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800字觀後感電影《哈姆雷特》有感
眾所周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之一,莎士比亞在劇中成功地塑造了哈姆雷特這一藝術形象,使其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哈姆雷特是怎樣一個形象呢?先簡單描繪一下劇情。劇中丹麥王子為父復仇的故事取材於公元1200年的丹麥史,莎士比亞的復仇劇在眾多的改編中推陳出新,成為戲劇史的一大奇觀。劇本開始是丹麥動盪不安的社會局面,新國王克勞狄斯(即哈姆雷特的叔父)以殺兄之暴行,奪取王位,霸佔王後,並企圖置哈姆雷特於死地。克勞狄斯是一個自私陰險的傢伙,許多人從惡如流,王後禁不住情慾的誘惑委身於他,而哈姆雷特昔日的情人和朋友也成為新國王的密探,大臣波洛涅斯趨炎附勢,為了保護個人的既得利益,變得圓滑世故,失去正直之心。在這種情況下,哈姆雷特由原來是「快樂王子」變成「憂郁王子」,嚴酷的現實擊敗了他昔日的夢幻和信念。哈姆雷特在父親靈魂的提示下得知真凶就是他的叔父,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但由於他的猶豫不決和骨子裡的軟弱,使得復仇計劃一再拖延。最後,終於在比劍的時候手刃仇人,而自己也倒了下去。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在1601年完成的作品,當時正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之初,人們對上帝的信仰開始動搖。在個性解放,關注「人」這一大背景下,莎士比亞創作出這樣一部劇本,表現出理想與現實背後的隱患,《哈姆雷特》正是他對充滿隱患和混亂社會的一種審美參照,正是這樣,一個藝術人物開始登上世界文學舞台。
哈姆雷特說:那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惡毒的秀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獄」。這些意象象徵性地告訴我們,上帝失落了,而魔鬼卻活著,世界變成冷酷的世界,變成一個顛倒的時代。這樣一個時代的哈姆雷特卻是一個處於理想於現實中的矛盾人物形象,是一個人文主義者。這些觀點和眾多學者是一致的,我以為哈姆雷特作為一個悲劇人物,更有其自身的特點。
哈姆雷特不具備一個王子,未來國王的氣度和膽略。哈姆雷特在復仇中一再拖延,錯過許多良機,比如在克勞狄斯懺悔的時候,他完全有能力有機會把罪惡的國王殺死,而他卻以為克勞狄斯是在向神懺悔,這個時候殺死他不仁慈,會受到神的責怪。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精神,卻更能反映他遇事的不果斷和缺乏勇氣。一個王者通常是不講游戲規則的,哈姆雷特為他所具的人文氣質所害,導致最後悲劇的發生。
哈姆雷特是一個偏激和悲觀的人物。他的言行在後來越來越游離於為父復的責任和重新奪取王位的社會責任。在現實的壓抑下竟然想到了自殺「早早脫身而去」,「誰願意負著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壓迫下流汗?」然而一想到死後不僅要墜入一片虛無的世界,而且靈魂有不得安寧,他在心頭又升起對死亡的恐懼。在這樣的想法下人就顯得十分卑微和不足道,充滿了悲觀的情緒。
哈姆雷特的內心充滿矛盾和斗爭。從以上文字中也能看出哈姆雷特心中的這種矛盾心理。在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使他一次次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就是這種心理使得復仇成為泡影。這種矛盾心理讓他猶豫和悲觀,在一次次機會面前,讀者比他還著急。
雖然是以悲劇結尾,但我以為,哈姆雷特的使命已經完成,他可以走了。在最後克勞狄斯設下詭計,企圖通過比劍殺死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卻殺死了和他比劍之人,並在其臨死之前得知劍上有毒,拿起劍來結束了惡魔的生命。這一次,他沒有憂郁,沒有令所有的人失望,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親眼看到了仇敵的死亡。我以為哈姆雷特之前一直懦弱和猶豫,悲觀和偏激,而在臨死的時候,他卻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轉變,揣著一個真正王子的夢去了。
哈姆雷特就是這樣的一個藝術形象,四百年來任人評說。莎士比亞通過內心沖突個劇情沖突把一個人物推上世界文學舞台,一直受觀眾和讀者的喜愛,言之不盡。在世界文學史上,哈姆雷特這一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在人們心裡,已經不朽了。
2. 哈姆萊特觀後感
反傳統的電影傾向 電影《腦囧》觀後感
3. 哈姆雷特觀後感要求五百字
我曾看過《哈姆雷特》的電影,只記得男主角如吟詩般緩緩吐出的: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英倫的古典宮廷,高貴優雅的王子,著實完滿了一個十四歲少女的夢。我深知彼時的膚淺,便報著虔誠與憧憬重溫一次中世紀的王子復仇記。 比起電影里四處彌漫的奢華宮廷氛圍,學校的舞台搭置則更有一種凋敝沉重的厚重感。鑲金紅帷幕華麗拉開,漫天的巨幅撲克牌,高台上的王座,瞬間將我們拉近那個神秘又遙遠的中世紀英國。我們象無疑闖入遠古夢魘中的人,只敢屏氣凝神,深怕沾染上了詛咒。 復仇彌漫在簡朴舞台上,哈姆雷特的靈魂被困在父親的死亡中,他佯裝發瘋,他掙扎彷徨,和鬼對話,他懷疑踟躕,卻又復仇的怒火深深困住。在錯殺奧菲利亞父親後,他踉蹌著撕心裂肺的勸說著他的母親,他怒吼著他的憤怒與不甘,他急於拆穿一切,深深又殷切的期望他的母親能悔改,那一刻,紅色的黑色的山高海深的冤屈流淌在舞台上,淹沒了所有人。演員不多,劇場卻震撼宛如地獄,是哈姆雷特是克勞迪斯是波洛涅斯是鬼是巫,人人皆是哈姆雷特。他們時而講述時而扮演,哈姆雷特帶著仇恨迸發出的各種「滿口荒唐言」,克勞迪斯陰陽怪氣的口腹蜜劍,波洛涅斯滑稽又隱晦的詩體語言。他們穿梭自如,端凝肅穆,一切都飽和到了極點,空氣都要滴出血來。英國中世紀和鬼氣莎翁復仇的激盪盡在其中。
話劇如巫,召喚遠古,照亮現實。
4. 《哈姆雷特》的影評
整部劇在台詞方面精緻而細膩,耐人回味,人物和劇本的結合非常融洽,不刻意的同時,表現力也極強。
看了書,再來這部電影。突然覺得它的結尾也並不那麼悲傷了。劇情不用多說,之所以說這部悲劇沒有悲傷至極,是因為在畫面的生動闡釋之下,讓我們看到了各種選擇。克勞迪斯選擇弒兄篡位,即使有悔過之心卻仍然功利至上;橋特魯德雖然在片中表現出極大的反差,但在最後仍然遵循了自己母愛的本能而喝下毒酒;奧利菲婭在深受重重打擊之後精神錯亂,但在無盡的思念和不停的歌聲中,她的死亡如同鮮花凋零一般在水流中充滿唯美的色彩;雷歐提斯由於被仇恨充斥,在無理性的選擇中遭到利用,使得自己也一並摧毀;而王子哈姆雷特,看盡了人間冷暖,由快樂而瞬間落入沉鬱,但當他得知真相後,他沒有讓自己同母親一樣,理所應當的接受眼前的局面,最終選擇不去苟延存活,而去抗爭。我想,即使王子的結局逃不開死亡,但他選擇死亡的方式仍然要比前者值得萬倍,他的選擇,無疑代表著剎那光華的綻放。
之所以會說「從容燃燒」,是在於不論是劇中的王子哈姆雷特,還是現實中的我們,在考慮這句已被運用廣泛的「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或者毀滅,這是個必答之問。)」的同時,更要去多想想在生存與死亡之間的一個選擇,這便是: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FADE AWAY.(與其苟延殘喘,不如從容燃燒。)
5. 「我心中的哈姆萊特」作文
看完《哈姆雷特》的電影後,我被深深的震撼了,魯迅先生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毫無疑問,《哈姆雷特》是一幕極具震撼力、感染力的悲劇。
