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07-06 21:37:10

① 什麼是電影的獨立美學

電影美學(aesthetics of cinematography)是電影學和藝術美學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電影學和美學的基礎上,研究電影藝術的美和審美問題的一門新興學科。

電影美學的重要著作有貝拉·巴拉茲的《電影美學》、安德烈·巴贊的《電影是什麼?》、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的《電影的本性》、魯道夫·愛因漢姆的《電影作為藝術》、歐納斯特·林格倫的《論電影藝術》、斯坦利·梭羅門的《電影的觀念》、馬賽爾·馬爾丹的《電影語言》。

朱小豐的《現代電影美學道論》、路易斯·簡尼絲的《理解電影》、約瑟夫·V·馬色里的《電影術的五個C》(這本講解電影攝影技術的著作實際上也講出了很多電影美學道理)、朱小豐的《電影美學》(這本書被視為最新的電影理論的巔峰著作)等等。

介紹早期(20世紀60年代之前)電影美學發展的簡要情況的有亨利·阿傑爾的《電影美學概述》。


電影美學的具體內容包括:電影藝術的審美本質的審美特徵;電影藝術的創作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及其形象描繪過程;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和電影藝術觀念、流派、風格的興替嬗變過程;電影藝術的創作規律和應具有的美學品格。

還有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的關系;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功能;鑒賞電影藝術的心理機制、過程、特點、意義和方法等。

電影美學是電影審美意識的抽象和升華,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規律從事電影藝術的創作以及創作主體、客體、本體、受體之間的關系和交互作用為基本任務。

