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蝴蝶效應》電影深度解析是什麼
《蝴蝶效應》電影深度解析如下:
影片的開頭其實已經給觀眾埋下了一個伏筆,「據說,一些微如蝴蝶振翅的小事能引起橫掃報個地球的風暴。」——混沌理論。這句話是理解整部電影劇情的關鍵所在。
電影用了倒敘的手法,一開始便是主人公被追捕,並且寫下一段富有深意的句子,懸疑便開始了。電影開始的半個小時,圍繞著埃文的成長歷程,都還在正常的時空下。這過程中,有兩個時間節點,一個是6年後,一個是7年後。在這段時間里,埃文總共發生了6件失去記憶的事,而這些失憶的空間又為後來的主人公時空穿梭提供了支點。
導演一共安排了四個結尾,可真正用到的結尾只有兩個。一個是導演加長版的結尾,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埃文的母親即將產下埃文,進入歷史的埃文決定自己結束這一切,他用雙手掐住了臍帶,結束了自己剛要開始的生命,現實的生活中沒有埃文,凱莉跟湯米被離婚後的一母親監護,遠離了那個BT父親,自然也就沒有了雷管事件。
劇場版的結局是埃文看到的家庭電影是第一次認識凱莉的聚會,回到從前的埃文罵了凱莉,他與凱莉沒有成為好朋友,凱莉跟湯米的監護權也由母親得到。工作後的埃文在街上偶遇凱莉,但卻沒有相認。另兩個結局也是按劇場版的結局設定的,一個是埃文遇到凱利後,返身去追凱利,另一個是兩個相認。
影片意義:
這部電影有著最精妙的一個構思。而這個構思最精妙的設想是: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悔的機會,提供了生命的多種可能性,一個回到過去改變命運的夢。基於一個完美主義者的瘋狂,主人公伊萬在他記憶模糊的那些集結點上建起他應有的記憶。
而這些記憶建起了之後,他之後的記憶將因為蝴蝶效應而全部被改寫,於是他的人生也就跟著不停被改寫。沒有人的人生是完全美好而無缺憾的,所以當認同了現有的缺憾之後,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而不至於不停地祈盼更美好更虛妄的一切。
2. 有深度的電影有哪些
如下:
1、《教父》
這部電影算得上眾所周知了,但很多人還是把它當作一部黑幫電影來看待。這就太小看了它的價值:實際上,影片關於家庭的探討、關於男人責任的表達,都很有內涵深度。
3. 有深度的電影有哪些
有深度的電影:
1、《背靠背,臉對臉》
這樁犯罪事件太骯臟、惡心、令人憤怒,所以此部影片的氛圍十分壓抑、凝重,但姜仁浩的出現讓我們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陽光,他的反抗讓我們重新燃起了希望。
我們需要更多的像姜仁浩這樣的人站出來,像他一樣堅守自己的內心,永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這種影片,看到這種影片,讓更多人知道你的堅持是有意義的,即使這個世界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美好。
4. 有沒有人看過深度恐懼,美國那個,最後的結局有點不理解,你們認為是精神分裂還是真的有惡魔呢
我來說下我的觀點,男主其實一開始就已經死了,屋子裡來過的所有人都是死人,並且都是男主生前殺過的人,那句「所有人都會死」其實就是男主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那麼男主的妻子怎麼死的,男主為何殺了那麼多人,答案很簡單也很恐怖,那就是男主其實在生前就已經受到惡靈(就是那個爆炸頭老太婆)的干擾,老太婆一直暗示男主會殺掉他認識的所有人,然後男主真的殺了所有人!!!男主的老婆就是被她在家拿刀捅死的,結尾有他所有的殺人過程(醫生和好友捅死,金發妹子悶死),電影後半段有小段穿插片段是男主給醫生打電話的時候場景對話一模一樣但是一會亮一會暗,暗的時候就是陰間,亮的時候是他生前的時候,根據這部分可知他是先殺了老婆然後給醫生打電話的,然後醫生來了又領便當了,然後是好友,最後是金發女,至於結尾處撞死他的小哥那段情節很明顯那時候男主早死了但是惡靈通過男主把這個詛咒傳給了這個小哥,所以男主才會告訴小哥什麼都別相信,但幾乎可以肯定小哥的經歷將會和男主一模一樣。。。
最好我來說下本片我認為最最恐怖的地方,那就是男主和所有人都還活著的時候男主受到了已 經 死 掉 的 人(男主朋友,醫生,老婆)的干擾!!!但是開始時這些人都還沒死!!!這就很耐人尋味了,為什麼本片叫深度恐懼,因為全片似乎都在宣揚一種理論或者說狀態,那就是所有人都得死,並且所有人其實都已經死掉(無論其是死是活),這也印證了基督教徒跟他說的話,暗示其實活人還是死人並不重要,這是最恐怖的,因為你既不能證明自己是活著的,也不能證明自己已死,你周圍的人是死是活,你看到的是現實還是幻覺,其實對你而言都永遠無法真正印證,也許你早已經死了,就像片中的男主一樣,但你仍然活在這個令人深度恐懼的世界中(可能有點中二,但看完此片我是真的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