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俄羅斯電影完美搭檔

俄羅斯電影完美搭檔

發布時間:2025-03-28 02:07:05

❶ 米奇的歷史

世界上最出名的老鼠。1928年在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威利汽船》中米老鼠正式登上銀屏,從此進入娛樂業。米奇以其隨和、快樂的天性成為孩子和家庭心目中永遠樂觀的卡通形象並為人們所鍾愛和信任。米奇是《米奇妙妙屋》中的主角,他鼓勵他的朋友和觀眾堅持尋找生活中問題的答案。盡管米奇具有多樣的性格,但是他是每一個人的好朋友。他的感召力和友善使他成為妙妙屋的中心人物,而他的親切和豐富情感使他成為史上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
好友 米妮: 最愛說的話「Whyhello!」。充滿魅力和健康的米妮用她優美、偶然如鳥鳴般的顫音為妙妙屋帶來了甜美的音樂。米妮作為米奇的女朋友在米老鼠的第一部動畫片《威利汽船》中就已經出現,米妮可人、溫柔的個性在《米奇妙妙屋》中得到了延續。米妮是米奇的完美搭檔,她與米奇一起解決問題,一起幫助朋友克服困難。
唐老鴨 易怒、急躁,偶爾特別的好戰,唐老鴨以好與人爭執而著稱。盡管唐老鴨脾氣暴躁、易於爭吵,但是他卻一直擁有一批好朋友在他的左右,更不要提那些爭先恐後一睹他暴脾氣和詼諧表演的忠實粉絲。專業地來講,唐老鴨第一次登上銀屏是在1934年的《三隻聰明的小雞》中,唐老鴨與眾不同的聲音讓他成為了年度傳奇人物,並為他贏取了包括1943年奧斯卡獎"DerFuerhrer'sFace."在內的多項獎項。與他的老朋友一起,唐老鴨在妙妙屋中充滿了特寫鏡頭、大聲地歡呼聲和極具激情的表演時刻。迷人、極具戲劇性的黛絲於1937年通過短片「DonDonald」與唐老鴨一同出現在大屏幕中。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黛絲不斷出現在影片中,而大部分都是與唐老鴨作為搭檔。盡管脾氣不大好、固執己見,但是黛絲仍然是一個人們心中甜美、可愛的形象。她與唐老鴨之間的關系經常如暴風雨一般,這也難怪,他們兩個性格實在太像了,盡管他們並不承認這一點。他們暴躁的性格在《米奇妙妙屋》中有所收斂,黛絲富於魅力的表演為妙妙屋帶來了歡樂的成份。
已經達到80歲高齡的老男孩,至今仍然不停歇地遊走在世界各地。這只老鼠在人們視覺中一直並未老去,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幾十年來,「米老鼠」充當過各種各樣不同的角色。 高飛
英文名:Mickey Mouse 米老鼠好心、笨拙而又可愛的高飛在1932年米老鼠卡通片"Mickey'sRevue"第一次亮相。他的樂觀和金子般的心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贏得了眾多忠實觀眾。在妙妙屋中,高飛的真誠與和善將繼續引發觀眾的共鳴。的確,在米奇和朋友們迎解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時候,經常是高飛在起到喜劇調節劑的作用。布魯托 是米奇忠實、可愛的寵物狗。與一般的看法不同,布魯托早在成為米奇寵物之前就已經進入娛樂業。在1930的一部電影"TheChainGang"中,布魯托以獵狗的形象出現在銀屏。直到1931年在影片"TheMooseHunt"中最終被認定為米奇的好朋友。布魯托渴望滿足注意力不集中、喜歡亂蹦亂跳、容易受到驚嚇。但是遇到問題的時候,他總是能冷靜的推斷是非、以令人驚訝的方式解決,而不是武斷行事。
昵稱:米老鼠
出生日期:1928年11月18日
出生地:美國加利福尼亞
經典衣著:紅色襯衣、短褲和黃色鞋子
口頭禪:「糟了!」「噢,小傢伙!」「噢!土豆!」「那一定是很時髦的!」「笨蛋,向右轉……」「快注意!」
1932年,米老鼠曾獲得奧斯卡特別獎。
米老鼠的夥伴高飛是迪斯尼為了豐富米老鼠的故事而後來添加上去的人物。
[編輯本段]米奇的夥伴們
1932年,米老鼠曾獲得奧斯卡特別獎。
米老鼠的夥伴高飛是迪斯尼為了豐富米老鼠的故事而後來添加上去的人物。
最忠心的寵物:布魯托
布魯托是對米老鼠最忠心的寵物狗,不過它第一次亮相時卻是被警察帶著去追捕逃犯米老鼠的獵狗,沒有名字。布魯托是一隻純粹的狗,它只能靠鼻音來表白自己的愛憎。
甜美的女朋友:米妮
米妮,出生時間:1928年;首次亮相:《威利號汽船》;她是米老鼠的女朋友,它是一隻長相甜美的雌性小老鼠,頭上戴著一隻碩大的蝴蝶結,十分可愛。
善良的笨朋友:高飛
高飛(Goofy,意思是愚蠢)是一條心地善良但腦瓜不大靈活的狗,他是作為布魯托的對比物出現的。它首次現身熒幕是在《米奇的時事諷刺劇》一片中扮演觀眾角色,當時它發出的刺耳笑聲令它在觀眾中顯得有點鶴立雞群。
吵吵鬧鬧的夥伴:唐老鴨
[編輯本段]米老鼠的來歷
沃爾特·迪斯尼(Walt Disney)小時候和他的爸爸生活在農場里,他的爸爸從來不給他買玩具。因為他爸爸認為玩是沒有用的,工作才是正經事。爸爸讓沃爾特·迪斯尼看守農場。他天天和動物們在一起,他們成為了朋友。沃爾特·迪斯尼常常在地上拿這樹枝畫他的動物朋友。因此他被爸爸打了一頓。可是他仍然很愛畫畫。
在1922年,當沃爾特·迪斯尼21歲的時候,他曾在堪薩斯市成立過一家「歡笑卡通公司」,那真是一段十分艱苦的時期。在堪薩斯市一間破爛不堪的車庫里,沃爾特在畫板上描繪他漫畫家的夢。
有一天,當沃爾特·迪斯尼辛苦伏案畫畫的時候,有一隻小老鼠瑟瑟縮縮地爬到桌子上偷食麵包屑。當小老鼠發現沃爾特·迪斯尼沒有趕它走或置它於死地,就大膽地與他逗樂,甚至淘氣地爬上他的書桌和畫板,彷彿在看他畫畫似的。
在寂寞和苦悶中,這一大一小的生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里,那隻小老鼠成為沃爾特·迪斯尼忠實的小朋友。它雖然淘氣,卻也很溫馴,更會撒嬌,有時甚至蜷伏在沃爾特·迪斯尼的手掌心裡睡大覺。沃爾特·迪斯尼很喜歡看著它,研究它的每一個動作,甚至還會對著鏡子又皺鼻子、又努嘴巴,學著小老鼠一大堆可愛的小動作。
當歡笑卡通公司要關門的時候,沃爾特·迪斯尼需要認真考慮小老鼠的「出路」問題。他打定主意,一定要讓小老鼠離開這里。就在公司關門的當天晚上,沃爾特把小老鼠帶到附近的樹林里,放走了它,並在心裡對小老鼠默默地道了別。
