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蓋章》影評
影片評價:
1、本片不僅有樂觀、積極、勵志主題,而且還充滿了人生的戲劇性和生活細節,最後一句台詞畫龍點睛、耐人尋味。「微笑是每個人臉上對生活熱忱的證明,是這個世界物質存在意義的表現方式。」
2、本片只有16分鍾,但是卻拿了10多個電影節的短片獎項,並成為YouTube點擊率排行榜的大熱門。
劇情:
這是一個由免費停車開始的神奇寓言。休·紐曼(T·J·塞恩 T.J. Thyne 飾)是停車場的蓋章員工,他給顧客的會員卡蓋上箭頭符號,顧客便可以在此停車兩小時。
然而,他的櫃台絡繹不絕,時常排起長龍,前往者形色各異,離去者笑逐顏開。因為休·紐曼有一門獨門絕技——讓對方開心到微笑。
不過,笑神偶爾也會遭遇滑鐵盧,比如當他遇到攝影師女神之後,他似乎喪失了自己的魔力。
㈡ 《蓋章》16分鍾短片勵志片微笑贊美觀後感是什麼
這是一個由免費停車開始的神奇寓言.休紐曼是停車場的蓋章員工,他給顧客的會員卡蓋上箭頭符號,顧客便可以在此停車兩小時.然而,他的櫃台絡繹不絕,時常排起長龍,前往者形色各異,離去者笑逐顏開.因為休紐曼有一門獨門絕技——讓對方開心到微笑. 當人們來蓋章時,他總能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讓自卑的人,發現自己的長處,感到開心,悅納自己,變得自信。本片不僅有樂觀,積極,勵志主題,而且還充滿了人生的戲劇性和生活細節,最後一句台詞畫龍點睛,耐人尋味.「微笑是每個人臉上對生活熱忱的證明,是這個世界物質存在意義的表現方式。」耐人尋味,讓人領悟生活的真諦。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曾說:「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贊美。」每個人都希望被贊美,在心理學意義上源自於個體渴望被尊重、被認可的精神需求。一旦這種精神需求被滿足,人就會充滿自信和動力。這部影片給我們許多人勇往直前,直面人生的動力,帶來的是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作為人民教師的你,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以外,你還能為學生做什麼呢?那就是鼓勵和贊揚,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一句好聽的贊辭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個月」。這句話誇張的描述了表揚的魅力所在。有時,一個贊許的目光能使人鼓起勇氣;一句鼓勵的話語能讓人充滿信心。然而一個善意的表揚卻能改變人的一生。表揚像一陣風,
會推動著你的帆船朝理想飄去,表揚像冬日裡的一縷陽光,照耀著大地讓人間充滿溫暖;表揚像一團烈火,讓落後的人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的確,老師及時而適度的表揚往往是促進學生轉變和前進的催化劑,它會使學生盡力將事情做的更好,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學生從此樹立起自信心和責任心。學會贊揚別人也是一種美德。作為為人師表的教師尤為重要。新課程提倡教師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多給孩子一些表揚,讓孩子在自信中快樂學習。在課堂上,老師面帶微笑講課的效果往往要比板著臉,嚴肅地面對學生更讓學生喜歡。微笑著面對他人,會讓人感到陽光與溫暖,不再有一種緊張的氣氛。讓人放下一切不愉快的事,放下過去的一切,放下自己曾擔憂的,展望未來,向未來看齊,向未來招手,迎接一切美好的事。有一種力量,讓人無法抗拒,更加難以捉摸,那是微笑與贊美的力量。鼓勵是火種,它可以點燃人們心中的希望和信心之火;鼓勵是種子,只要埋下,不論多麼厚的土層,終究能夠破土發芽;鼓勵是陽光雨露,滋潤著破土的幼苗茁壯成長;鼓勵是推進器,鼓勵是加速器,激勵著人們更疾速的到達成功的終點。你絕對想不到,一個微笑加上一句簡單贊美他人的話語,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甚至是對待生活的態度。
㈢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觀後感(400字)拜託了,愁死我了!急急急....
