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2000年印度國際電影節

2000年印度國際電影節

發布時間:2025-04-12 18:36:00

1.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

2. 謝晉的介紹

著名電影導演謝晉(1923/11/21—2008/10/18)

謝晉(1923.11—2008.10),浙江上虞人。電影導演。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在上海參加學生業余戲劇活動,1941年入四川江安國立劇專話劇科學習,受業於曹禺、洪深、焦菊隱等名家。1943年中途輟學到重慶中青劇社當場記、兼演小角色。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後任大同、長江電影公司助理導演。解放後曾進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副主席。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獲1957年第六謝晉導演的追悼會上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獎;《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舞台姐妹》,1980年獲第二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2008年10月17日傍晚謝晉抵達上虞參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暉中學建校100周年慶典。次日早上7點40分左右,謝晉下榻的酒店服務員發現,謝晉已經停止呼吸。
編輯本段電影人生
如果把二十世紀分成前後兩半,要舉出後半個五十年中影響最大的一些中國文化人,那麼,即使把名單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謝晉。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紀,電影是無可置疑的文化強者。文謝晉化的層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實現方式,則是社會大眾的群體性投入。一部優秀的電影上演,常常成為一種全民的節日,謝晉和其他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就是這種節日的執掌者。人無分老幼,地無分南北,誰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誰都可以評說他們的得失,因此,這片茫茫大地,給了他們最真實的文化地位。歷來向社會公開的文化,最少虛假性。
與其他電影藝術家相比,謝晉的特殊性在於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說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謝晉從青年時代一出場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後一直有聲有色地保持著指揮若定的主角地位,從讓人眼睛一亮的《女籃五號》到讓人熱淚盈眶的《鴉片戰爭》,始終讓萬人矚目,這種情況不多見。即使在國際文化界,這種以五十年的時間一直拳打腳踢地站立在一個行業的第一線的例子也是罕見的。
謝晉1923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一個書香門第。童年在上海浦東中學求學, 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受到中國著名戲劇家曹禹、焦菊隱、馬彥祥等師輩教導和培育, 1943年輟學後,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央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黃花崗》、《雞鳴早看天》等劇中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時他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志向。
中國導演謝晉1947年至1948年開始電影導演生涯,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啞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由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他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國、美國、印度分別為他舉行「謝晉電影回顧展」。他的作品得到國內外幾億觀眾的承認和喜愛,海外影評家們贊譽謝晉為「當今國際影壇上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的影片充滿著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他說:「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傾注導演最大的激情,是藝術家人品、修養的結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燒。」「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對祖國、對人類貢獻美。」
謝晉曾三次擔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還曾經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謝晉還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謝晉曾擔任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中國第四屆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目前,謝晉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謝晉一一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謝晉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長。 1993年3月任上海謝晉一一恆通明星學校校長(2000年正式加盟上海師范大學,成立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並擔任院長)。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1998年4月謝晉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1998年6月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歷史拒絕瑣碎。在中國人好不容易過完一個世紀的時候,一切細微的光點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連貫的努力、不懈的追尋、密集的成功,才能被歷史認知。謝晉己被歷史認知了,因為他結結實實的擁有半個世紀。他給了人們一種信心:即使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中國文化也可能出現以生命歷程組接成的大手筆,下一個世紀的中國文化,正可由此開啟。學者認為,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謝晉電影的一大特色(《謝晉電影的政治意識,女性形象和敘事風格》)。
編輯本段主要榮譽
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後升為導演。他執導的長短影片有20多部。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
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其中《女籃五號》(1957,兼編劇)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銀質獎章。
