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電影博物館怎麼樣
簡介:中國電影博物館(China National Film Museu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電影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志性建築,是展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交流研究的藝術殿堂。 2016年3月,中國電影博物館為更有效地發揮國際先進電影技術展示功能,更好地為國內觀眾提供特效影片的觀影服務,更充分地體現中國電影博物館國家級、專業化、第一流的立館定位,將IMAX 70毫米膠片放映系統改造升級為IMAX激光4K數字電影放映系統!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② 中國電影博物館開了嗎,值得去嗎
中國電影博物館開了,值得去。
中國電影博物館(China National Film Museu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電影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志性建築,是展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交流研究的藝術殿堂。
館內綜合服務豐富多樣,包括中央圓廳、多功能廳、貴賓廳、臨時展覽廳,可以為電影界的集會、研討和慶典活動提供場所。除此之外,還配有影吧·咖啡廳、快餐店、小型商店等配套設施。
中國電影博物館常年放映優秀國產影片,並定期舉辦主題公益影展,並隨時關注影人動態推出主題展映,如「追憶一代大師——陳強」電影公益展映、「新中國人民演員——二十二大影星」影片展、直面社會現實,傳遞人文關懷——館藏謝曉東現實題材電影作品展映等。
③ 重新開放的中國電影博物館,又為觀眾帶來哪些精彩
現在中國電影博物館開放了,又給觀眾帶來很多開心的東西,讓觀眾們開懷一笑,真的是特別棒的,中國電影70年的輝煌成就,現在展開了,真的特別棒的,也特別喜歡這樣的。重新開放的中國電影博物館,那就是裡面的各個房間了,展示了很多的地方,讓我們一覽無余真的特別的棒。
讓大家了解古代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到底有哪些事情在古代發生過,看看我們中國古代軍隊到底怎麼發展過來的?裡面的電影有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小蝌蚪找媽媽,豬八戒吃西瓜,這些都是特別火的電影,都是一些古代的電影。還有很多先進的一些電影,真的特別棒的,也是宣傳一下近代先進的好看的電影。
④ 電影觀後感3000字的 有的聯系我
已經有很多人看過《阿凡達》了,各種評論層出不窮,我就不添亂了。不過看了《阿凡達》之後,很難忍住不嘮叨點什麼。下面是想哪兒說哪兒的觀後感。
《阿凡達》的中文譯名,雖然據說是卡梅隆親自定的,但我還是想說,這個中文譯名真的很難聽,不如之前的《天神下凡》或《神之化身》有氣勢。哪怕是那個最平淡的《化身》,都比這個類似「阿凡提」的名字好聽。
我只看了IMAX版的《阿凡達》,但從我自己的感受來說,《阿凡達》其實還是一部很傳統的好萊塢電影,看什麼版本都無所謂,它都是一部足夠好的電影。只是對於3D版本來說,它的觀影感受無疑是更好的。
而看3D+IMAX版本,則是一種「奢侈」的觀影體驗——並不是內地貴到離譜的電影票價,而是資源的稀缺性所導致的。此次內地只有11家IMAX影院放映《阿凡達》,結果直接就導致了IMAX影院的一票難求。這種人為的資源稀缺,又進一步加劇了IMAX影院的火爆,我就聽說北京的三家IMAX影院誇張到提前三天就賣完了預售票。
