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白比姆黑耳朵》講的是什麼故事
老戰士伊萬·伊萬內奇在蘇聯衛國戰爭中負過傷,如今已退休養老。他的兒子4年前在山裡因公犧牲,老伴已於3年前去世。現在只剩下他獨自一人生活在俄羅斯中部地區的一個小城切爾塔諾沃。他靠養老金過活,偶爾也寫點東西。
為了排遣寂寞,伊萬到養狗專家那裡去領來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狗崽,給自己作伴。這只小狗雖然是良種獵犬,純蘇格蘭賽特狗的後代,但它的毛色不典型,不標准。它全身呈白色,只有一隻耳朵是黑色的。顯然,它已退化。可是它那活潑的神態惹起了伊萬的憐愛,伊萬選中它,把它領回家,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比姆」。無論伊萬到哪兒,比姆都緊緊跟著他。伊萬有時帶比姆到郊區的一片樹林中散步,和比姆談談心裡話,並訓練它捕捉獵物的能力。伊萬發現比姆的毛色雖然不標准,但它的腿特別敏捷,耳朵極靈,嗅覺也很敏銳,伊萬盼望著帶比姆去參加夏季舉辦的狗展,得到一張品種證書和獎章。
夏天到了。伊萬滿懷希望地帶比姆去參加狗展。狗的主人紛紛牽帶著自己的狗在場地開始遛圈,展覽會的裁判和主持人立即發現比姆的毛色不合乎品種標准,是白化病患者,於是立即宣布取消比姆的參賽資格。伊萬據理力爭無效,只得悻悻地牽著比姆離開。
幾位大嬸在居民住宅樓前的大院中聊天。比姆從她們身邊跑過,碰了一位胖大嬸的手,胖大嬸驚叫起來。她硬說比姆咬了她,並強拉居委會主任到伊萬家告狀。伊萬說比姆從來不咬人,還會向人問好呢。胖大嬸伸手想試試,不料比姆根本不願伸出爪子向她表示友好。這可惹惱了胖大嬸,認為比姆看不起她。從此她和比姆結下不解之冤,發誓要出這口氣,處處和它作對……
伊萬胸腔內殘留的彈片20年後終於發炎了。伊萬疼痛難忍,醫生決定用飛機送伊萬到莫斯科去開刀。伊萬戀戀不舍地和比姆告別,他囑托鄰居大娘代為照管。伊萬被抬走後,比姆在屋裡嚎叫著不肯吃東西。大娘放比姆到街上去遛遛。比姆不停地尋找主人,凡是伊萬帶比姆去過的地方,像郵局、報亭等處,毀衡比姆都一一去過。突然一輛救護車駛過,比姆飛奔跟蹤到急救站,又被趕了出來。比姆每天到街上瞎跑,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大家對它晶頭論足。有的態度友善,有的惡語相加。一天,胖大嬸在大街上碰見了比姆,便斥責它是咬人的動物,這時旁邊的一位姑娘為比姆打抱不平,終於鬧到派出所去。姑娘查找到比姆主人的地址,把它送回了家。這位姑娘名叫達莎,是從莫斯科到這里來實習的。她從鄰居大娘處知道了有關比姆的一切。第二天,達莎給比姆送來一個刻著名字的狗牌,把它套在比姆的脖子上,就安心地離去。
一天,比姆又到院子里去溜達。幾個小男孩正在玩球。比姆也加入了他們的游戲。這時一個有收集狗牌癖好的瘦個子把比姆騙到了自己家。他摘下比姆掛的小牌子,到夜裡便將比姆趕了出去。清轎余李晨,比姆遛到火車站,正好碰上達莎進站,准備返回莫斯科。比姆向達莎奔去。達莎上了火車,車開動了,比姆跟在火車後面窮追不舍。這時達莎也從車上看見了比姆,她十分焦急,便在第二站下車,又乘上返回的列車回到小城。當她去到鄰居大娘處時閉遲才知道,比姆還沒有回來……
原來比姆追火車追得筋疲力盡,它趴在鐵軌上再也起不來了。一個養路女工救起了它,等它恢復體力後便讓它回家去。比姆在回城的路上,爪子又被鐵軌夾傷了。它好不容易找到了家。鄰居大娘和達莎喜出望外,她們急忙為比姆醫治傷口,然後用一根鏈子把比姆拴了起來。從此,比姆就由大娘的孫女和她的同學、名叫托里克的男孩來照顧。
