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豆瓣怎麼保存沒寫好的日記
你寫好它都會自動儲存的,如果你沒保存就退出了 文章會在你的草稿里的
下次你要寫日記時會自動跳出的
或者你也可以寫一半 然後選「僅自己可見」 然後下次寫好後再選「所有人可見」
Ⅱ 豆瓣手機版的草稿箱在哪裡找保存了,垃圾清理了一下就沒有了。
這個是沒有草稿箱的,手機經常出現清理了的時候可以用
騰訊手機管家設置清理垃圾的白名單。
打開騰訊手機管家後點擊「手機加速」-「結束進程」,
然後點擊界面右上角的按鈕,進入界面後點擊
「添加白名單軟體」您就可以添加白名單進程了。
Ⅲ 關於恐怖電影《閃靈》的影評或是解析,要比較詳細的。
很多人沒看懂閃靈,於是說是部垃圾片,我覺得很悲哀,我雖然不敢說徹底看懂了他,但是當我第2次看這部電影時,我已經對導演庫布里克敬佩萬分,閃靈真的是一部經典的心裡恐怖片
這電影我看了2遍,第一遍也有一頭霧水的感覺,後來到網上想找些解讀。發現,想知道的都沒怎麼說,就又看了一遍。第2遍電影讓我發現了很多第一次丟失的東西,一些導演留下的線索
當我看到越來越多的線索總後總結出自己的觀點時,我由衷的感覺到了導演庫布里克的睿智和他完美的電影語言的運用,但是就是這樣,仍然有1,2個情節有疑惑,解釋的有些勉強。而且我知道,在留露於表面的情節之外,一定還有導演更想要表達的東西!
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還是不要看我的解讀,會減少你看這部電影時的樂趣,這絕對是一部值得你去看3遍,甚至更多遍的電影。下面講講,我對我們看不懂的地方的解釋,有條件的可以對照電影,我沒電影貼圖,就直說了:1,房子里各種不因該出現的形象,比如酒保,女人,上一任管理員等等是鬼還是什麼?我認為他們不是鬼,而是JACK潛意識中的產物,下面開始分析:當JACK受到了委屈想喝一杯的時候,來到了酒吧,他說想喝酒甚至用靈魂去換,這是一個酒吧帶著很多酒出現了,而JJACK見了他竟沒有奇怪反而叫出了他的名字!為什麼?這是JACK的潛意識中創造的不真實的人物,也可以理解為他看到的幻覺(但這種幻覺是他潛意識中創造的),所以他不奇怪,叫出了他認為合理的名字,請注意當女主角來到酒吧里找JACK時可以看到酒吧里並沒有酒保,女主角拍了一下JACK,JACK有一個很明顯的回過神來的動作!這里,導演用細膩的電影手法,告訴了我們:這是JACK的潛意識,有人可能說這我早看出來了,但理解這一點,對後面的解讀非常有幫助!
