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歐美經典老電影,有要求的噢
http://www.verycd.com/topics/65080/
看得出你很喜歡帶有生活氣息的文藝片,我感覺弗拉哈迪的作品挺符合你的要求的.我想你會喜歡的,希望以後能互相交流觀片感..@-@以後找電影就在電驢上找吧,又多,片源又好,又經典~~
電影中文名:亞蘭島人
電影英文名: Man of Aran
其他中文片名:阿蘭人 / 阿蘭的男子漢
片長:USA:76 min
國家/地區:英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黑白
混音:Mono
上映日期:1934年4月 英國 (London)
IMDb:0025456
導演:羅伯特 J. 佛拉哈迪 Robert J. Flaherty
編劇:羅伯特 J. 佛拉哈迪 Robert J. Flaherty
劇情梗概:
弗拉哈迪來到愛爾蘭三個島嶼中最大的一個,這里距倫敦只有15小時的車程。由於水源充分,他們決定把這里作為拍攝地點。島上沒有摩托車,沒有電影院,也沒有任何奢侈的東西。但土壤對當地人來說比金子還寶貴。弗拉哈迪從倫敦請來一位專家教居民用魚叉捕鯊魚。亞蘭島人的祖先曾經這樣捕魚,但到弗拉哈迪拍片時早已改用蒸汽輪船了……
紀錄片之父弗拉哈迪
上世紀20年代,拍攝北極或南極甚至非洲土著的探險電影非常流行。但是,弗拉哈迪第一次把游移的鏡頭從風俗獵奇轉為長期跟蹤一個愛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現他們的尊嚴與智慧,關注人物的情感和命運,並且尊重他們的文化傳統。弗拉哈迪所開創的這種拍攝模式直到今天仍為紀錄片工作者所尊奉。
拍攝納努克一家
1884年2月16日,羅伯特·弗拉哈迪出生於美國密歇根鐵山腳下,父親是位探險家。弗拉哈迪回憶說:「當我長到十幾歲時,總盼望著同父親一起探險,我們常常一走就幾個月,夏天劃著小船,冬天穿著雪鞋。」1896年,弗拉哈迪跟隨父親來到加拿大的雨湖地區開採金礦,他喜歡這里天然的原始狀態。後來,父母把他送到密歇根的礦產學院,但沒能畢業。據說學校認為弗拉哈迪沒有成為專業礦業者的資格。大學時代也並非沒有收獲,他學會了拉小提琴——這是陪伴他一生的愛好,也遇到了未來的妻子——弗朗西斯·哈賓達。
後來,弗拉哈迪三次去北極探礦,旅程的最後弗拉哈迪確實發現了一些鐵礦,但開采價值微乎其微。他獲得的唯一獎賞是加拿大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處小島。他想把探礦中拍攝的膠片剪輯成一部探險影片。就在將要完成的時候,從桌子上掉下的煙頭把膠片點燃了,弗拉哈迪也被燒傷。唯一幸運的是,他保住了生命。膠片燒掉了,他決定等到春天再一次去北方。
這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拍攝計劃直到1920年才在法國皮毛商雷維永兄弟的贊助下實施。這一年,他已經36歲。
哈德遜港的一間小屋是弗拉哈迪的住所,他找到優秀獵手納努克一家作為主要拍攝對象。第一場拍攝的就是獵海象,拍攝前,弗拉哈迪對納努克說:獵捕海象時如果有任何情況干涉了我的拍攝計劃,一定要放棄捕殺;記住:我要的是你捕象的鏡頭而不是它們的肉。
其實,當時愛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經不用魚叉,而是用步槍。為了拍到更為原始的場景,納努克才用他爸爸的方式獵捕海象。弗拉哈迪在後來的影片中一再重復這種拍攝方式,讓人們用父親或祖父的方式表演生活,商業的侵入、人與人的矛盾都被他擋在攝影機鏡頭之外。電影史家稱弗拉哈迪為浪漫主義者。
把戲劇性引入紀錄片
拍出第一批膠片,弗拉哈迪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沖洗,他的敵人是寒冷的天氣。如何過濾混入水裡的狗毛和愛斯基摩人衣服上的鹿毛同樣是個難題。
愛斯基摩人的房子是用冰塊砌成的,叫伊格魯。冰屋通常大約為12英尺寬,弗拉哈迪需要的卻是25英尺。納努克沒造過這么大的冰屋,花了幾天時間實驗,卻一次又一次塌下來,每一次倒塌,同伴們都轟然大笑。
因為冰屋是黑的,納努克用冰做窗戶,還借用太陽的反光照明,這是愛斯基摩人在生活中的創造。納努克教兒子射箭的細節淳樸動人,祖輩傳統在勞動的間歇傳遞,簡單的動作傳達出父子親情。
冰屋在拍攝時被迫削去一半,因為沒有照明,拍攝只能在露天狀態下進行,納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風里表演起床。結果要真實,為了真實不惜搬演,這是弗拉哈迪的信條,他把懸念和戲劇性引入了紀錄片。
弗拉哈迪在北極生活了16個月,膠片已經用完,准備動身回家,納努克惘然若失,依依不捨。弗拉哈迪指著身邊河床的石子說:「會有像石子一樣數不清的人看你的電影。」幾年之後,弗拉哈迪為一些雜志撰寫探險游歷的系列文章,並在妻子的協助下,於1924年出版了《北方納努克》一書。弗拉哈迪在他的書中記錄了愛斯基摩人在北極的日常生活習慣和在拍片過程中的種種趣事。影片拍完後,第一批觀眾就是當地的愛斯基摩人。弗拉哈迪在書中這樣描繪:「他們(愛斯基摩人)一直向後看放映機的光源,就像看銀幕一樣,我以為這次放映不會成功。突然一個人大喊:『抓住它,抓住它。』他們以為海象真的會跑掉。當時屋子裡一片混亂。愛斯基摩人在膠片中看到了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他們開始互相耳語,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忽然之間,他們彷彿理解了我所做的一切。」
弗拉哈迪先把片子給派拉蒙公司,看完樣片後經理走過來,和藹地拍著他的肩膀說,非常抱歉,讓觀眾去看這部片子是勉為其難的,「你到北方去歷盡了辛苦,卻落得這般結局,實在令人惋惜。」幾經周折,最終還是法國百代公司同意發行。
1922年6月11日《北方納努克》在紐約首都劇場公映,一炮走紅,觀眾如潮,一位評論家將《北方納努克》比作古希臘悲劇。《北方納努克》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極探險的結晶,它不僅開創了用影像記錄社會的人類學紀錄片類型,也為記錄電影提供了一種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攝模式。《北方納努克》是世界記錄電影史光輝的起點。
聽從靈感,再現往昔
派拉蒙公司失去了《北方納努克》,現在想彌補,派人找到弗拉哈迪說:您願意去哪兒就去哪兒,自己提個預算,請再給我們帶回一個《納努克》。弗拉哈迪認為在北方過了許多年,現在應該去相反的方向。1923年,弗拉哈迪帶著妻子女兒和一個紅頭發的愛爾蘭女傭,來到太平洋小島一個只有百戶人家的波利尼西亞村莊。由於傳教士和商人的努力,島上人已經開始穿西裝。弗拉哈迪找到村裡的酋長,要求他們穿上民族服裝。為了製造高潮,特地讓一個男孩紋身——當地人稱為刺青,這種成人儀式幾十年前就已經失傳了。儀式前的舞蹈慶典和化妝活動也都是弗拉哈迪按照當地民族古老的風俗習慣搬演的。
在這部名為《摩阿拿》的片子的拍攝過程中,弗拉哈迪開始嘗試使用搖鏡頭去跟拍一個主體對象,當時還沒有人用過這種拍攝手法。不僅如此,長焦鏡頭和特寫鏡頭在他的影片中也同時被使用。在刺青一場中,當針扎進男孩的身體時,弗拉哈迪用特寫鏡頭記錄下了他臉上的痛苦神態,並把攝影機搖向他身邊的母親,把母子間的親情在一幅畫面中表現得至真至善。
弗拉哈迪拍片有一個特點,就是毫不遺漏地記錄下他感受到的一切,拍《摩阿拿》時,他的素材已經達到14萬英尺。但他並不在乎,只要他的靈感存在,那麼他的機器就不會停止。拍完的素材弗拉哈迪會不時地拿給村民們看。他們在椰子樹上綁起銀幕,放映工作樣片,看完後,島上的居民立即把感想告訴他。特別是那些還記得島上古老儀式和生活習慣的長老們,不僅幫助弗拉哈迪再現往昔,還來檢查他的片子是否有錯誤。
《摩阿拿》並沒有為派拉蒙公司賺到錢,即使採用「南海群妖的愛情生活」這樣誇張的廣告語。格里爾遜在《太陽報》發表評論說,「我不應該說哪些鏡頭是漂亮的,因為所有的都是那麼美」。這里,他第一次使用documentary這個詞稱呼紀錄片,從此紀錄片自立門戶,直至今天。
格里爾遜邀請弗拉哈迪拍攝一部反映英國工業化進程的電影。拍攝前,英國政府的某個上層人士想要看看稿本,可是弗拉哈迪從來沒有寫過劇本,他只好回到旅館像隱士一樣呆了幾天。最後,他給了格里爾遜一打紙,第一頁寫的是:關於手工業者的電影,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第二頁寫的是:電影劇本——工業化英國的場景。此外什麼都沒有。
弗拉哈迪非常喜歡倫敦。在英國拍片時,傍晚他常常去小酒吧喝上幾杯,並講述他早年在北極遇到的事情。盡管故事有時很荒謬,弗拉哈迪講故事的天賦卻無人能比。
因為《北方納努克》,弗拉哈迪獲得了善於拍攝邊緣人群的名聲。1932年,高蒙公司製片人貝克決定冒險投資1%的公司預算在弗拉哈迪身上,拍攝《亞蘭島人》。弗拉哈迪來到愛爾蘭西海岸三個島嶼中最大的一個,這里距離倫敦只有15個小時的車程。由於水源充分,他們決定把這里作為拍攝地點。島上沒有摩托車,沒有電影院,也沒有任何奢侈的東西。但土壤對於當地人來說比金子還寶貴。
