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什麼之眼

電影什麼之眼

發布時間:2024-01-31 05:40:30

1. 如何評價電影《天空之眼》

該片算不上動作片,算不上槍戰片,也算不上戰爭片,這些驚險的火爆場面幾乎沒有,連發射地獄火導彈都沒有,最多的場景就是人們內心的各種爭扎,決擇,而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因為法律,一方面因為外交,另一方面是人的本性。如果這是一部政治宣傳片,那麼它還算比較成功,因為當時發射了導彈清除了恐怖分子但是犧牲了平民,民眾看不到裡面到底是什麼樣的恐怖分子只看到了平民傷亡,只會對政府為達目的而不考慮民眾安危的舉動惱怒,自己隨時都生活在危險中,最後包括總統在內的大小官員搞不好都得辭職,這一點政府也很無奈,因為民眾所掌握的信息永遠沒有政府多,而政府也不可能將一些信息公開。如果因為一些原因怕誤傷而沒有發射導彈,最後恐怖分子自己引爆炸彈同樣造成幾十人民眾傷亡,小女孩很有可能還是會被炸死,只是投炸彈的人不同而已,還有不同的是民眾會倒向政府,讓政府嚴懲惡徒,政府就成了正義的代言人,但結局是已經有幾十人因此死了。由此可以看出,所謂的民主國家,在一某些方面並不是那麼好,民眾很難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不停地被政客忽悠過來忽悠過去,民眾看到的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所以西方的民主,自由也是相對的,可能比中國好那麼一點吧。所以該片很好地讓民眾去理解政府的各種行為,政府同樣考慮了很多因素,不要一有點什麼風吹草動就拿正義,人道的大旗攻擊政府,難道政府那麼多人還比不過普通大眾的頭腦?
再從人的身份地位來看,我不否認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同情弱小我也會,包括高高在上的總統可能也會,但我不相信作為一名政治家即便內心不忍傷害小女孩但也不會表露出來,因為他們必須從大局出發,他們一定理性大於感性,他們的內心並不是堅硬,而是強大,歷史上任何一名傑出的政治家手裡都沾著無數人的鮮血,所以對於那些個領導對於怕傷害了小女孩而不同意發射導彈那就是bullshit,唯一的因素只可能是誰為後面發生的一些不可預知的事負責,法律,外交,民憤才是他們考慮的,所以該片把政治家美化了。再說說軍人,軍人也是人,也會同情小女孩,也不忍心這么可愛的小女孩受到傷害,這都可以理解,但同時作為軍人,必須服從命令,必須冷酷,所以軍人的情感也是最難理解的,更是最真的。即便認為長官發出了錯誤的命令,最多隻有提出建議的權力,當長官再次重申命令時,應該毫不猶豫地執行,這才是合格的軍人。像片里的飛行員,我覺得他們不合格,他們這種部隊應該是比較特殊,獨立的部門,專門執行小規模的偵察清除等任務,和野戰部隊不同,他們更像特種部隊或者CIA的一個獨立部門,他們都是精英,確實在技術層面他們是,但在執行能力方面卻不是,拿法律和部隊訂的規則去頂撞長官,不得不說他說的沒錯,用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這行不通,但也很明顯的是,這位士兵已經被感性的情緒控制了大腦,而錯失的最佳的攻擊時間,所有士兵都明白戰場上的一秒意味著什麼,什麼叫戰機稍縱即逝。所以該片醜化了軍人,軍人就該堅決執行命令,嚴格完成任務,把個人得失和個人感受陳放在心裡,這才是一個強大的軍人,一個默默無聞卻讓人敬佩的軍人,軍人不是機器人,但同樣軍人不需要表現得不忍心,表現得猶豫,表現得煽情,尤其是在戰場上。
再說說那個小女孩,要說不信命,有時候又不得不信,一切由不得你選擇,所以她最後都是要死的,沒看明白的是小女孩的父母為什麼要讓她一個人去賣餅,即便因為生活條件不好,大人都要忙其他的,也應該找個自己能照料到的地方賣吧,烙好了餅就讓孩子出去賣,到處都武裝分子,即便都是自己人,槍走個火都能讓自己悔恨終生的。