2,第2次在酒吧,這時候有很多人的聚會,無疑還是JACK的精神領域,所以他還是不奇怪,如果這里把聚會理解成JACK上輩子的聚會那JACK應該感到奇怪才是!,但也可以理解為JACK在潛意識中將他上輩子的聚會拉入腦海也不矛盾,這時JACK遇到了一個侍應。這個侍應是誰?看過閃靈的人10個有九個會說那是上一個管理員,我告訴你他不是!這個侍應叫做德爾伯特~格雷迪,而那個真正的管理員叫做查爾斯~格雷迪!(片子開始時那個經理曾告訴過JACK),JACK對這個格雷地說:「我認識你,我在報紙上見過你!你把你的女人和女兒切成了一片片!」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真正的管理人用斧子殺死了女兒和妻子,然後把屍體堆在了西邊的房間!(也是片頭那個經理說的)而且JACK之前根本沒從什麼報紙上看到這個事!(在與經理見面時JACK已經表現出來對那次兇殺的一無所知)為什麼這個侍應一開始不承認自己殺了自己的妻兒,一會又承認了?這些說明了什麼?這個侍應是JACK用潛意識創造出來的!他用潛意識創造出來了一個他認為是殺死自己女人,孩子的上個管理員!他希望理解,搞清楚,管理員的殺死妻子孩子的動機和心理!希望找一個男人進行交流!尤其是和自己處境相似的上個管理員。(我這里所說的潛意識中創造的人是要理解為JACK的一部分,JACK的內心世界的一部分,精神領域的一部分而不是游離與JACK之外,就是說他們(酒保,假格雷迪等等)是JACK的一部分。)他的潛意識盡力創造了這個比較「完美」合理的上任管理員,但是仔細看電影,你就會發現JACK潛意識中的漏洞!JACK並沒有記住那個真正管理員的全名,只記得叫格雷笛;並沒有記住那個管理員殺人的全過程,只記得他殺了全家,可以發現再想想,為什麼JACK會對假管理員說你把你的妻子孩子切成了一片片?記得JACK做的那個惡夢嗎?對,那個他自己把妻子,孩子切成一片片的惡夢。JACK的潛意識把自己惡夢中的情節加進了對這個格雷笛的創造中。一句話:這個假管理員是JACK潛意識創造的!說到這,你是否感受到了導演的匠心獨運?
3,大家覺得這部電影的題目切題嗎?閃靈說的是誰?恩,自然少不了丹尼和黑人廚師。可是電影和閃靈有多大關系呢?讓我們來看看,在廁所里,假格雷笛對JACK說:你知不知道你的兒子有閃靈的能力,你甚至不知道那種能力有多好!你的兒子正在和一個黑鬼一起進入我們這里!根據上面做出的分析往下想:假格雷迪是JACK潛意識創造的產物,也就是JACK的一部分那麼也就是潛意識中JACK自己知道了這個消息!為什麼他會知道兒子和黑鬼的事???我們再來回憶一下黑人廚師對丹尼的話,「我小的時候只以為我和祖母有閃靈,我們常做不用口的交流。」你想到什麼?閃靈的遺傳!!「有些人並不知道自己有閃靈,不知道它的用處」你想到什麼?對!JACK HAS THE SHINNING!!!丹尼的閃靈來自於JACK的遺傳,但是丹尼更早的能利用和認識到閃靈(用他的另一種人格拖尼),JACK並不知道自己有閃靈,但是在潛意識中他卻多次用到了閃靈!(JACK在潛意識中利用閃靈和丹尼在拖尼的狀態下才會用到閃靈類似!,也就是說JACK潛意識中的假管理員等等人類似與丹尼的拖尼,)JACK在潛意識中利用閃靈得到了那個消息!利用這點理解,我們可以解決電影里一個比較奇怪的問題了。為什麼被鎖在倉庫門里的JACK會出來?(鎖的好好的,鐵門沒有斧子打破的可能),那個時候假格雷迪又出現了,也就是說這時是JACK的潛意識時間!
閃靈的解讀,沒看懂情節或者不知道哪裡好的人都進來
你想到了什麼?對!JACK在潛意識中用閃靈的力量打開了門!「你甚至不知道閃靈有多大的力量」誰知道?預知未來和看到過去真的是閃靈的全部力量嗎?誰知道?
4,我認為對閃靈的力量與慾望相關,JACK想保持對家人的控制,於是閃靈讓他得到了那個黑人要來的消息,JACK想要逃脫倉庫,於是閃靈打開了門,注意JACK、拿的那把斧子嗎?酷似以前管理員殺死家人的那把!(丹尼看到那雙胞胎屍體時,可以看到那把斧子)個人認為也可能是閃靈創造的
5,那個浴室女人一段,可以理解為JACK的對性的慾望,但是後面為什麼變成了屍體,有人認為象徵著JACK內心道德的束縛,我也沒什麼別的想法
6,誰開的門?237房間的門關的好好的,被鎖死了,電影有說,那後來是誰開的門?根據前面的推測,不難猜出:是丹尼的閃靈開的門!因為丹尼對那個房間一直有好奇心,曾經想進去。剛才提到了,閃靈和慾望有關,所以。。。有個球從門里滾了出來,
7,丹尼在237房間里看到了什麼?很顯然肯定看到的和JACK的不同,和丹尼以前經常的看到血潮一樣,閃靈讓丹尼一次次看到了未來的兇殺,這次是用一個女人掐脖子的方式!
