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上各種電影節、影展及其舉辦時間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 獎項由來: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 名稱由來: 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 歷史記錄: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 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不過近幾年似乎已經固定在貝弗利山的希爾頓飯店。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近十幾年來二者結果的對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美國電影學會獎(AFI Awards) 美國電影協會創辦,2002年1月15日頒發第一屆學會獎。簡稱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屆。美國電影學會1996年為慶祝電影誕生一百年,舉辦了美國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的票選活動,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後每年都針對不同主題舉辦盛大票選,2001年起更設立了年度十大美國電影,表揚這十部電影的幕前幕後所有主要電影工作者,不細分獎項,皆大歡喜。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有95年歷史,成員包括電影歷史家及電影藝術系學者等。它的各個獎項是由一個150人的委員會以及12人的審查小組票選產生。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稱之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創始人是當時任洛杉磯時報影評人的查理卓別林和自由撰稿人魯斯巴切勒。目前,該協會擁有53名會員,涵蓋洛城當地報紙、雜志、電台、電視頻道的有名影評人,是所有影評人協會中會員成分最廣泛的。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從來不像紐約同行們一樣標榜品味,該獎根本無懼於選擇那些票房巨片,同時也願意肯定那些藝術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評獎外,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成員還積極參與電影相關事物當中。在過去三十多年來,該協會曾資助和舉辦了很多電影界的盛事,並捐贈了不少基金給洛城的電影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到電影資料保護的項目。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金草莓獎(RAZZIE Awards)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1985年成立。專門表揚低成本電影,現今已成為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最高榮譽獎,不容小覷。每年三月下旬舉行頒獎典禮。
日本《電影旬報》電影獎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6年,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四世國王的王後娜妃蒂蒂命名,娜妃蒂蒂以美貌聞名,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娜妃蒂蒂金像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最近開羅又把國際電影節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為「世界電影節」。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的活動內容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並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Ⅱ 普多夫金簡介及詳細資料
1893年2月28日,普多夫金生於奔薩,
1920年,普多夫金入蘇聯國立第一電影學校學習。
1922年轉入庫里肖夫的"實驗工作室"學習與工作,協助庫里肖夫進行過電影語言方面的探索與實驗,並參加了《西方先生在布爾什維克國家裡不平凡的冒險》(1924)和《死光》(1925)的拍攝工作。由於觀點的分歧,普多夫金離開庫里肖夫工作室到俄羅斯國際工人救濟委員會影片公司任導演。
1925年,他與Н.Г.史比科夫斯基合作攝制了影片《棋迷》,不久又根據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拍了一部科普片《大腦的功能》。後一部影片的攝影師是А.Д.格洛夫尼亞,從此他們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
20世紀20年代,他在進行電影創作曲同時,還和謝爾蓋·愛森斯坦一道創立了蒙太奇電影理論。普多夫金在這一時期發表了重要的電影理論著作《電影導演和電影素材》,《論電影編劇、導演和演員》以及《電影劇本》等,對於當時的電影美學發展做作出了顯著貢獻。
1926年,他參加《母親》一片的拍攝工作,使普多夫金的現實主義美學觀點得到充分發揮。他和編劇Н.А.札爾赫依一起深入領會了高爾基的原著的基本主題和革命的 *** ,並將它們轉化為電影的語言。這是繼《戰艦波將金號》之後對電影語言又一次重大革新,其中"涅瓦河解凍"喻意段落成為聯想蒙太奇的重要依據。在指導演員的工作中,他力求把戲劇的表演技巧轉化為電影的表演技巧,樹立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原則來培養電影演員的範例。
1958年,這部影片在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上被選為電影問世以來12部最佳影片之一 。
1927年,此後的兩部影片《聖彼得堡的末日》和《成吉思汗的後代》。
1929,在國外放映時片名為《亞洲風暴》),都繼續發展了普多夫金在《母親》一片中所找到的那些美學原則。特點是表現手段豐實、目的明確、風格嚴謹、手法簡練、節奏抑揚頓挫、特別注重表演,從而確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和銀幕形象塑造的有機聯系。這兩部影片是蘇聯20年代電影的傑出之作。這幾部作品奠定了普多夫金的導演風格和在世界影壇上的地位。
1932年,他拍了有聲片《普通事件》(又名《生活得很好》),並不成功,而他在《逃兵》(1933)這部影片中,卻實現了聲畫對位。
1939年,他拍攝了一系列歷史題材的影片,如《米寧和波札爾斯基》。
1941年,他拍攝了《蘇沃洛夫大元帥》,1947年又拍攝了《海軍上將納希莫夫》等。在這些影片里,他調動一切手段來創造鮮明的人物性格。在1947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海軍上將納希莫夫》一片中的演員吉基、克尼亞傑夫等都得了表演獎。該片還在1947年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得了攝影獎。
1953年,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是根據長篇小說《收獲》改編的《瓦西里·鮑爾特尼科夫的歸來》。
