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電影是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二戰題材: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第九日 Neunte Tag, Der (2004)
帝國的毀滅 Untergang, Der (2004)
聖戰士 Saints and Soldiers (2003)
追風戰士 Windtalkers (2002)
珍珠港 Pearl Harbor (2001)
兵臨城下 Enemy at the Gates (2001)
U-571 (2000)
心靈DJ Jakob the Liar (1999)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兄弟連
----------wmj007整理---------------
德國題材《從海底出擊》,是最經典的潛艇電影,比目前所有的潛艇電影都寫實,片長190多分鍾,信息量大,U艇內部實拍,充分展現「海狼」的威力。好看。
美國題材《紅色風暴》,此片寫的是美國戰略核潛艇在臨戰狀態下的故事,比較寫實,但帶有一定商業片的味道。而且不是在潛艇內部實拍,但搭景做的比較好。
PS:挖苦幾部外行潛艇電影。
《U-571》非常垃圾的商業片,連U艇的基本外形都沒整清楚,就敢拍U艇電影。更喜劇的是,讓魚雷擦著潛艇外殼射過都不爆炸。好象魚雷是地雷。深水炸彈就在潛艇旁邊爆,可就是炸不爛潛艇,導演沒一點物理常識。5-6個人就把U艇開走了,還能打仗,好象U艇自動化程度比現在的最高級潛艇還高。
《K-19寡婦製造者》 哈里森·副特拍的爛片,完全站在挖苦諷刺K-19的角度去拍的,把K-19鈦合金核潛艇 拍成了 刀形船首的二戰老潛艇。這個片子從軍事愛好者的角度看,完全就是一個外行拍的商業垃圾片。連K19的外形都沒整明白,而且很象政治宣傳片。
《獵殺紅色十月號》 整個故事非常精彩,片中出現了蘇聯台風級,美國落山雞級 和蘇聯K-1級,但都是電腦做出來的(水下航行部分)。搭景搭的比較好,但是把台風級說的太沒用了,把美國落山雞級說的太神奇了。整個潛艇之間的對抗,也有點似是而非。不過還勉強能接受。
參考資料:http://hi..com/007cn/blog/item/03e4d016641f8118972b43d9.html
B. 美國為何成為世界頭號的電影輸出國
好萊塢在美國的全球化戰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國電影的全球化不僅創造著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創造美國式的"世界趣味"。 隨著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和世界各民族利益相互聯系的緊密,20世紀以來,以軍事佔領和政治顛覆為手段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政策逐漸被歷史所遺棄,一種新的世界圖景開始出現:當世界各國紛紛走上現代化道路之後,資本和信息的全球流通便成為可能,隨著跨國資本、跨國企業和信息工業、媒介工業的迅速發展,民族國家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一個前所未有的一體化世界體系逐漸相成,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依賴其經濟力量和文化力量進入不發達國家開辟更具活力的市場,獲得更廉價的生產和生活資料,在創造利潤的同時創造一種消費意識形態--這就是所謂的後殖民主義狀態。 顯然,建立在"自由市場、公平競爭"基礎上的世界體系,由於各國國家的政治、經濟基礎本來的不平等而事實上形成了一個不公平的全球格局。正像一些西方學者所分析,當今的世界格局主要由三類國家和地區組成:1、"核心國家"(core states):美國同盟國歐盟和日本,在全球經濟中擁有某種"不分地區的權力";2、"邊緣地區"(peripheral areas):具有依附性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基本屬於"毫無權力的地區";3、"半邊緣地區"(semi-peripheral areas):介乎於核心國家和邊緣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角逐之間。核心國家的優勢是建立在對半邊緣和邊緣地區的剝削上的,而半邊緣地區則在被核心國家剝削的同時也剝削著邊緣地區,邊緣地區則尋找機會超越半邊緣地區而靠近核心。