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法國電影<蝴蝶>資料
簡體中文名: 蝴蝶
導演: Philippe Muyl
編劇: 菲利浦 慕勒 (Philippe Muyl)
主演: Michel Serrault / Claire Bouanich
上映年度: 2002
官方網站: 345345
語言: 法語
麗莎(柯萊兒布翁尼許Claire Bouanich 飾),今年8歲,單親,喜歡提問,各種各樣童稚的問題。鄰居的爺爺(米歇爾•塞羅 Michel Serrault 飾 ),兒子已經去世,脾氣古怪,有收集蝴蝶標本的癖好。一天,麗莎闖進了爺爺的密室,發現了五彩斑斕的蝴蝶標本。爺爺還說,他要到山上去採集一個叫「伊莎貝拉」的蝴蝶,麗莎大喜,要跟爺爺一起去探險,她多麼希望跟著爺爺去看滿天飛的蝴蝶。一路上,麗莎給爺爺添了不少麻煩,因為她有問不完的問題,還放走了爺爺采來的蝴蝶。麗莎掉進了一個山洞,爺爺著急,找來了救生人員。兩人的友誼、親情,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
影評:
看完法國電影《蝴蝶》的晚上,許久不肯閉上眼睛。彷彿眼瞼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談去,世界將重又歸於嘈切、繁囂。不會再有天籟般的童聲一記記問詢,仿若幼嬰的耳語。
《蝴蝶》象一組清新的田園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點點滲入眼耳。那片屏幕,穿過蝴蝶斑斕的羽翼,給我一座驚艷府邸,如此寧馨,靜美。
蔚藍晴空下,一望無際碧綠的草原,微風中搖曳的金色麥浪,草原上爛漫的野花和撲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靜美與生命的動感,在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無缺。
如此看來,圈子裡的幾個朋友都偏愛法國電影,並不是沒有理由。
《蝴蝶》沒有跌宕迂迴的劇情,也沒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場平淡的講述。
八歲的小女孩麗莎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卻又不知該如何照顧她。孤單的麗莎只能與心愛的藍球為伴,在母親失約或晚歸的時候,一個人坐在咖啡廳里、或者電話亭邊的長椅上無助地等待。直到有一天,失去兒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把麗莎領進了他的家,麗莎第一次接觸到了蝴蝶這種生物,並跟隨著酷愛收集蝴蝶的朱利安一起,去尋找全歐洲最罕見、也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麗莎在與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並與固執嚴肅的朱利安鬥嘴。一老一少在不斷地爭執與妥協中,漸漸親近。這一趟旅程,變成了尋找愛與親情的路途。
法國優美的鄉村風光和老少之間諧趣的對話,使得整部片子看來心曠神怡。
法國天才童星柯萊兒布翁尼許是本部影片的亮點。她將一個生活在單親家庭的,聰明伶俐又孤獨敏感的小姑娘麗莎演繹得如此傳神。她的笑容與憂傷,是整部片子的光影,牽扯著所有觀者的視線和神經。
所以本片在法國上映時,吸引了上百萬觀眾前去觀看,票房突破了2億元。這其中,柯萊兒布翁尼許的出色演技居功至偉。她那雙純澈的藍眼睛,羞怯迷人的笑容是這個殘酷世界的抗體,任誰都無法拒絕這樣一個精靈的慰藉。
看法國電影,總能讓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原因在於法國電影總是能將很深刻的主題演繹得輕松詼諧。許多人生的哲理與隱喻,被有條不紊地編織進情節的前生後世,於細節處,一一表露。
這部79分鍾的影片,其實涉獵了相當廣泛的內容。親情、友誼、愛情、戰爭、金錢、命運、人生等等。看起來似乎是極深奧的話題,本片卻以簡單的對話和簡潔的鏡頭語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闡釋。