費謝沃洛德·伊拉里昂諾維奇·普多夫金Всеволод Илларионович Пудовкин (1893-1953)蘇聯電影導演、演員,電影理論家,蘇聯人民藝術家。曾就讀於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系,當過技師。普多夫金在從事電影導演創作之前,曾當過演員、做過場記、搭過布景、寫過劇本和進行過膠片剪輯的工作,是一個比較全面的藝術家。
普多夫金除導演工作外,一生中從未中斷過表演的工作。他在《母親》中扮演的那個憲兵軍官,窄肩駝背,冷酷無情。其後他在《活屍》(1929)、《俄羅斯人》(1943)以及最後在《伊凡雷帝》中扮演的傻子等角色,都不僅具有突出的外部特徵,並具有深刻的內在力量。
普多夫金還是蘇聯最早的電影理論家和批評家。他研究的問題很廣泛,其中有電影特性、電影蒙太奇、電影表演、電影聲音等等。其中有關電影表演的理論占據著中心的地位 。
1926年:《母親》(編劇:扎爾赫伊,根據高爾基小說原作改編,攝影:格洛夫尼亞,主要演員:巴拉諾夫斯卡婭、巴塔洛夫)。
1927年:《聖彼得堡的末日》(編劇:扎爾赫伊,攝影:格洛夫尼亞,主要演員:丘魏洛夫、巴拉諾夫斯卡婭)
1928年:《成吉思汗的後代》(編劇:布里克,攝影:格洛夫尼亞,主要演員:英基士諾夫)。
1929年:在柏林當演員,演出《活屍》一片(根據托爾斯泰原作改編,導演:奧齊普)。
1932年:《普通事件》。
1933年:《逃兵》。1938年:《勝利》(編劇:扎爾赫伊)。
1939年:《米寧與波扎爾斯基》(與多列爾合作)。
1940年:《蘇維埃電影二十年》(與舒伯合作攝制)。
1941年:《蘇沃洛夫大元帥》(與多列爾合作攝制)。
1945年:《海軍上將納希莫夫》(攝影:格洛夫尼亞與洛瓦,編劇:布霍夫斯金,主要演員:吉基,普多夫金)
1950年:《俄羅斯航空之父茹闊夫斯基》。
1953年:《瓦西里·波爾特尼科夫的歸來》(根據C..尼古拉耶娃的小說《收獲》改編)。
1、普多夫金強調劇本創作的重要作用,他曾指出:"有人認為,編劇只要寫出劇情的一般的簡單的梗概就可以了,至於細致地賦予,電影形式的全部工作則應當由導演來做。這種見解是十分錯誤的。不要忘記,沒有一種藝術的創作過程能夠分割為彼此無關的各個階段"。這種觀點與愛森斯坦有著明顯的不同,正像薩杜爾進一步分析的那樣:"《母親》和《聖彼得堡的末日》的劇本是普多夫金和扎爾赫依合寫的極其細致的作品;劇情發展曾經過詳盡的思考,和愛森斯坦的無聲片故事情節的鬆散缺乏連貫性(只有《戰艦波將金號》是例外)恰成鮮明的對比"。普多夫金在《電影劇本》一書中,為自己的影片確立了一種敘事模式,即:"整個電影劇本分成若幹部分,每個部分分成若干段落,每個段落又分成若干場面,最後,每個場面則由一系列從不同角度拍攝的鏡頭構成。這實際上同格里菲斯的敘事形式之間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都是屬於再現美學的傳統形式。所不同的是,普多夫金在構成主義思想的促使下更為迷戀於創造和表現,並在劇本的創作階段就明確地規定了影片的"場面蒙太奇"、"段落蒙太奇"、"對列蒙太奇"等蒙太奇的結構形式。這一結構形式應該說是嚴格地按照故事情節加以思考和組織的。
2、普多夫金注重演員工作的基礎作用,他的影片一般都依靠傑出的演員來扮演劇中人物。比如扮演母親的尼洛蕪娜和扮演巴維爾的巴塔洛夫等。這些著名的戲劇演員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驗理論為指導,注重人物的感情和心理分析。這在普多夫金看來是十分恰當的,他曾分析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學派最接近於電影演員,這個學派特別強調演員深刻掌握形象的最初過程,甚至不惜損害形象處理的劇場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表演力求親切細膩,有時甚至使舞台演出充滿了許多不易看清楚的細節,使這種表演失去了劇場性的光彩,但是這種細膩親切的表演在電影中卻能夠得到必要的顯著的發展"。普多夫金還從蒙太奇理論立場出發提出了"電影演員工作的非連續性"和"蒙太奇形象"的理論,他在電影創作中依靠演員的表演,強調在電影中保留演員表現的性質,這一點使普多夫金與庫里肖夫的"電影模特兒"的理論,與愛森斯坦啟用"類型演員"的觀念等,明顯的區別開來。
3、普多夫金同愛森斯坦和維爾托夫等人一樣,把蒙太奇視為電影藝術創作的基礎。他從一般意義上為蒙太奇所下的定義是:蒙太奇就是要揭示出現實生活中的內在聯系、是一種辨證思維的過程。基於這種思考他還創立了"聯想蒙太奇"等電影語言的形式技巧,這使得他的影片具有詩意和抒情因素。"聯想蒙太奇"把沒有物質聯系但卻具有十分密切主題聯系的視象並列起來這是一種與詩的隱喻相類似的方法,但它的效果要比詩的隱喻更強烈得多。在《母親》中,母親和巴維爾圍繞著放在一塊地板下的槍枝的那幾次"聯想蒙太奇"形式的運用,便有效地表現出人物瞬間的思維狀態。
然而,這種手法一般只能在影片的局部使用,而不能用它來統一全部鏡頭。普多夫金經常將這樣一些具有詩意的"聯想蒙太奇"穿插到他的類似情節劇的影片中去,取得理想的效果。人們從這里可以看出普多夫金用構成主義的電影表現手段和技巧,豐富並發展了傳統電影的形式。"聯想蒙太奇"的方法是重要的具有表現力的,所以,後來用此方法的人比較多,直到現在也還有人在使用。
普多夫金的觀念在電影的發展中曾產生過極大影響,特別是他的理論突出地強調電影的敘事性,這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三、四十年代蘇聯和美國的情節劇模式。因此,他的觀念在歷史上也曾存在過很大爭議,尤其是同愛森斯坦之間所存在的分歧,愛森斯坦指出:"普多夫金的主張是,蒙太奇只是鏡頭的組合,是為了闡明一個主題,把一個一個片斷安排成序。我主張,蒙太奇是沖突,是兩個元素的沖突迸發出的概念。我認為r組合僅僅是一種可能,是一種特殊情況"。
普多夫金的"分鏡頭"目的是為了突出細節的重要性,是通過對情節和事件的分解和組合,再現情節和事件,使蒙太奇成為劇情片斷的連續;加強電影的敘事力量。
在愛森斯坦看來普多夫金的觀念是把蒙太奇這一新的電影造型手段納入到傳統的再現美學范疇中,是現代主義美學道路上的倒退。
普多夫金的創作道路也被20年代的先鋒主義藝術家們看作是格里菲斯電影敘事結構的繼續。
與愛森斯坦比較
愛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愛森斯坦講究沖突,如"雜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強調連線作用。
愛森斯坦認為沖突是蒙太奇的特性,沖突後產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強調連貫性,他認為蒙太奇意味著多個鏡頭組成一個場面,多個場面組成一個段落,多個段落組成一個部分,一個個片段間具有顯而易見的聯系。人們不覺得中斷和跳躍,得到一種無意的 *** 。
愛森斯坦的理論建樹:他從20年代初開始發表論文,後又在蘇聯國立電影學校任教期間,對蒙太奇電影理論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為形成較為完整的蒙太奇理論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關於"雜耍蒙太奇",正如在前面談到的那樣,"雜耍蒙太奇"是在愛森斯坦從事戲劇創作時首先提出來的,但是,作為這一理論的實踐卻是在他的電影創作中具體地體現出來。他曾在《雜耍蒙太奇》的文章中談到:"雜耍是戲劇中每一個特別 *** 人的瞬間、,即戲劇中能夠促使觀眾足以影響其感官上或心理上的感受的那些因素,也就是能夠保證和精確地預計到如果安排在整體'的恰當次序中就會引起某種感情上震動的每一因素,它們是能夠用來使最終的思想結論顯示出來的唯一手段。"他進一步指出"不是靜止地'反映'一個事件,不是使活動的一切可能性處於這一事情曲合乎邏輯的表現的限度以內,而是躍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把任意選擇的(在既定結構和把起作用的表演聯結在一起的主題環節的范圍內的)、那些獨立的雜耍表演自由地組成蒙太奇,也就是說,一切都從某些最後的主題效果的立場出發來進行合成,這就是雜耍蒙太奇。"而在他的影片創作中,愛森斯坦認為,電影可以通過富於感染力的鏡頭對列,直接把思想傳達給觀眾,他認為不必先有完整的文學劇本作為基礎,也否定專業演員的表演。他在創作中運用"雜耍蒙太奇"的理論,但實際上,只有《戰艦波將金號》是成功的,其它作品都不同程度遭到失敗。
