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美國的一部叫<流過記憶的河>的電影的
這是一部電影。
20世紀初的蒙大拿州,在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生活著蘇格蘭移民麥克萊恩一家。父親維雷德·麥克萊恩是村中的牧師,他性情淡泊,堅韌。大兒子諾曼很像父親,富於涵養,具有學考氣質;小兒子保羅生性好鬥,身體里蘊藏著一股野性。父子三人有一種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飛餌釣魚。那時的蒙大拿州是一個充滿神奇和意想不到的地方,流經這里的大河構成他們的生活。父子三人常常站在沒過大腿的奔流的河水裡,用飛蛾作魚餌,忘情地沉浸在垂釣的樂趣之中。時而比較他們捕到的鮭魚的大小,時而親密地交談。
隨著時光的流逝,兄弟兩人逐漸長大。諾曼去達特茅思學院上學,保羅則成了當地報社的一名記者。他們的關系逐漸疏遠,但對釣魚的共同愛好又將他們一家人重聚在一起。六年過去,諾曼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他發現自己對釣魚的技巧已經感到陌生,但弟弟保羅卻已經成為一名釣魚好手。在風景如畫的大河旁,父子三人又一如從前,陶醉於大自然賜予的美妙的收獲之中。青青的綠草,人跡罕至,放眼望去是成群的野鹿,……這是一幅多麼優美的鄉村畫卷啊。
不久,諾曼發現保羅染上酗酒惡習,並且經常在酒後去賭場鬼混,已負債累累。一天,保羅因別人議論他的女友有印第安血統,在酒後大打出手,諾曼從警局裡將他保釋出來。諾曼很想幫助弟弟,但面對不聽勸告的保羅,他常常感到無從下手。他發現,保羅是個釣魚天才,但生活上卻非常愚蠢,污濁的賭場和純凈的河水形成強烈的反差。
因為一件小事,諾曼受到女友的責備。不久,諾曼受聘到芝加哥大學任英語教師,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女友,兩人重歸於好。保羅帶著諾曼到賭場去以示祝賀,不想卻輸得精光。諾曼再次勸保羅離開此地去芝加哥重新開始生活,但保羅卻回答說,他永遠不會離開蒙大拿。
翌日,兩兄弟又和父親一起去釣魚。夏天快要過去,大河兩岸開始顯露出秋日的景色。因為要遠離故鄉,諾曼的心中不由得有幾許惆悵。這一天,保羅釣到一條很大的鮭魚,他被魚拖下水,但他仍緊緊抓住魚桿,順流而下,終於在一片淺灘處將這條碩大無比的鮭魚捉到岸上。
諾曼帶女友離開故鄉,到芝加哥任教,故鄉像一幅幅活生生的鄉村風景畫,不斷閃現在他的腦海里。有打鬥,有冒險,有野趣,有歡娛,每個角落都洋溢著像泥土一樣淳樸的人情。此時,畫面外響起動人的歌聲。
歌聲中,諾曼無限思念自己的家鄉。在夏天就要結束的時候,傳來不幸的消息,保羅因為與人斗毆死於非命,警察在大河岸邊發現了他的屍體。諾曼一家不禁黯然神傷。
許多年過去,老年的諾曼又來到大河邊釣魚,他的親人都已離他而逝。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回憶著那個魂牽夢繞的時光……他感到,現實的一切都已在記憶的靈魂中變得模糊起來,耳邊響著河水拍岸的的節奏聲,眼前跳躍著的是肥碩的魚兒。這一切都漸漸融為一體,一條河從中流淌過去。
片尾,老諾曼又來到河邊,畫面外響起諾曼的獨白:「不盡的河水讓我夢牽魂繞……」
這是一部美國哥倫比亞公司於1992年根據諾曼·麥克萊恩的自傳體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小說的作者諾曼有著和影片主人公同樣的經歷。他不是一位作家,但他以作品中淳樸的鄉土氣息吸引著眾多的讀者,使他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小說成為倍受好評的經典文學之作。影片的導演霍德福童年時代也對飛餌釣魚十分痴迷,因此,他對這個劇本情有獨鍾,終於把它拍成一部優美的電影。在第65屆奧斯卡獎評選時,該片得到最佳原作改編、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樂三項提名,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影片圍繞著大河與一家人的關系展開,展現蒙大拿州青翠、美麗、如畫的景色,描述當地人的生活及風土人情,全片充滿田園詩般的浪漫情調,既沒有尖銳的戲劇沖突,也沒有蒼白、脆弱的人物,文學氣息濃重,表現一種對淳樸寧靜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的嚮往。影片也表現一個稍陷困境的家庭,他們把沉默當做品德,把含蓄當做武器,於是也就失去了許多表達情感的機會。然而,當他們一走近大河,手足親情便充分得到體現,並且優美的與大自然溶為一體。片中特別詳細地敘述他們如何去釣魚,但影片對釣魚的描述從未令人感到乏味:當魚兒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閃爍銀光的時候,讓人感到畫外有音,餘味無窮。
影片的攝影充滿田園詩的風格,隨著夏天向秋天的過渡,色彩由明快、濃郁逐漸轉向柔和,在表現自然風光方面幾乎是完美無缺的。攝影師菲利普·魯格斯為此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的金像獎。保羅的扮演者布雷德·皮特的表演令人矚目,他有滿頭的金發和迷人的嬉笑,把一個氣度不凡但性情變幻不定的青年真實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贏得普遍的好評。