比如,當那隻美麗的鹿倒在偷獵者的槍聲里,朱利安沒有去擋住孩子的眼睛,他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偷獵者」。當朱利安爺爺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葯物能致蝴蝶於死地的瓶中時,麗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獵者」三個字。這是一種意味深長的諷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釋,但在孩子的眼中,並沒有實質的不同。
比如,麗莎與朱利安在山上看到一對情侶,男孩要求女孩為了證明愛情,勇敢地和他一起跳傘。
朱利安告訴麗莎,這對情侶的愛情只靠著一根繩索維系著。通常人們要求對方做些什麼來證明他們的愛情時,就表示不信任對方,沒有信任,愛情就撐不住.。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會上,麗莎問朱利安怎麼樣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訴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片中還有多處涉及到了政治敏感話題(在國內的審片制度中,經常會出現此類術語)。反戰,應當是它隱藏的主題。
我至愛朱利安用手影給麗莎講故事一幕。個人感覺,它是整部影片中最匠心獨具的表達。
麗莎入睡前要聽故事。朱利安於是藏身於床單後,就著昏黃的燈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講了動物界及整個人類世界生存的殘酷。上帝的手,同時製造了美醜與善惡。似乎臨到末日審判那一日,誰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這個隱喻,生動又驚心。三屆法國凱撒獎影帝得主米歇爾塞侯飾演的朱利安,在此將他人生經驗中的睿智與曠達表述得淋漓盡致。
朱利安與麗莎借宿農家的時候,聽男主人訴說政治與民生的利益對沖,戰爭的殘酷及對人性的摧殘。男主人的老母親仿如蠟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憾。
也是在此,朱利安終於說出,他如此痴迷於尋找「伊莎貝拉」,是為了要滿足兒子臨終遺願。他的患重度抑鬱症的兒子,臨死前惟一的願望,是想看一眼傳說中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親情的主題,在這里被濃墨重彩地渲染開來。雖然朱利安敘述得不動聲色,而內里蘊含的深沉情感卻教人動容。他其實深愛著兒子,卻從不曾對他說出「我愛你」三個字,當兒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遺恨都已來不及彌補。
所以,對此深有感觸的老人,在片子近尾聲的時候,當警方出動人力,將不慎跌入山洞的麗莎救上來之後,才會對麗莎年輕的媽媽說:去,告訴孩子你愛她。
鏡頭語言在此處,又轉入了對於法國某些社會問題的探討,例如單親家庭孩子的撫養及教育問題。
朱利安對麗莎的媽媽說:不快樂的小孩通常都會渴望快快長大,脫離令自己感覺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掌握的世界中去。
麗莎的媽媽幡然醒悟。
在野外的時候,「伊莎貝拉」因為麗莎的莽撞被驚飛,老人帶著小小的遺憾返家。但導演卻在尾聲掀起了一個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費盡心機尋找的「伊莎貝拉」蝴蝶其實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隻醜陋的蝶蛹。
原來,他們一心想追尋的東西,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這是片中會讓人發出會心微笑的鏡頭:下了課的小女孩每天飛快地穿過街區,跑上樓梯,氣喘吁吁敲開朱利安的家門,只為了能夠親眼看到一隻蝴蛹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導演給了長達4分鍾的鏡頭,用來表現伊莎貝拉破蛹而出的畫面。伊莎貝拉在燈光下緩緩打開翅膀,那一刻,美麗震懾人眼,彷彿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