敖德薩階梯"屠殺的經典段落,充分顯示出年輕的蘇聯電影導演的精湛技藝。愛森斯坦將老百姓的奔跑、沙皇軍隊的逼近、嬰兒車的滑動和那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迎沙皇軍隊而去等等,一系列動作鏡頭分解、錯位進行節奏性的剪輯,形成了這個段落中幾點突出的特徵:其一,以視覺節奏的造型因素突出影片的主題,創造影片的情緒,形成影片視覺感官的沖擊力。其二,以蒙太奇視覺結構的形式強化影片的視覺形象,擴大影片的空間效果。其三,以多角度反復重復的延續動作使得影片的時間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時表現。愛森斯坦在這一段落中,對於電影敘事時空觀念的獨特思考和富有創造性的表現力,把客觀存在的現象和主體意識狀態結合起來,充分地表現出物象的生命力和深刻地反映出各種現象的內部進程。而作為這一段落的結束,由攝影師基賽拍攝的三個石獅子的鏡頭,被愛森斯坦所作出的富有詩意地剪輯處理,和富有想像力地運用,作為思想和感情的隱喻在這里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這一段落的表現中,同時也體現出愛森斯坦的蒙太奇觀念的片面性,由於他的蒙太奇理論的核心是強調"沖突"二宇,強調兩個鏡頭相接不是兩個數字的和,而是兩個數字的積,因此,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不借忽視單鏡頭內部的空間表現力,而使得他的單鏡頭內部的畫面處理成為一種平面的、信息單一的,以及兩個鏡頭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強制性的。然而《戰艦波將金號》無疑是默片的一部傑作,在世界電影史的發展中留下了不朽的和光輝的業績。
關於"理性蒙太奇"(也稱"理性電影"),是愛森斯坦在20年代末期提出來的。他主張在電影中通過畫面內部的造型安排,使觀眾將一定的視覺形象變成一種理性的認識。比如:,《戰艦波將金號》的3個石獅子,和《十月》中亞歷山大三世的雕像從基位上倒落下來。象徵著沙皇專制的覆滅;而當臨時 *** 走上沙皇制度的老路時,亞歷山大三世的雕像又重新豎立回基位上(運用倒放的方法)以表現反動勢力的反撲等,都是作為"理性蒙太奇"的運用的典型例子。鏡頭在這里成為某種符號或象形文字,而當它們組合起來時便產生某種概念,從而代替藝術形象。愛森斯坦主張,電影藝術的目的不在於形象地表現現實,而在於表現概念。在理論上,愛森斯坦是在用於擴大電影作為認識現實的手段的可能性的增強。但在創作上,他卻脫離了真實的生活素材。愛森斯坦這種誇大了蒙太奇作用的理論,即使得他與自己趨向現實主義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也曾受到同時期的電影理論家和同行們的否定。
普多夫金同樣把蒙太奇視為電影藝術創作的基礎。普多夫金創立了"聯想蒙太奇",具有很濃的詩意和抒情因素。"聯想蒙太奇"把沒有物質聯系但卻具有十分密切主題聯系的視象並列起來。這種手法一般只能在影片的局部使用,而不能用它來統一全部鏡頭。普多夫金的理論強調了電影的敘事性,即通過分鏡頭突出細節的重要性,通過對情節和事件的分解組合,再現情節和事件,使蒙太奇成為劇情片段的連續,從而加強電影的敘事力量;這些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30、40年代的蘇聯和美國的情節劇模式,因此被20年代先鋒主義藝術家們看作是格里菲斯電影敘事結構的繼續,甚至被愛森斯坦認為是把蒙太奇這一新的電影造型手段納入到傳統的再現美學范疇,是現代主義美學道路上的倒退。
普多夫金比同時代的其他導演更借重自然景觀的影像,如樹木、河流、泥土、暴風等等。普多夫金的獨特風格在他最重要的作品《母親》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當革命者巴維爾在獄中構想出獄一刻的情景時,普多夫金把鏡頭從他微笑的臉龐切換到冰雪溶化的山間溪流,晶瑩的水從嚴冬的禁錮中汩汩流出……普多夫金還用一系列類似的鏡頭來表現巴維爾的難友們的思鄉之情--田地、馬匹、耕作、雙手撫摸泥土……這種偏離敘事本體的象徵性蒙太奇,在這里用得恰到好處。為了避免單調、重復,普多夫金在影片中還十分注重表現性蒙太奇與敘事性元素的有機結合。在影片終場前,遊行民眾匯成浩浩盪盪的人流,沿著一條大河前進。此時,鏡頭切換成涅瓦河夾著浮冰奔騰向前的場面,象徵革命力量勢不可擋。影片中的季節正是春季,民眾途經之處也正是涅瓦河沿岸。事件和喻體同處一個空間,構成同一客觀現實,也產生了強烈的象徵效果。在影片中,普多夫金交替使用這兩種蒙太奇手法和其他電影手段,充分體現了他的現實主義美學觀點。
普多夫金在世界上贏得聲譽的主要影片是《母親》(1926年)、《聖彼得堡的末日》(1927年)和《成吉思汗的後代》(1928年)。這三部影片與愛森斯坦影片創作的相同之處,在於偏重現代歷史題材的表現。普多夫金曾談到:"在年輕的蘇維埃國家體制創立的初期,我們大家都特別激動地感受著這個國家的博大的、富於概括意義的思想"因此,他充滿 *** 地投身到富有革命的內容與形式的電影藝術創作中去;人曾評價他是:最具有思想性、人民性的現實主義的電影工作者。在以上三部創作於20年代的電影作品中,在創作思想、路線和方法上有許多共同點,比如:都是關於"思想覺悟"中心主題的表現、都是對於飽經磨難的政治意識覺醒式的普通人物的描寫、都是同樣的劇作線索的敘事方式等等。普多夫金自己也常把三部影片放在一起來談,他曾在自傳中寫到:"因為它們在我對於自己的創作生活,對於自己那些在頗大程度上保持到今天的藝術趣味和意向的回憶中,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階段"。
Ⅲ 老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出過六位影帝影後,演員們後來怎樣了
老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出過六位影帝影後,演員們現在各有各的生活。
先說個冷知識:《尼羅河上的慘案》莎樂美是「波洛大偵探」彼得現實生活中的小姨子;「林內特」是《加州旅館》演唱者唐·亨利的女友,對,就是那個老鷹樂隊的主唱。
今天給大家聊聊《尼羅河上的慘案》幾位主要演員的近況,這些表演級大師還有誰健在?他們過得還好嗎?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被刺身亡,當時她正趕去跟彼得·烏蒂斯諾夫會面,正式開拍她的傳記紀錄片。2004年3月28日,彼得·烏蒂斯諾夫病逝於瑞士日內瓦,享年八十三歲!
早在那三年前,先他一步離世的上譯廠畢克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並沒有播放哀樂,而是《尼羅河上的慘案》片尾波洛大偵探剖析案情長達十四分鍾的獨白:「夫人們、小姐們、先生們,現在該收場了……」
Ⅳ 電影《兵臨城下》中蘇聯有哪些厲害的武器
2001年一部非常精彩的狙擊手對決電影《兵臨城下》,電影里的很多武器都是來自真實的二戰東部戰線武器。
從電影發布以來就成為了二戰題材的經典電影,影片圍繞著東部戰線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而拍攝,其中兩名狙擊手的對戰更是此片最經典的部分;蘇聯的瓦西里·扎伊采夫(裘德·洛)和德國軍隊的埃爾溫·科尼格(Ed Harris)進行遠距離決斗,當看到這一部分無數軍迷們都熱血噴張。
電影精彩的不止是劇情,片中的武器才是槍謎們最想看到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一部號稱「蘇德武器盛宴」的電影中究竟有哪些蘇聯武器?