哈姆雷特是王子,按照傳統,是王權的繼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破碎:國家發生宮廷政變;國王被害;王位被叔父竊取;王後改嫁;滿朝臣子趨炎附勢。現實社會逼他不得不裝瘋賣傻,進行復仇。
哈姆雷特時勇敢的,他本可以屈於自己的命運,不去探尋父王死去的真相,但他毅然走上了找尋真相的道路,他不想讓自己生活在庸庸碌碌之中,每當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候,他都勇敢的做出抉擇,然後坦然面對結果。這可能是哈姆雷特永恆的魅力之所在吧。
哈姆雷特時善於思索的,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擊破了叔父設下的一個又一個圈套:先是戳穿了波羅涅思和諾森克蘭等人進行刺探和監視的把戲;接著又採用「調包計」除掉了奸王的兩個走卒,把奸王「借刀殺人」的陰謀擊得粉碎;最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毒酒和毒劍還給了奸王。在每一個回合中,哈姆雷特都顯得很有謀略。
哈姆雷特是極其珍視感情的,在裝瘋賣傻躲避奸王的迫害時,依然抑制不住對奧菲利亞的思念,不忍心讓她由於自己裝瘋而痛苦,冒著受到國王懷疑的風險給她寫了一首情詩: 「Doubt thou the stars are fire ………But never doubt I love.」
哈姆雷特並不是完美的,他雖然善於思索,卻優柔寡斷,過於自責,喜歡自我懷疑,總是鬱郁不樂,遲疑不決。他雖然受到人民的愛戴,卻不相信人民。哈姆雷特也是相當沖動的,他崇尚個人英雄主義,一次又一次錯過手刃仇人的機會,最終與仇人同歸於盡。
但是這些掩蓋不了他的魅力,他的形象始終是高大的,我們從心裡接受並認同他——他是一位英雄。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我心中的哈姆雷特就是這樣的。
6. 求《哈姆雷特》觀後感 2000字左右 急用!!謝謝了!!!
《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覺得撲朔迷離的,或者說是最富於哲學意味的。其中如父王為惡叔所弒,王位被篡,母後與兇手亂倫而婚,王儲試圖復仇而裝瘋賣傻等情節,均可見於古老的北歐傳說,特別是丹麥歷史學家所著的《丹麥史》中。這些塵封已久的原始資料,本來只記載著一些粗略的情節和蒼白的姓名,毫無性格於動作可言,但是在莎士比亞的筆下,讀者卻發現自己生活在一群鮮活的人群中間,幾乎和他們休憩相關,禍福與共。特別不可思議的是,其中出現了一個幾百年來令世人嘆為觀止而有莫測高深的光輝典型。圍繞這個主人公,可以提出很多問題。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瘋還是假瘋?這個性格的典型意義在哪裡?這些問題都不是單憑劇情就可以解決的。 要充分認識和正確評析本劇的中心人物,必須全面照顧他的性格和環境相矛盾的復雜性,認識他從「時代脫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過來」這句豪言壯語,到「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句絕望的嘆息的全部心裡背景。實際上,哈姆雷特的尷尬在於以一個纖弱而又明達的心靈肩負著與其行為能力不相稱的重任。用歌德的說法:「這是一株橡樹給我栽在一個只應開放嬌嫩的花朵的花瓶里。」哈姆雷特,一個純潔,高尚,有道德,有知識,有決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為,不可能成為英雄的人,就是那個「花瓶」;那項他承擔不起,幾乎連渺茫的希望都沒有,但又決不可推卸的復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樹」。 一旦「橡樹」的根須膨脹開來,「花瓶」就非給擠破不可,這就是悲劇。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環境的殘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這個獨特的性格在內涵方面顯得緻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顯得博大而深廣。正是這樣,有的專家便聲稱,哈姆雷特並不是一個客觀的過時的角色,而是我們每個人自己。 莎士比亞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全世紀,他的戲劇就象燦爛星空中的北斗,為人們指引著方向。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他提出這個問題正是哲學的基本命題。因為剛剛發生在他身上的這些事引發了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諸事順逆的時候,他是不會考慮到這個問題的,那時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時的生活無疑是美好的,而現在,突如其來的這場悲劇迫使他正視生活陰暗的一面和人性醜陋的一面。 可以說,哈姆雷特對人生中陰暗的那一面還是有比較深刻的了解的。過去他對這一切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如今殘酷的現實迫使他面對這一切。他預感到,自己已經被不可避免的拖入到一個悲劇的命運中。如果他父親真是被害死的,那麼為父報仇就成了他一生中不可推卸的使命。而他的敵人又是當今的國王,要想殺死他,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無論多麼困難,殺父之仇是不能不報的,而他當前的任務是要想出一個巧妙的辦法來核實他的叔父是否殺害了他的父親。陰謀,暗算與殘殺,這些是違背哈姆雷特善良純真的本性的,但又是他復仇的使命所必須的。處在人生中花樣年華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復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滿仇恨,使他內心陰暗而沉重,他陷入了無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淵。 哈姆雷特讀後感 哈姆雷特讀後感 範文一: 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 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劇中人霍拉旭所說:" 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 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 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 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 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 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 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哈姆雷特讀後感 範文二: 在沙翁所有的作品裡,《哈姆雷特》或許是最受爭議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你在16歲時或許會被《羅米歐與朱麗葉》感動得瀟然淚下,卻覺得《暴風雨》不知所雲;當你60歲時,又可能深深地被後者所帶有的神秘主義色彩所打動而對人生有所感悟,而前者卻已經無法再次激起你心中的波瀾……但是無論你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當你經歷了一場豐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當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重新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自我,你總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你會覺得那似乎應該是屬於永恆與不朽的東西。