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後,對於人吃人,嚇死了,晚上要開燈睡…
原故事的真相:少年派毫不奇幻的殘酷漂流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聽來是奇幻冒險的視覺大片,看過了則更是感嘆大飽眼福。這並非3D效果運用的最好的一部電影,但炫目的視覺效果, 使整部電影渾然天成絲毫沒有做作綴余之感。整部電影敘事雖無太大的情節波動,但其情節之間的起承轉合並加上絕妙的攝影及特效依然讓人十分震撼。
Pi是一個生於印度並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動物園,所以派從小就了解動物的習性……坦白說,這個故事的開頭並不算吸引人,混合著宗教信仰的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不過隨後劇情正式進入到「奇幻漂流」。 派舉家遷往加拿大,與他們同船的還有動物園的動物,Pi的父親想把它們帶到異國他鄉賣個好價錢。但是動物園園長一家經歷了一次類似泰坦尼克號式的沉船事件,除了Pi,家人全部遇難。Pi僥幸落在救生艇的艙蓋布上得以生存,與他同處一艇的還有一條鬣狗、一隻斷了一條腿的斑馬、一隻母猩猩,以及一隻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接下來這個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故事,就是如何對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自知無法戰勝老虎的Pi最終選擇與它一起面對漂流生活。7個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魚捉蝦,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飽老虎,也讓自己活下來。當然,這場漂流也遇到了暴風雨、鯊魚的襲擊以及各種精彩而血腥的險境。在Pi與老虎所剩的食物耗盡後,陷入絕望的他們已准備從容赴死。但奇跡的是他們隨著小船漂到了一座天堂般的島嶼。在短暫的停留休整之後,他發現這兒是個食人島。驚恐的Pi與老虎再次開始了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的海灘上獲救,那隻老虎卻頭也不回地消失了。
但是如果這部《少年和老虎海上歷險記》情節發展到此為止,確實只是乏善可陳的無力寫一篇影評了。但是直到少年派講出最後那個所謂杜撰出來的第二個故事之後,往復的鏡頭便一幕一幕在腦海中閃現,之前的所有好像並無深意的打趣的細節都成為了伏筆,使這整個故事融會貫通的串聯起來,打破了原本充滿和諧和愛心並且奇幻的冒險故事,而只一個有些殘酷無情的血淋淋的故事展現在眼前。
讓我們先從電影的結尾說起。當派與兩個日本的公司代表講述了他的奇幻冒險之後,兩個日本人並不相信且視為兒戲,並希望派講出一個沒有動物,沒有小島,沒有狐鼬的真實故事。然後派講出了另一個版本的海上求生記——其實,救生艇上並沒有動物,只有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親。廚子先後殺害並吃掉了水手,然後又殺死了母親,最終派忍無可忍同樣殺害並吃掉了水手。最後的現實是,最終只有Pi活了下來。這個故事伴隨著兩個日本人驚恐的表情講完了,也許我們理所當然的會以為他們會選擇這個第二個故事。但是當采訪Pi的記者打開當時事件的檔案時,寫在後面的是「最後他和這只動物共同相伴走到了最後」這樣一句話,顯然他們採用了第一個不那麼殘酷而殘忍的故事。接著Pi又問來訪的記者,這兩個故事,你相信哪個?記者說,有老虎的那個(第一個)。Pi回答:所以你跟隨上帝。
當故事講到這里的時候,相信很多觀眾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故事中的四個人與第一個故事中的四個動物是一一對應的。此刻導演擔心觀眾不能聯想到其聯系,還讓采訪Pi的記者此時發問以一一對應:水手是斑馬、廚子是鬣狗、猩猩是母親、而Pi自己是老虎。也許可能你還不能接受第二個殘酷的故事,但是導演在講述第一個故事發生的過程中已經數次暗示我們,第二個故事才是真是發生的:1、大船遇到風暴,當Pi跳上救生船之後,在中國船員用漢語大喊「斑馬!斑馬!」後,斑馬跳進了救生船。此處暗示中國船員的角色對應。2、當Pi的母親想換素的菜品時,廚子表現的極為惡劣戲謔,剛好符合鬣狗窮凶極惡的品性。3、 猩猩是漂流很久之後才找到救生船並在Pi的幫助下上船,並且只有猩猩是在Pi的幫助下上船。4、在猩猩被鬣狗咬死之後,老虎才突然出現反撲了鬣狗。這與第二個故事中Pi的母親被廚子殺了之後Pi終於忍無可忍殺了廚子的出場順序一致。
