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2046是講的什麼啊
《2046》影片主要講述了周慕雲為了與過去作更好的告別,將生活的點點滴滴化為文字,寫下小說《2046》的過程。
1966年,離開香港的周慕雲藏起了一個秘密,直到在新加坡遇到了蘇麗珍。謎一般的蘇麗珍讓他想起了另一個身影,那個也叫蘇麗珍的女人在他心裡一直是 一個沒有人知道的過去。周慕雲的眼光跟隨著蘇麗珍穿梭在賭場里,她拯救周慕雲的沉溺,卻不願跟著他離開。
獨自回到香港的周慕雲,在平安夜巧遇舊識LuLu,然而LuLu卻對以前的往事毫無記憶。LuLu想不起和周慕雲的那段過去,周慕雲卻在LuLu居住的酒店裡發現了一組似曾相識的數字:2046。2046號房曾經充滿了周慕雲和蘇麗珍的回憶,如今只剩下LuLu與男友CC愛恨交織的痕跡。
周慕雲於是搬進了2047號房間,知道了酒店老闆的兩個女兒王潔雯與王靜雯各有心事,潔雯情竇初開,靜雯與日籍男友的感情不被允許。此時新房客白玲住了進來,白玲一身風塵,撩撥起周慕雲不費吹灰之力,然而當她動了真情,才發現周慕雲早已封鎖了內心。
於是周慕雲開始動筆撰寫一部名為《2046》的小說,小說中只要搭上了前往2046的列車,人們就可以找回失去的記憶。沒有人想離開2046,除了一個名叫Tak的男子。熱戀中的靜雯不會知道,故事裡她化生的冰冷機器人,曾經帶給Tak最渴求的溫暖,她的存在是Tak記憶里最大的秘密。一直到公元2046年,那班神秘列車依舊定期開往2046 。
(1)2046美國哪個星球電影擴展閱讀
《2046》是由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梁朝偉、鞏俐、王菲、木村拓哉、章子怡、劉嘉玲、張震、董潔主演,張曼玉特別出演的劇情片。
《2046》里的每個人物個性都極其鮮明,但內心又是極度的復雜。加之劇中的台詞都很內斂,鏡頭所表達的就直接深入到人物內心。影片在刻畫人物上大量運用面部特寫、局部特寫,即使在正反打鏡頭里前景中那個人的肩也是刻意虛掉,轉而直接突出肩膀後的那張臉。
如周慕雲和蘇麗珍分手前的那場戲,一個虛化了的梁朝偉的過肩鏡頭下是一張強調了眼眶濕潤的的鞏俐的臉。而對於人物的活動又用了長鏡頭跟拍表現人物動作的完整性。
《2046》就在這種不緊不慢的局促里傳遞著曖昧的感覺,而王家衛熟練老道地運用畫面中的光影、構圖、場景調度等出色地表現著這份含蓄的情感。
在畫面的構圖上,鏡頭中表現的人物與環境大都採用了封閉式的構圖,在周慕雲所住的旅店,前景是旅店的招牌,而招牌後站在天台上的人卻被壓制到了畫面的三分之一處,造成的是壓抑克制的氛圍。即使是周慕雲走在縱深的街道里,導演也迴避運用全景景深鏡頭,轉而用大光圈虛化人物身後的街景,加深畫面的局促感,從而重點突出失去愛情的人物內心深處的孤獨落寞。哪怕是在相對空曠的場景,前景也都會刻意虛掉。
王家衛通過其電影豐富的畫面語言傳遞出的是陰郁壓抑的基調。影像採用低調,運用的畫面色彩也是暗色調,雖然是燈紅酒綠的歌舞昇平,色彩艷麗卻明顯可見導演克制的痕跡,因此,傳遞給觀眾的是一種壓抑感。
《2046》在光線與影調的運用上是非常出色的。燈紅酒綠下的鮮明色彩與暗淡的街角牆上斑駁深色的對比,塑造人物時用的深邃色調都刻化了主人公在當時環境下的生存狀態:迷失自我下的內心孤寂。光線與影調的出色處理都為《2046》的畫面增添了唯美的色彩。
⑵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的音樂分析 !
