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拍攝的30部「朝鮮戰爭主題電影」
1.《鋼盔》(SteelHelmet,1951,台譯《南韓血戰記》)
2.《上刺刀》(FixedBayonets,1951)
3.《潛艇指揮官》(SubmarineCommand,1951)
4.《我需要你》(Iwantyou,1951)
5.《空軍軍校生》(AirCadet,1951)
6.《決不撤退!》(Retreat,Hell!,1952)
7.《零點差一分》(OneMinutetoZero,1952)
8.《中國冒險記》(ChinaVenture,1953)
9.《光榮旅》(TheGlorybrigade,1953)
10.《戰地天使》(BattleCircus,1953)
11.《戰艦英雄》(MenoftheFightingLady,1954年)
12.《戰俘》(PrisonerOfWar,1954)
13.《佔領高地》(TaketheHighGround,1954)
14.《血巷》(BloodAlley,1955)
15.《獨孤里橋之役》(TheBridgesatToko-Ri,1955,港譯《蜀孤里橋之役》)
16.《酷刑》(TheRack,1956)
17.《安娜波里斯傳奇》(AnAnnapolisStory,1956)
18.《沙場壯士赤子心》(BattleHymn,1956,港譯《軍人本色》)
19.《戰爭中的人們》(MeninWar,1957)
20.《時限》(TimeLimit,1957)
21.《獵人》(TheHunters,1958)
22.《戰地情焰》(BattleFlame,1959)
23.《豬排山》(PorkChopHill,1959,美國版《上甘嶺》)
24.《滿洲候選人》(TheManchurianCandidate,1962,港譯《恐怖分子》)
25.《獵戰》(WarHunt,1962)
26.《前進,海軍陸戰隊》(Marines,let』sGo,1962)
27.《萊克軍士》(SregeantRyker,1967)
28.《陸軍野戰醫院》(M*A*S*H,1970,港譯《風流醫生俏護士》)
29.《麥克阿瑟傳》(MacArthur,1977)
30.《仁川》(Inchon,1981)
㈡ 那部朝鮮佔領美國的電影叫啥
《紅色黎明》2012年的片子
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市,天空突降一群北朝鮮傘兵。這次毫無預警並且極其快速的空降,成功佔領了小鎮的大部分區域。此刻,市民們才意識到自己的家園已經受到了入侵。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一群愛國少年決定拿起武器保奮起反抗。海軍陸戰隊老兵傑德·埃克特(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Chris Hemsworth 飾)和他的兄弟馬特·埃克特(喬希·佩克 Josh Peck 飾)以及一群熱血青年,成功逃到樹林里的一個隱蔽小屋中,接受嚴苛而殘酷的訓練和培訓。他們組織成立了一個游擊隊,取名狼獾隊。為了將入侵者趕出自己的家鄉,保衛家鄉的人民,這群愛國少年憑借一己之力,與入侵者浴血奮戰,讓這座城市重獲自由!
㈢ 長津湖觀後感
長津湖觀後感(通用15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長津湖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慶小長假,我看了一部愛國大片叫長津湖。這部電影講述了1950年抗美援朝的故事,當時美國人想利用朝鮮作為跳板來進攻。中國中國人民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派出了以彭德懷為總司令的志願軍來幫助朝鮮人民抵抗美國。
雖然180分鍾的電影講述不了整個抗美援朝的故事,但還是展現了志願軍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赤子心,每位戰士的話都讓後人銘記在心中。
電影重點講述了七連的戰士們。他們敢於戰斗不怕犧牲,其中戰士們的行動讓我印象深刻,美國戰斗機扔下的炸彈是根據標識的引導,但他們不顧疼痛硬生生的用身體扛過去了。
美國人進攻長津湖等著他們的,不是危險的炮火,而是寧願凍死,也不願違抗命令的戰士,洋人們羞愧難當,我們有我們堅強的戰士,但是他們只有互相嫌棄,還等著開飯的士兵。
我們要學習志願軍的愛國精神,執行命令的精神,不怕犧牲保家衛國的精神,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的和平統一,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共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戰爭題材的影片,我感受到了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艱辛。
山林間日夜行軍,冰天雪地里埋伏,敵人轟鳴的飛機,亂石堆里血肉模糊的屍體,就算這樣,戰士們也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最令我難忘的鏡頭是在惡劣的條件下,志願軍戰士穿著薄棉衣,啃著凍成石塊一樣的土豆,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等待著向敵人發起沖鋒的命令。在同一時刻,那些美軍喝著咖啡,吃著罐頭、牛排、巧克力,穿著又厚又暖的軍裝,享受著「感恩節」的快樂。這與我軍的生活條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讓我看到了志願軍戰士們嚴守紀律,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盡管美軍裝備先進,但最終被打得落花流水。當他們逃躥的路上遇到「冰雕連」的時候,敵人也忍不住敬了個軍禮。我想,他們從這里或許看出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現在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上經歷的恥辱,好好學習,將來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慶節,電影《長津湖》上映,我和我的家人朋友一起去觀看了電影後,有了許多感觸。
滲檔這部電影使我對抗美援朝的歷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同時也進一步體會到了革命先輩的不易。影片中很多情景讓人潸然淚下。他們不僅要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惡劣環境中行軍;更要在行軍的途中防禦敵軍空中襲擊,時刻都處在危險中!