② 安德烈·巴贊的電影理論

核心、基本觀點:影像客觀現實中的被攝物同一。(出處:《攝影影像的本體論》)電影再現事物原貌的本性是電影美學的基礎。
【名詞解釋:影像本體論】巴贊的電影現實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石。其核心和基本觀點是影像與客觀現實中的被攝物同一。在《攝影影像的本體論》一文中,巴贊提出,電影再現事物原貌的本性是電影美學的基礎。因為一切藝術都是以人的參與為基礎的,唯獨在攝影中,我們有了不讓人介入的特權。所以攝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屬性。影像本體論和巴贊的電影起源心理學以及電影語言進化論都有密切的關系。巴贊認為,電影發明的心理依據是再現完整現實的幻想,而現實主義是電影語言演化的趨向。 核心、基本觀點:電影發明的心理依據是再現完整現實的幻想。(出處:《完整電影的神話》)電影是人類追求逼真的復現現實的心理的產物,這種心理因素決定了銀幕形象的真實感,決定了電影技術的完善和電影藝術的發展方向:再現一個真實的世界。但電影不可能實現對客觀現實的完整摹寫,「電影是現實的漸進線」。(出處:《傑作:〈溫別爾托.D〉》)
【名詞解釋:木乃伊情結】巴贊藉助精神分析解釋電影起源的一種闡釋。巴贊為研究電影起源的心理,追溯到雕刻和繪畫的起源。他認為人有永久性保存自己屍體的驅動。塗上香料的木乃伊是第一個雕像。雕刻和繪畫成為人的替代品。他們起源與一種願望,是一種原始需要。攝影不是創造永恆,而是給現實塗上香料,使時間免於腐朽。巴贊認為,攝影作為自然的補充,而不是替代,第一次有了不讓人干預的特權。電影也因此第一次實現了影像與被攝物的同一,彷彿木乃伊。
【名詞解釋:完整電影】巴贊在《完整電影的神話》一文中提出的關於電影起源觀的電影觀念。他認為電影起源的心理原因是再現完整電影的神話,也就是再現聲、色、主體感受一應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 核心、基本觀點:現實主義是電影語言演化的趨向。巴贊的電影現實主義包括三個方面:表現對象的真實;時間空間的真實(美學核心);敘事結構的真實。為了實現這些審美理想,巴贊提出了「長鏡頭理論」。
【名詞解釋:「長鏡頭(景深鏡頭)理論」】長鏡頭理論是對巴贊提出的「景深鏡頭理論」的不嚴密的概括。按照長鏡頭(鏡頭—段落)和景深鏡頭的原則構思拍攝影片,是一種旨在展現完整現實景象的電影風格和表現手法。它具體的實踐要求是:
a.避免嚴格限定觀眾的知覺過程,它是一種潛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過事物的常態和完整的動作揭示動機。保持透明和多義的真實。
b.長鏡頭(鏡頭—段落)保證事件的時間進程受到尊重,景深鏡頭能夠讓觀眾看到現實空間的全貌和事物的實際聯系。
c.連續性拍攝的鏡頭—段落體現了現代電影的敘事原則,屏棄了戲劇的嚴格符合因果邏輯的省略手法,再現現實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實感。
(4)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
巴贊在《攝影影象的本體論》中,提出了「攝影的美學特徵在於它能揭示真實」的美學原理。他說:「……攝影機鏡頭擺脫了陳舊偏見,清除了我們的感覺蒙在客體上的精神銹斑,唯有這種冷眼旁觀的鏡頭能夠還世界以純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從而激起我的眷戀」。由此,巴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電影藝術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徵就是「紀實的特徵」。它和任何藝術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貼近現實。巴贊的「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被稱作是「寫實主義」的口號。
在「新浪潮」的作品中,特昌弗的《胡作非為》直接實踐了巴贊的理論,是一個很能說明巴贊理論的影片。《胡作非為》描寫了一個12歲男孩安托納,由於得不到家長和老師們的理解和關心,兩次出逃,流落街頭,後因行竊經受警察與心理學家的審問,被送進勞教營,後又逃跑出來奔向大海的過程。特呂弗打破了傳統敘事手法,將影片的敘事語言始終保持在生活的漸近線上,形成了一種嶄新的藝術風格。這部影片同時在國際影壇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和歡迎,為「新浪潮」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5)場面調度的理論
巴贊認為:「敘事的真實性是與感性的真實性針鋒相對的,而感性的真實性是首先來自空間的真實」。蒙太奇理論的處理手法,是在「講述事件」,這必然要對空間和時間進行大量的分割處理,從而破壞了感性的真實。相反,景深鏡頭永遠是「紀錄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實空間和時間」,要求「在一視同仁的空間同一性之中保存物體」。巴贊希望電影攝制者認識到電影畫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認為,解釋和闡明含義固然需要藝術技巧,但是通過不加修飾的畫面來顯示含義也是需要藝術技巧的。所有這些,構成了巴贊「場面調度」的理論,也有人稱其為「景深鏡頭」理論或「長鏡頭」理論。巴贊提出的「場面調度理論,幾乎在一切方面與蒙太奇理論相對立。蒙太奇出於講故事的目的對時空進行分割處理,而場面調度追求的是不作人為解釋的時空相對統一;蒙太奇的敘事性決定了導演在電影藝術中的自我表現,而場面調度的紀錄性決定了導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理論強調畫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場面調度強調畫面固有的原始力量;蒙太奇表現的是事物的單含義,具有鮮明性和強制性,而場面調度表現的是事物的多含義,它有瞬間性與隨意性;蒙太奇引導觀眾進行選擇,而場面調度提示觀眾進行選擇。
巴贊的這個理論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特呂弗是巴贊的忠實弟子,他說:「沒有正確的畫面,正確的只有畫面」。戈達爾說:「電影就是每秒鍾24畫格的真理」。他們的電影觀念,同巴贊的場面調度的理論一脈相承。

③ 巴贊的電影理論是哪些

他的電影理論很多,具體內容你可以買一本《電影是什麼》看看。

給你摘抄一小段:

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手法和美學主張,促使以後的電影理論界不論在電影的敘事手法,蒙太奇剪輯、攝影、表演,以致在劇場景的結構上都出現新的論證和觀點。最明顯的是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即長鏡頭理論,反對單鏡頭剪輯,而主張像一些新現實主義影片一樣,更多以"段落"或一場戲作為一個剪輯單元。在他看來,只有這種剪輯方法,才更符合生活。

「新浪潮」電影誕生於年1958年,該電影流派把巴贊推崇為自己的精神領袖。巴贊的理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

巴贊在《攝影影象的本體論》中,提出了「攝影的美學特徵在於它能揭示真實」的美學原理。他說:「……攝影機鏡頭擺脫了陳舊偏見,清除了我們的感覺蒙在客體上的精神銹斑,唯有這種冷眼旁觀的鏡頭能夠還世界以純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從而激起我的眷戀」。由此,巴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電影藝術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徵就是「紀實的特徵」。它和任何藝術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貼近現實。巴贊的「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被稱作是「寫實主義」的口號。

