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張頌文在北影節開幕式上表現如何
1. 在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張頌文作為嘉賓出席紅毯儀式,並作為中國電影人代表發表了致辭,展示了自己的風采和魅力。
2. 在走紅毯時,張頌文身著黑色西裝,搭配白色襯衫和黑色領帶,顯得干練利落。他與章子怡、朱一龍、陳凱歌等知名影人並肩走紅毯,不落下風。他面帶微笑,與媒體和粉絲親切互動,顯示出他的親和力和氣場。
3. 在致辭環節,張頌文以自信、從容、大氣的姿態,表達了對電影節的祝賀和對電影事業的熱愛。
4. 張頌文,1976年5月10日出生於廣東省韶關市,是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和表演指導。他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5. 張頌文在2004年因主演情景喜劇《乘龍怪婿》正式出道。
6. 2006年,他出演了古裝人物劇《北魏馮太後》。
7. 2007年,張頌文因出演懸疑劇《第二面》而受到關注。
8. 2009年,他出演了古裝劇《楊貴妃秘史》。
9. 2012年,張頌文主演了喜劇片《摩登年代》。
10. 2016年,他主演了懸疑片《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並憑借片中的「唐奕傑」一角獲得了第11屆青年電影手冊年度男配角獎。
11. 2017年,張頌文主演的劇情片《西小河的夏天》入圍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單元,並獲得了KNN觀眾獎。
12. 2018年,他主演了諜戰片《蘭心大劇院》。
13. 2019年,張頌文出演了犯罪片《第八個嫌疑人》。
14. 2020年,他主演的家庭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上線。同年,他主演了犯罪動作電影《掃黑·決戰》。
15. 2022年,張頌文主演了現實主義情感劇《心居》,並憑借歷史片《革命者》中的「李大釗」一角獲得了電影頻道傳媒榮譽之夜最受傳媒關注男主角獎。
16. 2023年1月14日,他領銜主演的反黑刑偵劇《狂飆》播出。
⑵ 陳坤和鞏俐一起出席北影節開幕式,他們的狀態怎麼樣
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行紅毯開幕式,鞏俐、陳坤、吳京、徐克等一眾影視圈大佬亮相。其中鞏俐作為國際評委會主席,她同評委陳坤、陳正道、烏爾善、張頌文等在紅地毯上亮相,亮瞎一眾人的眼球。鞏俐和陳坤作為知名電影人,狀態良好。
三、陳坤帥氣依舊
陳坤身穿紫色絲絨外套,展現出華麗貴公子的氣質,他佩戴了金光閃閃的胸針,目光炯炯有神,仍然是《金色世家》中神采奕奕的少年。陳坤已經進入成熟之年,但是,睿智、帥氣、華美氣質沒有變化。
⑶ 北京電影節開幕式在哪個台播出
北京電影節開幕式在央視綜藝頻道、央視新聞新媒體、央視頻、央視網、CGTN新媒體播出。
8月13日,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開幕式於12日晚在北京市懷柔區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並錄制。
開幕式的主持人由田薇、李楊薇、孫揚擔任,阿根廷駐華大使牛望道、演員陳建斌、姚晨擔任嘉賓。啟幕片《熱愛·致每個追夢的你》讓觀眾在光影的交織中,感受著「中國奇跡」與「中國溫度」。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邀請了阿根廷文化部長特里斯坦·鮑威爾致辭,他表示「本次活動將進一步加強兩國關系,拉近阿根廷電影與中國人民的距離」。
近200位影人嘉賓亮相星光熠熠的紅毯,盛大而精彩的開幕式編織著雁棲湖畔的夜色。電影《撥雲見日》《長津湖》《刺蝟》《斷·橋》《獨行月球》《回西藏》《海的盡頭是草原》《媽媽!》《明日戰記》《我的非凡父母》《追月》《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等劇組主創代表,以及陳寶國、爾冬升、古天樂、葛優、惠英紅、林峯、馬麗、沈騰、吳京、王俊凱、肖央、詠梅等影人紛紛走上紅毯,綻放影人風采。
電影照進現實,見證了人生與時代的變遷。近十年,中國文藝創作持續繁榮,在中國電影產業強勁發展之際,中國電影人也在用鏡頭書寫美好中國,用銀幕禮贊偉大時代,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繼續以電影之光,照亮遼闊遠方;以電影之名,攜手人們並肩同行。
⑷ 賈樟柯哽咽感謝平遙電影展,說了什麼
10月19日晚,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最後一天最後一場公開活動現場,影展創始人賈樟柯登台致辭時哽咽,他感謝了平遙和幫助過平遙影展的人。
賈樟柯在19日晚公開亮相平遙國際電影展各單元觀影團之選(也就是最受歡迎影片)的揭曉現場,他與王磊(《我們四重奏》)、劉澤(《來處是歸途》)兩位獲獎者同台時發表致辭。
賈樟柯說:「恭喜兩位導演獲得觀眾評審推選出來的獎。這個門廳,我站在這里很有感觸,我經常在下午的時候一個人站在那個入口,因為那個入口掛著費穆先生的相。我經常看(哽咽)……還是要感謝電影,也要感謝平遙這四年,讓我們能棲身於此,這么多電影人可以在此聚會。感謝所有幫助過平遙國際電影展的朋友。」
(4)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致辭擴展閱讀
賈樟柯退出平遙國際電影展
平遙國際電影展由導演賈樟柯發起創辦、馬可·穆勒擔任藝術總監,每年於擁有2700年歷史的平遙古城舉辦。長春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和絲綢之路電影節之後,第五個獲得國家批準的國際電影展。
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閉幕前夜,影展創始人、導演賈樟柯在臨時舉辦的媒體群訪時突然宣布,將與團隊退出平遙影展。
事發突然,令所有人感到錯愕。10月20日下午,平遙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慈善家》采訪時表示,因為賈樟柯宣布退出特別突然,政府方面還沒有對策,「這么大的事情,現在還定不下以後怎麼辦,也沒有定誰來接管的問題。」
⑸ 世界幾大電影節以及對應的電影獎項的名稱,解釋,由來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51年創辦於當時的西柏林,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 2~3 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要活動有 :① 舉行影片比賽評獎,設有金熊、銀熊獎,評委會特別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等;②舉行會外放映;③舉辦回顧展;④開設電影市場;⑤舉辦宣傳品展覽。80年代後,平均每年有30~40個國家參加,放映影片近 300 部。1988年,中國影片《紅高粱》獲金熊獎。2006年,中國導演王全安的《圖雅的婚事》再獲金熊獎;2008年,中國王小帥導演憑《左右》斬獲銀熊。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戛納國際電影節