8,再講一些比較值得注意的細節:237房間象徵著美國對印地安人237天的屠殺;丹尼每次看到的血潮都不一樣,血潮一步步的延伸,一直到最後的血潮延伸到屏幕鏡頭上,表明了兇殺一步步逼近;JACK精神錯亂後在紙上寫滿了ALL WORK AND NO PLAY MADE JACK A DULL BOY,竟然用了小說的文體,分好了段。JACK真的瘋的讓人害怕了,他走過來後還翻了翻自己的「作品」,恩,寫的挺好的!你認為怎麼樣?(潛台詞- -#)這一幕很經典
9,剩下是還沒有解決的問題:為什麼女主角後來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東西,也看到了血潮。我和朋友討論時他說大概是因為JACK的兇殺的念力太過強烈使的女主角也受到了影響產生了幻覺。我對他說:好象是寂靜嶺- -#,不過,無法預料閃靈也許有這能力;還有那個熊人和一個男的在口罩(音譯)昨天看了個解讀,表達了導演對白人的藐視。那個熊人漏出屁股,看來是個白人- -!最後一個:最後的照片,JACK的前世在這座酒店,這是肯定的,可是為什麼最後導演要告訴我們這個?我門看這幅照片,JACK站在了最中間最前排的位置,我想他的地位一定很高,酒店的老闆之類的,酒店以前是印地安人的墓地,酒店的老闆,JACK的前世,受到了詛咒:詛咒他在下輩子會回到酒店殺死自己的親人。還算合理吧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別的見解?最後的2個問題也希望可以得到高人解釋
至於沒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用別的地方看過的話來說:建議你去看,跑著去。
上次只是說了情節上的解釋,沒來得及說哪裡好。我不懂電影的專業知識,只能舉例子大概說說,希望大家能夠明白:只有庫大師這樣的大師才能拍出這樣的心理恐怖,構思太巧妙了!想想他給觀眾的線索吧:故意讓JACK說錯名字,說錯殺人過程(其實是堆屍不是碎屍)。聰明的觀眾經過思考可以發現這些線索。但更厲害的是這些看似JACK潛意識中的漏洞卻十分合理,甚至完美!(JACK沒理由記住上個管理員的全名,也沒理由記著管理員把死人放在了哪裡,於是把自己做的惡夢加在了他身上)大家想想JACK在潛意識中創造的這個格雷迪表面上看來挺「完美」,酷似上個管理員,可是實際上卻有很多漏洞,而這些漏洞,這些線索不是生硬的,不是電影導演強加的,不是可有可無的,不是純粹為推出最後結論服務的,而是那麼合理!甚至不可缺少!真的很有味道!清水崇今年的稀人,很有閃靈的味道,把主人公的真實世界與幻覺混合在一起,難以區分,但是卻沒有閃靈這樣給人的震撼力,也沒有向德爾伯特格雷迪這樣的神來之筆!在對比一些其他的心理驚聳的電影比如小島驚魂,第6感。這些電影都是在最後告訴你答案,答案絕對會超出你的想像。導演也會留下一些線索,與最後的答案呼應。這兩部心理驚聳電影確實夠經典。最後的答案也確實是顛覆性的震撼,但是想想他們前面提供的線索,很有一些為最後的答案堆積出來,為答案服務的感覺,對劇情來講可有可無。