莫辛納甘1891/30栓動步槍
毫無疑問,莫辛納甘1891/30是蘇聯有史以來最「出名」的步槍之一,根據記載,莫辛納甘M91-30自推出以來生產數量超過了370萬支,成為了全世界生產量最大的步槍之一。
這支步槍是「謝爾蓋·伊萬諾維奇·莫辛」和比利時設計師「李昂·納甘」兩種步槍的集合體,該槍使用的是7.62×54mmR的子彈,有一個5發的彈倉容量,通常情況下使用彈夾或者手動填裝子彈。
莫辛納甘1891/30步槍在使用了長達39年後已經不能滿足蘇聯軍隊的要求,後來經過一系列改進,比如:延長的瞄具的底座,並將瞄具中的arshins改為米,原來的槍管也被縮短了3英寸。
由裘德洛飾演的瓦西里·扎伊采夫和由羅恩·帕爾曼扮演的庫利沃夫是電影中兩位主要的狙擊手,他們使用的正是莫辛納甘1891/30步槍,配備了PU瞄準鏡,而 歷史 中這個瞄具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一年之後才使用的,在電影出現有點不合時宜,如果想要還原的更真實,那麼莫辛納甘1891/30步槍應該裝配的是PEM瞄準鏡才最合適。
莫辛納甘M38 栓動卡賓槍
莫辛納甘M38和莫辛納甘1891使用相同的口徑彈葯,《兵臨城下》電影中雷切爾威斯飾演的Tania Chernova攜帶的正是莫辛納甘M38卡賓槍。該槍其實就是一支短管的1891/30步槍,它的槍管縮短到了8.5英寸,主要目的是為了士兵能在前線戰斗中方便攜帶。
托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
托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取代M1895左輪手槍,雖然,TT-33半自動手槍未能完全取代M1895手槍,但不可否認這是一支非常優秀武器,而且它還是中國54式手槍的前身。
托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使用的是7.62x25mm子彈,不僅尺寸非常緊湊,而且根據子彈的重量,它的初速也可以達到1200和1600 fps之間。
托卡列夫TT-33手槍的第一個版本是基於勃朗寧FN M1903和M1911手槍而設計的,經過改進後第二個版本的TT-33手槍也就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那一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最廣泛的手槍之一。
後翹鋸齒(在下愚鈍,不知道具體名字)是辨別TT-33手槍是在1947年之前還是之後最直觀的方式;1947年之前的TT-33手槍鋸齒高低參差不齊,而那些大小均勻高低一樣的鋸齒都是在1947年之後製造的,在電影《兵臨城下》中兩個版本的TT-33手槍都有出現過。
納甘 M1895左輪手槍
納甘M1895是一款非常獨特的左輪手槍,該槍的彈巢可以容納7發7.62×38mmR子彈,納甘M1895採用氣體密封式設計,在射擊完後自動封閉槍管和彈倉之間的間隙,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手槍的威力也提高了子彈的初速。
PPSh-41(波波沙)沖鋒槍
蘇聯的PPSh-41沖鋒槍是1941年推出,目的是取代PPD沖鋒槍。PPD沖鋒槍由機加工零件製成,這些零件非常耗時而且生產成本很高。蘇聯當時急需製造成本低、速度快的武器,所以就有了Georgy Shpagin製造的PPSh-41沖鋒槍。
該槍仍然使用相同的7.62x25mm托卡列夫手槍彈葯,由於該槍已經使用沖壓金屬部件製成,所有蘇聯在戰時可以更快的製造很多輕武器,且只需要使用相同口徑的彈葯,這樣能更快的為前線部隊提供武器支援。
捷格加廖夫DP-27或DPM輕機槍
俄羅斯工程師捷格加廖夫在20世紀20年代發明了DP-27機槍,該槍使用和莫辛納甘步槍相同的7.62x54mmR彈,彈匣在扳機的上方,由於像一個「大盤子」所有被很多吃雞玩家戲稱為「大盤雞」。
後來進行改進的版本為DPM機槍,它修復了DP-27的一些缺點,比如:容易受損的兩支腳架,並且增強了槍內的反沖彈簧,以防止機槍過熱導致啞火。
即使進行了諸多改進,該槍的效率仍然沒有提高,因為它使用了一個「盤式彈匣」要比德國的MG34和MG42慢很多。DPM的射速為每分鍾550發,而德國MG的射速為每分鍾800-1200發。
如上述所說,反沖彈簧改進後需要在槍身添加一個握把,但是在電影《兵臨城下》中並沒有看到任何握把的存在,所以電影中出現的應該是DP-27機槍而非DPM。
馬克沁M1910 / 30重機槍
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發明了「馬克沁重機槍」於1910年被蘇聯軍方所採用,它發射7.62x54mmR的蘇聯標准彈葯。1930年蘇聯對該槍進行了一系列升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在槍管重增加了水冷擋板。
馬克沁重機槍安裝在輪式支架上,便於移動,有些地方甚至使用升降式支架,除了方便射擊以外還擁有更堅固的底部支撐。
1941年馬克沁重機槍再次被改進,它使用了來自拖拉機的散熱片,所以被人們稱為「拖拉機蓋」。
重型火炮
電影中我們看到很多大型的種武器,但是它們大多數都是固定的,而且在影片中也幾乎是一閃而過,沒有太多的鏡頭讓我們體驗到它們的威力。
DShK重機槍發射了一個12.7×108毫米的彈葯,於1938年進入蘇聯服役,正是由上文所提到的Vasily Degtyarev和Georgy Shpagin共同設計,在電影中可以看到DShK重機槍安裝在蘇聯的火車上。
M1940式25毫米防空炮安裝在一個4輪的支架上,從1941年12月開始該炮被安裝在裝甲列車上當作防禦武器使用,電影中M1940 25毫米防空炮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使用。
M1942型76毫米加農炮於1940年開始生產,該炮使用57毫米的反坦克炮支架和76毫米的加農炮炮管,每分鍾可以發射25發,有效射程超過8英里。
M1939式85毫米防空炮,M1939式一般用於射擊中空高度目標或者特殊情況下當作是反坦克武器使用。
那麼《兵臨城下》電影中的蘇聯武器基本上就這些,如果還有遺漏的歡迎大家補充,想看《兵臨城下:德國武器》的敬請等待,我們明日再續。
Ⅳ 蘇聯電影的發展歷程
1896年,法國L.盧米埃爾的電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開始放映,同時俄國的電影愛好者(如.沙申、.費捷茨基等)也做了拍攝電影的嘗試。
沙皇俄國的電影生產從20世紀初開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攝了俄國第一部故事片《伏爾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1908~1916年,俄國共拍攝了1376部長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據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也有表現俄國歷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較粗糙的娛樂片。當時電影生產掌握在私營企業手中,影片生產技術條件也很差,這些都限制了電影作品藝術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普洛塔占諾夫的《黑桃皇後》(1916,根據普希金作品改編)、《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加爾金的《貴族之家》(1915,根據屠格涅夫作品改編)等。 十月革命後,彼得格勒、莫斯科,後來還有烏克蘭,都很快成立了電影委員會。1919年 8月27日,頒布了列寧簽署的法令,決定將照相、電影生產及發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員會領導。這一天標志著蘇聯電影的誕生。此後,列寧對電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於我們是最重要的。」根據列寧指示的精神,拍攝了大量的新聞片和紀錄片,這些影片反映了國內生活中的重要事件。1918~1920年間,還拍攝了一些古典文學改編的影片,如《謝爾蓋神父》(1918,原著.托爾斯泰,導演普洛塔占諾夫)、《偷東西的喜鵲》(1920,原著..赫爾岑,導演.薩寧)等。高爾基的《母親》也在此期間第一次被搬上銀幕(1920,導演.拉朱姆內依)。根據形勢的需要,十月革命後拍攝了一批表現國內迫切政治問題的故事片,它們被稱為「宣傳鼓動片」。1921年,國立第一電影學校全體師生在加爾金領導下拍攝了《鐮刀與斧頭》,這是蘇聯第一部大型革命題材故事片。影片表現十月革命期間貧富農之間的斗爭1923年,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題材故事片《紅小鬼》(導演比列斯基阿尼)。影片表現了布瓊尼第一騎兵軍和馬赫諾匪幫的斗爭。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工作者的藝術探索比較活躍。庫里肖夫領導國立電影實驗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進行實驗外,還創立了「電影模特兒」理論這種理論把演員比做操作中的機器,把導演比做設計工程師。庫里肖夫根據這一理論拍攝了《西方先生在布爾什維克國家的不平凡的冒險》(1924)和《死光》(1925)等影片另外兩名青年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創辦了「奇異演員養成所」。他們力圖把類似雜耍的誇張的表演方式帶到銀幕上來,拍攝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和《米施卡反對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這些探索包含著一定的積極因素,有些影片在主題上也有價值,但由於對形式技巧的過分迷戀而影響了作品的完整與深度。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關於電影的決議指出,必須加強黨對電影的領導。從這一年起,健全了領導機構,取消了私營發行公司,出版了《電影報》、《蘇聯銀幕》、《蘇聯電影》等雜志,成立了「革命電影協會」。1925年又成立了由捷爾任斯基領導的「蘇聯電影之友」協會。1924~1925年,蘇聯拍攝了142部影片,其中故事片70部。在這中間,最重要的收獲是,出現了《戰艦波將金號》(1925,導演愛森斯坦)和《母親》(1926,導演普多夫金),這兩部影片成為蘇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一期間, 烏克蘭導演杜甫仁科拍攝的影片《茲文尼郭拉》(1928)、《兵工廠》(1929)、《土地》(1930)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杜甫仁科孜孜不倦地探索著表現革命主題的電影手段。他的詩意手法產生了鮮明的表現力,充滿了革命的激情。