因為它談到了人生的抉擇,談到了一個生活在特定的歷史與生活環境下的人在對他個人來言是獨特的,而對於全人類來說又是普遍的的命運面前,在只有從過去所積累的有限的經驗可以憑借與依託的情況下,所選擇的人生之路。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經驗也代表了我們自己的經驗,他所面對的命運在我們人生的某個階段里也是我們所要面對的。我們面對絕望的存在,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霧中找尋真相,在兩難問題里作出行動,在一個失去標准與可以衡量標準的尺度的世界裡重建價值的體系與精神大廈…… 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時他的抉擇是非理性的,相當沖動的,比如當他在激怒之下一劍刺死他誤以為是國王的波洛涅斯時,然而或許正是他這種不理智的抉擇,這種人性的弱點的表現,讓我們打心底里接受和認同他的藝術形象,因為我們常常可以在自己身上看見他的影子…… 哈姆雷特又是極其珍視感情的,在他以裝瘋來躲避國王的迫害時,他依然抑制不住對奧菲麗亞的思念,不忍心讓她由於自己裝瘋而痛苦,而冒著受到國王懷疑的風險給她寫了一首小詩:'Doubt thou the stars are fire;Doubt that thesun doth move ;Doubt truth to be a liar;But never doubt I love. 就是這樣,哈姆雷特在對命運的抉擇中構造了自己的悲劇,原來他完全可以屈服於自己的命運,不去探詢父王死去的真相,但哈姆雷特的性格不允許他帶著一個疑問生活在庸庸碌碌之中,所以他毅然走上了找尋真相的道路,此後,只要他所做出的任何抉擇稍有不同,他和其它人最終的命運都會改變,但是他的經驗促使他一次次作出在他認為是正確的而實際上是致命的抉擇,最後,哈姆雷特並沒有為自己的抉擇感到遺憾,他只是希望霍拉旭能為他"in this harsh world draw thybreath in pain, to tell my story." 因為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抉擇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情況下唯一而不可重復的,所以在這里假設如果哈姆雷特能回過頭去重新作出抉擇,會是怎樣一種情景就毫無意義;我們每一個人也是這樣,可以說,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抉擇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它將直接影響到我們未來的命運,沒有什麼標准可以衡量我們的抉擇是否正確,我們也必然要接受自己的抉擇所引起的一切後果,就象哈姆雷特所說的"Thingsstanding thus unknown , shall live behind me !" 或許我們要面對的問題不是象"to be, or not to be"這么嚴重,然而,要想在這個充滿風險的混沌的世界裡做好??而不是做對??每一個抉擇都不會容易。在一個除了目標,再也沒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惡的世界裡,勇敢地作出抉擇,然後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運,……這就是哈姆雷特永恆的魅力之所在吧? 作者:讀後感之主 2007-7-26 15:09 回復此發言 -------------------------------------------------------------------------------- 2 哈姆雷特讀後感 哈姆雷特讀後感 範文三 《哈姆雷特》,印象不深刻。後來看了電影,不知為何只對美麗的奧菲利亞感興趣。她有一頭金色的長發,從鬢角兩側向上分別攪成兩個麻花辮,垂在耳後,她長的美如天仙,有著一張最純潔的臉,和最燦爛善良的笑容。在之後的很多年裡,年輕的逃跑一直都是把長長的頭發,在耳側攪成兩個麻花辮。 再後來,看了一幅油畫,奧菲利亞落水時,她巨大的裙裾和著鮮花野草樹枝托著她,像小船一樣悠悠的飄向遠方,飄向再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可愛的奧菲利亞,還張著她美麗的小嘴,幽幽,幽幽的唱著歌,從容,從容的赴天國。 那印象太深了,至今鮮明歷歷。甚至痴想,如果一生中,有值得像奧菲利亞那樣牽掛的人,讓自己牽掛,讓自己在乎,他也一樣牽掛在乎自己,哪怕自己垂垂老也,也不會擔心紅顏消失,即便走盡紅塵之路,也會如美麗的奧菲利亞一樣,從容赴天國。奧菲利亞,給了我那麼多美麗的聯想,因為她的美麗和純情。奧菲利亞甚至讓我覺得死也是可以如此美麗動人的。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對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奧菲利亞只能如一條自生自滅的小船,能讓她從容美麗的香消玉損,已經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樣的時代,在那個特定的典型的環境里。 奧菲利亞的命運只能維系在王子身上!王子愛她,至少曾經愛過。她也確信王子愛她。連她的哥哥、父親都看得出來。可是,王子背負著替父報仇,為母雪恥,為國除害的大任!這些都比對一個女人的愛情來的重要!他在復仇的火海中掙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構陷中抗爭,他在對母親的失望中奮斗,他在對周圍人的圍追堵截中,像個獵豹一樣左躲右閃,伺機反攻,這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再去關心愛情,關心一個愛著她的女人。 這個女人甚至成了試探他的籌碼,這個單純的姑娘被人利用了來試探自己的愛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親,而父親是受新國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殺掉了偷聽的老臣--------他心愛的姑娘的父親,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奧菲利亞,這個孤苦無依的姑娘,在父親被情人殺死、情人不在身邊,哥哥在外流浪的情況下,瘋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過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詞:「這是給您的茴香和漏斗花,這是給您的芸香。這兒還留著一些給我自己,遇到禮拜天,我們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的別致一點。這兒是一支雛菊,我想要給你幾朵紫羅蘭,可是我父親一死,他們全都謝了。」 作為大臣的女兒,她必須謹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還要她跟王子保持距離,她這樣做了,因為她是個乖女孩。父親讓她試探王子是否真的瘋了,她也做了,因為她是個乖女兒。現在,她可以說自己心裡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給自己所愛的人採花,跟他對話,在王宮里出出進進。甚至,按自己的意願,去編織花環,爬到高高的樹枝上,唱歌遠望,那結果是,樹枝斷了,連同她一起,順水漂流、順水漂流,帶著這個美麗的姑娘回到了天國。 沒有她的世界裡,男人們的血腥的角斗,更加肆無忌憚!
採納哦
7. 哈姆雷特讀後感800字急用!!!高一水準!
