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哥斯拉》是日本的還是美國的電影
哥斯拉最早是日本的。
哥斯拉第一次出現就是在1984年12月15日日本所上映的電影中。在電影中,哥斯拉是一隻遭受了核輻射變異的恐龍,而哥斯拉的目的是為了摧毀日本。如果結合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這只怪獸哥斯拉分明就是邪惡美帝的化身。
在1998年5月19日美國又翻拍了一部哥斯拉的電影,這部電影的特效更好,場面更加的宏偉,但在劇情中卻將哥斯拉改為了一隻徹頭徹尾的怪獸,剝離了歷史背景的哥斯拉幫助美國成功洗白。
介紹:
哥斯拉,是全球流行文化最知名的代表符號之一,首次出現於1954年電影《哥斯拉》中。從那時起,哥斯拉就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流行文化符號。
主演了36部電影,也出現在其他媒體中,包括視頻游戲、小說、漫畫、電視劇、動漫、雕塑等。2015年6月,日本東京新宿區區長吉住健一為怪獸哥斯拉頒發了「特別住民票」,使其成為新宿區的「居民」。同時,哥斯拉還獲得了「新宿旅遊大使任命書」。
2017年11月3日,日本紀念日協會正式認證11月3日為「哥斯拉日」。這是官方首次正式為哥斯拉而設立節日。
2. 哥斯拉美國版有幾部
美國版《哥斯拉》有兩部,分別是1998年版《哥斯拉》和2014年版《哥斯拉》。
影片《哥斯拉》1998年版講述因為核試驗造成的氣候異常,使一個高90英尺的龐大怪物復活,並讓整個紐約陷入一片混亂。科學家、新聞記者、電視台攝影師、軍人和保險公司的核查員,聯合起來對付這個巨大的怪物。
2014年版《哥斯拉》2014年5月16日以2D/3D/IMAX 3D格式在北美上映,6月1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圍繞一位人類大兵的生活展開,講述了沉睡的古代巨型怪獸被人們意外喚醒,醒來後的怪獸展現出強大的破壞能力,它的存在也震驚了世界。
影片中的特效具有華彩片段的效果,可以滿足了或者說是所有人的觀影慾望——那種你一直期待但是從未見過的影片「這部看似是冗餘、無用的翻拍,其實還是很有意思的。
2014版的哥斯拉108.2米的身高相當於一個30多層樓高的建築,是1954年初代哥斯拉的兩倍高,其尾部更是長達167.74米,相當於50多層樓。在體型上,新版哥斯拉也相當驚人,89724立方米的總體積如果用等量的水充滿將重達90000噸。
哥斯拉的設計參考了多種動物外形。如臉部正面設計,更多借鑒了熊的腦部輪廓;在鼻子及唇部細節方面,又有狗的影子;如果從側面看,眼睛與鼻樑連成的線條,又讓人聯想到老鷹。
3. 哥斯拉電影美國和日本誰做的更好
日本哥斯拉做的更好,哥斯拉是日本原創的,美國只是翻拍,而且美國是用CG做的,缺乏真實性,仔細看還是會發現很多端倪,而1984年日本的平成系列的《哥斯拉》,此時的特攝技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無論是皮套的精細程度,模型的規模和爆破的場面調度都配合的相得益彰。
美版《哥斯拉》是一部由傳奇影業與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合拍,英國導演加里斯·愛德華斯執導的美國科幻怪獸電影,是「哥斯拉系列」的重啟、美國拍攝的第二部有關「哥斯拉」的影片,上一部同名影片在1998年上映。
美版《哥斯拉》劇情梗概:
影片圍繞一位人類大兵的生活展開,講述了沉睡的古代巨型怪獸被人們意外喚醒,醒來後的怪獸展現出強大的破壞能力,它的存在也震驚了世界。影片同時強調了原子彈對生物帶來的直接影響。
1954年,美國發現因為核武器而被喚醒、具有超強破壞力的巨獸「哥斯拉」,並試圖使用核彈將哥斯拉消滅,然而最後只能使哥斯拉沉睡在太平洋深處。以後各國便聯合展開所謂「帝王計劃」,以研究徹底消滅怪獸之方法。
1999年,菲律賓某礦區發生地震,參與「帝王計劃」的學者芹澤市朗前往調查,在陷坑中發現了蟲形怪獸「MUTO」的石化卵囊,還發現有隻孵化的穆托已經逃逸。同年,日本一所核電廠,因為未知原因的地震引發輻射外泄,工程師喬·布羅迪的妻子遇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哥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