一天,孩子們不小心,比姆又獨自跑到郊區汽車站。汽車司機環視四周無人,便將比姆哄上汽車。在行車途中,又將比姆賣給了農民克利姆。克利姆把比姆帶回家,交給小兒子謝廖沙照看,一家人都很喜歡它。他們家的鄰居一次借比姆去打獵,由於比姆沒有按照獵手的要求去捕捉獵物而挨了一頓毒打。比姆終於掙脫鏈子逃跑了。比姆拖著遍體鱗傷的身體好不容易蹭到城裡,這次它找到男孩托里克的家。
托里克見到比姆又驚又喜。托里克的父母卻不同意收留它。在托里克的一再哀求下,父母親假裝同意了。可是到了夜裡,托里克的父親卻悄悄地把比姆引上自家的小汽車,然後把車開到遠郊的一片樹林中,把比姆拴在一棵樹上。翌晨,托里克醒來不見了比姆,便去質問父母,他們騙孩子說比姆夜裡自己逃走了。托里克對父母的謊言氣惱萬分,他揚言要離開這個家,到比姆家去住,等待著比姆歸來。托里克的父親為此事感到懊悔與慚愧。他又趕到遠郊樹林,想把比姆找回來,可是比姆已經不見了。托里克父親在報上登了尋狗啟事。
原來比姆又掙脫鎖鏈逃了回來。這次比姆決定回到伊萬家。可是比姆剛到居民大樓的院門口,恰巧和死對頭胖大嬸碰個正著。胖大嬸咬牙切齒地不放比姆進門。一輛捕狗車正由此經過,胖大嬸急忙叫住了他們,她對車上的兩名工人說:比姆是她家的瘋狗,見人就咬,必須把比姆立刻弄走。比姆終於被悶罐車帶走了……
伊萬痊癒後乘火車返回小城。他急不可耐地想見到比姆。伊萬下車後看到報上刊登的尋找比姆的啟事,便徑直趕到檢疫所捕狗站。當他被看門人領到捕狗車前,車門打開時,伊萬不禁驚呆了:由於比姆不甘心命運的安排,曾拼出全身氣力想撞開鐵門,終於撞得頭破血流,氣盡而亡。伊萬睹此慘狀,悲痛欲絕。
在檢疫站門口,伊萬碰到也來此尋找比姆的托里克和謝廖沙。伊萬不忍讓孩子們傷心,只好騙他們說比姆不在這里。
第二天,伊萬把比姆傷痕累累的屍體埋葬在他們常一起去散步、遊玩的樹林中。然後鳴槍3響,紀念比姆在世3年。
生活在繼續,伊萬又帶著托里克和托里克收養的小狗——也起名叫比姆在林中散步,嬉戲。伊萬心中充滿了對比姆的懷念之情。他環顧周圍,大地顯出一片生機,看來,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
Ⅱ 俄羅斯經典電影
俄羅斯經典電影如下:
1.《伊凡的童年》(1962)
《太陽灼人》中的事件發生在1936年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整個國家都在慶祝飛艇建造計劃的周年紀念日,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打破了一位功勛軍官平靜的生活。
這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俄語電影。電影製作者斷言,這部電影不是譴責性的,而是沉浸在蘇聯人民生活方式的高級戲劇中。歷史、愛情、悲劇、激情、懷舊、階級仇恨——在《被太陽灼傷》中有大量的高戲劇。
Ⅲ 求一部俄羅斯電影
這個電影名字叫《回歸》,
「我沒有將它看作是每天常見的故事,或者一個社會性的題材。它不是簡單的父子情,很大程度上,它從一個神話化的角度去看人生。電影里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意義。」
——導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
這是一部關於男孩成長的影片。一個失蹤十二年的父親,一個只存在一張褪色照片中的男人,某日突然出現,回家後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去荒島旅行,三人在旅途中遇上一次又一次的困難,但父親都只是袖手旁觀,似乎要借著軍訓時的鍛煉加速孩子們的成長。終於,父親與兒子的沖突加劇,轉化成一個無可挽回的結局。
