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愛德華醫生觀後感2800字
愛德華大夫觀後感(一)
《愛德華大夫》這部影片雖是上世紀的一部老片,可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我看完之後,仍覺得是電影中的不朽佳作。其故事情節,演員以及對愛情的詮釋和對病人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的方法堪稱經典。
影片是以一段關於心理分析的語句「心理分析是現代科學處理健康人的情感問題的一種方法。分析者只要求引導病人談出他潛藏的問題,使其敞開心扉。一旦圍繞病人的情結被揭示出來並加以解釋,病人的痛症和混亂就會消失。」和一句莎士比亞名言「非理性的惡魔就會被逐出人類的靈魂。」表明了這將是一個始終貫徹弗洛依德理論的有關心理分析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英俊年輕的「愛德華大夫」的出場讓大家覺得其年齡與其資歷並不相符,事實的確如後面的故事所講述的。而專心學術的美女心理大夫彼特森在見到這位「愛德華大夫」時一見傾心,很快兩人便產生了愛慕之情。隨著故事的發展彼特森漸漸發現,「愛德華大夫」並非真正的愛德華大夫,而其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精神病行為,讓女主角認識到這位「愛德華大夫」只是一個被某些可怕的事情困擾著的失憶症病人J.B,這未免讓女主角心寒,可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女主角決心用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挽救她的心上人。
故事總是那麼具有戲劇性,第二天趕來的愛德華大夫的女秘書便使他背上了謀殺愛德華大夫的罪名,彼特森為了愛情和J.B一同潛逃,並在逃亡的路上,幫助J.B恢復意識。在警察的嚴密搜捕下,萬般無奈的彼特森帶著J.B來到了自己恩師阿歷克斯的家中,慈祥的老人收留了他們,並幫助自己的學生一同治療J.B的病。
屋外的白雪、明亮的強光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可以強烈的影響到J.B的情緒並且在夢中常常會夢到這些可怕的東西。弗洛依德認為人具有兩種心理機能——即原發過程,以做夢為代表和繼發過程,以日常清醒的思維為代表。前者是以凝縮、移置和象徵為特點,毫不顧忌時空規范,並用睡眠時滿足慾望的幻覺來緩解本能的沖動;而後者即繼發過程,則嚴格遵循語法和形式邏輯。做夢就代表著在壓抑下拚命尋找幻覺滿足的原始慾望尚未消失,因而從根本上說,夢是一種精神病症狀。所以,從夢入手,漸漸的,師徒二人找到了病情的根源,若把一切的來龍去脈都弄清楚了,解開那些夢魘般的情結,病症就會減輕,甚至可以痊癒。
經過治療,J.B說出了自己的夢境,為了讓J.B徹底噩夢,彼特森和他來到滑雪場,J.B在兩人的危急關頭,終於想起了兒時的痛苦回憶,原來J.B在很小的時候與他的弟弟玩耍,一不小心把弟弟推下屋頂摔死了。當時是大雪紛飛的寒冷的冬天。盡管這只是一件偶然的意外事件,但它給J.B幼小的心靈所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比震撼而強烈的,從此噩夢開始伴隨著他。而當愛德華大夫被槍殺時,雪地,白光等一些特殊條件觸碰到了他的潛意識,與他同年時的經歷有太多的吻合,所以J.B混亂地以為自己就是兇手,為了逃脫法律,J.B就開始扮演愛德華大夫的角色。而事實上J.B並無法真正擺脫這么大的精神壓力,而最終導致了整個故事發生。
警察按J.B提供的線索找到了愛德華大夫的屍體,但卻從屍體中找到了子彈,J.B仍然無法擺脫謀殺的指控。彼特森為了J.B多方奔走沒有結果,只能回到醫院。然而沒想到的是默慶森大夫一句失言讓故事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原來真凶是默慶森大夫,在他的陰謀敗露後,心理已經完全崩潰的他選擇了飲彈自盡,其實這也不失為一種明確的選擇,因為這樣的精神負擔,即使能過活著,也會壓的喘不過氣。
看完這部心理分析影片《愛德華大夫》,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情境,就是「愛和直覺」。影片雖然是在向人們講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論,但我的感覺卻是:最終是「愛與直覺」洞悉了心靈深處的幽暗,啟發出假愛德華大夫迷失了的記憶,治癒了困擾他內心的多重創傷,包括誤殺弟弟,戰火,墜機,目睹謀殺等,並幫助偵破了兇案。
英俊瀟灑的「假愛德華大夫」前來接替院長職位,無疑給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這同樣也影響到劇中人物的內心。老院長心懷鬼胎,男大夫充滿醋意,以及女主人公情意萌動,等等,都表現得惟妙惟肖!