大家一定知道喜羊羊和灰太狼吧,我今天就要去看喜羊羊與灰太狼電影3——《兔年頂呱呱》。我現在的心情真是無比的興奮、激動,欣喜若狂。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因為喜羊羊是唯一能拯救月球的羊,所以和灰太狼等羊坐上糖果飛船遠赴神秘太空,在五彩斑斕的甜蜜世界展開了新的旅程。電影中的人物除了喜羊羊和灰太狼之外還增添了兩個新人物,一個是正派的來自月球的魔術師兔子小樂,自稱「宇宙魔法第一」,他善良、勇敢,一心想要拯救月球,保住甜蜜世界;另一個就是反派的苦瓜大王了,精心研製「苦水」,一心想要苦化月球,最後竟然肉麻地自稱「小甜甜」。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喜羊羊按照爸爸智羊羊讓他「堅定信念」的要求,連過了三道難關,找到了甜甜樹的種子,最後完成了拯救月球的使命。這告訴我們:只有擁有了堅定的信念,就能夠戰勝敵人和困難。當西瓜欺負懷有寶寶的紅太狼時,大家一起用身體擋住了西瓜吐出的瓜子武器,大家還分別扮成紅太狼和小灰灰掩護他們逃跑。最後,當苦苦發射火箭要苦化月球時,大家用充滿愛的甜淚阻止了苦化,最終迎得勝利。這告訴我們:只有充滿了愛心,就能夠戰勝敵人和困難。在與苦瓜大王作斗爭的過程中,羊狼團結一心,最終打敗了苦瓜大王和他的苦瓜大軍,就連反面角色的南瓜、冬瓜等瓜在打不過月亮女王的時候,也通過團結聯手捉到了月亮女王。這告訴我們:只有大家團結一心,就能夠戰勝敵人和困難。所以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要團結,這樣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一定能夠戰勝它們。
㈣ 感動中國閻肅觀後感
【閻肅弦歌感人腸】鐵馬秋風、戰地黃花,樓船夜雪,邊關冷月,這是一個戰士的風花雪月。唱紅岩,唱藍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連。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樹梅,你要讓自己開在懸崖。一個兵,一條路,一顆心,一面旗。
【人物事跡】
《敢問路在何方》《我愛祖國的藍天》《唱臉譜》《團結就是力量》……這些被置於藝術殿堂寶座的藝術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學家、詞作家、劇作家閻肅之手。1950年,20歲的閻肅來到西南青年文工團,並於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成為一名文藝兵。自那時起,閻肅就常常跑基層,慰問廣大官兵,把官兵們的生活點滴作為自己的創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連隊的馬紮上完成的。為了創作歌劇《江姐》,閻肅來到重慶渣滓洞體驗生活,反銬雙手,戴上腳鐐,並坐上老虎凳來真實感受當年共產黨員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與世長辭,閻肅的夫人說,昏迷期間,閻肅只有聽到自己寫的歌時才有反應,甚至會流淚。在閻肅心中,他的作品裡飽含著的對兵、對民的深情,正是他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即使昏迷,也依舊共鳴不絕。他永遠是一個兵,一個人民的優秀子弟兵。
閻肅簡歷個人資料:
「白馬褂、黑褲子,鏡頭前一位矍鑠老者談笑風生。渾厚而清亮的聲音讓聞者側耳,笑逐顏開的神態讓見者頷首。」兩個多月過去了,光明網記者李丹依然清晰記得,當時采訪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員、國家一級編劇閻肅的情景。作為「深入生活 紮根人民——百位文藝名家講故事」欄目首期邀請嘉賓,85歲的閻肅十分敬業,在150分鍾的拍攝過程中,他一氣呵成,絲毫沒有倦怠。
這不是閻肅第一次與光明日報打交道,他的「光明情緣」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當時光明日報《東風副刊》發表文章稱贊新創歌劇《江姐》,閻肅的名字從此頻繁登上光明日報。2010年,在他從藝60周年暨80歲之際,光明日報用整版刊載對他的專訪及其主要作品,一向低調的閻肅「被迫」高調了一把。而每次光明日報提出采訪或約稿要求,他也是有求必應。閻肅認為,光明日報是傳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他希望年輕人通過主流報紙關心國家大事。
棄學從藝、步入軍營、紮根基層,在光明網的演播室里,閻肅的精彩人生隨著他的激情講述慢慢展開:從一名愛好文藝的青年學生,成長為一位「忠誠的部隊文藝戰士,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從一部盪氣回腸的《江姐》開始,一發而不可收地創作《紅燈照》《憶娘》《膠東三菊》等一部又一部的紅色劇作;從一首傳唱至今的《我愛祖國的藍天》,到《軍營男子漢》《長城長》《敢問路在何方》《故鄉是北京》等膾炙人口的歌曲,這些都成為留駐幾代人心底的集體記憶。
多少年來,他在全國觀眾面前都是身體硬朗、談笑風生的「可愛老頭兒」。他做總顧問總策劃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9·3文藝晚會」的旋律還在人們腦海中回響,他擔任《星光大道》嘉賓時的畫面還在電視屏幕上閃爍,他編劇的民族歌劇《江姐》正在四川各地巡演熱映。然而,就在此刻,這位85歲的老人卻因勞累過度突發腦梗,靜靜地躺在醫院病床上。