而這些電影最有噱頭,最好看的地方也在與最後的揭密。再對比一下閃靈。僅僅是假格雷迪那一幕的懸念的設計已經超越了小島和,第6感,而導演決不停留,帶領的觀眾,引領著觀眾去思考,與以前的情節對照,引著觀眾得出新的結論。接著有有更多的問題,疑惑著觀眾,我可以說,如果用心看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絕對沒有一分鍾可以讓你停止思考,讓你停止緊張,因為一步步的接近事實,你會感到開心,也會對事實產生恐怖。看閃靈的樂趣盡在與此!閃靈不象小島和第6,把觀眾當做旁觀者,擺在一旁,講自己的故事,導演根本就沒有想讓觀眾在看了一半就能看明白的意思。而閃靈不是這樣,導演讓觀眾和電影互動了起來,只要你夠聰明,夠仔細,你就能看出裡面的玄機!而絕對沒有難為你,故意拍的不可理解,賣關子的意思!但是實際上,導演只是把他認為。正常合理的東西拍出來而已,JACK認為那是真的,所以十分象真的。只是我們智商不夠,看不出來而已而最後,拋出的不是象以上那2部電影一樣的「答案」,而是原因:因果。結束。引人遐想。這部電影融入了導演太多的話,太多的思考和對人類的理解在裡面。我想在我的年齡很難在閃靈里看到那麼多,把一部恐怖片拍的這么經典的同時還加入了自己對人類的理解,對社會的認識。真的難得!這也讓我更加佩服這位導演!
《閃靈》這部片子的爭議很大,各色影評都有,我挑了一個比較中肯的也比較全面的
希望能幫到你
Ⅳ 求《寂靜嶺》的影評,謝謝!
《寂靜嶺》最佳影評!
《寂靜嶺》——人性最深處的「罪與罰」!
在《寂靜嶺》上映之前,游戲改編的電影都逃脫不了罵名,因為這類電影本身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以主流電影評論觀來看只是三流的動作娛樂片,難登大雅之堂;以忠實的游戲粉絲來看又不能還原他們心中的神聖原作,無法給人以更高的感官體驗。改編這種電影的初衷就是為了撈錢,利用著名游戲的影響力,專挑那些刺激的動作類游戲翻拍,藝術性是別指望了,即使連最基本的水準都不能達到也有大把的游戲粉絲為票房保駕護航,可憐眾多善良的群眾在一次次受打擊後已經對這類電影心灰意冷了,可令人驚喜的是竟然在這樣的夾板環境中誕生出了一部成功的電影——《寂靜嶺》!她不光在對游戲合理改編的基礎上成功再現了原作的風貌,而且在電影的藝術性上達到了同類影片所未曾企及的高度(其實之前「烏寶」之流的垃圾根本就無藝術性可言),更確切的說這部影片是真正挖掘了被大多數人忽視的游戲中的藝術性,成功的向觀眾正面展示了《寂靜嶺》游戲的哲學觀和導演本人的價值觀。
電影基本是以游戲的一代情節及世界觀為改編主線(融合了三代的補充情節,在人性探討上更有二代的精神),並對其中的人物關系做了利於突出主題的改動和重組,主角的父女關系變成了母女關系並帶出了電影要探討的一個主題——母愛,即「母親是孩子眼中的上帝」。母愛是偉大的,是義無返顧的,母親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可以舍棄生命也可以付出比個體生命更大的代價,母親在這個時候就是神(也可能是魔)!