《哈姆雷特》讀後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悲劇中的代表作品,這個創作於1600~1601年的劇本整整被推崇了幾個世紀。就是現在,我們依然可以感覺到它的震撼人心。而這震撼不只來源於情節,也不僅僅是出色的文學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所體現出來的問題。
它在思想內容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會的罪惡與本質特徵,同時,它還提出了一個關於命運的問題:命運這種東西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它既像影子一樣和我們形影不離,又似陽光一樣溫暖人心,但更多時候,,像夢魘一樣深邃而可怕。霍拉旭在戲劇的第一幕、第五場 露台的另一部分有這樣的一句話「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這句話,無疑,相當精闢。
本劇是圍繞著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他在德國的威登堡大學學習時,國內傳來噩耗,父王突然慘死,叔叔克勞斯迪篡奪王位,母親改嫁克勞斯迪。哈姆雷特回國奔喪,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見到了父親的鬼魂,父親的鬼魂告訴了他自己是被其叔克勞斯迪所害的真相,並要求兒子為他報仇,但不許傷害他的母親,要讓她受到良心的責備。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後,精神恍惚,他整天穿著黑色的喪服,一心想著復仇。一天,他去見自己的戀人首相的女兒奧菲利婭,他又想求愛又想復仇,行為怪誕。奧菲利婭把王子的情況告訴了首相,首相又報告了克勞斯迪。克勞斯迪雖然不知道老國王鬼魂出現的事,但他心中有鬼,派人試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一方面想復仇,一方面又礙於母親的面子,同時他也不十分確定父親鬼魂的話,非常苦惱。哈姆雷特決定要證實克勞斯迪的罪行,正好這時宮中來了一個戲班子,他安排了一出戲,內容是一個維也納的公爵被他的一個近親在花園里毒死,不久這個兇手還騙取了公爵夫人的愛。戲演時,他在旁邊注意觀察克勞斯迪,見克勞斯迪坐立不安,中途就離去。哈姆雷特確認了父親鬼魂的話,決定復仇。一天,克勞斯迪獨自一人的懺悔,哈姆雷特本可以殺死他,可又覺得懺悔中的人被殺後會進入天堂結果罷手。克勞斯迪派王後勸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與母親發生爭執,誤殺了躲在幃幕後偷聽的首相。克勞斯迪以首相的兒子要復仇為由,要將哈姆雷特送往英國,准備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識破克勞斯迪的詭計,中途返回丹麥。當時,奧菲利婭受刺激發瘋,落水身亡,哈姆雷特回國時,正趕上她的葬禮。克勞斯迪挑撥奧菲利婭的哥哥同哈姆雷特決斗,並在暗中准備了毒劍和毒酒。哈姆雷特第一會合獲勝,克勞斯迪假意祝賀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沒喝。哈姆雷特第二回合獲勝,王後非常高興,端起原准備給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去。決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對手的毒劍,但他奪過劍後又擊中了對方。王後中毒死去,奧菲利婭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揭露了克勞斯迪的陰謀。哈姆雷特用最後的一點力氣用手中的毒劍擊中了克勞斯迪,自己了毒發自亡。
在人物刻畫上,莎翁可謂是煞費苦心。劇中人物的語言充分表現出了人物鮮明的性格。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和環境是相矛盾很有復雜性的。他從「時代脫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過來」這句豪言壯語,到「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句絕望的嘆息的全部心裡背景。他一系列的語言表明他是一個純潔,高尚,有道德,有知識,有決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為,不可能成為英雄的人。歌德說過:「這是一株橡樹給我栽在一個只應開放嬌嫩的花朵的花瓶里。」而他就是那個「花瓶」,那項他承擔不起,幾乎連渺茫的希望都沒有,但又決不可推卸的復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樹」。
一旦「橡樹」的根須膨脹開來,「花瓶」就非給擠破不可,這就是悲劇。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環境的殘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這個獨特的性格在內涵方面顯得緻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顯得博大而深廣。正因如此,有的專家便聲稱,哈姆雷特並不是一個客觀的過時的角色,而是我們每個人自己。
本劇表現得並不只是那個年代的某個故事,也不只是那個時代矛盾的縮影,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命運」,為我們指引航向。所以說: 莎士比亞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全世紀,他的戲劇就象燦爛星空中的北斗,為人們指引著方向。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曲折的情節,深入的人物刻畫,更是其中蘊含的哲理。這也許就是莎翁及其戲劇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哈姆萊特》讀後感
《哈姆萊特》的作者,傑出的戲劇家兼詩人威廉.莎士比亞出生於英國中部風景秀麗的艾汶河畔斯特拉福鎮,他父親是一個經營羊毛、皮革的商人。後因父親破產,莎士比亞不到十六歲就自謀生活。她1585年離開家鄉,到倫敦謀生。
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一般被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創作歷史劇與喜劇;第二階段主要寫悲劇;第三階段主要寫傳奇劇。她一生寫了37部劇作,154首十四行詩。《哈姆萊特》與《奧塞羅》、《李爾王》、《麥克白》並稱四大悲劇,是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
哈姆萊特的故事最早見於12世紀末丹麥歷史學家沙克索.格拉馬提卡斯的《丹麥史》,16世紀末,曾被改編為戲劇,以復仇為主題,流行一時。莎士比亞將這一單純為父復仇的故事,改變唯一出反映特定社會矛盾的傑出悲劇。股市講述丹麥王子哈姆萊特在德國人文主義思想中心威登堡大學求學,父死回國送葬,回國後,他見到的是叔父篡奪王位並與母親匆匆結婚,滿朝文武向新王諂媚,他深深感到抑鬱和痛苦。這時,父親鬼魂出現,告訴他自己實際上是被自己的兄弟所謀殺。王子為了證實鬼魂的話和逃避仇人的監視,假裝精神失常。篡位者對
此十分懷疑,就派哈姆萊特的兩個老同學和御前大臣的女兒--他的情人去試探他的隱秘,這都被哈姆萊特一一識破了。為了證實謀殺者的罪行,哈姆萊特安排了一場「戲中戲」,劇情與其父被謀殺的情形十分相似。這是謀殺者驚惶失措,因而暴露了自己。這時,王後受其夫指示,找王子談話,談話間,哈姆萊特發現帷幕後有人偷聽,就把劍將他刺死,原來是御前大臣,他情人的父親。無辜的姑娘既失去了父親,又失去了王子的愛情,應此瘋癲,墜河而死。新王決心除掉哈姆萊特,設計派他出使英國,以便借刀殺人。但這一陰謀也被王子識破,他中途折回丹麥。新王又生一計,讓御前大臣之子與王子比劍,暗中備下毒劍毒酒。比賽中,哈姆萊特被毒劍刺中,又用毒劍刺中了新王和御前大臣之子,王後也因誤飲毒酒身亡,四人同歸於盡。哈姆萊圖臨死前囑咐好友繼續他未完成的事業。
哈姆萊特是一個性格非常復雜的人物,他對社會現實善於觀察和思考,並曾經懷著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願望。但他對人類的信念突然被他母親和叔父的偽善所粉碎,他感到它所生活的空間原來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他不能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微賤者費盡辛勤換來的鄙視」。他對丑惡現象的深惡痛絕和對現實生活的無能為力,和他無法解脫的內心深層的痛苦,這種矛盾和痛苦是他喊出「Tobe,ornottobe」這一震撼了數代人靈魂的問題。這一問題很難完全譯成中文。它包含著「活著還是死去」、「生存還是毀滅」、「忍受下去還是反抗」等種種含義。正是由於無法對這一問題做出明確的回答,哈姆萊特才長期躊躇和拖延著他早應採取的復仇行動,關於這種說法曾經有過不同的看法和爭論。有人說,這是由於他「生性猶豫,缺乏行動,所以失敗」;有人說他「天生患有憂鬱症」,用歌德的話來說就是由於他「軟弱性,缺乏魅力」;俄國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則認為:「哈姆萊特天生純粹是內在的、冥想的、主觀的、生來富於感情和思想的;而可怕的事變要求它的,卻不是感情和思想,而是行動;召喚他從空想的世界中走出來,到現實世界中去,到和他的精神氣質完全不同的行動的世界中去。」其實,以上這些都是復仇行動所以延宕的原因。此外,恐怕還應加上他對母親的下意識的眷戀,對殺死叔父後自己所承擔的責任的恐懼等等。另外,這種延宕同時也是出於戲曲情節和沖突的規定性和需要。
總之,《哈姆萊特》是一出悲劇,一出讓人無法忘記的悲劇。
哈姆萊特》讀後感
以我的閱讀品位,談論經典中經典的莎士比亞戲劇,是不自量力,不過,「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
特」,粗淺的意見總還是有一點的:
在人物塑造上,《哈姆萊特》除王後和極次要人物外,可說是個個性格鮮明:哈姆萊特的才智過人、勇
於復仇卻又悲觀厭世,猶豫彷徨;克勞狄斯的陰險詭詐和偶爾良心對自己罪惡的不安;奧菲利婭的軟弱
順從,可悲可憫;波洛涅斯的精明和奴才習氣;雷歐提斯的魯莽輕信,易於驅使。
學者們說,這些人物也體現了人類所共有的某些性格,我認為有道理。
在語言上,對白和獨白保持莎翁慣有的詩意,蘊含哲理,表現了人文主義者對封建暴政的反抗。其中第
三幕第一場「生存還是毀滅」一段,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內心獨
白相比,不僅反映了人文主義者的兩面性,也是一切時代有志之士在面臨生死抉擇時的心聲,而後者只
是體現了過去和將來特定時代的遠大理想。
許多人都認為「生存還是毀滅」體現了我們在作出一切抉擇時的兩難心理,我卻不太贊成。可以說體現了生與死的抉擇,也可以說體現了重大利益的取捨,但如果遇到無關緊要的抉擇也要喃喃自語「生存還是毀滅」,難道不可笑嗎?