20年代後半期,蘇聯還出現了一系列重要電影作品,如愛森斯坦導演的《罷工》(1925)、《十月》(1927)、《舊與新》(1929),普多夫金導演的《聖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後代》(1929),普洛塔占諾夫導演的《他的號召》(1925)、《董?介果和別拉嘉》(1928)。此外還有《新巴比侖》(192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帝國的廢墟(1929,導演艾爾姆列爾)等。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表現了革命的主題。它們標志著電影藝術開始成為宣傳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
20年代的蘇聯紀錄電影也出現了新的面貌,涌現了一批反映革命現實的紀錄片和新聞片。許多影片反映了列寧的活動。以新聞雜志片《電影真理報》為中心,出現了電影眼睛派團體,其領導人是維爾托夫。他的影片《前進吧,蘇維埃》、《關於列寧的三隻歌》等,對於蘇聯紀錄電影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與電影事業發展的同時,蘇聯電影理論探索也很活躍。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不僅對於蘇聯電影,而且對於世界電影的創作和理論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20年代是蘇聯無聲電影最輝煌的時期,為此後蘇聯電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0年代,蘇聯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有聲電影的出現使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更為豐富。蘇聯文藝的創作方法確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原則。革命的電影藝術的發展,使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出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夏伯陽》(1934,導演瓦西里耶夫兄弟),被譽為里程碑式的作品。
30年代蘇聯電影的突出特點是革命斗爭和建設的題材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生路》(1931,導演.艾克)《金山》(1931,導演尤特凱維奇)、《獻禮》(舊譯《迎展計劃》,1932,導演艾爾姆列爾和尤特凱維奇)、《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1936,導演吉甘、《波羅的海代表》(1937,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馬克辛三部曲》(1935~193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偉大的公民》(1938~1939,導演艾爾姆列爾)、《政府委員》(1939,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肖爾斯》(1939,導演.杜甫仁科)以及格拉西莫夫導演的《七勇士》(1935)、《共青城》(1937)、《教師》(1939)等影片反映了蘇維埃人──新生活的建設者的精神面貌,表現了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特別是反映了革命思想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這一期間還拍攝了一批優秀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彼得大帝》(1937~1939,導演.彼得羅夫、《蘇沃洛夫大元帥》(1940,導演普多夫金)、《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導演愛森斯坦);喜劇片如《富裕未婚妻》(1938,導演培利耶夫)、《拖拉機手》(1939,導演培利耶夫)、《快樂的人們》(1934,導演亞力山大洛夫)《伏爾加──伏爾加》(1938,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根據高爾基原著改編(1939頓斯闊依導演的影片《童年》(1937)、《在人間》(1938)、《我的大學》(1939)等。
30~40年代初,蘇聯生產故事片近400部,動畫片100多部,蘇聯電影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指導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40年代的蘇聯電影生產由於衛國戰爭而受到影響。1941~1945年間,蘇聯的主要電影生產企業遷往後方,減少了產量。在對敵斗爭熱情的鼓舞下,蘇聯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批反法西斯斗爭題材的影片:如《區委書記》(1942,導演培利耶夫)、《瑪申卡》(1942,導演萊茲曼)、《她在保衛祖國》(1943,導演艾爾姆列爾)、《虹》(1944,導演頓斯闊依)、《卓婭》(1945,導演.阿倫什坦)、《偉大的轉折》(1945,導演艾爾姆列爾)等。同時還拍攝了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庫圖佐夫》(1944,導演彼得洛夫)、《伊凡雷帝》(上集,1945,導演愛森斯坦)等。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的創作力量主要放在拍攝反映衛國戰爭的新聞紀錄片上1941~1945年間共拍攝了489期新聞雜志片、67部短片、347部大型紀錄片其中如《戰爭的一天》(1942)、《斯大林格勒》(1943)、《為我們蘇維埃烏克蘭而戰》(1943)、《解放法蘭西》(1944)、《柏林》(1945)、《殲滅日寇》(1945)、《人民的審判》(1945)等對於鼓舞人民的鬥志,激發抗敵的熱情,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衛國戰爭結束後,反法西斯斗爭仍然是電影創作的重要主題導演格拉西莫夫於1948年根據A.法捷耶夫的同名原著拍攝了影片青年近衛軍,表現了蘇聯青年的反法西斯斗爭。同一題材的影片還有《偵察員的功勛》(1947,導演.巴爾涅特)、《真正的人》(1948,導演.斯托爾堡)等。這一期間還出現了一些其他題材的優秀作品,如《米丘林》(1948,導演杜甫仁科)、《鄉村女教師》(1947,導演頓斯闊依)、《俄羅斯問題》(1947,導演羅姆)、《西伯利亞交響曲》(1948,導演培利耶夫)等。
從戰爭結束以後直至50年代前期,蘇聯電影創作處於低潮狀態。由於戰爭的影響、政治上的個人迷信和創作理論上流行無沖突論,影片產量減少,1940年蘇聯故事片年產量54部,1951年則不到5部;青年創作力量得不到成長的機會;與國外的文化交流陷於半停頓狀態;在創作中,出現了一些過分頌揚領袖人物的影片;一些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則迴避生活矛盾,粉飾現實。公式化、概念化成為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顯著特點。 1956年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之後,到1962年,故事片產量達到 104部。同時,大批青年創作人員陸續涌現。各加盟共和國的電影事業也得到發展。在創作中,最明顯的變化是題材樣式的擴大。50年代中期和後期出現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如《狂歡之夜》(1956,導演梁贊諾夫)、《保爾?柯察金》(1957,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序幕》(1956,導演.吉甘)、《第四十一》(1956,導演丘赫萊依)《共產黨員》(1957,導演萊茲曼)、《列寧的故事》(1957,導演尤特凱維奇)、《魯勉采夫案件》(1956,導演赫依費茨)、《不稱心的女婿》(1956,導演.施維澤爾)、濱河街的春天(1956,導演.米隆涅爾和胡齊耶夫)高空(1957,導演扎爾赫依)《海之歌》(1958,導演.桑采娃)此外,還拍攝了多部成功的現代和古典文學巨著改編的影片,如《靜靜的頓河》(1957~1958,導演格拉西莫夫)、苦難的歷程(1957~1959,導演羅沙里)、《奧賽羅》(1955,導演尤特凱維奇)、《堂吉訶德》(1957,導演科津采夫)等。