就在這種"不分地區的權力"與"毫無權力的地區"的不均衡關系網路里,世界體系成為在核心國家的支配下各國各地區為本身地位而斗爭的領域 。而美國作為實力最強的經濟大國和最主要的核心國家,其在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格局中所佔有的優勢地位是顯而易見的。 近年來,美國經濟在新經濟支持下強勁增長,其軍事力量在前蘇聯解體以後也舉世無雙,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甚至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控制。正是這樣一種地位,促成了美國的國家政策和自我定位,美國政界和學術界不少人提出美國追求世界"單極化"是歷史必然。被小布希委任為安全顧問之一的華盛頓大學教授威廉·沃爾福思在2000年大選時發表題為《單極世界的穩定性》文章,明確認為"美國在目前國際體系中的支配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美國占支配地位的單極世界可以避免兩極世界或多極世界為爭奪領導地位而發生的無休止的爭奪"等等。從小布希與戈爾的三場電視辯論和競選綱領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代表人物對追求世界"單極化"的策略雖然不同但立場並無分別,雙方都認為美國"超強的綜合國力"、長期奉行的"國際道義"和"現實的國家利益"三大因素決定了美國在新世紀"領導世界"的地位。 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文化產業,特別是電影一直都是舉足輕重的棋子。當文化成為一種產業以後,其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相互重疊,文化產品的全球輸出不僅能夠擴展經濟市場,獲得大量的經濟利潤,同時也可以通過文化媒介承載美國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通過文化來銷售商品,通過商品來宣傳文化,文化即商品,商品即文化,文化商品在獲得現實利益的同時也在創造廣告意義,那些影像、聲音、文字、圖畫、造型都共同開發著美國政治經濟的廣大市場。正是因為文化產品具有這樣一種特殊意義,美國一直努力達成文化產業的全球化,特別是被看作最有國際傳播效果的電影的全球化。 早在30年代,美國政府就意識到,電影和其他大眾文化都不僅具有產業意義,而且對於宣傳美國政治、文化和擴大經濟影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輸出可以影響到其他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歷史意識、社團意識、宗教意識以及文化意識、甚至語言,淡化甚至重寫這些地區的傳統和文化,從而創造新的民族文化記憶,促使其與美國的信念和價值融合。所以,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美國便通過各種政治和經濟手段向全世界推銷電影和推銷電視節目、錄音唱片以及其他大眾文化產品。在羅斯福執政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好萊塢電影則成為推銷美國形象、美國民主,進行政治宣傳的重要工具 。 好萊塢的全球化策略與中國電影的發展 來自: 免費論文網 www.paper800.com 由於媒介經濟和媒介科技是歐洲工業革命以後"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的產物,在西方特別是美國已經經歷了百年以上的發展過程,而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來說,媒介發展的基礎遠遠不能於歐美國家相比。特別是80年代以後,少數跨國化、集團化、集中化的"音影恐龍"誕生,這些媒介集團以在國際政治上具有主導力的國家機器為前導與後盾,更加促成了全球化的"不平衡發展"。東西方之間、南北之間、發達國家和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之間不平衡的信息流越來越明顯。以台灣為例,美國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佔領了70%以上的影院收入,5大音樂集團占據了60%以上的音樂唱片銷售,跨國集團所屬的各類電視頻道在約450萬有線電視用戶中普及率高達95%,而跨國廣告集團則以合資或獨資的方式承攬了60%以上的廣告業務。 顯然,在美國文化產業的全球化戰略中,美國擁有得天獨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優勢。如今全球100大音影企業集團85%都位於第一世界,特別是美國,其營業總額高達1100億美元; 1998年美國的第一大出口行業既不是飛機製造,也不是農業,而是影視和音像出版業,出口總收入達600億美元;美國視聽產業(影視和音像)在國民經濟中的排位已由1985年的第11位躍居到第6位;在錄像市場上,美國1997年僅錄像租賃收入就達96億美元;《財富》雜志推出的全球最大500家企業排行榜中,美國娛樂業巨頭就佔了多位。
