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作者電影
法國新浪潮運動中提出「作者電影」的口號,即「拍電影,重要的不是製作,而是成為電影的製作者」。電影採用低成本製作:啟用非職業演員;不用攝影棚而用實景拍攝;不追求場面刺激和戲劇化沖突。影片在表現方法上,廣泛使用能夠表達人的主觀感受和精神狀態的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甚至使用違反常規的晃動鏡頭,打破時空統一性的「跳接」、「跳剪」等。還採用一些以人物為對象的使用輕便攝像機完成的跟拍,搶拍以及長焦、變焦、定格、延續、同期錄音等「紀實」手法,將「主觀寫實」與「客觀寫實」相結合。電影帶有強烈個人傳記色彩。
『貳』 作者電影特徵
在法國新浪潮的浪潮中,誕生了一種獨特的電影理念,被稱為「作者電影」。其核心理念在於電影創作的本質,而非華麗的製作過程,即「電影的製作,更重要的是創作者的身份」。這種電影傾向於採用低成本策略,比如使用非職業演員,摒棄傳統的攝影棚,轉而在真實環境中取景。它並不追求視覺上的震撼和戲劇性的沖突,而是著重於情感的深度表達。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電影廣泛採用各種創新技術。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和自然音響的運用,使得影片能深入描繪人物的主觀感受和精神世界。有時,電影還會打破常規,使用晃動鏡頭,打破時空的連貫性,通過「跳接」和「跳剪」手法來展現非線性敘事。此外,跟拍、搶拍以及運用長焦、變焦、定格等「紀實」技巧,將主觀的個人視角與客觀的真實記錄巧妙融合,形成「主觀寫實」與「客觀寫實」的交織。
作者電影的特點鮮明,它們往往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彷彿是創作者的個人傳記,每一幀都充滿了個人的情感和思想印記。這樣的電影,盡管在形式上可能不那麼主流,但卻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度,贏得了觀眾和評論界的關注。
『叄』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起源
產生於1958年的法國。當時安德烈·巴贊(Andre Bazin)主編的《電影手冊》聚集了一批青年編輯人員,如克洛德·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等50餘人。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他們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繪現代都市人的處境、心理、愛情與性關系,與傳統影片不同之處在於充滿了主觀性與抒情性。這類影片較強調生活氣息,採用實景拍攝,主張即興創作;影片大多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表現手法上也比較多變。
1958年是「新浪潮」的誕生年,有兩部處女作問世:特呂弗的《四百擊》與夏布羅爾的《漂亮的塞爾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呂弗憑《胡作非為》在當年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肆』 法國新浪潮電影新浪潮運動的流派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通常被劃分為三個主要流派,分別是新現實主義美學的倡導者、"作者電影"的旗手以及"左岸派"的創新者。
首先,電影評論家巴贊在《電影手冊》中推崇新現實主義,高度贊揚其紀實美學成就。他認為電影應深入探索人的內心世界,包括奇幻和想像,這與好萊塢側重於講述故事的電影本質有所不同。
接著,"新浪潮"電影倡導者提出"作者電影"的理念,強調電影創作的重點在於創作者本身,而非製作工藝。他們採用低成本製作,如啟用非職業演員、在實景拍攝,追求的是真實感而非戲劇性的場面。電影手法獨特,運用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等表達主觀感受,以及打破常規的鏡頭技巧,如"跳接"和"跳剪",展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和傳記色彩。特呂弗的《四百下》(1958)和戈達爾的《精疲力竭》(1959)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另一方面,"左岸派"電影注重內心現實與外部現實的結合,通過剪輯手法如跳剪和循環剪輯,打破時空界限。他們重視自然音效、台詞和音樂,採用職業演員,同時在攝影上講究構圖和布光,賦予作品濃厚的文學和戲劇色彩。阿倫雷乃的《廣島之戀》(1959)和《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以及高爾比的《長別離》都是這一派的典型代表。
法國新浪潮電影指法國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電影製作及創作傾向,其中不少新導演都是《電影筆記》雜志的影評人,包括重要的導演如尚盧高達、法蘭蘇瓦楚浮、克勞德夏布洛、賈克希維特等人,他們大都崇尚個人獨創性,表現出對電影歷史傳統的高度自覺,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不論在主題上或技法上都與傳統電影大相徑庭。代表作如亞蘭雷內的《廣島之戀》(1959)和尚盧高達的《斷了氣》(1960)等。
『伍』 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作品
有克羅德·夏布洛爾的《表兄弟》和《漂亮的塞爾日》是新浪潮的最早作品,緊接著有特呂弗的《四百下》,阿蘭·雷乃的《廣島之戀》,後來,1960年及以後,又出了讓-呂克·戈達爾的《精疲力竭》,埃里克·侯麥的《獅子座》,最後有雅克·里維特的《巴黎屬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