為了拍到亞蘭島人本來的生活面貌,弗拉哈迪從倫敦請來一位專家教居民用魚叉捕鯊魚。亞蘭島人的祖輩曾經這樣捕魚,但弗拉哈迪拍片的時候早已改用蒸汽輪船了。弗拉哈迪想把《亞蘭島人》拍成另外一部《北方納努克》,但沒能如願,也許他沒想到,《北方納努克》是他十年探險與愛斯基摩人交往的結果,而《亞蘭島人》是為了拍攝而結識這些陌生的人們,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北方納努克》是他無法超越的高峰。
這部電影給亞蘭島帶來了絡繹不絕的遊人,島上人把曾參加過弗拉哈迪電影拍攝作為向旅遊者炫耀的資本。
《亞蘭島人》高超的攝影技藝贏得電影理論家保羅·羅沙的贊嘆,但羅沙說,影片中的人物是「表演祖輩生活的蠟人」。
從未放棄他的模式
弗拉哈迪從未放棄自己的拍攝模式,1938年,他和妻子回到美國,想過一段屬於他們自己的寧靜生活,但事與願違。不久,負責美國電影服務社的紀錄片導演帕爾·羅倫茲邀請弗拉哈迪拍攝反映美國農業問題的電影《土地》。弗拉哈迪從小雲游世界,四處探險,他55歲才第一次有機會接觸美國人民的真實生活。
接下來的日子是弗拉哈迪一生中最不快樂的時光。住在黑山掩映下的農場,日子安靜卻了無生趣,宜人的環境似乎更增加了他的挫敗感。弗拉哈迪感慨地說:「威望不會給任何人帶來漢堡包和三明治。」
然而,弗拉哈迪錯了,威望給他帶來了一份奇怪的合同:它規定弗拉哈迪行動自由,擁有影片的版權,甚至出資者要求不在片子上署名,而資助的金額卻非常慷慨。這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弗拉哈迪最後一部成功的作品。
影片展示了一個男孩的歡樂與悲傷。一開始就將觀眾置於神奇而美妙的叢林之中:池塘、荷葉、露珠、水鳥。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少年劃著小船緩緩入畫。可以看出他在這片森林裡如魚得水,他熟悉這里的一木一草。他最親密的朋友是一隻小浣熊,他們常常在一起嬉戲玩耍。然而,鱷魚吃掉了浣熊,他決心為浣熊報仇。正當少年與鱷魚相持不下時,爸爸正焦急地尋找著他。少年與鱷魚的搏鬥驚心動魄,這個場景讓人想起納努克與海象的搏鬥,想起亞蘭島人與鯊魚的搏鬥,突出人與自然的搏鬥是弗拉哈迪一貫的主題。
弗拉哈迪把自己對自然的深情和對少年時代的回憶都融進這個男孩的故事中,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自傳性的影片。
出資者是新澤西標准石油公司,它想藉助弗拉哈迪的名聲改善公司形象,因為二十年的電影工作經驗已經使弗拉哈迪的名字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象徵。他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說明石油開采並沒破壞這里的生態,一切依舊那麼和諧。
1948年,威尼斯電影節因為弗拉哈迪的熱情和勇猛授予他大獎。
這位紀錄片電影開創者晚年生活拮據。此時,他對用攝影機「還原」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1949年開始拍攝有關畢加索著名壁畫《格爾尼卡》的影片,但是直到1951年去世,這部片子仍沒有完成。它成了弗拉哈迪作品中令人期盼的「遺憾的藝術」。
http://lib.verycd.com/2004/12/04/0000029001.html
《北極圈戀人》中文名稱:北極圈戀人
英文名稱:The Lovers of the Arctic Circle
別名:極地戀人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98年
電影導演:Julio Medem
電影演員:
Najwa Nimri
Fele Martinez
Nancho Novo
【影片簡介】
西班牙導演朱力奧麥迪1998年作品,法國、西班牙合拍,朱力奧麥迪被認為是繼紹拉、阿莫多瓦後的新一代西班牙電影導演中的佼佼者。影片的主角奧途和雅娜八歲時相遇,從那時起,命運將他們分分合合,但兩人之間的愛卻一直沒有終止,當他們發現彼此之間的感情時,也發現了他們之間每一次的聚散離合都是一個循環,於是他們決定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一個太陽永遠不會終結的地方——北極圈。
電影以 Otto和 Ana兩個人的視角交替呈現。Otto和 Ana,他們的名字無論正著念倒著念,意思和發音都是一樣的。
母親自殺後,Otto出現了心理危機,他離開Ana,以飛行員(在西班牙語中,「 Otto」與「飛行員」諧音)的身份從事夜郵工作(一個空中郵差),往返於西班牙和芬蘭之間;四年之後,聽從命中的「圓形」的召喚, Ana也到了芬蘭,住進她母親情人的父親(二戰時期轟炸格爾尼卡的德國飛行員Otto,他被西班牙Otto的祖父搭救,後者用這個德國人的名字為剛剛出世的孫子命名)在北極圈內的一座小木屋。在北極圈內,有午夜的陽光,太陽似乎永遠不會下沉…… Ana等待著奇跡的再一次出現,而 Ot to真的來了,乘降落傘從天而降,但這一次,兩個失散的「圓」會相交乃至重合嗎———人生總有一個地方欠缺,命運在轉角處伺伏,誰也無法預料下一刻———所以, Ana想奔跑著回到過去,回到幾小時,幾分鍾,甚至幾秒鍾之前,最親愛的人還未消失的時候;所以,梅德姆將影片獻給了他的父親。
㈡ 求比較新的又好看的法國電影,那些經典的就不用再說了
《刺蝟的優雅》《觸不可及》《愛》《銹與骨》《登堂入室》《與瑪格麗特的午後》...這些都是近幾年評價比較高的法國電影哦
㈢ 范冰冰這部電影壓了5年,為什麼這部影片的口碑會直接「撲街」呢
由范冰冰主演的「 畫框里的女人」終於與大陸觀眾見面。這部中法合拍電影由查理·德莫執導,並由范冰冰主演,由黃爵,金世傑和吳越主演。有趣的是,這部電影於2013年夏天開始。電影中的主要場面都是在承德避暑山莊拍攝的,但主要場面已經完成。之後,導演等了半年多,於2015年前往新疆補編西部地區。直到2015年11月,他們全部完成。 從開放許可的角度看,這部電影原定於2016年在大陸發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它被撤回了原定時間表,並在小范圍內發行。於2017年12月20日在法國擴展規模。 不幸的是,當時的影片收視率不高,放映范圍也不寬。它可能也計劃在大陸發行,因此沒有製作藍光和DVD光碟。然後范冰冰參與了陰陽合同之爭。這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永遠沒有機會在大陸影院上映。
㈣ 電影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電影的產生使人們枯燥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它使得人們懂得思考和反省自己。縱觀這些年的電影發展歷程,更加體現了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在電影中體現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它是生活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電影的影響:
1、從產生以來逐漸成為最普及、最重要的藝術樣式
,列寧說:「對於我們來說,在一切藝術樣式中,最重
要的就是電影。」電影對人的行為、生活方式產生重要影響。美國現在人均每年看6次電影
2、對人類文化信息傳輸方式的巨大變革,使人類進入影視文化(信息文化)的發展階段
。西方學者認為人類文化經歷了三個階段:以語音為載體的口頭語言文化,以文字為載體lAo
的書面語文文化,以音像為載體的影視文化。
電影從誕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歷程。對於人類歷史,一百年不過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就其相對應的現代社會,可說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了。現代社會的發展是飛躍式的,電影的變化更為奇速。拿最早拍攝的電影。不管是法國的《工廠的大門》、美國的《梅.歐文和約翰·頓斯的接吻》、德國的《柏林風光》,或是稍後的敘事片,如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鮑特的《火車大劫案》,與當代電影相比,不管是中國片還是外國片,尤其是當代好萊塢的那些所謂的「巨片」,如《星球大戰》、《大白鯊》、《終結者》、《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都不可同日而語;後者拍攝的技術、技巧和方法,以及它們所蘊容的文化氛圍和義理內涵,都大大超過了前者,超過了以往。
正是由於這一點,人們推測著在也許是更為翻天覆地的下個世紀的歷史條件下,在另一個一百年中,電影是消亡,變異還是繼續發展?