C. 哪些電影是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電影有,《白絲帶》,《非洲女王號》,《西線無戰事》,《大戰爭》,《死囚越獄》。
1,《白絲帶》
《白絲帶》是由X-Filme Creative Pool公司製作的一部戰爭劇情影片。該片由邁克爾·漢尼克執導, 克里斯蒂安·弗里德爾、伯格哈特·克萊斯納、烏爾里奇·圖克爾等主演,於2009年9月17日在德國上映。該片以一位鄉村教師的回憶為主線,講述了一戰前夕德國北部某村莊里發生的一系列離奇故事。
2,《非洲女王號》
《非洲女王號》是由約翰·休斯頓執導,亨弗萊·鮑嘉、凱瑟琳·赫本、羅伯特·莫利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51年12月23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機械師奧爾特耐和傳教士羅斯為了躲避災難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共同擊退敵方軍艦的故事。
3,《西線無戰事》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是1930年劉易斯·邁爾斯通執導的反戰題材劇情片,由劉·艾爾斯、路易斯·沃海姆主演,1930年4月21日在美國上映。
《西線無戰事》改編自德國作家雷馬克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馬恩河戰役前後,一群德國少年兵對戰爭態度由興奮、憧憬到反感的過程。
4,《大戰爭》
《大戰爭》是1959年上映的義大利喜劇電影,由馬里奧·莫尼切利執導,Vittorio Gassman、Silvana Mangano等主演。《大戰爭》講述了兩個義大利士兵被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們很想逃脫戰爭的陰霾,想了很多辦法,但是現實無情,總是把他們推到荒唐而危險的境況中。
5,《死囚越獄》
《死囚越獄》故事取材於一件真人真事,講述在納粹佔領期間,一個法國的中尉如何成功逃離納粹監獄的故事。在千方百計越獄的過程中,他必須與時間(被判死刑,即將實行)和忠誠(是否信任同囚室的少年)作一次次的抉擇和斗爭,嚮往自由的信念支撐下,最終成功越獄。
D. 如何看待印度神劇《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覺得非常的燒腦,全程讓人吐槽不斷。
在潛水艇里,中印口水大戰終於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中國上校嚇唬印度軍官說:我們將攻打你們印度的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金奈、海德拉巴、班加羅爾等各大城市。而印度軍官在被施以酷刑後依然堅強的抵抗到:我們也會攻打你們的北京、上海、香港、澳門、天津、成都、西安、廈門、南京、濟南、武漢、河北、哈爾濱、煙台、昆明、福州、鄭州。這不是我們這里的小孩子吵架嗎?還真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哈。印度軍官的身體被注入了一種叫「電磁化學液體炸彈」毒葯後,居然還能殺死中國上校,並打電話通知印度媒體中國對印度實施經濟戰的陰謀。然後打開潛艇上的煤氣罐引爆中國潛艇。這部所謂的戰爭片,除了播放的游戲短片和中途出現了幾十秒打槍的鏡頭外,完全沒有其他任何戰爭畫面。全程就是在兩個人的口水戰中完成的。真的燒腦啊,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E. 影史上最精彩的22部二戰電影
1《男人們的大和》
豆瓣 評分 7.0
