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黑色或灰色電影
黑色電影不是一種類型(正如雷蒙·達格納特在針對海漢姆和格林貝格的《四十年代的好萊塢》一書發表的異議中有益地指出的那樣)。它不像西部片和歹徒片類型那樣由環境和沖突來界定,而是由更微妙的調子和情緒特點來界定。與灰色影片或非白色影片的可能變體相對的,就是黑色影片。
黑色電影也是電影史上的一個特定時期,就像德國表現主義或法國新浪潮那樣。黑色電影大體是指描繪陰暗的危機四伏的城市街道,犯罪與墮落的天地的那些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的好萊塢影片。
黑色電影是一個很難掌握的時期。它可以追根溯源回到若干過去的時期:三十年代華那公司的歹徒片,卡爾內(Marcel Carné)和杜威維埃(Julien Duvivier)的法國「詩意寫實主義」,斯登堡(Josef von Sternberg)式的情節劇和最遠的德國表現主義犯罪片(朗格的那組《馬布斯》(Mabuse)影片)。黑色電影可以一面將其外限延伸到《馬爾他黑鷹》(1941,約翰·休斯頓導演),另一面延伸到《罪惡的接觸》(1958,奧遜·威爾斯導演),而從1941年到1953年間幾乎每部好萊塢戲劇性影片,都帶有一些黑色因素。黑色電影還有外國支脈,如英國的《第三個人》(1949,卡洛爾·里德導演),法國的《筋疲力盡》(1960,讓-呂克·戈達爾導演)和《告密者》(1963,讓-彼埃爾·梅爾維爾導演)。
幾乎每位批評家都有自己對黑色電影的定義,而且各有支持自己定義德片目和時間表。可是,個人的描述性定義總會有不盡適當之處。一部關於城市夜生活的影片未必就是黑色片,黑色電影也未必就是關於犯罪和墮落。由於黑色電影是按情調而不是按類型界定的,所以幾乎不可能用某一位批評家的描述性定義去同另一位的定義爭議。那麼,構成一部黑色影片的黑色因素有多少呢?
我不想在定義上爭論,我想還黑色電影以其本來的色彩(各種濃度的黑色),歸納那些文化因素和風格因素,這是做出任何定義都要回答的問題。
我寧願擔著風險用阿瑟奈特的口吻講話,我想指出,在四十年代的好萊塢有四種產生黑色電影的條件(奈特在《最生動的藝術》一書中所應用的危險性在於使電影史與其說是一宗結構分析的工作,還不如說是藝術與社會力量神奇的相互作用和結合的案例)。下列四種催化因素中的每一種,都能對黑色電影作出定義,黑色調性的特性就是從這些因素的每一種中引申出來的。
『貳』 有哪些關於黑社會的電影
說到黑社會電影,必然難以跨越香港黑幫片。
跛豪以及五億探長雷洛傳,古惑仔系列電影,無間道三部曲,皆經典香港黑道電影。通過這三部經典港片,可略窺香港社會的變遷史。
無間道三部曲可以說是黑幫片的巔峰之作了,難以超越。如果說跛豪,五億探長雷洛傳以及古惑仔系列是明晃晃的把刀子亮出來,給你講著黑社會的故事,那無間道講的更多的是人性。所有人都是矛盾的,所有人也都是可悲的,所謂無間道,無間地獄之道。作為警察卧底的陳永仁,卧底黑幫十餘年,在仇人三合會老大韓琛手下做事,內心痛苦,一心想恢復警察身份;作為黑幫卧底的劉建明,卻受夠里黑幫卧底的灰暗身份,一直想做回一個好人。但善與惡,又豈是一人能決定的。最終,一場天台對決,身在黑幫的陳永仁誓死不給身在警隊的劉建明一個做好人的機會,也最終死在他人槍下。陳永仁解脫了,而活著的劉建明,卻依舊要苦苦掙扎在成為好人的路上。無間道三部曲,完整的陳述了劉建明與陳永仁的前世今生,梁朝偉,劉德華,陳冠希等天王級演員傾力打造,絕對震驚你的內心。入無間地獄者,只有永遠受苦。看完無間道三部曲,你會發現,你的內心好像得到了什麼,卻又好像什麼也不清楚。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