《紅色娘子軍》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它以縝密的導演構思、嫻熟的鏡頭技巧,描寫30年代海南地區一個苦大仇深的女奴吳瓊花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戰斗歷程。此片獲得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並在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1964,兼編劇之一)是他長期生活積累的結晶,鄉土氣息十分濃郁。影片於1980年在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是為了紀念國際兒童年而拍攝的,表現了老一代革命者對孩子深切的愛,歌頌崇高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獲得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通過三個女性的目光來表現羅群,內涵深厚,藝術感染力強,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公映後產生強烈的反響,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四屆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
《牧馬人》描述了許靈均被錯劃為右派後與李秀芝、郭扁子等善良、朴實的勞動者相濡以沫、血肉相聯的關系和他對祖國深摯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淚的特色,獲得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描寫以梁三喜、靳開來、趙蒙生為代表的當代軍人風貌,表現他們真實的思想感情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精神。該片在中國軍事題材影片中有所突破,獲得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八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1987年他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1997年,謝晉導演《鴉片戰爭》,這是迄今為止投資最大,拍得最有氣勢,最為浩大的歷史題材影片。影片具有濃重的歷史感,對各個歷史人物的把握也非常准確。特別是林則徐這一人物,除了他身上愛國、愚忠、果斷、鎮定和勇氣,影片還寫了他性格上更多的側面。此片獲得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謝晉節「美洲特別大獎」。
1983年,任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並被授予「金鷹榮譽獎」。
1983年和1985年先後在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和美國舊金山等五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7年,被美國電影藝術科學學院接納為會員,並是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也是復旦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
1987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生前任「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影協第六屆顧問、上海海外聯誼會文化體育委員會主任、浙江電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謝晉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國家一級導演。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生前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復旦大學客座教授。1995年起擔任上海大學影視學院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謝晉導演的成名作是《女籃五號》與《紅色娘子軍》。他先後創作了30多部電影。著作有《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1957年,《女籃五號》,成名之作!
1961年,《紅色娘子軍》,關於《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內容,每個人都刻畫在心上,尤其是謝晉導演的這部電影作品,更是成為一代人的記憶。該片以縝密獨特的導演構思、嫻熟冷靜的鏡頭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節在新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此片獲得了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舞台姐妹》講述了兩個結拜金蘭的越劇女演員經歷了殊途同歸的人生命運。導演謝晉聯手演員謝芳、李緯、上官雲珠與當紅越劇小生曹銀娣,將新舊社會越劇藝人悲苦與自新的舞台生活故事用曲調式的人情話語道出。
1974年,《海港》(與謝添合導)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搖籃》
1980年,《天雲山傳奇》,影片講述了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學生宋薇和馮晴嵐參加了天雲山考察隊後發生的故事,著重刻畫羅群和圍繞他的幾個女性的不同性格,將人物的個性、情感變化與政治風雲、社會矛盾、歷史發展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主題。本片於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並且在1982年獲得了香港第一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1982年,《牧馬人》 ,1982年,謝晉拍攝了影片《牧馬人》,影片講述了許靈均一個人的成長故事,故事裡充滿了坎坷曲折。《牧馬人》獲得了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剪輯獎;1983年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男配角獎。影片在上世紀80年代曾紅極一時,在片中出任男、女主角的朱時茂、叢珊也因此脫穎而出。
1983年,《秋瑾》
1984年,《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1987年)故事片獎、導演獎。如此眾多獎項的肯定,依然延續著謝晉的奇跡。
1986年,《芙蓉鎮》,芙蓉鎮》讓姜文、劉曉慶大紅特紅,並且獲得無數獎項。包括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或許,沒有一部影片比謝晉導演的《芙蓉鎮》更加能夠稱得上是獲獎大戶。
1989年,《最後的貴族》
1991年,《清涼寺的鍾聲》
1993年,《老人與狗》 ,1993年,謝晉拍攝了影片《老人與狗》。影片詳細敘述了一個僅因為出身富農就受到迫害的女性,因為家境貧寒而出去乞討,結果與一位貧窮老人相遇的故事。影片細膩地描寫了她和初次體會到與女人共同生活樂趣的老人之間心靈的相通。女主角由斯琴高娃扮演,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謝添。
1996年,《女兒谷》
1997年,《鴉片戰爭》,關於影片《鴉片戰爭》,根本不需要用更多的語言來解釋,這部歷史巨片從開拍起就受到全國的關注。影片推出以後深受海內外觀眾的歡迎,又獲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此外,《鴉片戰爭》也是國產片中在東南亞發行成績最好的影片。《鴉片戰爭》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2000年,《女足九號》,《女足九號》是謝晉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作品,他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已經是77歲的高齡。《女足九號》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年輕力強的足球教練高波從日本回國重組女足,並帶領女足重振中國女足事業的故事。影片著重刻畫了高波重組女足遇到的種種困難和坎坷,並且帶領隊員們頑強克服困難,最後獲得世界盃亞軍。
1948年,《啞妻》(副導演)從影後第一部擔任副導演的影片是吳初之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諷刺喜劇
1948年,《幾番風雨》、《二百五小傳》(副導演)