Festival De Cannes
亦譯作康城或坎城電影節,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斷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戛納電影節因大海、美女和陽光(Sea Sex 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每年盛事期間,在著名的海濱大道及附近的海灘上都會有眾多美女雲集,期待著影界大腕、星探們的發掘,一圓她們的明星夢。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之日起,就得到法國外交部、教育部、國家電影中心的支持和資助。除了1981年第34屆電影節,因法國政局變動以及教皇保羅二世在電影節開幕這天遇刺的原因,法國政府當局無人參加開幕式外,一般每屆電影節的開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國部長級的官員親自出席並致辭。在戛納50歲的大典上,法國總統希拉克專程從巴黎飛抵戛納致賀。這是戛納半個世紀的歷史上,第一次有總統大駕光臨。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泄》,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第60屆法國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6日開幕,組委會19日公布了角逐「金棕櫚獎」競賽單元的21部入圍影片名單,王家衛導演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成為唯一入圍的華人導演作品,這部影片也同時獲邀作為電影節開幕影片在16日舉行全球首映,這是戛納電影節60年來第一次由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遺憾的是,在今年這份大牌導演作品雲集的參賽名單上,曾經熱炒有望入圍的姜文新作《太陽再次升起》,以及侯孝賢的《紅氣球》均抱憾出局,華語影片提前告別本屆「金棕櫚」競逐。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官方網站:http://www.iffkv.cz/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1946年(第1屆)至1949年(第4屆)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 1950年(第5屆)起改在療養地卡羅維發利舉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行一次。1959年蘇聯創辦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後,為了與之交替舉行,便改為兩年一次,在6~7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1948年起正式授獎。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分為大獎和主要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利迪策玫瑰獎」。此外,還有導演獎、男女演員獎,編劇獎、攝影獎、榮譽獎、世界進步獎、為新人斗爭獎、自由斗爭獎、國際友誼獎等。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俄羅斯(前蘇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由前蘇聯電影委員會和前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創辦於一九五九年,兩年一次,一九九九年起改為一年一屆,原定七月舉行。一九七九年為了紀念蘇聯電影事業誕生六十周年,改為八月舉行,為期兩周左右,地點在莫斯科市。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最高獎名稱為「聖 喬治獎」,靠政府撥款。該電影節向來是規模大,參加國多,而且東西方客人並重,亞非拉國家也很踴躍,七十至八十年代,常有一百多個國家,五百至六百多部電影參展或參賽。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主要活動項目有:一由三個評委會分別對故事片、兒童片、短片進行評獎。二舉行會外演映和專場演映;三分別召開各種專題討論會;四舉辦回顧展;五開設電影市場。故事片獎項原來分為大獎、金質獎、銀質獎三種。一九六九年起取消大獎,相應增加金質獎和銀質獎的數量。以上獎項授予最佳故事片、兒童片、短片。此外,還有最佳導演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榮譽獎、紀念獎等。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一九七七年,於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舉行。最高 獎名稱為「美洲大獎」。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謂「世界電影節」。此電影節的活動有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一九九五年為了紀念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該電影節邀請全世界最具影響的一批影評人評出本世紀世界十大最具成就的電影導演給予表彰,舉行表彰大會,在這十名導演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名列第七,也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電影導演。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一九三二年八月六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一九三四年舉辦第二屆後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一九四六年恢復舉行。一九三二至一九四五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取消了「墨杯」。