男主人公其實是因受真愛德華大夫被殺的刺激而失去記憶,並在精神防禦機製作用下,把自己幻想成愛德華大夫的一名醫生。一開始,年輕的假愛德華大夫風度翩翩,身上籠罩著其個性魅力,很能打動異性的心。於是男、女主人公迅速地墜入愛河。
但在隨後的具體工作中,在與男主人公接觸時,以及對一些場景,比如看到條形被子的反應里,假愛德華的出現失態,讓女主人公察覺出了異常,並斷定男主人公的假身份。但是這絲毫也不影響她對「愛德華大夫」的愛。用影片中女主人公的老師老艾利克斯的那句話來說就是,「女人能成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專家,但一旦墜入愛河,就可能是一個典型的病人。」在愛情中,自我讓位於博大與利他,思索讓位於感受與直覺。正是愛情促成了女主人公職業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場心理分析!從中我們應能感悟到,愛是治癒心靈創傷,以及提升生命的最佳途徑。在愛中,緊閉的心靈之門能夠一扇扇打開。這里所指的愛不光是愛情。
雖然影片對心理分析過程表現在過於簡化的詮釋,《愛德華大夫》仍然是一部表現弗洛伊德理論的優秀作品。1944年的這部影片,已體現了某些行為主義的色彩,透射出正反辨證的思維,以及後來人本主義意識的萌芽。作為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應當注意,情感和直覺也是影響咨詢成功的因素,作為每個人,也應該敢於面對愛情、親情、友情、家鄉情。
⑵ 愛德華大夫影評
著名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所導演,英格麗.褒曼、格雷戈里.派克主演的心理懸念片《愛德華大夫》講述的是格林馬納斯精神病療養院院長默奇遜大夫即將退休,新走馬上任的愛德華大夫很快與年輕漂亮的女大夫康斯坦絲一見鍾情,然而不久康斯坦斯發現自己的情人竟然是一個冒名頂替的精神病患者,面對著這個可能是殺害真愛德華大夫的疑兇,康斯坦絲堅信自己深愛著的人是無辜的,她以自己的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和聰明才智,巧妙地幫助情人從警察眼中逃脫,並通過分析情人的夢幻,終解開了情人的心結,將真正的兇手揭露出來。
• 1944年的這部影片,已體現了某些行為主義的色彩,透射出正反辨證的思維,以及後來人本主義意識的萌芽。作為熱愛心理咨詢及初期從事心理咨詢的人來說,在觀察劇情的同時,可以獲得有關心理咨詢知識的感性認識。實際上,在促使人們心靈康復與成長的過程中,相對於學識、閱歷和思維,咨詢師的愛心與直覺顯得更為重要。在助人技巧方面,則可以借用劇中的一個詞並加以擴展,那就是:擊中。
• 本片多處運用了經典的心理分析與治療的方法和技術(如精神分析等),使觀眾無不跟隨主人公的心理發展的變化而變化,故事情節離奇、懸念徒生,是一部經典的心理分析片。曾榮獲奧斯卡最佳戲劇片和音樂金像獎,及最佳故事片提名獎。
精神分析理論是由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創建的,《愛德華大夫》這部影片體現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論觀點:
• 1、釋夢。弗洛伊德認為,夢不像其表面顯示的那樣只是一堆毫無意義的表象,它是通向無意識的捷徑,是打開人格最深層的鑰匙。在影片中,一個留鬍子的人象徵愛德華大夫,夢中戴面具的賭場老闆是默奇森大夫,小輪子象徵手槍,等等。通過對夢進行分析,從而揭示出被人壓抑到潛意識中的過去事件。
• 2、自由聯想法。精神分析理論對人潛意識的了解是通過自由聯想來完成的。在影片中,心理大夫讓約翰?布朗說出他想到的任何事物,然後再對他說出的事物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就是自由聯想法。通過這種方法來揭示人的潛意識。
• 3、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童年經歷對人具有重大的影響。在影片中,約翰?布朗回憶起童年時代一段讓他不堪回首的經歷,兒時因頑皮造成弟弟意外身亡,使他受到嚴重精神創傷而產生強烈的內疚和罪惡感。這種罪惡感被壓抑在潛意識中,因此當他面對愛德華大夫被殺這個事件時,潛意識起作用了,認為自己就是殺人兇手。在康斯坦絲的鼓勵和反復告誡下,他的罪惡感才得到解除並提供了破案線索。
• 《愛德華大夫》成為許多年輕人對弗洛伊德和心理學最初的了解窗口,如果你真的希望對精神分析理論有更深刻的了解,還要看諸如《釋夢》之類的書呦!
