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推薦二戰題材電影
《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二戰電影大全:
愛在戰火:當愛情遭遇殘酷戰爭
中國戰場:穿越歷史再現台兒庄血戰
血腥殺戮:殘酷歲月造就《辛德勒名單》
傳奇將領:銀幕英雄演活悲劇巴頓
海底出擊:U571掀起深海連環獵殺戰
空中對壘:古董戰機助陣《珍珠港》
地面激戰:大兵瑞恩還原戰爭殘酷
諜影重重:梅艷芳演繹川島芳子
二戰影片之另類盤點:
·最名不副實:《珍珠港》
硝煙指數:★★★★★
·最賣座:《拯救大兵瑞恩》
硝煙指數:★★★★★
·最令人失望:《風語戰士》
硝煙指數:★★★★
·最搞笑喜劇:《虎口脫險》
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鋼琴師,
㈡ 二戰經典電影
最震撼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最難忘
《橋》南斯拉夫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最傷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最悲情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最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實
《最長的一天》美國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或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或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㈢ 關於2戰的歷史電影、
經典影片有《莫斯科保衛戰》前蘇聯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是觀眾百看不厭的經典。而近兩年來頗受關注的新片《布穀鳥》也在展播之列,導演認為片名《布穀鳥》的含義源自前蘇聯時期人們的一種習慣問話「布穀鳥,我還能活多長時間」。二戰時期,蘇聯士兵常把芬蘭的狙擊手稱為「布穀鳥」,因為狙擊手決定生命的時間。2002年,《布穀鳥》榮獲了包括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男主角、國際影評學會最佳影片獎,義大利歐洲電影節大獎、最佳導演、女主角獎,俄羅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金鷹」獎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男主角獎等眾多獎項。
同樣,電影《狙擊手》東西方兩大神槍手的精彩決戰,也會讓軍事迷們大呼過癮,與曾在國內公映過的同題材影片《兵臨城下》所不同,在影片《狙擊手》中,那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是一位女性,顯得更富傳奇色彩。
此外,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納粹集中營生活實錄的《安妮日記》,記錄廣為人知的諾曼底登陸的《六月六日登陸日》等影片,也將用不同的角度展現那段歷史。
世界各國還有很多很多有關二戰的電影,比如拯救大兵瑞恩 巴頓將軍 阿拉伯的勞倫斯 最長的一天 卡薩布蘭卡 坦克大決戰 血與火的年代 莉莉·馬蓮 六壯士 鷹從天降 倫敦上空的鷹 細細的紅線 虎虎虎 珍珠港
中途島戰役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 戰地情人(柯萊利上尉的蔓陀鈴)
逃往雅典納 安齊奧之戰 哈特的戰爭 孽戰 兵臨城下(大敵當前)
不列顛戰役 風語者 雪地英雄 水下敵人 鬼堡
鑽石寶劍 雪嶺雄鷹(雄鷹堡擒碟) 斯大林格勒戰役 蘇捷斯卡戰役
深藍的世界 廣島大爆炸
英烈歲月 水下敵人 羅馬大屠殺 勾魂谷 孟菲斯美女
鐵十字勛章(英雄血) 伏兵(芬蘭)
軍校軼事(法) 1945 納粹大屠殺(陰謀)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㈣ 80年代一部進口電影