小老鼠是走了,但小老鼠實際上卻又沒走。因為6年來,小老鼠可愛的形象一直活在沃爾特·迪斯尼的心裡。也許是人類爾虞我詐的事情太多,沃爾特·迪斯尼倒更喜歡小動物的那種坦誠和無欺。就在沃爾特·迪斯尼計劃要製作一部新的卡通片,計劃要塑造一個新的角色時,那隻令他念念不忘的小老鼠就突然從他的腦海里蹦了出來。
沃爾特·迪斯尼先畫了幾張老鼠的草圖,拿給奧比看。奧比一看就樂了,這只老鼠太像沃爾特·迪斯尼了:它的鼻子、面孔、胡須、走路的姿勢和表情,都好像有沃爾特·迪斯尼的影子,現在就缺沃爾特·迪斯尼的聲音啦!這張畫是沃爾特·迪斯尼以自己的臉為模特,是沃爾特·迪斯尼面孔的寫照。他本來打算給小老鼠取名叫莫蒂默,但是,奧比嫌莫蒂默這個名字女人味太足了,而且也不夠響亮。莉蓮的看法與奧比一樣,她說不如叫米奇更好。奧比認為,米奇這個名字起得很棒。這樣,小老鼠就有了米奇這個名字。
在中國,小朋友所熟悉的「米老鼠」這三個字,其實就是從「米奇老鼠」簡化而來;「米奇老鼠」按照英文的用法,就是「一隻名叫米奇的老鼠」的意思。當沃爾特·迪斯尼看到要把奧斯華奪回來是多麼輕而易舉時,他露出了笑容。此時,沃爾特·迪斯尼已經領悟到了電影業的經營方式。
接下來,迪斯尼和夥伴們便要設計米老鼠的個性。經過反復的討論和推敲,原本只是「平面」的米老鼠,在有了個性之後,漸漸「立體」起來。他和夥伴們希望米老鼠是一個溫柔可親、善解人意,但也有些急躁粗心的小傢伙;他很有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常常不自量力,使自己身陷險境;他頗有些機智,也很勇敢,所以最後總能化險為夷;他還有淘氣的一面,常常喜歡惡作劇,開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對於米老鼠的真正來歷,現在已經眾說紛紜了。而大部分傳說都說是由迪斯尼創造的。他曾說過,他在奧斯華電影爭奪戰失敗後,在回加州的火車上,夢見了米老鼠這個角色,而後,由於妻子莉蓮厭煩「莫蒂默老鼠」這個名稱,於是,他就把名字改為米老鼠。
沃爾特也曾提到這個角色的另外一個來源。在堪薩斯市時,經常有一隻老鼠常常在他的畫板周圍玩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個故事流傳甚廣。但是,米老鼠真正的來源,應該是沃爾特和奧比密切合作的結果:沃爾特想像出米老鼠極具趣味的特性和創造出他的聲音,而奧比則描繪出它的具體動作和形態。
接著,沃爾特和奧比討論怎樣把這個新角色推向公眾。恰好,當時美國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1902 1974)首次單人駕駛「路易士精神號」單翼飛機,成功地從美國飛越大西洋,直達法國的巴黎,成為新一代美國人心目中最了不起的冒險家。
一直到1928年3月,報紙上都還經常可以看得見,有關林德伯格或有關飛行、飛機、冒險等相關題材連篇累牘的報道,公眾更是依然把他視為民族英雄。沃爾特說,這個社會熱點我們必須抓住,就讓米老鼠開飛機吧,我想觀眾會喜歡的。他們約定,由沃爾特編寫劇本,奧比製作。於是,沃爾特根據林德伯格的事跡,構思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故事。這就是《米老鼠系列影片》第一部——《瘋狂的飛機》。
《瘋狂的飛機》劇本很快寫好了,可是製作卻成了問題。為了保密,他們採取了兩條措施。一方面,沃爾特一改以往的寬宏,派了監工去監視那些畫家的工作。沃爾特強調說,一定要讓他們埋頭作畫不得消閑,連擦鼻涕的工夫都沒有,這樣,他們就沒有精力去注意我們在幹些什麼。
另一方面,米老鼠的製作是在嚴格保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奧比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以每天700張畫面的速度繪制這部新的影片。莉蓮和另外一個可信賴的女工則躲在車庫里,把奧比繪制的圖畫描在賽璐珞片上。拍攝工作由沃爾特負責:等到畫家們下班後,緊張地工作一夜,而到天亮之前就把一切都收拾起來,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
1928年5月10日,《瘋狂的飛機》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的電影院試映了。試映雖然沒有引起轟動,但觀眾的反映還不錯,令沃爾特信心倍增。沃爾特用最後的資金又拍了兩部米老鼠短片。在第二部《騎快馬的高卓人》中,米老鼠是一個勇敢的騎手;在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中,米老鼠又成了一個能乾的船員。
沃爾特·迪斯尼的卡通王國里有許多可愛的卡通明星,其中資格最老、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角色,無疑應當首推米老鼠。米老鼠誕生於1928年,到2008年,米老鼠已經有80歲了。雖然米老鼠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其魅力卻始終未曾稍減。不知道米老鼠陪伴過多少小朋友的童年,帶給多少小朋友無盡的歡樂。米老鼠,這只全球最知名的「老鼠」,早已成為沃爾特·迪斯尼卡通王國的招牌和重要標志。
從米老鼠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卡通形象被沃爾特·迪斯尼帶到了觀眾的面前。從《瘋狂的飛機》開始,米老鼠從美國走向全球,魅力至今不衰。毫不誇張地說,它已是風靡全球、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了,有人甚至稱它為「魔幻之影」。 在80年以前,就是1923年的時候,動畫片不像現在紅火,可23歲的沃爾特不這么認為,他認為動畫米老鼠的前身-奧斯瓦爾德片的前景非常好,所以他注冊了「迪士尼兄弟動畫製作公司」,在米老鼠形象誕生,迪士尼曾經創作過一隻叫奧斯瓦爾德的長耳朵卡通兔形象,很受觀眾歡迎,1928年,就是米老鼠誕生的這一年,在一次從紐約回堪薩斯的火車上,迪士尼和一些卡通設計師們一起討論,如何創作一個更可愛的卡通形象。他們把奧斯瓦爾特畫在紙上,然後開始修改:先把尾巴變短,變圓再修改尾巴和腳……不一會兒,一個可愛的老鼠形象就躍然紙上了!華特眼前一亮:就是這只小老鼠!他的夫人莉莉連恩馬上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Mickey Mouse 」 (米奇老鼠)