在「新浪潮」的作品中,特昌弗的《胡作非為》直接實踐了巴贊的理論,是一個很能說明巴贊理論的影片。《胡作非為》描寫了一個12歲男孩安托納,由於得不到家長和老師們的理解和關心,兩次出逃,流落街頭,後因行竊經受警察與心理學家的審問,被送進勞教營,後又逃跑出來奔向大海的過程。特呂弗打破了傳統敘事手法,將影片的敘事語言始終保持在生活的漸近線上,形成了一種嶄新的藝術風格。這部影片同時在國際影壇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和歡迎,為「新浪潮」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二、場面調度的理論

巴贊認為:「敘事的真實性是與感性的真實性針鋒相對的,而感性的真實性是首先來自空間的真實」。蒙太奇理論的處理手法,是在「講述事件」,這必然要對空間和時間進行大量的分割處理,從而破壞了感性的真實。相反,景深鏡頭永遠是「紀錄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實空間和時間」,要求「在一視同仁的空間同一性之中保存物體」。巴贊希望電影攝制者認識到電影畫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認為,解釋和闡明含義固然需要藝術技巧,但是通過不加修飾的畫面來顯示含義也是需要藝術技巧的。所有這些,構成了巴贊「場面調度」的理論,也有人稱其為「景深鏡頭」理論或「長鏡頭」理論。巴贊提出的「場面調度理論,幾乎在一切方面與蒙太奇理論相對立。蒙太奇出於講故事的目的對時空進行分割處理,而場面調度追求的是不作人為解釋的時空相對統一;蒙太奇的敘事性決定了導演在電影藝術中的自我表現,而場面調度的紀錄性決定了導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理論強調畫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場面調度強調畫面固有的原始力量;蒙太奇表現的是事物的單含義,具有鮮明性和強制性,而場面調度表現的是事物的多含義,它有瞬間性與隨意性;蒙太奇引導觀眾進行選擇,而場面調度提示觀眾進行選擇。
巴贊的這個理論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特呂弗是巴贊的忠實弟子,他說:「沒有正確的畫面,正確的只有畫面」。戈達爾說:「電影就是每秒鍾24畫格的真理」。他們的電影觀念,同巴贊的場面調度的理論一脈相承。

攝影影像的本體論(安德烈-巴贊)

如果用精神分析法去分析造型藝術,就可以把塗防腐香料殮藏屍體看成是造型藝術產生的基本因素。精神分析法追溯繪畫與雕刻的起源時,大概會找到木乃伊「情意結」(complexe)。古代埃及宗教宣揚以生抗死,它認為,肉體不腐則生命猶存。因此,這種宗教迎合了人類心理的基本要求-----與時間相抗衡。因為死亡無非是時間贏得了勝利。人為地把人體外形保存下來就意味著從時間長河中攫住生靈,使其永生。妥善保存死者骨肉的完整外形,這曾經是天經地義的事。一具用泡鹼處理過的,干癟的,呈褐色的木乃伊也就是古埃及的第一個雕像。但是金字塔或通道中的迷宮不足以防止墓穴被盜,還要採取另外的保險措施,以防萬一。所以,在石棺附近,除了撒些小麥當作死者的食物外,還放上幾尊陶制的小雕像,作為備用的木乃伊,死者身體一旦毀壞,這些雕像便可充當替身。從雕像藝術這種宗教起源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原始功能:復制外形以保存生命。顯然,在史前洞穴中發現亂箭穿身的泥雕熊表現了同種心願更積極的一個方面:泥熊等同於知獸的神化物,為的是祈求狩獵成功。

當然,藝術與文明同時在演進,造型藝術也終於擺脫了這種巫術職能(路易十四就沒有讓後人把他的屍體塗上香料保存,只是請勒*布朗畫了一幅肖像)。但是,降伏時間的渴望畢竟是難以抑制的,文明的進步只不過是把這種要求升華為合乎情理的想法罷了。我們不再相信模特兒與畫像之間在本體論上有同一性,但是我們承認後者幫我們回憶起前者,因而使他不至於被遺忘。描形繪像的做法已經與人類本位說的實用主義無關。它涉及的不現是人生命延續的問題,而是更廣泛的概念,即創造出一個符合現實原貌,而時間上獨立自存的理想世界。倘若人們在我們對繪畫的盲目贊嘆中有沒有看到用形式的永恆克服歲月流逝的原始需要,「繪畫便實在太虛妄」了。如果說造型藝術不僅是它的美學史,而且應先是它的心理學歷史,那麼,這個歷史基本上就是追求形似的歷史,或者說是寫實主義的發展史。