《男人們的大和》是一部由佐藤純彌執導,松山健一、中村獅童、反町隆史等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05年12日17日在日本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艦上三千餘名年輕士兵與親人生離死別,與戰艦同歸於盡的悲慘往事。2007年,松山健一憑借該片獲得第3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新人獎。
2《浴血華沙》
豆瓣 評分 7.5
《浴血華沙》是由揚·科馬薩執導, Józef Pawlowski、Zofia Wichlacz等主演的一部 劇情類型的電影。該片於 2014年7月30日波蘭上映。影片講述了沙起義戰斗中最為勇敢的組織之一。他們見證了犧牲精神和英雄氣概,也看見了殘忍、背叛與謀殺的故事。
3《模仿 游戲 》
豆瓣 評分 8.7
《模仿 游戲 》是一部由莫騰·泰杜姆執導,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凱拉·奈特莉、馬修·古迪等主演的傳記、劇情、驚悚電影,於2015年7月2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講述了計算機天才艾倫·圖靈的傳奇一生,作為一位偉大的英國數學家及邏輯學家,圖靈曾在二戰期間破解德國著名的密碼Enigma,被譽為「計算機科學之父」的故事。2015年,格拉漢姆·摩爾憑借該片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4《偷書賊》
豆瓣 評分7.9
《偷書賊》由布萊恩·派西維爾執導的劇情片,傑弗里·拉什 、 艾米麗·沃森、索菲·內利瑟領銜主演。影片改編自澳洲作家Markus Zusak的同名暢銷小說,於2013年11月8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喜歡書並且偷書的「偷書賊」莉賽爾的故事
5《永遠的0》
豆瓣 評分7.5
《永遠的0》是由山崎貴執導,岡田准一,井上真央,三浦春馬,濱田岳岡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日本戰爭劇情片。該影片於2013年12月21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5年在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大獎。
6《日本最長的一天》
豆瓣 評分6.7
《日本最長的一天》是一部由原田真人執導,役所廣司、本木雅弘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5年8月8日在日本上映。影片講述了二戰史上日本本土的最後一天發生的故事。2016年,本木雅弘憑借該片獲得第3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7《開戰日》
豆瓣 評分7.5
《開戰日》是一部由Roni Ezra執導, 喬汗 ·菲利普·阿斯巴克、拉斯·米克爾森主演的戰爭類型電影。於2015年03月12日在丹麥上映。影片講述在1940年4月9日,德國軍隊穿過國界進入丹麥境內。丹麥日德蘭島的自行車連隊和摩托車連隊是最先抵禦德軍進攻的丹麥部隊,在與德國軍隊實力懸殊極大情況下,不得不選擇撤退守城,最終淪陷政府投降的故事。
8《格爾尼卡》
豆瓣 評分6.2
9《希特勒:惡魔的復活》
豆瓣 評分7.4
分別是1-2部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一般指希特勒:惡魔的復活。
講述奧利地海關官員和其第二個妻子,也是其侄女的兒子希特勒從小到1932年掌權期間的故事。大概3個小時的片長,分為上下兩篇。1889年,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鎮一個公務員家庭。青年時期處於一次世界大戰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動盪不安的亂世中,他的出現與崛起是希望的開端、還是災難的開始?這個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長大後卻指揮了德國軍隊大規模入侵各國,掀起了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10《朗讀者》
豆瓣 評分8.6
導演:斯蒂芬·道德利獲獎信息(26項獲獎和47項提名)2009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尤西獎 (2018)獲得:最佳音效設計、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化妝設計、人民選擇獎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Jussi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
