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視製作的航拍要求
影視製作的航拍要求
現在大部分媒體及電影台,都是以入門至中級航拍機作主要的航拍器材,那麼影視製作的航拍要求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1. 攝影器材的安全考量
基本上,四軸機可說是一件先天上不太安全的產品,原因是只要其中一軸出現故障,整台航拍機便會掉下來。 因此,雖然我們可以DIY 自組一台巨型的四軸機來負載放大型攝影器材,但考慮到攝影器材的安全,採用六軸或八軸機來進行影視製作,會是較穩妥的方案。
為什麼要考慮到攝影器材的安全呢? 電影製作所用的攝影器材,單是鏡頭便價值幾十萬元;假如在拍攝期間航拍機失控墜落,便會造成極大的金錢損失。 因此,用於影視製作的航拍機,安全系數要求非常高。 不過,就算使用DJI S900 或S1000 等專業級多軸機,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仍有機會出現以下問題:
①電池突然失靈,引致航拍機失控掉下來;
②GPS 定位器接收不良或失靈,這時候便需要改為手動操作航拍機,如不幸失聯的話,則沒法回航;
③慣性測量單元(IMU) 因環境太復雜而突然當機,導試致航拍機失控墜落;
④飛行器DIY 組裝錯誤,試飛測試時已失控直墮地面
2. 相機選擇的考量
目前入門至中階級航拍機的`照片拍攝解析度大都為1,200 萬像素左右,對需要製作戶外大型廣告牌的客戶來說,如此解析度根本未能達標。
目前客戶起碼要求2,000 萬像素、甚或以多張2,000 萬像素相片拼合成大型的廣告影像。 其次,感光元件的最低要求是35mm 全片幅規格,這樣不但可滿足到客戶對影像細節的要求,還可在低光環境拍攝時,降低影像雜訊。 現時一般廣告客戶可能希望拍攝相片時使用Canon EOS 5D Mark III ,攝錄4K影片時則使用Panasonic GH4或Sony A7S II 。
3. 鏡頭搭配的考量
目前來說雖然DJI Inspire 1 PRO / RAW和Inspire 2已可以配搭不同的鏡頭進行航拍,但是可支援的鏡頭非常有限,所以當客戶想用魚眼鏡頭、長距鏡頭、或變焦鏡頭拍攝特殊畫面,還是需要動用專業級航拍機。 目前除DJI Matrice 600或M600 Pro外,其他專業級機種大都需要指定雲台配合指定相機及指定鏡頭,始可正常運作。
4. 運鏡和對焦的考量
目前以DJI Phantom 或Inspire 1 系列都無法做到360 度無極限旋轉運鏡,如客戶要求一些比較高的轉動運鏡,非一般航拍機所能應付。
當使用到大光圈鏡頭時,很多時會用上淺景深手法去表現主體,但無人機飛行時焦點卻要不停變動,一般雲台根本沒有相關配件可配合追焦系統;如無人機飛至500 米以外距離,一般地面上使用的無線追焦系統也沒辦法在此距離進行操控。
5. 組裝與維修時間的考量
以往專業級航拍機都要由航拍師基於飛行平台自行動手組裝。 以DJI S900 和S1000 為例,建構過程已不簡單,而且組裝連測試最快也要用上6 至8 小時。 因此,航拍師需要一台更易於組裝的一體型專業機,以減省組裝及維修時間。
6. 組裝成本的考量
其實,要達到以上的5 項要求,外國也有不少品牌產品可以辦到,但整套價格動輒逾20 萬元,而且技術支援也是一個難題,一旦機件有任何故障,便要寄回外國原廠進行維修,需時甚久,期間如遇有客戶提出航拍要求,便可能會錯失機會了。
專業級航拍機的規格要求
基於以上的考量,怎麼才算是可勝任影視製作的專業級航拍機呢? 基本上,只要符合以下8 點的規格要求,便可視作為可應用於影視製作的專業級航拍機:
