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渠觀後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天渠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看電影《天渠》,我的內心一直被深深地感動著。始終記得,一個蒼老的身影定格在山間,像清晨的陽光不知疲倦;像傍晚的落日,余暉灑滿天際……
時代楷模黃大發,愚公精神譜新曲。黃大發老支書花了整整36年的時間只為修好這一條渠。沒有技術,他去學;沒有資金,他去籌;沒有運輸車,他就去找;懸崖邊上沒人敢下,他第一個上……這就是我們的黃大發老支書,頂天立地。「活一天就干一天」,錚錚誓言,響切雲霄;此情此景,無比動容。
我感動於那份執著,只覺得每次重溫,淚水就會忍不住奪眶而出。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什麼?是讓他們看得見綠水青山,看得見白雲藍天,看得見碧草小溪,看得見雪域高原……還是讓他們在有限的文本中打圈圈? 我們不斷追問。
一路修行做教師。在這條路上,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要學會「蹲下身子看學生」。我們要給每一個學生關懷和鼓勵,如黃大發老支書一樣有著堅定而又執著的信念,播下希望的種子。
教育就是讓每一個生命個體,長成他們應該有的生命姿態、尊嚴和價值,無論是參天大樹,或者遍地野草;無論是芬芳玫瑰,或者無名小花,都要做到心中有生、心中有責,用「一輩子,一件事」的堅守與實干,鐫刻著光榮與夢想。
從你的全世界走過
你我相逢在璀璨的夜空
你守望初衷的身影
在綴滿露珠的山頭競相綻放
你傾盡所有
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
你,不老的身姿
溫暖我潮濕的信仰
周末,我看了一部令人感動的電影─《天渠》。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山村的村支書黃大發為群眾解決吃水問題而耗時三十六年,翻過三座大山,穿過無數險崖,修建了一條全長9600米的偉大水利工程─紅旗渠。其中黨員黃大發那種堅韌不拔,臨危不懼的高大形象深深地震撼了我,令人不由感嘆:是怎樣的信念讓他堅持了三十六年盡職盡責?又是什麼樣的精神使這樣一位老人修建出如此偉大的工程?
電影中,有一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在水渠修到擦耳岩一段,因為下面就是萬丈深淵,所以連很多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都不敢下去打炮眼,而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卻要下去,人們也不曾一次的勸他:「你已經不是當年修紅旗水利的年紀了,放棄吧!」他卻義無反顧,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勤懇為民,開山劈石,志拔窮根。
影片中紅旗渠的建成,群眾的支持是一個重要方原因。從異口同聲的反對,到砸鍋賣鐵去補一萬元資金缺口;肖大能從封建迷信到積極肯干,這一切的信心都來自於黃大發,是他的頑強拼搏精神打動了他們,以至於連他的女兒都為資金缺口出一份力。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什麼?黃大發工作中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像電影中的'一樣,紅旗渠是拼搏來的,是奮斗來的,對於我們來說,學習上拼搏進取,生活上積極向上,這就是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拼搏。
《天渠》講述了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在艱難困苦面前選擇希望,通過知識帶領群眾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渠實現脫貧致富的奮斗歷程。
他是山神?
他是當代愚公?