11《無名戰士》
豆瓣 評分7.8
劇情簡介:1941年6月:被困在兩個專制政權之間,芬蘭別無選擇,只能與納粹德國結盟對抗其傳統敵人——盡管它始終設法保持民主。在二戰中幾乎無人知曉,一場反對蘇聯佔領的殘酷戰爭發生在遙遠的北方。當一個芬蘭步兵單位的士兵穿過卡累利阿的森林,奪回在1939年冬季戰爭中輸給俄羅斯的領土時,他們每個人都很快意識到戰爭的恐怖和無意義。除了他們的軍官,他們更關心勛章和個人榮譽,而不是他們的士兵的生命。一群不同的男人,都不認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彼此和共同的事業——然而,他們因彼此之間和他們所愛的人之間日益增長的友情而變得更加強大。在巨大的個人犧牲和長期的戰壕戰爭之後,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以1944年9月的停火告終。
尤西獎 (2018)
獲得:最佳音效設計、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化妝設計、人民選擇獎
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Jussi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
12《諾曼底大風暴》
豆瓣 評分7.7
2004美國 歷史 戰爭,關於的二戰電影。
本片記錄了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前90天緊張的作戰准備,同時描繪了點射的最高指揮官-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面對眾多分歧、困難極大的情況下,如何排除各種不利因素,指揮若定,最終取得勝利的情節。這場戰役也使他名揚四海,載入史冊。美國2004年羅伯特哈蒙執導的電視電影,老牌影星湯姆塞立克(《三個奶爸一個娃》)主演。他在片中表現不俗,影片並非以大場面的動作為追求,而是把鏡頭對准戰役雙方的指揮部,刻畫人物細致,不失為二戰電影 嘉作 。
13《掠奪者》
豆瓣 評分暫無
該片是1965-01-01上映,有一定年代了。
劇情簡介 : 二戰中,菲律賓群島上還有最後一批游擊隊員堅守本土,與日軍作戰。一隊日軍奉命尋找埋藏的金子,佔領島嶼,折磨包括修女在內的島上居民。為了搶奪金子,保衛國土,英勇的游擊隊員與日軍及內部欲私吞財寶的叛徒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斗...
14《漢娜的戰爭》
豆瓣 評分 7.8
1988美國傳記/戰爭
導演:米納罕·戈蘭
主演:艾倫·伯斯汀/瑪魯施卡·迪特馬斯/安東尼·安德魯斯/唐納德·普利森斯
15《白色嚴冬》
豆瓣 評分 8.4
《白色嚴冬》是一部由彼特·納斯執導,魯伯特·格林特、大衛·克勞斯、斯蒂格·亨里克·霍夫等主演的劇情類型電影,於2012年3月9日在挪威上映。影片講述了因飛機墜落而被困於白色荒漠之中的兩位英軍士兵、三位德軍士兵之間從敵人到朋友的故事。
16《驕傲歡呼》
豆瓣 評分 7.7
許多二戰影片故事主要圍繞在那些戰斗英雄上面,描寫戰爭中的女性題材相對較少,被廣泛認知的就是那部由葛麗亞·嘉遜主演的經典影片《忠勇之家》。本片《驕傲歡呼》就把視角對准了二戰中那些與軍人並肩作戰的護士們;故事發生在1941年12月,一群美國護士從舊金山調到夏威夷,因為珍珠港 時間 的發生使他們改變航線,來到了菲律賓的巴丹,一路上那些年輕的護士們遭遇了人生中的喜怒哀樂,友情與愛情的相互交錯,同時也抵禦了敵人們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譜寫了一出可歌可泣,盪起回腸的英雄贊歌!**影片曾獲得奧斯卡四項電影大獎提名
17《女士及眾生相》
豆瓣 評分 無
1977法國愛情/戰爭 導演:亞歷山大·佩特羅維奇 主演:羅密·施奈德
18《嚴密監視的列車》
豆瓣 評分 8.2
《嚴密監視的列車》是由傑里·閔采爾執導, 伏拉基米爾 ·布勞德斯基、耶里·柯達特、傑里·閔采爾、Vladimr Valenta等主演的電影,於1966年11月18日在捷克斯洛伐克上映。[1]影片講述了車站見習員米羅,有一個十分要好的女友瑪莎,當兩人有進一步的親密關系時,米羅才發現自己有早泄的問題,他傷心欲絕地來到小旅館決定用割腕了結自己的生命。車站調派員胡比克,是個風流的多情種,經常利用值夜班的空檔,與女人在站長室里胡搞瞎搞。此時是希特勒第三帝國的末期,胡比克與自殺未遂的米羅密謀,決定在第二天早上,炸毀將會通過車站的德軍運送軍火的火車…… 該片於1968年獲得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19《無恥混蛋》