1. 1980年,《砂器》、《大篷車》、《阿拉伯歷險記》、《天平之甍》、《古堡幽靈》、《卡桑德拉大橋》、《啊,野麥嶺》、《復仇》、《我的兒子》、《激戰的前夕》、《征服黑暗的人》、《走向深淵》。
2. 1981年,《英俊少年》、《背井離鄉》、《遠山的呼喚》、《父子深情》、《奴里》、《啞女》、《老槍》、《最後一顆子彈》、《甜蜜的競賽》、《風雪黃昏》、《十四個冬春》、《檢察員的起訴》、《沼澤地里的陽光》、《麻瘋女》、《天鵝湖》。
3. 1982年,《虎口脫險》、《苔絲》、《阿奇扎》、《郡委書記》、《大使們》、《女僕》、《異鄉淚》、《冰峰搶險隊》、《我兩歲》、《陽光下的罪惡》、《十六個人》、《火紅的第五攜銀樂章》、《寅次郎的故事·望鄉篇》、《啊,野麥嶺(續集)》、《兩個船長》、《人世間》、《重歸於好》、《非凡的艾瑪》、《三十九級台階》、《山的兒子》、《馴馬手莫蘭特》、《湯姆叔叔的小屋》。
4. 1983年,《海狼》、《情暖童心》、《雪地英雄》、《綠寶石》、《護身符》、《海島探寶》、《愛德華大夫》、《棄兒》、《第三個人》、《不朽的情侶》、《屠夫》、《挪威之歌》、《威爾斯麵包師的兒子》、《大海的女兒》、《除霸雪恨》、《布加勒斯特居民證》、《月尾島》、《妙香山上重逢》、《海峽》、《獵人》、《蒲田進行曲》、《苦命夫妻》、《國家利益》、《鐵面人》。
5. 1984年,《非法越境者》、《游俠傳奇》、《女偵探》、《大水》、《螃蟹》、《覺醒》、《維拉》、《志同道合》、《白玫瑰在行動》、《開往克拉列沃的列車》、《上校胡巴爾》、《藝人之家》、《死亡陷井》、《神秘的黃玫瑰》、《科佩尼科》、《上尉》、《兆治的酒辯辯宴館》、《只要我活著》、《勝利大逃亡》、《王中王》、《鐵騎兵》、《一個酋長的勝利》、《熱帶叢林歷險記》、《張開幻想的翅膀》、《創奇者》、《逃往雅典娜》、《熊貓的故事》。
6. 1985年,《黑鬱金香》、《馬戲團員的遭遇》、《溫柔的憐憫》、《無聲的行動》、《馬背上的幽靈》、《希西公主》、《槍手哈特》、《總統軼事》、《金像奇案》、《我們的膚色》、《紅發女郎》、《難忘的假日》、《從地獄歸來》、《第一滴血》、《冒險的代價》、《罪行始末》、《誤解》、《迪斯科舞星》、《純潔》、《不能沒有你》、《好像不認識你》、《海誓山盟》、《紅鍾》、《日本沉沒》、《幸福的黃手帕》。
7. 1986年,《野鵝敢死隊》、《一個啞巴的故事》、《年輕的皇後》、《印度之行》、《無腿先生》、《一個皇後的關鍵時刻》、《真假薩盧》、《大輪號和水手號》、《三個老兵》、《機組乘務員》、《少年擒寇記》、《第七個目標》、《霹靂舞》、《羅特的女兒》、《倫敦上空的鷹》、《陷阱》、《謀殺翌日》、《報警記》、《姊妹坡》、《婉麗》、《換房單獨行動》、《第一騎兵軍》、《神秘的黃玫瑰》、《珠寶奇案》、《裸露在狼群》、《斯巴達克灶稿思(上、下集)》、《無根的樹》。
8. 1987年,《海魔》、《鐵骨金沙》、《里約的迷霧》、《來歷不明的日記》、《國王的光榮》、《最後一班地鐵》、《聖誕老人》、《螞蟻死神》、《夏日旅行》、《異國情》、《不朽的人》、《黑狼的嚎叫》、《幻想的日子》、《他是誰》、《黑林中的布穀鳥》、《古宅之謎》、《紅色飛行員》、《超人(第二集)》、《首都消失》、《伊豆舞女》、《片山刑警在海島》、《亂世冤家》、《沒有陪嫁的新娘》、《合法婚姻》、《男子漢們》、《警官的諾言》、《大象音樂會》、《健兒春色》、《舐犢情深》。
9. 1988年,《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故鄉行》、《各得其所》、《山魯佐德的又一夜》、《特殊警察》、《神射手》、《冰與火》、《復仇的火焰》、《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莫斯科之戀》、《傷痕累累的勛章》、《美元迷》、《佐羅新冒險》、《我的朋友流浪漢》、《藍色行動隊》、《優駿》、《釣魚迷巧遇記》、《孤膽警探》、《片山刑警在山城》、《金錢與仇恨》、《昏迷》、《好事不成雙》、《碧海情》、《痴情鴛鴦》。
10. 1989年,《謎中之謎》、《神秘的黃玫瑰·藍寶石項鏈》、《八十年代灰姑娘》、《糊塗警官》、《鑽石胳膊》、《鏡子》、《印度先生》、《恐怖籠罩著城市》、《早安巴比倫》、《晚餐來的客人》、《水》、《生死之間》、《緝私特警》、《天網恢恢》、《良宵難度》、《危樓風波》、《清白的手》、《莫斯在廣播》、《電影悲歡曲》、《孤身復仇》、《情海冤魂》、《魂歸故里》、《無冕之王》、《約翰·施特勞斯》、《雙人舞》、《隨心所欲》、《命令027》、《內線人物》、《總統失蹤記》、《地震》、《二十四隻眼睛》、《偵探的故事》、《暴風勇士》、《有生命力音樂》、《出水芙蓉》、《都是引進的》。