⑶ 誰有心理影片觀後感
看過希區柯克編導的心理分析影片《愛德華大夫》,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情境,就是愛與直覺。影片固然是在向人們講述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論,但我的感覺卻是:最終還是愛與直覺洞悉了心靈深處的幽暗,啟發出J.B醫生(假愛德華大夫)潛抑、迷失的記憶,治癒了困擾他內心的多重創傷(誤殺弟弟,戰火,墜機,目睹謀殺),並幫助偵破了兇案。 影片一開始,醫院的精神診所內,美麗而嚴謹的心理大夫彼特森(英格麗.褒曼扮演)正點燃一支煙,在伏案辦公。當因被童年陰影糾纏,憎恨男人而又不斷去勾引男人的瑪莉來到房間,兩人間的一番對話及行為耐人尋味......那是當一個咨詢師以職業的態度,去面對一個因久治不愈,而對理論及療法充滿懷疑的求助者時,所經常引發的沖突。當男性大夫出現,對待不同性別時的神情轉換,也隱約顯現出瑪莉曾經有過的不幸經歷。 其後,又進來了自以為殺了父親,腦子被罪惡感攫住的患者干斯。剛好收到一摞信件的彼特森大夫,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地(一遍沒看清神情,估計無意居多),用剪刀去裁開信封。片中出現刀光與嚓嚓聲的特寫,提升起觀眾的緊張情緒──以趨近干斯強烈的神經質體驗。干斯問大夫要否幫忙,大夫謝絕了他,干斯於是神色怪異地轉過背去......如果大夫並不是有意,那麼這場景提醒了我們:從事心靈工作須要多麼小心;而如果說大夫是在借機作行為上的脫敏,那也讓患者體驗到了隔膜與不信任。 凡此種種,都在引導我們面對心靈職業的誤區與悖論----治療在於增強人的理性與控制;但絕對的理性與控制手法,將因缺少共情,而難以幫助到在敏感素質下,理性容易被刺激得紊亂的病人。紊亂中的病人,更需要人性的柔情,以及適當的宣洩。咨詢師也要會用普通人(男人、女人、父親、母親......)的身份,而不光是大夫的職業身份,去面對患者。否則,瑪莉還是會被她的夢魘纏繞,而繼續勾引和挫傷男人;干斯終有一天會因負罪壓力過重,而失去控制,刺傷醫生。同時,他們也都挫傷了自己。 當前來接替院長職位,英俊瀟灑的"愛德華大夫"(格里高利.派克扮演)出現時,無疑給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這同樣也影響到劇中人物的內心。心懷鬼胎的老院長,充滿醋意的男大夫,以及彼特森情意的萌動,等等,莫不表現得惟妙惟肖!來人其實是----剛遭遇愛德華大夫被殺的刺激,並關聯起童年陰影和戰時的創傷,在精神防禦機製作用下,失憶並把自己幻想成愛德華大夫的J.B醫生。一開始,年輕的J.B醫生風度翩翩,身上籠罩著其個性魅力,以及愛德華大夫學術上的光環----已經頗能打動異性的心。在受到"愛德華"的邀請,一起出去到周圍沒有"情結"的環境里遊走一番,以及經歷了兩人間內心的對話後,彼特森與"愛德華"在優美景緻的感召下,雙雙迅速地墜入愛河(按劇中說法就叫:有事發生,無理可論,只感覺被擊中)...... 但在隨後的具體事務中,在與神經症病人接觸時,以及對某些場景的反應里,"愛德華"的失態,讓專業而敏銳的彼特森察覺出了異常,並斷定"愛德華"的非真實身份──但這絲毫也不影響她對"愛德華"的愛。結合起後來彼特森的老師----幽默睿智的老艾利克斯的那句話:"女人能成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專家,但一旦墜入愛河,就可能是一個典型的病人。"如果去掉"但"字,非對立地來看待這句話,也許可以說:陰柔是從事分析的最適合的品質,咨詢師也需要向病人學習,能夠放低自己的理性思維,促進體驗,讓感性的直覺得到充分的拓展。 在愛中,自我讓位於博大與利他,思索讓位於感受與直覺。