一九四九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電影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二戰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電影節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第一個,也是該國最大的電影節(全稱為多諾斯蒂亞 聖 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創辦於一九五三年,於每年的9月21-30日舉行,最高獎為「金貝殼獎」。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國電影界人士進行合作,以促進世界電影藝術和電影事業的發展。電影節規定,凡參賽或參展影片都要打上西班牙字幕,並經電影節主席及選片委員會批准。獎項設正式獎和非正式獎二種。正式獎以「貝殼」命名,分金貝殼獎(大獎)、銀貝殼;非正式獎有雅典娜獎、西班牙旅館獎、堂 吉訶德獎等。
東京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一九八五年,於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最高獎名稱為「東京大獎」。它起步較晚,但是由於財大氣粗的日本財團和政府的資助,電影節的經費富足,所以規模大,起點高。每兩年舉行一屆,活動內容豐富,僅電影節大賽就有二種:國際電影節大賽和青年導演作品大賽。國際電影大賽設:電影節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等。而表年導演作品獎設:金櫻花獎、銀櫻花獎、銅櫻花獎。獲此三獎同時還頒發巨額獎金。由於獎金豐厚,青年導演作品大賽更具吸引力。但此項大獎規定,凡參加比賽的導演年齡要在三十五周歲以下,作品不滿五部。所以青年作品大賽在發掘青年導演人才方面,作出了貢獻。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瑞士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創辦於一九四六年(另一說是一九四八年),每年七至八月間舉行,為期兩周。每年有二三十個國家參加,放映幾十部影片。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從來沒有看過的外國影片,鼓勵各國青年導演或新導演拍攝具有新風格的新內容的影片。
英國電影學院大獎(BAFTA):
在英國的地位等同於好萊塢的「奧斯卡」,故此亦被稱為「英國奧斯卡」地位同樣崇高。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一九四七年,一九五九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一九七五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British Academy of Fli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一九四七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等。第二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三屆增設聯合國獎。第六屆增設最佳英國男女演員、最佳外國男女演員獎,最有前途新人獎等五項。第八屆增設最佳動畫片、最佳電影劇作(英國)兩項獎。第十三屆增設最佳短片獎。第十七屆增設最佳英國片攝影獎。第十八屆增設了最佳英國片藝術指導、最佳英國片服裝設計兩項獎。第二十由增設最佳英國片剪輯獎。第二十二屆增設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一九六七年前,電影和電視分開授獎,一九六八年起,每屆同時授獎。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得提名,獎項敢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類似。
歐洲電影獎:
一九八八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的歐洲電影獎。其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當時柏林是電影獎的永久舉行地。進入九十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
開羅國際電影節:
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創辦於一九七六年,於每年的11月七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國王的王後娜菲蒂蒂命名,娜菲蒂蒂以美貌著稱,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此金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近開羅又把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上海國際電影節:
電影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創辦於一九九三年十月,成為中國唯一的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即非專門類競賽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根據國際製片人協會的章程,每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由四個主要活動組成:「金爵獎」國際電影評選、國際影片展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以及國際電影學術研討會。電影節的口號是:團結、友誼、進步
⑹ 2021年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主題是什麼
北京國際電影協會在北京雁西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電影節的主題是:新機,新局,新的主題吸引很多國家的導演報名參加,一共有七十幾個國家地區的889部影片報名參賽,現場競爭很是激烈。
一、關於我媽的一切
中國電影《關於我媽的一切》等15部全球佳作都入圍了本次的電影節,這部電影是由趙天宇指導,徐芳,許亞軍等領銜主演張歆藝特別出演,前段時間袁弘剛剛在社交平台上為自己妻子參演了這部電影進行了宣傳。這部影片圍繞著一位普通母親的生活展開故事,講述了永遠在為家庭付出的媽媽季佩珍,她即將迎來退休生活的時候發生的一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