50年代後半期至60年代前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戰爭題材作品如邦達爾丘克導演的一個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萊依導演的《士兵之歌》(1959)。丘赫萊依導演的另一部戰爭題材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除了表現前方戰士和後方人民作出的貢獻外,還通過對個人迷信的批判提出了「信任人」的主題。這些顯示了蘇聯戰爭題材電影創作的深入發展。另一些影片,如雁南飛(1958,導演卡拉托佐夫)臨風而立(1962,導演羅斯托茨基)、我住的房子(1957,導演庫里讓諾夫)、《伊凡的童年》(195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等,在人物心理刻畫和表現環境的真實性方面也顯示了特色。
從50年代中期開始,除「非英雄化」傾向外,「非情節化」,「生活流」,「意識流」等傾向在一些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60年代以後,在前一階段探索的基礎上,蘇聯影片從數量到質量都有明顯的提高,這一時期的重要影片有:戰爭題材作品《士兵的父親》(1965,導演赤赫依捷)和《生者與死者》(1964,導演.斯托爾堡);農業題材作品《主席》(1965,導演.薩爾蒂科夫);表現列寧的影片《藍色筆記本》(1963,導演庫里讓諾夫)和《列寧在波蘭》(1966,導演尤特凱維奇);表現戰後農村階級斗爭的影片《誰也不想死》(1965,導演.熱拉凱維丘斯)。格拉西莫夫拍攝了道德題材三部曲:《人與獸》(1962)、《記者》(1965)、《湖畔》(1970);導演羅姆拍攝了大型紀錄片《普通的法西斯》(1966);導演邦達爾丘克拍攝了根據托爾斯泰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戰爭與和平》(1965~1969);柯靜采夫改編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1964)和《李爾王》(1971);塔爾可夫斯基拍攝了歷史傳記片《安德列?魯布廖夫》(1966)。60年代,蘇聯電影理論仍較活躍,羅姆、尤特凱維奇等導演提出「思考電影」的概念,與此同時,在20和30年代曾展開過的詩電影和散文電影的爭論,這時又進一步展開。 1972年,蘇共中央發布「關於進一步發展蘇聯電影事業的措施」的決議,要求電影創作應體現時代精神,現代題材應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塑造當代主人公形像應成為蘇聯電影創作的主要課題。70年代蘇聯電影出現了4大題材創作熱潮:政治題材、軍事愛國主義題材、生產題材和道德題材。
政治題材作品一般稱為政治電影,它以表現當代國際政治事件為主。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反映了蘇聯政府的對外政策的觀點。如這是一個甜蜜的字眼──自由(1972,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禮節性的訪問》(1973,導演萊茲曼)、《信任》(1976,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野蠻人》(1978,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生活是美好的》(1979,導演丘赫萊依)等。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方面,主要出現了 3類作品:①史詩性影片,這些作品力圖全面反映衛國戰爭,如奧澤羅夫導演的5集影片《解放》(1969~1972)和4集影片自由士兵(1974~1977)、導演.葉爾肖夫拍攝的4集影片圍困(1973~1978)等,這類影片氣魄宏偉,出場人物眾多,力圖真實再現戰爭的全貌。②英雄主義和人道主義相結合的作品。這類影片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創作中佔多數。它們表現的往往是局部戰役,重點是刻畫戰爭中人的心理狀態,通過個人的遭遇表現紅軍戰士的英勇精神。如《這里黎明靜悄悄……》(1972,導演羅斯托茨基)、《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導演邦達爾丘克)、《升華》(1977,導演.舍皮欽柯)等。③歌頌軍功的作品。這類作品主題比較單一,如《崇高的稱號》(1973,導演.卡列洛夫)等。在生產題材方面,一些影片通過工農業生產中的矛盾沖突,力圖表現科技革命時代先進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影片《獎金》(1975,導演.米凱良)、《反饋》(1977,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適得其所的人》(1973,導演.薩哈羅夫)、4集影片《麵包的味道》(1979,導演薩哈羅夫)等。在道德題材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取得的進展最大,許多作品真實、深刻地反映了蘇聯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反映了個人、家庭、集體之間的沖突,刻畫了在今天現實環境中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這些作品中,有些從塑造正面主人公著手,反映蘇聯社會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導演.敏紹夫)、《個人問題訪問記》(1979,導演.戈戈別里捷)、《戀人曲》(1974,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有些影片從揭露反面現象著手,表現各種落後、腐朽的勢力如何阻礙著社會的前進,如《辯護詞》(1976,導演阿布得拉什托夫)、《白輪船》(1975,導演.沙姆希耶夫)、《審訊》(1979,P.奧若果夫);有些影片通過個人遭遇,提出每個人所面臨的人生道路問題,追求個人理想問題,如《奇怪的女人》(1976,導演萊茲曼)、《紅莓》(1974,導演舒克申);有一些影片通過平淡無奇的生活現象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存在的「障礙」,從而提出人的生活態度問題,如《白比姆黑耳朵》(1979,導演羅斯托茨基)、《個人生活》(1980,導演萊茲曼)等。以上各類影片雖然取得的成就不完全一致,但它們都反映了作者積極干預生活的熱情。這些作品使電影創作更接近於今天的現實,因而受到觀眾的歡迎。
7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工作者還創作出一些其他題材和樣式的作品,如史詩片《西伯利亞頌》(1978,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喜劇片《辦公室的故事》(1977,導演梁贊諾夫)和《秋天馬拉松》(1979,導演達涅里亞)、兒童片《童年過後的一百天》(1975,導演C.索洛維約夫)和《無權轉交的鑰匙》(1976,導演.阿薩諾娃)、科幻片《索良利斯》(1973,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和《潛行者》( 197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古典文學改編作品《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1976,導演米哈爾科夫)和《奧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幾天》(1979,導演米哈爾科夫)以及表現革命前喬治亞人民生活的詩電影《願望樹》(1978,導演.阿布拉捷)。
70年代以來蘇聯紀錄電影也有不少成績。如20集大型紀錄片《偉大的衛國戰爭》(1965~1978,總導演卡爾曼) 反映了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全貌。《礦工們》、《秋明王國》、《路旁的家》等片反映了國內的建設。此外,還有一些為蘇聯對外政策服務的紀錄片。在科普片、美術片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也都做出了一定成績。 8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積極向主題的深化,新題材的開拓以及樣式多樣化方面發展。從1981~1985年,蘇聯共拍攝了750部故事片。在戰爭題材方面,除了繼續創作史詩性作品如莫斯科保衛戰(1985,導演奧澤洛夫)、《勝利》(1985,導演.馬特維耶夫)以外,電影藝術家主要致力於表現蘇聯人民在戰爭中精神力量的源泉,如《源泉》(1982,導演.西連科);研究法西斯產生的根源,如《自己去看》(1985,導演克利莫夫);從今天的角度思考戰爭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如《岸》(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有的作品通過對蘇聯軍人形像的塑造力圖把人道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如《小亞歷山大》(1982,導演.弗金)。