一夜枯榮,問蒼天此生何必?悵然若失,仰觀前路,人生希望重重在,何必閉塞阻明月。一飲壺觴千滴醉,點滴心頭,一語憂傷歸空盡,只留一顆晶瑩淚,懸在空中,留在感人心。

❾ 看《魯迅的一生》電影有感作文400字

電影魯迅觀後感
曾幾何時,魯迅一直是一個「里程碑」的形象。而今天,我也很有幸觀看了一部以描寫里魯迅為主題的電影-----《魯迅》。
《魯迅》一開始是從魯迅眾多小說的一情一景中開始的。有《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記〉,〈社戲〉和〈阿Q正傳〉。正當我們的思想還在小說里那一情一景中徜徉時,影片回到了現實之中。
濮存忻所主演的魯迅,少了一絲「文膽」,但我仍然為魯迅的一身正氣所動。當魯迅身邊的革命志士〈丁玲,潘梓年,楊杏佛〉一個個被抓,一個個被殺,他根本不因國民黨政府的才殘暴而感到絲毫畏懼。他依舊奔走於各地,為志士們平反。他說出了「國民黨是世界上最要面子的政府,你說它壞是為它好,是為促其進步,然而它卻會還你一顆帶毒的子彈」的話,可見他面對死亡的威脅依然是正氣凜然,毫不退縮。
國民黨的子彈,炸葯都沒有嚇倒魯迅,然而由於長年吸煙加之疲勞,魯迅還是倒在了疾病上,在無情的病魔吞噬著魯迅的生命時,他沒有去療養,他用自己餘下的生命編出一本《海上述林》來紀念自己的至交---瞿秋白。
最終,魯迅還是死了,他沒有被反動派擊倒,而是病魔奪去了他的生命。在影片行將結束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情景:「魯迅解開了綁住老百姓的繩索,又把一扇沉重的大門緩緩拉起,由他那堅實的肩膀頂住大門讓充斥了太多黑暗的氤氳中射入了一線陽光,看著那些迫不急待要離開黑暗走向光明的人們,魯迅的神情異常堅定:"可以說,這個情景,就是魯迅一生的寫照,也是他一生的追求目標。
魯迅一生就為了"救國",為了解開囚禁中國人民心靈上多年的枷鎖,他不斷地努力,他為中國人民而寫,為中國人民
而斥,為中國人民而歌,為中國人民而死。
魯迅面對死,說道「我將大笑,我將歌唱」,他的死,使人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為中國打了一針強心劑。
魯迅是鑰匙,達開人們心中的鎖;魯迅是大火,燒穿了華夏幾千年的瘡疤;魯迅是盤古,撐起了屬於人民的一片天;魯迅是驚雷,炸醒了一切沉睡的人。
魯迅死了,帶走了他的靈魂;但他也活著,送來了一個民族的靈魂。

❿ 百年巨匠魯迅觀後感。

寫作思路:百年巨匠是一部電影,劇中講了很多魯迅先生的事情,魯迅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可以根據這些事情反映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行創作。

剛開始閱讀魯迅的作品時,多少覺得有些困難,覺得這位「大文豪」筆下的文字有些難以理解。可讀得多了,我就好像走進了魯迅的思想,看見了他深邃的內心世界。

百年巨匠用傷感的筆調表達出了對破碎友情的惋惜和對那個時代勞動人民生活的擔憂,以及對黑暗社會的抨擊與反感。作品通過描寫閏土一個小人物的貧窮家境,反映了二三十年代全中國勞動人民生活的困苦:多子,飢荒,戰役,納稅……

以由點到面的寫作方法成功地反映了當時情境十分復雜的中國社會。文章結構清晰,內容緊密,字里行間透著無奈與悲傷,惋惜和擔憂,還有一些立志要扭轉這種局面的決心和力量。

魯迅的作品多以彼時彼地的社會為背景,以彼時彼地的國人為主題,能讓我們很好地正視歷史。如《祝福》《阿Q正傳》等,仔細讀來,所要表達的情感基本上與《故鄉》大同小異。魯迅是幸運的,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受到社會的影響,而是以強大的精神在革命路上愈戰愈勇。

在那個混亂的中國社會里,他竟能活得如此清醒,著實不易。魯迅非常偉大,因為他以筆為大刀,解剖了多數中國人骯臟的靈魂,用精神做支柱,為中國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魯迅的筆是那麼神奇,因為在他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一個如此無情的故鄉,見到了一群被社會所迫而傷痕累累的故鄉人,見證了一段永遠不能忘卻的,令人憤慨又無奈的中國歷史。

聯想到當今中國的社會進步、經濟繁榮、人民安康,我們不能不想到魯迅以筆當槍而寫出來的那些抨擊黑暗、揭露醜行、啟示國民的文章。我們的國家進步和人民富強,與像魯迅這樣的用筆來解剖社會和啟迪人民的作家的作品是息息相關的。由此,我懂得了文學的社會價值。

(10)魯迅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1909年魯迅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同時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學校兼職授課。1926年8月,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

1927年10月到上海,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安葬時,上海民眾代表敬獻了一面白底黑字的旗幟覆於棺上,上面寫著「民族魂」。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等約一千萬字,對「五四」運動後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魯迅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爾康太平洋電影院 瀏覽:57
電腦怎麼下電影裡面的 瀏覽:78
推薦必看的十部電影 瀏覽:446
密室類電影2018 瀏覽:753
海美迪硬碟播放3D電影就死 瀏覽:548
中小學生禁毒教育電影觀後感 瀏覽:211
俄羅斯輪賭盤電影 瀏覽:726
出軌女人法國電影 瀏覽:954
韓國電影2015摸美女下載地址 瀏覽:67
電影每一天2018 瀏覽:531
盧浮宮謎案法國電影故事介紹 瀏覽:503
歐美野人電影掉懸崖 瀏覽:17
觀看武訓電影的觀後感 瀏覽:995
如皋文峰電影院 瀏覽:130
紀念光輝歲月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650
益陽的電影院 瀏覽:988
印度電影美國拍的 瀏覽:746
山寨電影怎麼賺錢 瀏覽:565
盜墓埃及電影大全 瀏覽:340
生肉電影怎麼用迅雷打開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