畢生心血綉「紅旗」
「爸,您有沒有什麼一直想干而沒乾的事呢?」「沒有。」
「那有沒有什麼遺憾?」「沒有。」
「怎麼可能?」「真沒有,因為我一直都是組織讓干什麼就努力把事兒干好。」
這是閻肅昏迷前,與兒子在空軍總醫院的對話。的確,閻肅一輩子都在「聽召喚、跟黨走」。
哲人說,信仰就是生命車。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信仰,就會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就產生什麼樣的行為。閻肅的信仰並非從天上掉下來,他的父母是忠實的天主教教徒,他從小受洗,在重慶一家教會學校讀過5年書,原本學校準備把他推薦到高級修道院學習天主教,當作未來的「教父」培養。可是,閻肅後來的路卻與此漸行漸遠。
1946年,那是一個「追求進步就是民心所向」的年代,閻肅考取南開中學。在那裡,他如飢似渴地閱讀五四以來的新詩、老舍的戲劇、巴金的小說,最令他心馳神往的是紅色延安傳來的先進思潮。之後,他參加一系列進步學生運動,讀《共產黨宣言》《新民主主義論》,慢慢成為地下黨外圍組織的成員。
用閻肅自己的話來說,那時「我對共產黨最樸素的心理就有了」。懷揣一顆樸素之心,他投身歷次「反飢餓、反內戰」遊行,盡管鎮壓人員掄著帶鐵釘的大棒子,盡管流血犧牲沖突不斷,忠誠信仰的底色卻在一次次洗禮與實踐中沉澱加深。最終從朝鮮戰場的戰火中歸來的閻肅,如願入黨、參軍,成為一名光榮的軍隊文藝戰士。
談及閻肅的信仰,著名軍旅作家王樹增動情地說:「半個世紀前,閻老擎出一面紅旗,此後,他用畢生的心血來綉,一針一線,一生一世。」
為紀念建黨70周年,閻肅創作歌劇《黨的女兒》,恰逢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有人勸他要慎重,可他非但沒有動搖信念,反而激情創作,十八天完成劇本。「你看那天邊有顆閃亮的星星,關山飛躍一路灑下光明,咱們就跟著他的腳步走,哪管它道路平不平。」「只要能為黨報效,頭可斷血可拋,有什麼天大的重任我來挑!」總政歌劇團原團長、作曲家王祖皆認為,這些唱詞充滿了閻肅對黨的忠誠。閻肅則說:「當時,我的腦子里沒想別的,就想告訴人們什麼叫共產黨、共產黨在哪兒、共產黨員什麼樣。」
2009年,在國慶6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創作過程中,閻肅又以79歲的高齡,領銜文學部主任。時任該劇總指揮的國家文化部原副部長陳曉光說:「考慮到閻肅的年齡,我本想讓他做顧問的,可他堅持要求到創作一線去。那一年,他起早貪黑,一絲不苟,創作的《我的家園》《馬蘭謠》藝術效果特別好。」對這段高難度創作,閻肅是這樣形容的:「一路發燒般走過來,始終熱度不減。」
㈤ 跪求電影縱橫四海觀後感!!!
今天又看了一遍《縱橫四海》,還是覺得此片甚為經典。
我一直認為本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三個主演的出色演出。周潤發、鍾楚紅、張國榮無法阻擋的明星魅力在片中恣意揮灑,穿梭於槍林彈雨卻氣定神閑,立身在險惡江湖卻不離不棄,三個人之間千金難買的情誼著實令人感動。影片還創造性的設置了一個童話般的大團圓結局,沒有走上以往電影兄弟為情反目成仇的老路,留給了觀眾一種異常舒服的觀影感受。
在片中,周潤發一改往日的英雄浪子形象,極盡搞笑之能事,出演了一個放浪不羈但閑話特多的「八婆」形象。其實周潤發本身極富搞笑天才,之前在《大丈夫日記》《殺妻二人組》等影片中已經展露出了他的喜劇功力。本片中他飾演的阿祖在搞笑之餘也讓人看到了其身上的義膽豪情,每當阿佔有難他總是會立即挺身而出,這樣的人怎能叫人不愛呢?他在片中的經典台詞很多,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這兩處:一是那個謎語,「饅頭泡在稀飯里」,謎底是「周潤發」;二就是他那段自我獨白了:「其實愛一個人並不是要跟她一輩子的。我喜歡花,難道你摘下來讓我聞聞;我喜歡風,難道你讓風停下來;我喜歡雲,難道你就讓雲罩著我;我喜歡海,難道我就去跳海?」
鍾楚紅在片中出演唯一的女性角色,可謂是眾星捧月。她19歲時參加港姐選美,卻因為不會穿高跟鞋而落敗。幸好被劉松仁慧眼識珠帶進演藝圈,最終走上演藝之路。本片中偷盜鑰匙那場戲,她先後與拍賣行行長、阿占、阿祖連跳三支舞,搖曳生姿,魅力盡現。她在偷得鑰匙之後沖著阿占那嫵媚的一眨眼,俏皮可愛,顧盼流情;三個舞伴里和她最登對的要數張國榮了,男的風度翩翩,女的風姿綽約,實乃天作之合;當然,最經典的還是和周潤發的那段輪椅之舞,優美流暢,卻又驚喜連連,看得我是如痴如醉,我真的無法想像編劇是怎麼想出來這么有創意的橋段來的。
張國榮在我的印象中永遠都是翩翩公子的俊俏模樣,任那時光如何刻畫,卻始終無法在他的臉上留下一絲衰老的痕跡。當年他接拍這部片子之前,剛剛憑借《阿飛正傳》圓了自己的影帝夢,並隨後宣布退出歌壇,一心只拍電影。他在片中的角色阿占是個性格內斂心思細膩的人,雖然深愛著紅豆卻不能明說,只是暗地裡護著她免受阿祖的戲弄。還好最後阿占和紅豆走到了一起,其實他也真的比阿祖更合適紅豆,更能讓她幸福。他在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當屬這里:在街頭流浪畫家給他畫完肖像後,他笑著簽上自己的名字,丟下一句:「我叫阿占,是個通天大盜!明天看報紙吧!」隨後圍巾一甩,轉身搖擺而去,那張揚的樣子簡直帥到爆!