記得以前在《讀者》上讀到一篇清點上個世紀人類在戰爭、財產、環境、太空垃圾上付出的代價,文筆辛辣冷峻,題圖是哈姆萊特捧著一件不知什麼東西,等近日讀了原著後,才知道是王子在墓地前捧著國王的弄人郁利克的骷髏發出對死亡的感慨,而我能認出是哈氏的形象則緣於幼時的印象。此劇的影響於此可見一斑。
《哈姆萊特》(朱生豪譯)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內涵上的確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能相比的。
哈姆萊特讀後感
近日,我看了莎士比亞所作《哈姆萊特》,它是由五幕悲劇組成的.在這位戲劇大師的幾部悲劇中間,《哈姆萊特》是最撲朔迷離的,也是最富有哲理性的.其中如父王為惡叔所弒,王位被篡,母後與兇手亂倫而婚,王儲試圖復仇而裝瘋等基本情節.十分吸引我,卻又十分悲慘.
這次我想聊聊劇中的三個人物.
第一位是本劇的主人公--哈姆萊特.讀完這本書,我認識了他從"時代脫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扳正過來"這句豪言壯語到"是活下去還是不活,這是個問題"這句絕望的嘆息的全部心理背景.實際上,哈姆萊特的尷尬在於一個纖弱而又明達的心靈肩負著與其行為能力不相稱的重任,比坦特魯斯更難堪飢渴,比西緒弗斯更枉費心力.用歌德的說法,"這是一株橡樹給栽在一個只應開放嬌紅嫩綠的昂貴的花瓶里."在哈姆萊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環境的殘暴性是如此相反而又相成,以致這個獨特的性格在內涵方面顯得密緻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顯得博大而深廣.
其實就是如此的撲朔迷離,讓我的同情也不得不轉移到配角奧利菲亞的身上,她是如此的年輕,心靈和身體都沒有成熟,種種柔情連她自己都不明其所以然,便提前油然而生,愛和恨一起壓擠著,煎熬著她脆弱的身心.她愛人,同時渴望被愛,卻往往意識到自己愛人勝過被愛.她不幸而又無助,不是因為品質上的弱點,完全只是由於自己也不了解的天真無邪,她當然十分痛苦,卻從未流露出來.所以在我看來,她更像一隻小鳥,為了尋求庇護,投向哈姆萊特的懷抱;可嘆他在神經錯亂中,竟把她從自己身旁摔開去,摔的那麼重,終於無意間殺死了她.她死在了她愛的人手上,上天對她還是仁慈的.
最後我想聊的這個人物與前兩個人物相比,他出場次數並不多,卻對情節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無論在外國還是中國,鬼魂往往是一個有濃厚的人情味,因為前世有莫大的冤屈,在墳里不得安寧,只得向活人顯靈,直至冤屈得以昭雪,正義得以伸張為止.老哈姆萊特正是這樣一個鬼魂,以致他一出場便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呼喊,後來把他如何被人謀害的經過口齒清晰的
描述給哈姆萊特聽,他談到他所受的痛苦,並不是消極的哭訴,而是積極地要求復仇,這就是老哈姆萊特.
《哈姆萊特》是一個很悲慘的故事,但從幾個人物中我了解了許多,懂了許多許多......