從這種社會學觀點看問題,照相術與電影的出現便自然而然地解釋了現代繪畫肇始於19世紀中葉的精神與技術的重大危機。

安德烈*馬爾羅在發表於(激情)雜志上的那篇文章中寫道:「電影只是在造型藝術現實主義演進過程中最明顯的表現,而現實主義的原理是隨文藝復興運動出現的,並且在巴羅克風格的繪畫中得到了最極端的體現。」

確實,世界繪畫曾經實現了形式的象徵主義與現實主義這間不同程度不同的平衡,但是,到了15世紀,西方繪畫開始不再單純注重用特有手段表現精神現實,而力求把對精神的表現和對於外部世界盡量逼真的描摹結合起來。毫無疑義,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就是透視畫法的發明,這是第一個科學的初具機械特性的體系。透視法使畫家有可能製造出三度空間的幻象,物像看上去能夠與我們的直接感受相仿。

從此,繪畫便在兩種追求之間徘徊:一種屬於純美學范疇--表現精神的實在,在那裡,形式的象徵含義超越了被描繪的原形;而另一種追求是僅僅用逼真的模擬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願望。這種追求幻象的要求一旦有所滿足,便愈益強烈,以至於逐漸吞噬了造型藝術。然而,由於透視畫法只解決了形似問題,並不能表現運動,因而那裡的現實主義自然只能限於探討如何把事物的瞬間表現得富於戲劇性,即通過某種心理上的第四維暗示出在苦於靜止不動的巴羅克藝術中是蘊含著生命的。

當然,偉大的畫家總是把這兩種傾向結合起來:他們既能把握現實,又將現實融於藝術形式中,使兩種傾向主次分明。但是,我們看到的畢竟是本質迥異的兩種現象,客觀的評論應當善於將其區分,以便了解繪畫藝術的演進。從16世紀以來,對現實幻象的追求不斷從內部影響繪畫。這是一種純心理的需求,它本身並不屬於美學范疇,只有從追求魔力的心理中才能找到它的根源。但是,這種需求十分強烈,在它的影響下,造型藝術的平衡被全盤打亂了。

圍繞著藝術中的真實進行的論爭就是由於這種誤解,由於美學與心理學的混淆引起的。要求既具體又本質地表現客觀世界的真正現實主義,與迷惑視覺的(或迷惑頭腦的)虛假現實主義混為一談,後者滿足的是幾可亂真的幻象。由此看來,中世紀藝術似乎就沒有嘗過這種沖突的苦頭:它既有強烈的寫實性,又是高雅的精神表現,它對於由新技術手段揭開的這一幕還一無所知呢。透視法成了西方藝術的原罪。

替它贖罪的人是尼埃普斯和盧米埃爾。照相術既完成了巴羅克藝術的夙願,也把造型藝術從追求形似的困擾中解放出來。因為繪畫曾經竭力為我們製造幾可亂真的幻象,這種幻象對藝術來說已經足夠了,但畢竟似真非真,而照相術與電影這兩大發明從本質上最終解決了糾纏不清的現實主義問題。一個畫家不論有多巧,他的作品總要被打上不可避免的主觀印記。既然由人執筆作畫,對畫像的懷疑便不會消除。所以,從巴羅克風格的繪畫過渡到照相術,這里最本質的現象並不是單純器材的完善(攝影在模仿色彩方面還遠不及繪畫),而是心理因素:它完全滿足了我們把人排除在外,單靠機械的復制來製造幻象的慾望。問題的解決不在於結果,而在於生成的方式。

因此說,保持風格與形似兩者之間的沖突是較為現代才有的現象,在感光玻璃片發明之前,恐怕還找不到這類沖突的跡象。顯而易見,夏爾丹的作品中令人贊嘆的客觀性與攝影師的客觀性完全是兩碼事。現實主義的危機真正開始於19世紀。今天,畢加索成了這場危機的神話般人物,這場危機涉及到造型形式存在的條件及社會學基礎。現代畫家擺脫了追求形似的心理,把形似與否的問題丟給了平民百姓,往後,就由平民百姓一方面把照相術與形似問題等同起來,另一方面把只求形似的繪畫與這個問題等同起來吧。