3. 中國有哪幾位影帝

華語電影人在全球國際A類電影節中共獲12座影帝,分別由12人所得。
1988年張藝謀《老井》獲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1994年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1994年牛振華《背靠背,臉對臉》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1994年葛優《活著》獲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1996年朱旭《變臉》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2000年張國立《一聲嘆息》 獲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2000年梁朝偉《花樣年華》獲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張學友2002年《男人四十》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2002年劉佩奇《和你在一起》獲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2003年宋國鋒《父親》獲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2004年范偉《看車人的七月》獲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2008年馬國偉《千鈞一發》獲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2010年王千源《鋼的琴》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4. 印度國際電影節基本簡介

印度國際電影節是亞洲最早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起源於1952年,最初不定期舉行,直到1978年才確立為每年一度的盛會,持續時間為兩周。電影節的舉辦地點有所變化,奇數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以比賽形式進行,設有各類評獎活動。而在偶數年,電影節則會在全國各邦首府輪流舉辦,非比賽性質,不設獎項。

電影節的主要目標是為全球優秀的電影提供展示平台,促進世界各國間的電影交流,增進各國人民的文化理解和友誼。電影節活動豐富多樣,包括影片競賽、專場放映、研討會、回顧展以及電影市場等。其中,重要的獎項有「金孔雀獎」、「銀孔雀獎」和「銅孔雀獎」,分別頒發給最佳影片、導演及男女演員等傑出表現。

中國曾參與早期的電影節,如1996年,中國導演李少紅憑借電影《紅粉》在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上摘得「金孔雀獎」,這是中國電影界的一次重要突破。2001年,香港歌壇巨星張學友在電影《男人四十》中的精彩演繹讓他在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上榮獲「最佳男演員」獎,這是他在闊別電影界多年後首次獲得的影帝榮譽,他因此成為了華語電影圈中最早在新德里電影節封帝的香港男演員。