該片尤其對夏天和秋天景色的色彩過渡及河水對陽光的反射均給了充分的表現,使之欣賞之時美不勝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插曲《故鄉路,帶我回家》,曲調悠揚平直,歌詞樸素自然,情真意切,充滿對故鄉及美好童年的無比懷念。該曲由已故著名的約翰·丹佛演唱,影片播出後這首歌馬上傳遍全世界,受到各國的喜愛,也成為約翰·丹佛的經典。
附歌詞:
天堂般的山谷平川,
燕嶺山高高,清水河滾滾,
生命推移,像一陣清風,
比樹木古老,比群山年輕。
故鄉的路帶我回家,到我生長的地方。
親愛的大山媽媽,帶我回家,
故鄉的路,我的思念圍繞著它。
當那月夜朦朦,兩眼淚水涌,
黎明時,我聽到故鄉在呼喚,
但我已相隔萬里遠!
當我駕車來到路上,想起昨天還在家。
昨天啊,昨天,
故鄉的路帶我回家,到我生長的地方。
親愛的大山媽媽,帶我回家,
故鄉的路,我永遠思念著它。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s
John Denver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Growin like a breeze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All my memories gather round her
Miners lady stranger to blue water
Dark and sty painted on the sky
Misty taste of moon shine
Tear drops in my eyes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http://www..com/s?ie=gb2312&bs=%C1%F7%B9%FD%BC%C7%D2%E4%B5%C4%BA%D3&sr=&z=&cl=3&f=8&wd=%B5%E7%D3%B0+%C1%F7%B9%FD%BC%C7%D2%E4%B5%C4%BA%D3&ct=0
⑵ 美國電影大河戀劇情介紹
《大河戀》講述一心以嚴肅的父親為榜樣的諾曼以及狂放不羈的保羅這對兄弟數十年的成長經歷和不同的命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蒙大拿州特律河邊的小鎮,住著長老派牧師雷夫倫特·麥考連(湯姆·斯凱里特飾)一家。麥考連為鎮上人佈道之餘,平時喜愛讀書,更喜歡在美麗的特律河裡用假蠅釣魚。麥考連家有兩個男孩,大兒子諾曼穩重內斂,小兒子保羅堅強、倔強、狂放不羈。他們從父親那兒學到了釣魚的技藝,也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1917年,一戰爆發,諾曼(克雷格·謝菲爾飾)加入美國森林服務部,而保羅(布拉德·皮特飾)做了泳池救生員,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對釣魚的愛好。諾曼發現,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節拍去釣魚,他發明了自己的節奏,而他無疑是個釣魚天才。
1919年秋,諾曼前往離家幾千英里的達蒙斯學院上學,一去就是六年。在學院,他發現自己其實非常擅長講授英國文學,萌發了當教授的念頭。保羅在家鄉讀了大學,畢業後在當地報社工作。
1926年,諾曼回到了家鄉。再和弟弟一起去釣魚,他發現自己永遠都趕不上弟弟了。在一個舞會上,諾曼結識了美麗的傑茜,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保羅則迷上了賭博,欠了一屁股債,經常因為欠債與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
諾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學的聘書,請他擔任英國文學教授,他鼓起勇氣向傑茜求婚。即將離開家鄉的諾曼與父親和保羅再次來到特律河釣魚。諾曼讓保羅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羅拒絕了,他是一個釣魚藝術家,他不願意離開蒙大拿。
就在諾曼動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羅被仇家殺害。諾曼在遲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在特律河邊用顫顫巍巍的手拋出了魚線,大河流淌著生命的意義。
《大河戀》是羅伯特·雷德福執導的劇情片,改編自諾曼·麥考連的自傳體小說,由布拉德·皮特、克雷格·謝菲爾、湯姆·斯凱里特等主演,於1992年9月13日上映。
該片沒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和轟轟烈烈的戲劇沖突,在好萊塢的電影里顯得格外清新脫俗。在導演的散文式旁白和攝影師一派悠然自得、充滿詩意的拍攝風格下,不再是單純的電影作品,而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畫。
除了攝影師是它的靈魂外,電影音樂也是它的另一個生命承載。在導演、攝影、配樂的親密合作下,觀眾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喜悅和心靈上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