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呂樂的傳奇一生
(1)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歷任港島、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人稱「lak哥」的他,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
(2)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四大探長貪污案60年代遭殖民地政府揭發。前港督麥理浩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遏止日益泛濫的警隊貪污。這一著名的「打老虎」的行動,引致警隊人心惶惶,更導致警廉沖突。隨後麥理浩頒下特赦令,不再追究大部分在1977年以前的貪污案,才平息警隊暴亂。然而,廉署一直沒有放棄追緝呂樂等四人。
(3)1968年,由於其時反貪污聲甚盛,呂樂決定提前「急流勇退」,在48歲便提早退休,靠收租和積蓄過著無憂生活。1973年,呂樂趕在廉署成立前偕八名子女及妻子移居加拿大,逃避追捕。
(4)加拿大是當時多名涉貪前香港警務人員選擇移民的國家。據加拿大警方於1999年曝光的一份報告透露,至少有44名在70年代被廉署追查的前香港警員及家人等,移民到溫哥華和多倫多。報告稱呂樂在70年代中期到了溫哥華,安頓家人後自己逃到台灣。
(5)2004年,84歲的呂樂在台灣接受雜志訪問時,被問及會否回港,他直言在港已沒有相熟朋友,相識的都在台灣,其中包括香港藝人曾志偉的父親曾啟榮,對方也是潛逃台灣的華探長。呂樂傳奇一生曾被改編成電影《雷洛傳》,由香港藝人劉德華擔任男主角雷洛。
(6)呂樂家財難以估計,在他離港前,更有傳其身家達到5億元。資料顯示,呂樂單在香港被凍結的資產80年代已值近一億元,其資產計有尖沙嘴及半山區八個單位,以及逾800萬元現金。
㈡ 《追龍》雷洛真實人物是誰
《追龍》雷洛真實人物是「呂樂」
呂樂CPM(1920年5月16日-2010年5月13日),又稱雷洛。1920年5月16號出生於廣東省潮循道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新南村,後來全家人偷渡去香港。又名呂務樂,人稱樂哥、阿叔,有「五億探長」的稱號。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
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2010年5月13日,呂樂於加拿大病逝。
相關資料:
1960年代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人稱「lak哥」的他,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四大探長貪污案60年代遭殖民地政府揭發。
前港督麥理浩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遏止日益泛濫的警隊貪污。這一著名的「打老虎」的行動,引致警隊人心惶惶,更導致警廉沖突。隨後麥理浩頒下特赦令,不再追究大部分在1977年以前的貪污案,才平息警隊暴亂。
然而,廉署一直沒有放棄追緝呂樂等四人。1968年,由於其時反貪污聲甚盛,呂樂決定提前「急流勇退」,在48歲便提早退休,靠收租和積蓄過著無憂生活。1973年,呂樂趕在廉署成立前偕八名子女及妻子移居加拿大,逃避追捕。
㈢ 電影《金錢帝國》中,LAK哥和仔哥,韓志邦,「四大家族」分別是什麼,具體介紹
電影《金錢帝國》中,LAK哥和仔哥,韓志邦,四大家族分別是:
1、徐樂功(梁家輝飾) 原型便是香港傳奇華籍總探長第一人呂樂。徐樂功取呂樂公諧音,在歷史上被稱「五億探長」便是直指其巨貪數目巨大。片中的徐樂功為人精明跋扈自私冷血。
他一面指使手下有組織地向遍布在香港的地下錢庄、毒品交易市場、色情場所收巨額保護費。一方面則利用其在警界內部四通八達的關系向全港警察進行賄賂,是廉政公署的頭號死敵。
2、 陳細九(陳奕迅飾) 筲箕灣探長,人稱「馬屁皇帝」,鮑魚探長,因為球技好,而受到樂哥青睞,成為他身邊的大紅人之一。除此以外陳細九亦深得警隊高層好感。皆因他為人老實沒什麼反抗精神,於是諸高層便將自己的過期女人塞給細九當女朋友。
就這樣陳細九表面風光一人坐擁一妻八妾,又有肥差帶來收益無數,可是他內心卻極為寂寞,並始終懷有即將東窗事發的不安。
3、 火麒麟 (黃秋生飾) 九龍城著名的「濫賭鬼」探長。一度為查各種錯案而找代罪羔羊,陷害良善。然而在經歷了一系列不如意後,終於意識到自己雖身為警界人員,卻始終是低人一頭的邊緣人。
就在萬念俱灰彷徨之際,廉正公署找到了他,要藉助他的力量以黑制黑,以暴治暴。該反戈一擊還是繼續沉淪,火麒麟很快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4、 嚴國梁 (林保怡飾) 廉署第一任陞官,利用獨特的查案方式,重才識才,全力挑戰貪污集團。然而,自身也在治理貪污人員的同時遭到了無法挽回的重創。被徐樂功暗殺。
《金錢帝國》2009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是由王晶執導,梁家輝、黃秋生、陳奕迅、劉洋等演出。該片是講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前,黑社會及警察之間的一些幕後交易的,該片已於2009年4月30日上映。