以我的閱讀品位,談論經典中經典的莎士比亞戲劇,是不自量力,不過,「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粗淺的意見總還是有一點的: 在人物塑造上,《哈姆萊特》除王後和極次要人物外,可說是個個性格鮮明:哈姆萊特的才智過人、勇於復仇卻又悲觀厭世,猶豫彷徨;克勞狄斯的陰險詭詐和偶爾良心對自己罪惡的不安;奧菲利婭的軟弱順從,可悲可憫;波洛涅斯的精明和奴才習氣;雷歐提斯的魯莽輕信,易於驅使。學者們說,這些人物也體現了人類所共有的某些性格,我認為有道理。
在語言上,對白和獨白保持莎翁慣有的詩意,蘊含哲理,表現了人文主義者對封建暴政的反抗。其中第三幕第一場「生存還是毀滅」一段,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內心獨白相比,不僅反映了人文主義者的兩面性,也是一切時代有志之士在面臨生死抉擇時的心聲,而後者只是體現了過去和將來特定時代的遠大理想。許多人都認為「生存還是毀滅」體現了我們在作出一切抉擇時的兩難心理,我卻不太贊成。可以說體現了生與死的抉擇,也可以說體現了重大利益的取捨,但如果遇到無關緊要的抉擇也要喃喃自語「生存還是毀滅」,難道不可笑嗎?記得以前在《讀者》上讀到一篇清點上個世紀人類在戰爭、財產、環境、太空垃圾上付出的代價,文筆辛辣冷峻,題圖是哈姆萊特捧著一件不知什麼東西,等近日讀了原著後,才知道是王子在墓地前捧著國王的弄人郁利克的骷髏發出對死亡的感慨,而我能認出是哈氏的形象則緣於幼時的印象。此劇的影響於此可見一斑。
《哈姆萊特》(朱生豪譯)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內涵上的確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能相比的。
《哈姆雷特》讀後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悲劇中的代表作品。在思想內容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會的罪惡與本質特徵。
就人物性格的內在表現來看,《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覺得撲朔迷離的,或者說是最富於哲學意味的。其中如父王為惡叔所弒,王位被篡,母後與兇手亂倫而婚,王儲試圖復仇而裝瘋賣傻等情節,均可見於古老的北歐傳說,特別是丹麥歷史學家所著的《丹麥史》中。這些塵封已久的原始資料,本來只記載著一些粗略的情節和蒼白的姓名,毫無性格於動作可言,但是在莎士比亞的筆下,讀者卻發現自己生活在一群鮮活的人群中間,幾乎和他們休憩相關,禍福與共。特別不可思議的是,其中出現了一個幾百年來令世人嘆為觀止而有莫測高深的光輝典型。圍繞這個主人公,可以提出很多問題。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瘋還是假瘋?這個性格的典型意義在哪裡?這些問題都不是單憑劇情就可以解決的。
要充分認識和正確評析本劇的中心人物,必須全面照顧他的性格和環境相矛盾的復雜性,認識他從「時代脫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過來」這句豪言壯語,到「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句絕望的嘆息的全部心裡背景。實際上,哈姆雷特的尷尬在於以一個纖弱而又明達的心靈肩負著與其行為能力不相稱的重任。用歌德的說法:「這是一株橡樹給我栽在一個只應開放嬌嫩的花朵的花瓶里。」哈姆雷特,一個純潔,高尚,有道德,有知識,有決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為,不可能成為英雄的人,就是那個「花瓶」;那項他承擔不起,幾乎連渺茫的希望都沒有,但又決不可推卸的復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樹」。
一旦「橡樹」的根須膨脹開來,「花瓶」就非給擠破不可,這就是悲劇。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環境的殘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這個獨特的性格在內涵方面顯得緻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顯得博大而深廣。正是這樣,有的專家便聲稱,哈姆雷特並不是一個客觀的過時的角色,而是我們每個人自己。
莎士比亞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全世紀,他的戲劇就象燦爛星空中的北斗,為人們指引著方向。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他提出這個問題正是哲學的基本命題。因為剛剛發生在他身上的這些事引發了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諸事順逆的時候,他是不會考慮到這個問題的,那時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時的生活無疑是美好的,而現在,突如其來的這場悲劇迫使他正視生活陰暗的一面和人性醜陋的一面。
可以說,哈姆雷特對人生中陰暗的那一面還是有比較深刻的了解的。過去他對這一切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如今殘酷的現實迫使他面對這一切。他預感到,自己已經被不可避免的拖入到一個悲劇的命運中。如果他父親真是被害死的,那麼為父報仇就成了他一生中不可推卸的使命。而他的敵人又是當今的國王,要想殺死他,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無論多麼困難,殺父之仇是不能不報的,而他當前的任務是要想出一個巧妙的辦法來核實他的叔父是否殺害了他的父親。陰謀,暗算與殘殺,這些是違背哈姆雷特善良純真的本性的,但又是他復仇的使命所必須的。處在人生中花樣年華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復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滿仇恨,使他內心陰暗而沉重,他陷入了無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淵。
對於死亡的「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的。失去了行動的意義」。哈姆雷特在生死問題上的疑惑也預示著他在未來復仇行動上的猶豫不決,放過了一個輕而易舉的復仇機會。那僅僅因為在復仇祈禱的時候,殺死他有可能使他進入天堂,那就太便宜了他。
這一段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了他對人生無法解答的根本問題哲理的思考,這個問題可以說對整個人類,都具有普遍的意義。
8. 哈姆雷特給我們什麼啟示
啟示:《哈姆雷特》之所以成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不僅僅在於作品最後的悲慘結局,同時還在於作品帶給人們沉重的反思,對哈姆雷特命運的反思,對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社會背景的反思。
而主人公哈姆雷特最後的結局,則是整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個人犧牲也是作品發展的最終結局。在某種程度上,悲劇不是不幸,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美。
《哈姆雷特》是悲劇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與奧菲莉亞的悲劇性愛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劇元索。他們原本純潔的愛情由於時勢的逼迫、壞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點的暴露而最終凋零。
在這一由深愛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發展過程中折射出了當時歐洲社會的現狀(權力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內部的腐敗)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惡的一面,對深化主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個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應該指出,《哈姆雷持》畢竟是一部以復仇為主題的悲劇,這段悲劇性的愛情僅是故事中的一個輔助性的情節,是為主題服務的。因此,應結合整個劇本從整體上來把握它,不能簡單地誇大其作用。
