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國大業》或《我的1919》觀後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庄嚴宣告中結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奮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盪,揮之不去。
影片以抗戰勝利至建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重慶談判、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現,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宋慶齡、張瀾、李濟深、沈鈞儒、何香凝等民主愛國人士紛紛登場,彷彿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電影以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的飛機上拉開序幕。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群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佔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展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殺,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遭到殺害。此舉遭到了以共產黨為首的各黨派的強烈反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大白天手持白燈籠闖入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後。馮將軍義憤填膺的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足以看出當時的時局是多麼的恐怖,而馮將軍也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
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群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李公朴、聞一多為代表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觀眾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了,多麼艱難的歷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現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六十周年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Ⅱ 有沒有大佬看過《我的1919》,可以給我一份1000字的觀後感么,謝謝啦
看了《我的1919》這部電影之後給了我很大的感觸,我的心靈在不斷地被震撼著。這樣的震撼不僅僅來源於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尊,也來源於對那些懦弱虛偽的國民的憤恨,更來源於對顧維均的人格魅力的欽佩。當時的中國從官到民,從內到外,從陸征祥這樣的高官到顧維鈞這樣的青年外交家,從肖克儉這樣的熱血青年到梅這樣的巾幗志士,有如此眾多的仁人志士,為什麼中國還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為當年的中國,是一個誰也可以來分一杯羹。誰也可以隨意踐踏一腳的國家。讓我深刻體會到「弱國無外交」,國強才有說話的權利,只有強大了,才能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弱國無外交」,這是飽含悲痛的五個字,我們必須銘記,並以此時刻提醒自己國家強盛才能立足世界,才能有話語權。國家要強盛這就需要國人共同努力,更需要我們青年一代去建設。這就要求我們這些有學問、有理想、有體魄的現代青年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勤奮地工作,眾人齊心,心領神會,思想統一,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並時刻牢記以國家利益為重,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社會最前沿陣地,大膽與為富不仁的現象作斗爭,與貪污腐敗、與弄虛作假、與橫行霸道的行為做斗爭。
中國雖在快速發展,但相對於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我們應以史為鑒,記住弱國無外交!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更需要這句話常響耳畔。須知未雨綢繆,須知居安思危,或許是卧薪嘗膽。
觀賞中國近代史的有關記實片,最強烈的情感總是思不可揭。首先是對列強對中國的蹂躡。中國的近代史無疑是一部血淚史,除了「巴黎和約」的恥辱,我們更有舉不勝舉的例子,歷代史實。中國遭受的磨難會活在當下的我們無不有一股拍案而起的沖動,然後再痛發一副理論表達自己的一腔熱血,情緒因人而異。但總逃避不了那個深刻的教訓:落後就要被挨打。
其次我們也還對一部分國人同胞感到憤恨。在《我的1919》這部影片中我們雖然看不到魯迅先筆下的「懦夫」,但仔細琢磨片中中國代表團的個別人物,其實他們的實質也離「懦夫」不遠。他們是外國人所謂的「沒有剪辮子的中國人」,他們逃避在席上發言,推脫責任,不願意麵對中國遭受的恥辱,甚至對顧維君表示嗤之以鼻這種人也是中國的一大恥辱,他們不能真正站在國人的立場,與祖國榮譽與共。
這里還要提及一個人物是顧維君的這位朋友,即梅的丈夫,他也是很多同學表示不滿的對象,盡管他不是「懦夫」,但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們稱
Ⅲ 我的1919觀後感300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借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取德國在山東強占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份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
在歷史的輪回里,中國充滿了滄桑.
我知道,作為那個時代的中國,得到這樣一個令我們咬牙切齒,義憤填膺大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俗話說得好:"弱國無外交",這是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中國,一個擁有四萬萬鐵血兒女的國家,飽受了多少的心酸悲苦,欺壓暴虐,他們是在怎樣的忍受這樣的羞辱!但顧維鈞和先進的青年們再次讓我們沸騰起來,我不知道該用什麼去贊揚他們,他們是鐵錚錚的好男兒!面對屈辱的歷史讓我感到了憤怒,顧維鈞精彩的演講使我感到激昂,那不屈的意志,錚錚的鐵骨更使更拍案而起,心潮起伏!