姿喊晌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電影中的戰爭場面相當的恢宏闊大,殘酷逼真,槍林彈雨中彷彿一架架飛機就正從我頭頂掠過,一顆顆手榴彈向我穿透而來,身臨其境般不由得跟著揪心緊張起來。我同時由衷地感受到現在生活得來不易,「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會由我們的下一輩來打」讓人淚目。這是一部電影,還是一段歷史,更是一場致敬。只要我們記得,他們便會永生。
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先輩用血肉為我們拼下來的,我們覺得新時代離戰爭很遙遠。是因為有一群可愛的人在守護我們,守衛國家,所以我們要帶著感恩,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國慶假期,我看了一部愛國主義電影——《長津湖》
這部影片講的是1950年美軍想佔領朝鮮,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知道這場戰役必將唇亡齒寒,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於是在沒有戰機,沒有坦克,也沒有任何跡鋒先進的武裝設備的情況下還是決定出兵抗美援朝。
中國軍人穿著單薄衣服,吃著能磕掉牙的土豆,而美國軍人卻穿著厚厚的棉衣,吃著熱哄哄的咖啡和噴香的烤鵝,在這么大的差距下,更顯現出了中國軍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這場戰役中,也出現了一批批舍己為人的英雄,比如運走標識彈的「雷爹」,捧起炸葯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年僅19歲就上戰場的伍萬里……他們都是我們祖國的驕傲,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此外,有129名志願軍戰士在零下40度的惡劣天氣下被凍成了「冰雕」,但還是擺著准備開槍的姿勢,沒有一名軍人背向敵人的。看到這一幕,我忍不住留下了敬仰的眼淚,美國軍官也被震撼了,向著「冰雕連」深深的行了個軍禮。中國軍人這種堅韌意志和犧牲精神,讓人敬佩!
如果可以的話,我要告訴英雄烈士們,我們現在國家繁榮昌盛,老百姓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世界太平,再也沒有戰爭,再也沒有被割掉的土地……謝謝您們!
長津湖講述的是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戰役,東線部隊以鋼鐵般的意志,扭轉戰局,為長津湖戰役做出巨大貢獻的故事。
這裡面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感恩節的`時候,美國軍營的士兵吃著火雞,甚至還可以喝到咖啡,而中國的戰士們卻在雪地里啃著冰冷的土豆。在這種差距懸殊的戰斗中,中國人竟然贏得了勝利。我們眼中看似晦澀的知識點,是他們風雨飄搖的一生,是他們連屍體都無法完整的交給親人,卻為革命獻身的一生。這樣的英雄是值得我們後輩一直銘記的,我們所崇拜的也應該是這樣保家衛國的英雄。
在美國的士兵吃火雞時,兩個士兵的對話也讓我感觸很深:「明年感恩節一定請你到我家去」。「好,要是我們能活著回去的話」。
這讓我想到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信》中的一句話: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那些美國的士兵肯定也不希望戰爭,肯定渴望光明與和平,但是在大的勢力下,他們只能選擇屈從。這可能是美軍最後失敗的原因之一,士兵們是因屈服統治者的野心而作戰的,而中國革命者是為守吾土而奮不顧身,為了他們的下一代不再有戰爭,這種信念支撐他們無所畏懼的迎著敵人的炮火沖去,最終取得的了戰斗的勝利。
星期日,作文班的老師帶我們去龍城影院看《長津湖》,看完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講述了,1950年是朝鮮有記錄以來最冷的一個冬天,最冷溫度為零下54度,志願軍第九兵團傷亡19202人,凍死4000餘人,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堅強和不畏強敵的戰斗精神,打退的美軍最精銳的部隊,收復了「三八線」。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雷排長,在美軍飛機放出標識彈時,他為了不讓戰友們受傷,開車把標識彈送到美軍總部,結果在路上,被敵軍用大炮把車炸翻了,車把腿壓住了,最後英勇犧牲了。
在生活中,雷排長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應該像雷排長一樣,從小立下志向,從現在做起,長大為祖國做貢獻。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的懶惰,我要努力學習,向優秀的同學學習,多練習,記單詞,這樣,我相信我可以克服懶惰這個壞毛病的。
我們今天的大好河山繁榮昌盛,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
今天我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長津湖,這個電影主要講的是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戰役。