如此看來,我們知道了第一個故事就是現實的隱喻,它含有兩層:一是對真實事件的隱喻,二是經過自己的感悟而升華出對人性思考的隱喻。這第二層便是電影的核心,也是導演和主人公想要表達的核心。
先說說PI這個名字。它代表了無窮數位的無理數。當他在最後一節數學課上寫了整整三個黑板的π值的時候,學生和老師們都在歡呼,每增加一個數字都代表了一個成就,而這就是人類的衡量文明進步的標志。如他父親所說,科技帶領人類在這幾百年取得的成就抵得上信仰於人類文明幾千年的成就。而在這個成就之上,影射的則是人類無窮無盡的慾望,就像π值的無窮盡一樣。與此處對應的隱喻還有Pi小時候聽到的那個神話,那個神張開嘴就是整個宇宙。這個隱喻同樣出現在他看到了鯨魚吃水母,看到了老虎的嘴,看到了幻境里魚類的相殘和張開的血盆大嘴。
Pi年幼是信仰多種宗教,印度教(家庭背景)、基督教(跟哥哥打賭去教堂里喝聖水,從而和牧師交談)、伊斯蘭教(被伊斯蘭教的誦經所感染)。他認為這些宗教是可以兼容的,他認為自己這樣就接近了神,了解了神。其實主人公Pi就是全人類的象徵,無論哪種信仰,哪種宗教,作者和導演就是要在這里引起全人類對於信仰的反思。此處的隱喻是:1、在船上吃飯的時候,母親因為是素食主義者,想跟廚子換全素的菜品。廚子先後指著腸和肉汁說:它以前是吃素的,它以前也是吃素的,隨後引起了父親的不滿並險與其大打出手。2、飯桌上一個中國水手前來想要安慰這一家人,解釋到:我是信佛的,但是這個肉汁我也吃。因為在船上,肉汁不算肉,只是調味品。3、Pi在餓極之後為了一條大魚與老虎進行了殊死搏鬥,全然不顧自己先前素食主義的信條。4、當Pi找到了那個小島之後,餓極了的拋開地上的土尋找的植物的根莖滿足的吃著。而老虎上島之後看見大量狐鼬之後則是一頓猛抓猛吃,奇怪的是其他的狐鼬居然沒有逃跑而是直立而視,這場景與Pi吃植物何其相似。
也許這是對素食主義以及素食主義者的一種諷刺的暗示。萬物皆由造物主所創,動物與植物皆為生物,並無本質區別,所以老虎吃狐鼬就像吃一般。而此素食主義(或宗教信仰)則是建立在物質條件相對豐富的情況下,如果人在物質匱乏食不果腹境地就會放下束縛,正如在船上佛教徒會吃肉汁,Pi為了吃魚肉不惜與老虎搏命一樣。
與前面人類慾望無盡的隱喻相聯系,則是暗示人類盲目的信仰,卻同時做著違背神性的事;有著無窮的慾望,始終無法脫離心中的獸性。正如在飯桌上,爸爸教導Pi的這個橋段:一個人不能同時信仰這么多宗教,如果你什麼都信就代表什麼都不信。然後又告訴Pi,希望Pi擁有自己理性的思維,甚至與老爸信的沖突都沒關系,只要是出於理性的。也許觀眾或許認為影片在批判宗教信仰而宣揚絕對理性,神在危機的時候沒有向Pi深處援手,正如在暴風雨來的時候Pi跪地長嘯「你帶走了我的所有,你還想要什麼?!」對神的質疑。
但個人認為影片向我們真是傳遞的信息恰恰是與上述相反的。還記的這前後兩個故事的角色對應之後,第一個故事中的老虎就是主人公,那麼故事中的Pi又是誰呢?傳遞給我的是一個明確的答案:心中的神性,在現實中引導人類的無形的神。它既獨立於人類,又是人類的一部分。人類在很多時候拋棄了他,卻又在關鍵的時刻接受他的指引,渡向脫離獸性的彼岸。在第一個故事中,老虎就代表著Pi甚至是人類罪惡和獸性的一面。當漂流初期的時候,老虎生猛無比,對Pi寸步不讓;後面老虎因為餓極了之後又受惠於Pi食物的賞賜漸漸被馴化;一個最重要的橋段是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Pi看見了穿破烏雲從天而降的聖光,高呼神跡並極力要向老虎展示,但老虎畏懼不前,充滿畏懼的蜷縮在角落裡。
主人公在島上獲救,白天有著無窮的食物,干凈的淡水,以致於他鍾情於這個小島,不想離開,因為對未知和死亡的恐懼讓他想在這個島永遠生存下去,他甚至將女朋友送給他的紅繩繫到了那棵樹上表達了他的依戀。然而黑夜降臨,他看到了白天的湖水開始吞噬魚類,那深不可測的湖水在吃著自己養育的動物,同時他又看到了那個彷彿蓮花的樹葉,一層層剝開後看到了人類的牙齒。白天和黑夜,饋贈與索取,吃和被吃。這就是此岸。這就是人類,這就是生存的殘酷。
人不信了神了嗎?你拋棄了我了嗎?還記得影片前面Pi跑到教堂里與神父的對話嗎?PI問神父,神將自己的兒子派到世上,讓他為人類受盡了苦難,這叫愛嗎?神父回答,你所要知道的就是,他愛我們。電影的結局也回答了這個問題:神的兒子帶領拯救了人,脫離了自相殘殺的苦海,一步步消除獸性,這就是上帝的愛。
Pi毅然的逃離的那個小島,因為他不想繼續活在過去,吃著同類生存下去。他跟隨著神的指引,乘著小船,向著脫離獸性的彼岸。但此時,他仍然無法完全脫離獸性的一面,載著老虎繼續出發。直到最後,那隻老虎走進了叢林里,消失了。Pi哭很厲害,因為人類的獸性幫助人類生存了下來,在最危難的時刻生存了下來。而當人無限的追求並接近神性的時候,獸性會在不被察覺時離去了。他告訴作家,在老虎的眼裡看到了另一個靈魂。而父親告訴他,在老虎的眼睛裡,你只能看到自己。父親沒有錯,獸性沒有情感和憐憫,與神性是毫不相容的。起初Pi並不相信,但是在漂流的過程中他漸漸明白了,這兩者是不可能融匯調和的。「我以為它會回頭,但它只是朝著森林深處望去,然後永遠消失了。也許父親說得對,它根本沒有把我當成朋友,但我非常確定,我在它眼中看到的,絕對不只是我自己目光投射的倒影。它就那麼頭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內心深處,它永遠與我同在。」