似乎也在那一刻,聽到麗莎內心的蛻殼聲。
我們人生中那些難捱的辰光,那些對疼痛與苦難的隱忍,就象一隻蝶蛹,等待蛻變的過程。從醜陋的蝶蛹到美麗的蝴蝶,是生命中經歷成長蛻變的最好隱喻。
片子里的最後,麗莎放飛了「伊莎貝拉」。末尾的點睛之筆,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貼著朱利安的耳朵說:我媽媽的名字,也叫伊莎貝拉。
朱利安抬起頭對她微笑:那我們都找到了它。
這是法國影片中又一觸動人心的溫情點,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編劇與導演兩職的菲利普.穆樂擅長處理家庭喜劇,在本片中,他舉重若輕,將深厚涵義融化於輕松溫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滿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劇本里的對白及導演鏡頭語言的運用,講究對內心忠實,對情感忠實,所以每一個觀看的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而法國人一貫擅長表達的浪漫在這部電影中穿插始終,朱利安雖然表面嚴肅,其實內心也天真如孩童。他與麗莎之間孩子氣地鬥嘴,令整部影片諧趣橫生。
法國,做為藝術電影的源流之地,的確有許多方面值得借鑒,因其電影文化的深厚底蘊無人能及。
比如電影原聲音樂。在本片中,麗莎與朱利安的一問一答,將那些雋永清新的人生哲理做了淺顯而通透的闡述。小女孩的聲音活潑俏皮,老爺爺冷靜嚴肅。融合在一起,聽來耳目清新。
法語一向被公認同為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而小女孩童聲稚氣的法語更是彷彿天籟。這首電影原聲歌曲,被許多人視為靈魂的洗劑。執掌配樂的Nicolas Errera,用醇美的鋼琴和行雲流水的弦樂來合成了這首曲子,為影片增色不少。
再比如色彩的運用。79分鍾的影片,象一場聲色光影的旅行。參與過藝術電影《情慾飛舞》和奧斯卡得獎影片《美麗心靈》的攝影師尼可拉斯海特,用明朗的鏡頭,將法國阿爾卑斯山的自然景緻拍得如同一副寫意山水畫卷。
國內的影片,雖然也不乏此類手筆,但總覺得似一場視覺盛宴。饕餮之後,味蕾也隨之麻痹,沒有餘味值得反芻。所謂的大投資、大製作,象一場轟轟烈烈的煙花,綻放的,只是瞬間艷光,沒有可以長久存留下來的美麗。場面再宏大,情節再壯闊,缺少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做支撐,就會感覺蒼白無力。
但《蝴蝶》就不同。雖然它只是一部低成本的小製作電影,故事也非常簡單,但它象一部多棱鏡,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會引起不同層面的反思。
現今的觀眾,已被眾多的歐洲片養刁了口味。他們要的是視覺與感覺的雙重享受,這一重境界,才是對電影藝術的最終要求吧!
B. <高分>求一些小眾電影
推薦幾部個人比較喜歡的影片。都是深刻有內涵的片子。
1.《黑暗中的舞者》
如果你接受歌舞片,那這是最適合不過的片子了。拉爾斯·馮·特里厄的歌舞經典作品。一部別出心裁且唯美感性的歌舞片,有一點浪漫,也有一點灰色,但是卻充滿力量。它向100多年來經典電影里所有愛的深處走去,既有琉璃的色彩,又有深淵一樣的穿透力。
2.《小鞋子》
伊朗電影。小孩子的童貞,小孩子的單純。為了一個理想而過早得面對挑戰。它可以伸直腰驕傲地對好萊塢電影說:對於真正的電影來說,那些炫目的特技實在不算什麼。
3.《戀戀情深》
一部溫暖的電影。年輕的約翰尼德普和李奧納多聯袂出演。一家人總有血濃於水割捨不掉的情懷。本不打算推薦美國電影,但還是忍不住把這個片子放進去。
4.《中央車站》
巴西電影。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一部具有現實主義風范的溫情小品;一段悲憫旋律下的自我救贖之路。當它觸及到你的內心的時候,它在與你的大腦對話。