這種可以區分正義與邪惡的直達感覺,能深入溫良的內心;能促成關聯的思緒;能捕捉狐狸的尾巴;能避開多次的險境......正是這種直覺配合學識,愛戀加上信任,移情化解了阻抗,使彼特森大夫協助有過敏感而木納童年的J.B醫生,解除掉環環緊扣的精神防禦,撫平了兒時烙在心頭的犯罪情結,能夠直面一生多次遭遇的慘烈情景,找回了真實的自我。愛情促成了彼特森大夫職業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場心理分析!情與智的結合,也打破了心理學理論上大夫與患者間雙重關系的禁忌!當然這只是特殊的個案。從中我們應能感悟到,愛(不光是愛情)是治癒心靈創傷,以及提升生命的最佳途徑----在愛中,緊閉的心靈之門能夠一扇扇漸次打開。包括嫉妒的艾利克斯老爹,也愛屋及烏地施展了他高超的洞察、情境把控、以及析夢的能力。 不經意間,影片的配樂也加深了劇情對觀眾的感染----輕快流暢的旋律讓心靈感受到平和;婉轉細膩的音符襯托著愛的浪漫;激越失諧的曲調反映出內心的沖突;詭譎的聲響提升起人們的懸疑與緊張。音樂----作為一種最能直接進入潛意識的信息,在開啟心靈大門的過程中,常能發揮起巨大的作用,給予人愛之能量。電影----這種最能打動人的全方位藝術形式,讓人感受到:我們更喜歡在性靈中獲得領悟,而不是在教條中取得知識。人類需要依靠思維的理性邏輯來規范生存;同樣也需要在偏重激情,而非邏輯的文學、藝術等性靈領域得到升華----博學、聰慧的彼特森開頭就道出:常感動於莎翁的詩句。愛及其他一切性靈的活動,使力比多得以暢通,這正是保持人心智健全,獲得愉快體驗的基本保證。 撇開影片的過度典型化及戲劇性(如:男女主角都相當俊美與優秀,以往慘境正好都是滑坡與墜落,當前險象總能在最後一刻化解),以及對心理分析過程的過於簡化的詮釋,《愛德華大夫》仍不失為一部表現弗洛伊德理論及其悖論的優秀之作。1944年的這部影片,已體現了某些行為主義的色彩,透射出正反辨證的思維方式,以及後來人本主義意識的萌芽。心理學----作為一門集大成的綜合學科,流派眾多,相互間衍生、交錯與融合,這正體現著人類的心理過程及個性心理特徵的枝葉紛繁、主幹一致的發展格局。作為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在觀察劇情的同時,也許不必潛心到劇中去搜刮多少獨門的理論,而是憑著各人自身的特點與角度,到劇情中去感受、欣賞和批判。心理學枝葉的紛繁同樣也輕重有度----在教育方面,人們常講求身教勝於言傳----人格的感染要超越說教與分析;那麼,在心理咨詢----這一同樣是促使人心靈康復與成長的領域,相對於學識、閱歷和思維,咨詢師的愛心與直覺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助人技巧來說,則可以借用劇中的一個詞並加以擴展,那就是:擊中。
⑷ 影片<<愛德華醫生>>觀後感
《愛德華醫生》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懸念大師希區克最偉大的作品,這部電影曾經獲得當年奧斯卡的六項提名,成為人人津津樂道的心理學上的一部成功之作,成為娛樂界效仿的對象,成為不朽的作品,而最成功的還是電影本身內容上經過弗洛伊德思想「裝飾」過以後的魅力,弗洛伊德思想的注入使這部電影不再僅僅只是聲色娛樂上的滿足,而更多的成為心理學研究上的里程碑,讓這部電影成為弗洛伊德思想的代言,讓熱忱與心理學研究的人為之痴迷。影片的開始就已經深深吸引住觀者的眼球,寒風中凋零的樹枝,一舉莎士比亞和一段關於心理分析的語句,表明這將是一個在弗洛伊德思想面紗下發生的戲劇性故事,一個心理疾病案例引出了影片的女主人公,精神病院的心理大夫彼特森(英格麗褒曼飾演),她是一個專心學術的美女醫生,向所有專心於自己學術的人一樣,她很崇拜即將要接手她所在的醫院的愛德華醫生(格利高里派克飾演),愛德華是業界相當著名的一個人,當然,在那所醫院沒有一個人曾經見過他的廬山真面目,這也為接下來懸念打下伏筆。