我仍能記得影片開頭那激昂而悲壯的音樂,那是多麼的激動人心!威武的石獅子屹立在戰火之中似乎象徵著東方睡獅的覺醒!人們所痛恨的戰爭在1918年11月11日結束.
影片有一個鏡頭,克里蒙梭在比劍,那種張揚的狼子野心毫無保留的展現了出來,他要瓜分德國,那也就註定了他必然要在中國問題上做出可想的結果,顧維鈞特使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最終也沒有換來整個民族想要的而結果.但是,他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堅定,中國人的執著,中國人的勇氣,中國人的錚錚不屈!
至今我仍深深震撼於兩次和會上陳道明那精彩絕倫的表演!顧維鈞在和會上的第一次亮相,俊朗勁挺,眉宇之間英氣逼人,看著他耍弄那條狗一般的日人外交官,當眾發言的顧維鈞左手一揚,掌心攤開,指縫一松,一塊懷表吊著鏈子垂下來,"請允許我,在正式發言之前給大家看一樣東西.進入會場之前,牧野先生為了討好我,爭奪山東的特權,把這塊金錶送給了我(左手拿著表向四面展示)."(這表實際是他撿到,這里借題發揮,顧的機智展露無遺~),會場開始交頭接耳,顧維鈞彬彬有禮的樣子,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發言,"牧野男爵憤怒了,他真的憤怒了(說到這臉上還是笑).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錶.那麼(面孔嚴峻起來,語調升高),我倒想問問牧野男爵,你們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個山東省,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呢(一個高潮) 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第二個高潮,語氣加重,一波比一波高) !我想請問,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為這個"盜……竊"之間的停頓叫好!) 是不是無恥啊 是不是…極端的無恥 !!! !!!(語氣凌厲到了極點,說話同時提起右手叉開五指朝上前方虛空處猛地一插,旋即猛一側頭,滿臉的正義凜然和潛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為一道凌厲的劍光,閃電般射向那無能可憐的日人!)
再說說最後一場戲.如果說第一次和會的亮相陳道明是一種陽剛勁健的融化力的話,最末的亮相那就是一種同樣帶著陽剛勁健的凄絕憤慨之美,顧維鈞的"沉痛的低調"映照的是一個國家的凄絕無奈,或者說,他個人的沉默寓示著一個大國無聲的憤怒和創痛.我看到陳道明凝著臉,咬著牙,紅著眼,右手成拳抵在那份恥辱的和約上,提起來,頓了一頓,接著一個決斷往和約封皮上一敲,最後無限沉痛化為一句淡定卻有似千鈞的話,向無恥的列強的宣言——"請你們記住 請你們記住 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 這沉痛的一天",旋即側身朝會場外走去,甩也不甩主席團那幫鳥人,看也不看那些轟然圍上來的各國記者,面無表情,眼神堅定,甩手大步,如同武俠片里的大俠,竟是帶股氣場般,記者堆不挨他的身破浪分波般散開去……
我是一個山東人,當我看到他高亢的熱情與激昂的鬥志時,我感覺自己時被燃燒了一樣,"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這是多麼一句經典而又堅決的表態!作為一個山東人,一想起自己的家鄉曾經接受過怎樣的血的洗禮,怎樣的壓迫摧殘,我的內心就充滿了憤怒!一種久久也不能平息的怒火!有的時候我們太過於安於這太平世界,放任的讓自己瘋狂,舒適安逸的生活磨滅了我們的鬥志,我們是不是要反思一下 是不是要重新拾起那以不曾記起地往事 !那是一段心酸悲痛的歷史,我們真的不想在去提起它,它會觸痛我們的傷疤,我們的屈辱!!!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雖然它是痛的,但我們的痛苦不能白白的遭受,我們的祖先替我們承受了這么多的屈辱,一步一步的挺過來,是一個多麼艱辛的過程!!!
在今天,我們不能再被欺負,我們要重新回憶起那段屈辱的往事,用它來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勿忘國恥!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氣勢,有中國人的勇氣,有中國人的脊樑!山東,一個對我而言是多麼深刻的詞語啊,我在這片土地上成長,她給了我生命,哺育我,教育我,勿忘國恥!