整部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俯視的海面,然後是一個模擬主觀視角的鏡頭走在海底的沉舟之上——看完全片才知道,原來這葉小舟就是父子三人劃向孤島的那葉小舟,也是帶走了父親死屍的那葉小舟。這樣的鏡頭對於對影片未知的觀眾是充滿神秘的,但對於作為敘述者的導演更像是記憶的始點——一個已經成為男人的人對「成為男人」的全過程的追溯(就想當年劃向孤島)。影片的開始是故事的結局,但是那裡只有小舟沒有死去父親的身影——事物是記憶的觸煤,真正的父親已經融入自己的體內與靈魂共生。
第一場戲「星期天」,是男孩關於「是真正的男人」的證明游戲,這是開始有獨立意識對社會有了認知後作為男孩子通常樂此不疲的事情。對於勇氣的證明就是對自己社會性別的強調也是一種對渴望「成為男人」的十分直接的表現。大海與高台,這兩件「道具」在外觀尺寸上把男孩們心中的證明慾望推到了極限,也讓他們對「成為男人」擁有著如此強烈的慾望。高台上安德烈和伊凡行為處理充滿了對故事結局的映射:當其他男孩們跳高台的拍攝視角是習慣性的由下至上仰視視角時,安德烈的跳躍導演突然處理成倒正俯。仰視視角的背景是天空——立體祥和,而正俯視角與海面平行,使畫面呈現平面,但當安德烈縱身一躍時,體積快速的由大變小突然刺破了原先的平面感使客觀存在的縱深被奇異般的無限拉長,跳高台在觀眾心中頓時變得震撼。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安德烈跳下高台鏡頭最後的落幅與影片最後父親墜死的鏡頭除了構圖上下顛倒之外似乎完全相同。而伊凡在高台上的舉動與心理狀態與影片結尾處同場景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里,他走上高台的原因來自於自己對「證明」、「成為」的渴望和同齡人(他世界裡的社會)對於自己的被迫。影片中雖然以「伊凡有空高症」來為他不跳高台作邏輯屆時,但從更深層次我們看到,伊凡還是嬰兒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他,對於他而言父親的位置在現實生活中就是缺席的,他對於父親的意識是薄弱的——至少不是像其他正常男孩那樣極度的渴望去「成為」——現實的缺席就從具體形象上失去了挑戰的對象,也就失去了心中巨大的敬畏感,降低了「挑戰」的慾望。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影片之後旅途中伊凡始終敢於抵抗父親的命令而不像安德烈對父親充滿了崇拜。這里解救伊凡的是母親,母親稱伊凡為「我的兒子」而伊凡抱在母親的懷里述說出自己的害怕,伊凡擔心自己世界裡的社會的嘲笑也為自己不能「證明」而懊喪自責,他依偎著母親懷抱走下了高台。父親十二年的缺席使伊凡至此始終把自己和母親連為一體,就像母親對其稱呼「我的兒子」一樣,比起理論上存在現實中缺席的父親,伊凡在心理上顯然仍處於母親統御階段。至此我們看到,影片從一開始的人物設定上就把「俄狄浦斯情結」不僅是心理的內在表露還是更為徹底的還原到了主人公的現實生活中。