沒過多久彼特森就見到了這位來接替莫奇森管理該醫院的愛德華醫生,如彼特森所見到的一樣,出現在她面前的愛德華醫生是一個高大英俊,年輕有為的男子,像所有電影里出現的老套故事情節一樣,很快,兩個人就陷入了相互愛慕之中,接下來相處的一段時間之中,一個個疑點開始出現,使彼特森認識到他並不是真正的愛德華醫生,而是一個心理疾病患者---約翰,約翰在他的兒童時代經歷了一場意外使他患有「犯罪」幻覺,小時候他從樓梯扶共處滑下,不小心將扶手下端的哥哥撞死,這次事件使約翰的童年夢上了一層陰影,恰好在二十年後,當他目睹滑雪場上愛德華醫生被謀殺而摔落懸崖死亡之後,兒時的記憶與之以重疊,潛意識之下,約翰認為自己就是這次謀殺的罪魁禍首,但是深愛他的彼特森認為罪犯另有其人,並承諾找出真凶,於是帶著約翰來到了她老師阿利克森的家中,在這位心理學專家的誘導下,約翰說出了自己的夢境,彼特森師徒二人於是帶著他來到那片滑雪場,約翰終於在最後回憶起小時候的情形,擺脫了犯罪情結,也記起了愛德華出事的情形,找到了愛德華的屍體,故事到這還沒有結束,約翰仍然擺脫不了指控,但是彼特森回到醫院以後,莫奇森的一句失言終於揭開了謎底,面對自己的陰謀敗露,莫奇森大夫無力向彼特森開槍,只好絕望的死在自己的槍下。在《愛德華醫生》一片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20世紀40年代的精神科醫生怎樣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理論和方法來治療患者。在心理學上,「情結」的定義為:人們總想去解決的而又總是不能解決的問題。在人們的行為生活當中根據不同情況的劃分就出現了很多情結,如戀母情結,戀父情結,自卑情結,犯罪情結等,影片當中反映的就是其中的犯罪情結,故事的發生都與約翰童年的經驗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也是弗洛伊德早期的經驗理論,他認為人的行為深受童年早期經驗的影響,正如約翰小時候撞死哥哥的事件,當在此遇到相似的生活情景,即愛德華醫生滑雪的事件,他就會把兩件事情重疊起來,把一前想去解決但是不能解決的從新召喚回來,使「情結」導致患者精神的混亂,因而約翰才會認為自己是殺害了愛德華醫生的真凶,正如他認為是自己殺害了哥哥一樣,白色和線條成了約翰所懼怕的東西,也成為打開他「犯罪情節」的依據。在約翰產生這樣的認識之後,他用了防禦機制中的壓抑法作為保護自己的心理工具,根據弗洛伊德的解釋,所謂壓抑法就是藉助壓抑,把一些強烈的沖動(與現實生活不協調的慾望或沖動)排出意思,壓到無意識領域之中。約翰正是把這些自己所經歷的過去壓到了無意識領域,不願意想起自己兒時的痛苦回憶,想起自己的愧疚,自己的錯誤,一方面他很不願意去承認自己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但是一方面他又極力的想要彌補自己的過錯,想為此付出點什麼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由此,當愛德華醫生遇害的時候,他就冒名頂替接任了這個職務,想把這個當作贖罪的方式,但是他沒有殺人這一事實又使自己產生抵觸,於是約翰就陷入了內心掙扎,這是無意識的過程,弗洛伊德理論中,無意識是按照快樂原則去追求滿足,是心理深層的基礎和人類活動的內驅力,它決定著人的全部有意義的活動,具有非理智,沖動性,無道德性,反社會性,非邏輯性,非時間性,不可知性的特點。 彼特森在發現疑點後帶著約翰來到老師住處進行心理咨詢,在這里,心理咨詢始終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影片當中多次出現男主角進行心理咨詢的片斷,關於夢的解析。故事出現的每一件物品,每一個人,每一個場景,每一句話都被賦予了特有點含義,和對後文的鋪墊。弗洛伊德說夢是一種象徵,每一個象徵就是不可忽視的,都可能成為揭開謎底的鑰匙,成為破譯的關鍵。而在影片中正是這些細節的存在才使故事在一個個精彩的懸念中發展下來,當約翰看到白色和平行條紋時出現的不舒服的感覺和反映;在他看到彼特森用叉子華在白色布條上的平行條紋時的反應;