5. 成龍老大的影片到底獲得過多少獎項

1.上海國際電影節
▪2005 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海外貢獻獎 (獲獎)
2.中國電影金雞獎
▪2005 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新警察故事(獲獎)
3.中國電影華表獎
▪2013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男演員獎 十二生肖 (提名)
4.大眾電影百花獎
▪2014 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十二生肖(提名)
▪2006 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新警察故事(提名)
5.香港電影金像獎
▪2013 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十二生肖 (獲獎)
▪2007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寶貝計劃(提名)
▪2006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神話(提名)
▪2006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神話(提名)
▪2005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精神獎 (獲獎)
▪2005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新警察故事(提名)
▪2000 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玻璃樽(提名)
▪1999 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我是誰(獲獎)
▪1999 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我是誰(提名)
▪1997 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提名)
▪1996 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紅番區(獲獎)
▪1996 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紅番區(提名)
▪1994 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重案組(提名)
▪1994 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最佳動作指導獎 重案組(提名)
▪1993 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提名)
▪1990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奇跡(提名)
▪1986 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警察故事(提名)
▪1986 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警察故事(提名)
▪1986 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龍的心(提名)
▪1985 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A計劃(提名)
▪1983 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龍少爺(提名)
6.台灣電影金馬獎
▪2013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十二生肖(獲獎)
▪2001 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特務迷城(提名)
▪1999 第3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玻璃樽(提名)
▪1998 第3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我是誰 (獲獎)
▪1995 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紅番區(提名)
▪1993 第3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重案組(獲獎)
▪1993 第3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重案組(提名)
▪1992 第2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獲獎)
▪1989 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奇跡(提名)
▪1987 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委會特別獎 (獲獎)
▪1987 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A計劃續集(提名)
▪1984 第2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A計劃 (提名)
7.MTV電影獎
▪2008 第17屆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 尖峰時刻3 (提名)
▪2003 第12屆MTV電影獎最佳銀幕搭檔 上海正午2:上海騎士 (提名)
▪2002 第11屆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獎 尖峰時刻2 (獲獎)
▪2002 第11屆MTV電影獎最佳銀幕搭檔 尖峰時刻2 (提名)
▪1999 第8屆MTV電影獎最佳銀幕搭檔 尖峰時刻 (獲獎)
▪1999 第8屆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 尖峰時刻 (提名)
▪1997 第6屆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 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 (提名)
▪1996 第5屆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 紅番區 (提名)
▪1995 第4屆MTV電影獎成就獎 (獲獎)
8.人民選擇獎
▪2011 第37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動作明星 (獲獎)
▪2011 第37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銀幕組合 功夫夢 (提名)
▪2008 第34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銀幕組合 尖峰時刻3 (提名)
9.青少年選擇獎
▪2008 第10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動作冒險電影男演員獎 功夫之王 (提名)
▪2002 第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火花獎 尖峰時刻2 (提名)
10.電影成就獎
▪2010 第54屆亞太影展傑出成就獎(獲獎)
▪2000 印度國際電影節國際成就獎(獲獎)
11.綜合獎項
▪2011 第15屆全球華語榜中榜暨亞洲影響力大典亞洲慈善典範獎(獲獎)
▪2009 MTV超級盛典最具風格公益成就獎(獲獎)
▪2008 北京流行音樂典禮年度特別貢獻獎(獲獎)
▪2007 網路娛樂沸點港台地區最熱門電影男演員獎 (獲獎)
▪2006 香港澳洲國際學校教育之星獎 (獲獎)
▪2006 巴黎市榮譽勛章 (獲獎)
▪2006 日本電影業傑出貢獻獎 (獲獎)
▪2006 鳳凰十周年慈善成就獎(獲獎)
▪2005 歐盟全球多樣獎(獲獎)
▪2003 Nickelodeon年度孩子之選最受歡迎的男英雄 (獲獎)
▪2003 中央電視台第二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禮「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獲獎)
▪2002 動作電影傑出成就獎,世界動作特技獎 (獲獎)
▪2002 全美家庭心目中的英雄大獎 (獲獎)
▪2002 第八屆全美動作設計編排獎項創新獎 (獲獎)
▪2002 Nickelodeon年度孩子之選最受歡迎的男英雄獎 (獲獎)
▪2002 Taurus榮譽獎,世界動作特技獎 (獲獎)
▪2001 Show West年度之星獎 (獲獎)
▪2001 Variety Magazine 年度國際影星獎 (獲獎)
▪2000 國際青年領袖基金會國際終身成就獎 (獲獎)
▪2000 勃朗峰文化基金會勃朗峰文化獎 (獲獎)
▪2000 全美中國博物館世界遺產獎 (獲獎)
▪2000 MCF 2000-多國文化交流節千禧年傳奇獎 (獲獎)
▪2000 卓越國際成就獎 (獲獎)
▪1999 福斯特Can電影獎項 (獲獎)
▪1999 第三屆好萊塢電影節年度男演員 (獲獎)
▪1999 人道對待動物協會博愛獎 (獲獎)
▪1998 多元文化電影協會創新獎 (獲獎)
▪1998 Cineest San Je電影節獨立思想體現獎 (獲獎)
▪1997 Black Belt年度最佳功夫巨星獎 (獲獎)
▪1996 美國總統運動獎 (獲獎)
▪1996 Asian Cinevision終身成就獎 (獲獎)
▪1995 Cine-Asia年度最佳男演員 (獲獎)
▪1994 Cine-Asia年度最佳男演員 (獲獎)
▪1990 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 (獲獎)
▪1989 Road Show Magazine最佳外國男演員獎 (獲獎)
▪1989 藝術家協會最佳演員 (獲獎)
▪1989 第34屆亞洲太平洋地區電影節特殊榮譽獎 (獲獎)
▪1989 大不列顛帝國勛章 (獲獎)
▪1987 Road Show Magzine最佳外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導演獎 (獲獎)
▪1984 Road Show Magazine最佳外國男演員獎 警察故事 (獲獎)
▪1983 Road Show Magazine最佳外國男演員獎 (獲獎)
▪1982 Road Show Magazine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獲獎)
12.奧斯卡金像獎
▪2016-08-20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獲獎)

閱讀全文

與2000年印度國際電影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盟賣電影票 瀏覽:937
電影女主角患乳腺癌分手 瀏覽:360
2014台北電影節 瀏覽:77
八戒八戒電影免費動漫 瀏覽:783
朋友的妻子電影2016 瀏覽:707
2017關於非典的電影 瀏覽:978
電視能看網上搜的電影嗎 瀏覽:722
德善和阿澤第一次看電影 瀏覽:526
男人天堂2017倫理電影 瀏覽:42
我在電影院我是什麼 瀏覽:343
電影插曲sailing 瀏覽:768
給我來一個電影電視劇 瀏覽:139
方化老電影一個美國飛行員 瀏覽:587
成都和平電影院 瀏覽:181
法國電影照顧老人 瀏覽:31
阿泰國電影主角叫阿雅 瀏覽:564
超神學院第二季大電影 瀏覽:583
美國最新電影神槍手 瀏覽:988
上海國際電影節手冊 瀏覽:612
國外電影寫信愛情 瀏覽: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