電影開始,最開始的畫面是美軍在仁川登陸,拉開了朝鮮戰爭的序幕,之後是毛主席決定出兵朝鮮。
之後由吳京扮演角色伍千里和有易烊千璽扮演的伍萬里陸續出場隨著他們上了火車參加朝鮮戰爭電影正式開始。在途中伍千里他們乘坐的列車遇到了特殊情況只是停下了一會就受到了美軍的狂轟亂炸看到這,我心裡想;『革命先輩們在這種情況都能獲得勝利,真是太不容易了』。之後伍千里他們所在的部隊為了隱蔽就化整為零向長津湖集結。
在路途中,伍千里還率領他的七連配合友軍摧毀了敵人的信號塔。之後他們便隱藏在長津湖附近,直到他們發起總攻,其中還有一個片段,講述的是感恩節期間,美國士兵在軍營里吃烤雞,而志願軍戰士卻吃著凍乾的土豆,這體現了志願軍戰士們的辛苦。
最後,在總攻中,又有一個人為了掩護部隊犧牲了之後影片漸漸結束。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明白了革命先烈的辛苦與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但就像楊根思烈士說的一樣;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當我看完《長津湖》,心中的感受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感動。為什麼會感動?因為電影的內容太精彩,太真實了。
1950年10月3日,美國為達到侵略我國的目的,對我們的鄰國朝鮮發動了戰爭。為了保家衛國,毛主席一聲號令,還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朝鮮戰場上。10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入朝作戰。
國家,就是這兩個字,讓戰士們敢於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戰,他們抱著炸葯包,和敵人同歸於盡!
《長津湖》這部電影很真實,戰士們也會害怕,也會恐懼,也會說疼,但他們為什麼不放棄呢?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打這一仗,子孫後代也要去戰爭。只有打勝仗,才能換來和平與穩定。
所以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建設祖國!
9 月30日上映的電影《長津湖》,影片陳述了新中國成立不久,在我國北邊有不穩定因素,嚴重威脅著我國安全,美國人的野心不局限於朝鮮,如果佔領了朝鮮以後,以朝鮮當跳板,對我國將是嚴重威脅,也將是被下一個發動攻擊的對象,同時朝鮮的領導人聯系了中央政府,請求支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黨中央作出了英明的決策--抗美援朝。
電影以七連的連長伍千里和他的弟弟伍萬里作為切入點,講述了支援朝鮮戰爭的一個局部,重點就在長津湖一個地方。
這部電影我看到是更多的歷史,我國支援軍們英勇善戰,雖然武器裝備比起美軍差太多,就連後勤保障也跟不上,依然堅守陣地,哪怕是凍成冰雕人,也沒有退縮過。
此片拍出了戰爭的殘酷,拍出了我中國人民解放軍支援朝鮮戰爭的英勇無畏,敢打必勝的精神,保衛祖國的信念。本人看著大為振奮,有這么一支有信仰的軍隊真的是不可戰勝的。
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是那些千千萬萬革命先輩們用獻血和生命奪取的和平。
感謝先輩們!致敬先輩們,您們將永垂不朽!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民族,外國勢力絕不能低估了中華民族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長津湖》,我深有感觸,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二次戰役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三個軍,在艱苦的條件下,與裝備先進的美軍作戰,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記錄。迫使戰功顯赫的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確退」
先烈們用生命保衛家園,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鏡頭,第一個是毛澤東之子毛岸英,為了拿地圖而犧牲。我想到毛岸英為了來朝鮮與彭德懷說的話「別人家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戰場,我毛岸英憑什麼不去?」我從這句話感到毛岸英已經做好了以身殉國的准備,他為了國家,顧全大局,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第二個是影像是最後凍僵在戰壕里的戰士,他們就算犧牲,也絕不放棄任務。
這種精神是美國人打不敗的,所以讓美軍輸的心服口服。