不他只是從平凡真實中走來的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一個在風雨兼程執著堅守和戰天斗地中完成一個共產黨員承諾的老人。
有這么幾個片段,讓我感動,且印象深刻:
年輕的黃支書帶領著群眾因沒有專業的挖溝、修渠知識,被一場大雨沖成了爛泥溝。沒有知識就改變不了命運,但他並沒有放棄,他選擇了希望,連20公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的他,決定去水利站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他不比年輕人差反而比年輕人更賣力,最終做出了設計方案。這個片段,讓我深刻的體會,一點,有知識可能改變不了命運,但沒有知識絕對改變不了命運。
挖溝修渠需要大量的經費在這種困難下黃支書,想到了政府。他打報告給縣里,縣里高度重視草王壩缺水問題,協調了各鄉的水利預算款湊齊了6萬元的工程款,但是扶貧不等於分錢,還需要村裡的群眾湊集資款。一家200元成為草王壩村民生命不可承受之重,這時候作為黨員的黃之書,拿出了自己的棺材本,她女兒拿出了自己的嫁妝錢,在悄聲無息中村民們一個接一個的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砸鍋賣鐵湊取的,最後的1萬塊錢,感受到要想克服困難的群眾與政府是密不可分的,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麼超級英雄。
影片中,唯一遺憾的可能就是黃支書的女兒黃彬彩因病去世了,黃彬彩無疑是家裡最理解父親黃大發的人了,她支持父親的每個決定,他懂父親的大愛,懂得父親無私奉獻是為為的是誰。父慈女孝,可是黃支書作為領頭人,不得不顧大家而不顧小家,當天渠造成時跪在,而墓前的黃大發,再也忍不住對女兒的思念,對女兒的愛也在這一刻噴湧出來,失聲痛哭起來,去渠的成功也離不開家庭的支持。
在我看來要根據圖評論。靠的是知識是群眾、是政府、是領頭人、還有家裡人的支持。這幾個一個都不可以缺。
不幹,一點希望都沒有;
干,還有一絲生機。
在困難面前,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B. 《天渠》觀後感精選5篇範文2020
《天渠》觀後感精選5篇範文2020 《天渠》觀後感精選5篇範文2020(一) 《天渠》講述了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在艱難困苦面前選擇希望,通過知識帶領群眾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渠”,實現脫貧致富的奮斗歷程。
他是“山神”?
他是“當代愚公”?
不,他只是從平凡真實中走來的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一個在風雨兼程的執著堅守和戰天斗地中,完成一個共產黨員的承諾的老人。
在觀影後有幾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年輕的黃支書帶領著群眾因為沒有專業的挖溝、修渠知識,被一場大雨充成了爛泥溝。沒有知識就改變不了命運,但他並沒有放棄,他選擇了希望。連20公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的他決定去水利站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他不比年輕人差,反而比年輕人更賣力。最終,做出了設計方案。這個片段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一點,有知識可能改變不了命運,但沒有知識不可能改變命運。
挖溝、修渠需要大量的經費,在這種困難下,黃支書想到了政府,他打報告給縣里,縣里也高度重視草王壩缺水的問題,協調了各鄉的水利預算款,湊齊了6萬元工程款,但是扶貧不等於分錢,還需要村裡群眾湊集資款。一家兩百元成為草王壩村民“生命不可承受之重”,這時候作為黨員的黃支書拿出了自己的“棺材本”,他女兒拿出了自己的“嫁妝錢”,在悄無聲息中村民們一個接一個地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砸鍋賣鐵”湊齊了最後的一萬塊錢。這讓我感受到要想克服困難群眾與政府是密不可分的,這世上根本沒有超級英雄。
影片中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黃支書女兒因病去世了,黃彬彩是家裡最理解黃大發的人,支持父親的每一個決定,她懂父親的大愛,懂父親無私奉獻為的是誰。父慈女孝,可黃支書作為領頭人,不得不將小愛擱置一邊。當天渠造成,跪在女兒墓前的黃支書再也忍不住對女兒的思念、對女兒的愛在這一刻噴泉而出,嚎啕大哭起來。天渠的成功離不開家庭的支持。
在我看來,要根除貧困,靠的是知識、群眾、政府、領頭人、還有小家的支持,這幾個一個都不能缺。
不幹,一點成功的希望都沒有;
干,還有一線生機。