這是一個耐人尋繹的問題。
回顧上一百年,可以清楚地看到:對電影的變化具有優先意義的,是它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的;科技是電影誕生、成長、發展、壯大的先決條件。從默片到聲片,從黑白到彩色,從標准銀幕到寬銀幕立體聲,還有光學鏡頭、感光膠片、機械性能等等的或大或小的改進和變革,都給電影的創造開拓了新的天地;尤其是七十年代後期以來,視頻、電腦、激光這些新的高科技在電影的上的應用,更擴大了銀幕的創造力,使其形象、語言煥然一新。如果沒有這些高科技的發明也就不可能設想會有上述那些當代好萊塢「巨片」的出現。回顧一百年的歷史,電影的哪一次哪一點的變化不與科技的發展有著內在的聯系呢?現在我們的電影、電視中,用電腦特技處理武打場面,頗與中國二十年代以傳統特技處理武打場面相近似,都是剛剛出現的特技手段運用於電影,都是源於新技術,雖難免幼稚卻不失有趣,可以看作是一次螺旋式上升。據說,現在已經有遠遠優越於電腦的「光腦」出世了;還有我們現在還看不到的新技術,在下個世紀里也會出現。這些已經看到的和還未看到的新技術,又會給電影的攝制帶來什麼,這是難以預計的。但是,可不可以這樣說:在下個一百年裡,電影將隨著高科技的變化而變化,發展而發展。歷史也告訴我們,當前要發展電影,就應發展電影的高科技基礎。有些國家在世界電影競爭里失敗的教訓,是否也可以從這個歷史經驗中得到啟示。
百年歷史又告訴我們:電影的發展是要靠財力的;准確些說,需要高投入。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並冒投資的風險,是很難參與世界電影市場競爭的。西方的那些個性化電影,不管是二十年代的先鋒派,五十年代的新現實主義,六十年代的新浪潮,也不管是岡斯、德呂克、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特呂弗、戈達爾、伯格曼、法斯賓德等人的作品,多麼具有獨創性和個人思考的特色,對電影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但無論如何這些流派和作品在創作投入的資金上,無法與財力雄厚的好萊塢重頭片相比擬。正是由於優越的製片投入,因而好萊塢能夠吸引歐洲有才華的電影藝術家對於它的嚮往,從而人才濟濟;他們憎惡它,罵它,但又離不開它。歐洲的藝術片和好萊塢的商業片是兩種不同的銀幕現象,如果說歐洲藝術片傾向於對電影可能性的探索,那麼,好萊塢商業片則傾向於市場,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如果說歐洲藝術片成功的關鍵在於個人的電影天才,那麼好萊塢成功的首要因素,應歸結於雄厚的財力;在好萊塢那裡,人才也成為經濟實力的一部分--物化了的人才形態。由此可見財力對於電影之重要!中國目前電影的不景氣,是否也有著資金不足甚至匱乏的原因?
在下個一百年裡,如果社會還是以貨幣形式實現產品交換的話,那麼拍電影恐怕也需要一大筆錢。
過去的百年歷史還告訴我們:電影是拍給觀眾看的。沒有觀眾的電影是不存在的;即使是那些所謂的「地下電影」,也希望尋找到自己的觀眾,何況是作為電影主體的商業片。電影必須面向廣大的觀眾群,適應他們的需要。早在1894年4月14日,在紐約的百老匯街就有過愛迪生的「電影視鏡」的商業性映出,票價二十五美分。但由於「視鏡」只能一人一機地朝著視鏡往裡面看,很難包羅更為廣大的觀眾,所以後人還是選定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的布幕放映作為電影正式誕生的日子。這里就考慮到觀眾的因素,以最經濟的方法取得盡可能多的觀眾。此外,大約還因為「視鏡」有點象今天的看電視,觀者和視象是有距離的;只有被擺到黑暗環境里的幕布才能使觀眾幻夢般地門生身臨其境之感,這就有著美學上的意義了。總之,對電影誕生日子的認定,還是有公平合理的一面。無論如何,電影是拍給觀眾看的,大約是沒有疑問的。
拿錢拍片,供觀眾看,在這兩者之間有一個運作環節,那就是經營。在百年歷史上,從初期到現在,電影的經營方式,促銷方法,五花八門,千姿百態;尤其是在當代,其經營手段更為靈活多樣,難以勝數。但歸根到底,可以說曾經有過這樣兩種電影經營:一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電影經營,一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電影經營。它們分別是被它們賴以生存的社會的市場經濟體制和計劃經濟體制所決定的。在中國的百年史上,這兩種經濟體制都曾經發生過,於是中國也就有了這兩種經濟體制下進行電影經營的經驗。現在,中國又出現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體制的轉變,於是電影經營也在這個轉變中轉變。我們無意分辨這兩種經濟體制下電影經營的成敗得失,但它們對於人類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應當從中得到教益。
滿足廣大觀眾的需要和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從經濟學的意義上是統一的;一般來說,觀眾越多也就意味著利潤越多,這已經為無數電影歷史事實所證明了。但是,由於電影具有意識形態的性質,所以從社會學政治學的角度來看,兩者又時常發生矛盾,有時甚至尖銳對立。「為教化」和「為娛樂」這種電影史上的長久爭論姑且不議,僅在中國五十年代後期,就曾提出過「要票房價值還是要工農兵」的嚴肅命題。這種在看到以往市場經濟下的電影投機牟利的弊端之後,而又只看重社會政治作用而不計經濟後果的見解,也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其結果,不僅違背了電影的經濟規律,而且還不幸地為被批判者所言中:「為工農兵的電影工農兵不愛看」。這是一個令人尷尬的二律背反!由此看來,只顧拍電影,或拍電影只顧政治效果、社會效果而不計經濟效果的作法,不論對於市場經濟下的電影運作,還是計劃經濟下的電影運作,都不能認為是成功的經驗。
人類下個世紀頭一百年的社會發展,難以預料,電影會不會脫離經營渠道而成為有一定機構負責的社會福利事業、免費提供給社會公眾觀看?假如社會還發展不到這種程度,還有一個價值規律在起作用的話,那麼,電影由拍片到看片這個運作過程的經營環節,不管會發生怎樣形式和程度的變化,都還會繼續下去。
百年史還告訴我們:電影是藝術的,同時包含著文化。
翻一翻世界電影史著作由始迄今的出品目錄,回顧一下我們看過的各個國家、地區的各個時期的各個片種、各種題材和類型的影片,不難感到,世界上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社會政治、軍事、經濟等要聞,人文的和自然的衍進,無不在電影上得到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或直或曲的隨機性反映;雖然它們不可能象文字記載歷史那樣去概括出歷史的脈絡和全貌,而只能是歷史的一點一滴,然而從它們與歷史的聯系角度說,一部世界電影史也就是一部近代世界史的投影。我們把一些主要電影國家的影片,編年史式地排列起來,也幾乎可以看出這個國家在這百年中的歷史進程和社會發展。
電影中,不管是哪個片種,細察起來它們都包含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區的禮儀習俗、交際方式、宗教信仰和人文精神,包含著特定時代的文化風貌,從法國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俄國的、瑞典的等等國家的早期影片中,我們不是可以感受到這些國家的那個時期的人群生活的狀態嗎?十幾年前在我訪問南斯拉夫期間,曾經在馬其頓共和國看過一部他們國家1896年拍攝的影片。他們的電影史學家對他們的國家能在電影發明的第二年就拍出了自己國家的影片而感到自豪。這是一部記錄馬其頓民族村鎮民眾日常生活的影片,以節日的舞蹈和儀式為主,也有他們的勞動和交往,使人感到有一種遠古的氣息,一種特有的文化氛圍。我們自己國家的一些早期影片何嘗不有著同樣的意義。
不獨紀錄報導片如此,敘事故事片也有著同樣的內涵,不過它是另一種形態罷了。敘事電影是以藝術家為能動主體,根據對現實的和歷史的想像性體驗,而小說式地編織起來的故事。不管人們從理論上怎樣說明:是反映論還是表現論?又不管是哪個流派和風格,電影始終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認識,一種把握,一種特有的把握方式以及藝術家個人對於這一方式的創造性運用。所以影片里不僅滲透著生活,也滲透著意識,滲透著利益和反利益的沖突,權利和反權利的對立,道德和反道德的搏擊,總之,它體現著各個不同國家、民族、階級、階層、社團和群體的不同願望和利益,是一種特有的意識形態或意識形態的一種。正因為這樣,所以電影從它誕生起,就受到社會公眾和權利政治的注意。有時它被打扮成一個聖潔的傳教士,有時又被說成誘人犯罪的教唆犯;現在電視的這種地位好象比電影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了。電影的這種大善大惡的表象,無非是因為人群處於不同的經濟狀況因而社會地位不同。所以,對於一部影片的不同的毀譽褒貶也就不足為奇。好萊塢影片《真實的謊言》最近被作為「大片」引進來放映了。為何選中這部影片?其標准如何?不得而知,但這部影片的內容卻值得人們注意。它的故事和人物及其含義,無疑是當前美國主導意志的一種顯示,它既不同於六七十年代好萊塢那些所謂的「反傳統」影片,也不同於八十年代包括科幻片在內的那些充滿人性和人情味的影片,它似乎是三十年代好萊塢主導電影的一種上升式回歸,這部影片里有「美國中心主義」和「老子天下第一」的意味,確與它的前輩有同工之妙。這不禁使我們想起魯迅說過的話:「看見他們『勇壯武俠』的戰爭巨片,不意中了會覺得主人如此英武,自己只好做奴才」。當然它不是「真實」的戰爭片,而是「謊言」的戰爭片,但那裡的精神卻與魯迅講的那些影片如出一轍。 中國已經不是三十年代的中國,當代中國把它引進來給觀眾看看,無礙大局,但是我們也願意說一聲:留意一下那片子裡面的思想!