回憶著劇中人當年的模樣,再想想十七年後的今天三人的境遇,不由得唏噓感慨一番。
原來,電影的情節再過曲折,卻永遠也比不上世事的難料。
94年,周潤發在香港拍完最後一部影片《和平飯店》之後,遠赴好萊塢打拚,其中的困難與艱辛也只有他自己清楚。只是十七年過去了,我們不得不說他在好萊塢的成就並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高度,而在近些年逐漸回歸之後,卻又不斷地捲入各種是非之中,流言蜚語真假難辨。
91年,鍾楚紅與富商朱家鼎在美國羅德島聖百蘭天主教堂舉行婚禮,並且協議不生育。怎料就在去年8月24日,朱家鼎因食道癌在香港病逝,只留下紅姑獨自一人。16載夫妻恩愛卻敵不過天意弄人,47歲紅姑未老終免不了紅顏命薄。近來有傳言稱紅姑將要復出,卻也脫不了捕風捉影之嫌。
03年4月1日,愚人節,張國榮用自己的生命跟大家開了一個玩笑,只是這個玩笑實在太過真實太過苦澀。情感的糾結、輿論的壓力令哥哥患上了抑鬱症,而精神上的傷痛往往比身體上的傷病更容易摧毀一個人。飛身而下的身影後面是無數人追憶的目光,也許還會伴著淚眼婆娑。
只是無論現在的他們境況如何,我都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真心地祝福他們,畢竟他們曾經帶給過我那麼多的快樂,陪我走過了一段無比珍貴的歲月。
發哥,我現在不想知道那些是非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只希望你能活得灑脫,少些牽絆,你始終是我心目中最瀟灑的男人。
紅姑,我現在不想知道你是否會復出影壇重新拍片,我只希望你能早日擺脫喪夫之痛,笑逐顏開,因為你的笑,真的很美。
哥哥,我現在不想知道你是否在另一個世界裡仍然會令得無數人痴迷癲狂,我只希望你在那裡過得輕松,過得開心,想再聽你唱起那首歌:
「我勸你早點歸去
你說你不想歸去
只叫我抱著你
……
讓風繼續吹
不忍遠離
心裡極渴望
希望留下伴著你
……
我已令你快樂
你也令我痴痴醉
你已在我心
不必再問記著誰
…… 」
風繼續吹,我繼續愛你們……
㈥ 最美教師觀後感500字
最美教師觀後感
教師節那天,我在電視上看了《感動洪城十大最美教師》的節目。在節目里講了感動洪城的十位教師,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新建縣的雷榮華老師。
她是這樣一位好老師,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家人放在第二位。班上只要有學生成績下降,她就吃不香睡不好,親自幫她們補課,只要有誰成績提高了,她就會笑逐顏開,高興得像個小孩似的。
她為了學生忽略了自己的孩子。作為班主任,她長年堅持六點半之前到校,晚上十點才離校回家。因班上的學生寄宿生比較多,就連周末休息的時間她也是在學校陪伴學生度過。兒子從小就成天見不到她,因此一直營養不良,體弱多病。2013年10月她的兒子一直咳嗽低燒,但是因為忙於教學,她疏忽了兒子病情的觀察和重視,錯過了最佳就診時間而失去心愛的兒子,她心如刀絞,默默承受內心的傷痛,但沒有因此耽誤一天的工作。
她曾因工作受傷,卻帶病工作。2013年6月的一天晚上,她忙完工作後,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輛酒駕的摩托車撞到在血泊之中。當時深度昏迷,多處骨折,腦震盪,頭皮血腫及裂傷,工傷鑒定為九級傷殘。出事後幾天,為了不耽誤學校的創建工作,她就請丈夫把手提電腦拿到病床前忍著劇痛工作,每敲打一個字她都是那麼吃力,每一滴豆大的汗珠都是她忠誠教育,奉獻教育的感人寫照!