對於電影消費來說,這其實是很少見的一個現象。電影消費的一大特點,就是無論你拍電影花了多少錢,電影票價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並不會人為地分出三六九等。而《阿凡達》則改變了這個電影行業長期以來的規律——因為IMAX影院可以帶來更好的觀影感受,所以很多觀眾寧可忍耐、等待,也要排隊看IMAX版本。而IMAX銀幕的稀缺,就直接導致了觀眾被迫要接受一種「等級消費」。
這可能就是詹姆斯·卡梅隆和《阿凡達》給電影行業帶來的第一個沖擊。
中國電影博物館的IMAX版《阿凡達》,雖然號稱是膠片版,但不知道為什麼,電影畫面並沒有投滿整個銀幕,而是上下左右都有黑邊,可能只利用了銀幕面積的80%左右。考慮到這樣一個現實,我現在不想再繼續推薦博物館的膠片版本IMAX了,因為這和數字IMAX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了。特別是北京近日的大雪,讓博物館的交通條件實在很惡劣,除非你認為那裡相對低廉的票價可以讓你覺得值迴路上的折騰。
看IMAX版《阿凡達》,因為戴的是偏振眼鏡,所以眼鏡片必須要和銀幕光軸保持垂直,否則會出現重影。也就是說,你看電影的時候,脖子不能歪,必要一直保持端正姿勢。考慮到《阿凡達》的片長(160分鍾),看完後脖子有點辛苦。
從立體電影的觀感來說,《阿凡達》的立體效果確實是革命性的。不算那些立體動畫電影,3D+IMAX版我之前只看過《國際空間站》,那是IMAX立體攝影機實地拍攝的紀錄電影。作為一部大量應用CG合成的立體電影,《阿凡達》的立體效果已經和《國際空間站》是一樣的了。
但是《阿凡達》作為一部原聲對白,中文字幕的電影,中文字幕出現的位置非常古怪,它是在立體畫面的中間層出現的(而原片的英文字幕就是出現在最前面),
觀眾需要頻繁地調整自己的視線焦點,時間一長有些不習慣看字幕的觀眾很難不頭暈。我的建議是要麼飛快地瞟一眼字幕,知道大致意思後,然後再飛快地讓視線焦點跟隨畫面焦點;要麼是乾脆不理會中文字幕,因為對白不算復雜,而且中文字幕翻譯的錯漏也很多。
聽到很多人對《阿凡達》的故事有抱怨。《阿凡達》的故事你可以說它是老套的,但絕對不簡單。作為好萊塢傳統電影敘事技巧的典型體現,《阿凡達》的故事即使放在上世紀80年代,也是商業電影里的中上水準(我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我認為現代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故事水準在下降。)。考慮到卡梅隆宣稱自己早在15年前就完成了這個故事,所以我想它顯得有些老套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對本片技術水準的崇拜,就去貶低這個故事的水準。
具體的等我看完第二遍再詳細說吧。
有很多中國電影人看完《阿凡達》之後很沮喪,覺得技術上的巨大差距會讓未來的中國電影在市場上「完敗」。我個人雖然也覺得這種電影技術上的差距非常巨大,但並不意味著中國電影未來就沒有機會了。
讓電影擺脫雜耍層面進入藝術范疇的,並不完全取決於技術,更重要的是「故事的藝術」。無論多麼眩目的技術,如果沒有一個好故事作為本體,它都不能被稱為是一部「好電影」。而如何講一個好故事,我們雖然和好萊塢也有技術上的差距,但這種差距還沒有大到不可追趕的地步。
《阿凡達》雖然很震撼,但它在市場行為上來說還是一個特例,在未來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它還很難成為電影市場的主流。這部電影製作成本3億美元,算上宣發費用成本有5億美元,這種量級的電影,不敢說十年才有一部,但也不是每年都會遇上的。
而且,《阿凡達》這種電影,從本質上來說,還是歐美文化環境下的產物。和美國同種同源的歐洲電影都沒哀嚎一片,作為和歐美文化有著巨大差異的中國電影市場,我們還是有機會的。觀眾去看電影,並不都是沖著視覺奇觀和感官刺激去的,他們更多的是想讓自己從電影中得到感動。還是那句話,在同等質量下,中國人還是一定喜歡看中國電影,因為那是中國人自己的情感。
這種文化上的差異,目前還是我們可以抵擋好萊塢電影的堡壘。但是能守多久,就看我們自己爭氣不爭氣了。如果中國電影人自己先從心態上慫了,那我就啥都沒說。
可可西里:
