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如何評價現在電影院里的電影全都是3D的這件事
我覺得這樣子挺好的,因為現在電影大多都是科幻,或者是玄幻,這樣做成3d的,看起來效果也比較好,而且觀眾也比較喜歡看,我覺得3d更是一種體驗感,我自己還挺喜歡看3d電影的。
B. 《如何寫影評》:教你三步寫出精彩影評
曾經有一部電影,看過的人只有200多個,豆瓣評分卻高達8.9,還有近2500人表示「想看」。大陸製作,全英文班底,有人評論導演是小眾導演中的精英,後現代的表現手法純熟,表現意識流的鏡頭極具個人風格。
這在2011年的評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這部電影就是《即使變成甲殼蟲卡夫卡還是進不去城堡》,講的是卡夫卡想要放縱,卻被加繆百般阻撓的故事。
為什麼該電影會引起軒然大波呢?因為——它根本不存在 !
表示看過也就罷了,寫下了影評是怎麼回事?
寫影評這件事,是寫出自己對一部電影的理解,或者是向未看過的人介紹影片,但絕不是信口胡謅,裝腔賣弄。
這種復雜與精細的理解,就是寫一篇影評的開始。
蒂莫西·科里根(T.J.Corrigan)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英文系教授、電影學系主任。他的電影研究主要聚焦於現代美國電影和國際電影,同時在電影教育領域卓有建樹,曾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教授電影課程且著作頗豐。
蒂莫西·科里根根據自己多年來對電影的理解與工作經驗,將如何寫出精彩影評的方法都匯總在他的《如何寫影評》一書中,在這本書里,他教我們用三個步驟寫影評,即想、看、寫。
我們為什麼要看電影?可能今天和閨蜜約了下午茶,時間還早,去電影院打發時間。望著一排排的電影名字就定了最中意的那一個,或者不確定,再看看是什麼類型的影片。
或者,在廣告上看到過某部電影的介紹?比如我最近看的《雲南蟲谷》這部電影,就是被它的片名吸引。因為我看過《鬼吹燈》這部小說,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根據《鬼吹燈》改編的。本來就特別喜歡這部小說,因此一看預告,就迫不及待的去看了電影。
但是這些只是單純的 娛樂 性的看,一旦你決定要寫影評,首先你要做的,是在看之前——先想。
想什麼呢?蒂莫西給出了三個方面作為參考:
1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包含了文學、造型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甚至建築。問問自己,什麼是自己最感興趣和最了解的藝術形式,我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文學和繪畫知識來分析嗎?
比如 時尚 博主會分析影視劇里的穿搭,家居品牌會分析影視劇里的空間配色和軟裝。
2 電影工業依賴於技術進步,如果你對電影技術感興趣,問問自己,這種技術是如何在電影里被展現出來的。
比如2009年上映的第一部數碼3D電影《阿凡達》,很多人都是沖著3D去看的,如果能從3D技術在電影里發揮的作用這個角度分析的話,你就能找到一篇好影評的題材。
3 電影的發行是一種商業行為,對電影的經濟和商業因素保持敏感,可以使人對銀幕上的影像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比如2008年上映的小成本電影《我不是葯神》,網路資料顯示投資成本大約在六千萬,只能是一個中小製作水準的電影,卻收獲了高達31億的票房,這使得小成本電影成為了全民熱議。
因此,在看電影之前,不妨先從這三方面入手,問問自己以上這些問題,然後坐下來看電影,這些腦子里預備著的問題,將會使你的影評分析更加犀利。
作者蒂莫西建議:「要想寫出一篇好的電影評論,一定要重復看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你只記下電影中即刻能打動你的地方。第二次看的時候,應該開始詳細而認真的做筆記。」
一旦你預設了問題,你在看電影的時候不應該像以前一樣單純的看,而是要帶著問題去看。這些預設問題會隨著你看的進程而越來越具體。然後,選出具有說服力的證據,這是寫成一篇飽含力量和洞察力的評論的第一步。
比如我看《雲南蟲谷》這部電影,因為之前看書的時候就對小說中的sherly楊非常感興趣,在我心裡就是一個武功高強、智慧冷艷的混血美女,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就格外關注sherly楊的扮演者。看了電影後,我覺得是我想像中的sherly楊,還會好奇,這個演員叫什麼名字,之前演過什麼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有沒有充分發揮出她的演技,單單就這一個人物的描寫,就能構成一篇影評。
或者換一個角度:因為看過這部小說,將電影和小說相比,它有沒有做改動,有沒有演繹出小說描寫的情節,出現的怪物是否還原了小說中的樣子,這也可以構成一篇影評。
因此,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帶著這些疑問,隨時在手邊記下筆記,找出可以證明你想法的鏡頭或者和你想法不一致的片段,都能使你在看電影到時候更加細致,寫出來的影評內容,也會更加深刻。