讓我對上述推斷深信不疑的是這個真實的故事:「理查德•帕克」原是歷史上真實吃人海難故事的主人公名字。1884年,Mignonette號沉沒,4名船員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員,還有一個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歲男僕。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員殺死了孤兒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還。這部影片講述的不是一個美的令人發指的奇幻故事,也不是糾結於宗教信仰和理性思考的一個擰巴的人生選擇。原著作者和導演委婉而又明確的向觀眾用近乎瘋狂而又含蓄的手法講述了這個殘酷的事實,是對生活的悔悟、信仰的拷問,和人性的反思。
因為這部影片真的不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是 < Life of Pi >。
最後想說的是李安導演的功力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因為無論觀眾看懂與否出了電影院都會精神亢奮的豎起大拇哥並說一句「牛逼!」。
「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著薔薇,審視我的心靈吧,親愛的朋友,你應戰栗,因為那裡才是你本來的面目。」——西格夫里•薩松
Ⅱ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生活就像一個無理數,未來發生什麼毫無規律。由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講述了少年派和一隻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漂泊227天的故事。在漂流的過程中探尋信仰,通過對信仰的尋找,本能與理性的對壘,人性與獸性的博弈,挖掘著人性中理性與獸性,在人性不斷與獸性抗爭中,折服於內心深處的信仰也在不斷被質問。
1)電影講述了少年派和他的家人移民加拿大,在途中遇到暴風雨,船不辛沉沒,只有派和一隻孟加拉虎活了下來,派和老虎在救生艇,上,歷經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在墨西哥海灣獲救。父親開了一家動物園,派整天與老虎、斑馬、河馬和其他異國動物為伍,對信仰、人和動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他試圖與孟加拉國虎理查德帕克交好的舉動,卻引來父親勃然大怒。派的父親當場以血淋淋的教訓讓他知道:動物與人的思考模式不同,一旦忘記這一點就會送命。
Ⅲ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暗喻有哪些
派講了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中有斑馬,猴子,鬣狗,老虎和派。第二個故事,派暗示大家,斑馬是水手,猴子是他的媽媽,鬣狗是廚師,而他自己就是老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猛虎,就我現在的理解來看,也許人生最大的課題就是如何與自己內心的猛虎相處。
廚師殺了派的媽媽,引出了派內心的猛虎,之後電影很大一部分在講派如何與猛虎妥協(把大船讓給了它),又如何與猛虎相處,最後控制猛虎(派重新回到了大船)。
後來派遇到了狂風暴雨,又進入一個食人島,我覺得派想告訴我的是,不管遭遇了什麼,不管當下有多麼痛苦,都不要lose hope,never lose hope。
派是派身上的神性,老虎是派身上的獸性,神性和獸性是同時並存於每個人身上的。金剛經里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佛性。但是可以完全控制自己身上獸性的人,似乎不太有。
完全控制了,可能就成活佛了吧。佛家說照見五蘊皆空,而我們凡夫俗子卻被五蘊和我執深深困住,在這人性的沼澤中苦苦掙扎,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希臘式悲劇嗎?
