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浪潮》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1967年,美國加州一所高中,歷史教師羅恩·瓊斯(Ron Jones)為了讓學生們明白什麼叫法西斯主義,搞了一場教學實驗。他提出鏗鏘有力的口號,「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和「行動鑄造力量」,用嚴苛的規條束縛學生,向他們灌輸集體主義,要求他們絕對服從,遵守紀律。令人驚訝的是,學生們非常順從,步調一致地投入其中。他們精神抖擻,穿上制服,做課間操,互相監督,很快凝聚成一個新的團體。他們給這個團體命名為「浪潮」,還設計了一個標志性的動作:手臂從右往左,劃出一個波浪狀的曲線。學生們沒有意識到自己越來越像納粹分子,他們發傳單,印貼紙,拉攏新的成員。只用五天時間,這個班就由20人變成了200人。最後,瓊斯在學校大禮堂召開了一次大會,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國的影片:整齊劃一的制服和手勢,集體狂熱的崇拜和叫囂。學生們面面相覷,羞愧不已,沒想到自己這么輕易就被操縱了,心甘情願地當了一回沖鋒隊員。 德國電影《浪潮》就是根據這一真實事件改編的。導演丹尼斯·甘塞爾(Dennis Gansel)上一部電影也是探討極權主義,名為《希特勒的男孩》。甘塞爾對納粹現象的持續思考,令他有別於一般的導演,他的見解就像政治學者的一般精確,不為表象迷惑,而能直取核心。電影里,有兩處地方令人激賞。通常說來,關於納粹運動的陳腔濫調之一是,它是「種族主義」。甘塞爾完全迴避了這一角度,他去到了更深邃的地方,將其無情地定義為「平等主義」。到底是什麼令到人們滿腔熱忱地投入到極權組織中去,甚至不惜犧牲個人自由?甘塞爾藉助一個「浪潮」積極分子的話作了回答:極權組織提供了「平等」的幻象。「這幾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誰最漂亮,誰成績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讓我們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環境都不重要,我們都是一場運動的一分子,『浪潮』讓我們的生活重新有了意義,給了我們一個可以為之奮斗的理想。」 甘塞爾還進一步指出,納粹現象是左翼思潮下的產物。影片末尾,這堂政治課的教師賴納·文格爾,也就是「浪潮」的元首,像一個復活的希特勒,發表了一通瘋狂的政治演講。他在台上振臂高呼,台下的學生如痴如醉。而他的那套說辭,完全是新左派的立場,反對全球化,指責「貧富不均」是真正的恐怖主義: 「德國近年來每況愈下,我們是全球化的輸家,但政府卻告訴我們,努力幹活才是擺脫危機的唯一辦法。那些政治家根本就是經濟動物的傀儡。失業率必須下降,我們還是出口大國,但實際上,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恐怖活動是現今最大的威脅,而恐怖活動正是我們自己,通過散布不公正而一手造成的,當我們把自己的星球一步步推向毀滅的時候,那些富人卻在一旁摩拳擦掌,建造空間站,還想從高處來欣賞這一切。」
這就是導演的辛辣之處,他的批判鋒刃直指當下的「反全球化」運動。這是近年來左翼知識分子和熱血憤青最熱衷的「正義」事業,但甘塞爾提出了警示,這可能是一場新的極權主義運動。即使對於這一樁四十年前的「反極權」教學事件,雖然甘塞爾藉助它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念,但他並不願就此止步,將整個事件不假思索地接受下來;相反,他對老師的做法表達了強烈的質疑。影片中,他設計了一個叫「 蒂姆」的角色。他是富家子,但家庭缺少溫暖,一直渴望融入集體擺脫孤獨。「浪潮」成立後,他第一個響應「平等」的感召,把自己的名牌球衣球鞋全都燒掉了。通過這個集體,他感覺渺小的自我被放大了,自我價值也被提升了,他變得越來越狂熱,也越來越偏執。他一改平時的懦弱形象,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到處噴繪「浪潮」的標志。然而,當這樣一個人奉獻出全部身心,並從中贏得了別人的贊許,卻突然發現這只是一場教學的騙局時,他一下子就崩潰了。