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國電影有個片段,一個男的身上插了把槍回來,一個穿紅衣服的女的跑過去被那把槍插穿抱住男的
不是電影,是俄羅斯歌曲《СДАВАЙСЯ》的MV,中文名《投降吧》。
《СДАВАЙСЯ》是俄羅斯流行天王謝叔SERGEY LAZAREV創作的單曲《СДАВАЙСЯ》MV。
這個MV講述的是一個在雷雨交加的汪洋里拚命求生,一根從天而降的鐵矛狠狠的刺穿男主的胸膛,可能這就是愛的真諦,強忍著錐心之痛,翻山越嶺千里追尋深愛的那個人,只求見到她一面。
MV含義:
愛一個人,需要勇氣,深愛一個人,需要勇氣和毅力。
在別人看來,你們的愛情可能是輕微的,甚至是可笑的,無數的聲音在告訴你:放棄吧,投降吧。可是彼此相愛的人,心裡沒有隔閡,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
不在乎流言蜚語,不在乎爾虞我詐,只在乎你。但願一人心,彼此不分離,奮不顧身也要追隨彼此的愛。
❷ 誰知道這個電影:好象是俄羅斯,芬蘭,德國三國合拍的<<杜鵑鳥>>.
大哥!這不是叫<<杜鵑鳥>>
這是《布穀鳥》(俄羅斯):
「一支戰地安魂曲」
故事發生地點:芬蘭拉普蘭
導演:亞歷山大·羅高斯基
主演:安妮·克羅斯蒂娜·嘉蘇、維拉·哈普薩洛、維克托·比克夫
故事發生在俄羅斯與芬蘭接壤的北部邊境地區,時間是1944年,當時芬蘭與蘇聯已簽訂了合約,退出了戰爭。影片中的人物一共只有三個。年輕的芬蘭狙擊手維伊科早已厭倦戰爭,他扔掉了槍,但他穿了一身不知從哪兒弄來的法西斯制服,所以被俄國人當作敵人銬在岩石上;蘇軍少尉伊凡因被人誣陷,被自己人抓了起來。在一次轟炸之後,生者只剩下了芬蘭人維伊科與受重傷的蘇軍少尉伊凡。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偏遠地區,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古老的少數民族——薩阿米族的年輕婦女安娜救活了伊凡。伊凡始終把穿著法西斯制服的維伊科當作敵人,任憑維伊科如何解釋,由於語言不通,維伊科白費了唇舌。伊凡擊傷了維伊科,又是安娜救活了這個芬蘭人。兩個男人相繼與失去了丈夫的安娜發生了愛情,是安娜的愛使伊凡與維伊科化敵為友了。當維伊科與伊凡要離去時,安娜為他們縫制了鹿皮衣服,並為他們准備了糧食。影片結尾,安娜在向她的一對已六、七歲的孿生兒子講述他們的父親的故事,她認為,維伊科和伊凡都是孩子們的父親,孩子們是他們三個人的愛的結晶。
說這部片子有意思一個是片子的開頭,一開始就是維伊科被銬在岩石上,而他竟然想到把兩塊眼鏡片用松樹膠粘起來,中間灌進水做成放大鏡,引燃火種利用熱漲冷縮的原理把岩石炸開,呵呵。我就是看到這里就把碟機關了的。 老外的動手能力可見一般。另一個有意思的是全片的三個主人公從頭到尾都各說各的語言,完全聽不懂別人的話,但在勾通上竟然也沒出什麼問題。用一句話說,愛與共同的人性使他們彼此溝通了。以致於最後還留下了兩個孩子。 當然全片令人回味的地方比比皆是,用片後嘉賓影評的一句話說,這是發生在一個大環境里反映人性的一個小故事。
資料:
戰場上的布穀鳥(Kukushka)》俄羅斯
【編導】亞歷山德拉.羅傑斯金(Aleksandr Rogozhkin)
【片長】99 min
【簡介】二戰尾聲之際,兩名從戰爭上倖存的敵國軍人卻不期而遇的與異國一位名叫布穀鳥的年輕女人相約在一起.他們在一起由於國藉的差別使得他們在語言的溝通上成了巨大的問題.平時他們只能有自己的國語講述各自的思想和心聲.彼此之間也只能是似懂非懂的在彼此看來說一些胡話.然而在這種情況之一下,矛盾總是不感而發,兩名軍人到了到了最後不得不向對方舉起了手中槍.然而在生命垂危之際.布穀鳥又是怎麼讓生命起死回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