因為米老鼠是迪士尼先生的構思,又是迪士尼先生製作出來的,很多人認為米老鼠出自迪士尼之手,其實不是這樣。米老鼠的最初原型是他的設計夥伴伍培·艾沃爾斯(iwerke)執筆設計的。維·史密斯和費洛伊德·戈特佛森創作的米老鼠的故事。米老鼠的形象設計出來以後,迪士尼開始用它來製作動畫片。
[編輯本段]關於米老鼠的小秘密
【秘密一】
米老鼠最初的造型乃是出自迪斯尼的同伴伍培·艾沃克斯的妙手,不過這個秘密直到1967年(迪斯尼去世後的第2年)才突然被人們發現。
【秘密二】
在迪斯尼早期的《米老鼠》連環漫畫中,米老鼠只是一隻專愛在糧倉周圍搞惡作劇的小老鼠,而後來米老鼠機智勇敢、正直善良、幽默樂觀的性格的形成全賴它的第二位父親——1930年從伍培·艾沃克斯手中接過畫筆的弗勞埃德·戈特弗雷特森。
【秘密三】
米老鼠在1929年推出的卡通畫《狂歡的小孩》中第一次開口說話,它的第一句台詞是「Hot dog(熱狗)」,為它配音的是沃爾特·迪斯尼本人,而1947年的《米奇與魔豆》則是迪斯尼最後一次為米老鼠配音。
「米奇老鼠卡通片」 全世界共有超過130種語言的版本!
[編輯本段]米老鼠卡通雜志
《米老鼠》雜志從1993年出版到現在,在我國已經度過了整整15年的時間。在這15年當中《米老鼠》成為國內知名的卡通類期刊,發行量突破90萬份,深受國內小讀者的喜愛。
《米老鼠》做為一本編譯類的期刊,並沒有做很多本土化,更多的是保持了一種原汁原味。在國內眾多卡通雜志並存的今天,一本編譯類兒童期刊是如何獲得生存空間?
雜志歷史:
1928年11月18日,第一部米老鼠動畫片《威利的汽船》在紐約上映,這一天成為米老鼠的生日。
1948年,《米老鼠》雜志正式誕生。
1992年,《米老鼠》與人民郵電出版社合作,成立童趣出版社,開始進入中國。
1993年6月1日,第1期中國版《米老鼠》雜志出版。
1996年,「米老鼠俱樂部」正式成立。
1999年,《米老鼠》雜志成功改為半月刊。
2002年,《米老鼠》雜志舉行「童趣杯特色小隊」活動。
2006年,《米老鼠》雜志出版第一本增刊——《卡酷世界盃》。
12月,《終極米迷》口袋書出版,2007年開始每月出版一本。
2007年,《米老鼠》雜志出版第二本增刊——《游戲大轉盤》。
到目前為止,《米老鼠》雜志已在克羅埃西亞、捷克、保加利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俄羅斯、拉托維亞、愛沙尼亞、德國、英國、瑞典、挪威、匈牙利、以色列、瑞士、斯洛維尼亞、土耳其、冰島、芬蘭、泰國、丹麥和中國等24個國家和地區出版,足跡遍布全球。
雜志特色:
一、一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不將成人的思想強加其中
辦兒童類刊物一定要以孩子的想法為根本出發點。做一本兒童刊物並不象其它雜志那麼容易。辦兒童類雜志就要學會從兒童思維的角度出發。
《米老鼠》曾經做過一次訂刊物送禮品的活動,為了避免拿到禮物再退書的情況出現,規定讀者必須把雜志封面的期號剪下兩個連同征訂單一起寄到雜志社。後來這件事情引起了一個小讀者的不滿,寫過兩封信,言辭十分激烈,他很難理解一個刊社為什麼要讓讀者破壞自己的雜志,還表示寧可不要禮物也不會去剪刊號。
《米老鼠》雜志主要定位在小學4、5、6年級,但也有百分之15左右是在初中甚至還有百分之1、2的高中生在讀,其實我們知道這本刊已經不適合他這個年齡讀了,但是他就是喜歡,形成一個很好的購買習慣,忠誠度十分高。
做為一本兒童類期刊,最終的接受者是兒童,因此,在做刊物的時候一定要善於把握兒童心理,一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不只在內容上得到他們的認同,在其他活動中也要處處考慮他們的好惡。兒童類期刊和成人期刊,很大的一點不同就是,小讀者比成人讀者的忠誠度高,並且特別認真、苛刻,他如果喜歡一本雜志就希望這本雜志沒有任何缺點,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立刻反饋,這也是對雜志內容編輯的一種促進。
二、趣味性和想像力
不管想通過雜志教育孩子什麼,但首先只有讓孩子接受了,這種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國內的雜志都在強調以內容取勝,找一些教育專家來參與內容的製作,對強調教育性的過分強調,使雜志變得專業性很強,使趣味性成為這類雜志共同的盲點。而《米老鼠》卻走了一條完全趣味性的道路。其實這本刊最能吸引孩子的就是完全開闊的想像力,超越於現實之上的一種東西,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米老鼠》在內容製作之初,也考慮過學習的因素,專門製作了一個《童趣英語屋》欄目,但後來通過讀者調查發現,有接近九成的小朋友根本不看這一頁,因為他們不希望通過《米老鼠》去學習英文,想學習英文可以看其他更具針對性的雜志,後來就乾脆取消了這個欄目。現在《米老鼠》也有一個雙語欄目《米奇偵探俱樂部》,以偵探性的故事吸引小朋友閱讀,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閱讀想像力豐富的雜志,是培養孩子開闊思維的有效方式。因為這個刊物的想像力是十分豐富的,尤其是相對一些國內兒童類期刊他的這個特點就更加突出。現在這樣的刊物也越來越得到家長的認同。《米老鼠》雜志里的人物性格都是善良的、積極的,還有一些可愛的缺點,比較容易使人產生親近感。這些個性會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而不是生硬的教育,最後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多健康的東西,很利於孩子將來的成長。
三、豐滿的人物形象和立體的經營思路
形象本身就是一個品牌。我國目前也有一些卡通人物建立了品牌形象,比如說:嘟嘟熊,但是在可愛形象的背後,卻隱藏著人物性格不夠豐滿的遺憾,讀者甚至不知道它的性別,也不知道它的性格、缺點和愛好,然而這些都是做一個卡通形象的時候需要明確的定位。人物形象只有豐滿,才更容易被小朋友接受,如果只是外型漂亮則很難深入人心。唐老鴨的性格是暴躁的,做事情總是毛毛草草,但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又是百折不撓的,他的這些性格很人性化,讓小讀者感覺很親切、很真實,能夠迅速記憶。