豆瓣 評分 8.6
《無恥混蛋》是一部由昆汀·塔倫蒂諾、伊萊·羅斯聯合執導,布拉德·皮特、梅拉尼·羅蘭、克里斯托弗·瓦爾茲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9年8月2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在二戰期間,一群犯了罪的美國士兵原本將要被處以死刑,但是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政策,他們被允許戴罪立功——深入已被納粹佔領的法國去執行一項代號為「基諾行動」危險任務的故事。2010年,該片獲第54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電影獎、第36屆土星獎-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獎、第36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獨立電影獎;克里斯托弗·瓦爾茲憑借該片獲得第82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獎、第67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和第63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
20《鐵皮鼓》
豆瓣 評分 8.3
《鐵皮鼓》是由沃爾克·施隆多夫執導,大衛·本奈特、馬里奧·阿多夫、安吉拉·溫科勒、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等主演的電影,於1979年5月3日在西德上映。[1]影片講述了奧斯卡三歲時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惡,決心拒絕長大,反抗他的父母、納粹、舅舅、情人個人反抗史。該片於1980年獲得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21《希望與反抗》
豆瓣 評分 8.0
1943年2月,殘酷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呈現出膠著態勢。在慕尼黑,地下反戰組織白玫瑰的成員們正在加緊印發傳單,其中索菲(Julia Jentsch 飾)與漢斯姐弟兩人為響應不久前女學生們的行動,計劃將傳單散發到大學校園內,兩人冒著極大風險進入學校,在散發完畢時不幸被捕。蓋世太保摩爾負責審訊索菲,姐弟倆按照事先商定的串詞,拒絕承認自己與反戰傳單有關,並幾乎可以無罪釋放,但納粹的搜查發現了新的線索,形勢急轉直下,索菲開始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以掩護同伴們,經過反復的交鋒,摩爾開始對這位堅定的女青年產生了些許理解和同情,但等待索菲的,終究是一場封閉的不公平審判…… 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獲2005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等多項褒獎
22《血戰阿拉曼》
豆瓣 評分 7.6
電影,背景是發生在二戰期間北非的阿拉曼戰役,是一場舉世聞名的坦克大戰,其戰爭場面宏偉開闊、氣勢波瀾磅礴、戰略捭闔縱橫、戰術波詭雲密。而由斯皮爾伯格親自監制、恩佐.蒙特里尼編劇執導的影片《血戰阿拉曼》,從一名義大利士兵的角度對這場經典戰役做出了獨到的解構。再現了戰場上的血腥殘酷、雙方最高指揮官的戰術交鋒、以及淹沒在黃沙血海下的累累白骨所折射出的種種人性……殺戮、友誼、信仰、背叛、愛情、生命、忠義、和平充斥在影片中,令人不禁動容。
F. 郎咸平:為什麼經濟越蕭條,電影越火爆
編者按:新進大片「魔獸」在北美市場表現平平,在中國市場卻異常火爆,成為該片盈利的絕對主力。據估計,到2017年中國的票房總收入將超過北美,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那麼,這是否說明中國經濟已經走出低迷,一片向好呢?錯了!郎咸平教授在《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一書中論證,根據歷史經驗,經濟越蕭條,電影越火爆!
一、為什麼偉大的電影都出現在大蕭條時期?