在道德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把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研究在復雜的生活矛盾中,人的處世態度以及因此給個人及社會帶來的影響,如《願望的年代》(1983,導演萊茲曼)、《沒有證人》(1983,導演米哈爾科夫)、《後記》(1983,導演胡齊耶夫)。有些作品在展示人的內心世界,表現關心人、尊重人的思想時努力深化人道主義的主題,如《生活、眼淚和愛情》(1984,導演古賓科)、《稻草人》(1984,導演P.貝可夫)、《冬天的櫻桃》(1985,導演.馬斯連尼柯夫)。在生產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更多地注意改革的主題,注意表現經濟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如《第二梯隊開始行動》(1984,導演.雅桑)、《從工資到工資》(1985,導演A.瑪納薩羅娃)。在革命歷史題材方面,1981年拍攝的《列寧在巴黎》(導演尤特凱維奇)通過新穎的藝術手法把過去和現在聯系在一起,突出了列寧思想的價值。1982年拍攝的《紅鍾》(導演邦達爾丘克)1985年拍攝的《霧中的岸》(導演.卡拉西克)都再現了20世紀革命歷史的發展。80年代蘇聯還拍攝了一些優秀的傳記片,如《列夫?托爾斯泰》(1984,導演.格拉西莫夫)、文學改編作品如《瓦薩》(1983,導演潘菲洛夫)、《殘酷的羅曼史》(1984,導演梁贊諾夫)、驚險片《密探》(1981,導演.弗金)及《為胡狼准備的陷阱》(1985,導演.馬赫穆多夫)、諷刺喜劇片《青山,或不可思議的故事》(1984,導演.申蓋拉雅)及《騙術》(1984,導演.特列古勃維奇)。
80年代蘇聯電影創作的特點之一是致力於題材和樣式的融合不少影片打破了傳統的分類界限,使影片產生更大的藝術感染力。1984年製作的《戰地浪漫曲》(導演.托多羅夫斯基),既從道德探索的角度探討戰爭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又通過戰爭事件展示人物之間的復雜的心理變化。《德黑蘭1943年》(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把政治樣式和驚險樣式結合起來,突出國際政治斗爭的內在緊張性。喜劇片《兩個人的車站》(1984,導演梁贊諾夫)中糅合著悲劇的因素。《機組人員》(1981,導演.米塔)把情節??作了嘗試。《宇宙檢閱》(1985,導演.阿布德拉什托夫和.敏達傑)通過半童話半寓言的樣式對人生價值進行哲理性思考。 蘇聯電影家協會成立於1965年(籌委會成立於1957年),各加盟共和國(除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外)均有自己的協會。
培養幹部的最高學府為全蘇國立電影學院(成立於1919年,初為電影學校,幾經演變,自1934年起用此名)與列寧格勒電影工程學院(成立於1919年,初為照相與照相技術高級學校,1930年起用此名),前者培養藝術創作人員,後者培養技術人員。基輔戲劇學院自1968年起設有電影系,此外,國家電影委員會還和影協聯合主辦一個電影編導二年制高級培訓班(自1964年起),專門培訓各加盟共和國和製片廠選送來的進修人員。研究機構有全蘇電影藝術研究所(1973年成立)、全蘇電影與照相科技研究所(1929年成立)、全蘇藝術理論研究所(1944年成立,屬文化部建制,所內設有電影研究部門)。新聞電影的正負片由中央國家電影與照相資料檔案館保存,其餘片種正負片均由蘇聯國家電影資料館保存。負責影片進出口業務的是蘇聯影片輸出輸入公司。主要電影刊物有《電影藝術》(1931年創辦,月刊)、《蘇聯銀幕》(1925年創辦,雙周刊),以上兩刊均由國家電影委員會與影協合辦;《電影放映員》(1937年創辦、月刊)、《蘇聯電影》及《電影與電視技術》等。 蘇聯舉辦的電影節有:全蘇電影節,始於1958年,初不定期,後為二年一次,自1964年起每年舉行,為國產片電影節;塔什干國際電影節,始於1968年,每二年一次,由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與全蘇影協和烏茲別克共和國電影委員會與影協聯合主辦,是亞非拉國際電影展覽,屬非競賽性,群眾團體可向不同影片授獎;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始於1935年,自1959年起每二年舉辦一次,是國際上大型競賽性電影節,由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和影協主辦。
蘇聯國內設有電影評獎制度,最高榮譽是列寧獎金。1959年以來,先後獲得過列寧獎金的電影工作者有杜甫仁科等26人。此外,還有蘇聯國家獎金、俄羅斯國家獎金、列寧主義共青團獎金電影部分等。
Ⅵ 俄羅斯電影歷史
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對於俄羅斯的電影給予了額外的關注,除了有一部俄羅斯電影入選競賽單元之外,還首次設置了一個完全專注於蘇俄時期電影的平行單元。
「俄羅斯電影秘史」包括18部在1934年到1974年之間拍攝的影片。8月初,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在對莫斯科進行短期訪問時宣布了這一單元的設置,事實上,穆勒本人也曾經參與合拍過好幾部俄羅斯電影,例如亞歷山大·蘇古諾夫的《太陽》。
這一單元的設置是為了向人們展示蘇維埃電影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而這個階段在西方幾乎是不為人所知的。這一單元既包含經典的、幾乎每個俄羅斯電影愛好者都知道的作品,例如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的《快樂的傢伙們》(1934)和《伏爾加河-伏爾加河》(1938),也包含相對不那麼有名的Ivan Pyryev的一系列作品,如《拖拉機駕駛員》(1939),《養豬人和牧羊人》(1941),《戰後傍晚六點鍾》(1944)和《庫班河的哥薩克人》(1950)等。
所有入選影片中年代最近的一部是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於1974年拍攝的《戀人曲》。他在評論「俄羅斯電影秘史」這一單元時說:「作為全球電影歷史的一部分,蘇維埃時期的電影是不可磨滅的,對這個時期的影片進行回顧會讓世界意識到這一點。它將會顯示:盡管處在最嚴格的審查制度之下,蘇維埃的電影仍然是真正的藝術。」
影片名單:
《手風琴》(1934) by Igor Savchenko和Evgenij Sneider
《快樂的傢伙們》(1934) by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馬戲團》(1936) by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富有的新娘》(1938) by Ivan Pyr』ev
《伏爾加河-伏爾加河》(1938) by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拖拉機駕駛員》(1939) by Ivan Pyr』ev
《音樂故事》(1940) by Aleksandr Ivanovskij和Gerbert Rappaport
《SVETLYJ PUT'》(1940) by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養豬人和牧羊人》(1941) by Ivan Pyr』ev
《戰後傍晚六點鍾》(1944) by Ivan Pyr』ev
《春天》(1947) by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庫班河的哥薩克人》(1950) by Ivan Pyr』ev
《Scedroe leto》(1950) by 鮑里斯·巴爾涅特
《狂歡夜》(1956) by El'dar Rjazanov
《我們善良的醫生》(1956) by ?aken Ajmanov
《莫斯科上空的歌》(1956) by Gerbert Rappaport
《拯救溺水者》(1969) by Pavel Ars?nov
《戀人曲》(1974) by 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1903年1月23日生於俄羅斯的葉卡特琳堡。9歲的時候他就成了葉卡特琳堡歌劇院的送報員,他還在那裡當過助理化妝師、電工、油漆工和助理導演等。他在葉卡特琳堡的音樂學校學習小提琴和鋼琴,並於1917年畢業。1917-1920年的蘇俄內戰期間,他是紅軍第三隊「東部前線」劇院的場道經理。內戰結束後,他從葉卡特琳堡工人劇院的導演課程結業,並被任命為葉卡特琳堡地方政府的藝術檢查官。他的工作主要是監管劇院,並選出與新意識形態一致的電影。
阿萊克桑德在1921年遇到了愛森斯坦。1921-1924年間他們合作製作了幾部話劇,並於1924年聯合創作了他們早期的電影《罷工》(1924)和《波坦金戰艦》(1925)的劇本。1927年,他們編劇並執導了宣傳俄羅斯十月革命的影片《十月》。1929-1933年期間,阿萊克桑德夫和愛森斯坦都被派往好萊塢學習和工作。回到蘇聯後,阿萊克桑德夫受斯大林的命令拍攝一部美化其形象的電影《International》(1932)。據說斯大林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1933年,斯大林命令阿萊克桑德為蘇聯人民拍攝一部喜劇,《Veselye Rebyata》於1934年製作完成。強硬路線的蘇聯評論界最初抨擊該片缺少對革命的宣傳,影片被禁映了。幾經周折,馬克希姆·高爾基讓斯大林看到了這部片子,斯大林對其非常喜愛,下令解禁。《Veselye Rebyata》在俄羅斯取得了票房上的大成功,並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該片的演員Leonid Utyosov和Lyubov Orlova也因此一舉成名。阿萊克桑德的喜劇深深影響了好幾代蘇聯影迷.