最後老虎離開了派,並沒有回頭看一眼派。派哭的很傷心。在我現在的理解是,成長。當我們終於成熟到可以控制自己內心的猛虎了,你也不再是過去的你了。
這成長可能是突然的也可能是循序漸進的,你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控制這一切,遺憾的是你還沒來得及和過去那個莽撞無知的自己好好告別。「也許人生就是不斷放下,遺憾的是,我們還沒來得及與之好好告別」
然而,這只猛虎一直住在我們心裡,伺機而動。我們需要一直小心翼翼的照顧它才能不讓它出來搞破壞,而很多時候,它並不是你引誘出的,而是別人。因為受到他人的影響,你釋放了心中的猛虎。
如何和自己內心的猛虎和平共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許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尋找平衡的過程吧。為了獲得內心的寧靜,我們將遭遇一切。
所有崎嶇都是詩。幸福是寓言,不幸是故事。
也許生命的本質就是虛無和孤獨,但是請不要怕,沒什麼大不了的,去尋找答案的過程比結果重要多了。重要的是去寫,去經歷,去感受。
「真實的活著,比任何主義和觀念都重要。
(3)少年與老虎的電影怎麼看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開始於蒙特婁,也結束於蒙特婁。一名在找尋靈感的作家,無意間得知了皮辛墨利多·帕帖爾的不可思議的故事。被大家稱為派的男孩,成長於1970年代的印度朋迪榭里。
他的父親開了一家動物園,派整天與老虎、斑馬、河馬和其他異國動物為伍,對信仰、人和動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然而他試圖與孟加拉國虎理查德·帕克交好的舉動,卻引來父親勃然大怒。
派的父親當場以血淋淋的教訓讓他知道:動物與人的思考模式不同,一旦忘記這一點就會送命。這次的教訓沖擊了派對世界無止盡的好奇心,令他永遠無法輕忽,最終甚至影響了他被迫經歷的旅程。
此時印度發生了全面性的改變,動搖了派的多采多姿的世界。在派17歲那一年,他的父母決定舉家移民以追求更好的生活。移民能帶來新世界的新冒險,卻也代表派必須離開他的初戀情人。
在選擇移民加拿大之後,派的父母關閉動物園、收拾所有家當搭上一艘日籍貨船。在船上,他們遇見一位殘忍成性的法國廚師。當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原本令派感到刺激無比的暴風雨,才一瞬間就成了吞噬貨船的大災難。
船沉了,然而派卻奇跡似的活了下來。他搭著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而且有一名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同伴-理查德·帕克。冒險的旅程開始了。而這頭過去在派的面前展露本性的猛虎,則成了派的大敵。然而在學習共存的過程中,理查德·帕克逐漸成為派重返人世的最大希望。
派與理查德·帕克面對許多無法想像的挑戰, 包括大自然的壯闊以及無情襲擊渺小救生船的狂暴。其中一場特別兇猛的暴風雨,為派帶來精神上的體驗,讓他質疑神對他的安排。
然而從頭到尾,派都沒有絕望。一本舊的求生手冊、海上的生物光、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亮的碧波、以及一頭躍出海面的座頭鯨,都能讓派得到喜悅[2]。
Ⅳ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的含義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的含義是展現了人性的美與惡、真與假,並對現實與夢想、追求與恐懼有著精巧的探索。
我認為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實講述了三個故事,依次來揭露電影的本身所表達的含義,第一個故事太虛幻而不真實,但是第二個故事也有自己的破綻派在逃避關於母親的去向問題。故馬伯庸提出了自己的「第三個故事」:派其實吃了自己的母親。
一、第一個故事:人與虎的漂流是虛幻的