雖然形象的建立十分重要,但是《米老鼠》雜志並沒有單純的以形象為賣點。形象的建立不是平面,而應該走立體的渠道。像嘟嘟熊的形象只是出現在雜志上,就只能限於平面的表現,試想如果把嘟嘟熊做成動畫片,或者以其他形式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和人們的生活發生更多的聯系,建成一個立體的品牌形象,可能就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並且單一的平面雜志的閱讀年齡范圍比較小,有一些兒童類刊,孩子過4歲就不看了,不如看電視的人群范圍廣。
在國外迪斯尼的卡通形象運做是比較成功的,國內的一些卡通期刊可以借鑒這些成功的經驗。第一:卡通人物以群體的形象出現,創立一組品牌。例如,米老鼠這個形象的周圍就有很多人,像唐老鴨、高飛等等,他們圍繞在米老鼠的身邊,但又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可以說是個性鮮明。第二、從平面出版到影視,再到其他生活用品,使整個品牌呈現立體交叉局面。迪斯尼的運做模式通常就是先推電影,進而帶動相關產品的發展。
四、翻譯的原汁原味
編譯類刊的生存離不開本土化。但是《米老鼠》卻在保持原刊風格的同時,獲得了國內發行的成功,原因何在?對於本土化,《米老鼠》有著自己的定義,「本土化,並不是將國外的東西全部本土化,而是在於適不適合」(童趣出版社執行主編張蕾語)。米老鼠故事的原創者的思路就是創辦世界性的雜志,並且孩子在成長的初級階段,受到後天的文化滲透比較少,共性的東西很多。他們都喜歡一些富有想像的、幽默的故事。因此,在翻譯的時候《米老鼠》並沒有做過多的本土化努力,而是努力重現原著風采,力圖為國內的小讀者帶來最地道的米老鼠文化。
為了體現這種原汁原味的東西,《米老鼠》編輯部在翻譯的時候從人物的性格出發,通過語言的個性化翻譯,構建整個故事。做為一本卡通類雜志,人物的對話會佔到很大的份額,對人物性格的塑造起著關鍵性作用。在翻譯對話的時候一定要反映出人物的個性,比如說唐老鴨說話比較簡潔,因為他是一個普通的市井人物,所以他的語言通常比較簡短,並且還會穿插一些市井的俏皮話在裡面,於是在翻譯的時候甚至會加入一些北京的地方語言,顯得比較生動。通過人物性格來區分語言風格,盡量祛除翻譯的痕跡,實現語言的口語化。
五、內容要純,切忌大而全,雜志要風格鮮明
由於兒童的閱讀能力處於初級階段,在做兒童類雜志的時候切忌大而全。一本雜志的定位要明確,不只包括接受人群的定位明確,同時也包括了明確的期刊風格。雜志風格在以青少年讀者為主要人群的刊物中尤為重要,那個時期的讀者批判性很強,很抵制和自己風格不符的東西。由於兒童類雜志的頁碼比較少,做雜志的力度必須集中,不能面面俱到。《米老鼠》靠豐富的想像力和幽默打動了全世界的小讀者,這在我國的期刊中顯得尤為突出。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兒童期刊開始注重想像力和趣味性,但經營的慣性卻制肘著許多期刊的發展,如何打破慣性成為擺在刊社面前的重要問題。
在內容製作上,確立人物性格特別重要,因為是卡通類雜志,所以都是人物對話,這個對話一定要反映出人物的個性,比如唐老鴨他說的話就比較簡潔,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市井人物,沒有太多的文化,所以他的語言通常比較簡短,還會穿插一些市井的俏皮話之類的東西在裡面,有時會有一些北京的地方語言,顯得比較生動。米老鼠說話就文縐縐的,語句很長,因為他的文化層次要高一些。另外,還有高飛,他的性格是糊里糊塗,說話也是語無倫次的。主要是從人物性格上區分語言風格,盡量祛除翻譯的痕跡,盡量口語化。製作內容的編輯不僅要掌握雜志人物的性格和語言,更重要的是喜歡。真正帶入了兒童思想中去。
兒童類的刊物讓家長能夠接受是個很重要的事情。有的家長在購買並閱讀《米老鼠》刊物後,寫信過來,認為雖然不是學習類的刊物,但是對孩子還是很有幫助的。家長們認為裡面的人物性格都是善良的,或者百折不撓的等,總有一些可愛的缺點,都挺人性化的。比如唐老鴨,他的脾氣很壞,做事情毛毛草草,但他的最大優點就是做事情百折不撓,沒有消極的情緒。他的個性也是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孩子的。而不是生硬的教育,因為孩子會有一個逆反心理。
六、市場化的經營思路
對於期刊來講內容是根本,但發行也直接影響到它的生存。一本兒童類的刊物發行主要是用量來定義的。而編輯的內容和發行實際上又是密不可分的,於是有時需要針對不同的渠道,進行內容的調整。比如說想通過學校渠道發行,那麼就需要加入一些和學校相關的欄目。
促進發行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促銷。《米老鼠》在創刊之初曾進行過增刊活動,直到現在每期的《米老鼠》雜志都會贈送一些精美的小禮物,很大的推動了發行量的攀升。米老鼠的禮物是比較豐厚的。這個禮物是個很大的賣點。甚至對於有些孩子來說禮物是要佔到第一位。禮物是期期都送,有的孩子就想下期會送什麼禮物,下期會送什麼禮物,這樣子總是在盼著新的雜志出來。小孩子的心理就是這個樣子。這是經過檢驗的一種促銷手段,像國外許多雜志都是這么做的。
廣告設計要使孩子易於接受,讓孩子們喜愛廣告並實現互動。孩子們不喜歡廣告,但從雜志的經營角度講廣告又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多給雜志內容。要想轉化這種矛盾,就要使廣告要和雜志的整體風格統一,讓孩子不討厭看。《米老鼠》經常會做一些互動的欄目,比如說讓孩子寄一些作品,或是參加一些活動,不是商業味很濃的那種。商家為了獲得比較好的廣告效果,廣告就會做的盡量柔和。還有品牌宣傳廣告。促銷活動的活動公告,徵文活動,比如說,去寫一些小動物的故事。還有一些廣告利用智力游戲的形式和一些圖書類、玩具類的廣告,小孩看了之後可能就覺得挺好玩,然後他就不會反對。從兒童的喜歡程度上看,讀者是更喜歡互動的或者是游戲。和欄目的內容一樣,兒童不會很反感,廣告也沒影響到內容的閱讀。
[編輯本段]米老鼠和唐老鴨
上世紀80年代,迪斯尼就隨著央視每周末播出的《米老鼠和唐老鴨》與中國人第一次親密接觸。90年代開始,印有迪斯尼卡通人物的各類商品充斥中國市場。如今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開幕,在兩岸三地再次掀起「米老鼠」狂潮。