(8)哈姆雷特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哈姆雷特》創作背景
十六、十七世紀之交,英國正處在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是英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巨大轉折。
伊麗莎白統治的繁榮時期,資產階級支持王權,而王權正好利用資產階級,兩方面不僅不對立,還結成了暫時的同盟。由於政局比較穩定,社會生產力獲得了迅速的發展。這種新興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雖然加速了封建社會的崩潰,卻仍然是依靠殘酷地剝削農民來進行的。
詹姆斯一世繼位以後,專制集權被進一步推行,資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反抗遭到了大肆鎮壓。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它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秩序,同時為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條件,莎士比亞的創作正是對這個時代的藝術的深刻的反映。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歷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當時的英國,如前所述,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而《哈姆雷特》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劇中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的斗爭,象徵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的封建王權代表的斗爭。
通過這一斗爭,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地主階級與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
文藝復興運動使歐洲進入了「人」的覺醒的時代,人們對上帝的信仰開始動搖。在「個性解放」的旗幟下「為所欲為」,這是當時的一種時代風尚。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從而推動了社會文明的大發展;
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藝復興的 晚期,隨之產生的是私慾的泛濫和社會的混亂。面對這樣一個熱情而又混亂的時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亞,已不像早期那樣沉湎於人文主義的理想給人帶來的樂觀與浪漫,而表現出對理想與進步背後的隱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萊特》正是他對充滿隱患而又混亂的社會的一種審美觀照。
《哈姆雷特》電影創紀錄的最遠距離愛情鏡頭
在 《亨利五世》 獲得巨大成功以後,1946年,勞倫斯·奧利弗被任命導演 《哈姆雷特》,直到現在,這個版本仍然被看作是權威的「正統正典」。電影對原文做了大幅度的刪節,完全刪除福丁布拉斯這條支線。
半個世紀後,彼得·布魯克在巴黎北方劇院重排《哈姆雷特》,他對戲劇次序作出更激進的調整,同樣完全地略去福丁布拉斯的戲份,他提出:「這部戲的核心是哈姆雷特,他的悲劇存在於他和周圍角色的角力關系中,和政治無關。
在福丁布拉斯的身上寄託政治性,是一種倒退的陳詞濫調。」而在奧利弗執導 《哈姆雷特》 的1946年,正是布魯克所謂的「陳詞濫調」大行其道時,評論認為福丁布拉斯代表著果斷的行動力,他的缺席讓電影蒙受損失。其實比起後來的各種版本,奧利弗的這一版是最規矩的。
電影里,全部的戲劇動作發生在空曠的城堡里,彷彿夢境中的幽閉洞穴,拱廊是諾曼底式的,壁畫讓人聯想拜占庭,掛毯的風格屬於更晚些的年代,布景沒有明確的年代感,卻勾勒出城堡與監獄一體的森然境界。
內景的色調昏暗,只有從高處投下的光圈來照明,於是鏡頭前的演員常常是面貌難以辨認的剪影形象。空鏡頭反復出現,或是透過長且空曠的走廊看到隱約外景,或是幽靈般穿過接二連三的拱廊。
哈姆雷特和奧菲莉亞入畫時,總是遠遠站在拱廊那頭,於是穹頂和廊柱的線條形成畫中畫的畫框,這些畫面是高度戲劇化的。奧利弗刻意選擇黑白片,是為了大量使用深焦攝影拍攝特別遠的遠景,哈姆雷特和奧菲莉亞的一段對手戲,被戲稱「創紀錄的最遠距離愛情鏡頭」。
這部 《哈姆雷特》 被詬病使用太多運動鏡頭,炫技破壞了氣氛,保守派不贊同它對原文的大量刪減,激進派不滿意它的溫吞拘謹。但奧利弗對視覺形象的強調,他創造性地把大段獨白處理成旁白和說白的結合,還有他引以為傲的深焦遠景畫面,確鑿地拍出了這出戲劇內在的詩意。
他拍過三部莎翁電影,比起 《亨利五世》 和《理查三世》,《哈姆雷特》 的成就在於無與倫比的細膩。
9. 哈姆雷特影評五百字
字數有點多,你減減吧
《哈姆雷特》劇評
我對於莎翁偉大經典《哈姆雷特》的最早認識,起源於一部老早之前的迪斯尼的經典動畫片《獅子王》,這部迪斯尼的童心之作有著幸福安寧的開頭,蒙難受挫之後的自我逃避,自我意識的覺醒,奮起反抗邪惡勢力的斗爭,以及結局最終重回安詳寧靜。是一部典型意義上的好萊塢式的苦盡甘來的勵志劇。很顯然,這部《哈姆雷特》的童心改編,去除了原著中的嚴肅,深沉,糾結的深度思考,去除了那種內心情景,哲學禪思,宗教情懷,去除了原著中的「俄狄浦斯」,「戀母情結」,去除了宮廷斗爭的血腥,人與人之間的陰謀和猜忌。總之,這部兒童劇抽取了原著的主幹故事情節,一個童話般快樂,善良的小哈姆雷特躍然劇中,講述著《哈姆雷特》陽光燦爛的一面。
另一個對《哈姆雷特》的另一個維度的陰暗面的闡釋就是馮小剛的古裝劇《夜宴》,原著中光輝的,人文主義的,為全人類思考的哈姆雷特隱而不見了,我們看到的是原劇中提供的另一面的陰暗圖景,宮廷纏斗,畸形之戀,陰謀殘殺,不擇手段等等在這部算不上成功的電影中大規模的呈現,這種和《獅子王》相對立的對於《哈姆雷特》的闡釋似乎也成立。
我想,這也許就是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既是有解的,也是無解的;它既是單義的,單維的,又是多義的,多維的;它既是一個愛情故事,也是一個戰爭的故事;它既是一個驚悚謀殺的故事,又是一個講述母子的故事,還是一個鬼故事;它既是提供了豐富的動作場景,故事中包含了用箭作戰,自殺、毒葯,歌唱和詩歌等場景,同時又有詩性的,哲學的,宗教意味的個體內心闡發,當然就是那段最著名的:「生存還是毀滅」。
據說,從1877年開始直到現在,平均每12天就有一篇研究《哈姆雷特》的論文或者專著問世,一直延續到現在。 就像恩格斯說過的那樣,「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就像一面多棱鏡,每個人面對這部名著,都能得出不同的結論和意味,或高尚,或卑鄙,或動作,或內心,或童趣,或深沉。
《哈姆雷特》最大的迷人之處在於對於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個人層面的解讀上,哈姆雷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到今天為止,這依然是個大大的問號,這個「謎一樣的人」為後世的人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想像空間,簡直就像一個巨大的人性寶藏,裡面蘊含了巨大的能量,提供了無休止的挖掘人類潛能的可能性。
別林斯基評價說,「從天性上說,哈姆雷特是一個強有力的人,他精力充沛,靈魂偉大,他在軟弱時也是偉大而強有力的,因為一個精神強大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個軟弱的人奮起的時候高明。」
歌德評價說,「一個美麗、純潔、高貴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沒有堅強的精力使他成為英雄,卻在一個重擔下毀滅……,每個責任對它都是神聖的,這個責任卻是太沉重……他是怎樣地徘徊、輾轉、恐懼、進退維谷,總是觸景生情,總是回憶過去,最後幾乎失卻他面前的目標。」