羅斯為了尋找治療養女莎朗的精神絕症的方法,帶著女兒來到了莎朗發病時一直叫喊的家鄉——寂靜嶺,因其懷疑這里正是養女的出生地,一切厄運的根源。但是寂靜嶺是一座被遺棄了三十年的死鎮,被當年的一場煤礦大火燒毀,並始終彌漫著地底燃燒的煤炭所散發出的毒氣而無法重建。這座小鎮所隱藏的秘密就象籠罩其四周的濃霧一樣讓人無法看透,隨之而來的恐懼更是讓「鬼鎮」的名聲到處傳播。羅斯沒有被傳說嚇倒,不顧丈夫的反對毅然進入了與世隔絕的鬼鎮。母女倆反常的舉動也引來了當地的女警西比爾,但從踏入寂靜嶺的那一刻起,三人的命運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羅斯為了避讓突然閃現在車道上的小女孩而發生車禍導致昏迷,醒來已不見了女兒的蹤影,隨即開始了一個母親的尋找之路,最初就是為了尋找解救女兒的方法而來,現在又要在這個陌生恐怖的地方尋找失散的愛女,慢慢才發現自己正在尋找這一切迷題的答案,也正是尋找自己內心深處的罪孽。而這一路的尋找正是在一個酷似莎朗的小女孩的帶領下展開的,正是她的引領讓羅斯向著寂靜嶺所包藏的罪惡最深處步步挺進,抽絲剝繭般揭露出其中的巨大陰謀。
玩過游戲的人都能很容易的理解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表、里兩個世界,這是陰陽兩界又是互為疊加重合的異度空間,表世界簡單的看就是現實世界在人物內心的投影;而里世界就象地獄帶來的恐怖夢魘般讓人無法接受,它是受害者一切仇恨怨念的表達。羅斯初次接觸這樣的奇異環境,外界的巨大壓力與內心的極度恐懼都沒有使她精神分裂,而是堅強勇敢的繼續著尋找女兒的行動,其間也得到了女警西比爾的幫助。前者羅斯作為一個母親,身上所體現出的母愛的偉大和勇氣是顯而易見的,而女警西比爾的行動其實也是一種母性關懷的延伸,當初她正是擔心當地曾發生過的殺童案再現才跟蹤羅斯母女來到寂靜嶺,而在那起案件中她更是孤身陪伴受害兒童三天直到被搜救隊發現。這兩個女人的母愛天性支撐了她們在里世界惡鬼與表世界暴民的雙重追殺下都能有勇氣去面對,但同時也有區別:西比爾是現實世界的代表,她勇敢正義,但她的信仰無法解釋在寂靜嶺遇到的一切恐怖現象,她能選擇的只能是按照現實世界的准則去反抗,最後只能成全羅斯而犧牲自己,這一切都符合現實世界的善,簡單的善,而她臨死前最後喊出的那句「媽媽,和我在一起!」更是使她的戲劇情節達到了高潮,臨刑前還對同樣被綁的莎朗表現出無私的母性關愛,但在絕望的境地下又表現出人類的無助與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既是母愛的主體,又是母愛的受體,她是人性善良軟弱的正面體現,讓我們感受了一般定義下的母性,雖然用了雙重表現手法但是未免還是簡單了一點,所以真正的女主角羅斯對母愛的展示則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因為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舍棄一切甚至是生命(即使孩子是領養的也能引發母親的天性),但同時母愛也是相對自私的,為了解救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顧一切,哪怕與魔鬼達成交易,出賣正義、善良、道德、人性,一切底線都可以突破,極端自私只為一己之愛墮入原罪詛咒而施展一切本罪。