總觀電影的百年史,應當正視,電影是一種大眾娛樂形式;它不是學生課桌上的教科書,也不是有錢人櫃子里收藏的珍貴文物和稀世藝術品;它是供多數人尤其是供青年人觀看的。它的生命過程是創作製片、工業生產和商品流通。然而在這同時,也應正視,在電影這一娛樂品中,又包藏著娛樂品之外的許多東西,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內涵,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效應。電影自誕生到現在,對於它的性質的各種爭論,可不可以從這個認識中得到解釋?
對於今後的電影發展,在電影一百年的今天,已經有了許多說法:電影不會有第二個一百年!只要人類社會存在電影就會繼續存在!這樣兩種對立的意見,空間孰是孰非,只能讓歷史去證明了。但在我們可以看得見的將來,隨著當今信息時代的大踏步發展,和由此引起的人類在這個時代中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巨大變革,以及傳播媒體的更加革新化,電影的世界性特徵將隨之更為鮮明地凸現出來,將會發生更為廣泛的文化影響和文化認同;當然,電影的文化逆反和文化排斥也還會繼續下去。但不管怎樣,電影對於人類是一個好東西。
㈤ 佘山的作文
導語:佘山,位於中國上海市松江區,分東佘山跟西佘山,海拔分別是100.8米(2004年前標定為99米)和97米,為上海境內第二高峰,是大上海的後花園。下面是關於佘山的作文。歡迎閱讀及參考!
xx月xx日,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去佘山遊玩。
我們先去了天文台,裡面放著一個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再去了一個叫遠東聖母教堂,教堂頂端的銅像冒著一縷縷青煙。
讓我最記憶猶新的,就屬西佘山的竹海樂園了。
我 玩了長60米的芳草滑梯。工作人員把一個毛茸茸的毯子放在滑梯的頂端,我坐在前面,多多姐姐坐在我後面。工作人員把我們推了下去。我們滑的速度很快,到了 轉彎的時候,感覺像在藍天中自由飛翔。沖到下面的一剎那,各個都仰面朝天,邊上的大人都哈哈大笑。我還玩了吊床。我和舟舟姐姐躺在吊床里,舅舅推,把我們 倆推得很高很高,我雙手緊緊地抓住繩子,真害怕自己摔下來啊!
最刺激、最害怕的是高空滑梯。我和小夥伴們爬上了小船,好不容易在船上站 穩,丁丁哥哥他們已經開始拉小船了,害得我摔了個四腳朝天。下了船,要開始滑滑梯了。看著多多姐姐和恬恬妹妹往下滑,滑到下面的時候,只聽見「啊」的一 聲,我的腿就開始發抖了,我膽戰心驚地坐上了滑梯,舟舟姐姐坐在我後面,往下滑去。滑進沙坑的一剎那,屁股好痛啊!
眺望遠處的佘山,只見那山峰連綿起伏,像一個個親密的小夥伴兒,肩並著肩,手拉著手,顯得十分平等友好,好像誰都不願脫離集體,誰都不願盛氣凌人,也不願孤獨落單。它峰巒疊翠,鬱郁蔥蔥,就好像是一座墨綠翡翠雕成的屏風。
來到佘山腳下,抬頭上望,我覺得那一座座山峰好象有意顯示自己的高大似的,突然躥高了許多,沖過半空的白雲,直逼藍天。天空一片蔚藍,佘山滿眼墨綠。一陣山風吹來,佘山的綠樹立刻活躍起來,好似掀起了一陣奔騰涌動的綠浪。再細瞧這綠浪,才發現它也不盡都是墨綠。你看,那新芽嫩葉從這兒的枝丫間探出腦袋,又從那兒的枝頭露出笑臉,給墨綠色的海洋塗抹出一些淡淡的嫩綠。
在濃密的綠樹叢中攀登,好像在綠色童話的世界裡暢游。登上佘山頂峰,我彷彿站在巨大無比的浪尖上漂浮著:腳下綠色的浪在鋪展,在起伏,在涌動;眼前白色的雲在繚繞,在變幻,在奔騰。稍稍低頭朝遠方望去,平日毫不顯眼的田野,現在卻變得那麼新鮮有趣:一塊一塊的規則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有的深綠,有的淺綠,有的金黃,有的淡黃,有的紅綠相間,編織成一塊巨大無比的彩色地毯。公路上的汽車,看上去就像小小的玩具似的,在緩慢地爬行……哦,眼前的一切都似乎變小了,只有那佘山的綠,仍然沒有改變,從山腳下一直綠到山頂上,空氣中也盪漾著綠的清新。
不知從何時開始,下起了霏霏細雨,我只好和夥伴們趕緊下山。在山腳下,回首再看雨中的佘山,只見那細細密密的銀色的雨絲斜織著,落在綠樹上,綠樹好像在開心地沐浴著。這時佘山的綠,是閃光的綠,是透明的綠,是滴落著的綠,是清新醉人的綠……
20xx年xx月xx日星期六早晨,我的一家早早地出發去松江區玩。
9點左右,我們到了佘山。放眼望過去,這簡直就是一座「林山」。那麼多的樹,雖然多又密——置身於其中密不透風,但是它們安排得十分妥當,給人一種井井有條的感覺。
登上50來級的台階,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又高又大,無名的塔。它一共有5層:第一層有五根又紅又粗大柱子;第二層是青藍色的,有飛龍的花紋;第三層和第四層是最漂亮的,一律是黃頂紅椅綠花紋,除了常見的龍,還有鯉魚,浪花,圓珠……第五層很不起眼,類似閣樓。好像在向我們呈現這一朝代的鼎盛時期。
我們向山頂進發,穿過了綠樹,看見了一座庄嚴的,令人肅然起敬的、紅頂白牆的大教堂。多高,多雄偉啊!大概因為所處的地方太高,這里的遊客很少。遠遠望去,坐落在佘山上的天主教堂顯得格外的.幽靜。走進這座建築物,彷彿看到了歷史從它身上輕輕滑過的痕跡……門口有一座碑:它的名字叫做聖母大教堂,是天主教中,遠東的第一大教堂。邁進門檻,與外面截然不同的景象是多麼讓人著迷!地上,藍白色交替著出現,清清淡淡,十分樸素;窗上,華麗的,五彩的馬賽克,讓人遐想……多麼格格不入的物體!又是如此的自然地互相襯託了自己。
從山頂下來,半山腰的地方有一座建築——成立於2004年的天文博物館。一樓有知識介紹和天文球幕電影。知識介紹主要講了從伽利略時期開始的天文學:望遠鏡、接收台(組)、各個有名人物歷史……讓我了解到了許多科學常識,故事。
10點半,球幕電影開始了,內容是宇宙中的天體。先是太陽系和彗星;緊接著是銀河系;再是宇宙中的各個星系。中間還有一個球體,摸一下發光的部位可以了解這個星球的名稱。還有一句經典的話語:宇宙是這樣的大無邊,沒有邊界;主宰地球這個「龐然大物」的人類,又要何時才能探清他的奧秘呢?
