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雲圖的主要劇情.
看了電影「雲圖」,看了幾遍總算梳理出了頭緒,正如標題所說,世界很美好,如果人人都能「愛人如己」!
初看六個故事,發生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人物身份也千差萬別,涵蓋了不同的膚色人種,其人生際遇各有不同,可說是各有各的苦難。仔細想來,造成這些苦難的原因,無外乎人的貪念、恐懼、冷漠等,本質是貪。
1849年南太平洋船上,醫生貪圖亞當的財寶而謀害他;1936年的英國劍橋,弗羅比舍期望走捷徑成名而進入音樂家的家裡,而音樂家貪圖聲望,想把弗羅比舍的作品據為己有;1973年的美國舊金山,核電站集團為了利益掩蓋其對人類的威脅,並企圖殺人滅口;2012年的英國倫敦,卡文迪什貪了其代理的黑幫大佬的版稅而被大佬的家人追殺,不得已求助哥哥,卻因以前貪色和嫂子通姦而被哥哥設計關在了敬老院;2144年的新首爾,人類盡情的壓迫著星美451這類復制人,只是把她們當作有血有肉的「機器」;2321年的後末世時代,扎克里眼睜睜看著妹夫遇害卻因貪生怕死而沒有伸手相救,當他在相同地點遭遇了相同困境的時候,彷彿看到了藏在大石頭後面的自己。
金錢、名聲、美色,這都是人所貪戀的,恐懼也是因為人貪生怕死,對他人冷漠也是因為沒有利益可賺,等等等等。可是人為什麼會貪呢,天生如此嗎?粗看一下,自然的規律確實如此,因為自然界凡競爭才會有生存的希望,有發展的可能,不競爭就會被排擠從而滅亡,植物動物如此,人也如此,因為宇宙亦如此。
所以這些故事不論發生在何時何地,何人之間,其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由貪引起的災難。現實中人們總希望得到更多,總希望那個高高在上、擁有一切的人是自己。可是如果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被壓迫在下的人是你呢,你又該如何?雖然自然給萬物的定位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度」的問題,就是不可打破平衡。作為一個族群,人與人之間更應和諧相處,就像我們和自然的關系一樣,我們掠奪自然,就會遭到自然的報復;我們欺壓別人,也會遭到別人的反抗。
弗羅比舍反抗了,雖然是偶然事件打死了音樂家,但那是必然的結果。黑人水手反抗了,雖然他是奴隸身份,卻不能看著恩人遭害;扎克里反抗了,一向懦弱的他殺死了仇敵;記者路易莎反抗了,揭露了核電站的黑幕;星美451反抗了,說出了復制人的真相。
尤其記者路易莎和星美451的反抗具有大愛的精神,她們完全可以選擇逃避,可她們明知道有生命危險還是挺身而出,就像劇中的一句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她們實踐了這句話,也得到了人們的崇敬甚至崇拜。卡文迪什在危急時刻不拋棄看似無用的同伴,在後來得到了回報:正是這個平時有點傻傻的同伴在酒吧救了所有出逃的人。扎克里在即將被割喉的時候得到了先知梅洛尼姆的幫助,我相信,如果下次在出現親朋有難的場景,扎克里將毫不猶豫的沖出去幫忙,至少我會這么做。
總之,這六個看上去光怪陸離的故事,都在講一個樸素的主題,就像聖經上所說的誡命:愛人如己。如果每個人都能體諒他人,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從他人的心裡去感受,那社會就會少了傾軋、仇恨,多了扶持、愛護;少了敵視、冷漠,多了幫助和溫暖,這世界自然美好。
最後再說說對星美的崇拜。我想最初人們是敬佩星美的行為,慢慢轉變成了崇拜,可到最後又不知崇拜的目的了。其實目的應該是號召人們學習星美的大愛,不計回報的為他人奉獻一切甚至包括生命,就是讓人們明白真理。但後世的人尤其是海邊的部落人把星美供奉為神,把真理的「道」和卜卦的「術」混為一談。其實我們應該回歸本源,順應自然規律,做到「愛人如己」,則處處就會有神保守了。
2. 《雲圖》14個演員如何演繹64個角色
電影《雲圖》的故事分為成六個部分,分別發生於1849年的南太平洋群島、1936年的英國劍橋、1973年的美國舊金山、2012年的英國倫敦、2144年的韓國新首爾和後末日時代的夏威夷。
主演陣容包括:包括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影後哈莉·貝瑞, 雨果·維文、休·格蘭特、本·威士肖、周迅、裴斗娜、蘇珊·薩蘭登、詹姆斯·達西等。
主要角色14位演員,在6個故事裡,演繹了64個角色。
(2)扎克里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湯姆-漢克斯飾演角色
1、亨利-古斯醫生,角色出自影片第一個故事。美國律師亞當尤因在南太平洋航海旅行中偶遇的英國醫生,妄圖毒害律師亞當,謀財害命。
2、酒店經理,角色出自影片的第二個故事。貪婪的酒店經理榨取了作曲家同性男友送給他的馬甲。
3、艾薩克-薩克斯,角色出自影片的第三個故事。核電站安檢員,與路易莎-雷偶遇,對她一見鍾情,不惜涉險幫其揭露真相,最後遭遇空難。
4、德爾莫特-杜斯特-霍金斯,角色出自影片的第三個故事。戴金鏈子的黑幫作家,當眾殺死了將抨擊他作品的評論家,從而一夜成名,鋃鐺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