羅斯一路走來最後到達里世界黑暗恐怖的最深處——艾麗莎所在的B-151病房!艾麗莎是三十年前被邪教首領克里斯特貝拉燒傷的無辜女孩,就因為她是私生女還被人強奸過所以被鎮上的教會組織視為不潔不祥的邪惡化身,並被莫須有的誣稱為女巫,會眾在克里斯特貝拉的帶領下更是令人發指的做出了焚燒艾麗莎的暴行。人類自以為掌握了消滅邪惡的方法,但正是這方法被諷刺的反施在自己身上,教會的十字架斷落砸翻了焚燒艾麗莎的火盆導致大火終止了火刑儀式(我想這才是寂靜嶺當年被燒毀的原因),艾麗莎的母親達麗婭與警察趕來救下了被嚴重燒傷的艾麗莎,雖然獲救但艾麗莎的傷痛與害怕一日也未曾減輕,最終她所受的傷害與恐懼變成了深深的仇恨!這仇恨甚至引來了魔鬼,魔鬼施於艾麗莎復仇的力量,以小女孩的怨念創造了寂靜嶺的里世界,並締造出隔離外在現實世界的結界把當年所有傷害過自己的仇人都永遠封閉在寂靜嶺里。雖然這些仇人能躲進不承認自己命運的教堂來躲避里世界的恐怖追殺,但他們也永遠生活在恐懼之中不能解脫。即使這樣的懲罰也不能平息艾麗莎復仇的怒火,因為咎其根源是以她為化身的魔鬼不會放過那些膽敢小看和挑戰自己的人類。魔鬼以羅斯養女莎朗般天真無邪的外貌出現,這也正是當年艾麗莎的原形,以此迷惑羅斯步步進入寂靜嶺這個復仇的原點,魔鬼的最終目的是要附身羅斯以進入其無法到達的教堂殺死所有曾反抗她的人,而羅斯為了救出被當作魔鬼新的化身而被教會暴民抓走的女兒,最終選擇了與魔鬼達成交易!
這一系列的驚人陰謀都是邪惡、殘忍、卑鄙、無恥的血淋淋的再現,最終的復仇也是血腥到了極點,但救下女兒的羅斯只是遮住女兒的眼睛說那隻是一場夢,而她自己也閉上了眼睛希望一切對正義的背叛只是一場夢。羅斯為了救出自己的女兒不惜一切代價,甚至與魔鬼交易出賣全鎮人的生命,這看似極端自私的母愛已經與我們平時所知的代表人類善良天性的母愛、與那種前文所提到的女警西比爾的母愛的簡單體現有了本質的區別,這是背離現實世界道德觀念的行為,這樣的行為還是真正的母愛嗎?或者說背離正義原則的母愛還能算母愛嗎?
雖然羅斯的行為直接導致了人類被魔鬼殘殺,但我認為她所秉承的正是真正母愛的天性,影片更深刻的命題也就是正義是相對的,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有許多考量是變數,人類的道德底線已經不是簡單的規范,而是需要時刻反思的,而羅斯的母愛行為所代表的正是對這些隱藏其中的偽善的反思!在我們反思的同時也引出了電影的另一個主題——正義!
魔鬼一定是邪惡的,這是現實世界的觀點,正義必須反抗邪惡,所以與邪惡有關的是魔鬼也好、魔鬼的化身或代言人也好都要殺死,所以自認為秉持正義、鏟除邪惡的克里斯特貝拉以及那些暴民在焚燒艾麗莎,毆打並燒死西比爾的時候一點也沒有負罪感。可是正是因為人類的恐懼、猜忌、偏執等原罪才導致了瘋狂與殺戮,在這些殘忍的邪惡行為面前人類卻還能找到正義的借口,好象一切只要是為了打擊邪惡、維護正義就可以為所欲為了。這樣的狀況下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呢?反之魔鬼作為邪惡的化身,為了復仇殘殺所有反抗自己的人類,但是其行為又看似阻止了當時的暴民對無辜小女孩的傷害並為當年的受害者討回了公道。這樣的狀況下什麼又才是真正的邪惡呢?
正義非正義,邪惡非邪惡。一切都不是絕對的,導演借當年解救艾麗莎的警察之口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正義有很多種形式,人類有自己的正義,上帝有自己的正義,哪怕魔鬼也有自己的正義!」
我並沒有得到答案,反而是在這個混沌的世界中更加迷茫了,《寂靜嶺》的世界觀厚重而深邃,但是表、里兩個世界還邊界清晰,但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何為表裡呢?
