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文化的強勢地位,會導致全球文化都像美國文化看齊嗎
有數據表明,目前美國占據世界文化市場總額的42.6%,居世界首位。從1996年開始,美國的文化產業佔全國GDP的25%左右,已經超過航空、重工業等傳統領域,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產業。提到美國文化產業就不能不提美國影視文化。影視文化以其大眾性、娛樂性、簡明性從而作為最直接、最具有影響力的文化輸出,在世界范圍影響極大。美國電影產業中最典型、最具有影響力的便是好萊塢電影產業。
美國電影產業之好萊塢
2010年美國電影北美(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票房為106億美元,海外票房為212億美元,同往年相比票房收入波動不超過5%。2011年美國好萊塢六大影業公司發行的影片票房佔北美總票房81.7%,2009年和2010年分別為80.5%和82.6%,也就是說好萊塢僅電影票房總收入每年即可達268億美元左右,且不包括電影後收入。
好萊塢的影視產業主要體現在傳媒集團的多元化經營。以時代華納為例,其旗下產業從電視(CNN)、出版(《時代》《人物》)、電影(華納兄弟)到音樂、音像無所不包,如此完密的媒體產業鏈條不得不說是好萊塢電影事業蓬勃發展的堅實後盾。
目前美國影片在世界市場的地位已取代歐洲成為世界主流,那麼作為美國電影主要來源的好萊塢電影在全球又有那些優勢呢?
首先,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形象的背景支持。政治經濟的不平衡必然帶來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文化的強勢認同規則必然會有利於美國文化的輸出。「不分地區的權力」對「毫無權力的地區」的強勢文化攻略極具攻擊性。
其次,成熟的產業機制,即完整的市場化投資模式、工業化生產模式、商品化發行模式和消費化放映模式的運作體系保證了產業運營。好萊塢正是在這種產業化的基礎上,尋求藝術規則與經濟規則、文化規則與產業規則的融合。
再次,跨國的經濟實力,形成了一些規模更大的產業集團(如上文所提到的「時代華納」),強強聯合,造成「市場壟斷」,進入了一個所謂的 「巨獸時代」。
然後,經濟、政治的開放性政策。電影成為工業經,由政府管理體制管理,行業協會監督、分級制度規劃,並在投資上給予鼓勵,尤其是那些專門為電影業提供貸款的銀行更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最後,美國對於電影娛樂性質的理解使好萊塢電影形成了特有的夢幻性機制、情節劇結構、奇觀化風格、煽情形修辭和通俗性敘事的傳統。利用其先進的科技水平,高超的特技能力,齊全的服務行業,相互競爭優勢,促成好萊塢電影的先進及優勢。
在這樣的形勢下,面對國外強勢的文化入侵,中國顯然難以招架。
比如,好萊塢制定的系統化的「中國策略」— 從政治、投資、親近性、媒介形式及對中國元素和中國題材的利用上加大力度,旨在開辟好萊塢預期中的第二個歐洲。這種帶有政治色彩的文化入侵方式會潛移默化地改變被入侵國家或民族人民的思想和文化,使其淡化至喪失民族精神及否定原有文化的核心思想與價值觀念。就像麥當勞文化是一種典型的美國文化,迪士尼文化體現的是美國精神,在形式的接受背後,是價值認同上的接受。
西方文化向東方的輸入,本質上說是現代西方世界對東方世界的一種精神上的征服與侵略。在某種程度上文化的侵略與征服,要比武力侵略與征服更容易達到目的。這種入侵的目的是為謀取政治利益,推廣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國家的意識形態,支撐本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從而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維持其霸權地位。
為了滲透美國的霸權思想,中央情報局在文化領域展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輸出活動。這種對華文化霸權的戰略構想,是以經濟全球化框架中的經濟上的優勢為主要依託,附加西方文化價值觀念的「促銷」,從經濟領域入手再向教育、文體等領域輻射。利用文化作為全球稱霸的擴張工具,既有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和隱蔽性,且滲透力強。
在大眾媒體的炒作和平面化中,中國今天滿地的「文化侏儒」和消費享樂主義者,卻少有能夠擔當「天下」的大氣象者,這意味著,中國文化在新一輪文化競爭中有可能處在不利的地位。事實上,文化殖民、語言殖民、精神生態失衡是當代最大的文化病症,這種病症造成了國人的文化自卑主義和文化失敗主義情結。這一局面必須花大力氣加以改觀,否則文化軟實力競爭就落不到實處。