㈤ 關於二戰經典戰役的觀後感700字
斯大林格勒戰役觀後感
作為這個世界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俄羅斯民族一直有著與其他文明截然不同的文化源流和民族性格。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音樂、美術、文學等方面,也通過電影這種復合藝術類型呈現在大銀幕上。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這一切藝術類型,都帶有濃厚的俄羅斯式的詩意,無論浪漫還是華麗,亦或是赤裸裸的殘酷。
《斯大林格勒》是由費多爾·邦達爾丘克執導的當代俄羅斯戰爭電影,作為俄羅斯早期功勛導演之子,家學淵源的邦達爾丘克在吸收了部分好萊塢電影精華之外,依然固執地堅持著,用俄羅斯美學與詩意來詮釋電影這門藝術。這部最新版《斯大林格勒》濃墨重彩,敘事沉穩,充滿了俄羅斯電影所獨有的特徵,深沉而悲憫,即便是在描述一整個民族歷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依然充滿了希望與同情,令人沉浸其中,久久無法忘懷。
不同於前蘇聯時期大而全的電影模式,新版《斯大林格勒》以戰史上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樓」為原型,從小處著手,刻畫了五位身份、背景各異的蘇聯戰士與一名小女孩純潔的戰時愛情,以及他們之間那超越了男女之情的偉大情感。與之相對應,按照好萊塢人性化原則,影片同時也安排了一對德國軍官與俄羅斯女人之間的「斯德哥爾摩式」的悲劇愛情,以此作為陪襯。
雖然與時俱進地採用了IMAX3D制式來完成本片,同時在電影細節處也有不少對好萊塢電影乃至華語動作片的借鑒,但是整體而言,《斯大林格勒》還是一部標準的俄羅斯電影。氣勢恢宏的場面調度,色彩濃郁、華麗得好象油畫一般的每一幀畫面,以及緩慢卻牢牢抓住觀眾情緒的詩意化敘事節奏,甚至是在表現戰爭時,那種頑強不屈的精神,都帶有鮮明的俄羅斯文化特徵,充滿詩意,情感充沛而莊重。
從故事結構而言,《斯大林格勒》完全不同於好萊塢戰爭大片,以慘烈的河岸攻防戰開篇之後,影片迅速轉入膠著而又漫長的單兵作戰環節,而正是這漫長的過程中,導演娓娓道來,用充滿詩意的浪漫筆觸,精緻地刻畫了每一個角色,每一幀畫面,直到最後高潮部分的降臨。一般觀眾不容易接受的是,影片在最後高潮部分處理時的反其道而行之,情感和情緒遠大於直觀的視覺沖擊,想要象好萊塢電影那樣,享受一頓視覺盛宴的觀眾,看到這里或許會稍微有些失望,但是沉下心去仔細體會其中人物的命運和情感的話,或許才會更加懂得這部電影。
最後必須多提一句影片中,有關德國軍官與俄羅斯女人這條副線。盡管只是展現殘酷戰爭對於人性戕害的副線,但是這條副線或許也提供了最大眾化的敘事邏輯。尤其特別的是,整部影片當中,兩人之間始終語言不通,操著各自民族的語言,卻依然能夠在最後達成心靈的共識。那種糾結甚至對立的感情,也更加凸顯出戰爭的殘酷,以及人性偉大的光輝。其中不少的鏡頭和橋段完全喧賓奪主,極致浪漫,甚至可以單獨成篇。
㈥ 有沒有好看的關於二戰的歐美電影
我極為推薦《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絕對是是好萊塢所拍出的最偉大的電影,雖然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這部電影的經典地位卻與日俱增。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是一部南斯拉夫經典戰爭影片,該片曾讓許多年輕人熱血沸騰,「空氣在顫抖,彷彿天空在燃燒」是片中耳熟能詳的一句台詞。
《兵臨城下》法國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橋》南斯拉夫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
絕對是經典
l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經典電影
http://..com/question/10784738.html
㈦ 俄羅斯版老槍片名叫什麼
俄羅斯板的老搶米片,這個名字他就是叫老搶現在正在熱播鍾大飛是九點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