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屏幕比例
電影大部分的比例是1.85:1,還有2.35:1的。
屏幕比例即屏幕寬度和高度的比例,又名縱橫比或者長寬比,標準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16:9兩種,不過16:9也有幾個「變種」,比如15:9和16:10。
從19世紀末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電影的畫面比例都是標準的1.33:1(准確地說是1.37:1,但作為標准來說統稱為1.33:1)。也就是說,電影畫面的寬度是高度的1.33倍。這種比例有時也表達為4:3,就是說寬度為4個單位,高度為3個單位,我們所接收到的電視節目都是這樣的比例。由於這樣的傳統,所以液晶顯示器的屏幕比例也還以4:3為主。
然而真正的電影一般都是寬銀幕的,將寬銀幕的電影轉換為4:3總會造成畫面質量、形狀或者內容的損失。而今計算機的功能已不只是文書及上網了,在越來越經常的觀賞電影節目時、在越來越多的各種數碼產品採用了16:9的比例作為表現時,為了在計算機上更好的收看影視,寬屏的液晶顯示器出現了。並且由於未來的高清晰電視主要會使用16:9的比例,因此越來越多的液晶顯示器採用了寬屏的比例。寬屏的比例更接近黃金分割比,也更適合人的眼睛,在觀看影片時給人的感受也更舒服。此外針對辦公應用或是行業應用,寬屏產品可以在一個屏幕內顯示兩個完整的Web頁面或是平鋪更多的窗口,能夠有效的提高辦公效率。在數字圖像處理和多媒體編輯等工作中,寬屏更具優勢,較寬的觀看視角,適合商務人士展示商業設計方案,是辦公的較佳選擇。甚至越來越多的游戲也開始支持寬屏顯示,歸根結底,寬屏更適合人眼睛的視覺特性。
筆記本主流屏幕比例為16:9和16:10,前者解析度大多為1366*768,後者為1280*800。
筆記本寬屏的流行是為了迎合移動影音消費者的需求,2006年對於華碩、三星、LG等全球知名廠商來說都是具有一定意義一年,尤其是年初曾被人定義為「寬屏元年」,因此引領了整個06年的潮流,那就是16:10的屏幕比例寬屏開始將應用到桌面液晶顯示器領域,因此這一年很多廠商也紛紛推出了寬屏產品,寬屏產品在這一年也成為全世界的主流產品,如華碩旗下的19寸寬屏PW191。
19寸的16:10寬屏液晶顯示器的液晶顯示器一般擁有1680*1050,隨著720P、1080P等格式的高清電影的流行,16:10的屏幕比例在播放這些格式的影片時,還是有黑邊留下,所以,從2009年開始,還是從筆記本屏幕開始,主流液晶顯示器的屏幕比例開始向16:9發展,解析度也開始使用1600*900和更大的1920*1080。一時間呈現出16:9屏幕與16:10分食江山的場面。
加上上游液晶面板生產商在改善生產工藝後,16:9的屏幕更加符合切割工藝,因此2010年將會成為16:9比例液晶屏幕的「普及年」。
㈡ 電影院的銀幕長寬比是多少,為什麼是這個比例
1.78:1 (16:9)。
IMAX原始膠片的畫面比例是 1.43:1 ,數字IMAX的畫面比例是 1.78:1 (16:9)。 一般電影是 2.35:1
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IMAX的構造亦與普通電影院有很大分別。由於畫面解析度提高,觀眾可以更靠近銀幕,一般所有座位均在一個銀幕的高度內。
看電影注意事項
減少吐槽:需要注意有些電影可能不會符合每個人的口味,所以在電影院中會出現很多吐槽的人,這時不文明的現象。這樣不僅會影響旁邊觀影人的心情,而且也會影響整個電影院的觀影氣氛。
降低語調:需要注意一般電影院中每個人都是很安靜的,只有電影的聲音。由於電影的情節很好,可能有很多人都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音,盡管這樣,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也要盡量降低語調,以免破壞觀影效果。
㈢ 智能電視上看騰訊視頻里的電影,怎麼設置才能看寬銀幕呢
本來就是寬熒幕吧,現在電視機都是16:9的寬屏啊,你想要21:9那得看片源的
㈣ Premiere使用技巧之繪制寬銀幕電影
我是一個攝像愛好者,經常為別人攝像、刻錄VCD,由於都是按VCD標准制式製作的,每次欣賞之餘卻總覺得有一些遺憾,畫面缺少視覺沖擊力,很想製作出寬銀幕的影片,就像那些大片一樣,看上去多專業啊!經過多次實驗,我終於用Premiere實現了我的想法。
方法一
1、打開Premiere6、0,雙擊項目窗口導入要編輯的影片片段,然後用滑鼠選擇該片段(此時滑鼠指針顯示為小手掌形),按住滑鼠左鍵將它拖動至時間線窗口的Video1A軌道上。然後依次點擊「文件→新建→Title」,打開新建標題窗口。在空白處點擊滑鼠右如羨擾鍵,點擊「字幕窗口選項」,出現了字幕窗口選項窗,如圖1所示。
2、確認「Background」後面色板中的顏色為白色,若不是可點擊該色板,在隨後出現的「顏色獲取」窗口中(圖2),用滑鼠選擇白色(可將紅、綠、藍三個色框內的數字均改為「255」),點擊「確定」退出字幕窗口選項窗。