中國文化向世界的傳播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力,和中國文化本身的內涵和魅力相比,相差甚遠。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除了長城,可能還有大熊貓,但這遠遠不是中國文化的全部。中國的風景、文化遺產、音樂和風俗的文化短片都不乏上品,但出口到國外的則不多。中國對外文化傳播的嚴重赤字和入超,與跨文化差異和障礙相關,但歸根結底,還是我們文化這個軟實力本身不夠強大。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可見發展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堅決性。
因此,提高文化實力,是全民族的事業。
~~~~~~~我曾經的論文~望採納
2. 美國電影公司那麼多,以什麼為依據去給他們排名
這可能是近期最難回答的一道題,真是扒了兩天的大數據,今日來聊一聊我心目中的美國電影公司排名:
1、迪士尼;
2、華納兄弟(現應該叫做華納傳媒);
3、環球影業(看大家的回答,都在說夢工廠,其實夢工廠已經被環球收購);
4、索尼(米高梅與哥倫畢業悉數被索尼買下);
5、派拉蒙。
以上結果主要以票房影響力為參考值。根據2018年「藝恩」大數據統計,這5家公司新上映電影的票房高達225億,占據好萊塢整個票房市場的92%。
2018年派拉蒙全球票房「起死回生」,同比上升2%,光是《碟中諜6》就輕松拿下超過10億美元的高票房。2019年派拉蒙會有《刺蝟索尼克》《火箭人》《寵物墳場》等新片面世,至於結果怎麼樣,觀眾已經「等著買票排排坐」。
上述排名,以近年來票房為評價標准,基本客觀。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讓我們再回顧一下目前的5大電影公司名稱:1、迪士尼;2、華納兄弟;3、環球影業;4、索尼;5、派拉蒙。
以上。
3. 作為三大電影市場,英、美、印分別有何特點
作為現在的電影的大市場,美國在電影上面的消費占據了大份額,而英國主要是政府在扶持電影產業,印度電影近幾年來在市場上也有好的發展前景。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文化都在發展,電影文化也在發展。現在大家都喜歡在閑暇之時選擇一些方式來放鬆自己,看電影就是一種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所以現在電影行業還在發展,但是因為各國的形勢不同,所以發展的也不一樣。
三、印度
印度電影行業近幾年發展得非常好,電影行業的收入也一直在上升。美國有個“好萊塢”,印度有個“寶萊塢”,這也驗證了印度的電影行業在發展。因為印度拍攝電影的成本比較低,所以很多的電影會選擇在印度進行拍攝。但是印度在電影行業的收入和其他國家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4. 描述美國電影在全球市場的票房表現
《阿甘正傳戚御》累計票房達6.77億美元。《阿凡達》累計票房達13.61億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美國電影在經濟上慧搭,實現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高碧岩根據查詢網路相關信息顯示美國電影全球市場覆蓋率佔到70%,在有的國家和地區佔到90%。在歐洲一些國家,美國電影的市場佔有率也達到90%。但近期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大多表現不佳。多種復雜原因影響下,國內上映的進口電影數量顯著減少、尤其是熱門系列電影數量大幅降低。
5. 世界電影界美國電影所佔比例是多少
有關數據表明,早在1994年,美國電影在故事片年產量、全國銀幕數量、年票房收入等電影產業的主要評估指標上都已遠遠超過了其他幾個電影生產大國。美國的故事片年產量是同項排行第二的日本電影產業的兩倍;全國銀幕數量是同項排行第二的法國電影產業的六倍;年票房收入是同項排行第二的日本電影產業的四倍。可以說,就客觀實力而言,其他國家根本無法與美國電影相提並論。一方面,美國電影牢牢控制著美國本土的市場主導權(其國產片票房佔全年票房總收入的百分比是96%),另一方面它還跨界控制著其他國家半數以上的電影市場份額。
6. 美國電影每年出口賺多少錢
90年代,我們常聽說美國的電影出口賺錢僅次於航空業。這應該是事實。電影業作為美國僅攻於軍工企業的第二大產業,在1996年產值已高達600憶美元。普華永道的報告數據指出,2004年全球電影業的產值是780億美元。2000年後,美國影視和音像產品超過了航天航空業,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世界100部暢銷影片中,美國片共佔88部,穩穩占據壟斷地位。1994年,在美國影視娛樂產品高達180億美元的年收入中,有80億美元(44.4%)來自出口,同年,美國電影票房在海外市場的收入第一次超過本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