《我的1919》帶我們回到了那個戰亂平息後的時代,1919承載了太多太多. 中國人民還我河山拒簽條約的請求,中國代表團唇槍舌戰對決帝國主義的爭辯,中國政府的妥協退讓.我敢說在巴黎抗議的中國人都是勇敢的.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山東的愛,對中國的愛,對中國魂的詮釋.書寫了一張凄烈,壯美的歷史畫面.一句"他們欺騙了我們"道出了列強的真正嘴臉,好一群剪了辮子的中國人!
然而,巴黎和會——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不惜犧牲中國的利益來維持所謂的和平,帝國主義的棍棒破壞了中國人的講演,一幕幕殘不忍睹的廝殺,加在了中國人的頭上,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了中國人的神聖主權,但蹂碎不了中國的魂.
可中國人民的聲討,換來的只是軍閥政府的一句"簽字吧".我不知道他們那些"公僕"們是如何理解的,如何能忍受
1919中國對帝國主義西方列強第一次說"不",頂著政府的壓力,頂著人民的壓力,頂著中國的外交壓力,顧維鈞仍然沒有退縮,挽回的是什麼 留住的又是什麼
印象中還存留著那片烈火,那激昂的琴聲.他是中國人民用血液點燃的,是中國人民用身軀支撐的!
是的,中國需要強大,更是在於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我們必須要挑起這個重擔,而且,我相信,我們能夠做好!
Ⅳ <<我的1919>>觀後感(2000字以上)都有哪些
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赤誠的愛國之心,也感受到「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失敗了,它會永記在我們心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它更激勵我們發憤圖強,學習更多知識,長大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Ⅳ 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2000字
它以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拒絕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這一事件為創作背景,以「從個人角度回顧歷史」的紀實性敘事手法,從全新視角還原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勝國(協約國)和戰敗國(同盟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和平會議。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同時由於大會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作為中國的外交大使顧維鈞等人為此發聲,並且拒絕在合約上簽字。這是在近代國際外交風雲中,中國面對西方列強發出的第一聲吶喊,是中國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上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維護自己的利益。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奮起反抗,也領悟了「弱國無外交」這一真理。
顧維鈞,27歲出任駐美國公使,是當時最年輕的外交使節。1919年,他以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成員的身份出席和會。在會議上,他針對日本代表對山東的無理要求據理力爭,從歷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駁斥了日本代表的種種狡辯。堅決的態度,流利的口才,有力的論辯,博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但日本憑著自己強大的勢力威脅和會主席,這是何等的無恥。而英、美、法三國,不顧中國代表的強烈抗議,仍然宣布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切權益。中國人民運動不斷湧起,顧維鈞等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中國政府卻要求簽字。中國政府的腐敗妥協令中國人民憤怒,也令顧維鈞憤怒。最後,顧維鈞只說了句「中國人民將永遠記得這天」,轉身走了,拒絕簽字。
還記得在這部影片中,由陳道明飾演的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的發言。他說:「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這充分地表明了中國的態度。看完了這些我不知是激動還是感動,在心裡一百次的默念著:我願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即使讓我倒在血泊中,我也毫無怨言。
Ⅵ 近代歷史影片觀後感500字
「弱國無外交」
---- 近代歷史影片《我的1919》觀後感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戰剛結束在法國召開凡爾賽會議為背景來講述中國駐美公使,亦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全權代表之一顧維鈞在會議上與法、英、美、日各國斡旋,中去中國主權而卻最終外交失敗的歷史故事。影片詳細地描述了那段歷史和那次中國人民不會忘記的失敗外交的經過,讓我對那段歷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對於從教科書的簡單敘述中獲取的知識,影片更是為我提供了一個認識歷史,對待歷史人物的視角。
顧維鈞,影片的主人公,年輕,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擁有了一切優秀的品質,而他所作的種種,也足以證明他是一個無可指責的愛國青年。為了爭取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五個席位,他和陸征祥總長前去拜訪法國總統克里孟梭,表現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賞識;美國充當「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協商解決山東問題,當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會攫取山東的主權而只是擁有在山東行使經濟特權時,他毫不客氣地諷刺日本是撿個錢包把錢拿走還給主人一個空錢包,憤然離席;在面對個大國的刁難時(要求中國代表團在下午三點前闡述自己在山東問題上的觀點,二他們接到通知時已是將近兩點),他頂住國內政府的壓力,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斬釘截鐵的指出:「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語出驚人,獲得全場一致的掌聲。