他無法接受「浪潮」被解散,掏出手槍,打傷了一名同學後,吞槍自殺了。不少評論者以為電影里的這個安排是為了戲劇化,或者借鑒了《死亡詩社》,其實這是導演自身觀念的表達。他力圖說服觀眾:這種教學是危險的,只要有一個「 蒂姆」這樣心智不健全的人,整個事件就會成為悲劇。實際上,他的憂慮不無道理。四十年前的那場教學實驗,雖然沒有不可收拾的混亂場面,但大部分參與其中的學生都不願提起,事隔多年他們依然感到尷尬,覺得被戲耍了、被羞辱了。唯一從事件中獲益的是那個老師,他接受媒體訪問,出售故事版權,直到《浪潮》這部電影上映,他還帶著一種無以倫比的勝利者口吻說:「這個實驗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我們中的很多人孤獨、缺乏家庭的溫暖、集體的關心,缺乏對一個群體的歸屬感。即使把這個實驗放在今天,也會得出同樣的結果……」
㈡ 德國電影《浪潮》感受,大家也來說說吧
這片當年在德國反響劇烈。別看現在德國人已經民 主多年,但是民族根還是那樣對上級的完全服從和對理想的盲目追從。所以德國人歷來改革什麼的都是自上而下的模式。
而相對國人,盡管表象也是服從,但大部分狀態其實是忍受,只要當忍受到達一定臨界點,忍無可忍的時候才會發動自下而上的改 革。
㈢ 如何評價電影《浪潮》和《死亡詩社》
《浪潮》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講的是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組織新法西斯主義僅僅需要一星期。
電影中文格爾老師本來只是想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學生來認清獨裁專制的法西斯主義的本質。但是這群一開始只是想混學分的學生們的頭腦迅速被強大的精神力量給格式化了。他們馬上陷入到一種強大的集體無意識中去,他們給自己的組織取名「浪潮」,還自發地統一了制服,越來越多的學生給快速洗腦,他們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繪制了統一的圖標,還統一了見面打招呼的手勢——右手在胸前做浪潮狀。狂熱的學生占據了運動場,不讓別人進入,一位叫蒂姆的學生還從網上購買了手槍,並寸步不離文格爾先生,稱要保護好「領袖」……
事情發展得不可收拾了,文格爾先生在手球比賽中發現了事態的嚴重性,決定停止浪潮,但是事態已經不可控制,最後在集會上文格爾宣布解散浪潮並由此告訴同學們這就是法西斯主義的由來。這時,悲劇不可避免的發生了,狂熱的蒂姆不願意看到浪潮的解散,於是開槍在同學射擊,並飲彈自殺……
《死亡詩社》講述的是威爾頓預科學院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授學生,可是新學期來校的新文學老師基廷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自己班上的學生們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能力。他告訴學生們要「把握當下」,並以該原則行事。在教學的第一堂課上,基廷並沒有在教室里上課,而是領同學們看校史樓內的照片,讓他們去聆聽死者的聲音,並去領悟的生命的真諦。基廷甚至要求學生將課本中古板老套的內容撕去,自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開始懂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前途和目標。他的學生們甚至於反抗學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於該校學生時代參與過的秘密小組——死亡詩社,在校外很遠的山洞中探討詩歌、人生。但不久後,學校發現這個小組,校方對基廷老師教育方法十分反對。
基廷的學生尼爾熱愛表演,並在一次演出上大獲成功。但他父親堅決反對,並將他帶回家決定第二天讓其轉學。尼爾極度痛苦卻無法傾訴,在當晚自殺了。小組成員之一卡梅隆出賣了他們。校方逼小組成員在聲明上簽字,將責任推卸與基廷身上,將他開除出學校。在老師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學生們站立在桌上,說著"哦,船長,我的船長!"
