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戰湘江觀後感,如何評價
在「學習強國」平台上觀看了《血戰湘江》後,心情非常激動,那悲壯的畫面在腦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中國革命的勝利,要用我們的鮮血才能築成,那我們必須英勇獻身」、「誓死保衛黨中央過過江」,紅三軍團長和紅軍戰士的話時時縈繞在耳旁,革命者不怕流血犧牲,以大無畏、昂揚向上的革命精神給我以震撼和鼓舞。
該片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組織創作拍攝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影片以長征史上最慘烈的湘江之戰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工農紅軍領導人在長征中不屈不饒的光輝形象,生動表現了紅軍34師官兵前仆後繼,勇於犧牲,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大無畏精神。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使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教育,影片把我帶入到戰爭場面,聲光特效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影片中一個個紅軍戰士指戰員流血犧牲使我感慨萬千,他們的視死如歸的氣概,他們對革命堅定不移的信念,讓我萬分敬佩。
而今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更加珍惜,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我們要學習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輩是我們的民族脊樑,正因為有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精神,才有我們今天的立國之本,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永遠值得每個中國人敬仰。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不忘革命先輩的初衷,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征的革命精神不但沒有過時,更是我們現階段實現中國夢,建設更加繁榮富強祖國不竭的動力。
雖然我們進入和平建設時期,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不能忘記革命的初心,依然要學習長征精神,在改革開放新的征程中發揚不懼挑戰和革命的大無畏精神繼續前進。為社會乃至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參與者、奮斗者、開拓者。
(1)電影血戰湘江觀後感擴展閱讀:
觀後感重在「感」。不少學生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要聯系實際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2. 觀血戰湘江有感的寫作+素材有哪些
摘要 周三中午,班裡組織觀看了《血戰湘江》。早就聽過一句話:「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這句話流傳在廣西,而故事則來源於83年前發生在這里的湘江戰役。如果說長征是震驚世界的一大壯舉,那麼,紅軍突破湘江之戰則是這一壯舉中最慘烈、悲壯的一幕,讓人刻骨銘心。
3. 怎麼評價電影《血戰湘江》
電影《血戰湘江》講述了83年前紅軍付出巨大犧牲血戰湘江的悲壯故事,是一部尊重歷史,追求真實,能引起觀眾共鳴,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影片,這也是令電影《血戰湘江》格外動人的原因。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的電影
4. 看完了《血戰湘江》以後,都會有比較好的觀後感嗎
血戰湘江,是紅軍長征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也是一場最值得總結經驗與教訓的歷史事件。也許對於那段歷史了解的並不清楚,也許對於那場懸殊對決的慘烈沒有概念,但是看完這部電影,你至少能夠學會什麼叫尊重,什麼叫敬仰。但是相對於電影故事主題與史實,《血戰湘江》這部電影並不算是一部成功的電影。
在戰場之外,主旋律性太強,讓整個故事講述太過俗套,人物性格,表現都太過臉譜化,最終只讓這部電影裡面只剩下了符號,缺少史實講述的鮮活感。讓那段慘烈且宏偉的故事,只剩下了說教感。強烈的趕客感,浪費了「血戰湘江「這樣好的主題和深意。
5. 血戰湘江觀後感1000
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
記得白岩松曾經說過,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這段話到我看完電影《血戰湘江》才有了對這段話真正的感觸。
整片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娃娃兵一個個倒在後面的坑裡,坑裡全是血,也許真正的湘江戰役比影片還要慘烈,那死去的可是活生生的人啊!此時他們的腦海里想的是自己的父母還是心中對家鄉姑娘的情愫呢?應該都不是,如果是的話,他們又何必拋下最珍貴的東西,來到槍口充滿子彈的前面呢? 換位思考下,如果讓我擋在子彈的前面,那支撐我的該是什麼樣的精神,我又想了想,不管是什麼精神,我不敢的,我真的不敢,應該現在的大多數人都不敢吧! 之前看到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咱們現在如果都變成那種膽小,只貪圖享樂的人,如果再遇到「湘江之戰」我們能打贏嗎?換句話來說,我們敢打嗎?有那種明知道是死也要打的精神么?
我們現在應該太愛自己了,忽略了我們應該為國家做些什麼? 難道現在不是每天在打仗嗎? 只不過現在的打仗變成了經濟之戰,我們被日本痛擊!之前聽一個學姐說:在日本,大街最多的就是書店,在地鐵上幾乎每個人都是在看書,扯一個話外提,假疫苗事件如果是發生在日本,那麼負責人應該要自殺吧,因為日本的文化之一就是如果失敗了,寧可剖腹自盡,這種文化應該是推動日本經濟最大的文化之一,因為把性命押給了公司,去為生死存亡而戰斗,有一個數據顯示日本的工作量是中國人的2倍,在日本 早回家的男的 是被人嘲笑的 。
每個人看電影的收獲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身上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說下我吧,我最近因為壓力有點大,很急躁,看了《湘江之戰》看的時候我哭了,並不是為他們的死亡而哭的,而是看到毛主席那份胸懷震撼了我,因為李德左傾嚴重,毛爺爺對於決策無能為力,但是毛爺爺雖然是憤怒,但是回去之後 沒有一點急躁,沒有一點抱怨,仍舊是去付出去步步為營的做出隨時應對的准備才有了後期戰略的改變,這才避免了沒有被全部圍剿,在片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堅決執行任務」這一支隊伍該有著什麼樣的毅力,信仰,才能把最寶貴的生命都獻出來,只為毛主席過湘江!