「星期一」。父親以最有威信的方式到來。當安德烈和伊凡為了「證明」之事發生爭執時,兩人飛奔爭著到母親面前告狀,可見至此在兩個男孩的世界中母親是最後的審判者最後的權威,就在此時,父親以一種最沉默的但卻是最震懾的狀態出現在了安德烈和伊凡面前,與此同時母親在兩人心中的權威性被忘卻——母子連體的概念第一次受到動搖。父親出場的第一個鏡頭模擬了安德烈和伊凡的視角:身上蓋著海水藍的絲質的床毯,右側窗投入的日光斜射在床前,鏡頭以一雙腳為前景取得縱深——在他們的眼中,這個父親就像死去的基督主耶穌。這個出場鏡頭從一開始就預示著父親最後的死亡結局,但同時因為父親的形象與耶穌重合在了一起使父親一下子擁有的精神上的權威形象。對於一個男孩子來說,父親的台詞就是沉默,他也許在一個遠離生活甚至遙不可及的地方,但他存在著就象徵一種力量。伊凡立馬去尋找證明這個男人就是父親的證據,而安德烈崇敬的看了父親後為他輕輕的關上了房門。兩個人對於父親實體出現的接受與認同從這里開始分道揚鑣。要知道安德烈在自己年幼的時候見過父親,他對父親存在心理位置;但是伊凡似乎沒有見過父親,父親的位置在他的心裡是第一次被迫出現。兩人在閣樓的舊箱子里找到了一本帶插圖的破舊的聖經,在亞伯拉罕祭獻獨生子依薩克這段舊約故事的插圖間,拿出他們和父親唯一一張的合影,他們認同照片上的母親和自己也因此同時接受這個男人就是自己的父親。這個認同開啟了兩個男孩的俄狄浦斯階段,父親在現實中的回歸在心理上使男孩與母親開始分離聯體狀態,「父親的法律」首次介入。這在晚餐時得到了實體上的體現,餐桌上父親坐在母親的對立面處在整個餐桌人物關系畫面的正中,安德烈和伊凡分坐其兩側,父親規定著誰喝酒喝多少,父親分配著一天全家人所能得到的食物,而鏡頭對父親的調度也始終採用仰視視角——既是模擬兩個兒子的視角也是象徵的提示,他就是整個家庭的審判者裁定者、權威的象徵,而母親從原來的地位退去來到了父親的另一邊成為次要和聽命者。餐桌上安德烈眼神中充滿了崇敬甚至是嚮往,他主動開口叫了「爸爸」,並主動要求能再多喝點紅酒能證明自己是個像父親一樣的男人;但伊凡始終都帶著客觀的審視,並且不會附和父親而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他看著這個突然出現被迫要接受的新的權威,他甚至憎恨他的出現和對於母親的取代,因為這個被稱為父親的男人的到來他必須接受和母親分離的事實。
從「星期四」出發,安德烈和伊凡也開始了他們同母親的分離,並且被迫接受父親。不管是與父親平排坐在副駕駛位置,還是稱呼,眼神,表情,行為,安德烈始終表現出對父親的崇拜;而同樣這些伊凡卻一直顯示出抵觸情緒,這也為之後伊凡一次又一次違抗父命並最終導致父親的死亡。整個旅途中,父親以一種看似軍訓式的教育方式試圖教會自己的兒子怎麼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雖然過程痛苦,但對於渴望「證明」的安德烈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凡會在最痛苦的時候想起母親,他總是念念不忘出門時對母親「兩天旅行」的時間承諾,他仍然承認著母親在心理上的權威性,也仍然留戀著母親充滿保護關愛溫暖依靠的懷抱,與此同時他對於父親的抵觸挑戰反叛直到出現殺父的念頭。俄狄浦斯情結隨著劇情的發展在伊凡的身上不斷升級直至最後弒父的到來。父子三人的旅行地點是遠離城市的孤島,它割離了安德烈伊凡對於母親的依靠,帶著他們放下了現實社會經歷一路風雨走進意識深處的心靈孤島,在那裡完成心理的蛻變。
發生弒父的導火線仍然是對於時間的承諾。當父親繼續著自己關於男人的教授,伊凡對於居高臨下的父親角色充滿了仇恨,他帶著反叛的勇氣突破了自己的恐懼主動的爬上了高台,用自己的強勢完成了心理上的弒父。弒父的那一刻突然到來,父親從高處墜下一其出場的第一個鏡頭躺在地上。兩個兒子對於結局是充滿痛苦自責無法接受的,但是父親的死亡把關於男人的教授推向了高潮,安德烈頓時走向了父親的角色,他沉著冷靜的考慮後事並指揮伊凡一同進行,他為父親合上了雙眼,像父親曾經做過的那樣拉著小船……最後承載著父親屍體的小船漂向了大海、漂向了小島的方向,兩個兒子不帶附和不帶被迫的發自內心的喊出了「爸爸」,但是父親漂走了,因為男孩成為了真正的男人!