進入2樓,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龐大的機器——一座天文望遠鏡。它約有45米長,3噸多重。不可思議的是整座建築的零件都是1898年法國的一位傳教士從法國帶來的。電腦講解中提到圓頂和座位的做工巧妙。的確,盡管機器龐大,但是106年後的今天,它依然能夠靈活地與座位恰到好處地移動。
啊!多麼神奇的搭配!從中世紀的文明,到19世紀的科技,多麼的令人贊嘆呀!悠久的佘山,彷彿就是人類文明的見證人。
難忘那連綿起伏的佘山,難忘那令人陶醉的佘山的綠,難忘佘山作文。佘山是我們上海市郊平原上的一座山,它雖然不像桂林的山那樣秀,那樣奇,那樣險,雖然不像泰山那樣氣勢磅礴。但他卻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那就是它的綠。
那天,我們乘車到佘山去開展隊日活動。從學校出發,車行了一小時左右,車廂里的同學們就嚷起來了:「到啦!到啦!佘山到啦!」「瞧,那佘山多美啊!」「快來看呀,山頂上還有天文台呢!」……從遠處眺望那佘山的美景,只見那連綿起伏的山峰,像一個個手拉手兒的小朋友排在那兒。那一座座山峰,都十分友好,十分平等,誰也不孤峰突起,好像誰也不願脫離集體,誰也不盛氣凌人似的。遠望佘山的綠,真是鬱郁蔥蔥。整個山就好像是一座墨綠翡翠雕成的屏風。
我們的車子開到佘山腳下,從山腳往上望,那一座座山峰好像突然竄高了,幾乎碰著白雲了。天空是一片蔚藍,佘山是一片墨綠,這景色實在太美了。一陣風吹來,佘山上的綠樹捲起一陣陣綠浪。近看佘山的綠,不盡是墨綠,那萬樹枝頭,新芽嫩葉,給墨綠的海洋渲染上淡淡的嫩綠。山腳下黃塵飛揚,可山頂空氣還是那麼明凈,到處是一塵不染的迷人的綠,小學二年級作文《難忘佘山作文》。
我們在濃密的綠樹叢中向上攀登,好像在綠色的海洋中游泳,當我們登上佘山的頂峰時,自己彷彿站在一朵巨大無比的綠色浪尖上。我們向四周眺望,那平日毫不在意的田野,現在卻變得那麼神奇而有趣。一塊塊幾何圖形,有深綠的,也有淺綠的,有深黃的,也有淡黃的,它們一塊緊挨著一塊,編織成一幅巨大的地毯,從山腳下一直鋪向遠方。遠處公路上賓士的汽車,望過去就像玩具小汽車似的。站在佘山頂上往下望,似乎一切都變小了,只有那佘山的綠,是無邊無際的,從山腳綠到山頂,似乎從它周圍的空氣里也能聞到綠的清香。
佘山天文台是我國著名的天文台。它在佘山頂上,好像是嵌在綠色浪尖上的一顆明珠。這兒有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可以觀察到銀河以外的星星。正當我們在天文台參觀快結束時,老天突然變了臉。一陣烏雲壓來,竟下起霏霏細雨,老師催促我們快步下山。在下山時,我又注意到了佘山雨中的綠,那密密地細雨,好像給佘山洗了一次淋浴,滿山遍野的樹葉上,掛著晶瑩的水珠,這時佘山的綠,是閃光的綠,透明的綠,是迷人的綠,醉人的綠……
美麗的佘山啊,誰都想多看您一眼,誰也不願意離開您。可是無情的汽車把我們拉走了。真是去時心切切,歸來意綿綿。我從車窗伸手向佘山告別:再見了,迷人的佘山,我永遠忘不了您那醉人的綠!
㈥ 100分懸賞求500字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http://hi..com/527songlei/blog/item/ea26733e4e23a63d70cf6c3f.html
http://www.6mx.com.cn/content/2007-8-29/26680.html
昨晚上床後,拿起床頭的英語書想學幾個單詞,愛人在看電影頻道的一部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不知不覺間我也丟開了書,一直到電影結束也沒再拿起它。
落魄的音樂家馬修作為代課教師來到了一所專門收留問題少年的學校,馬修遇到了不少麻煩,學生的尊師重教狀況與網上流傳的北京某藝校的視頻片斷差不多。不過,學校有一間禁閉室,有一位善於體罰的校長,影片情節顯示,學生被關禁閉最長時間至少為15天,這對學生有一定的震懾作用。
影片是把這位校長與馬修對比起來刻畫的,他們的教育理念有著天壤之別,最後校長一敗塗地。插班生莫丹,心理醫生把他放到這所學校作實驗。莫丹無惡不作,人性幾乎已被泯滅殆盡,他被校長指控偷了學校的20萬法郎後被送進警察局,在校長准備因竊取了馬修的成功而摘取勛章時,莫丹從警察局逃出來一把火燒了學校的某幾間房,同時也燒掉了校長的勛章。
而馬修取得了某種意義上的成功,他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同事的認可。在他被校長解僱時,害怕被關禁閉而不敢出來送行的孩子們在窗口揮動著小手,帶著祝福的紙飛機從窗口不斷地飛出來,宛若花兒朵朵。而那個在二戰中失去父母的小不點,在馬修即將踏上離開的巴車時,跟著來了,乞求馬修老師帶他一起走,最終,出人意料地,馬修果真帶他走了。
馬修的這種成功的背後,是他對學生的父親般的愛—— 我沒有見到任何一位孩子的父親,馬修填補了這一空缺——而這種愛心的表現往往是超乎一般教師的對學生過錯的寬容。為了使傷害校工的學生免於被關禁閉,他「 包庇」了他,並把它作為教育的契機,讓他去醫務室服侍校工直到他痊癒,讓這位孩子在內疚中悔悟。即便是他發現了那位偷了20萬法郎的孩子,他也沒有簡單化地將他移交校長或警察局,他冷靜、耐心地找他談話,了解那位孩子的作案動機——僅僅是為了買一個熱氣球,那是他的理想。同樣,馬修把這位孩子的簡直是不可饒恕的錯誤當作了教育的資源。
誰能做到如馬修般地對學生付出徹底的真愛,誰也許就能轉化至少一個後進生。我之所以在「愛」前加上「徹底」和「真」字,是因為很多「愛」不「徹底」,也不「真」。
然而教育,僅有愛是不夠的。馬修成功的背後,還有一個因素,他愛好音樂,他把這班因各種不幸造成的千奇百怪的問題學生訓練成了一個合唱團,在悠揚、和諧的歌聲中,孩子們的笑容是率真的,甚至是無邪的。看完影片後,我想得最多的是,作為老師,應該有一點特長。設若馬修一無所長,可能就沒有這么成功。模糊的印像中,我覺得似乎有幾部大片,往往由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代課教師以自身的魅力解決了問題。
如果我們有一技之長,那麼盡快把它用到你的教育教學中去,享受你的成功吧。
http://www.6mx.com.cn/content/2007-8-29/26670.html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不過在 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水池底部",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克萊門特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
當聽到這部影片的名字時,首先給我的感覺是溫暖的,在春天這個溫暖的季節發生的故事自然會讓人覺得溫暖。可是當影片開始播放的時候,我發現這影片的感覺並不是我開始想像的那樣,背景音樂總是略帶著一些憂傷,把整部電影的氣氛映襯的有些憂傷。
但是,繼續看下去,我又有了不同的感覺,頑皮的孩子和馬修總是會發生些什麼,這些事卻顯得那麼自然,並且想想這也是為什麼馬修會和這群讓每個老師都頭痛的孩子們相處得如此和諧、融洽。也許是因為他們有同個愛好——音樂,在馬修的培養下,他們合唱的歌聲是那麼動聽、美妙。
它沒有國際大片的華麗場面,沒有動作大片的華麗的打鬥,沒有科幻大片曲折新穎的故事情節,但它感人的故事、鮮明的人物刻畫、動人的音樂已足以使每一個觀眾感動萬千,並深深愛上了這部電影。
http://www.6mx.com.cn/content/2007-8-29/26681.html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當光明滑坡灰暗的塵埃,彩虹般旋旎的風光綻放出偉大的樂章,來自天堂階梯的童聲沉寂在復甦的沼澤,當黑夜沖破所有的銍鋯,奔向蔚藍的長窮,那令人人感動的力量,迴旋,飄離在人世間最溫暖的色澤中
馬修篇:我是馬修,一個失敗的音樂家,我帶著我用心創作的音符,來到了這個狹小而陰冷的學校--池塘之底。那些本應在鮮花和掌聲中成長的孩子,在這里用銳利的目關,殘忍的惡作劇收拾他們所有他們要報復的人,他們在痛斥社會,在不滿生存中曲折,他們的心靈在腐化,在扭曲,這里如同一個深淵,有著讓人窒息的恐怖,這里是壞孩子的看守所,校長總拿至高無尚權威去痛斥或懲罰這些孩子,當校長的憤怒爆發,每個人都可能會遭殃,包括我在內,因為我從即日起將成為他們的老師。當我走進教室,我被這場面所震驚,他們是一個個不安分的獅子,有的在咆哮,有的在打鬧,有的則慵懶的睡覺,我一不留神,被雜物所絆倒,我的公文包在這時被孩子搶奪,哎,看得出來,這不但是幫淘氣的小鬼同時也是難以對付的,但我並不放棄,因為我懂,他們不是生來的胚子,他們是一群無助而寂寞的孩子,我決定教他們音樂 ,用動人的音韻教會他們成長,用愛的真諦去感動他們內心的春節,因為我相信,音樂是令人嚮往的,音樂是浸化人心的,我發現了他們的好音質,即使會走音,但我看出他們的用心是無可替代的,每一個孩子在這時刻,多麼像一個精靈舞動著那輕薄如翼的翅膀,這時,我發現了他,一個音樂的奇跡。
莫杭治篇:我市莫杭治,哈,一個壞小孩,壞到令母親絕望,壞到自己都無法承受,我偷竊搗亂,被私立學校開除,我擁有天使的臉蛋,可是我的內心是躁動的,我討厭被人拋棄的感覺,就像母親把我留在這里,雖然,我知道她是不情願的,這里的空氣令我作嘔,這里晦暗令我害怕,我希望可以逃離著懸崖,就像我希望光明會劃破黎明的面紗,這希望紮下種子,直到這個老師復甦了我所有溫暖的記憶,馬修--這個特別的導師,他是我的生命散發了異彩,使我有了快樂的感覺,我加入了合唱團,我優質的嗓音以我對音樂的靈感,讓我散出了奪目的芬香。
馬修篇:我的合唱團,出現了靈動的色彩,莫行知那純凈,綿緩的聲音,感動了我,在這里我尋求到了真實的音樂,孩子們個個都是神采奕奕,駛入天使一般真摯的孩子,我相信,當他們被愛所喚醒,被他人所理解珍惜時,他們會安撫生命中的魔鬼,會變為純潔美好的水晶,就像佩皮諾一般,他是個善良的孩子,他應該得到更多的愛,只是他是個孤兒,他不願相信這個事實,他會單純的以為父母在星期六回來接他,佩皮諾一直在等待,等待自己的願望實現,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是令人聯系的,我要保護他,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去疼愛這里每一個小生命,因為他們是如此的孤單,需要我不眠的朗照。
歌詞:黑夜中的方向,是希望之光,是生命的熱忱,榮耀之巷。
尾聲:這里的一切在馬修到來之後發生了改變,當他被惡毒的校長趕出之時,孩子們折起紙飛機,送他離別,他們便成了有愛的精靈,紛飛在春的序曲中,溶化了冰封的海洋,展開風帆,義無反顧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他們離開了這里,展開新的人生,而馬修他所做的一切成為了自己的秘密,而卻牢記著每一個孩子稚嫩的童心,他們展開褶皺的眉梢,揚起動人的微笑,如春的到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輯成篇篇樂章,馬修不朽的軌跡,鋪滿金燦的歲月中,他存活在真實而豐富的聲韻中,存活在至尊至愛的感動中。
http://www.gzu521.com/essay/article/document/200802/24085.htm
上個星期,我們有幸觀摩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法國藝術片。飛逝的歡笑和無法抑制的淚水都已成為過去,卻永遠不能忘懷。如果是由一段音樂,一首歌或是一組合唱連接起這遙遠的回聲,那麼它們所打下的烙印就更加深刻。可能是由於這個緣故,當我看到一群反叛的寄宿學校的孩子們被召集在一個合唱團里,譜寫出他們動人的孩提樂章時,我被深深地打動了。
孩童時代的面孔,連同內心深處的情感對我們是如此珍貴。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中,幼年時期的記憶永遠無法磨滅。
故事敘述了一位失業的音樂教師在一所管教寄宿學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他對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經歷深感驚訝,又親眼目睹了學校各項嚴厲的懲罰手段,校長的殘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們的無法無天及可憐無助,讓他產生了一種改變學校的管教像警察對待犯人一樣對待孩子們的沖動。他在樂譜上寫下了專門為孩子們譜寫的歌曲,他用純凈的音樂喚回了管教們冰冷已久的心,解脫了束縛孩子們身心的繩索,撫平了他們易受傷的心。