初步的筆記和描繪是構成一篇好論文的基礎。但是,作者蒂莫西建議「必須在剛看完電影後,立刻就將剛才做的速記充實為更加精確細致的描繪。」
不論在第一次看時你是否有所准備,當你開始回顧和補充筆記的時候,文章的論據和主題就會自動浮現。
電影看完了,可能留在你腦海中特別深刻只有一兩個鏡頭,但是當你寫影評的時候,看看筆記,腦海里又立馬浮現出電影開頭那段打動你的話,和大結局相互呼應;高潮時響起的那段音樂,暗示著男女主最後的結局……將這些想法趕緊補充到方才的筆記里,都能成為你文章的主題或論據。
沒有這些筆記的時候,你在文章中談論的可能有些片面。但在你看筆記的時候,重新回到這部電影和其中的主要段落,你的一些想法就會自動成型,只要你能用電影中的具體描寫來支持你的觀點,你的論點就會變得很有說服力了。
正如書中所言:「 養成質疑影像並就其做筆記的習慣,會使你培養出一種將問題導向特定主題的能力。」
因此,想要寫出精彩的影評,一定離不開想、寫、看這三個步驟。看電影之前先預設幾個問題,帶著問題看電影,並隨時做好筆記,最後,將筆記充實為更加細致的描繪,整理成影評。
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三個步驟是一種初階指南,對已有寫影評經歷的人甚至電影研究者來說,這三個步驟,都能讓你寫的影評更加精彩與出色。
或許有人會說,看電影何必非要寫什麼影評,當作 娛樂 就好。我的理解是,與其花幾個小時粗略的看完一部電影,只留下「好看或者不好看」這種印象,不如將電影認認真真的看一遍,體會它真正的絕妙之處。
是的,對我們看過的影片做一次理性的分析,並不會損害我們享受到的樂趣,還會讓我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來享受觀影的愉悅。
如何享受這種觀影的愉悅,就從看《如何寫影評》這本書開始吧。
作者簡介:吳小鯉兒,愛畫畫,會手帳的80後寶媽,一周一本書的深度閱讀者。看幾本書,寫幾行字,品幾味人生。
C. 如何評價《阿麗塔:戰斗天使》
我覺得這電影挺虧的,主要在於牛逼的地方大部分人無感,然而這電影的其他問題又很嚴重。
牛逼的地方在於,阿麗塔是一個完全由CG製作的角色,然而她在電影里的形象和表現一點都不違和,哪怕是和真人進行互動的時候。她的形象如此栩栩如生,讓人覺得這個少女心戀愛腦的人形自走拆遷機器就像真的活在這個世上一樣。除掉女主角之外,廢鐵鎮的還原也做得很好。廢鐵鎮的場景和傳統的賽博朋克那種high-tech-low-life的感覺略有不同,還帶上了一點廢土的色彩。可惜電影自始至終沒有出現天上的那座城市薩勒姆的景象,不然兩相對比估計會更有感覺。
問題是,格局打開了之後,這電影剩的時間不夠了。所以內心戲當然就無法了——我始終覺得電影的最後強行反向泰坦尼克號的根源就是這苦命鴛鴦的故事講不完了,索性一了百了,強行給妹子安排了個未婚喪偶的結局,激勵她like literally繼續往上爬算了。
還有,關於女主那對大眼睛,我身邊的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一派是認為正好戳中恐怖谷的,也有一派覺得萌得不要不要的。
關於如何鑒別自己是哪一派的問題,請你找一張自己喜歡的人的照片,打開美圖秀秀,然後使用「去美容」選項中的「放大眼睛」功能,在眼睛部分連續點擊約二十到三十下,然後看一看自己是否還喜歡這個人即可。
D. 如何看待已上映的電影轉制 3D 並重新上映
我看了《一代宗師3D》,這可以算一部新電影了,大量的新素材,重新剪輯組合。我個人觀感是比第一版好。第一版上映時有人認為是未完成作品。現在這一版完成度高不少,線索更明晰,故事更連貫,宮二小姐這條線也不再喧賓奪主。當然新版本肯定不是最終完成版,墨鏡王拍了那麼多素材,剪一剪又是一部新電影。不知傳說中的四小時版本是否有緣得見?如果第一版的質量是三顆星,新版本則是四星。問題來了:我對《一代宗師3D》的好感與3D有關嗎?半毛錢關系都沒有。我說過我討厭3D電影,非常、非常、非常討厭。縱然3D電影的存在「有千萬個理由」,我痛恨它的原因只需一個:我是近視眼...肉泥說過,在走視覺奇觀路線的「特效大片」逐漸統治影院的趨勢下,3D電影是目前帶來沉浸式體驗的最好方式。可惜事與願違,3D眼鏡屢屢將我拖回現實。就拿這次《一代宗師3D》來說,3D眼鏡寬大無比,搭在我的鼻尖下,總是往下滑落,我不得不經常將其扶正。我最近幾年看3D電影災難式體驗,來自《霍比特人1》。3D眼鏡份量奇重,亮度損失嚴重,戴上眼鏡後真是兩眼一黑。而且《霍比特人1》長達近三個小時啊鵝滴親娘,到最後半小時我的狗眼都快瞎了,哪還有心思看電影?到目前為止,具有3D價值的電影寥寥可數。扳指一算也就《阿凡達》、《地心引力》、《少年派》、《環太平洋》這么幾部。視覺效果並非電影質量的充要條件,2D電影也能達到震撼效果(說到這給堅持2D多少年不動搖的諾蘭點個贊)。我不想要什麼「3D沉浸式體驗」,只要讓我舒舒服服坐在影院,我就能「沉浸」。我只希望國內院線能減少無意義的轉制3D,這是赤裸裸的圈錢。
E. 觀看3D電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對於戴眼鏡兒的人來說,觀看3d電影真的是很難受的一種體驗。我就是近視眼,所以每次去電影院我都不敢看3d的電影,因為帶不了他的眼鏡。
F. 3d電影是什麼
沒什麼用!而且還需要3D補助眼睛才能看出3D效果。3D就是立體式播放畫面,而且3D對眼睛傷害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