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米高梅、華納兄弟、環球、哥倫比亞都是什麼時候建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為什麼?我想借用美國一位著名導演的話,美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前一陣子講過一句話,他說當我們意志消沉的時候,這些輕松的電影就像是治病解憂的阿司匹林,讓我們再一次感覺良好。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會想起來,做父母的是有義務教養自己的子女的,所以才會在早上6點鍾全家起床,7點半出發帶你的寶貝兒女去動物園。人只有到了大蕭條時期,無事可做的時候,才會考慮人生存的目的是什麼,人的責任是什麼,平時是不會想的。這種改變就形成了市場的需求,當物質條件全面惡化的時候,只有尋求心靈的安慰,因此這個時候整個社會對於能夠給予心靈和精神安慰的產品的需求突然上升。那麼,到底什麼東西能夠滿足你心靈和精神上的需求呢?那就是娛樂,就是電影。
為什麼這個時候能夠孕育出一些偉大的電影和偉大的導演呢?你想想看。在經濟蕭條、物質極度匱乏、資金鏈斷裂的時期,當這些投資人要把錢投入一部電影時,你想他們會有多麼的謹慎?在經濟蕭條時期,投資人選擇投資電影的時候會小心再小心,只有他能夠看上的片子、能夠賺錢的片子他才會投資。再看這些導演,在經濟大蕭條的時候,要找到一筆資金來投資有多難?所以逼得這些人不得不窮畢生之精力,做出一部最好的片子,才有可能得到資金,才有可能賣錢,才有可能賺錢。
所以你看,需求是什麼?經濟蕭條,我們渴望心靈和精神方面的安慰,於是需求上升。供給呢?投資人投資特別謹慎,只投資好片子,導演和製片人為了吸引投資人的投資,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好片子。因此就供給面來說,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孕育出最偉大的電影。正因為這樣,美國偉大的電影幾乎毫無例外都是在大蕭條時期產生的。
讓我們來看一下,從1929年到1939年期間出現過哪些電影?《金剛》是經濟大恐慌的時候拍的;美國最偉大的電影之一《飄》,又叫《亂世佳人》,也是那個時候拍的;《小婦人》、《蝴蝶夢》、《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還有全世界第一部《白雪公主》——當時花了200萬美元,這些都是經濟大蕭條時期拍的。那個時代孕育出了哪些偉大的明星?卓別林、秀蘭·鄧波兒、克拉克·蓋博、費雯麗、英格麗·褒曼、葛麗泰·嘉寶、凱瑟琳·赫本……
第一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就是在1929年5月16日舉行的。各位再想一下,1927年有聲電影出現了,當時米高梅公司說我們的電影會說話、會唱歌,很有意思。就在那個時候,1929年之後,由於經濟大恐慌,為了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因此發明了彩色電影。連電影的拍攝技術都在經濟大恐慌時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也就是從1929年到1939年之間的10年,在這期間羅斯福總統曾經推出一個救市計劃,叫做羅斯福新政。我可以很明確地說,他的新政完全失敗了。從1929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的失業率由15%上升到17%,而私人投資的比例從16%跌到14%。美國經濟到了1938年、1939年幾乎陷入全線崩潰,1938年竟然被稱為羅斯福蕭條,這10年是美國經濟最蕭條的時期。美國經濟是什麼時候復甦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才得以復甦。
各位讀者請看一組數字,1939年美國經濟最蕭條的時候,全美國只有1.5萬家電影院,你知道當時的票房是多少嗎?票房收入是7億美元。那個時候7億美元是什麼概念?當時美國股市總市值還不到200億美元,這可是全世界最龐大的股票市場。而1.5萬家電影院的票房收入就高達7億美元,你就可以想像這是多麼大的一個數字了。當時每個家庭花在看電影上的錢是多少?平均25美元。在1939年,美國的家庭平均花25美元去看電影。各位知不知道當時一張電影票多少錢?一毛錢到一毛五分錢。也就是說,美國每個家庭每年平均看150場到250場電影。