這些感人的故事讓人淚流滿面,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最美教師不在於她們的外貌形象,在於她們的無私和奉獻,她們的堅強和執著,她們的善良和努力,每一位都令人尊敬!老師,你是最美的,我們永遠尊敬您。
㈦ 誰有600字讀後感
有趣的童年
——《朝花夕拾》讀後感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裡去了?!'……"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著,這正是兒童特有的.曾幾何時,我已經遠離了童年,進入了少年,每天都在這忙忙碌碌的學習之中,紛紛撓撓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認為自己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有時還做著甜美的童年之夢.回憶起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屬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時候,總去那裡享受著春日的陽光,秋日的清風,還有那片總被我採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小時候,每天一吃完飯嘴都不擦就去鄰家串門子,和小夥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時不時還跌進泥坑變出個"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樣的花,又生怕主人找來,就把花藏在樹洞里,一會兒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們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舊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無論現在能否實現.這也許就是我和幼年魯迅的相似之處吧,使我在讀過文章後有了這么多感動.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老人與海:
桑提亞哥(Santiago)是個可憐的老頭——看上去似乎是的。海明威(Hemingway)以自己精煉的語言塑造了這個形象,可以說,海明威並沒有給予老人成功,卻賦予老人在壓力下優雅而堅韌的形象。
老漁夫在海上一無所獲地漂流了84天後釣到了一條巨大無比的馬林魚(marlin),這是一條比他的漁船還長2英尺的魚,是在拖著漁船整整兩天兩夜之後才被刺死的。老人的命運似乎並不成功,他又遭遇了鯊魚,經過殊死的搏鬥,馬林魚只剩下一副骨架。
骨骼是精神的支柱,海明威看似沒有讓老人桑提亞哥成功,卻以光禿禿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
「我和你奉陪到死」——這個硬漢面對挑戰如是說。暗喻他自身的英雄主義所在,還有他趨向堅韌的力量。故事的頭尾,都出現了名叫明諾林(Manolin)的男孩——他希望繼承老人的事業。何止捕魚的事業要被傳承,這副錚錚鐵骨又何嘗不為我們所崇敬、所供奉、所學習呢。在老人的故事裡為什麼有這個孩子的出現?年輕,象徵著力量和希望,即便是老人,他的內心同樣是年輕的。文中多次描寫到獅子,阿非利加海灘上,獅子在笑鬧嬉戲,它們浮現在老人的夢中,一直在老人的心中,同樣揭示了老人永遠不會老的意志。
海明威的這部小說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和普利策獎。這個骨頭里留有幾百塊彈片的硬漢作家,恰當地寫出了生命的強度,告訴我們怎麼去面對生、老、病、死,告訴我們心該有多寬,如海一般。老人是孤獨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獨的,因為他的意志是那樣的堅強。
不妨將鯊魚看作打擊,吃掉你的成功和幸福。但正如那孩子說的:「它沒有打敗你,它沒有。」 ("He didn't beat you. Not the fish.")