①可負載總重量在4 公斤以上的攝影器材(相機連鏡頭及電池)升空;
②可供自由掛載不同類型的攝錄機及鏡頭;
③六軸或以上的旋翼結構;
④雙重或多重冗餘GPS 定位器;
⑤雙重或多重冗餘IMU 慣性測量單元;
⑥雙重或多重電力供應系統
⑦支援1 公里或以上的高清圖傳系統
⑧支援無線追焦系統
② 影視製作中的無人機航拍技巧
航拍愛好者們在旅途中喜歡用航拍來記錄沿路風光,但是叢賣對於影視製作行業中的無人機航拍運用,顯然和我們手握精靈遙控器亂飛有著很大的區別。我們就來聊一聊在影視製作滲猛逗中,無人機航拍有哪些拍攝技巧。
尋找前景
尋找合適的景物作為前景有幾個好處
1、烘托拍攝氛圍
2、藉助前景的變化,讓鏡頭看起來更加動感,有節奏
航拍這類鏡頭前,首先需要提前確定焦點,其次是合適的構圖。一切准備完畢,後面主要靠飛手飛出這個畫面了。
對沖鏡頭
如何體現速度和沖擊力,「對沖鏡頭」是最好的選擇。顧名思義,對沖,是指飛行器和運動主體同時加速,相向飛行。穿越汽車、自行車、快艇等等,這樣的拍攝最大的難度在於飛手如何判斷飛行器與拍攝主體的距離,以及氣流的影響。
航拍這類畫面,需要飛行器距離主體十分近,通常飛行器與被拍攝物體擦身而過時,只有幾厘米的高度。
如何拍出速度感?
一般的多軸飛行器最高速度在45km/小時,如果我們用多軸拍攝追車,結果會很慘。一方面如果汽車加速,飛行器追不上;另一方面,如果汽車減速,又拍不出來真實感。
我們通常的做法有兩種:
1、貼地飛行
這是為了通過地面增加前景的變化速度,提升感官的速度感
2、使用中、長焦鏡頭
DJI inspire 1可以支持45mm的鏡頭,在4/3相機系統中,它的實際焦段大約在90mm左右,可以放大局部,同時拍攝到的前景速度更快。
大景快&小景慢
大景別的航拍需要飛行器以較快的速度飛行。大景別的航拍由於沒有前景物體,畫面中遠處的建築或是山川與飛行器距離又比較遠,所以飛行器慢速飛行時,很難看出畫面中的景象在發生相對運動。
慢速航拍這類的鏡頭,效果看起來知明更像一張照片。只有當飛行器快速飛行時,才能在一個短暫的航拍鏡頭中讓觀眾看到這是一個運動畫面。
小景別的航拍與大景別相反。小景別航拍中,被拍攝物體在畫面中的比重較大,過快的速度會讓雲台手很難把被拍攝物體保持在畫面中的理想的位置上。簡單說就是,飛機飛太快了,雲台手很難跟上要拍的對象。
通常使用的方式是,飛行器以較快的速度接近被拍攝物體;快接近被拍攝物體時飛行器減速,確保雲台手能夠跟住被拍攝物體。雖然在整個過程中,飛行器有一個減速的過程,但是由於減速的時間發生在飛行器與被拍攝物體較近的位置,此時被拍攝物體在畫面中比重較大,在畫面中的相對運動更為明顯。所以實際看起來,觀眾並不會察覺到飛行器實際減速了。
逆光畫面
逆光拍攝,往往能達到不一樣的感官效果。
航拍逆光畫面需要把飛機藏進被拍攝物體的陰影中,這樣做能讓被拍攝物體在陽光的映襯下,泛出輪廓光。
不過此時時間的選擇,是拍攝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想拍攝到明、暗細節都有的保留的畫面。日出和日落前後的30分鍾,是最佳的時間。
提高素材利用率
電影或廣告拍攝中,航拍畫面的起幅和落幅很重要。為了提升航拍素材利用率,在大景別的航拍中,航拍起幅畫面要有3秒的平穩停頓時間,此時飛行器與雲台均保持不動;拍攝過程中,飛行器的行進、雲台方向的移動,都需要盡可能的平穩、勻速;落幅畫面和起幅一樣,通用需要3秒鍾的平穩停頓。
平穩的無抖動的素材,在影視後期製作中更容易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