如今,在安靜祥和而聖潔的西藏,藏羚羊已成為一種符號。然而他們的生存史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與之共生的還有無私無畏可親可敬的可可西里巡山隊。我們無法忘記那個黑色年代留下的印記,誠所謂「前事不忘,後世之師」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充滿殺戮但留下永恆印記的時光:
20世紀60年代人們對藏羚羊的消費劇增,帶來的直接後果是藏羚羊的滅頂之災——在短短的幾年之間他們的數量由一百萬只銳減至不足一萬只。然而當時的政府的保護意識極其的薄弱,在藏羚羊瀕危告急之時虔誠的藏族人民完全自發的組成了可可西里巡山隊,然而它的誕生源與民間,他們沒有編制,然而他們卻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我們的羊不能滅,我們的符號不能丟。就為了這個信念,他們與狩獵者展開了一常曠日持久而又艱苦異常的斗爭,他們在浩瀚無邊的可可西里第一次留下了人類文明的腳印,但也許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腳印。在那個不毛之地他們面對的環境是異常的惡劣,到處是風沙亂石,可他們的後面是正在遭受屠戮的瀕危的藏羚羊啊!他們只有一條路可走;堅持到底。為此他們不斷的奮斗著,付出著,甚至是不知何時何地的犧牲,但他們也有親人也有家啊。然而他們把藏羚羊當成是更親的親人,把可可西里當成是更大的家,因此無論在多麼艱苦多麼寂寞的巡山途中他門的信念從未泯滅,他們的意志依舊堅定,他們的目標依然鮮明。
他們守護的不僅是羚羊,在他們眼中它們是和我們一樣的生靈啊。可是他們缺錢,缺人,缺裝備他們的步槍在面對沖鋒槍的掃射時是何等的力不從心,但他們沒辦法啊,他們只有用自己的犧牲來換取藏羚羊更少的犧牲,這是多麼一種難耐的無奈啊,他們的局面和當時我們英勇的八路軍打天下時的小米加步槍對抗日軍有著同樣的意義,因此他們同樣是最可愛的人 ,也是最可敬的人,因為在他們身上同樣體現著中華民族不斷進取的原動力,在他們身上折射出的是從生命上升至生靈意義上的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光輝,他們同樣也體現了我們黨的第十七次代表大會精神:共建和諧社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可他們是在那個黑色的年代啊,他們的處境是那樣的無法言語,他們中有一人在漫無邊際的荒野孤身生活了三年,那可是幾乎與世隔絕的三年啊!當他們面對流沙侵蝕時他們身旁卻空無一人,當他們面對肆虐的狂風暴雪的境遇急待救援時,他們的救援物資卻因他們的同伴因遇流沙犧牲而擱淺,當他們經過常人難以承受的艱苦跋涉趕上狩獵者時,他們卻只有被包圍的份,他們死不瞑目啊,因為他們的身後是自己的年邁的父母,可愛的孩子,溫暖的家庭和正在一隻只正在不斷倒下的藏羚羊啊!
最後當我們看到可惡的劊子手遭到懲罰,看到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成立時,我們落淚了,我們哭了,我們失聲的哭了,因為我們可以仰天長嘯:偉大的巡山隊員們安息吧,你們的願望實現了,我們的藏羚羊有家了!在電影落下帷幕之時我想起一首詩:
當夕陽離去的時候總是表現出悲壯/當河水遠去的時候總是表現出嚮往/在最危機的時候總有最優秀的中華兒女/挺起胸膛/像熊熊的篝火把寒夜照亮/在最困難的時候總有最優秀的中華兒女/聳起脊樑/用生命和熱血把祖國的命運承當/昆侖峰相連著黃河涌大浪/中華民族五千年氣概何等輝煌!
向偉大的可可西里巡山隊致敬!
後天:
電影《後天》結尾,山姆和其他幾個倖存者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爸爸傑克。紐約劫後餘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一個光明的結尾,一個撫慰人心靈的結尾,一個人們期待得到的結尾。像無數部好萊塢災難大片一樣,《後天》總算讓我們吐出一口氣,帶著心有餘悸的心滿意足走出電影院。
看到這里,相信有人也會像我一樣,悲觀地在心裡默念:山姆等到了傑克,但是誰來拯救我們的未來?
