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院線電影是什麼意思
電影院線,是指經營者通過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在某一城市或地區建立放映網路,壟斷某一新版影片的公映,從而獲取巨額經濟利益的經營體制。
電影放映行業一種具有壟斷性的經營體制。電影院線的經營者為發展和保護其經營利益,在某些城市或地區,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建立放映網路,藉以壟斷某國或某一電影製片公司新版影片的公映。
簡介
2016年3月3日,萬達集團旗下美國AMC院線與美國卡麥克院線(Carmike)簽訂並購協議,AMC將出資11億美元並購卡麥克院線。該並購使AMC在美國45州擁有663家影院、8380塊屏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連鎖院線,也使萬達在中美兩個全球最大的電影院線市場都占據第一。
中國電影行業對院線制認識的深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外資影院和民營影院的實踐。1999年12月,香港百老匯影城北京新東安店正式開業。隨後,百老匯影城又陸續在國內創建了14座系列影城。大陸出現了與國內傳統的禮堂式和多廳式影院有很大不同的新型電影院。
Ⅱ 好萊塢為什麼是寡頭壟斷的
書中指出,好萊塢經常向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政府尋求合作和支持,以延續和擴大媒體娛樂業寡頭的壟斷權力。美國政府會積極推動其他國家和地區改善對好萊塢電影產品的版權保護,推動好萊塢電影寡頭在全球各地實現並購。第十二章介紹,到了數字媒體時代,好萊塢電影工業意識到保護電影產品知識產權,難度變得更大,因而投入更多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推動打擊光碟和網路盜版立法、執法行動。
全書最後一部分探討了美國電影工業通過與主要西歐國家、日本、中國等其他地區市場的合作,來輸出好萊塢製片模式、產品營銷發行方式,繼而強化好萊塢在全球文化工業中霸權地位的情況。
Ⅲ 什麼是派拉蒙判例
背景:
從1912年起,好萊塢製片廠已經擴張形成寡頭壟斷。這些公司一起運作,控制著整個行業。最大的公司採用垂直整合體系——兼顧製片、發行,並在自己的院線中放映影片。它們受益於這一有保證的產品渠道,以及相當容易預測的收入。較小的公司也從中受益,因為他們的影片可以填補這些影院的空閑時間。在有聲電影的時代,八個主要的好萊塢公司繼續排斥任何其他競爭者進入電影業。
派拉蒙判決:
於是,司法部在1938年提出了一個訴訟:美國訴派拉蒙影業公司及其他公司,通常稱為「派拉蒙案」。政府指控「五大」(派拉蒙、華納兄弟、米高梅、20世紀福克斯和雷電華)和「三小」(環球、哥倫比亞和聯藝)相互串通壟斷電影行業,違反了反壟斷法。「五大」擁有院線,包檔發行影片,並且使用其他不公平手段把獨立電影排斥在大型首輪影院之外。「三小」沒有自己的影院,但也被指控通過合作排斥其他公司進入市場。
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判決、上訴和法律行為,美國最高法院在1948年下達了判決,宣布八家公司都有壟斷行為。法院下令這些大公司剝離它們的院線。它還指示著八家好萊塢公司結束包檔發行以及其他有礙獨立放映商的做法。為了避免進一步的訴訟,這些好萊塢公司簽署了一系列和解協議,同意與最高法院達成妥協。
Ⅳ 20世紀初葉,美國電影業主要被哪些公司壟斷
美國好萊塢一些比較大的公司,比如華納兄弟,哥倫比亞,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新線,等等等等。這都是壟斷了好萊塢大部分資源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