那些泯滅人性的暴民在做出傷天害理的罪行時內心卻有著正義的借口,即使最後一死他們也一定認為自己是在抵抗邪惡的戰斗中為正義而犧牲,但是他們的死卻正是一種懲罰,對他們背離正義原意的懲罰!只是非常諷刺的假借邪惡之手更使得《寂靜嶺》有了復雜而深刻的內涵。同時,母親羅斯也得到了懲罰,她所代表的罪惡更復雜,出於母愛而與魔鬼妥協,為救女兒雖看似沒有過錯,但犧牲其他人生命的時候也已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孽,以非正義的方法去維護正義其實與那些暴民一樣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表現罪的多面性。最後她所得到的懲罰是進入了另一個表世界,因為在她做出選擇的時候就註定背離了她原來所處的現實世界的美好,她再也回不去了。
導演非常巧妙的用人類最美好、最善良的一種天性——母愛去表現人性中罪的多面性與人性深處罪孽的不可知與欺騙性,是非常難得的一次藝術上的探索。電影假借了游戲的外衣,以恐怖片的形式其實在嚴肅的探討我們往往忽視的正義與邪惡的永恆話題,用心極其難得,而也正是由於這人性最深處的「罪與罰」是很難正視也很難界定的,所以這類實驗性質的電影必定少有真正的受眾,她不是簡單的能以好或壞去衡量的,就好象電影中表達的正義與邪惡也不是我們原來想像的那樣簡單。
Ⅳ 《脫稿講話與即興演講說話不打草稿,照樣滴水不漏》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脫稿講話與即興演講》(端木自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vGchwGQrTxyL-3qUf34SfA
書名:脫稿講話與即興演講
作者:端木自在
豆瓣評分:5.5
出版社:立信會計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8-1
頁數:220
Ⅵ 豆瓣十大高分懸疑片有什麼
豆瓣十大高分懸疑片:
1.《看不見的客人》
這是由奧里奧爾·保羅導演的《看不見的客人》,劇情走向是事業有成的男主與一名女攝影師保持著不正當的男女關系,一日幽會後返程途中出了車禍,於是拋屍逃竄,但真相到底是怎樣,層層反轉,虛實交錯。
2.《十二怒漢》
公認的經典之作,一個房間內,十二個性格各異的人物,可能你一開始就能猜到最終的結果,但它就是能引人入勝,時時刻刻吸引著你,讓你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對待一個生命,對待自己的權力,每個人終將如何表現。
3.《蝴蝶效應》
如果給你人生重來的機會,你會怎樣,也許你一個小小的決定,就會改變你整個人生的走向。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沒有重頭再來的機會,但電影給了我們反省的空間。人生沒辦法打草稿,我們都得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4.《致命id》
這部跟其它幾部有一點點不一樣,稍稍的帶有一點恐怖色彩,膽小的慎入哦。看起來像一個精神分裂的連環殺人犯用自己內心深處的英雄主義為妓女母親洗白,最終卻被人格更深處的最真實的自己殺死。劇情安排得非常巧妙,值得一看哦。
5.《控方證人》
無論情節還是演技都令人嘆為觀止,律師的一問一辯令人沉迷其中;黑白色調剛開始看起來可能會有點無聊,堅持看下去,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6.《盜夢空間》
很燒腦的一部片,很多細節需要仔細去思考。看完後會佩服編劇的腦洞,為何如此之大。究竟虛幻還是現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最後說一點,配樂也非常棒。
7.《無間道》
該片可謂是港片中最經典的了,每個人的演技都很到位,活著一個不屬於自己的身份,有時候就是沒得選。影片不是在分善惡,而是在叩問人心。
8.《竊聽風暴 》
1984年的德國大背景,其實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政治的強蠻,體制的陰暗,而是小人物的覺醒,人性的美好。
9.《第六感 》
麥克是一名兒童心理專家,但是他也有治不好的案例,甚至因此遭受槍擊,而那名少年也持槍自殺,這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心理負擔。隨後麥克發現了一名跟之前少年很像的患者,得知他有著靈異的第六感,可以看到鬼魂。
10.《心迷宮》
此片雖然是小成本製作,但一點也不影響劇情的精巧,沒看過而又喜歡懸疑片的,值得一觀。
Ⅶ 豆瓣上的文字存在草稿箱丟失
進你准備發帖的組,點發帖,會出現。
豆瓣(douban)是一個社區網站。網站由楊勃(網名「阿北」)創立於2005年3月6日。該網站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信息,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User-generatedcontent,UGC),是Web2.0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網站還提供書影音推薦、線下同城活動、小組話題交流等多種服務功能,它更像一個集品味系統(讀書、電影、音樂)、表達系統(我讀、我看、我聽)和交流系統(同城、小組、友鄰)於一體的創新網路服務,一直致力於幫助都市人群發現生活中有用的事物。
Ⅷ 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要「會看」電影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可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戚。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
所謂細節,就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觀眾觀看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觀看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可是,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應強調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有個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觀後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觀後感屬於評析性的議論文一類。電影觀後感,即對影片發表評論,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它又有別於影評:影評--重在「評」,在挖掘了主題之後,應當對主題的成功與否、主題的表現所依賴的環境是否真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現實生活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開評價與論述;觀後感--重在「感」,表達方式以抒情、敘述為主,內容多為電影對觀眾的啟發,觀眾看了影片後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從主題、人物、細節、場面、語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來說,有的側重於思想內容,有的側重於表現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個場面、某個事件。「感點」的選擇,各具特色,可資借鑒。