一個真正的強者,只能被摧毀而不能被擊敗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永不言敗,這就是《老人與海》告訴我們的。
簡愛: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採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於斗爭、敢於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如果我們認為夏洛蒂僅僅只為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我想,錯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著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著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里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簡愛的獨立,早已被扼殺在寄人籬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沒有那份獨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我們現在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流淚的經典。所以,我開始去想,為什麼《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僅這一步就能獨立嗎?我認為,不會的。畢竟女性的獨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種徹底的勇氣,就像簡愛當年毅然離開羅切斯特一樣,需要「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土一去兮不復返」的豪邁和膽量。我想,這應該才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應該是走向獨立的決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筆下的簡愛卻把她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留給我們一個感動。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簡愛已作為獨立女性的經典,我希望陽光下,鮮花里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個暑假,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再一次讀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是蘇聯社會主義文學中最輝煌的名著,已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這本書描寫了十月革命以後,第一代蘇維埃青年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之下,為了鞏固政權、恢復國民經濟,同國內外敵人和各種困難展開斗爭的事跡。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生於普通工人的家庭,從童年時起飽受艱苦生活的磨難,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早就播下了階級仇恨的種子。十月革命後,他帶頭參加紅軍,轉戰疆場,浴血奮戰,曾多次負傷,最後不得不轉業到地方工作。後來,他的傷情惡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了。他在殘廢後,毫不灰心,還要頑強學習努力工作,並且開始了文學創作.他卻毅然拿起筆來,摸索著,堅持寫,
每寫一個字,他都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頑強的努力,他終於成功地寫出了小說《在暴風雨里誕生》的前幾章。讀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當我讀到保爾在雙腳殘疾和雙目失明,可他還堅持寫作.讀著讀著,我禁不住熱淚盈眶,心潮澎湃,時我也受益非淺.保爾那堅強勇敢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多麼可貴,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跟保爾比起來,我是多麼渺小啊。談堅強和勇敢,我真不好意思講,每次摔倒後哭鼻子的是誰?是我;每次遇到困難的事後退的是誰?也是我。想起那一件件往事,真是無比羞愧。
讀了文章之後,我要像保爾?柯察金一樣,要有堅強的意志,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跌倒了,也不要放棄,你要站起來,繼續往前走,成功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只有我們有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讀《紅樓夢》有感
《紅樓夢》是悲劇,但在人類對美好的人性、人情和美的追求上確實勝利的。它集中了人性最本質的東西——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心靈也是脆弱的,就如林黛玉那樣。
「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如此美人,最終卻落的個憂郁而死,只因她一心追求愛情的永恆與唯一。
寶黛的愛情源自太虛幻境中的木石前盟,再加上紅塵中的兩小無猜,雙方遂有了私訂終身的意願。從一開始的一見傾心到後來的心心相印,以及最後的心灰意冷。他們愛情的產生與發展正是兩顆純潔高尚的「心」相互碰撞溝通和彼此認同的過程。但在一個封建的大家庭里,這只能存在兩顆真誠的心間,雙方的愛情沒有任何的承諾和物質保障。
寶釵是一個復雜的矛盾糾葛體,是一個委婉內斂的人她從小受到正統教育的熏陶,深受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毒害,為人行事遵守三從四德,綱紀倫常,但實際上她對諸如《牡丹亭》、《西廂記》等禁書瞭然於胸。寶玉和寶釵的愛情一開始並沒有得到賈府上下的默許,實際起初賈母也許更傾向於黛玉或是寶琴。但隨著情節的發展,寶釵和寶玉的愛情才得到了賈家上下的心照不宣。
「賈寶玉奇緣識金鎖,薛寶釵巧合認通靈」。他們的愛情是大家認定的金玉良緣,是建立在世俗的物質基礎和家族利益上的愛情,也是造成他們悲劇性結尾的原因之一。