2. 《天空之眼》,誰是誰的眼

不久前新出的電影《天空之眼》,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去電影院看過了。影中主要講了凱瑟琳上校率英國情報單位追捕一名叫丹福德的青年黨恐怖分子長達六年,最後在肯亞內羅畢的一棟民宅發現了她的藏身之處。

但是在發現這些恐怖分子正在房間裡面密謀自殺炸彈攻擊之後,凱瑟琳上校放棄了用特種部隊活捉丹福德的計劃,計劃直接改用無人機用導彈進行攻擊。

但在,一個名叫阿麗婭的小女孩忽然出現在導彈的攻擊范圍之內,她拿著自家製作的饢餅在賣,無人機操縱駕駛員史蒂夫拒絕進行導彈發射,要求重新進行附加危險評估。

電腦經過重新進行附加危險評估,認為若進行導彈攻擊,會對這個無辜的小女孩造成概率有75%的傷害。

但是,如果不進行導彈攻擊,這些恐怖分子可能會逃脫出去,在公共場合引爆炸彈,這大約會造成80個無辜的人死亡。

那到底是犧牲一個小女孩的生命,拯救那80個人的生命?還是選擇不發射導彈,讓小女孩能夠存活下來,讓這些恐怖分子逃走,去製造自殺炸彈襲擊,讓80個人斃命?

這讓我想到美國哈佛大學邁克爾·桑德爾在《公正該如何做是好?》里提到的一篇名叫《失控的電車》。電車難題,是哲學上一個備受爭議的哲學道德難題。大意是這樣的,假設你駕馭著一輛失控的電車正向前撞向五個人,他們對於自己即將被撞死毫不知情,恰巧在這時,電車前進軌道的前面出現了一條岔道,上面站著一個人。那麼,你是選擇撞死那五個人呢?還是轉動方向盤,駛向岔道,撞死哪一個人?

在《公正該如何做是好?》這本書裡面談到的,贊成將電車駛向岔道的,犧牲一個人的姓名以挽救五個人的性命的,便是功利主義者,他們本是最大幸福的原則,重視大多數人的利益,為此可以選擇犧牲個人利益的做法。

而反對將電車駛向一個人,犧牲一個人的利益而挽救五個人的利益,便是自由至上主義者,他們認為個人的權利應該得到保證,絕不能為了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個人的利益,不管那多數人的利益到底有多大。

以安吉拉為首的是自由至上主義者,他們認為不應該發射導彈,這可能會殺死那個小女孩,她是這場戰爭的無辜受害者。即使是知道不發射導彈之後,救了小女孩,但恐怖主義者攜帶自殺炸彈在公共場合炸死了80個人。為什麼?因為小女孩作為一個法律上受保護的個體,有權拒絕為大多數人的性命而犧牲自己個人的性命。

以外交部長詹姆斯為首的是功利主義者,他們則認為,應該發射導彈,即使這可能會導致小女孩被導彈炸死,但是犧牲一個人的性命而保護了80個人的性命,這才是正當的行為。

這就是為什麼會產生道德困境的第一個原因了:源於互相沖突的道德原則。

以詹姆斯為首的功利主義者認為,我們應該救盡可能多的生命(80個人的性命),即使這會損害個人的利益(小女孩阿麗婭的性命)。

而以安吉拉為首的自由至上主義者則認為,即使有很好的理由——拯救80個人的生命,但是也不能殺害一個無辜的小女孩的生命。

互相沖突的道德原則則產生了道德困境。

當然,以詹姆斯為首的功利主義者並不希望小女孩被導彈炸死,他們更希望看到的一種局面是:發射了導彈,成功炸死了恐怖分子,但是小女孩也還存活著,即使只有25%的幾率。這就好比如是在電車難題中,我們更希望看到,我們把電車駛向岔道之後,拯救了那那五個人,而岔道的那一個人也還活著。同樣的道理,在自由至上主義者看來,如果小女孩自願犧牲自己的性命而拯救那80個人的性命的話,那麼自由至上主義者也無話可辯。因為自願犧牲自己的性命以挽救其他人的性命,這是小女孩在行使自己個人的自由的權利。但是,我們絕不能在小女孩不知情的情況下妄自奪去她的性命。