因此,攝影與繪畫不同,它的獨特性在於其本質上的客觀性。況且,作為攝影機眼睛的一組透鏡代替了人的眼睛,而它們的名稱就叫(法文OBJECTIF)。在原物體與它的再現物之間只有另一個實物發生作用,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嚴格的決定論自動生成,不需人加以干預,參與創造。攝影師的個性只是在選擇拍攝對象,確定拍攝角度和對現象的解釋中表現出來。這種個性在最終的作品中無論表露得多麼明顯,它與畫家表現在繪畫中的個性也不能相提並論。一切藝術都是以人的參與為基礎的,唯獨在攝影中,我們有了不讓人介入的特權。照片作為「自然」現象作用於我的感官,它猶如蘭花,宛若雪花,而鮮花與冰雪的美離不開植物與大地的本源。

這種自動生成的方式徹底改變了影像的心理學。攝影的客觀性賦予影像以令人信服的,任何繪畫作品都無法具有的力量。不管我們用批判精神提出多少異議,我們不得不相信被摹寫的原物是確實存在的,它是確確實實被重現出來,即被再現於時空之中的。攝影得天獨厚,可以把客體如實地轉現到它的摹本上。最逼真的繪畫作品可以使我們更了解被描繪物的原貌,但是,不論我們怎樣雄辯,它終究不會像攝影那樣具有異乎尋常的威力,以博得我們的完全信任。

於是,在達到形似效果方面,繪畫只能作為一種較低級的技巧,作為復現手段的一種代用品。唯有攝影機鏡頭下的客體影像能夠滿足我們潛意識提出的再現原物的需要,它比幾可亂真的仿印更真切,因為它就是這件實物的原型。不過,它已經擺脫了時間流逝的影響。影像可能模糊不清,畸變褪色,失去紀錄價值,但是它畢竟產生了被攝物的本體,影像就是這件被攝物。相簿里一張張照片的魅力就在於此。這是些灰色的或黑色的幽靈般的幾乎分辨不清的影子,這不再是傳統的家庭畫像,而是能撩撥情思的人生的各個瞬間,它們擺脫了原來的命運,展現在我們面前,把它們記錄下來不是靠藝術魔力,而是靠無動於衷的機械設備效力。因為攝影不是像藝術那樣去創造永恆,它只是給時間塗上香料,使時間免於自身的腐朽。

其於這種觀點,電影的出現使攝影的客觀性在時間方面更臻完善。影片不再滿足於為我們錄下被攝物的瞬間情景(就像琥珀中數百年的昆蟲保存完整無損),而是使巴羅克風格的藝術從似動非動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事物的影像第一次映現了事物的時間延續,彷彿是一具可變的木乃伊。

攝影影像具有獨特的形似范疇,這也就決定了它有別於繪畫,而遵循自己的美學原則。攝影的美學特性在於揭示真實。在外部世界的背景中分辨出濕漉漉人行道上的倒影或一個孩子的手勢,這無須我的指點;攝影機鏡頭擺脫了我們對客體的習慣看法和偏見,清除了我的感覺蒙在客體上的精神銹斑,唯有這種冷眼旁觀的鏡頭能夠還世界以純真的原貌,吸引我的注意力,從而激起我的眷戀。憑借著攝影技術創造出來的,我們不曾了解的或未能見到的世界的自然影像,大自然最終做到了不僅模仿藝術,還仿效藝術。

大自然的創造力甚至可以超過藝術家。畫家的美學世界與他周圍的世界是異質的,畫框圈出了一個實體上和本質上迥然不同的小天地。相反,印在照片上一物像的存在如同指紋一樣反映著被攝物的存在。因此,攝影實際上是自然造物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當超現實主義流派為了生出造型畸胎而求助於感光底片時,他們已經隱約地悟出了上述道理。因為對超現實主義來說,美學目的離不開影像對我們頭腦產生的機械效應。想像與現實兩者之間合乎邏輯的區別趨於消失。任何形象都應被感覺為一件實物,任憑任何實物都應感覺為一個形象。所以攝影曾經是超現實主義流派在創作中優先採用的技術手段,因為攝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屬性:一種真正的幻象。超現實主義繪畫使用製造逼真效果的技巧,並且注重細節的精確,這就是攝影術的一種反證。