《放牛班的春天》,沒有特技,沒有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幾乎沒有什麼出眾之處。簡單和平和就是一種奇跡,一種理想。我們難以祈求生活的完美,但卻可以這里找到溫暖,並且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http://www.hwxz.com/ShowContent.aspx?ArticleID=23948
愛的呼喚
——《放牛班的春天》讀後感
http://61.153.227.230:81/u/460/archives/2007/17797.html
用心靈贏得心靈---《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 2007-8-25 11:02:00 | By: 微藍 ]
《放牛班的春天》所講述的是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遇到了童年的同學,一本馬修老師的特別日記,打開了一段塵封了50年的記憶。這位優雅老人的童年記憶和一座名叫「池塘之底」的少年教養院聯系在了一起,音樂家原來曾經是一位問題少年,故事就從這里開始。其貌不揚,人過中年的失業音樂家,在「池塘之底」少年教養院成了代課的馬修老師,人生的不得意似乎在這個陰森如同監牢的地方更加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調皮得無可救葯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不斷的犯錯與懲罰。工作的第一天馬修老師感到了害怕,善良的「神父」因為學生的惡作劇而頭破血流,前任老師因為忍無可忍而匆忙離去,馬修的第一堂課就因為學生的哄鬧,招來了校長的「咆哮」,但也就在馬修老師的第一堂課上,這群從來不知道理解與同情的學生,第一次沒有因為犯錯而被關禁閉,第一次知道了做錯了事可以用負責任的方式彌補。就這樣在磕磕絆絆的一天又一天中,馬修老師用它的善良,用它的音樂,一點一滴的改變了這個地獄般的「池塘之底」,這群幾乎被人們放棄的壞孩子,居然唱出了天籟的歌聲,重新拾回了童年的歡樂與希望。馬修老師雖然最終被可惡、勢力的校長辭退,可孩子們用馬修了老師教給他們的歌,用寫著祝福與感謝的紙飛機送別了這個拯救過他們靈魂的人……這是一部美好的電影,當滿天飛舞的紙飛機,在暖陽中飛翔,當可愛的小佩比諾拎著行李奔過來和老師一起走時,我禁不住眼眶濕潤了,雖然這只是一部普通的文藝電影,但它卻引發了我對我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思考:
要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正如母親不會因為孩子的美醜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樣,做為老師,雖然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他們的家庭環境、先天素質與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熱愛每一個學生。老師的愛應該是一種博愛,愛你的每一位學生,關心他們的身體,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思想。誰都知道,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擬的,一句鼓勵,可以讓學生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天下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那麼老師也應該讓學生看到自己點滴的進步,體驗進步成長的快樂,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要像母親一樣容忍孩子一次次地「舊病復發」,要像母親一樣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長處,充分肯定他的點滴進步,對他們的長處要「小題大做、無限誇張」,永遠不說「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嗇地說:「嗨,你真棒。」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決不能因為一點過失而讓孩子在指責聲中自卑地抬不起頭來。對於所謂的「差生」,更要給一點偏愛,傾注愛心、熱情和期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每個學生都能自豪地說出「我能行」。
親其師,信其道。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間的平等,更應是教育者和孩子間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間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基礎。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才會把老師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受其術」的效果。不要老是擺著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來威懾學生,以維護自己「神聖」的地位,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富於同情心,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教師,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他們怎樣穿戴,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這一切對兒童有重要意義。」可見,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對學生講十次道理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為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來的大。如果要求學生不亂插嘴,那老師就不應粗暴地打斷學生的話;要求學生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難道老師就不能也彎彎腰嗎?
要懂得教育的藝術。教師正確的評價,恰當地動用表揚與批評,是激勵學生進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確的運用表揚與批評,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激發其上進心、自尊心、榮辱感和集體主義精神等。然而,不正確的表揚與批評,則會使學生或是盲目驕傲,或是灰心失望、喪失信心。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活上兩個月」。成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孩子呢。後進生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大難題,他們要想得到表揚是難上加難。對於他們來說,更容易的是自暴自棄。對待他們,教師更應以全身心的愛去感染他們,激發他們的進取心。一位大作家說過:「人人都是天才。」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後進生也不例外。做為教師則應努力發現後進生的閃光點,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我們面對的是幾十顆純真、無瑕的心靈,面對的是幾十個復雜多變的內心世界,只有深切的關愛,真心的尊重,身正為范,才能使孩子的心靈與教師的心靈相融。
http://www.6mx.com.cn/content/2007-8-29/26678.html
不完美中的完美---《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原以為成功的教育者就應該無所不能,就應該讓他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成功的,帶著這樣的評判標准,我對自己的工作成績一直很不滿意,看了《放牛班的春天》之後,我終於悟出了原來自己可以不要這么沉重的生活在教育中。教育應該是潛移默化,教育不必要求立竿見影。
片中的主人公馬修,這是一個其貌不揚(甚至學生稱他光頭佬)的傢伙,沒有很大的脾氣,也不是很能侃的,但是他富有愛心,同情學生,且有音樂特長,終於在他的感化下,這個靠懲罰、靠暴力制服不了的頑童學校的學生被他折服了。這個片我看了之後非常喜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是個教師個緣故。如果有想看的,網上如果沒有種子可以下載,通知我一聲,我可以上傳。
馬修極富同情心,在前任呆不下去的老師對他「有過錯就要懲罰」的提醒下,他仍然幫助犯錯的學生使他免於校長的體力懲罰,而是引導他去照顧因他而受傷的守門人,使他接受心靈上的教育,這遠比體力、言語責備的懲罰要高明上千倍。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我覺得馬修是在用他的善良來感化學生。
馬修不張揚,有音樂才能、繪畫才能,但是他沒有很張揚,出場是個不善言語、不苟言笑。但是在該表現時他也不示弱,莫朗畫他的像,回來後他也在黑板上畫莫朗,展示他的繪畫才能,最後還不忘幽默,在莫朗頭像鼻子上架上大圓圈。這一表現就讓學生覺得這老師不簡單,在讓他們寫姓名、愛好、理想時,剛才還亂成一團的教室安靜了,每個人都寫了。
馬修理解學生,雖然可能是在音樂上受過打擊,但是他覺得孩子們應該要有娛樂,於是他開始組織合唱團,歌聲對孩子們的影響很大,我似乎能理解在全然沒有娛樂,只有鎮壓的生活中,突然有人教唱歌,這對於孩子們來說,簡直就是茫然中找到信仰一般的重要,後來雖然有壓力,但是馬修能偷偷的堅持合唱團,從學生的角度來開展活動,馬修是真正的愛孩子們。因為愛,他成功了。
馬修在盡力,但是他也不苛求,新來的孟丹是個壞小子,馬修也想幫助他(從最後為了他的名譽公平和校長的爭執來看,他是想幫助他的,他想幫助任何的人,他是一個很高尚、讓人崇敬的人的),但是沒有效果,最後也就放棄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馬修是個好老師的評價。這時我也猛然發現,我一直在苛求我自己,不敢地自己有所肯定,班級管理中,只要有點問題,我就覺得我很失敗,這樣給自己多大的壓力,讓自己走得很艱辛,我因該像瓊英老師說的那樣:要時時自我鼓勵一下。呵呵,當然必要的壓力還是要給自己的。
在這部影片中,我有很多的感受,但是我想起最多的還是:「不完美也是一種完美,要多用成績來肯定、激勵自己,讓自己在愉悅中成長。」
http://www.6mx.com.cn/content/2007-8-29/26675.html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風靡全球溫馨而感人的法國電影。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雖然平庸,但它用細膩溫婉的筆觸,向人們講述了一群特殊的孩子與一位學監之間的故事。
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兩位老人相聚在一起,以日記為線索,追憶了一位偉大教育者的過去……
透過日記泛黃的扉頁,依稀可以看見1949年1月15日的字樣。那是克雷芒馬修先生來到「池塘之底」寄宿學校當學監的日子。正是這一天這名中年男子的到來改變了這個寄宿學校一班孩子的命運;正是這一天這名中年男子的到來為我們鋪開了一段美妙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樂格克設置陷阱將馬桑大叔的眼睛刺傷後,馬修學監並沒有讓他去承受校長的一頓毒打,只讓他每天去照顧馬桑大叔,直到他康復為止;當莫抗治因為辱罵校長而關禁閉、他被釋放出來後罰做清潔工作時,聽見馬修訓練他的同伴們合唱,在每天放學後來到教室練習唱歌,馬修發現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給他「 開小灶」,當問題少年蒙丹處處與馬修作對時,馬修不但沒有厭惡他反而不時去教育、開導他……馬修以他寬廣的胸懷包容著這些可憐的孩子們,他以一顆博愛的心將溫暖和希望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他的執著追求最後開出了幸福的花朵!