兩部電影的結局都是老師作為了替罪羊,黯然離開。《死亡詩社》講述精英私立學校的學生們如何在老師的影響下開始獨立思考,試圖擺脫學校專制守舊的的桎錮。《浪潮》描述如今的公立學校,素來標榜崇尚自由與個性的學生在老師突發奇想開始的一個獨裁試驗里,如何進入一種法西斯式的集體無意識。
相隔二十年的這兩部片子倒像是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二十年前敲響的希望的鍾,二十年後卻回響著警示的餘音。《死亡詩社》中追求人格之獨立、精神之自由的主題相對簡單,《浪潮》中學生們如何從自由散漫的無政府主義傾向主動轉變成激進的高度集體主義的團體更為令人深思。
真正的精神自由需要的從來都是理性,而不是激情。兩部片中的學生都包含激情,他們個性豐富、多才多藝。他們願意改變以及大膽嘗試,所以當一位與眾不同的老師出現在他們身邊引導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聽老師的話,贊同老師的做法甚至盲目地崇拜他。《浪潮》中的老師為了讓學生了解法西斯主義的生成,自己當了一次獨裁者,一開始他的頭腦很清醒,還想方設法營造這樣的一種氛圍。可是過了三天,老師慢慢地變成獨裁者,他很享受這種「萬人之上」的感覺,他與妻子鬧僵,說出了很傷人的話。還好他最終回頭,避免了更大悲劇的發生。
《死亡詩社》里的那個學校有點象我們現在的高中,注重的是升學率,注重的是紀律。而紀律就意味著排斥多樣性,排斥不同意見,用剛性的手段求得劃一。老師是作為一名知識的灌輸者的角色存在著。而這時出現了一位英語老師,他的口號是享受生活,他的信念是讓學生們自己思考,自己選擇。我不反對老師的想法,但是他的教育理念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發生了沖突,結局已經註定。
特別是撕書這一段,我覺得做得非常不地道。首先,他先叫學生們撕書,然後才告訴他們具體理由。所以孩子們在撕書的時候,臉上興奮的表情不是因為自己懂得了什麼真理,而是這一純粹的「叛逆行動」引發的荷爾蒙增加。當然這也可以說是基廷的一種策略,先叫他們行動,然後在進行理論說教的時候就會獲得一種共同情感上的支持。其次,這種行為從表面上看是引發孩子們自由思考,不被規矩束縛。但是換個角度看,他只是因為不認同另一位博士的教學理念,就強迫學生們全部撕掉他的導言——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專制思想嗎?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做學問,對別人的理解不贊同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基廷是老師。當他強迫所有人接受他的思維時,不管他的思維是要求自由還是要求束縛——這已與思維內容無關——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帶有了他所批判的東西的色彩。
兩部電影都是由於教師教育方式的無節制性與教育理念的片面化,導致這些本身正確的情感最終走向反面。老師針對青年學生這一易情緒化、渴望先鋒思維的特殊群體沒有把握好教育的「度」。
兩部電影內容上可以說對立也可以說相同,《死亡詩社》中的「自由獨立」思想恰好對立《浪潮》的「極權主義」,內容相反但模式幾乎一模一樣的教育路線。最後的悲劇結尾與這部影片也驚人的類似,一個孩子吞槍自殺了,少數幾個保持頭腦清醒的學生也沒能挽回這個悲劇。雖然《浪潮》我更願意用一種非理性化的思路考慮,它的重點並不在教育上,但是也不妨礙從這個方面稍作對比。不聽從於自己者,必將聽命於他人。人一生總會有一些階段需要「聽於他人」的。而這個「他人」究竟值不值得聽,怎樣去聽,聽些什麼,實在是很重要啊。
㈣ 晚上毛概課要看《浪潮》這部電影,求觀後感,謝謝各位大蝦~懸賞20分哦
1967年,美國加州一所高中,歷史教師羅恩•瓊斯(Ron Jones)為了讓學生們明白什麼叫法西斯主義,搞了一場教學實驗。他提出鏗鏘有力的口號,「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和「行動鑄造力量」,用嚴苛的規條束縛學生,向他們灌輸集體主義,要求他們絕對服從,遵守紀律。令人驚訝的是,學生們非常順從,步調一致地投入其中。他們精神抖擻,穿上制服,做課間操,互相監督,很快凝聚成一個新的團體。他們給這個團體命名為「浪潮」,還設計了一個標志性的動作:手臂從右往左,劃出一個波浪狀的曲線。學生們沒有意識到自己越來越像納粹分子,他們發傳單,印貼紙,拉攏新的成員。只用五天時間,這個班就由20人變成了200人。最後,瓊斯在學校大禮堂召開了一次大會,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國的影片:整齊劃一的制服和手勢,集體狂熱的崇拜和叫囂。學生們面面相覷,羞愧不已,沒想到自己這么輕易就被操縱了,心甘情願地當了一回沖鋒隊員。