⑸ 關於愛德華大夫的觀後感 要側重講心理分析的
愛德華弟弟的意外使他愛德華非常內疚,無法緩解,於是壓抑到了潛意識里,他不能回憶起這段經歷,但潛意識仍然在起作用,會讓他害怕與欄桿類似的東西,比如叉子、軌道等,當他把這段經歷提取到意識層面時,症狀就減輕了。
⑹ 愛德華大夫所反映的後現代思想
摘要 《愛德華大夫》是希區柯克在二戰後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也是電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學為主題的影片之一。該片多處運用了經典的心理分析與治療的方法和技術(如精神分析等),使觀眾無不跟隨主人公的心理發展的變化而變化,故事情節離奇、懸念徒生,是一部經典的心理分析片。
⑺ 需求一篇 愛德華大夫 電影的觀後感
愛德華大夫》雖然是一部
1945
年就上映的黑白影片,但歲月的流
逝並不能妨礙它成為一部經典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格林馬納斯精療養
院院長莫奇森大夫即將退休,將要由醫學界著名的愛德華大夫接手,
新
來
的
愛
德
華大夫
英
俊
又
年輕,他很快就和療養院的美麗心理大
夫彼特森彼此發生了愛慕之情。然而,新來的
「
愛德華大夫
」
的一些行
為另人費解,
他總會時不時產生一種不安的心理,
或是情緒的變化很
大。
不久彼德森發現自己的情人竟然並不是愛德華大夫,
而是一個被
某些可怕的事困擾的失憶症病人約翰
·
貝蘭特,
而第二天趕來的愛德華
的秘書更使他背上了謀殺愛德華的罪名,
面對著這個可能是殺害真愛
德華大夫的疑兇,
彼德森相信自己深愛著的人是無辜的,
她試圖以自
己的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幫他回憶起隱藏在記憶深處的真相,
但是失敗
了。
於是她以她的聰明才智,
巧妙地幫助情人從警察眼中逃脫,並找
到自己的老師阿利克森,
在彼特森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
通過分析情
人的夢境,終於讓貝蘭特回憶起小時的情形,
擺脫犯罪情結,
也記起
了愛德華出事的情形,
最終將真正的兇手揭露出來,
最後有情人終成
眷屬。
這是一個有關心理分析的驚險故事,
是電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
學為主題的影片之一,給了我很多關於心理學的啟發:
一
、
釋夢。弗洛伊德認為,夢不像其表面顯示的那樣只是一堆毫無
意義的表象,它是通向無意識的捷徑,是打開人格最深層的鑰匙。
我記得弗洛伊德說過夢是一種象徵。
那麼每一個象徵就是一個不可忽
視的細節,就是一個破譯和重組整合的關鍵。
J.B
的夢境中,在一個
天花板上全是眼睛的賭場,
有個人在不斷的用剪刀剪那些眼睛,
他在
玩
21
點,對手是一個滿絡腮胡的傢伙,當
J.B
出了一張梅花
7
牌,
對方就說
J.B
贏了,梅花
7
已是
21
點。這時出現一個看場的場主,
說這個地方是他的地盤,要趕他們走。夢的畫面接著轉到一個山谷,
那個長著胡腮的人站在一個帶斜坡白色屋頂的下方,
腳穿雪橇,
上方
是那個賭場場主,
他站在一個冒煙囪旁邊,
這時那個長著胡腮的人從
屋頂往下掉,
那個場主把一個變形的輪子扔在屋頂
……
皮特森對這個
夢進行了解析從而解開了愛德華大夫被害的經過並找出真凶,
原來凶
手是該醫院院長默奇遜大夫!