馬修用音樂召喚醒了這些孩子們冷漠已舊的心,也召喚醒了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和熱愛!在為公爵夫人演唱時,無論是合唱部分整齊甜蜜的歌聲,還是領唱莫抗治那清亮的天籟之聲,都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很難想像這婉轉的歌聲竟出自一群問題少年之口。這都是馬修給予他們的信心和愛的結果。從小受到哈珊校長虐待的孩子,從來沒有快樂而言,而馬修的到來,為他們帶來了聞所未聞的音樂以及父親般的關愛,讓這些麻木不仁的心靈真正感受到了溫暖,學會了去愛。哈珊校長與馬修學監的強烈反差,也證明了打罵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會讓學生的心田註上一劑強心針。其實人人心中都有愛,人人心中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人人都能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仁慈與付出。只是,如果沒有人來撥動這根愛之弦,這種熾熱的心就會被封沉。而克雷芒馬修就是最好的撥弦人!
結局是美好的,孩子們和馬修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我們也從這部朴實的影片中懂得了愛與尊重。
http://www.6mx.com.cn/content/2007-8-29/26673.html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來自法國的清新之風,故事的前半部分壓抑且憂郁,幾乎是看不到希望的絕望,自暴自棄的孩子,殘暴的教育條理,犯錯,處罰。
後半部分的輕快,明朗和結尾的半團圓式的結局不能不說是點睛之處。
貝比諾每逢星期六就會在柵欄的裡面等著已經在二戰中亡故的雙親來接他,最終在故事的最後,在馬修老師被開除的星期六等到了他的收養許可。
莫夫的悲劇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當他被處罰時,馬修老師的台詞是:「我的男中音」語調可惜而憂郁。
皮埃爾作為故事的主角,他的戲份最多,犯錯,處罰一直都在他的前半個故事中占據了大量的內容,單親家庭的他被老師們稱為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腸。馬修老師一上任就被他弄的人仰馬翻。(題外話:演員選的真帥啊,雖然只有十四五歲。-_-哈喇子ing)
主旋律<夜>出現在影片的後半部分,童聲合唱清越悠揚,很難想像竟是出自一群被世人稱為問題兒童的男孩口中.其中皮埃爾的獨唱部分只能用天籟可以形容.區別與男聲與女聲之間的少年嗓音,超越了性別界限的溫柔嫵媚,彷彿是初出生的嬌嫩的貓兒一般的惹人憐愛.高貴的讓人只能仰視.
是音樂改變了這群孩子的後半生.
感化院的一場大火將院長的勛章和馬修老師的飯碗一並燒了個精光.
當馬修老師提著行李離開的時候。沒有一個學生出來送行。這是讓讓人沮喪的事情,當他將要走出院子的,一架紙飛機從被反鎖的教室里透過狹窄的窗口飛了出來,輕盈的,飄滑過馬修老師的胸前,彷彿是有生命般的停在他的身前有錯別字的是貝比諾的。上面有簽名的是皮埃爾。還有這是各可亥克的。還有這個和那個。
夜的曲子再次在上年們口中,心中響起。
這一刻,說不感動是不可能的。
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從濃重的暴戾氣氛到最終的溫情洋溢,雖然是結束在雨天的出殯場景,卻是暖入了人的心裡。
(博士教育網www.6mx.net.cn歡迎您投稿)
想起心靈雞湯中的故事,200位貧民區的孩子在20年前接受了調查,調查者的結論是他們沒有任何出頭的機會,然而,20年後,當年的調查者心血來潮的再度回到那裡,除了幾位夭折或者是離開的孩子,剩下的孩子們無一例外的都事業有成,其中律師,醫生,法官比比皆是,詢問他們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句話:「我有一好老師。」
調查者找到老師的時候,老人笑著說:「這沒有什麼,我愛這些孩子。」
愛,是人類發明出來的,多麼有力量的詞語啊。
http://www.6mx.com.cn/content/2007-8-29/26670.html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水池底部",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克萊門特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
當聽到這部影片的名字時,首先給我的感覺是溫暖的,在春天這個溫暖的季節發生的故事自然會讓人覺得溫暖。可是當影片開始播放的時候,我發現這影片的感覺並不是我開始想像的那樣,背景音樂總是略帶著一些憂傷,把整部電影的氣氛映襯的有些憂傷。
但是,繼續看下去,我又有了不同的感覺,頑皮的孩子和馬修總是會發生些什麼,這些事卻顯得那麼自然,並且想想這也是為什麼馬修會和這群讓每個老師都頭痛的孩子們相處得如此和諧、融洽。也許是因為他們有同個愛好——音樂,在馬修的培養下,他們合唱的歌聲是那麼動聽、美妙。
它沒有國際大片的華麗場面,沒有動作大片的華麗的打鬥,沒有科幻大片曲折新穎的故事情節,但它感人的故事、鮮明的人物刻畫、動人的音樂已足以使每一個觀眾感動萬千,並深深愛上了這部電影。
又收集了些,快超過一萬字啦
㈦ 求:《圓明園》電影評論!