[編輯本段]米老鼠跌宕起伏的80年
上世紀20年代,沃爾特•迪斯尼受車庫里一隻小老鼠的啟發,創造了米老鼠的形象。
1928年,第一部有聲動畫片《汽船威利號》誕生,這一天也被認定為米奇的生日。
1932年,迪斯尼卡通動畫片《汽船威利號》獲得了奧斯卡特別獎。
1950年,隨著電視的興起,米老鼠轉入小屏幕,成立了「米老鼠俱樂部」。
1978年,米奇50歲生日的時候,它的名字被刻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成為首位「非人」明星!
1933年至1969年,迪斯尼獲得了奧斯卡獎牌35枚,成為得奧斯卡獎最多的製作公司。
1954年,迪斯尼進軍電視,「迪斯尼樂園」開播第一季,收視率高達41%%。
1955年,全球第一家主題公園———迪斯尼樂園成立,首度把電影業與旅遊業相結合。
1966年,老迪斯尼去世。但迪斯尼主題公園、俱樂部、主題酒店等繼續建造。
1983年和1992年,迪斯尼以出賣專利等方式,分別在日本東京、法國巴黎建成了兩個大型迪斯尼主題公園。
1955年以來,迪斯尼公司單迪斯尼樂園的市值已經近4000億元人民幣。而迪斯尼的市值已由20億美元漲至兩年前的900多億美元。
根據2003年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推出的「虛構形象富豪榜」,最能掙錢的「卡通富翁」是米老鼠和它的朋友們,價值58億美元。