寫電影觀後感,要選擇好角度。一篇幾百字的觀後感,容量很小,而一部電影所牽涉的內容卻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須選好角度,把重點放在一個側面上,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選擇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地方。角度選得好,對立意、選材、構思、謀篇都直接產生連鎖反應,有利於把觀後感寫好。
第三、厚積薄發,調「兵」遣「將」
寫電影觀後感,要充分而又妥貼地運用學過的語言。民間有一個給「語言」下定義的謎語:「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高爾基也說過類似的話:「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學的第一個要素是語言。」電影是一種藝術,電影觀後感自然要牽涉到方方面面,沒有足夠的語言儲備,就無法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對影片沒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寫不好觀後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語言貧乏,同樣也寫不好電影觀後感。
針對這樣一篇觀後感,作者盡管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和語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語言平淡無味,很難吸引讀者的眼球。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7
找准寫作的切入口。
一部電影人物眾多,內容紛繁,情節縱橫交錯。寫作時不能面面俱到,必須找到一個切入口展開全篇,好像一條紅線將「簡介-評論-感受」三塊內容串連起來。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選擇一個人物。一部電影看完,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2、截取一個片斷。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如電影《任長霞》中,表現任長霞一心為民的事例很多。同學們就可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作為切入口,聯系實際談感受。
3、描寫一個鏡頭。即採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
Ⅸ 怎樣寫電影觀後感
語文寫作方法——如何寫觀後感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看了《林則徐》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系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你看後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說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說,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於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或與此相反的人。什麼東西給現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象和不健康的游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如發現吸毒、販毒現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希望我們的海關把住家門,不讓毒品再次蔓延。
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寫好觀後感,不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認識能力,還能起到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比老師嚴肅地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不應忘記的歷史——電影《東京審判》的觀後感
《東京審判》歷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9月18日晚,軍訓團組織06級新生在圖書館廣場觀看了電影《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沖擊,點燃了心中雄雄的愛國主義熱情。我們為革命前輩的傲骨豪情而喝彩,為日本戰犯死不認罪而激憤,為最終的勝利而欣慰,充分感覺到身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
東京審判,是國人給死難同胞的一個交代,是向世界討要公道的一場審判,這是一段真實而又不為所熟知的歷史。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覺得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成為未來的創造者,我們要從各方面鍛煉自己,使體魄更加強壯,技術更加先進,意志更加堅毅,思想更加成熟。
《東京審判》讓我學會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態面對這段苦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