《浪潮》根據這個故事改編而成,看完電影之後,真的很震撼,即使作為觀眾的角度一直以旁觀者的身份去看待,但當最後教師揭開謎底那一刻,真的覺得自己迷迷糊糊就被繞進去了。看完電影後,真的感覺到集體的力量很大,但是集體意志卻很難把握,只要有一點兒的偏差,整個方向就會偏移,團體就會面臨失敗甚至毀滅。所以企業能夠做大做久的很少很少,由此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決策層制定一個好戰略是多麼困難,要考慮多少東西。
另外,看《浪潮》,開始覺得小時候常說的「團結就是力量」真實了不少,的確團結不單是個人的疊加,當人們有了組織,就覺得個人很難實現的目標伸手可及,便會為之奮斗,把自己完全代人集體當中,ONE FOR ALL, ALL FOR ONE,一些不可能的任務便可以完成,當年中國就是這樣依靠團結走出最初的極度貧窮。
但是,凡事有個度,當組織變得過分狂熱,就會迷失自我,迷失方向,成為只由本能操縱的機器。電影裡面就是如此:「浪潮」里的人為了使組織壯大,四處塗鴉宣傳,拉攏會員,排斥非會員,為的是滿足自己的慾望,想看到自己的強大受崇拜。這讓我想到了文革、納粹、黑社會、六四,這些組織最初的目的都是好的,只是後來被部分人利用來實現自己的慾望,挑起組織成員的慾望,把組織引向一個錯誤的方向。以黑社會為例,最初的黑社會是為了保障平民不被官府欺壓,或者是為了反對清朝「外族」入侵,或者說是一種基層自治,後來被慾望控制,將手伸到老百姓的口袋裡,欺壓老百姓,追求崇高的地位,實際上也是一種獨裁者的思想。
追述西方政治學的傳統,對於民主制度以及自由主義的懷疑,既是保守主義政治學派的立論根基,也是對多年來政治實踐的一種總結意見。柏拉圖將民主制度看成是必然會滑向暴民政治的糟糕制度,在他看來,民主制度乃是一個充斥著不知限度與互相排斥的慾望的角斗場,最終將會讓一種壓倒性的激情變為專制統治其他的制度。而他的後繼者們則從小鬍子元首之流的發跡得出「軟弱的自由主義無法遏止專制的產生的結論。」在他們看來,一個一切觀點、宗教、偏好都具有平等價值的社會,實則是一個虛無主義的社會,而虛無主義社會帶來的價值觀的真空,唯有更強烈的、單一的價值觀的勝利才能填滿。——反對方可能會提出,小鬍子元首之流的上台,是利用的欺騙與歪曲的手段,並非是民主社會與自由主義的罪責,但他們也無法否認的是,一個能夠利用民眾的恐懼、偏見的煽動者是多麼的強大。更要命的是,一個相信個人權利與自由神聖不可侵犯的社會,在面對一個如斯強大的「僭主」時,完全束手無策:除非他們放棄自己的理想與原則,否則又如何去制止一個個體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呢?
2008年,德國年輕的導演丹尼斯.甘賽爾將羅恩.瓊斯的實驗搬上了銀幕,推出了電影《浪潮》。
影片一開始,著力描繪了乏味的現實生活,學校每個地方都充斥著隨心所欲的個人主義,做什麼事情都既艱難又虛無,令人厭倦:
話劇排練時,男生胡亂給劇本故事添加了《新龍門客棧》的台詞。水球比賽中,球員想展現個人英雄主義,而不願意傳球,結果失去了進攻良機。酒吧里,少年訴說:「當今的人想叛逆,卻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腦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們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個可以將我們團結在一起的目標。」另一個少年則說,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誰?美國富家豪放女帕麗斯.希爾頓!
意志的沖突將毀滅你的親密關系
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稱,只要我們是將別人視為自己達到目標的工具和對象,那麼危險就已產生,不管這目標看起來是多麼美好。
回到卧室後,情慾高漲的馬爾科對卡羅提出性要求。但她說沒有興趣,我們計劃一下去西班牙的事吧。
此時,卡羅的意志是,我們計劃一下去旅遊的事情,而馬爾科的意志是性愛。卡羅沒順從馬爾科的意志,馬爾科也不想順從卡羅的意志,他說,我要去訓練,甩門離去了。
沖突,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誰都有自己的意志,而誰都想別人順從自己的意志,並且就算自己想順從對方的意志,也未必能知道對方的意志是什麼……所以,沖突會不斷產生。怎麼處理這些瑣細的沖突,是決定一個親密關系是否幸福的關鍵。
該怎麼處理瑣細的沖突呢?原則是就事論事。假設在事情A上發生沖突,就談A好了。但我們常用的辦法是,假設在A上發生了沖突,我去談B。
作為實驗班的「元首」,文格爾規定的制服是白襯衫和牛仔褲。卡羅穿著紅T恤上學。去學校的路上,馬爾科說,你之所以不穿白襯衫,是因為你正是老師所說的自私。
也許,他最想說的是,我想和你做愛時,你拒絕了我,你真自私。但是,他當時不能理直氣壯地這樣說,因為他的要求缺乏正確、偉大的含義,假若那時直接說卡羅自私,那勢必意味著他也一樣自私,為什麼非得要卡羅順從他的意志,而他就不能順從她的意志呢?所以,當時他只能找一個不那麼偉大的借口B——我要去訓練——而表達了他在A上的不滿。
但現在,有了浪潮,那就不一樣了。浪潮不只是我和你的,浪潮是我們幾十個人的,你可以不考慮我的感受,不為我的意志做犧牲,你總可以為這個集體犧牲吧?你做不到,所以你看,卡羅,你是多麼自私啊!