對資深影迷來說,會習慣性地挑剔拷貝的質量;會嘲笑凍裂樓體的嚴寒竟然像追蹤獵物的猛獸一般,在爐火前停步不前;會詫異科考探險者居然能夠把臉單獨暴露在冰凍的天氣下而若無其事。苛求真實在這里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這個光明的尾巴無非是一個象徵。包括傑克和山姆,包括「大人物」們,都無非是象徵。象徵著人類的理智,象徵著人類的未來,象徵人類的短視和反省。理智讓我們對災難保持警覺,未來命懸一線,而短視使我們對災難毫無戒備並且自食苦果。
在好萊塢大片里,每當地球和人類災難臨頭,不管是彗星撞地球,還是外星人入侵,或者是致命病毒襲擊,總會有一個凡人英雄,憑著超人的意志和九死一生的好運氣,拯救人類於生死邊緣。《後天》里沒有「救世主」,在巨大災難面前,誰也不能充當英雄,但卻不乏智者和勇士,傑克就是這樣一個主角。還有英國科學家萊遜。他們預見到了人類即將遭遇的悲劇性結局。在災難片里,英雄常常是這樣一些人物,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在平時與「英雄」和「勇氣」毫不沾邊,比如傑克,一個古氣候學家。而現實恰恰如此,假如不是「非典」,誰會知道一個叫鍾南山的疾病防治中心的醫生?
自從「9·11」以後,美國的電影更加關心現實,也更加富於批判精神。《大象》如是,《華氏911》如是,《後天》亦復如是。批判現實主義正在成為新的主旋律。《華氏911》將矛頭毫不留情地直指布希政府,剝下他的外衣給世界人民看。《後天》同樣以災難預言的方式批判了美國政府的政策取向。影片結尾,幡然醒悟的繼任總結,向全世界公開懺悔,反省了過去的環境政策,感謝「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收留」了美國難民。這毫無疑問是針對美國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而做的最辛辣的嘲諷,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以極端的方式所給出的一個善意勸諫。
電影的主旨是提請每個人:關心我們的未來!片名「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無疑是一個警示——別以為災難離我們很遠,它就在眼前。
山姆得到了來自父親的承諾,父親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沒有棄自己的兒子不顧。可是,誰能給我們的後代以承諾,為他們的未來負責?
科幻小說和電影往往有著驚人的預見力,後世的現實往往就是曾經的想像。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事實。也許是因為人類的創造最初總是植根於想像之中。登月、飛天曾經存在於遙遠的傳說中,今天的電腦時代、網路時代當初也只存在我們的大腦皮層中。誰敢說,《終結者》和《黑客帝國》只存在於電影中?誰敢說《28天》《28周》永遠不會出現?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
⑤ 中國電影博物館的介紹
中國電影博物館(China National Film Museu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電影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志性建築,是展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交流研究的藝術殿堂。2016年3月,中國電影博物館為更有效地發揮國際先進電影技術展示功能,更好地為國內觀眾提供特效影片的觀影服務,更充分地體現中國電影博物館國家級、專業化、第一流的立館定位,將IMAX 70毫米膠片放映系統改造升級為IMAX激光4K數字電影放映系統!