關於派與老虎之間的 「漂流奇事」,在影片中也是花費了大量手筆進行描寫的。派是一個生於印度並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動物園。在派舉家遷往加拿大的途中,他們所乘坐的輪船遭遇了暴風雨並且在海上沉沒了。在這場災難中,派的家人全部遇難,而派僥幸落在救生艇的艙蓋布上得以生存,與他同處一艇的還有一條鬣狗、一隻斷了一條腿的斑馬、一隻母猩猩,以及一隻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只剩下派和老虎相處。自知無法戰勝老虎的派最終選擇與它一起面對漂流生活。7個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魚捉蝦,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飽老虎,也讓自己活下來。在他們歷盡各種挑戰和磨難後,在墨西哥的海灘上獲救,而那隻老虎(人的兩面性,與羅聞全所講的人是適應性的動物相似)卻頭也不回地消失了。
如果這部《少年和老虎海上歷險記》情節發展到此為止,確實是乏善可陳了。但是直到少年派講出最後那個所謂杜撰出來的第二個故事:救生艇上並沒有動物,只有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派和他的母親。廚子殺害並吃掉了水手,然後又殺死了母親,派忍無可忍同樣地殺害並吃掉了廚子,最終活了下來。往復的鏡頭一幕一幕在腦海中閃現,之前好像並無深意的打趣細節都成為了伏筆,整個故事串聯起來,打破了原本和諧並且奇幻的冒險故事,一個有些殘酷無情的血淋淋的故事展現在眼前。
二、第二個故事:母親的真實下落被隱瞞
故事的過程:派、母親、水手和廚師登上救生艇。水手受傷,很快死去。廚師將其吃掉。然後派不小心放跑了一隻海龜,被廚師毆打。母親與廚師爭執,被廚師所殺。廚師把母親的屍體扔進大海喂鯊魚。派出於憤怒殺了廚師,並吃掉了他。
在這個故事裡,各種元素和第一個故事完美對應,母親=猩猩,廚師=鬣狗,水手=斑馬,老虎=派(獸性的一面),看似完美無缺,合乎情理,連最理性的保險公司都快要認同,但其中卻存在著兩個破綻。第一個破綻,是香蕉。當派講述第一個故事的時候,說猩猩坐著漂浮的香蕉而來。保險調查員立刻指出,香蕉不會漂浮。當派講述第二個故事時,對這個細節居然沒有修改,仍舊堅持說媽媽坐著漂浮的香蕉前來。香蕉在現實里能否漂浮,並不重要。在電影的世界裡,保險調查員指出香蕉不能漂浮,這代表了一種常識,它的功能是用來牽出派講的故事裡反常識的地方,內在邏輯是自洽的。第二個破綻,是媽媽的死。廚師是一個對食物很執著的人,他會吃老鼠,會把水手殺掉用肉做魚餌。對他來說,每一塊肉都是極其寶貴的。可是媽媽死後,廚子沒吃掉她,扔到了海里餵了鯊魚這是一種浪費,尤其是廚師已經吃過了水手,對他來說,最大的心理障礙已經消除,沒理由會做這種浪費行為。
三、第三個故事:是派吃了自己的母親
少年派和老虎是其中最醒目的一對,但還有一對本喻很容易被忽略。母親與蓮花。蓮花與母親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在此之前已經有兩次顯著暗示。一次是在開頭,母親在地板上用粉筆畫蓮花給派看。一次是電影中段,派俯瞰海底,先是魚形成蓮花,然後又變成母親的容貌,最後疊加到了沉船。所以准確地說,蓮花代表的是派對母親的思念和愛。與此同時,李安還特意安排了阿南蒂給派講解舞蹈,引出一個關於蓮花的重要比喻:林中蓮花。在派問阿南蒂林中蓮花是什麼意思時,她沒有回答。直到我們進入整個電影最關鍵的一段情節:食人島,才恍然大悟。派在夜晚的林中摘下一朵蓮花,打開以後,裡面是一顆人牙。於是「林中蓮花」這個比喻和指向,在這里得以完成。
Ⅳ 一部外國電影一個男孩和一隻老虎在大海上生活好多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系,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Ⅵ 一個孩子和一頭老虎在海上漂流的電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根據揚·馬特爾風靡全球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好萊塢華人導演李安執導,影片講述了少年派和一隻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歷程。
去看了兩遍,第一遍時候以為是奇幻片,結果有點失望,但晚上失眠了,一直在想裡面的內容,第二天又去看了一遍,看到了很多第一遍沒有注意的細節,另外這部電影稍微需要一些宗教的知識,比如印度教,第二遍看之前自己好好查了一下相關的內容,真的非常棒,可能你剛看完會失望,但是這電影後勁很大,需要好好的回味。
希望你也喜歡!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