在困難面前,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天渠》觀後感精選5篇範文2020(二)
電影《天渠》講的是從上世紀60年代起,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帶領群眾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硬生生的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
在觀看電影過程中,心情復雜,感慨,感動,感激,幾度熱淚奪眶。
感慨是因為那個年代還有人生活在如此缺水的地方,讓人難以想像,正是因為如此缺水,才出現了共產黨員黃大發這樣的新愚公,花了36年時間,帶頭開創了’天渠’。
感動是因為主人公黃大發的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帶領其他黨員以及老百姓開渠,沒有技術,他去學;沒有資金,他去申請;資金不夠,他帶頭湊;沒有運輸車,他就去找;懸崖邊上沒人敢下,他第一個上,最為感動的是,當他下崖多次後,體力不支時,馬上安排兒子下崖開鑿,兒子不解問原因,答案是:別人出事,我賠不起。這是何等偉大的舍小家顧大家精神。
感激是因為正是有許許多多黃大發這樣的人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創造了新時代的新生活。讓我們生活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中。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以黃大發精神為榜樣,指引我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
《天渠》觀後感精選5篇範文2020(三)
2019年4月15日下午,部門全體黨員共同觀看了電影《天渠》。電影講述了共產黨員、村書記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克服艱難困苦,帶領群眾在絕壁上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稱為“天渠”,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奮斗歷程。這部電影的是希望,傳遞著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
電影對我產生了極大的觸動和震撼。作為村書記的黃大發始終把全村人的困難放在心上,急民之所需,為大家而忘小家。在嘗試失敗之後,他意識到之前的所有努力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沒有知識作為支撐。通過在水利局的學習,終於研究出了可行的方案,最終成功。這情節中我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盲目蠻干只會事倍功半,而在科學知識的指引下,我們就能事半功倍。時代在進步,科技技能日新月異,我們作為共產黨員更加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拓展視野,在各自的領域中吸收相關的先進知識,響應習主席的學習強國號召。更要把知識融貫到生活工作中,轉變為效率、生產力。
在片中貧困的電影鏡頭深刻在腦海中,未曾想中國還有這么艱難的地方,喝的水竟會黃泥在水中。我深刻地了解到習主席提出的脫貧攻堅意義深遠。從小生活在中國東部的我們,體會不到由於地理原因而長期處於貧困狀態中的村民的無助。習近平主席親自去貧困地區去了解,去幫助他們,希望他們能早日脫貧。我知道,在習主席的帶領和共產黨員以及全國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我們定會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
藍天白雲下,每個中國人的臉上都會綻放幸福的笑容,不再有為生活所迫,我相信。
《天渠》觀後感精選5篇範文2020(四)
我是一個在城裡長大的90後,沒有喝過渾濁的水,沒有經歷過過年才能喝米湯飯的日子,更沒有在大山懸崖邊上負重走過路,更別說還得起早貪黑的幹活兒了。我無法同曾經歷過窮苦日子的草王壩村鄉親們感同身受,也無法真正體會窮苦日子下的堅韌不屈,只能從《天渠》里尋找那些艱苦的歲月和那堅定不移的信念。
“愚公移山,移山的其實不是愚公,而是政府和群眾。”《天渠》里的這段話,一直在我腦海里回盪。9400米盤纏在懸崖絕壁上的水渠工程在上世紀90年代初實施,是怎樣的不易和艱辛。它不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群眾的全力以赴。黃大發老支書花了整整36年的時間,只為修好這一條渠。沒有技術,他去學;沒有資金,他去申請;資金不夠,他帶頭湊;沒有運輸車,他就去找;懸崖邊上沒人敢下,他第一個上……為了這條渠,他被鄉親們質疑、嘲諷、埋怨,甚至失去摯愛的女兒,但他從未動搖過,始終堅定對黨的理想信念,一直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不斷地告訴群眾——水渠一定要修,草王壩一定要擺脫貧窮富起來,他承諾過的事一定要兌現。