❷ 請問這個圖片是哪個電影里的啊~~多謝 100分

熱血警探
熱血警探這個喜劇講述了一個高級巡警——尼古拉斯·安吉爾(西蒙·佩吉飾)已經在倫敦工作了很多年。然而,他卻因為表現太過出色而遭到上級的排擠。於是,上級將他指派到桑得福特西部一個偏遠的小鎮去工作。在這個偏遠的小鎮上,他的工作與在倫敦時完全不同,要每天處理鄰居關系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安吉爾開始非常不習慣,加之他的新搭檔——丹尼·布特曼(尼克·弗羅斯特飾)雖然年輕,但卻是一個很笨的傢伙,他必須很努力才能逐漸去適應這種「新」的生活。
中文名: 熱血警探
外文名: Hot Fuzz
其它譯名: 終極警探(台灣譯名)
出品時間: 2006年3月15日
製片地區: 英國
導演: 埃德加·懷特
編劇: 埃德加·賴特、西蒙·佩吉
類型: 動作 / 犯罪 / 喜劇
對白語言: 英語
片長: 121 min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Digital EX
製作人
Tim Bevan .....procer Eric Fellner .....co-procer Nira Park .....procer
原創音樂
David Arnold
攝影
Jess Hall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Chris Dickens
選角導演
Nina Gold
藝術指導
Marcus Rowland
布景師
Liz Griffiths
服裝設計
Annie Hardinge
視覺特效
Richard Briscoe John Lockwood .....Machine Steve Street .....Machine Val Wardlaw .....Baseblack
副導演/助理導演
Michael Elliott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Jeremy Lovering .....second unit director Samar Pollitt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Anthony Wilcox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編輯本段]電影級別
UK:15 USA:R Canada:13+ Australia:MA Netherlands:16 Canada:18A Singapore:M18 Canada:14A New Zealand:R13 Ireland:15A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製作公司
Working Title Films [英國] Big Talk Proctions
發行公司
Rogue Pictures [美國] ..... (2007) (USA) (theatrical) 焦點電影公司 Focus Features [美國]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荷蘭] ..... (2007) (Netherlands) (theatrical) 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UPI) ..... (2007) (Switzerland)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Artem Ltd. [英國] Baseblack [英國] Framestore CFC ..... (digital intermediate) Lip Sync Post [英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Machine [英國] ..... (visual effects)
其它公司
VooDooDog ..... titles ARRI Lighting Rental Limited [英國] ..... lighting ARRI Media [英國] .....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Chromakey-Hire.Com [英國] ..... greenscreens Compuhire Ltd. [英國] ..... computer and video playback Cutting Edge [英國] ..... negative cutting Gearbox (Sound and Vision) Ltd. [英國] ..... additional ProTools systems supplied by Mr. Youngs Preview Theatre [英國] ..... screening facilities
[編輯本段]上映日期
愛爾蘭 Ireland 2007年2月14日 英國 UK 2007年2月14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7年3月15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7年3月15日 俄羅斯 Russia 2007年4月5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7年4月5日 瑞典 Sweden 2007年4月13日 加拿大 Canada 2007年4月20日 美國 USA 2007年4月20日 ..... (limited) 德國 Germany 2007年6月14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7年6月21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7年6月21日 法國 France 2007年7月18日 義大利 Italy 2007年8月17日 西班牙 Spain 2007年9月28日
[編輯本段]影片賞析
在英國索默賽特郡的小城韋爾斯長大的埃德加·賴特從小就是狂熱的警匪片影迷,為了能等到電視中播放警匪片,年幼的他寧可徹夜守候。賴特回憶說:「直到17歲時我才有了錄像機,我確實頑固的迷戀著警匪片,從早期的《警探哈里》和其他6、70年代的同類電影,到80年代的《致命武器》和《虎膽龍威》等等全都讓我如獲至寶。」 18歲時,賴特傾注了自己對警匪片的所有熱情和了解拍攝了《Dead Right》。12年後,日幀完善和成熟的賴特終於讓自己的才華大放異彩,他和西蒙·佩吉合作的《僵屍肖恩》在全世界都成了熱門電影,除了眾多權威獎項的提名和殊榮之外,影迷們的熱烈呼聲更是勢不可擋。 在如潮好評中,賴特和佩吉並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在苦苦考慮下一部電影的拍攝計劃。賴特認為現在是將童年的遐想搬上大銀幕的時候了,他說:「我和西蒙都來自英國西部的小城,我來自索默賽特,他來自格洛斯特。童年時,在我們的地方從沒出現過激烈、刺激的警匪沖突。所以我們對那種場面充滿著無限嚮往。在我們現在居住的倫敦北部完成《僵屍肖恩》的拍攝後,地點應該轉移到我們成長的地方了。」 「英國的犯罪片和黑幫片具有著悠久的傳統,而英國警匪片卻不多,這正是我們的用意所在,」賴特說,「而且很少有英國警匪片的主角是穿著制服的警察。所以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將身穿制服的英國警察變成酷酷的動作英雄呢?」 警匪動作片應該比僵屍片的拍攝投入更大,在籌拍《僵屍肖恩》時,賴德和佩吉曾以「理查德·柯蒂斯拍攝的喬治·羅梅羅電影」向Working Title電影公司游說,到了本片,用「傑瑞·布魯克海默和喬·西爾沃拍攝的英國明信片」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製片人尼拉·帕克(Nira Park)回憶說:「西蒙和埃德加口頭提出了想法,Working Title比幾位製片人的反應都快,直接同意拍攝,於是他們開始著手劇本。」 在動筆之前,賴特和佩吉進行了一番廣泛研究,兩人要看遍200部警匪片,其中包括50年代的《寒夜青燈》、70年代的《Electra Glide In Blue》、《The Super Cops》、《弗雷比和比恩》,80年代的《48小時》、《威猛奇兵》、《致命武器》、《虎膽龍威》,90年代的《驚爆點》、《終極尖兵》、《辣手神探》和2003年的《絕地戰警2》等等。