6. 《血戰湘江》好評如潮 居文沛巾幗情寫音律磅礴
電影暑期檔一向是各類商業大片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的暑期檔,院線迎來了一部讓人震撼激盪的電影——集結一眾當紅硬漢明星,讓他們流血流汗硝煙中嘶吼激戰;全新視角的英雄史詩商業巨制,擁有勝過《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般真實殘酷的不可思議的火爆場景;是一部戰爭巨制,在整部影片中,音樂賦予了電影更為激盪的藝術氣質,時而氣勢磅礴,時而婉轉柔情,用豪邁而富有生命的音律譜寫了湘江戰役的英雄主義情懷。這樣史詩級的音樂,出自外表優雅美麗、溫柔似水的居文沛擔任作曲及音樂總監用音樂震攝心魂……6月29日,英雄史詩級巨制電影《血戰湘江》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新聞發布會,主演保劍鋒、王霙、董勇、王大治等,作曲及音樂總監居文沛出席了「高品質 硬口碑」的「強悍」新聞發布會,與大家分享台前幕後的創作心得。
贊美、榮譽、大獎……讓居文沛同時也深深思考著一個深刻的藝術命題:如何用音樂、用表演,去傳遞自己對於戰爭與生命的理解?「人的生命短暫,但對於生命的思考是無限的。傑出的戰爭作品不僅僅是為了表現戰爭場景的殘烈,更呈現深刻的人性,在戰爭這種極端的環境下,人的智慧、精神和力量都是一種極致的爆發,藝術家要以不同的哲學思考來呈現。」無論是早已被奉為經典的《辛德勒名單》,還是情懷與視覺雙重震撼的《拯救大兵瑞恩》,抑或是在2016年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血戰鋼鋸嶺》,這些作品都注入了藝術家對生命與人性的思索。居文沛表示,自己未來會將內心的哲思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在不同形態的作品中。
有人說,顏值可以以一敵十,集作曲、演戲等多領域才能於一身的美女作曲家居文沛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也有人說,這樣優雅柔美的外表下,竟然有一顆不輸男兒志的心!或許這就是居文沛多變迷一般的藝術魅力所在。
7. 血戰湘江什麼的戰士們怎麼寫
前赴後繼的戰士。
電影《血戰湘江》亦是如此。該片的場景視效、故事構建、人物細節,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也體現了主創者對於歷史獨特的切入角度。
當前,歐美、印度、日韓等外國電影在我國電影市場掀起一股又一股洶涌浪潮。於風浪中奮力奔跑,電影《血戰湘江》從革命歷史中發掘素材,加以生動而真實地提煉表現,從而展現出中國電影的獨特魅力和歷史底蘊,為我們堅守「文化自信」夯實根基。
發展
在中國電影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電影《血戰湘江》是中國戰爭大片在時代進程中一次非常積極、著力突破的探索。這種探索引領的創作思路,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今天,《解放軍報》特以專版推出有關電影《血戰湘江》的文章,以期從受眾觀感、演員二度創作、導演闡釋等多個側面,給予讀者更豐富、更微觀的理解。
8. 愛國影片觀後感(600字左右)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文獻影片《決戰太原》。我幾乎是眼含淚水看完最後一個鏡頭,我彷彿被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影片中處理烈士後事工作隊副隊長杜明學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達太原城防圖而終身殘疾的動情往事……很多鏡頭畫面,讓我好幾次都想掉眼淚。
太原,這一座擁有兩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經過近半年的英勇奮戰,攻克太原,太原的歷史從此掀開嶄新一頁。《決戰太原》是以全國解放戰爭為歷史大背景,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結合尋訪當年戰爭的親歷者,全方位多視角地描述和記錄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閻錫山的部隊展開的異常激烈的太原戰役。《決戰太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真實的戰爭場面,那一個個珍貴鏡頭都是當年戰地記者冒著槍林彈雨,用鮮血和生命記錄下的。影片中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全方位多視角地追述了戰爭雙方從謀劃到對決的歷史事實,捕捉到許多普通戰士動人心弦的戰爭經歷,以及後人尋找陣亡烈士親人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人文情懷,高度贊揚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前輩。
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發起,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前後歷時6月有餘,共計殲滅國民黨軍隊135000餘人,其中俘虜77000餘名。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僅在太原解放戰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地下。當我們站在蒼松翠柏間獻花鞠躬的時候,當我們因英雄的戰士而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園,我看到一個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還看到只有所在部隊名稱而無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無姓名又無部隊名稱的無名烈士墓碑,可能還有許多連墓碑也沒有的烈士永遠長眠在地下。他們是我們的前輩,是為了我們今天安寧的生存環境而英勇獻身的親人。
人類需要和平,60年後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忘記這場成為歷史的戰役,更要保衛現在的和平與安詳。
9. 血戰湘江觀後感
《湘江血戰》是個例外。年輕的老幹部張一山和保劍鋒終於恢復了一場真實而殘酷的戰爭。這部電影的戰爭場面太激烈了。
以頓計數的炸葯只是為了恢復真實而殘酷的戰爭場面。正是由於演員們在片場的艱苦表演,電影院的視覺刺激和感官肌肉能量刺激得到了交換。
這部電影就像一個巨大的紅色驚嘆號,完全刷新了他們的觀看體驗。另一件有價值的事情是,《湘江血戰》不迴避血腥,也不迴避血腥場景。鏡頭下的戰場就像血海,毫無保留地重現了長征中最悲慘的戰斗。
在悲劇的背後,令人驚訝的是,電影中既沒有使用CG技術做特效,沒有三維軟體做虛擬場景,完全用炸葯和汽油轟動戰爭片的澎湃激情,這是絕對大多數好萊塢電影做不到的!
毫不誇張地說,炸葯爆炸的戰爭場景可以在電影院聞到硝煙的氣味,直接將觀眾帶入戰場,體驗83年前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