通過「為了浪潮」這個要正確、偉大很多的名義,馬爾科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指責卡羅。
想一想,這種沖突的延伸,或者說,意志較量的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是何等常見,而它又是怎樣逐漸澆滅了你親密關系中的火焰。
擁抱細膩的情感才能遠離惡魔
因為種種原因,對很多人而言,為一個細膩的感情事件負細膩的責任,體會到其中模糊、溫暖而柔弱的情感體驗,這真的很不容易。
相比之下,我們寧願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來很有說服力的理由——其實是借口,好讓別人服從自己,好讓自己相信,自己的意志是正確的。
因為戲劇排練的事,卡羅和利薩發生了沖突。利薩不談排練的事,而說「你發火是因為浪潮沒有按照你的指揮發展」。一切都是因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個黑洞,把一切差異吸進去抹平,最後只歸結為兩點——你是「為了浪潮」還是為了你自己?
這樣吵架會變得容易很多,但總這樣說話,我們的心會變得越來越粗糙,離事情本身就越來越遠。國內導演極少能達到《浪潮》這種水準,或許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我們愛說粗糙話。
細膩的情感終究還是最強大的力量之一。當馬爾科發現自己即將失去卡羅時,清醒了,要求文格爾終止浪潮運動。文格爾也意識到危險,結束了一星期的浪潮運動,但代價是,已將浪潮視為一切的蒂姆自殺了。
蒂姆什麼都沒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馬爾科沒有卡羅,那麼他會不會和蒂姆一樣放不下浪潮呢?歷史的回答是「yes」,將納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類似希特勒這樣的人,他們的感情世界是空白的。盡管希特勒有愛娃,但據說他從來沒和她做愛,愛娃對他而言只是一個木偶而已。
宣布結束浪潮運動前,文格爾還裝成元首的樣子,發表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使用了很多偉大的名義,譬如德國不能做全球化的輸家、我們打擊恐怖主義等,這都是一些常見的偉大名義,也即借口。
如果想徹底遠離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納粹主義,我們必須遠離這種粗糙的話語,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發生時的細膩感受。這樣做時,我們就與自己內心取得了聯系,這是我們立在這個世界上的根本
自由主義與民主社會的支持者面臨的正式這樣的兩難困局:要麼眼睜睜看著小鬍子元首們被民主制度一次次推上政治舞台;要麼犧牲自由社會的一部分特性與理想來阻止這類事情的發生,但是,我們能放棄的到底是多少呢?為了阻止我們要反對之物,我們將會在多大程度上變得與他們一樣?這無疑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於自由主義者的心頭。
《浪潮》里的實驗,一方面似是為了提醒我們,自由主義與民主社會需要時刻警惕小鬍子元首的出現,另一方面,隱藏在其後的焦慮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民主社會中,誰來阻止「僭主」呢?如果每個人都是堅強而意志堅定的,似乎溫格爾的實驗就不會成功,但這可能么?在這里,自由主義者顯然無法回答好保守主義者的疑問:軟弱的個體,怎麼能夠擺脫、反抗被捲入一個強大群體中成為群氓的命運呢?