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全景式再現了這場驚天動地、艱苦卓絕的戰爭。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拐點,此戰之後,不僅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以南,更徹底扭轉了戰爭態勢。同時,這也是中美兩國王牌軍團一場載入史冊的殊死決戰。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為了讓我們後輩不用再打戰,再面對苦難」,電影里寥寥幾句話,已經交代好,我們先輩為什麼要打這場戰爭:為了讓外國人覺得中國人不好欺負,給後輩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除此之外,對於我們的先輩在戰爭路上吃過的苦,也都有細節一一展現出來。當看著美國兵吃著炸雞和咖啡,而我們的先輩卻只能在零下幾十度的山頭啃硬邦邦的土豆時,我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
今天晚上,我和姐姐觀看了一部紅色電影,名叫《長津湖》,裡面講了抗美英雄,保家衛國的故事,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抗美英雄舍小家,為大家勇於獻身的精神。
其中,有兩名英雄特別善於動腦,他們是伍萬里和雷公(也叫雷爹)。下面就讓我來介紹吧,伍萬里和其他抗美英雄,一起來到被美國人占據的地方,准備搶回來。到了那裡有一個美國人,穿戴著中國的衣服和帽子,讓人看不清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幸好伍萬里眼睛尖,要不然其他人的性命可能就沒有了。雷爹他看到標識彈,於是,雷爹就把標識彈放到車上,開到美國的區域,因為在黑暗中,美軍飛機還以為這也是中國區域,於是又開始猛烈的轟炸著,結果炸了自己人。
最後,美國人到雪山,發現有好多個中國人在打仗中凍在了雪山上,美國國軍對我國這種精神佩服不已。
看完電影,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想贏,就不能放棄。
《長津湖》是一部講述抗美援朝中,關於長津湖戰役的紀錄片。
電影講述了這場抗美援朝時期,在長津湖所展開的震驚世界的戰役。而這次戰役改變了整個朝鮮戰場的發展格局,這一戰,還讓美國軍隊經歷了一場最為慘烈的敗退。
即便那時無論是武器還是技術和裝備,都不如美國,可先輩們對祖國的熱愛,卻很堅定。他們們穿著單薄的衣服,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溫度中戰斗,他們拿著最為普通的槍,用生命與坦克、大炮和飛機一決上下,很多人在戰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充足的生活來源,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必須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歷史已留過去了,但我們必須銘記歷史,不忘恥辱,好好學習,長大努力工作,為建設現代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這和平的時代,我們可能沒有見過戰爭模樣,有多麼的恐怖。知道,今年《長津湖》電影的上映。講述了七連戰鬥力在和美軍攻打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清晰地感受到那些革命軍的偉大和戰場上的殘忍。
在當時美國的裝備可算是最厲害的。看看圖片上哪些戰斗機。一個小小的口子里出來的卻是一堆炸彈。別看它小,碰地就是一個巨大的蘑菇雲出來。稍微碰到你就一命歸天。心想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裝備相差那麼大,是那麼的懸殊。但是那些戰士就是用不想像的毅力和意志完成了一個奇跡,將美國擊退。
還記著影片那些被冷冽的寒雪凍成冰雕的烈士嗎?為了堅守崗位一直沒有動,在-40度的低溫。他們的遺體被凍住也依然拿著步槍。凍成了最美麗的雕冰讓我們永遠的記住他們。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將自己對新中國的愛和對人民的愛,永遠埋在厚厚的大雪下,是他們的犧牲換來我們的現在美好的生活。這些讓人淚流滿面的舉動不僅震撼了我們也讓那些美國敵軍們震撼了,他們也不盡那些犧牲的烈士敬禮。
看完電影《長津湖》後,我感觸頗深。
從電影的開篇,我了解到美軍要越過三八線,攻打朝鮮,這種舉動讓我非常氣憤。而且他們的將軍—麥克阿瑟還說,可以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斗。所謂「唇亡齒寒」,經過商議,我們國家決定抗美援朝。
隨即,我們的部隊出發了。經過各種防線和哨兵,我們到達了美軍大本營。當看到美軍豐富的食物和先進的裝備時,我深刻懷疑他們是從現代拿物資過去的呢。但這並未嚇到我們勇敢的志願軍戰士。雖然我們沒有豐盛的食物和先進的裝備,但我們有勇氣、毅力和智慧。志願軍們盡管一整天里只能吃著凍得像冰塊一樣的土豆,也堅持戰斗著。
經過長時間的堅守和奮戰,志願軍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另一個營地,也就是美軍軍隊機場,麥克阿瑟聽說營地被攻佔後,連忙讓軍隊撤退。最終,我們粉碎了麥克阿瑟要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斗的想法,把他們打回了三八線。
我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戰士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我們打仗,就是為了不讓下一代打仗。」希望世界永和平,人類遠離戰爭!