5.《碧海藍天》
作為法國人呂克.貝松的成名作,《碧海藍天》沒有任何的商業氣息,她就是一部圓夢的電影,她帶著一個男人童年的印跡和對大海的眷戀、對愛對生命的思考,講述著簡單而又永恆的故事。當音樂涌動將希臘愛琴海的海水寬闊地推入眼前,沒有人不凝神屏息。
6.《天堂電影院》
義大利導演托納托雷的回家三部曲之一。是一部緬懷電影歷史以及個人的情感歷程的懷舊之作。兩條時間線索交融給人帶來一種綿長、悠遠的懷舊氣息。
7.《一一》
楊德昌導演的作品,以一種非常細致、有條不紊的步調講述了一個關於人生的故事,它的題旨是生命,意味著對生命一途的反思。這是一則很普通但很美麗的寓言故事,同時也是一篇高水準的社會學寶典。
8.《兩生花》
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 一部可能具有超越時空意義的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思考的藝術影片。將宿命的神秘感和豐富敏感的感性情緒發揮到了一種極致的境界。
9.《雲上的日子》
義大利名導安東尼奧尼用冥想和詩意,真切地窺探到人的心靈深處,那些沒有結果的一見鍾情和情無歸處的心心相印,像煙一樣從我們身邊輕飄飄地消逝,而留下的愛的自述卻慰藉著所有孤獨的人們。
10.《夢》
這不是黑澤明最好的電影,卻是他整個電影生涯的寫照。電影來自黑澤明對夢的勾畫,全片共有八個夢境,分別是:太陽雨、桃園、風雪、隧道、烏鴉、紅色富士山、垂淚的魔鬼和水車之村。這八個夢幾乎貫穿了人類生活的所有主題,戰爭與和平、社會與人生。在不同的夢境里有著不同的場景,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類所面對的所有主題一一呈現。
11.《霧中風景》
安哲羅普洛斯的大作,最好的一部公路電影,是一部極具藝術深度的、以尋根為主題的、追尋歷史、探究人文精神的力作。喜歡公路片的話絕對不能錯過。
12.《巴里林登》
個人認為老庫最好的作品。他的《發條橙》《閃靈》等片太有名了,似乎把這個片子的光芒掩飾了,但它不太像是那種一開始或者一直以來就能受人關注的電影,更多時候還需要有觀眾去發掘它。老庫把電影的技術手段運用得爐火純青,每個鏡頭都優雅得像幅古典油畫,結局更有一種歷盡人世滄桑的悲涼之感,一直被冠以史詩作品的榮譽。
13.《穆赫蘭道》
大衛林奇的經典懸疑電影,典型的「林奇式」風格,影片完全不遵守傳統電影的敘事結構和內在邏輯,攝影、美工、音樂等均微妙地暗示著多層夢境的可能性,以其獨特的影像語匯與世界觀將觀眾玩弄於指掌之間。
14.《好傢伙》
老馬的電影大家都熟悉,《憤怒的公牛》《計程車司機》這些都太多人推薦了,我還是最喜歡《好傢伙》,尤其喜歡喬佩西這個壞胚子,絕不比《教父》遜色。
15.《收信人不詳》
這是金基德人物關系最為龐雜的一部影片,除了保持他一貫的生猛,還多了份蒼涼的曠達。目前為止,韓國惟一一部,正面呈述對美國軍隊的復雜情感的影片。
16.《艾德伍德》
蒂姆伯頓和德普的又一次經典合作,容易被人忽略的好片子。出現在這有些另類,但出於個人的感情,還是決定推薦給你。這是一個史上最爛導演的傳記電影,看完後會讓人感慨良多。一個人或許無法感動別人,但至少可以感動自己。而且相信你會開始對囧片產生興趣。
17.《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被人說得太多,我就不說了。但不知為什麼,看岩井的這部電影總會讓我想到德西卡,所以推薦一下這個片吧,一個講述青春困惑多於青春喜悅的電影,有些黑色,有些沉重甚至殘酷,但生活就是如此。
18.《月亮上的男人》
說到金凱瑞的轉型,很多人會提到《楚門的世界》,但我更迷醉於這部《月亮上的男人》。看金凱瑞我總會想到周星馳,看《月亮上的男人》我總會想到《喜劇之王》,辨不清真相的戲子人生,他們都是我的最愛。
19.《低俗小說》
說來說去,還沒有說到我最愛的昆汀,那怎麼行。說濫了的電影,但還是再推。環形敘事,暴力美學,喋喋不休,昆汀的印記刻在影片的每一個角落。
20.《第七封印》
令人高山仰止的大作。伯格曼就像是上帝,通過這部電影向我們傳道,你所能做的就是聆聽,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