兩人手中的DVD越來越豐富,而為尼克·弗羅斯特設計的警員丹尼·巴特曼也逐漸豐滿起來,巴特曼最熱衷的電影是《驚爆點》和《絕地戰警2》。佩吉說:「丹尼和我扮演的安吉爾在一起看《絕地戰警2》,片中馬丁·勞倫斯的一句話正好非常適合兩人的情境,他就像在評點我們的情節一樣。」 影片劇本真正開始成形是在賴特和佩吉走訪了倫敦、索默賽特、格洛斯特、多西特和威爾特郡等地的警局之後。佩吉說:「我們走了15個鄉村警察局,訪問了很多警官。每個人的談話都很坦誠,都很有幫助,很多細節都讓我們吃驚。」於是,一些真實的素材出現在影片中,其中逃跑的天鵝就是真有其事。 身處倫敦鬧市,總有很多事會分心,賴特和佩吉很快決定到賴特的家鄉小城韋爾斯繼續創作劇本,那裡沒有互聯網和電話,可以全神貫注。 影片劇本中有50個有台詞的角色,雖然角色眾多,但扮演安吉爾和巴特曼的人選只有佩吉和弗羅斯特最合適。兩人是私交甚密的好友,又一起合作過《僵屍肖恩》,還有誰能取代他們呢?賴特說:「他們是銀幕上的完美搭檔,兩人之間的默契和融洽正是《熱血警探》的中心,甚至比《僵屍肖恩》中的戲份更重。」 弗羅斯特說:「你知道,現在西蒙結婚了,我不能經常見到他。所以當有人問你,你願意和你最好的朋友在一起4個月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 佩吉說:「他是我們的秘密武器,很好為他寫角色。我一直認為,他是我認識的最有趣的傢伙。他很有天賦,我們是好友,合作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雖然弗羅斯特沒有參與創作劇本,但一直同賴德和佩吉保持著聯系,於是提出了一些重要建議。「西蒙和埃德加很高興我能一起出謀劃策,」弗羅斯特說,「丹尼·巴特曼的姓名就是由我想出來的。」 除了佩吉和弗羅斯特之外,還有很多《僵屍肖恩》中的演員出現在本片中,觀眾還會驚喜的發現,凱特·布蘭切特也在片中拋頭露面。提摩西·道爾頓在談到本片時說:「我從未看過這樣的劇本,立即同意出演。在拍攝一段場景時,我對埃德加說,這比我演過的007電影還有趣。」道爾頓在片中親自完成了追車特技,這段場景被導演賴特譽為拍攝中最有趣的經歷,因為賴特當時躺在沒門的警車後座上,看著微型監控器,以80英里時速在路上狂奔,滿臉都是沙粒和泥漿。 雖然影片是在2006年3月於倫敦開拍,但大部分是在賴特的家鄉韋爾斯拍攝的。賴特說最初他沒想到會在韋爾斯拍攝:「或許在潛意識中是有的,當西蒙和我創作影片劇本時,故事中的斯坦福德是個村莊,而韋爾斯是座城市,但那兒真的很理想。」確實,韋爾斯的教堂、市場和鵝卵石街道堪稱為完美之選,賴特和主創人員在2005年開始物色拍攝地,考察了很多地方才發現韋爾斯是最合適的。 製作設計師馬庫斯·羅蘭德(Marcus Rowland)帶領美工部門努力將韋爾斯變得更鄉村和更奇特,片中所有建築的顏色都是柔和的棕色和綠色,這是英國鄉村的傳統顏色。在韋爾斯拍攝時,劇組經常要封鎖小城廣場及周圍街道(通常每次只有10分鍾)。賴特說:「雖然我們已經竭盡全力了,但根本無法完全封鎖整個廣場。不過好在鏡頭剪切得很好,我相信當韋爾斯的觀眾看到影片時,肯定會納悶我們是在什麼時間拍攝的。」 2006年的春季陰冷多雨,影片的拍攝計劃也因此推遲數天。賴特抱怨說:「這就是很多人都不願在英國拍攝動作片的真正原因,到了下部電影,我也許會在室內或者亞利桑那州拍攝。」 因為在拍攝現場佩吉和弗羅斯特一直身穿警服,於是一些外地遊客以為他們是真警察,曾經上前詢問泊車時間,弗羅斯特便會煞有架勢的說,你可以從中午停到下午兩點。 片中的部分村民由韋爾斯當地業余劇團的演員扮演。在拍攝期間,賴特遇見了很多老朋友、過去的同學和老師、以及前來拜訪的家人,他說:「他們中間的有些人出現在影片中,我們在我的母校舉辦了公開試鏡活動。我的戲劇老師與西蒙的母親和我的母親出現在同一畫面中,而這個畫面險些被剪掉。西蒙對我說,你不能那麼做,我母親在裡面客串呢。好在最終這個畫面被予以保留,聖誕節沒有眼淚。」 片中的動作場面對佩吉的體能要求很高,遠遠要比劇本中的文字復雜得多。佩吉說:「當你創作劇本時,完全是從角色的角度出發打造情節,可在實施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我在街上跑著,雙腿像灌了鉛,我在想,你這個雜種,為什麼要讓安吉爾跑上10英里!」為了增強體能,佩吉聘請了3名教練,嚴格按食譜進餐,而且晚間8點後不得進食。在韋爾斯拍攝時,佩吉每天早上都要從居住地跑步兩英里到製作中心。而他的搭檔弗羅斯特因為不需要接受嚴格訓練,所以每天都會在車上朝著佩吉揮手。
關於導演
埃德加·賴特曾在接受采訪時講:英國犯罪片已經有不少了,但是關於英國警察的影片卻還不多,這也是他拍《熱血警探》的原因。雖然英國警察在並不是世界上最酷的,但是在影片中,導演希望能把他們拍成最酷的警察。雖沒有太多提及他的下一步打算,但是卻說自己更在做《蘇格蘭行者》「Scott Pilgrim」的改編工作。
關於演員
西蒙·佩吉剛剛與湯姆·克魯斯合作完成了《諜中諜3》(Impossible Mission Ⅲ),又出演由他與埃德加·賴特共同編劇的影片《熱血警探》,在片中出任主角安吉爾,將他的喜劇天賦發揮的淋漓盡致。 尼克·弗羅斯特Nick Frost是一個比較肥胖的英國紳士,所以當西蒙跳過障礙時,他總是被攔住,而不得不採用的更有戲劇性的方法。在接受采訪時記者提到了喜劇片,他說自己對喜劇片不了解太多,導演埃德加·賴特說他喜歡《蝙蝠俠》。
關於編劇
本片的編劇一個兼任導演(埃德加·賴特),一個兼任主演(西蒙·佩吉),兩人都為此片嘗試了一段警察生活,有許多共同的觀點,但是,由於時間原因,卻極少有機會在一起交換意見。
創作簡介
這部電影是埃德加·賴特Edgar Wright、西蒙·佩吉Simon Pegg和尼克·弗羅斯特合作的繼《僵屍肖恩》後的又一部喜劇。尼克·弗羅斯特和西蒙·佩吉在2005年1月決定拍一部犯罪加喜劇的影片,他們找來之前就合作過的導演埃德加·賴特,拍攝了這部《熱血警探》。西蒙·佩吉在接受訪談時說:「我們希望講述一個瘋狂又熱情的警察從大都市到小鄉村,與做事離奇的新同事一起辦案的故事。他們展現給觀眾的警察是沒有真正的武器裝備、又不得不辦大案的警察,影片中設置了許多懸念,也充滿了笑料……」 西蒙·佩吉認為警察和犯罪是和個很有趣的話題,所以本片的主旨也將在這里。他還表示本片的動作場面將比美國大片更加好看,但是卻不會讓影片全部以動作取勝,而是會充滿其他大量的成功元素,它會被做成一部英國動作大片。所有喜歡《僵屍肖恩》的觀眾們也一定會喜歡這部影片。 由於他們的上一部影片《僵屍肖恩》在英美都大獲成功,所以很多製片公司都表示十分願意給這部新片投資。主創人員們都認為這部《熱血警探》將比《僵屍肖恩》更加好看,而且票房也將在《僵屍肖恩》的兩倍以上。 制訂影片的拍攝日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要在英國的春天時開始拍攝,所以埃德加·賴特和西蒙·佩吉檔期必須一致才行。雖然他們都努力的想把時間趕在一起,可是想真正做到還比較困難。西蒙·佩吉也是影片的核心人物,戲份很重。導演埃德加·賴特目前也正在為Ash樂隊做MV。兩人曾嘗試過一段做警察的生活,也都有了些共同的想法,但是還沒有坐在一起商量過。
[編輯本段]幕後花絮
·影片只有十一周的拍攝計劃,拍攝完成後用兩後時間去做後期,工作效率一定要很高才行。 ·西蒙·佩吉為了在影片中塑造好尼古拉斯·安吉爾的形象,花費很多時間訓練自己的槍技。同時,在練習自行車行進過程中剎車也花費了他很長時間,看來,西蒙·佩吉真不愧是個出色的演員。 ·證物室的開鎖密碼是999,與英國的報警電話相同。 ·本片主人公之所以名為尼古拉斯·安吉爾是為了向本片及《僵屍肖恩》的音樂總監尼克·安吉爾(Nick Angel)致敬。 ·在片中安吉爾曾經駕駛柴油版的沃克斯豪爾阿斯特拉(Vauxhall Astra)和斯巴魯翼豹WRX,其中斯巴魯的車標變成「HF」,明顯就是本片片名的縮寫。 ·在《僵屍肖恩》中,尼克·弗羅斯特扮演的埃德曾用氣槍射中姐姐的腿,在本片中,他用氣槍射中了醫生的腿。 ·在影片前半段中,丹尼總在向安吉爾提出一些惱人的問題,比如「你曾經拿著雙槍騰空躍起過嗎?」安吉爾答道:「沒有,你警匪片看多了!」而在影片後半段中,安吉爾幾乎完成了丹尼提出的每個動作。 ·為了扮演安吉爾,西蒙·佩吉減輕體重28磅。 ·Somerfield超市確實是英國的連鎖超市,而且相關場景的確是在超市中拍攝。之所以選擇了Somerfield,是因為導演埃德加·賴特在年少時曾在Somerfield作過超市補貨員,在片中他還客串了相同角色。 ·在劇本初稿中,有個愛上安吉爾、名為維多利亞的女子,經過修改,她的角色不復存在,她的對白全給了丹尼。 ·尼克·弗羅斯特非常喜歡拍攝時使用的溫徹斯特霰彈槍,為其取名為「艾瑪」。 ·片中出現了29具死屍。 ·在警察准備逮捕斯金納時,斯金納戴著皮手套,而在從其身後拍攝的鏡頭中,皮手套不見了。 ·斯金納駕駛的淡藍色捷豹XK敞篷車的頭枕樣式前後不一致。