⑥ 北京博物館觀後感800字左右
..............講清楚嘛
中國電影博物館觀後感
進中國電影博物館,只是輕輕地靠近它,就被它的外表所深深吸引。從博物館建築正面看,上部是有數種幾何形圖案的隨機結合,遠觀如繁星滿天,近看則各具形態。它的寓意也與電影有關,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不僅在建築外部,在建築的內部也有很多星狀的設計,它象徵著我們的電影百年歷史中群星璀璨。」博物館外觀主體色調是墨綠色,並配以黑白兩色,使得中國電影博物館整體看起來猶如一隻暗盒,我想它是象徵著電影製作和放映過程都是在黑色世界裡完成。這真像是一座神奇的宮殿,讓人情不自禁地想推開宮門進入它的世界去了解它。� 的心情,踏過紅地毯,輕輕地走進電影博物館,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不斷變幻著的燈光,聽著講解員地細細訴說,彷彿一切都是那麼美妙。我們的眼睛目不暇接,急於要把博物館里的每一幅畫,每一件展品都能深深地刻在腦海中,讓它在記憶中成為永恆。在巨幕影廳我們觀看了電影《長江》,超大的銀幕充分的展現出了長江的博大、雄偉、美麗和壯觀。 走進數字電影廳,我又過了一把癮,坐在一塊漂亮的毛毯上,透過屏幕看到毛毯載著自己在藍天中飛翔,心裡說不出的激動,原來這就是通過數字電影技術來完成的電影中的某些特殊鏡頭,讓人不得不佩服數字電影的神奇魔力。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細細感受,時間就匆匆地過去了。� 電影博物館,心潮澎湃。折服的不僅是它宏偉的建築規模,更驚愕於它的生動內容。它凝聚著所有電影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中國電影從1905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無數電影工作者嘔心瀝血,開創了中國電影的新紀元;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電影人,憑借著卓越的才乾和不屈不撓的奉獻精神,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努力推動著中國電影不斷繁榮、不斷發展,不斷壯大,不僅使中國人民為之自豪,更是創造了中國電影飲譽四海、走向國際的興旺景象。一百年的中國電影,碩果累累,樹立了一座輝煌的歷史豐碑!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朴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後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築;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像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⑦ 幫忙寫讀後感(400至500字)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把我們的思維置於一個未來與遠古交織的世界。其中高科技的儀器讓我們大開眼界,美麗的遠古自然世界讓我們沉醉。這是一場原始的正義與先進的貪婪的較量,它讓我們明白自然的重要與人類心靈的貪婪。
這部電影講了一件地球人到潘多拉星球開礦的事情,為了能獲取更多的資源而研製出了一種人與當地土著民納威人基因的合體--阿凡達。驅使一個失去行動能力的美國前海軍陸戰隊員傑克操縱著他的阿凡達混入納威人群中,想利用他來趕走納威人。正義的傑克被美妙的大自然和熱愛大自然的納威人所感動,團結了許多力量,把擁有許多高科技武器的人類打敗。
我們人類也是從遠古時代和原始的時代發展而來的,也許那時候我們也深深地熱愛大自然,可是,經過了幾百萬年的進化與演變,人類變了,心靈變得污濁,貪婪猶如一滴滴骯臟的墨汁,玷污了人類原本純潔的心靈。人們貪婪的心魔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擾亂人們的精神,使人們砍伐了森林,污染了河水。人類從森林中走出,在泉水與河流的滋潤下成長,到我們有了力量時,卻為何又要毀滅它們?見利忘義現在已經不是特指,而是它已經成為了人類的天性。環保部門頻頻發出環保的號召,行為是對的,但初衷依然是貪婪的。為什麼要少砍樹?那是要讓樹木繁殖。為什麼要讓樹長多了呢?那不是想要長多了之後再砍嗎?!現在還能有幾個人能全心真正地愛著我們的大自然?恐怕已經沒有了吧。
我們要向全世界呼籲:用我們的整個心靈來守護我們的大自然吧!!!!!
⑧ 帶孩子去中國電影博物館參觀,有熟悉的朋友介紹一下嗎
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志性建築,是展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交流研究的藝術殿堂。 中國電影博物館設有20個展廳,介紹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以及電影科技博覽。另有臨時展廳、報告廳和多功能廳。館內還設有巨幕電影廳、數字電影廳及三個35毫米電影放映廳。 中國電影博物館由美國RTKL國際有限公司與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合作設計,其建築設計手法體現了電影藝術與建築語言的平衡,不僅可以讓觀者感受立體的視覺沖擊,而且令其彷彿置身於電影之中,將強烈的視覺效果升華為綜合的全方位體驗。 中國電影博物館的建築外觀不僅氣勢宏偉,而且充滿了獨特的藝術特色。在主體建築的前方,巨大的銀幕與廣場上一道斷續的斜牆構成了形如咔打板的平面組合。建築採用黑色作為基礎色,並使用鏤空圖案的金屬板作為外層裝飾,為這座光影的殿堂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在統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四個立面根據建築的內部公共空間的位置分別開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紅、綠、藍、黃分別代表的展覽、博覽、影院、綜合服務四個功能區域流露出多彩的個性。 中國電影博物館內部採用黑、白、灰三色作為基調,典雅而沉靜,其他一切色彩在這樣的基調下顯得更加五彩斑斕:巨型的彩色玻璃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投射出多彩的個性;能夠不斷的變換色彩的中央圓廳環形牆壁,華美鮮艷;電梯內的裝飾燈流光溢彩,讓觀眾在游覽過程中體驗視覺享受帶來的驚喜。