為了真愛的人可以拋棄一切世俗名利,甚至可以背上不仁不義不中不孝的罪名。這就是作者曹雪芹對精神愛情的高度贊揚。後來寶玉中舉,寶釵懷孕,可他卻遁入空門,說明作者在精神追求和世俗情感方面的矛盾,也集中體現作者堅定崇高的愛情觀。寶黛的愛情是個大悲劇,寶玉和寶釵的愛情也是個大悲劇,曹雪芹對兩者結局是矛盾的,但無疑都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曹雪芹曾慘痛地寫道:「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愛情既是生活中的幸福之源,又是逃避人生的避難所。在《紅樓夢》里,愛情是宿命的,愛情本身就是悲劇,是人的悲劇,是人的世界的悲劇。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只不過是兩種悲劇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那就是它們都是理想追求與現實世界的相互沖突,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生活在由情感的鎖鏈所組成的世界,而在情感的鎖鏈中,必不可少的是愛情這個環扣。在紅樓夢,在大觀園里,愛情是永恆的,永恆使我們選擇了它,永恆的愛情成了可塑性的話題。它引起了我們對人性的思考,對生活的思考。
人活在世上,雖然有許多煩惱和痛苦,但是我們卻從沒有放棄過追求理想和美,曹雪芹是這樣,我們也應該是這樣,歷史正因為這樣而繼續向前發展。
讀《吶喊》有感
《吶喊》小說集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魯迅先生的作品。讀過那麼多的文學作品,《吶喊》文集卻讓人讀過後盪氣回腸,久久不能忘懷。 《狂人日記》,「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裡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自內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出這樣的吶喊。可是,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利擁有純凈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稜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阿Q正傳》是《吶減》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因為它「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即表現國民性的弱點。阿Q性格極其復雜,充滿矛盾。他質朴而又愚蠢,受盡剝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視現實,妄自尊大;對權勢者有著本能的不滿,表現出某種自發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傳統觀念和正統思想的嚴重影響。但作為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通稱「阿Q精神」),即在接連不斷的失效中隨時幻想自己是勝利者,用以自寬自解,自欺欺人。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地位並沉溺到更為屈辱的奴隸生活中去。 沒有華麗的語言,故事也並不引入入勝,在魯迅的作品裡,表現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作品尖銳有力評擊地評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他的言語犀利,像尖刀一樣直刺敵人的心臟。同時,魯迅先生也對生活在這樣社會的人們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小說集的吶喊,喚醒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㈧ 觀巜念書的孩子》有感作文
周五放學,馳寶手拿一張電影票笑逐顏開,說是學校讓同學利用周末去看電影,心想一定又是什麼教育意義的片子,表現並不激動,不料小同學態度堅決一定要看,並且說要周六早點起床去看。不足為怪,小同學向來對老師的號召熱烈響應,俺這當媽的就當陪孩子看了,即便情節枯燥瞌睡了也權當補個美容覺吧。
周六早早起床,還特意打了個咨詢電話,電影的名字是《念書的孩子》。馳寶說要是〈喜羊羊和灰太狼〉該有多好。影院里到處是來觀影的孩子,馳寶還看到了同班的同學,興奮的手足舞蹈。電影開始,嘰嘰喳喳的孩子安靜了下來。
電影很唯美也很感人,表現的是一個山裡的留守兒童開開,爸媽出去打工了,和年邁多病的爺爺共同生活。開開想爸爸媽媽,唯一的方式是通過電話,在夢里他多少次夢見爸爸媽媽,又多少次看著爸爸媽媽離去,怎麼也抓不住,而這一切他只有在放學的路上給他的小夥伴小膽兒一隻小狗說。白天,放學後的開開幫爺爺做飯;夜晚,懂事的開開給爺爺念書。當有一天爺爺離去,爸爸媽媽回來後無奈返城,開開睡醒後一路狂奔追趕爸媽,那是怎樣的一種心酸啊!
九歲的開開和一隻小狗住在自家的老房子里,他害怕他驚恐,他放學後扒在台階上一邊寫作業一邊啃一口乾饃,看到這些怎不讓人淚如雨下。好在,影片的最後,爸爸媽媽把開開接到了城裡,開開難舍小狗,小狗在車後狂奔,開開在車內大哭不想去城裡,開開的善良再一次表現的淋漓盡致。
觀看影片的過程中,馳寶難得的安靜,當看到開開幫爺爺燒飯揉面,照顧生病的爺爺,小聲的說了一句:真懂事啊!而我,最初是抱著陪孩子一起看的心理,沒想到這樣一個留守兒童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其間,我幾次眼淚湧出,悄悄瞄一眼周圍的家長,也都用紙巾擦拭眼睛。
開開的懂事讓我們欣慰,但是我們心裡涌動的除了感動以外更多的是可憐,一個九歲的孩子他原本應該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在一起,原本不該有這么多的眼淚,可是如今更多的父母選擇了外出打工掙錢把孩子和老人放在了家裡,也許經濟寬裕了,可孩子心靈的傷痕卻需要很長的時間來修補。
我的老家和影片中一樣,年青的父母過了年就外出打工,一直要到過年了才回來,他們的孩子大多和老人一起生活。而老人管的最多的是吃喝,很多學習心理上的問題他們無法顧及,真正能一路走到大學的孩子並不多。影片中的開開生活能力學習能力讓人欣慰,甚至能超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但是看到孩子悄悄流下的眼淚,看到孩子孤獨的身影,我想,還是讓孩子和父母一起生活吧!盡管這其中有太多的艱辛和無奈。
㈨ 百萬英鎊 讀後感
1馬克吐溫著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文章對「金錢就是一切」「金錢是萬能的」的想法進行了諷刺,揭穿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面容。