最後實驗的終結,一是依靠了溫格爾自身的「覺醒」——滑稽的是,先不論溫格爾自身之前是如何被實驗綁架的。這種依靠一個強大個體來主導群體的想法,不正是背離自由主義與民主社會的理想的么?其次,最後的槍響,讓每個參加實驗者受到深深的震動,這讓整個實驗抹上悲劇色彩的同時,又帶著無可遏制的譏諷:暴力,只有暴力是從不改變的,能夠震動人類,改變人類的手段。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㈤ 求看「浪潮」這部電影後的觀後感,1500字
觀後感-----群體的毀滅性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但也有可能成為致命性的毀滅力量。 影片以一個德國高中校園活動周開始。教師賴納·馬克文被學校要求教「獨裁政治」的課程,照本宣科無法贏得學生的興趣,有的學生說獨裁不會再有了,法西斯已是歷史,沒必要再講了。為了使課程繼續,馬克文決定採取課堂實踐的方式,用符合獨裁政治的因素來要求學生,讓學生切身體驗獨裁政治。開始學生們並不配合,因為他們都是受獨立開放教育觀念而成長的,個性,隨意,自由是他們的准則,個性就是上帝。拉幫派,販毒,做愛亂性,自我主義,比賽時單打獨斗是這群高中生的常態。這一切看起來似乎很頹廢,很糟糕。但影片顯然不是來批判這些的。 為期六天的活動周以星期一馬克文老師提議上課要起立回答問題,經過允許才講話,嚴格遵守組織紀律開始了。對沒有受過任何拘束長大的學生來說,有人堅決抵制這種集體去個性化而退出,也有人因為新鮮而留下。事情進展很順利,接下來的幾天,馬克文帶領大家做統一踏步來體驗集體的力量,更多的人感到有趣而加入,貌似頹廢的學生們開始樂衷於集體這一統一形式。於是有人提議穿統一制服,白襯衣加牛仔褲,以便更好體現集體精神。大家忙著買白襯衣;蒂姆深陷集體主義,把其他個性衣服燒掉;卡蘿沒有穿白襯衣上課,被馬克文老師故意忽略,卡蘿最終退出課程學習,並因此與男友馬爾科爭吵,雙方陷入誤會中。大家為集體起名為「浪潮」,並為之繪圖作為標志,「浪潮」開始行動,到處貼發圖標,在汽車,櫥窗,建築物上漆噴圖標。後來又有人發明手勢,作為「浪潮」人員見面的手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浪潮」,「浪潮」成員開始阻止其他非成員進入校園,並強迫他人作統一手勢。在在第五天下午的水球比賽中,「浪潮」成員讓每個進入賽場的人必須身穿白襯衣,否則禁止入場。在比賽時,個性的馬爾科不再單打獨斗,似乎一切順利,但「浪潮」成員為集體榮譽與對手發生暴力沖突。卡蘿意識到「浪潮」向邪惡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而散發傳單阻止「浪潮」,馬爾科因此憤怒動手打了卡蘿;馬克文也與妻子因「浪潮」事件爭吵,馬克文太太憤而出走。馬克文與馬爾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第二天在禮堂結束「浪潮」,但陷入太深的蒂姆用手槍逼迫馬克文不要結束,而開槍誤殺同學,繼而自殺,馬克文被警方逮捕。而「浪潮」成員用兩條生命換來血的教訓,深刻體會到什麼是獨裁。影片以卡蘿與馬爾科和好,同學們痛苦深思,馬克文在警車里深思結束。 影片開始有同學說,獨裁不會再有,法西斯已是歷史,而影片結尾馬克文說,我們的所作所為正是納粹法西斯的形式。它悄悄地不為人知的輕易控制了每個人的思想,麻痹了每個人的意識,也輕而易舉的吞噬了任何反對的聲音。極其統一的集體,沒有個性,不存在反思,每個人都服從統一的思想,而從來不會思考這些思想是否是正確的。在高度統一的集體里,彼此沒有差別,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為所謂的集體榮譽失掉應有的個性,並深以為傲。在這種集體無差別的熱情與期待中,這個集體就很容易被煽動,哪怕把曾經深受喜愛的同學揪出來作叛徒也毫不留情面。集體的狂熱感占據著每個成員,從而不自覺失掉了同情心,失掉了人情味,失去了判斷力,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狂熱的集體主義排斥其他任何反對的思想,排斥壓迫任何不服從集體的人,在排斥的過程中,釋放出人性最瘋狂最醜陋最卑鄙的一面----一切不同於集體的東西都要想方設法毀滅,哪怕用最殘忍最血腥的方式。 影片中只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校園課程實驗,卻演變成一場創立者都無法預測難以控制的集體狂熱集體崇拜,以致只有死亡的血腥才能將其控制,代價無法也難以想像。影片開始同學們表現出的那些頹廢與集體狂熱後的血腥死亡相比,已不是什麼了。 集體自有它的好處,強大的力量,高效的執行力,但若不加控制走向極端,集體主義就演化成魔鬼撒旦,任何不可預知,任何形式的災難都會因之產生。而我們所要警惕的是如何有效合理的使用集體力量,不讓任何人打著集體利益的口號來控制個性,反對真理,防止任何形式的獨裁形式,不要讓法西斯,文革的歷史悲劇重演。