美國人很有意思,一面排隊領取麵包、救濟金,靠失業救濟金過日子,一面拿著兜里僅剩的銅板去電影院看電影。就是因為美國有這種需求,所以1.5萬家電影院的票房收入能達到破歷史紀錄的7億美元。同時,孕育出一大批偉大的電影和偉大的導演。
二、娛樂業發展與經濟景氣負相關
娛樂業從經濟衰退中獲利似乎已經成了一個規律。據美國影業聯合會統計,過去幾十年裡美國曾遭遇七次經濟不景氣,其中五次電影票房反而有大幅上升。「9·11」事件之後,全球經濟一片叫苦不迭,而娛樂業卻一枝獨秀。當時美國的個人儲蓄率下跌至63年來的最低點2.1%,娛樂支出卻升到了一個占總支出8.4%的高百分比。
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各行業都顯示出低迷的態勢,但美國本土票房總收入達到了93.3億美元,比前年增加5.4%,而海外票房總收入為171億美元,也增長了近5%,兩項數字均創下新高。
中國2009年的情況也是一樣,《變形金剛2》在中國熱播,電影院不但沒降價,反而漲價。仍然有大量觀眾湧入電影院,早、午、晚和夜場,場場爆滿。我在7月中旬去上海新天地電影院看《變形金剛2》,票價竟然是100元一張,比香港還要貴,這就是蕭條經濟學的背景。
這些都說明,在經濟危機的環境下,人們用娛樂來換取撫慰和滿足,造就了空前繁榮的娛樂業。
卓別林是一位喜劇明星,在他之前,或者說在美國大蕭條之前,好萊塢流行的是音樂劇,大蕭條之後喜劇電影忽然流行起來了。卓別林最著名的兩部無聲電影是《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講的是什麼內容?《城市之光》是對當時失業現象的諷刺,正是這一點才能打動老百姓的心,就像小沈陽打動我們的心一樣,只有我們平常接觸到的鄉土文化、民俗才最能打動我們的心,美國也是一樣。《摩登時代》是在1936年拍攝的,卓別林一生的經典之作,通過他飾演的一個工人在工廠幹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醫院的故事,把當時人們心中的痛苦表達出來。還有秀蘭·鄧波兒,她10歲走紅,到了1939年她的片酬創了歷史紀錄的天價,當時是12萬美元的片酬再加上20萬美元的紅利。美國總統羅斯福把秀蘭·鄧波兒叫做微笑天使。當時的影迷都說,秀蘭·鄧波兒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國人的憂愁。
到了1970年,石油危機再度造成美國經濟的蕭條。再請各位想一想,你那個時候看的是什麼電影?《大白鯊》、《教父》,還有第一部《星球大戰》等很多著名的電影。請各位讀者想一想,這些電影跟1929年大蕭條時期出品的那些有什麼不同?1929年大蕭條時期大部分是以喜劇片發泄心中的痛苦與不滿,而這個時期出品的都是恐怖片。
從1929年大蕭條時期的喜劇片療傷變成20世紀70年代通過恐怖片的感官刺激來抒發心中的痛苦,這很有意思。這個時期孕育出了哪些偉大的導演?你們都聽說過,希區柯克、盧卡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三、電影投資:由產業資本到金融資本
我前面提到過,從1929年開始,美國有很多大的電影公司成立,有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米高梅、華納兄弟、環球、哥倫比亞等。當時叫做產業資本時代,什麼叫做產業資本?資本家建立了電影公司,自己投資,自己拍電影,這叫做產業資本,所有事情都是由這種資本家來做的。
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電影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產業資本變成了金融資本。什麼叫金融資本?那就是不再像過去一樣,由資本家自己拿錢來拍電影,而是通過上市融資來讓全美國參與。比如在股票市場上市,把股權賣給社會大眾,通過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不是向資本家,而是向社會大眾籌集大量的資金來支持這些偉大電影的拍攝。
也就是說,美國的電影界從1929年的產業資本變成了20世紀70年代以金融資本為主導,這是很有意思的。2000年發生了什麼事?美國科網股泡沫破滅,再次進入蕭條時期,於是又孕育出一系列偉大的電影,包括《哈利·波特》、《指環王》、《蜘蛛俠》,還有《星球大戰》第二部。這個時期的《指環王》第三集票房紀錄是11億美元,《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是9億美元。難以想像,又是在經濟蕭條時期,再一次孕育出一系列的偉大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