雨果評價說,「哈姆雷特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真實,但又要比我們偉大。他是一個巨人,卻又是一個真實的人。因為哈姆萊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們大家。哈姆萊特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人。」
我個人比較喜歡雨果的評價,哈姆雷特的終極價值就是人的價值,人的價值就包括光明與黑暗,善良與殘忍,純真與淫邪,果斷與猶豫等這種人類的極端品性,同時哈姆雷特又像一個踩鋼絲者,經常在兩種極端價值之間謹小慎微的徘徊不定。
而在一般的討論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關於王子本人性格和行動中憂郁、延宕(猶豫、拖延)的特徵,因為劇中莎士比亞多出表現哈姆雷特長於思考而短於行動的場景,比如說他可以趁著克勞狄斯祈禱之時殺死後者,為父報仇。但他肩負著更為重要的「重整乾坤」的責任,為了報私仇趁其不備暗殺對方不符合王子光輝的理想主義情操和品性,如果就這樣輕易得手的話,斗爭第一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同時也缺乏面對面報仇的快感和樂趣。而王子對母後的態度弗洛伊德的泛性論理論將其解讀為一種建立在以極度嫉妒和佔有欲為基礎的「俄狄浦斯」式的「戀母情結」,這種慾望的沖動和現實的挫敗使得哈姆雷特陷入了譴責他人中同時伴有的自我責備。
第三幕當中哈姆雷特在宮廷天台上的獨白,便可知王子內心的糾結,無助,以及止步不前的兩難境地:
「活著,還是去死,這真是一個值得思慮的問題。去忍受那狂暴的命運無情的的摧殘,還是挺身反抗那無邊的煩惱,把它掃一個干凈。
去死,去睡,就結束了,如果睡眠能結束我們心靈的創傷,和肉體所承受的千百樣痛苦,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去睡,也許會做夢。呃,這就麻煩了,即使擺脫了這塵世可在這死的睡眠里,又會做出什麼夢呢?真得 想一想。
呃,就這點顧慮,使人受著終身的折磨,誰甘心忍受那鞭撻和嘲弄、受人壓迫、受盡誣蔑和輕視、忍受那失戀的痛苦、法庭的拖延、衙門的橫征暴斂。默默無聞的勞碌卻只換來多少凌辱,但他只要自己用一把尖刀就能解脫了。
誰也不甘心呻吟流淚拖著這殘生,可是,對死後又感覺到恐懼,又從來沒有任何人從死亡的國土裡回來,因此動搖,寧願忍受這目前的苦難,而不願投奔向另一種苦難。
呃,顧慮就使我們都變成了懦夫,使得那果斷的本色,蒙上了一層思慮的慘白的容顏。本來可以做出偉大的事業,由於思慮就化為烏有了,喪失了行動的能力。」
哈姆雷特的顧慮和猶豫固然讓人覺得可鄙,但這種反映人性復雜性的表現也成就了《哈姆雷特》成為偉大的文學經典和戲劇經典,但在通俗文學和流行電影中,也許一個簡單,乾脆,快刀斬亂麻的哈姆雷特更受人待見。比如《基督山伯爵》的處心積慮的復仇者,以及電影《角鬥士》當中被仇敵謀害了親如父親的國王以及妻女的角鬥士馬克西莫斯,等等,在正義與邪惡的對峙中沒有表現出一絲的猶豫和淡定,這種快意恩仇的故事雖然褪去了不少經典的價值,但卻提供了娛樂的圖景。甚至從一般意義上來說,在《哈姆雷特》中,我倒是特別喜歡更有果敢氣質的雷歐迪斯以及忠誠的朋友霍拉旭,他們雖少了點優柔寡斷的詩性氣質,但他們的品性和行為更有騎士風范和貴族氣質,堪為學習的榜樣。
《哈姆雷特》另外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對於古希臘命運悲劇的延續,一種超自然的神秘主義力量在對主人公命運的掌控,一種「斯芬克斯之謎」般的哲理,人與命運對抗和沖突時的偉大精神以及伴隨而來的無力感。
人時常非常可悲的意識到,自己在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光面對著自然界對自己的掌控,而且有一種神秘的自己根本無法掌握的力量在支配著自己,使得自己在一條自認為平坦的大道上往前走的時候,卻忽然跌入了陷阱,本來想向東,結果走到了西邊,這種神秘的,自己不可知的,令人感到恐怖的力量就叫做「命運」,我們在古希臘神話里經常能夠看到這些表現人被命運控制而又不甘心被控制的悲劇性的故事。
尼柯爾在《西歐戲劇理論》中論述莎士比亞悲劇特徵時這樣寫道,「除此之外,莎士比亞的悲劇還有兩個引人注目的特徵:一是它所暗示的一些超自然的力量在其產生作用時,雖然是看不見的,確實實際存在的;二是男主人公和他自己的環境具有一種特殊的關系。超自然的成分在《哈姆雷特》與《麥克白》中以最赤裸裸的形式顯示出來。……莎士比亞悲劇的特徵就是體現在男主人公同超越自己能力的一種力量進行這種致命的對抗。」
《哈姆雷特》中的父王的鬼魂,《麥克白》當中預言未來走向的三女巫,他們的作用不光是簡單的推進情節走向的戲劇性作用,更多的是表達人即使具有超乎尋常的神性,靈性等人類的自以為是,但仍能知道所知領域的界限以及對未知力量的恐懼和崇拜。
雖然時代的演進,迷信的破除,科學的進展使得戲劇的發展越發趨向於現實主義風格,但我想那種由鬼魅般的迷霧籠罩的神秘主義的宗教氣氛以及超自然力量主使的詭異儀式感,恐怕是任何希望能達到某種驚人藝術效能的藝術所缺的必備手段之一。
10. 求一篇哈姆雷特的讀後感。要高二水平的!
哈姆雷特讀後感
《哈姆雷特》,印象不深刻。後來看了電影,不知為何只對美麗的奧菲利亞感興趣。她有一頭金色的長發,從鬢角兩側向上分別攪成兩個麻花辮,垂在耳後,她長的美如天仙,有著一張最純潔的臉,和最燦爛善良的笑容。在之後的很多年裡,年輕的逃跑一直都是把長長的頭發,在耳側攪成兩個麻花辮。
再後來,看了一幅油畫,奧菲利亞落水時,她巨大的裙裾和著鮮花野草樹枝托著她,像小船一樣悠悠的飄向遠方,飄向再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可愛的奧菲利亞,還張著她美麗的小嘴,幽幽,幽幽的唱著歌,從容,從容的赴天國。
那印象太深了,至今鮮明歷歷。甚至痴想,如果一生中,有值得像奧菲利亞那樣牽掛的人,讓自己牽掛,讓自己在乎,他也一樣牽掛在乎自己,哪怕自己垂垂老也,也不會擔心紅顏消失,即便走盡紅塵之路,也會如美麗的奧菲利亞一樣,從容赴天國。奧菲利亞,給了我那麼多美麗的聯想,因為她的美麗和純情。奧菲利亞甚至讓我覺得死也是可以如此美麗動人的。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對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奧菲利亞只能如一條自生自滅的小船,能讓她從容美麗的香消玉損,已經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樣的時代,在那個特定的典型的環境里。
奧菲利亞的命運只能維系在王子身上!王子愛她,至少曾經愛過。她也確信王子愛她。連她的哥哥、父親都看得出來。可是,王子背負著替父報仇,為母雪恥,為國除害的大任!這些都比對一個女人的愛情來的重要!他在復仇的火海中掙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構陷中抗爭,他在對母親的失望中奮斗,他在對周圍人的圍追堵截中,像個獵豹一樣左躲右閃,伺機反攻,這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再去關心愛情,關心一個愛著她的女人。
這個女人甚至成了試探他的籌碼,這個單純的姑娘被人利用了來試探自己的愛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親,而父親是受新國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殺掉了偷聽的老臣--------他心愛的姑娘的父親,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奧菲利亞,這個孤苦無依的姑娘,在父親被情人殺死、情人不在身邊,哥哥在外流浪的情況下,瘋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過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詞:「這是給您的茴香和漏斗花,這是給您的芸香。這兒還留著一些給我自己,遇到禮拜天,我們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的別致一點。這兒是一支雛菊,我想要給你幾朵紫羅蘭,可是我父親一死,他們全都謝了。」
作為大臣的女兒,她必須謹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還要她跟王子保持距離,她這樣做了,因為她是個乖女孩。父親讓她試探王子是否真的瘋了,她也做了,因為她是個乖女兒。現在,她可以說自己心裡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給自己所愛的人採花,跟他對話,在王宮里出出進進。甚至,按自己的意願,去編織花環,爬到高高的樹枝上,唱歌遠望,那結果是,樹枝斷了,連同她一起,順水漂流、順水漂流,帶著這個美麗的姑娘回到了天國。
沒有她的世界裡,男人們的血腥的角斗,更加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