⑨ 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觀後感作文
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出發了,一路上有說有笑,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目的地。
進入中國電影博物館,只是輕輕地靠近它,就被它的外表所深深吸引。從博物館建築正面看,上部是有數種幾何形圖案的隨機結合,遠觀如繁星滿天,近看則各具形態。它的寓意也與電影有關,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不僅在建築外部,在建築的內部也有很多星狀的設計,它象徵著我們的電影百年歷史中群星璀璨。」博物館外觀主體色調是墨綠色,並配以黑白兩色,使得中國電影博物館整體看起來猶如一隻暗盒,我想它是象徵著電影製作和放映過程都是在黑色世界裡完成。這真像是一座神奇的宮殿,讓人情不自禁地想推開宮門進入它的世界去了解它。?的心情,踏過紅地毯,輕輕地走進電影博物館,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不斷變幻著的燈光,聽著講解員地細細訴說,彷彿一切都是那麼美妙。我們的眼睛目不暇接,急於要把博物館里的每一幅畫,每一件展品都能深深地刻在腦海中,讓它在記憶中成為永恆。在巨幕影廳我們觀看了電影《長江》,超大的銀幕充分的展現出了長江的博大、雄偉、美麗和壯觀。走進數字電影廳,我又過了一把癮,坐在一塊漂亮的毛毯上,透過屏幕看到毛毯載著自己在藍天中飛翔,心裡說不出的激動,原來這就是通過數字電影技術來完成的電影中的某些特殊鏡頭,讓人不得不佩服數字電影的神奇魔力。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細細感受,時間就匆匆地過去了。?電影博物館,心潮澎湃。折服的不僅是它宏偉的建築規模,更驚愕於它的生動內容。它凝聚著所有電影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中國電影從1905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無數電影工作者嘔心瀝血,開創了中國電影的新紀元;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電影人,憑借著卓越的才乾和不屈不撓的奉獻精神,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努力推動著中國電影不斷繁榮、不斷發展,不斷壯大,不僅使中國人民為之自豪,更是創造了中國電影飲譽四海、走向國際的興旺景象。一百年的中國電影,碩果累累,樹立了一座輝煌的歷史豐碑!
5月22日,我們來到中國電影博物館參觀,收獲很大,感受到了電影博物館是一座記載著中國電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的藝術殿堂。
我了解到,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志性建築,是展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交流研究的藝術殿堂,集權威性、知識性、藝術性於一體。
⑩ 跪求:北京電影博物館觀後感 要1500字左右
今天,我和同學們懷著格外激動的心情踏上了開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地鐵。館內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軍事歷史與軍事文化,還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壯大的歷史和中國國防建設的新成就。我們踏上了一條紅色的回憶之路,在歷史車輪的轍印中為千年來尋求自由和新生的英雄們感慨不已。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的廣大黨員堅決聽從黨的召喚,奔赴抗日最前線,沖鋒陷陣,浴血疆場。無數的共產黨員面臨絕境寧死不降,身陷囹圄毫不動搖,在敵人的刑場上大義凜然,從容就義。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許多同學懷著極其崇敬的心情站在烈士肖像面前合影,表情如宣言時一般的嚴肅,這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一種真正發自內心的崇敬,彷彿在對烈士說「昨天你們為了我們而犧牲,今天我們將繼續奮斗!」
在回學校的路上,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在我腦海中,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支撐一批衣衫藍縷的人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跋涉上萬里?我想是信念,是責任,是精神,更是民族的靈魂一直伴隨他們。四大文明古國中,惟有中國始終屹立於世界東方,而其精髓就是貫穿始終的民族精神,它穿越黑暗卻從未終斷,歷盡磨難但仍日積年累。長征精神就是對民族精神的最好概括,無論前方的路多麼坎坷,都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