;㈣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朝鮮攻打美國本土(我個人是絕對不信的)是美國人拍的,叫什麼戰爭。求電影名字。
電影是紅色黎明
劇情簡介:
美國華盛頓的天空有一群外國傘兵從天而降,而他們之所以能順利空降是因為美國已經受到了入侵,這次攻擊是快速並毫無預警的,市民們發現他們的家已經被佔領
於是一群愛國青年決定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國家,他們接受了培訓,並成立了一個游擊隊,他們保護彼此,更為了讓這座城市重獲自由。
紅色黎明基本信息:
根據米高梅1984年的一部同名動作片改編,講述朝鮮人民軍入侵美國小鎮,幾個美國青少年憑借一己之力擊敗了「敵人」的故事。
這部影片本來應該是米高梅發行的,但他們不願再碰這塊燙手山芋,現在這部影片由FilmDistrict公司發行,屬於動作槍戰片,同時富有科幻色彩,又名《赤色黎明》。
㈤ 從好萊塢大片看白宮安全:攻陷白宮是否可能
作者:雕鴞
在好萊塢爆米花大片《白宮陷落》中,講述了一個「朝鮮極端分子靠著內鬼里應外合佔領白宮,超級特工班寧以一己之力拯救總統」的俗套動作英雄故事。
不過,憑借著有趣的設計和傑拉德•巴特勒的精彩表演,這部電影仍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是,這部看上去「邏輯嚴謹」的好萊塢大片中呈現的攻陷白宮手段,在現實角度看來是否可行呢?
電影中的白宮陷落
在電影中,進攻者用來癱瘓白宮外圍防禦的最強火力,是一架虛構的AC-130炮艇,在它成功擊落兩架前來攔截的F-22戰斗機、躲開白宮發射的防空導彈後,用四門20mmM61轉管機炮對白宮屋頂的狙擊手和草坪上的特勤局特工造成了巨大的傷亡,雖然它最終被擊落,但它仍然為地面進攻提供了顯著的支援作用。
隨後,地面進攻者在兩輛由垃圾車改裝而來的「機槍運載車」的掩護下,成功將白宮外的特勤局特工擊潰,將交戰區域轉移到了白宮內部,最終成功憑借火力優勢全滅了特勤局人員。
再加上韓國代表團和白宮安全人員中的內鬼,使得總統、國防部長等高官和白宮地堡一道落入了敵人之手,看似堅不可摧的白宮就這樣在短時間內陷落了。而此時,負責守衛白宮的快速反應部隊才姍姍來遲,面對如此棘手的局面頭疼不已。
來歷不明的炮艇機
我們從頭開始分析。那架噴塗著美國空軍標志的AC-130炮艇機,它提供的火力打擊可以說是直接導致了白宮的陷落。但是,在現實中,美國空軍的AC-130炮艇機全部隸屬於空軍的特種作戰聯隊,一部分在海外執行任務,而另一部分則部署在國內進行休整。這款合計建造數量沒超過50架的炮艇機可以說是美國空軍特種作戰聯隊的大寶貝,怎麼可能輕易落入敵人之手。
而且,在華盛頓特區周邊並沒有哪個空軍聯隊擁有AC-130炮艇機,這就意味著它必然是從本土的某個機場起飛的——畢竟它不能在大西洋上起飛。
從2005年開始,白宮上空成為了絕對的禁飛區,任何意圖靠近華盛頓空域的飛行器都將遭到警告攔截,即使是美國空軍自己的軍用飛機也不例外。因此,電影中的這架AC-130幾乎快要飛到白宮上空才遭到攔截,這是非常不合常理的。
扯淡的防空
在電影中,這架AC-130擊落了兩架前來攔截的F-22戰斗機。但在實際的攔截程序中,一架戰斗機會跟在潛在威脅目標的後方,持續用雷達鎖定它,另一架戰斗機才會進行伴飛警告,以便在潛在威脅目標做出任何威脅性舉動後第一時間將其擊落。但顯然,電影導演沒有這么安排,要不然這片子也沒法拍了。
更扯淡的是,在這部電影中,整個華盛頓的防空系統幾乎和癱瘓了一樣,對肆虐的AC-130沒有任何反應。在現實中,白宮及其周邊防空單位使用的NASAMS陸基中遠程防空系統,使用的攔截彈則是陸基版的SL-AMRAAM導彈。
這款導彈還有一個更著名的代號——AIM-120系列空空導彈。該系列導彈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中程空/地對空導彈之一,最大飛行速度可達4馬赫,制導方式則為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制導(而不是電影中的紅外導引頭),有效射程超過75公里,理論上可以對任何在中低空飛行的軍事單位構成巨大威脅,更別說AC-130這種很容易被打下來的脆皮慢速攻擊機。
