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赫本為扮中國人,雙眼皮貼成單眼皮,這部美國片《龍種》細節真牛
好萊塢大電影廠、主流導演和當紅明星攜手打造的《龍種》,這是一部1944年上映的美國影片,以其獨特視角和真實描繪,為我們呈現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壯闊畫面。影片沒有對中國人進行妖魔化處理,而是以中國味十足的場景、服裝和故事,展現了中國和中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所展現出的堅韌與傲骨,同時也揭示了戰爭給中國百姓帶來的巨大傷害。影片中,凱瑟琳·赫本飾演的小玉這一角色,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更是進步思想的代表,她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不惜將雙眼皮貼成單眼皮,其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影片背景設定在上世紀30年代末的中國農村,譚家作為當地一個大家族,展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世同堂」概念,同時也揭示了其中根深蒂固的性別不平等觀念。小玉,作為譚家的兒媳和進步女青年,她對傳統觀念的挑戰和對新思想的追求,成為影片的一大看點。影片中,小玉作為第一位站出來表示願意投身戰爭的人,展現了中國老百姓「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態度,而這一態度也是影片想要宣揚的主題。
《龍種》不僅在劇情和角色設置上展現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復雜性和多面性,同時在細節還原上也做到了極致。劇組用了兩年時間在加利福尼亞州搭建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村莊,高度還原的布景和演員們完完全全的中國味,使得整部影片顯得真實而生動。影片中的標語、道具、群演的裝扮等細節,都體現了製片方的用心。
影片中還包含了許多彩蛋,例如選用英文版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主題曲,以及工人們拖著機器經過譚家所在村口的場景,暗示著淞滬會戰的失敗。這些細節不僅增強了影片的真實感,也加深了觀眾對中國抗日戰爭歷史的理解。
關於《龍種》為何在1944年這樣特殊的時間點出現,其背後的政治意圖不言而喻。二戰臨近尾聲,世界政治格局發生變化,美國尋求在遠東地區找到合適的代理人,而蔣介石政府成為了目標之一。美國在戰爭期間對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支援,並培養了中國青年成為重要兵種,這一切都表明了美國希望中國贏,需要中國贏的戰略考量。因此,《龍種》作為一部政治服務性質的電影,其政治意圖隱藏在看似無辜的藝術作品背後,展現了好萊塢深邃的政治智慧。
《龍種》不僅是對歷史的再現,也是對當時政治格局的反映,它讓我們看到了藝術與政治的交織,提醒我們在享受藝術作品的同時,也要對背後的政治動機保持警惕。同時,我們也應從中學習如何在藝術創作中融入政治意圖,以及如何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運用藝術手段傳達特定信息。
❷ 有沒有外國人拍的描寫中國抗戰的電影
龍種 Dragon Seed(1944)
寧靜祥和的中國南方鄉下小村莊,唐凌(沃爾特·休斯頓 Walter Huston飾)與家人一起幸福而忙碌的生活著。他的兩個大兒子已經娶妻生子,最小的兒子(赫德·哈特菲爾德 Hurd Hatfield飾)仍懷揣著一腔熱血。二兒子的妻子小玉(凱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飾)是一位擁有反抗精神的婦女,通過閱讀書籍,她得到了先進的知識和進步的思想。然而這一切都被日軍的侵華戰爭打破了,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破敗的家園,年輕勇敢的女民兵小玉,帶領村民與侵略者展開了英勇的斗爭。
由美國米高梅公司出品,根據在中國長大的美國作家賽珍珠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影片《龍種》,榮獲1945年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最佳攝影(黑白)提名。這部講述中國人抗日故事的影片,由好萊塢影星出演中國農民,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英勇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