1860年10月18至19日,一把野蠻的烈火將一座名為圓明園的世界建築奇葩化為灰燼。146年過後,金鐵木執導的紀錄片《圓明園》完成了對這座「萬園之園」的一次影像再現,對與之相關的歷史橫斷面進行了一次藝術梳理,讓我們在影像中回溯歷史,在歷史中審視,在審視中反思。
《圓明園》貫以紀錄片之名,實際上與傳統的紀錄片有相當的差異。對於一個不復存在的建築群體,人們無法以寫實的風格來進行敘述。為此,影片靈活將劇情片的多種敘事方式與紀錄片進行「聯姻」。採用演員演繹宮廷帝王生活與修築、毀滅圓明園的歷史,採用數字技術以虛擬的方式再現歷史上「真實的圓明園」,再配以展示繪畫、檔案文獻和圓明園遺址的紀實手法拍攝,講述了圓明園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輝煌到毀滅的整個過程。在「三朝天子齊聚牡丹台」、「雍正煉服仙丹」等故事橋段加入了趣味、幽默、輕松的情節,增添了影片的觀賞性。這種現實與虛擬、歷史與演繹多種表現手法的交叉運用,是對歷史紀錄片的一種大膽嘗試,發展了紀錄片的表現方式,可以稱之為一部記錄歷史的故事片。
在時間縱向上,《圓明園》採用線性敘事,以圓明園建築到毀滅的歷史為主線。在內容的表述方面匠心獨用,主要以外域人土為視角,以當時傳教士和英、法軍人的通信、日記作為切入視點,其中尤以作為外國宮廷畫師的朗世寧為主要敘事線索。以朗世寧和英法聯軍的隨軍牧師麥吉的旁白作為貫穿全片的畫外音。這種表述有別與傳統的以「己方」為視角的手法,以「他方」的言語講述圓明園的建築歷史與遭際命運,避免了歷史評判的「主觀性」,增加了揭密歷史的「客觀性」。如此,以全新的「他方」視角闡述一段歷史,任何人企圖否認這段歷史的真相都是徒勞與無意義的。
同時,這種單一的外域視角表述也使得影片缺少了厚重感。對歷史建築及其事件的紀錄式呈現,理應是一個全方位的追述。對於圓明園的歷史,不應局限於外外域視角,而是可以採用多視角的結合:大清王朝的官方(正史)敘述,清王朝對於「火燒圓明園」是何種看法;民間(百姓)和文人們目睹圓明園被毀後的看法(在已存的文獻中不乏此類信息);歷史學家對於這段歷史又有那些定論與認知(此方面可以采訪當代歷史專家);西方列強(政府)對於洗劫與火燒圓明園的態度,等等。很遺憾,從導演到製片方都沒有在這些方面進行開拓與挖掘,進而對圓明園進行全方位、全景式的歷史展現,這使得影片本身呈現出單調的小家子氣。事實上,一部90分鍾的電影無法承載圓明園這一具有深厚內涵的歷史題材,一部氣勢恢宏的史詩系列才是最佳的選擇。
由此不難判斷,《圓明園》不應且不會成為圓明園歷史的影像化總結,並不是一個句號,而是對圓明園進行藝術表達的一個成品,一個節點。圓明園需要更多的藝術品作更深更廣的描繪,來講述她的榮耀與悲慘,以及與之連帶的民族輝煌與屈辱歷史。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們有理由相信,不會忘記歷史的中華兒女在未來的歲月里以圓明園為對象,為人類留下一系列藝術財富。
在浩瀚影海中,上世紀70年代香港邵氏金牌導演李翰祥拍攝的《火燒圓明園》就是一部以影像來講述圓明園的藝術精品。這部以慈禧太後為核心人物的影片,將史實與野史進行糅合,以包含深情和悲情的格調將圓明園被毀的歷史呈現。即使以今天的眼光審視,諸如八里橋戰役等段落亦是氣勢恢宏,顯盡歷史滄桑。最後火燒圓明園的旁白低沉激憤,一詠三嘆,令觀者心痛而扼腕長嘆。正如法國歷史學家伯納.布立塞在《圓明園大劫難》中所寫:「圓明園的毀於一旦,相當於凡爾賽宮加盧浮宮博物院以及法國國家圖書館全遭焚毀。」為本民族,我們怎能不痛息?為全人類,我們怎能不嘆息?
在《圓明園》點映過後,得到媒體與有關人士的一致好評,尤其在紀錄片的商業性開拓和特效製作上給予了高度肯定,被譽為「像好萊塢大片一樣好看」,「特效前無古人」。當靜心品味這部歷史紀錄片之後,覺得類似的高度贊譽有明顯的誇大拔高之嫌。由於,影片對準的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內容上無疑具有顯明的中國特色,無法產生《後天》、《鳥與夢飛翔》、《帝企鵝日記》這些關乎人類前程命運、表達自然規律和謳歌生命力一類紀錄片的全球影響力,進而產生世界性的商業價值。熊熊大火過後,5000餘畝的園林建築化為一片荒地,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完整的地面建築,特效製作團隊僅僅依靠有限的遺址和「四十景圖」等少數文獻實現對圓明園整體式的還原,本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從整體來看,影片的特效完成了這一要務,讓我們「看到了」圓明園極盛時期的壯闊氣象。然而,在細節方面缺少精雕細琢。比如,「田」字宮室僅以外觀出現缺少空間立體感,迴避了對其中內部架構的展現,顯示出創作方在數字技術方面的力不從心。最後火燒圓明園多是特寫與靜態畫面,沒有出現園林建築燒毀的動態鏡頭,甚至不如《火燒圓明園》的大氣。
就電影技術語言而言,影片的攝影與配樂可圈可點。片中很多表現圓明園的鏡頭極富動感,能夠產生一種美的視覺沖擊效果。在圓明園的修築過程中,影片籠罩在夕陽黃金般的色調下,伴隨的是悠長、舒緩的音樂,恬靜而又富有生機。在圓明園的歷劫時,主導熒幕的是傳統黑白的青灰色彩,伴隨著深沉、悲愴的音樂,流露出一種令人幾近窒息的絕望與悲涼。這些無疑有助於將觀眾融入影片講述的歷史之中,與創作者做心靈的溝通,激發內心的民族情感。
《圓明園》不僅僅是一部關於皇家園林「前世今生」的電影,也訴說了一個「落後就要挨打」的社會法則。影片在敘述進程中,時時刻刻將中國的發展與西方的發展進行橫向對比,極其清晰地將圓明園何以遭到毀滅的原由告訴世人。自視為天朝之國世界之王的大清帝國,自建政以來一個多世紀技術踏步不進,相信依靠馬刀和弓箭就足以主宰統治世界,在群臣眼裡西方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不過是康熙皇帝的「玩意兒」。這種夜郎自大的自負心態直接衍生了閉關鎖國的落後政策。在乾隆年間達到農業社會的繁榮時,西方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大肆擴展殖民地,建立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美洲擺脫殖民統治,成立美利堅合眾國;法國取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西方的發展與東方的停滯形成強烈的反差。以致於出使中國的英國人馬嘎爾尼一針見血地指出:「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於一班幸運、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它勝過其鄰船的地方只在於它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乾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數十年過後,馬嘎爾尼的論斷得到了應驗。1860年,英法聯軍沿海由南向北攻破天津大沽口,一路勢如破竹進入北京城,作為帝國之主的咸豐皇帝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承德避暑山莊,大清國門至此被強行打開,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由此揭開序幕。
歷史與現實雙重證明,弱肉強食不只是自然界的生存規律,也是社會發展不可迴避的潛規則。民主與和平這些文明的思想只是人類最純粹的善意追求,在國家經濟利益、政治權力面前它顯得異常地蒼白。否則,美國就不會以「世界警察」的名義在全球范圍內東討西伐,就不會出現以一已的力量顛覆伊拉克、鎮壓南聯盟、打擊阿富汗等等強權國際政治事件。同理,一個半世紀前圓明園燃起的熊熊烈人,留給中華民族的是血的教訓!
通觀全片,導演採用了大量的對比手法。將數字化還原的原明園與今天真實的圓明園遺址進行大量的交錯展示,激起人們陣陣的痛息之情。曾經金碧輝煌的宮殿化作灰燼,唯有一段段殘垣斷壁映射出它的富麗與蒼涼。曾經盛極一時的東方博物館已是盪然無存,唯有一件件散存世間的藝術珍品見證著她的與尊貴與悲痛。痛定思痛,《圓明園》化作一段真切的盛世危言,讓生活在鶯歌燕舞和平時代的人們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經過血與淚的洗禮,我們拒絕歷史悲劇的重新上演。
《圓明園》沒有局限於亭台樓閣一磚一瓦的華麗堆砌,沒有拘泥於奇珍異寶的歷史掌故,更講述了大清帝國由強至衰榮辱興敗的歷程。影片開頭是滿清八旗子弟越過長城進軍中原建立帝國的鏡頭畫面。隨後,從康熙皇帝修建「暢春園」與初建「圓明園」,到勤政的雍正擴建「圓明園」,再到乾隆時期的全面大修,正是大清王朝從政權確立到國富民強的歷程,達到中國古代少有的盛景,全球三分之一的白銀存於大清國庫,「如何花錢都是問題」的繁榮昌盛是大興土木的經濟基礎。盡管影片略去了嘉慶和道光兩代皇帝,直接進入到咸豐年間,無疑倍顯倉促之感,但這也無法遮掩影片帶來的深厚歷史氣息,彷彿是一段以園林建築為主題的歷史教育片。
面對圓明園這般的歷史題材,創作者自然不會放棄對民族情懷的表達。影片無時無刻都不在訴說一個不復存在的礦古奇跡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同時,對於這一人間仙境建築奇葩的毀滅者,編導引用法國大文豪雨果的話語進行了嚴厲的抨擊:「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了東西,一個放了火。彷彿戰爭得了勝利便可以從事搶劫了……在歷史的面前,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圓明園,見證了一個帝國的輝煌與衰敗。《圓明園》,記錄著一個民族的榮耀與屈辱。假借文明的名義,兩個強盜點燃的野蠻大火燒盡了一座舉世無雙的世界建築瑰寶。然而,野蠻的大火燒不盡她的華貴,在大英博物館和法國丹楓白露城裡,我們依然可以體味到她散發的藝術氣質。野蠻的大火同樣燒不盡一個民族對她的追思,因為她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榮辱歷史與文化血脈。
願以一段「憑吊圓明園」作為結語:
我以為我可以忘記
只要我不回過頭來
我以為我可以當作什麼都不曾發生
只要我不翻開昨天的日記
然而你總在我的夢中出現
喚醒我的心中對你不能忘卻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