㈥ 求德國電影《浪潮》的賞析...1400字以上
最近也在教學生寫影評
剛看完 現實感很強的片子
給你些建議吧,可以做提綱
從賞析角度來說 注意影片的日記式結構和歐美導演一貫開頭敘事手法,還有Jürgen Vogel的表演 可以簡單著墨下 但影片更多的精彩在內容上
在影片內容挖掘上:
從我們實際生活的空虛感和無助感說起
從人的渴望認同感和歸屬感入手..注意聯系歷史上的納粹興起,邪教,傳銷等事實事件屢屢得手的手段 能結合歷史客觀提到集權化的利弊更好(納粹的興起帶來瘋狂的同時也客觀上解決了德國當時失業,經濟危機,社會福利三大問題,並使國家的凝聚力空前增強)
討論不利面和有利面
肯定文格爾先生教學上的創新上進和孩子們的單純直率 明確最後的嚴重後果,很多時候人群並不容易控制,還有人心不可預料
再說說自身和社會的對待這種問題應有的責任和態度
不介意的話 參考著這么寫很容易湊到字數 內容也不淺了
完全照搬網上別人的文章長遠來說對你沒好處
希望對你有益~
㈦ 德國電影《浪潮》 德語影評/簡介
影片根據陶德·史崔塞Todd Strasser的小說《浪潮》(The Wave,1981)改編而來,其筆名為Morton Rhue。小說取材於真實歷史時間,1967年4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師Ron Jones大膽地進的一場實驗,為了讓學生們理解法西斯主義,利用五天的時間向他的班級灌輸紀律性和集體精神。導演將這一事件搬到了現代的德國。教師萊納·文格爾在學校活動周中給班上的同學講授獨裁政治,並突發奇想進行了一個為期五天的試驗,卻沒想到事情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並最終引發悲劇
結尾處老師萊納·文格爾讀學生交的作業——關於「浪潮」的體會與感受:
「我想要的我應該都有了,衣服、零花錢,諸如此類,但我卻時常感到無聊。(台下有學生對旁邊的人小聲說:這是我寫的)這幾天的經歷很有趣,誰最漂亮、誰成績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讓我們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環境都不再重要,我們都是一場運動的一份子。「浪潮」讓我們的生活重新有了意義,給了我們一個可以為之奮斗的理想和目標。」
說的很好,如果說一開始給這些年輕人灌輸的「紀律鑄就力量」等思想是獨裁者藉以操縱他人的手段,那麼上述學生的內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團體的巨大影響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在物質上得到了滿足,可是精神上去缺乏歸屬感、認同感,沒有人在乎你對什麼感興趣,沒人在乎你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生活漫無目的、索然乏味。可是一旦我們組成一個團體,一個有著令人甘願跟隨的精神領袖、嚴明的紀律;有統一的制服、統一的手勢、統一的LOGO;有對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的團體,情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對待,團體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充滿激情,眼中時刻閃現著激動的光芒,滿腔熱血地做著自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極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領袖。。。一個小型的獨裁體制就這樣輕易地實現了。
㈧ 如何評價電影《浪潮》
《浪潮》上映後引起了影評人以及眾多學者的強烈反響。該片是一個實驗,更是一曲極權主義的葬歌。影片以一個極貝戲劇張力的悲劇結尾告終,並且對於這場鬧劇注入了導演深沉的思考以及深刻的批判。該片給觀眾提供了一副生動的集權主義畫卷,同時也對現實世界中的"烏合之眾"進行了形象的描摹。
㈨ 電影浪潮影評
�導演:丹尼斯·甘塞爾 Dennis Gansel
編劇:丹尼斯·甘塞爾, Todd Strasser, Peter Thorwarth ....writer
主演:約根·沃格爾 Jürgen Vogel,Frederick Lau,
馬克思·雷邁特 Max Riemelt,
詹妮弗·李奇 Jennifer Ulrich,
克里斯,安妮·保羅 Christiane Paul...