只是,正是應驗了那句話,「弱國無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諸東流,舉辦國法國權衡各種利益,最終仍只給予了中國兩個席位,而山東問題,英法美三國左右權衡,最後仍然決定犧牲掉中國來獲取自身的利益,將山東轉讓給日本。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個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結果,盡管直到最後陸征祥總長都灰心喪氣絕望的時候,他還相信「我們還有機會在爭取」,只是局勢,早已不是他顧維鈞一個人便能力挽狂瀾的,無論他再出色,再如何才華橫溢,因為他的背後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
愛國有很多種,愛國的人也有很多種,我至今仍然不能說清顧維鈞和肖克儉的愛國方式究竟孰優孰劣,只是他們身上都具備著那份愛國的熱情,這是毋庸置疑的。肖克儉這個人,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存在過我並不清楚,因為查不到真實的資料,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說,在我們去判斷一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時候,或許該設身處地地去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還原任務所處的特定環境和位置,這樣才不至於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歷史的真相,這是我們面對歷史時應有的,也是影片為我們提供的另一個的視角。
Ⅶ 求《我的一九一九》的觀後感。
難忘一九一九
一九一九,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
一九一九,中國人第一次向列強說:「不」。
一九一九,有太多的中國人走向了絕望的邊緣,也有太多的中國人走出了抗議的第一步。
《我的一九一九》,苦難的一九一九,恥辱的一九一九,振奮人心的一九一九,因為中國最廣大的青年走向了抗爭奮斗,不論工人學生,不論貧窮富貴,不論民族地域,於是五·四成為他們不朽的豐碑。
當肖克儉跪在英美法的國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將自己燃燒,那時憤怒的火焰,四萬萬同胞的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是在弱國無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卻不能收回本國應有的主權,德國佔領的山東半島在巴黎和會上劃分給了日本,中國的主權變成了列強的盤中餐,成為他們相互交易的砝碼、贈送的禮物,他們完全無視中國人民的感情,中國人的憤怒。這一切只源於兩個字:貧弱。
一九一九,正是我國內憂外患的災難時期,國內軍伐混戰,各地擁兵自重相互爭戰,國外則面臨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他們正在中國落多交通權,經濟財政權,近而提出了更為苛刻的領土主權要求,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在經濟、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上源源落後於西方大國。落後就要挨打,落後就要任人宰割。恥辱的歷史使我們悲憤,恥辱的歷史更應該使我們銘記責任、吸取教訓。
眼前依然難以忘懷他在烈火中的視死如歸,他堅毅的目光,似乎要告訴世界:中國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人終有一天回洗刷今天的恥辱,沉睡的東亞之獅一定回站起來。恍惚間,淚水已經充滿了眼眶,一個人可以有太多的選擇,可以富足可以安逸,可是是怎樣的一股力量怎樣的一份堅毅使他遠離故土,使他將自己的生死置之肚外,在富足面前他選擇了漂泊,在安逸面前他選擇了冒險,在一己之愛面前他選擇的祖國之愛,這樣的胸懷這樣的氣魄,因為他心中裝者祖國。
今天,世界正處於總體和平的大環境之下,但是各國之間的競爭並沒有因此而減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領域,展開著更為激烈的斗爭,經濟侵略、文化侵略也帶給了我們心得威脅。而我們是青年的一代,先輩的努力使我們有了安定舒適的生活,我們應該無愧於我們所享有的幸福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該使我們喪失鬥志和迷失起碼的信仰。
畫家之責在於盡顯自然之美,歌者之責在於譜寫生命之音,青年之責在於壯祖國之強大。今年是紀念五四運動八十八周年,八十八年一晃而過,也許肖克儉的屍體已溶解在深厚的泥土中,也許他的屍骨正滋潤著一株幼苗,也許正如這株幼苗一樣
Ⅷ 電影 我的 1919觀後感寫 800字
《我的1919》觀後感
張文雅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政府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收回日本在大戰時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特權,美英等國操縱會議,無理拒絕中國的正義要求。中國爆發五四運動,全國人民為拒簽和約進行斗爭,在巴黎的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讓簽字。」
——《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
這是一位中國外交官講述的一段屈辱的外交史,當我在寫這些的時候電影中的一幕幕又呈現在我的腦海里。憤怒!當日本無恥地要求佔領山東的時候,當顧維鈞正義的呼聲遭到拒絕的時候,當中國人民被打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我們自動么能不憤怒?當中國人民展開拒簽和約斗爭的時候,當顧維鈞、陸征祥不顧北洋政府的命令拒簽和約的時候,我們又怎能不感動呢?