3、用滑鼠點擊左側工具欄中顏色設置按鈕,在出現的「顏色獲取」窗口中選擇黑色(或將右邊紅、綠、藍三色後的數值都設為「0」),點擊「確定」後退出該窗口。將陰影設置為無陰影(可用滑鼠將陰影拖出該圖標,即為無陰影)。
4、用滑鼠選中矩形工具中的「填充矩形」(也就是矩形工具右半面陰影部分),然後在標題工作區左上角按住滑鼠左鍵不鬆手,拖動到右邊適當位置建立一個長方形的黑色區域,再用滑鼠拖動其四角的小方塊調整其大小使之蓋住上半部區域的1/3左右。採用同樣方法,在標題工作區下半部分也建立同樣一個長方形的黑色區域(這兩個長方形的區域最好多「復制」、「貼粘」幾次,因為可能會擋不住原視頻畫面)(如圖3所示)。
5、最後依次點擊「文件→保存」,在渣旦出現的「保存文件」對話框中選擇保存路徑,文件名設為「寬銀幕1」後點擊「保存」,退出該對話框,然後關閉標題編輯窗口,返回主程序頁面。這樣,在項目工具欄中就會出現剛剛保存的文件(這個文件不要刪除,以後再製作寬銀幕電影時就可以直接調用了)。
6、接下來拖動它到時間線的Video2窗口,使它的起點與原片段的開始對齊,右鍵單擊後在出現的菜單中選擇「持續時間」,彈出「素材持續時間」對話框(圖4),在「持續時間」後面填上Video1A中片段的持續時間後點擊「確定」退出該窗口。
然後滑鼠右擊該文件,在出現的菜單中選擇「視頻選項→透明設置」,彈出「透明設置」對話框(圖5),點選「鍵類型」右邊的小三角,選擇「Alpha Channel」,點擊「確定」後返回。接下來,我們就要對它進行「微調」了。
現在我們先預演一下現在的效果,看看這兩個「黑框」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適,然後可以雙擊該文件對它進行調整,使它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樣一個寬銀幕的素材就做派好好了,接下來再進行其它的編輯就可以輸出影片了。
方法二
這種方法很直接,就是用Premiere本身的視頻特效中的變換特效(Transform)中的裁剪(Clip)特效來實現的(圖6)。
也就是直接加入「Clip」特效在視頻片段中,然後在「效果控制」面板中點擊「Setup」後出現設定窗口,拖動「Top」和「Bottom」右側的小三角到合適的位置(圖7),點擊「OK」後返回主界面,這樣就直接出現這種寬銀幕效果了。
這兩種方法各有各的好處,第一種方法適合在視頻片段比較多的時候,而第二種方法則適合在視頻片段很少的場合,否則每一個都調整就太麻煩了。我用這兩種方法已經做了很多VCD,感覺效果還是可以的,請你也去試一試吧!不過要提醒大家,因為這「黑框」要遮擋一部分畫面,所以在攝像時要預留出這一部分畫面,尤其是拍攝特寫鏡頭時,更要注意畫面布局。
㈤ 寬銀幕電影的系統設置
放映在銀幕上畫面的寬高比大於標准35毫米普通電影畫面寬高比(1.375:1)的電影;它的畫面寬高比一般在1.66:1到 3:1之間,銀幕寬度在10~20米之間。寬銀幕電影有以下幾種系統: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系統拍攝時附加的攝影物鏡將被
攝影像進行橫向壓縮,壓縮比為2:1,放映時用變形放映物鏡將被壓縮的影像復原,這樣就能在35毫米膠片上拍攝比普通影片畫幅寬 1倍的景物。一般變形寬銀幕電影的銀幕寬高比為2.35:1,還音均為光學聲帶。其中非立體聲系統為普通單條光學聲帶;立體聲系統則普遍採用道爾比雙條光學聲帶。1953年問世的西尼瑪斯柯普系統,銀幕寬高比為2.55:1,還音用 4條磁性聲帶構成立體聲,因此這種系統膠片片孔比一般35毫米膠片片孔小,以便在一定寬度內容納4條聲帶。這樣,就必須改變錄音、洗印、放映等一系列設備,並需對每部拷貝塗布磁性聲帶,給實際應用帶來困難,因此從60年代起,這種系統已逐漸停用。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這是一種非變形寬銀幕系統,使用標准35毫米攝影機和常規光學系統進行拍攝,只在攝影機片窗前安裝一個一定畫幅比例的窗框,以減小畫面高度,而不改變寬度。這是改變畫面寬高比的最簡單最經濟的做法。放映時在放映機上加一個與攝影畫面寬高比相同的放映片窗,用短焦距放映物鏡放映,以擴大銀幕上的畫面,從而獲得寬銀幕效果(見圖[])。遮幅寬銀幕系統畫幅寬高比通常為1.66:1或1.85:1。它的缺點是膠片有效利用率低,並由於採用短焦距放映物鏡,增加了放映時的放大倍率,使銀幕畫面清晰度有所降低。但因製作方便,經濟實用,故許多國家都廣泛採用。
70毫米寬片寬銀幕電影70毫米膠片寬銀幕畫幅寬高比為 2.2:1,其膠片上的畫幅面積為35毫米遮幅影片畫幅面積的 4倍以上。因此,放映時放大倍率低,畫面質量好,而且都採用立體還音,能給觀眾較強的臨場感。這種電影的代表是美國托德 -AO系統,該系統的特點是用65毫米底片進行拍攝,印片時印到70毫米的正片上,拷貝上有6路立體聲磁性聲帶,5路供銀幕後揚聲器用,另一路供觀眾廳周圍的環境效果揚聲器用。由於科技的發展彩色膠片的清晰度和顆粒度都大有改善,鏡頭性能有所提高,用35毫米膠片拍攝原底,通過變形光學系統印片而獲得70毫米拷貝的方法也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