上映:德國 2008年3月13日
對白:德語
本片基於1967年美國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發生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
今時今日的德國,在主題是「國家體制」的活動周上,中學老師Rainer Wenger只是想做一個實驗,讓學生們親身體會一下獨 裁體制的產生。這應該只是一個教育性質的實驗,災難性的後果確是誰也沒有料到的。一開始只是諸如紀律、集體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卻轉變成了一場運動,一場名為「浪潮」 的運動。有了團體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斗爭。在一場水球比賽上,形勢因激化的矛盾而惡化,是時候終止實驗了。然而,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非常好的電影,很久沒這種震撼的感覺,上次出現這種感覺是出現在《勇敢的心》里華萊士臨死之前高喊的:freedom
教育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慣於獨立思考的公民,可能需要20年;而培養一個納 粹,卻只需要5天。
首先要說的是,在現在的大時代背景下,要重現影片中所說的納 粹帝國是不現實的,盡管電影中它做到了。
很大程度上,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決定了人們的發展傾向。以前我對這個詞語其實並不感冒,大多數情況下以為只是生活形式上的一種差別罷了。但在"浪潮"中,還是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共性與個性,集體與自我,獨 裁與自由的意義。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獨 裁主義課的老師提出大家都穿同樣的制服時,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標榜集體力量與精神信仰的另類方式,在自由主義盛行的西方,這種舉動往往能為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向心力,盡管在一開始對他們而言只是好玩而已。而在現如今的中國,即便個性化趨勢已經普及到了每個人的心中,連在街上碰到與自己穿同樣衣服的情況都會覺得很尷尬,每個稍微正規點的中學也還是堅持學生必需穿校服的規定。或許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性的桎梏,對學生而言,一套校服,也許除了規定也就是規定了。當然,這里並不討論它的合理性,純粹只是為了說明意識形態在決定的個人價值取向上的重要性而已。
於是,在獲得強大向心力的同時,原本零散的小團體走到了一起,是因為盲目的信仰也好,是因為空虛的心靈也罷,每個人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自信,重視,奮斗,成就。其實我並不認為這樣的"獨裁"有什麼不好,與陳獨秀和毛ZD一樣,適可而止就夠了。可惜,每個人都會犯錯,能掌握好這個度的,那是上帝。
㈩ 如何評價德國電影《浪潮》
很好看,看完讓我明白世界離獨裁只有五天。讓我們回到1967年4月克柏萊中學的那場試驗。更讓我為什麼法西斯當時會如此狂熱,而我們的文化大革命怎麼會有如此的瘋狂,所有一切源於信仰,當人真的有信仰時,不管信仰的正確與否,都會不顧一切,包括財富,家庭,親人,甚至自己的生命。「浪潮」如果控製得當,可以發電,為民造福;如若任其發展甚至推波逐浪,誰知道是否會變成一場海嘯,鑄成一次災難呢?
內容:《浪潮》這部沒有任何厲鬼魔怪的「驚悚片」揭示的就是這樣一個事實。在這部影片中,惟一的神秘之物就是人。新學期伊始,學校舉辦了一個以「國家體制」為主題的活動周。富有才華而又精力充沛的體育老師賴納·文格爾(Rainer Wenger,由Jürgen Vogel 飾)本來已經選定了「無政府主義」的課程,沒想到卻被同事捷足先登;他只好無奈接受了「獨裁政治」的教學任務。課堂上,學生們表現出不屑,一致認為納粹德國不可能在現代社會重現。面對著這些大部分只為修學分而出勤的學生們,他心血來潮,決定組織一次活動,讓學生們體驗一下真實的獨裁政治。於是,「浪潮」誕生了。被激發了興趣的學生們商定了統一的標志(即右圖中的紅色浪頭)、服裝(白襯衫)與手勢(即「揮手禮」,右手在胸前做波濤狀),而文格爾老師則要求學生們必須嚴肅地尊稱自己為「文格爾先生」。當堂,他便令學生們起立集體用力踏步,將樓下的「無政府主義」課堂攪得不得安寧。短暫的磨合後,大家都適應並愛上了它。於是,興奮的學生們或粘貼、或塗鴉,讓「浪潮」的標志一夜之間出現在全城的每一個角落,一名格外狂熱的學生為此甚至不顧生命危險徒手爬上了一棟尚在建的大樓頂端,在圓形屋頂上噴塗上一個巨大的標志——次日,這座樓上的標志便登上了報紙頭條;他還攜帶了手槍,捍衛自己,甚至整夜坐在Wenger的家門外,捍衛自己的領袖文格爾先生……「浪潮」不斷發展壯大,學生們甚至自發占據了學校的某運動場地,不準非「浪潮」成員進入。漸漸地,一些學生,以及Wenger的碩士妻子,感覺到事情有點不太對勁。他們勸他立即停止這場鬧劇,然而此時他也已沉浸在巨大的權力欲與成就感中無法自拔。他曾因自己與妻子間懸殊的學歷差距而自卑,然而在「浪潮」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那些覺悟的學生們想方設法試圖阻止活動的繼續,卻被同學視為叛徒而遭到孤立甚至報復。終於,妻子的決然離去以及第五天一場水球比賽上學生們的大打出手,讓文格爾驚覺事態的失控。於是,他在第六天將「浪潮」的所有成員召集到禮堂,點明一周以來他們所作所為之恐怖,意圖就此結束課程。然而晚了,那名狂熱的學生因此幻滅而精神崩潰,開槍打傷了一名同學後飲彈自盡。影片的最後,文格爾被警察帶走,而覺醒的學生們相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