劇情簡介
1963-1973年,在英國管治香港期間,曾經有一段黑暗時期。 當時警隊貪污受賄是公開的秘密。單單在1963至1973十年間,香港警員貪污的金額達到當時的100億,約相等於2009年的5000億。作為整個貪污帝國的皇帝香港總華探長樂哥 ,手下圈養多條毒蛇猛獸。
由干練的嚴國梁 帶領一干青年才俊,下定決心杜絕一切貪污舞弊,恢復香港政府和警界的嚴肅清白。於是,一場驚心動魄、曠達持久的反貪戰爭就此拉開序幕,這是正義和邪惡之間的殊死搏鬥。
(3)lak哥是什麼電影扔人下樓擴展閱讀:
影片評價
《金錢帝國》片名雖傾向「標題黨」,卻勝在以小見大,借古鑒今,頗有時代氣息。況且劇情跌宕起伏,既有正邪對峙,又不乏溫情,眾明星演得盡心。由於過度追求娛樂性,該片在主題方面把握不足,一些弊端也暴露出來。
由於追求眼球效應,電影在一些暴力和色情的描寫上顯得過於露骨,例如對警察的暗殺、撞車等場面有些血腥。情色部分雖然由於在內地放映的尺度關系有所收斂,但總的意象並不健康,不適宜少年兒童觀看。
對主題的思考深度和把握一向是港產片的薄弱環節,《金錢帝國》同樣有這樣的不足。盡管從題材來看,該片屬於揭露和批判范疇,但影片除了結結巴巴講了一個反貪故事之外,再無餘力去思考背後的社會根源。
甚至最後只用一段政府和貪污警察妥協的旁白結束,給人以虎頭蛇尾的感覺,暴露出主創人員對影片主題沒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去掌控和駕馭。
㈣ 《跛豪》是香港黑幫人物傳記電影,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雷洛是由什麼題材改編的
跛豪中雷洛在現實中是有原型的,應該就是香港前刑偵總探長呂樂,也就是人們口中的「五億探長」。《雷洛傳》和跛豪中的雷洛都是根據呂樂的故事改編的。不得不說呂樂這個人物的成長也稱得上是一個奇葩。當然了,他能夠混到如此闊綽的地步和當年香港的警情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如果沒有後來的廉政公署,可能呂樂最後會在香港頤養天年也未可知。
㈤ 香港洛哥是誰
洛哥是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的主角雷洛的稱呼~~而雷洛的原型是呂樂~~是香港五六十年代的總華探長~權傾一時~~
呂樂CPM(1920年5月16日-2010年5月13日)1920年5月16號出生於廣東海豐附城鎮(六阿)新南鄉,後來全家人偷渡去香港。又名呂務樂,人稱樂哥(海豐話)、阿叔(潮州話),有「五億探長」的稱號。廣東汕尾海豐鶴佬人,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2010年5月13日,呂樂於加拿大病逝
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歷任港島、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人稱「lak哥」或「阿直」(潮州話「阿叔」的意思)的他,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四大探長貪污案60年代遭殖民地政府揭發。前港督麥理浩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遏止日益泛濫的警隊貪污。這一著名的「打老虎」的行動,引致警隊人心惶惶,更導致警廉沖突。隨後麥理浩頒下特赦令,不再追究大部分在1977年以前的貪污案,才平息警隊暴亂。然而,廉署一直沒有放棄追緝呂樂等四人。1968年,由於其時反貪污聲甚盛,呂樂決定提前「急流勇退」,在48歲便提早退休,靠收租和積蓄過著無憂生活。1973年,呂樂趕在廉署成立前偕八名子女及妻子移居加拿大,逃避追捕。
㈥ 跛豪是根據什麼改編的
以香港大毒梟吳錫豪為原型。
電影《追龍》中的跛豪是由真實人物改編的,故事背景是以60到70年代為准,人物是吳錫豪和呂樂。那個時候,香港地區的治安十分混亂,黑社會稱道是很常見的事情,黑白通吃也是常有的事情。
對於吳錫豪的傳奇人生來說,從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的石硤尾開始,從50年代起,香港政府用它來安置從內地偷渡到香港的移民。剛到香港的時候,吳錫豪在石硤尾以字花檔開賭謀生,但不久後就遇到了強大的競爭對手:馬氏兄弟,哥哥「白粉馬」馬惜如、弟弟「金馬」馬惜珍。
吳錫豪與馬氏兄弟競爭字花不利,事業江河日下,極度渴望金錢和權勢的他很快找到了比字花更賺錢也更刺激的行業就是販毒了。
劇情簡介
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歷任港島、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人稱「lak哥」的他,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
四大探長貪污案60年代遭殖民地政府揭發。前港督麥理浩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遏止日益泛濫的警隊貪污。這一著名的「打老虎」的行動,引致警隊人心惶惶,更導致警廉沖突。隨後麥理浩頒下特赦令,不再追究大部分在1977年以前的貪污案,才平息警隊暴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