《百萬英鎊》是講一個貧窮、誠實的人,也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對兄弟的信,信裡面送給了他一百萬英鎊。原來這對兄弟打了一個賭,賭如果一個貧窮、誠實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萬英鎊,他會有怎樣的結果?哥哥認為他會餓死,因為他無法證明這些錢是他自己的,會受到別人的懷疑,連銀行都不會讓他存錢。弟弟則認為他會過得很好,於是他們兄弟倆將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借給了這個貧窮的人,並出國呆了三十天。沒想到在這段時間內,人們對這位突然暴富的罕見富翁,竟拚命地拉攏他,從免費吃飯,買衣服,到免費住宿,一個個像乞丐一樣討好他,並不斷提高他的社會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還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萬英鎊的銀行利息,最後還從兩兄弟那兒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過著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到這兒,我很羨慕這位如此「幸運」的主人公,但同時我又想:人們之所以討好他,不就是因為當時人們太看重金錢了嗎?拜金主義是可恥的,不勞而獲更不應該!金錢不是萬能的,世界上還有許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2.暑假裡,我讀了一本馬克·吐溫的名著《百萬英鎊》。這裡面的幽默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我。
這本書講了一個礦山經紀人的辦事員因開遊艇開的太遠,迷失方向,被一艘開往倫敦的雙桅帆船救起,並以作為水手來作為路費。抵達倫敦後,他仍舊身無分文。這時,一位年長的紳士,把它叫去,並給他了一封信,便叫他走了。他來到一個小飯店,打開信,他被信里的東西幾乎嚇暈了!裡面有一張一百萬元英鎊的鈔票!就這樣,一夜間,他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在倫敦,誰都知道他。在一次晚宴上,他愛上了一位名叫波霞·朗漢姆英國姑娘並和她結了婚,事後他才知道,那位給他錢的老紳士就是波霞的義父。在他和波霞的結婚典禮上,老紳士把那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作為禮物送給了他,他也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這本書諷刺了某些人抵制不住金錢對人的誘惑,從而干出一些見利忘義的 行為。這本書也教育我們,錢財乃身外之物。沒有錢財可以再靠自己的能力來賺錢。但是,一個人沒有做人的原則是不行的,即便他有再多的財富,他也不會快樂的。
3.暑假裡我有幸讀了馬克·吐溫寫的《百萬英鎊》,怪不得那麼多的讀者都深受這本名著的迷戀,一翻開書,裡面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就深深的吸引了我。故事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主人公亨利·亞當斯在被確定是一個誠實但貧窮的人後,受到一對奇怪的兄弟為了打賭而「借」給他的一百萬英鎊。他的遭遇也十分有趣,人們先是從穿著上看不起他,當他拿出一百萬英鎊希望別人找錢時,人們不但對他點頭哈腰,卑躬屈膝,而且就連對亨利來說比較昂貴的一些費用也不需要他馬上支付,甚至有些人都願意直接不要錢,因為他們不但找不開錢,而且堅信這位百萬富翁,一定不會在意這點「小」錢的。最後亨利不但如獲至寶地得到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妻子,還獲得了三萬英鎊的利息。
雖然,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會發生,但作者卻用這樣誇張的手法,諷刺了現代社會對「金錢萬能」的理念。衣店服務員見了衣衫襤褸的人置之不理,可當他看到了那張百萬英鎊鈔票的誇張的表情,甚至說無期限的等著付款與先前的表現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其實作者諷刺的就是現代社會上的狀況,對富商們點頭哈腰,而對窮人卻是那樣的瞧不起。作者在敘述上用詞等,也不忘幽默一下,讓讀者在笑過之後,仔細品讀,慢慢體味。特別是在描寫那些奉承有錢人的人看到百萬英鎊的支票的表情時,讓人忍不住開口大笑,真是惟妙惟肖。」
不愧是著名的諷刺作家,《百萬英鎊》不但很幽默,還很有內涵,這樣的作品真可以稱的上是"妙"!
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東西,只要那麼一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的變成尊貴的,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這就是馬克吐溫筆下《百萬英鎊》的真實寫照。
《百萬英鎊》描述了一個流落倫敦的美國人亨利·亞當,他遇上兩名打賭的倫敦億萬富翁,從而得么一張百萬英鎊的支票。亨利飢腸轆轆,去了一家飯店,老闆見他像個窮光蛋,打發他到角落裡,侍者也覺得他沒錢付,當他結賬時,所有人都驚呆了,支票卻是一百萬!於是他被當成了一個行為古怪的百萬富翁,不僅吃飯免了單,臨走時老闆還對他兩次90度的鞠躬!
由於衣衫破舊,他准備做一套衣服,在服裝店內,營業員將他一個推給另一個,最後被推到了成衣間。小店員極為勢利,給他一件很不合身的衣服打發他,結賬前還諷刺他一番。當亨利拿出百萬英鎊時,小店員竟哭了起來!老闆知道後,為亨利免單量身訂做了48套一年四季在各種場合穿著的衣服!
馬克·吐溫著重揭露了當時社會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錢!成了衡量一切的標准!非常可笑的是,當一名開玩笑的英國貴族將支票藏起來後,股市大跌,人們開始懷疑亨利是否有支票,眾人都來拆他的台。一個貴族罵了亨利,衣服也被收走,可是,當支票又重新回到亨利的手中時,那位貴族馬上又笑逐顏開說:「上帝保佑您!」衣服又原封不動送了回來。其實這種現象在我們現實社會中又何嘗沒有,有的情節比這種說話變卦、態度變卦更加嚴重!一些醫生為了錢,可以為病人做不必要的檢查,給病人吃不必要的葯,把假的弄得比真的還認真!在這種喪失醫德、人性的醫生眼裡,金錢比生命更可貴!
不管如何愛錢,不要丟掉做人最基本的誠實的本性;不管怎樣愛錢,不要拋棄道德、良知;不管怎樣愛錢,不要傷害別人;不管怎樣愛錢,必須通過正當途徑來獲得!
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