顯而易見,攝影的出現是造型藝術中最重要的事件。它解除了困擾,又實現了夙願,使西方繪畫最終擺脫了現實主義的糾纏,恢復了自己獨特的美學。印象派的「現實主義」科學為借托,與製造逼真效果的技法截然對立;況且,只有不再注重外形的模仿時,色彩才能把外形淹沒。後來,在塞尚的作品中,堅實的形態重新進入構圖,但是,它畢竟擺脫了製造幻象的透視法的幾何學。由機械產生的影像與繪畫相頡頏,終於超過了巴羅克的形似,達到了與被攝物等同的水平,迫使繪畫本身也變成了攝影的對象。

既然攝影術使我們能欣賞到直觀上未必能惹人喜歡的原物摹本,又不妨礙我們去欣賞不必以大自然為參照物純畫作,從此,帕斯卡式的指責就毫無意義了。

此外,電影還是一種語言。

④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英語摘抄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英語摘抄:.。安德烈·巴贊,法國《電影手冊》創辦人,二戰後西方最重要的電影批評家、理論家,法國電影新浪潮之父。主要著述有《電影是什麼》、《讓·雷諾阿游皮胡》、《奧遜·威爾斯》、《查理·卓別林》、《殘酷電影》、《淪陷與抵抗時握穗期的電影神攔》、《從解放時期到新浪潮的法國電影》等。

⑤ 懂法國新浪潮電影的進

法國電影新浪潮 是受安德烈巴贊影響的一個流派 安德烈巴贊提出 電影應該是現實生活的漸近線 無限接近於生活 他反對導演用大量的蒙太奇將自己的認識強加給觀眾 主張用完整的段落鏡頭來呈現客觀的生活狀態(即我們所說的長鏡頭)他的學術理論影響了 法國電影新浪潮 和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誕生 法國電影新浪潮 有 手冊派(即《電影手冊》的團隊人員) 和 左岸派 最開始的開山代表之作有三部 特呂弗的《四百擊》阿倫 雷乃的《廣島之戀》和戈達爾的《筋疲力盡》 代表人物有克羅德•夏布洛爾,特呂弗,讓-呂克•戈達爾
至於包含反傳統創作方式的 我覺得 戈達爾的《筋疲力盡》就是一個經典例子 在本片中 打破了好萊塢流水式的無縫剪輯 提倡手縫剪輯 導演使用了大量的越軸 跳軸鏡頭 比如女主角在車上的一段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 畫面是不連續的 在電影的鏡頭拍攝中 有一個三十度角原則 即兩個景別的鏡頭至少要轉三十度角拍攝 而戈達爾在跳切中 鏡頭的擺動完全在三十度角之內 打破了這一原則 導演還在屏幕前不停地暴露鏡頭的存在 當男女主角走在街上時 可以看到兩邊的路人一直在瞅向劇中人物甚至瞅向鏡頭方向 這在常規電影中被認為是穿幫 而在這里卻的確是導演刻意為之 導演像藉此暴露鏡頭的存在 他正是想藉此告訴觀眾 故事是假的 讓人們不能投入其中 更關心自己的真實生活

……這些都不是網上查的 全部是我的個人觀點和自己的理解 可能許多地方有問題 樓主見諒

閱讀全文

與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看李煥英電影觀後感100字 瀏覽:591
美國電影大 瀏覽:145
於都電影院今日電影 瀏覽:623
印度高分電影豆瓣80以上 瀏覽:818
周星馳全部電影高清版 瀏覽:29
韓國感動的電影 瀏覽:694
2018年中國的軍事電影 瀏覽:330
電影票房分數怎麼算 瀏覽:743
芭比娃娃大電影大全 瀏覽:760
手機變人的印度電影 瀏覽:760
特洛伊戰爭電影觀後感 瀏覽:688
電影城工作感悟文章 瀏覽:118
恐怖愛情電影僵屍 瀏覽:471
最近喜劇的電影推薦一下 瀏覽:657
電影院愛情片推薦 瀏覽:811
好看的電影推薦國產抗日電視劇 瀏覽:720
女主背吉他的動漫電影 瀏覽:112
黑幫大佬愛情泰國電影 瀏覽:26
歐美愛情電影女 瀏覽:760
西瓜電影視頻怎麼保存到相冊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