這里就涉及到了第二個會產生道德困境的原因:源於我們不確定事情講如何展開。

在影片中,當電腦分析恐怖主義者攜帶的炸彈將會炸死80個人,安吉拉反駁說,「這個死亡的數據只是你們假定的,而肯定的是,如果現在採取行動,這個小女孩肯定會死。」

詹姆斯的回答是,「所以你要冒著害死80個人的風險來救一個女孩嗎?」

安吉拉的回答是,「是的,我願意冒這個險來就她。」

但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同樣用這個思路來分析一個導彈炸死小女孩的幾率。同樣的,如果發射了導彈,炸死小女孩的幾率是75%,但是一定會炸死嗎?有沒有這么一種可能,導彈順利的炸死了恐怖分子,但是小女孩也存活了下來,畢竟75%這個數據是電腦評估的結果,也不一定會正確。

這這里,不論功利主義者,還是自由至上主義者,他們的困惑都是在於他們不確定事情將會如何展開。在功利主義者看來,假如導彈打偏了,沒有打死恐怖主義者,而是直接致使小女孩死了呢?在自由至上主義者看來,假如事後小女孩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而拯救那80個人的性命,而此時已經錯過了發射導彈的最佳時機呢?

他們都不確定下面的事情將會如何展開,在影片中,安吉拉選擇的是冒這個險,假設小女孩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性命。

最後,雙方妥協的結果是:等這個小女孩賣完饢餅離開之後,再用無人機進行導彈攻擊。

 一句話,雙方都在逃避這種不確定性。如果我們都不知道下面還會發生什麼事,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消去造成這種不確定性的條件。但是,最後的結局是,小女孩還在場,但無人機已經發射了地獄火導彈,恐怖主義者是被炸死了,小女孩也被炸死了。

導彈發射之後,炸死了恐怖主義者和小女孩,安吉拉流著淚對本森將軍說:「在我看來,這十分不光彩,這些決定都是你在舒適的椅子上做出的。」

 本森將軍淡定的說:「我曾參加過五次自殺式炸彈襲擊的善後處理,親自去過現場,親眼見過屍體。你今天喝著咖啡,吃著餅干所看到的叫殘忍。那些人本可能會做的事比這些殘忍得多。永遠別對一名士兵說,他不知道戰爭的代價。」

貌似是功利主義者(本森將軍)一派最後取得了勝利,而以安吉拉為首的自由至上主義者失敗了,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回到本森將軍的對話,我們不禁要質疑,為什麼本森將軍會說,你沒有去處理過那些自殺爆炸的案發現場,你不知道那些恐怖主義者有多變態!

讓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本森將軍有權利,有聲有氣地說這些話?原因只有一個:源於源於我們不確定事情將會如何展開的道德困境已經被消滅了。換句話說,就是恐怖主義者已經被炸死了,小女孩也被炸死了,這一切已成定局了。所以本森將軍才會理直氣壯地根據之前自己處理的恐怖分子自殺爆炸案件認定這一次的恐怖主義者也會如此殘忍,也會給社會造成巨大的傷害。但是讓我們假設一下,假如這些恐怖主義者在最後一刻悔改了,決定不進行恐怖襲擊了。這個幾率是很小,但是也有一定的可能性,不是嗎?如果你接受不了這個假設,讓我們來進行這么一個假設:導彈沒有發射,小女孩得救了,特種部隊在恐怖分子想進行自殺襲擊的時候制止了他們,這不也是一種很好的結果嗎?至少比炸死一個無辜的小女孩好多了。

現在,讓我們暫時離開一下,去看一下《公正該如何做是好》這本書裡面提到的一節叫《阿富汗的牧羊人》的文章。

 2005年6月,一個由美國海軍士兵馬庫斯·勒特雷爾和其他三名海豹突擊隊員,在阿富汗邊境靠近巴基斯坦的地方執行一項偵察任務,他們要偵察一名塔利班領導人。當他們在山脊上占據了一個位置俯瞰整個村莊,卻迎面遇上一個帶著小男孩的阿富汗牧民。美國士兵圍繞殺死他們或放走他們展開了討論。最後經勒特雷爾決定,放走了他們。一個半小時之後,這4名士兵被80~100名手持AK47和火箭筒的塔利班分子包圍,3名戰友犧牲,連同前來營救的直升機裡面的16名戰友一同犧牲,只有勒特雷爾一人逃了出來。事後,勒特雷爾很懊悔當時沒有將那個牧羊人殺死,懊悔自己的決定害死了戰友。