《肖申克的救贖》,音樂中帶來的希望和信仰
曾幾何時,美劇《越獄》在中國紅極一時,當時在網上也聽說過《肖申克的救贖》是電影版的《越獄》,或許當時是《越獄》太火,又或者因為我當時還沒看過該片,但現在想想,覺得只怕說《越獄》是電視劇版的《肖申克的救贖》更合適。
在1994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雖然《肖申克的救贖》最終敗給了《阿甘正傳》,但《肖申克的救贖》卻已在很多人心中成為了經典,影片的故事結構已不必再多說,演員精湛的表演也已經被許多人所稱贊,影片主題更是被無數影評人和觀眾講的爛熟,但是這里,必須要提到的是影片的音樂。
雖然我喜歡音樂,但是我對音樂並不精通,我聽不出一首曲子是用什麼樂器所彈奏,更不用說一首歌曲跨了幾個音階什麼的,但是音樂一旦放到了電影中,它就已經成為電影的一部分,很多時候電影音樂的好壞會影響到一部影片的成功與否,因為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陪襯,很多時候演員演出來的故事未必好,甚至鏡頭的表述的劇情未必精彩,而用音樂來說出下面的故事卻往往能達到一個好的效果,我們可以把之稱之為「音樂敘事」。
在電影中用音樂敘事已經是再常見不過的了,一些學者也已經看出了音樂和電影中的必然聯系,如今,隨著電影業的發展,影視原聲也越來越讓影迷們喜愛,我們發現,一部好的影片中,必然會有好的音樂。
所以,從第三屆奧斯卡開始,設置了最佳音響效果的獎項,而到了第七屆奧斯卡開始,最佳音樂的獎項也被獨立了出來,由此可見,音樂已經成為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面說了那麼多,影片《肖申克的救贖》雖然在第六十七屆奧斯卡上沒有獲得任何榮譽,但想想,《阿甘正傳》、《埃德伍德》、《獅子王》、《通俗小說》那麼多優秀作品與之爭鋒,但最終依然能成為經典,除了影片主題、演員的表演,還要歸功於音樂的功勞,影片中聲樂與鏡頭的完美結合,早就了影片不朽的傳奇。
影片從最一開始,就利用音樂和蒙太奇的效果來營造緊張的氣氛,那首看似輕松歡快的音樂,卻反襯出人物緊張的心理狀態,隨後而起的音樂則進一步起到了渲染氛圍的作用。當然,這是音樂敘事中極為常見的用法,而當Andy入獄時那首聽似悲壯的音樂,配合著監獄的鏡頭,顯得那麼沉重。在影片後面我們可以發現,監獄中的許多人已經被體制化,除了監獄他們不知道能做些什麼,他們已經不再適應外面的生活,在監獄中,他們是快樂的,那是他們的家園,導演正是用這樣的音樂來為之嘆息,為之哀嘆。
當然,這也算不上影片最為精彩的地方,盡管到Brooks出獄後的那段音樂煽情了一把,讓人為老Brooks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嘆息,但是依然比不上影片第六十七分左右開始的Andy在獄警辦公室播放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那段出彩,監獄,一個禁閉的空間,哪怕是當你在中學上課時校廣播站播放這樣一首歡快而激情的歌劇音樂時是怎樣的心情?更何況是在監獄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中,有人說「這個片段看似平靜如水,但實則激情四射,殺傷力極強,最能使你兩眼發熱」,我絕對同意這樣一個說法,看看Andy在播放這出歌劇時囚徒的反應和表情你就該知道,這樣一首曲子對於生活在監獄中被許些體制化了的囚徒是怎樣一種激勵,而對於被基本體制化了的犯人來說又是怎樣一種打擊。這首《費加羅的婚禮》在這里不僅僅是一出歌劇,更是一種希望,當監獄長不斷敲門讓他關掉留聲機的時候,Andy反而將聲音開大,直到獄警破門而入,強行關閉了留聲機。縱觀整部影片,我們發現這就是Andy的性格,外面給的是壓力,壓力越大,Andy的希望就越大,而獄警強行關閉留聲機,則是從側面反映出獄警和監獄的作用就是斷絕你的希望,如果說老Brooks是囚犯體制化的代表,那監獄就是一座把人體制化的牢籠,我們可以把之誇大到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國家,而其統治者就是要把他們統治下人民的希望給摧毀和斷絕,這樣人民才能當一個順民,他們的統治才更加長久。正如RED所說:「希望?我告訴你朋友,希望是很危險的東西,希望會讓人瘋狂,它在這沒用。」
其實我很想說一句,導演很壞。什麼意思?在影片第一百零九分鍾左右,監獄長吹著口哨離開辦公室,留下Andy一個人,接著Andy回到牢房,熄燈,在黑暗中摸出繩索以及RED凝重的表情,影片在這里使用了一段聽似悲壯的音樂,加上背景環境音的雷電聲,給人營造了一段Andy即將離去的感覺,這里說的離去並不是影片的結果,因為通過RED的旁白給人以Andy受不了壓力而自殺的誤解。前面我說過,Andy的性格是壓力越大,希望越高,有希望的人,怎麼會自殺呢?答案很快就被揭曉了,就在次日造成獄警照例查詢人數的時候,發現Andy失蹤了,既然影片的類型決定了Andy不可能羽化登仙,只能說明他是越獄了。是的,導演正是使了這么一個小小的壞,用了一段聽似悲壯的音樂把影片過渡到了高潮的階段,也通過這樣一段音樂來表現了Andy逃走的決心。所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多麼悲壯的詩句,卻體現出了壯士們的決心,Andy也一樣,也正是在這樣一個悲壯的氣氛中下定了決心。所以在後來Andy成功逃離出肖申克監獄的時候,那段激情令所有人感動,更讓人意識到了希望的重要性,也成就了Andy這一生的傳奇。
是的,有人說《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生活,雖然在奧斯卡角逐時輸給了講述夢的《阿甘正傳》,「生活比夢簡單,但是生活遠比夢殘酷」。《肖申克的救贖》是一個傳奇,更是一部經典,不僅僅是因為「生活遠比夢殘酷」的主題,不僅僅是編劇巧妙的設計了故事,我想,音樂的運用也該是傳奇和經典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