作為基層的一名工作人員,與群眾面對面的機會更多,能更好地聆聽群眾的心聲,了解群眾的需求,知曉基層現況,更能體會到基層工作開展的不易和群眾思想上的差異性。在日常工作中,總能碰到這樣那樣或大或小的事,但無論是什麼事,只要是和群眾息息相關的事,就一定得放在工作主心骨上,放在最前面。群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我們就更要多跑幾趟田坎,多開幾次群眾會,多聽聽群眾的意見,多了解當地的明情,多體諒群眾的不易,也多加強正面引導和宣傳,從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竭盡所能的為群眾辦事,做到問心無愧,無愧於人民的信任、無愧於黨組織的信任。
《天渠》觀後感精選5篇範文2020(五)
電影再現了這位農村基層黨支書以 不忘初心 的堅定信念、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詮釋了人生真諦、踐行承諾的精神風貌,深刻表現出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堅守與承諾,以及對黨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
由於工作關系,曾經多次到大發渠采訪,也與黃大發老人有過幾次交談,對這段事跡有過詳細的了解,也曾經因為采訪過首映式的“便利”,提前觀看過這部影片。雖然對故事和劇情都已經瞭然於胸,但這次觀看中依然數次熱淚盈眶,感動與激動、心痛與欣喜,心情復雜交織,代入感十分強烈。當黃彬彩拿出手帕包了又包的兩百塊錢支持父親修渠時感動,當村民拿上工具唱著山歌挖渠時激動,當黃彬彩抱著全家福的相片病逝時心痛,當黃大發拿著嶄新的鐵錘敲掉最後一塊石板引水入渠時欣喜……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過年才有米湯喝。”電影中,人們勞作時像號子一樣喊出來的山歌里其實只有一個字——窮。歌聲里有無奈、有憤慨、有悲傷、有激情、有沖勁,五味雜陳。我們的黨是什麼?是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窮”是先進生產力嗎?拜神求雨是先進文化嗎?“滴水比油貴”是草王壩村民的根本利益嗎?答案是否定的。
聯想到最近反映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電視劇《大江大河》,改革開放初期,劇中的徐縣長在調研小雷家村發展企業增加老百姓收入這件事時向敢想敢試的村支書雷東寶說道:“只要能增產、什麼都不怕,無論怎麼說,討飯都不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是的,無論怎麼說,不讓村民受窮,是我們黨不可推卸的責任。改變“窮”的現狀,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是擺在草王壩黨組織面前最大的任務,迫在眉睫、勢在必行。“算了,那我們永遠都窮下去。我們是黨員,共產黨員!”當村民害怕失敗勸阻自己不要再修渠時,劇中黃大發堅毅的眼神凝視著黨旗,用這句話回答了所有的質疑聲。幹部要干!黃大發在決定再次修渠時擲地有聲地吼出:“這一次,我干定了!”
黃大發是一名純粹的共產黨員,在《天渠》首映時,筆者再次采訪到他,他說:“我當時做事的時候沒有想到現在,只要家鄉改變了,鄉親們吃飽飯了就行。我們共產黨員就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只要事情辦成功,老百姓就相信我們了。共產黨員就是要有黨性、守規矩,聽黨的話、跟黨走、感黨的恩,這就是共產黨員應該要做的事。希望全國人民看了電影以後,能夠了解我們當時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都能拿鋼釺一錘一錘地修通了渠,在現在這樣好的條件下更要努力發揚這種精神,為國家多作貢獻。”
另外,安全生產類的新聞平時筆者采訪得比較多,因此這部影片中還有一個亮點也讓人十分震撼:修建如此艱難的一條水渠,在當時簡易的施工條件下,跨過危險重重的難關,“大發渠”實現了零死亡,不得不說,這稱得上是豐功偉績。
問渠那得清如許?因為這里的人心是清澈的、風氣是清澈的,所以水渠修通後,才能有這股清澈的“救命水”。在觀看電影的上午,黨組織剛剛通過了筆者的入黨申請,在這樣一個特別的節點觀看這樣一部特別的電影,對我們黨、對黨員有了更深的認識,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黨員、一名純粹的黨員,踏踏實實忠誠於黨的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C. 第九屆愛國主義主題電影影評徵文在哪裡投搞
到官網投稿
二、主題電影展映活動