❸ 趙麗穎的劇在國外的影響力如何

《楚喬傳》作為暑假檔的熱播劇,一直以來以熱血的劇情和糾結人心的三角戀牽動著粉絲們的心。最近已經播出到了高潮片段,星玥反目,燕洵家族被殺,讓粉絲們對於接下來的劇情更加期待不已。而《楚喬傳》更是憑借著超高人氣火到了國外,引起了歪果仁的集體圍觀。

在國外的網站上,有各種語言版本的翻譯。


還有對劇中演員的表白。


之前在韓國某節目公開了由網友投票選出的「亞洲十大女神」,而趙麗穎憑借可愛的外貌和精湛的演技一句成為韓國民眾心中排名第一的「國民妹妹」。


而隨著《楚喬傳》的熱播,趙麗穎的名氣更上一層樓,沖出了亞洲,獲得了大批歐美粉絲。


然而一星期只有八集實在不能夠滿足粉絲們急迫追劇的心。

不僅中國粉絲因為更新過慢禪指悶對芒果台吐槽不斷,就連國外的粉絲也是各種求更新。逗旦


求翻譯。


隨著中國電視劇的多樣化和越來越精美的製作,越來越多的中國電視劇引起歪果仁的集體圍觀。

之前的《步步驚心》被韓國翻拍,卻被韓國網友吐槽不如原版。


《甄嬛傳》在美國收費視頻網站播出。


《琅琊榜》在韓國霸屏之後又俘獲了日本粉絲的心。而如今《楚喬傳》熱播大火,讓更多的外國觀眾看到了中國電視劇,那麼在大批慘不忍睹的電視劇中,《楚喬傳》會不會殺出重圍,成為中國電視劇在國外的新代表呢?粉絲們快期待起賀彎來吧!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電影完美搭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星子縣電影院 瀏覽:638
泰國人肉導演和明星電影 瀏覽:300
朴超賢大尺度電影 瀏覽:64
美國恐怖電影一個小偷被抓去 瀏覽:305
韓國電影有關朋友的插曲 瀏覽:39
電影院每天放 瀏覽:736
免費韓國2017倫理電影 瀏覽:368
國外講厲害女性的電影 瀏覽:959
哪個網店看電影不要錢 瀏覽:787
國外電影首映式 瀏覽:656
2017武漢電影節 瀏覽:150
美國電影高速剎不住車 瀏覽:893
2016香港吸血鬼電影 瀏覽:970
倫理電影123神馬2015 瀏覽:915
出現過卡農的歐美電影 瀏覽:428
2017年電影人物及台詞 瀏覽:926
電影人猿泰山美國1995年 瀏覽:617
在電腦上下電影 瀏覽:216
迷色陷阱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158
歐美電影精品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