 真的是這樣的嗎?讓我們反問一下,為什麼勒特雷爾會懊悔,答案只能是:勒特雷爾看到了放走牧羊人後的慘痛後果——牧羊人通知了恐怖分子,害死了自己的戰友。所以勒特雷爾的懊悔是正確的,是這樣嗎?我們有考慮到這樣一種情況嗎?假如他們當眾殺死了牧羊人,而如果牧羊人是善良的人,他們不會通知恐怖分子呢?但是你已經把他們殺死了。這個假設難道跟本森將軍的話如出一轍嗎?

 那這樣看來,在這場用無人機導彈轟炸恐怖分子的戰爭中,功利主義者也是在道德上輸了?我可沒這么說。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另外一種情況:以詹姆斯為首的功利主義者沒有發射無人機導彈攻擊恐怖分子,小女孩是得救了,但是恐怖分子逃走了,並用自殺式炸彈炸死了80個人。如果這樣,以安吉拉為首的自由至上主義者勝利了?真的嗎?

 如果你是決策者你會怎麼辦?你是一個功利主義者?還是一個自由至上主義者?

對與錯,真的有人知道嗎?

3. 電影一部有愛神 太陽神的叫什麼電影

「愛神、太陽神」是電影《神戰:權力之眼》。講述了古埃及充滿了魔法、妖怪、神仙。無情的黑暗之神賽特,奪取了原本屬於天神荷魯斯的埃及王權,並讓曾經繁榮和平的國家陷入沖突與混亂。

人類的存亡與世界的安定岌岌可危。一位年輕的竊賊貝克被神所眷顧,為拯救世界和自己的真愛踏上了一場驚險的奇幻旅程。為了成功,他必須尋求並得到強大的荷魯斯神的幫助,與其組成一個看似不太可能的英雄聯盟。

隨著人類生命的危在旦夕,兩個英雄站了出來,開啟了對抗邪惡的不歸路,作為荷魯斯與貝克強有力的敵人,賽特指派心腹為他們的對抗製造重重艱難險阻。

(3)電影什麼之眼擴展閱讀

《神戰:權力之眼》是由美國頂峰娛樂公司出品的冒險奇幻片。

由亞歷克斯·普羅亞斯執導,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布蘭頓·思懷茲、查德維克·博斯曼、艾洛蒂·袁、科特妮·伊頓、盧夫斯·塞維爾、傑拉德·巴特勒、傑弗里·拉什領銜主演。

1、艾洛蒂·袁飾演哈索爾、愛神

艾洛蒂·袁(Elodie Yung),1981年2月22日出生於巴黎,法國女演員。由於出演《暴力街區2》和《企業戰士2》為國內觀眾知曉。

2、傑弗里·拉什飾演太陽神

1951年7月6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昆士蘭的圖瓦巴,澳大利亞影視演員。1998年,拉什憑借在《莎翁情史》中的表演,在奧斯卡、金球獎及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協會獎等評選中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

閱讀全文

與電影什麼之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張翰的電影電視劇 瀏覽:232
盜墓筆記電影全集有哪些 瀏覽:625
修羅的游戲電影怎麼樣 瀏覽:920
劉德華為什麼要翻拍電影 瀏覽:613
金雞百花電影節定在廈門了嗎 瀏覽:533
黑手黨電影插曲 瀏覽:728
胡龍是哪個電影上的人物 瀏覽:618
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27年的 瀏覽:917
2月14日有什麼電影 瀏覽:758
巡邏夜晚遇到怪物的美國電影 瀏覽:844
探險活寶有什麼電影 瀏覽:234
中國電影票房相關 瀏覽:780
2018年印度電影零 瀏覽:308
刺激電影印度 瀏覽:908
只有電腦屏幕的恐怖電影 瀏覽:13
念咒語驅妖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8
夏雨電影豆瓣 瀏覽:708
電腦下載電影pad 瀏覽:553
二戰俄羅斯電影偵察兵 瀏覽:813
邁克爾貝導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