正是那次高山滑雪中,
默奇遜為保住自
己的位置,
他跟蹤愛德華大夫,
從
21
點俱樂部一直到滑雪的度假地,
並用左輪手槍殺害了愛德華大夫,
而正好這個過程讓想找愛德華大夫
看病的
J.B
看到,以致本身患有犯罪情結的
J.B
認為是他殺了愛德華
大夫,
而夢中的剪眼睛情景就是就
J.B
的本我不想看到這個過程的念
頭。在影片中,
一個留鬍子的人象徵愛德華大夫,夢中戴面具的賭場
老闆是默奇森大夫,小輪子象徵手槍,等等。通過對夢進行分析,從
而揭示出被人壓抑到潛意識中的過去事件。
二、自由聯想法。精神分析理論對人潛意識的了解是通過自由聯想
來完成的。在影片中,心理大夫讓約翰
·
布朗說出他想到的任何事物,
然後再對他說出的事物進行分析,
這種方法就是自由聯想法。
通過這
種方法來揭示人的潛意識。
三、
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童年經歷對人具
有重大的影響。在影片中,約翰
·
布朗回憶起童年時代一段讓他不堪
回首的經歷,
兒時因頑皮造成弟弟意外身亡,
使他受到嚴重精神創傷
而產生強烈的內疚和罪惡感。
這種罪惡感被壓抑在潛意識中,
因此當
他面對愛德華大夫被殺這個事件時,
潛意識起作用了,
認為自己就是
殺人兇手。
在康斯坦絲的鼓勵和反復告誡下,
他的罪惡感才得到解除
並提供了破案線索。
《愛德華大夫》
是一部經典的心理分析電影,
值得心理學學者和愛好者觀看!
⑻ 急求用潛意識分析《愛德華大夫》電影
《愛德華大夫》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愛德華大夫》是1945年上映的美國好萊塢早期黑白影片、懸疑片,由希區柯克執導,英格麗·褒曼和格利高里·派克主演。
影片講述了女心理醫生與一位假冒「愛德華大夫」的英俊精神障礙患者相愛了,而有關心理分析的驚險故事。該片是電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學為主題的影片之一,獲得了第十八屆奧斯卡最佳戲劇片和最佳原創音樂獎。
⑼ 愛德華大夫觀後感
《愛德華醫生》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懸念大師希區克最偉大的作品,這部電影曾經獲得當年奧斯卡的六項提名,成為人人津津樂道的心理學上的一部成功之作,成為娛樂界效仿的對象,成為不朽的作品,而最成功的還是電影本身內容上經過弗洛伊德思想「裝飾」過以後的魅力,弗洛伊德思想的注入使這部電影不再僅僅只是聲色娛樂上的滿足,而更多的成為心理學研究上的里程碑,讓這部電影成為弗洛伊德思想的代言,讓熱忱與心理學研究的人為之痴迷
⑽ 《愛德華大夫》心理學影評是什麼
1944年的這部影片,已體現了某些行為主義的色彩,透射出正反辨證的思維,以及後來人本主義意識的萌芽。
作為熱愛心理咨詢及初期從事心理咨詢的人來說,在觀察劇情的同時,可以獲得有關心理咨詢知識的感性認識。實際上,在促使人們心靈康復與成長的過程中,相對於學識、閱歷和思維,咨詢師的愛心與直覺顯得更為重要。
主要內容。
《愛德華大夫》講述的是格林馬納斯精神病療養院院長默奇遜大夫即將退休,新走馬上任的愛德華大夫很快與年輕漂亮的女大夫康斯坦絲一見鍾情,然而不久康斯坦斯發現自己的情人竟然是一個冒名頂替的精神病患者。
面對著這個可能是殺害真愛德華大夫的疑兇,康斯坦絲堅信自己深愛著的人是無辜的,她以自己的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和聰明才智,巧妙地幫助情人從警察眼中逃脫,並通過分析情人的夢幻,終解開了情人的心結,將真正的兇手揭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