愛國主義主題影片是青少年精神文化食糧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各縣(市)區、各學校要把影視教育作為中小學生德育、美育等工作重要內容,保障每一個中小學生每學期至少觀看1部愛國主義優秀影片,使「觀經典愛國電影 憶百年崢嶸歲月」主題電影展映及影評徵文活動深入人心。
(一)展映的主題影片。領導小組從教育部、國家廣電總局推薦的優秀影片中,遴選15部影片推薦給青少年學生觀看。推薦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百團大戰》《大腳印》《天籟夢想》《破門》《烈火英雄》《港珠澳大橋》;推薦中學生觀看的影片:《燃燒的影像》《穿越硝煙的歌聲》《龍之戰》《紅星照耀中國》《天渠》;推薦小學生觀看的影片:《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里》《美麗童年》《旋風女隊》《金牌流浪狗》;(影片後期更新以教育部、國家廣電總局推薦影片為准)。
(二)活動對象及時間。活動對象:全縣中小學生;影片放映時間: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三)活動要求。為規范愛國主義影片放映秩序,更好地推進我市「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工作,各學校要加強影視教育管理和疫情防控安全管理,必須由具備電影放映資質、取得數字影片版權、具有電影放映設備、具有專業電影放映員的單位承擔此項工作。放映人員進入校園前須按規定提交近14天的行程記錄單和誠信承諾書,掃描安康碼、檢測體溫正常後方可入校,放映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我縣推薦肥東縣電影發行放映有限公司負責日常放映工作。各中小學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段,每學期從推薦影片中選擇不少於1部影片,組織學生觀看。各部門要加強領導,通力協作,明確責任,超前謀劃,切實制定放映現場安全預案,確保放映活動的有序安全進行。各學校要加大支持力度,為影視教育提供保障。中小學校按每生每部5元標准,根據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文廣新局、團市委、市國資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在全市中小學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活動的通知》合教〔2012〕148號和安徽省教育廳、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通知》(皖教秘基〔2019〕45號)精神,農村中小學影視教育放映經費從公用經費中開支,城市中小學影視教育經費納入公用經費開支范圍。
同時,加強對影視教育的宣傳報道,為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活動蓬勃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主題電影觀後感徵文比賽活動
1.各校要積極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通過優秀影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鼓勵廣大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影評座談,倡導學生獨立思考,發表見解,撰寫影評,並積極參加徵文比賽活動。
2.參賽的作品要圍繞觀看影片的主題,談自己的認識、體會和感想,要求觀點正確,中心突出,語言流暢,層次清楚。高中組作品不超過2000字,初中組作品不超過1500字,小學組作品不超過800字,必須為學生本人所寫;有教師指導的作品,提交時須註明指導教師。
3、送稿方式及截稿日期。本次徵文活動不收紙質稿件,全部採用網路在線投稿,上傳至合肥市教育局官方網站。
活動結束後,領導小組將對優秀作品匯編出版。參加活動的作品著作使用權屬於活動主辦方,活動主辦方永久享有免費使用作品的權力,有權以電視、報刊、網路、手機、圖書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載體發表或使用該作品的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時,作者享有署名權。
截稿日期:2021年6月30日,逾期不能參與評獎。
4.上傳作品的操作辦法:
登錄「合肥市教育局」官網,點擊左下角「觀經典愛國電影 憶百年崢嶸歲月」第九屆愛國主義電影影評徵文。按要求填寫作者相關信息及徵文內容。點擊「提交」,顯示上傳成功。
有條件的學生自行完成作品上傳,沒有條件上傳作品的學生由指導教師進行上傳。操作中有不明事宜,請聯系愛國主義領導小組QQ群:46043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