影片的最後,當已成為男人的兒子在車上無意間發現了那張全家福時,父親影像卻消失了。回想起影片中的一些場景,比如:母親始終沒有告訴伊凡父親從哪裡來,父親神秘的電話,那些不知道裡面裝著什麼東西的麻袋,還有哪個不知裡面是什麼也不知為什麼要埋在這樣一個孤島上的木匣子。也許真正的父親根本就不存在,也許這個故事只是一場心理成長旅程的現實再現。旅程的時間一共顯示出七天,像是約赫華的創世紀,但卻是從星期六到星期天。還有父親形象出場時酷似耶穌的形象,關於父親唯一一張照片被夾在破舊的聖經中……「父親」以啟示的方式帶領男孩實現心靈上男人的誕生和成長的回歸。戴錦華曾在《涉渡之舟》的序言中這樣解釋道:「尋父」的主題,不僅是一個獲得個人身份、回答「我是誰」、最終認同於主流/父權文化並獲得社會命名的過程,而且被基督教文化中關於"大寫"的父親/上帝的表述,賦予了獲得信仰、實踐生命的超越性價值的意義。
《回歸》雖只是安德烈·日瓦金采夫的處女作,但在影響風格上對塔可夫斯基的重新演示,比如早晨醒來的母親穿著長裙靜靜地逆光方向站在撒滿晨光屋子裡,尤其是進行到60分鍾之後,我們似乎在回顧41年前也拿走金獅獎的塔可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父子三人劃著小船駛在幽暗、平靜的湖面上,完全模仿《伊萬的童年》中最後伊萬和科豪林上尉三個人駕著小船在晨色中穿越沼澤的畫面。
《回歸》不是一部通常意義上的對父子關系的個體情感的表達,從某種程度上,作者用了一個罕見的寓言結構給這個話題賦予了重新思考的角度。此片榮登2003年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寶座。而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給出的評語是:「一部關於愛、失去和成年的難以描述但無法拒絕的電影」。
《瘋狂俄語》電影網站
Ⅳ 這是哪部電影
《伊萬的童年》是安德列·塔科夫斯基執導、弗拉基米爾·博戈莫諾夫編劇的俄羅斯劇情電影,由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等主演,該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伊萬的少年,他的父母在二戰期間被德國納粹殺害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伊萬的少年,他的父母在二戰期間被德國納粹殺害。懷著對納粹的仇恨,他加入了蘇聯紅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深入德軍敵後,執行危險的任務。紅軍中校認為戰爭不是孩子的事情,欲安排他到後方上學,小伊萬聽了很是惱火,最後還是留了下來。在伊萬的強烈要求下,再次讓他進行秘密的偵察活動,而這一次,伊萬再也沒有回來。戰爭勝利後,中校在敵人的材料中發現了伊萬的檔案……
本片榮獲1962年舊金山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1962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網頁鏈接
這個瞬間來自《伊萬的童年》,蘇聯的戰地護士瑪莎跨過壕溝,被中尉戈克森緊緊抱住,兩人接吻。這時攝像機一直下沉,深度到壕溝中。在密集而安靜的白樺林中,兩人無聲地吻了很久,這是戰爭中難得的美好時光。
Ⅳ 俄羅斯電影《回歸》講述了什麼
劇情簡介
伊萬和安德烈與母親在俄羅斯北部一個小鎮過著平靜的生活。一天,離家十多年的父親突然歸來,打破了兩兄弟的和諧生活。他們既對這個陌生的父親充滿懷疑和好奇,又對當年他突然拋開母親而耿耿於懷。
第二天,父親帶著他們去到一個地方找尋一些東西。在路上,小伊萬開始表現出對父親的不滿,認為他們沒有父親的生活也過得很愉快。他們來到一個大湖,父親帶領兩個孩子做了一艘小船,駕船來到一座神秘的小島上。
父親和兩個孩子分開,兩個孩子出去捉魚,父親去找些東西,孩子們回到與父親約會的地方時已經非常晚了,父親大發雷霆,憤怒地責備哥哥安德烈,伊萬哭著爬上一座高高的廢棄的鐵架上。父親怕他發生危險也追了上去,結果父親失足墜亡。
兩個孩子把父親的屍體運回湖岸,就在他們啟動汽車,打算把父親的屍體裝進去時,父親的屍體連同那條小船慢慢地沉下湖心。
演員
1、安德 - 弗拉迪米爾·加林
2、伊凡 - 伊萬·杜布朗拉沃夫
3、父親 -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4、母親 - 娜塔莉亞·維杜維娜
創作
在劇本的最初版本中,電影的動作原樣是對遙遠過去的記憶-根據劇情,大約40歲的兩個兄弟阿奇爾(Archil)和大衛(David)坐在房子的陽台上在紐約,回想起他們童年時的故事。
據導演說,這張照片是在聖彼得堡附近的拉多加湖上拍攝的。「位於拉多加湖和芬蘭灣之間的所有領土都是我們的領土。一個月我們爬上,跑遍了所有的海岸,都至少好奇,好玩的地方,選擇點進行拍攝-澤列諾戈爾斯克,維堡,普里奧焦爾斯克,Sosnovo「。
2004年,發行了攝影師弗拉基米爾·米舒科夫(Vladimir Mishukov)的相冊,該相冊被稱為《歸來》。
Ⅵ 求一部俄羅斯電影名
主演的俄羅斯士兵叫伊萬(Ivan),對吧,英國男人叫約翰,女人叫瑪格麗特,被車臣人關在井裡。 這部片子俄文名稱為《Война》(《戰爭》)8118年拍攝,還是以前上學的時候外教給放映的,目前在中文網上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