至於這架超神的AC-130在電影中憑什麼靠著一輪熱焰彈+箔條干擾就能躲開攻擊並引爆導彈,而白宮防空系統又為什麼不繼續還擊,那恐怕就要把編劇抓出來問個究竟了。
而且,快速反應空中單位所部署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距離華盛頓僅八英里,那裡隨時都有兩架隸屬於處於隨時可以起飛狀態的F-16戰斗機(不是F-22)在等待著保衛首都空域。
不過在電影中,導演故意讓美國空軍處於智商掉線的狀態,因此這架AC-130才能在華盛頓大開殺戒。如果要用現實的眼光來看,這一段劇情相當扯淡—— 放在現實中,它壓根飛不到華盛頓就會因為拒絕回應而被揍下來 。
特勤局特工
這部電影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它把負責保衛白宮和總統的特勤局特工描寫地跟智障一樣,在面對占據了火力優勢的敵人時,這些手持手槍和沖鋒槍的特工紛紛熱血上頭,端著槍就沖了出去,直接成了槍下亡魂——要不然怎麼體現主角的英勇?
但事實上,聯邦特勤局成立於154年前,是美國 歷史 最悠久的暴力機關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執法體系內公認最擅長安保工作的單位。
雖然特勤局很樂意招募律師、語言專家等專業人才,但負責白宮安保的特工基本來自高強度執法或軍事單位,如美國陸軍的三角洲、游騎兵(電影主角就是)或綠貝雷,海軍的特種作戰研究大隊和海豹突擊隊,以及聯邦調查局的人質救援隊、緝毒局的FAST小隊等等。
據白宮安保人員艾倫•瓊斯透露,白宮的安保隊伍中甚至還包括了聯邦執法人員中前十名的手槍射手……這么一群富有戰斗經驗同時還接受了專門的安保培訓的精英戰士會在火力弱於對方的情況下沖出去白送命嗎?拿腳趾頭想都能想到答案。
而且,特勤局特工並不僅僅呆在白宮內部——在距離白宮不遠的財政部等多個政府機構都有特勤局的快速反應隊伍在待命,還有部分便衣特勤局特工會在白宮附近「閑逛」,一旦白宮遭到襲擊就會迅速做出反應,對武裝分子實施包圍,為撤離總統爭取時間,而非像電影中呈現的「武裝分子單方面向白宮推進」。
快速反應部隊
在電影中,快速反應部隊抵達白宮現場的時間是15分鍾,但實際上,這個時間會極大地縮短。特勤局曾用一支「紅隊」測試白宮遭到襲擊後,快速反應部隊需要多長時間抵達現場,答案是:不到10分鍾。即使算上直升機的准備時間,駐扎在周邊的快速反應部隊基本能夠在5分鍾到10分鍾的時間內乘直升機飛抵白宮,而不是像電影中那樣,一定要和裝甲車同步行動。
如果同等規格的武裝襲擊發生在現實中,特勤局特工只需要依託白宮的防彈建築和門窗進行抵抗超過五分鍾,就能等到快速反應部隊的支援——如果特勤局的精英特工們沒有把進攻者全乾掉的話。
總統地堡
事實上,在電影中體現的白宮內部防禦也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如果白宮在現實中遭到襲擊,特勤局人員是不可能將外國領導人、外國安全人員和總統一道帶入總統地堡的。
在白宮工作超過15年的布雷特•戴利指出,在白宮安全規則中,一旦緊急情況發生,總統會在安全人員的護送下進入地堡,而外國領導人和副總統將通過白宮的地下通道(他們真的挖了這玩意),被特勤局護送前往附近的艾森豪威爾大樓或其他建築的地下掩體進行躲避。但如果電影真按這么拍,那些武裝分子根本連總統的毛都碰不到。
如何攻陷白宮
關於白宮的安保措施,內容可以說是比天上的星星還多,要一一列舉是不可能的。其實,在這部電影中,攻陷白宮的方法已經算是相對可圈可點,包括率先殺死白宮樓頂的反狙擊小隊、用垃圾車堵塞白宮進出通道以及用RPG摧毀白宮的防彈玻璃大門等等,但顯然編劇和導演對白宮乃至整個華盛頓特區的安保系統缺乏全面的理解,才會鬧出笑話。
曾在游騎兵部隊服役的丹•霍利迪(化名)表示,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兩撥低智商武裝分子在對射,以體現主角的英明神武。這幫朝鮮武裝分子甚至連夜視儀都沒有。想要攻陷白宮,靠火力有限的武裝分子外部強攻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使用飛行單位進行火力壓制更是天方夜譚:因為你必須騙過多個部署在不同基地的防空部隊,還得突破華盛頓特區的防空網。尤其是在9.11事件後,美國人對這種來歷不明的飛機可敏感得不得了。