顧維鈞,一位傑出的外交家,在巴黎和會上做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當國際委員會向中國代表發出最後通牒的時候,是他,只有他,站出來。他通曉英語、法語,但他卻在會上用漢語發言,痛斥日本的無恥行徑,他是一隻「智慧的老鼠」。
陸征祥,中國代表團團長,面對中國外交的失敗,他努力過,放棄過,但他的理智,他的愛國心戰勝了一切,他沒有逃避,而是昂首挺胸地拒簽和約,離開會場。
肖克儉,一個熾熱的愛國青年,他組織人民運動,將海外華僑團結起來以示他們的不滿。為了祖國他拋下了深愛著的妻子,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英美政府,利用自己的職權,為了本國的利益,不惜出賣了中國的利益。再次驗證了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北洋政府,面對人民的抗議,殘酷鎮壓,還強令中國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表現了反人民的階級本質。
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赤誠的愛國之心,也感受到「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失敗了,它會永記在我們心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它更激勵我們發憤圖強,學習更多知識,長大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Ⅸ 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
---《我的1919》
我只記得三個鏡頭。
許晴扮演的梅扛著兩個大箱子,出現在火車站。她戴著一頂小圓帽,容貌姣好,粉蒸肉似的臉蛋,眼波流轉。這是一個女人,一個嬌滴滴的女人。她丈夫肖克儉掀開箱蓋時,一張他兩的合影,剩下的都是書籍和報紙。她轉過身靠在椅背上,看著他驚喜的表情。我總覺得有一點覺醒的東西在裡面。女性的覺醒。她不再是舊式的,逆來順受,哭哭啼啼,沒有原則只求一家安穩的小女人。她站在了丈夫是背後。她懂他,她知道他的需要。男性的覺醒。他呢,他知道中國的需要,是進步的思想。所以新青年雜志真讓他欣喜若狂,好像曙光降臨。
肖克儉出獄時,當獄警把他的東西一件件經他過目後塞進一個紙袋第還給他時,他一件件拿出來,在獄警的注視下佩戴在自己的身上,鋼筆別在上衣口袋,打火機放進褲子口袋···頗有從容鎮定的風度。這是一種自信的大將風度,一種睥睨天下的姿態。當他的手觸摸到那塊麒麟玉佩,那塊獄警不曾見過的贊不絕口的中國古代神獸麒麟玉佩時,他像他展示,並說道,他象徵著幸福。而後佩上自己的脖子,轉身離去。大踏步。就像有美好的事物在等待他的降臨。我總覺得這句台詞別有深意。是肖克儉的期許,是中國人的心願,恐怕也是導演的一種信念吧。中國人終究會過上幸福的日子。
第三個。法國貴族春日的庄園。湖泊,大樹,草坪。這是一個春光的舞台。湖泊泛起層層漣漪,是盪漾的金色,樹葉在風中顫動,像小姑娘笑得花枝亂顫,載著光的粒子翩然起舞。草坪上顧維鈞,肖克儉,梅自在的散步。他們曾是童年玩伴。只是這樣的相聚在戰火的硝煙中經過了多少波折?總之他們擁有了片刻的安寧。這一刻,是難忘的回味無窮的幸福。梅對顧維鈞說,少川,讓娜姑娘好像對你有愛慕之心。遠處的法國姑娘讓娜挎著竹籃在草叢里采蘑菇。籃子快裝滿了,蘑菇朵朵豐滿。她不時的看一眼湖邊的他們三人。梅穿過樹的陰影走向讓娜,讓娜天真的問,他們不會同時愛上你嗎?然後,她跟著她一口一聲的學慣用漢語說「我—愛—你」。遠處顧維鈞和肖克儉又開始了他兩的爭論---怎樣的行動最有益於中國的現狀和前途。陽光給他倆的臉抹上一層光輝。他們有改變現狀的勇氣和信念,並為之付諸行動。這兩個有魅力的男人。讓娜把頭轉向顧維鈞,一字一頓的念著,「我—愛—你」,眼神凝固在他身上。梅一遍一遍的教,讓娜認真的學。兩個女人的聲音越來越大。「我—愛—你」三個字伴隨著笑聲在這春日的庄園婉轉盪漾。兩個男人終於停止了爭吵,轉過頭來,微笑的看著她們。在硝煙和不安中翻滾了夠久,這就是一直渴望的安寧吧!