他認為,想要強行攻陷白宮,就必須上升到戰爭的規模,在用飽和火力癱瘓白宮防空系統、用大量地面部隊牽制特區快速反應部隊後,再動用無人機和特種部隊對白宮實施突襲——但話又說回來,都打到那份上了,還不如直接對白宮扔精確制導炸彈呢。
㈥ 電影《長津湖》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極寒嚴酷環境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扭轉戰場態勢,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與美軍在朝鮮長津湖地區交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將美軍1個多師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餘人,扭轉了戰場態勢。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是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戰,而中國人民志願軍也付出了慘痛的犧牲,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極端天氣中,很多先烈是以端著槍的姿勢被凍僵,體現了志願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凍成冰雕也不退縮的革命精神伍千里
演員 吳京
七連連長,編號162,哥哥伍百里的陣亡,是他內心最大的傷痛。伍千里經歷過數次戰斗以及生死考驗。他是一個連長,更像一個兄長,要照顧整個連里的157名戰士。伍萬里
演員 易烊千璽
七連新兵,編號677。他叛逆倔強,嫉惡如仇。偷偷跟著哥哥來到部隊參軍,從一個完全不會打槍的農村孩子,成長為一個時刻緊握著鋼槍的戰斗英雄。談子為
演員 段奕宏
三營營長,是一個戰斗英雄,也是經驗豐富的老兵,勇猛善戰。他是伍萬里的人生導師,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男人。在與美軍「肉搏」之後,他活了下來。梅生
演員 朱亞文
七連指導員,編號135,籍貫上海。他文武兼備,智勇雙全。是個有謀有略,懂英文,活得精細的城裡人。雷公
演員 胡軍
七連炮排排長,編號017,籍貫山東。他恩威並施。戰友稱他為「雷公」,是個超期服役的老兵,他經驗豐富,在連里是個老當益壯的炮手,他把七連的戰士,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余從戎
演員 李晨
七連火力排排長,編號221,籍貫四川。他陽光樂觀,笑口常開,是從內心散發快樂的戰士,在戰場上是沖鋒勇猛的火力擔當。平河
演員 韓東君
七連神槍手,編號280,籍貫江蘇。他沉默寡言,外冷內熱。在戰場上百發百中,彈無虛發,低調的實力派,人狠話不多。
㈦ 《跨過鴨綠江》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跨過鴨綠江》主要講述的就是志願軍們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的故事,該影片完美的還原志願軍在艱苦環境下堅持作戰的史實。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戰士們依舊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守護著我們的國家,而這部電影也是還原了真正的歷史事件。通過這部影片我們可以更好的去了解當初的那段歷史,所以在電影上映之後,我個人是比較推薦大家去影院觀看的。
實際上整個影片就是圍繞著這樣子的一個大背景展開的,一直到1953年的7月27日,雙方才正式停戰。毫無疑問,在這場戰爭當中,中國志願軍用自己的鮮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