這三個鏡頭只能算是電影中極其不起眼的小插曲。我看到是卻是人性的光輝和未來的終將來臨的希望。戰爭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創傷。梅和丈夫被分離,她為他終日擔心受怕,於是遠渡重洋,背井離鄉,來到這異域;讓娜的家族在戰爭中沒落,她甚至衣食無著,她沖過去抓起顧維鈞桌上的食物狼吞虎咽而後涕淚滿面。經歷了,但人性依然完美無缺。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是從一個感性的角度來詮釋一段沉痛的歷史,以普通人在戰爭中被刻下的烙印來痛斥戰爭帶來的災難,是啊,存在最多的就是普通人。但痛而不哀。他們歷經了戰火,卻依然心存愛。這就是閃爍的希望的光芒。
更多觀後感詳情請登錄:http://movie.mtime.com/26578/comment.html
Ⅹ 速度 關於《我的1919》的電影的觀後感
有感《我的1919》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戰勝國在巴黎召開會議,目的是重新瓜分列強在世界的勢力范圍。中國作為戰勝國也出席了巴黎和會。影片《我的1919》以電影藝術的形式揭示了巴黎和會上,以顧維鈞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向和會及帝國主義列強據理力爭中國合法權益,遭拒,最後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歷史事實。展示了「弱國無外交」的中國外交官在內外交困的艱難處境中可歌可泣的愛國之心。
和會上,「……有人說中國是一戰中未曾出一兵一卒的戰勝國,但我要說的是,一戰中,世界各地都有中國華工的身影,他們在戰爭中為戰爭修鐵路、運物資,戰死異國,大家請看照片,在法國像這樣埋葬著中國人的公墓隨處可見……」這是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擺出的證據,鐵證如山;「……山東是孔子、孟子的出生地,……中國之山東,就如西方的耶路撒冷一樣必不可少……」這是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入情入理的分析。雖然鐵證如山,雖然入情入理,但談判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中國作為一個戰勝國,理應受到公平待遇,而且中國並沒有提出瓜分其他國家的領土的什麼過分要求啊,只是要求歸還本國領土的完整和解除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條約而已,但事實卻是這樣的殘忍與不公,這充分證明了歷史的血淋淋:弱國毫無外交可言。
弱國無外交,這個慘痛的教訓,使我們中國人清醒地認識到:不能盲目地依靠所謂公理公正的維護者——帝國主義列強。我們要在革命的斗爭中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這才有了後來的辛亥革命、抗日戰爭、新中國的建立。
鋒交必先自強富國,雖然中國的這條道路走的曲折、坎坷,但走到今天我們中國人可以自豪地對世界說:看啊。我們正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我們有了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的科研成果,有了可以與世界水平相抗衡的科技人員,有了現代化設備的工廠,有了經濟的高速增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些曾經在巴黎和會上輕視中國及中國利益的列強們所料不及的吧!
弱國無外交,我們全體中國人民會永遠記住這一年、這一段歷史,絕不讓那部血淋淋的歷史在中國歷史舞台上重演了。
看完《我的1919》更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目前,我國正處於發展時期,各個領域還不成熟,祖國的各個地區、各個行業還需要大量有知識的人才。我會在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同時,深研我的專業知識,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知識與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