Ⅶ 反映蘇聯衛國戰爭的作品
悲壯的英雄詩篇——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蘇聯美術作品
名稱:戰後的休息
作者:涅普林采夫
歷時4年的蘇聯反法西斯衛國戰爭(1941.6.22—1945.5.9)殘酷而悲壯,不少城市和農村被炸成廢墟,近2000萬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這場正義的戰爭中,蘇聯人民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和大無畏犧牲精神,「動天地、驚鬼神」,永載人類史冊。
戰爭剛剛爆發,藝術家便立即行動起來,他們奔赴戰場,或拿起武器,抗擊敵人;或用自己的作品,在前線做宣傳鼓動。在德國法西斯軍隊深入蘇聯腹地之後,全民動員投入戰斗,幾乎沒有前方、後方之分。在艱苦的戰爭歲月里,蘇聯藝術家克服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堅持藝術創作,及時用自己的作品揭露敵人的殘暴、凶惡和虛弱,宣傳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以鼓舞人民的鬥志。數以萬計的宣傳畫成為當時最快捷、最銳利的武器。它們被張貼在城市街頭、農村小鎮和交通工具上,被張貼在前線的壕溝、坑道里。因為它們的主題鮮明、語言簡練和形式感強,在群眾中有很強的感召力。許多作品成為20世紀宣傳畫中的經典之作。如戰爭剛剛開始時由И·托依澤創作的《祖國—母親在召喚》(1941),和由 「庫克雷尼克賽」(三名藝術家長期合作的筆名)創作的《無情地粉碎和消滅敵人》(1941),以及由В·卡列茨基創作的《紅軍戰士救救我們》(1942)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祖國—母親在召喚》中手持「戰士的誓言」的母親形象,莊重、嚴肅,充滿激情;《紅軍戰士救救我們》中面對法西斯的刺刀,無助的兒童和母親,向紅軍戰士們發出呼救,形象感人至深:而《無情地粉碎和消滅敵人》則是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天即1941年6月23日創作出來的,這是一幅堅定人們必勝信心的畫面。庫克雷尼克賽在蘇聯反法西斯戰爭中有轉折意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取得勝利之後,創作了一幅帶有漫畫意味的宣傳畫《我丟了一個金戒指》(1943),畫面上,希特勒被表現為一個懊喪的民間巫婆,背景是蘇聯地圖和用紅線勾畫出來的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形似一隻「金戒指」。「我丟了一個金戒指」是家喻戶曉的一首俄羅斯民歌,作者用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歌詞,用幽默的手法,尖銳地諷刺了希特勒的百般無奈和悲哀。
在戰爭期間創作的油畫作品,也有不少傳世佳作。當時還年輕的藝術家А·傑依涅卡,以充沛的精力和高亢的熱情,創作了一系列反映衛國戰爭的大幅油畫,其中以《莫斯科郊區·1941年11月》(1941)和《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1942)最為出色。保衛莫斯科戰役的重要意義人所皆知,反映這一戰役的作品還有著名畫家Г·尼斯基的水粉畫《保衛莫斯科》(1942)。在傑依涅卡的畫面上呈現的是1941年11月的莫斯科,雪地里的防禦工事和備戰的車輛表示莫斯科城的堅不可摧。塞瓦斯托波爾是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海港城市,是蘇聯的海軍基地和軍事要塞。1942年6月至7月,德軍圍攻塞瓦斯托波爾達一個月之久,城市幾乎淪為廢墟。傑依涅卡的《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表現了蘇聯軍隊反擊德軍的鏖戰場面,人物造型寫實而誇張,畫面宏大,氣勢磅礴,藝術形象極有表現力。
蘇聯藝術家即使在戰爭年代創作的作品,也很注意多側面地反映當時的戰斗生活,塑造各方面的人物形象。大家都熟悉的名畫《游擊隊員的母親》(1943)是著名畫家С·蓋拉西莫夫創作的。在硝煙迷漫中,英勇的母親面對殘暴地搜捕游擊隊的敵人,表現出寧死不屈的大無畏氣概,形象厚實、凝重,猶如一座紀念碑。Г·舍加爾的《護士·休息》描繪的是在戰爭年代做出巨大貢獻的白衣戰士的形象,用年輕女護士在疲勞狀態下稍事休息的情景來反襯戰時工作的繁重。另一位長期生活在農村,對農民形象十分熟悉的著名藝術家А·普拉斯托夫,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角度來揭露法西斯的野蠻暴行:在寧靜的、美麗的農村田野,靜靜地躺著一個正在流血的少年。富有抒情意味的自然風景和血腥的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幅畫的題目是《法西斯飛機飛過之後》(1942)。年事已高的著名老畫家К·尤恩別具匠心的一幅油畫《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紅場上的檢閱》(1942),描寫莫斯科受到圍攻、法西斯兵臨城下時,紅場上照常隆重舉行紀念「十月革命」的閱兵典禮,表示出蘇聯人民同仇敵愾保衛莫斯科和保衛祖國的決心。另一位在畫壇頗負盛名的老畫家П·科林,用人們熟知的民族英雄形象來寓意衛國戰爭的正義性。他的三聯畫《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41—1943)刻畫了俄國歷史上威武雄壯、擊敗異族入侵的一位大公的形象,藉以表達人們對當代英雄人物的敬意和必勝的信念。
蘇聯雕塑家們對戰爭也同樣迅速地做出了反應。他們積極投入創作反戰題材的作品。保存到今天並被載入美術史中的雕塑作品也為數不少。其中,如我們熟悉的В·穆希娜創作的《女游擊隊員》(1942),В·馬尼澤爾創作的《卓婭》(1942),還有В·利舍夫創作的《搬運受傷的戰士》(1942)和Д·施瓦爾茨創作的《士兵》(1942)等。
反法西斯戰爭教育和鍛煉了蘇聯人民,人們的忘我犧牲精神,戰爭的勝利,也極大地鼓舞和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人們在這場戰爭中艱苦卓絕的表現,成了全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衛國戰爭成為蘇聯—俄羅斯藝術中永恆的題材。尤其在戰後的五六十年代,蘇聯美術中涌現出大量表現衛國戰爭的作品。而創作這些作品的美術家絕大多數是經受了這場戰爭洗禮的,有的親身在前線參加過戰斗,有的甚至負過重傷。蘇聯政府也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積極鼓勵藝術家們的創作。蘇聯文化部、全蘇美術家協會和各地政府均有計劃地組織衛國戰爭題材的美術創作,國家和地方美術館把這些美術品的收藏列為重要的任務。因此,衛國戰爭的題材在蘇聯美術創作中佔有主要位置。這些美術作品有兩個基本特點:
一、以描繪和刻畫英雄人物為主,描寫普通人民的愛國主義和犧牲精神,但同時不迴避人民遭受的災難與痛苦,並從人性的角度加以描寫。大家都熟悉蘇聯電影《雁南飛》和《這里黎明靜悄悄》,在這些電影中,蘇聯普通戰士和人民身上表現出來的豐富感情及人性的復雜性,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類似的描繪同樣在美術作品中也有所表現。
二、縝密構思,精心創作。藝術家們從選材、創作草圖到定稿,都經過反復醞釀。不少作品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成為蘇聯美術史上的精品。
列賓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油畫家Ю·涅普林采夫在1955年創作了一幅有眾多人物場面的油畫《戰斗後的休息》,作品構思受蘇聯作家特瓦爾多夫斯基的戰地長詩《瓦西里·焦爾金》的啟發,描寫蘇軍戰士們在戰斗空隙聽一位戰友(以瓦西里·焦爾金為模特兒)講故事時一片歡笑的情景。長詩中的戰士瓦西里·焦爾金以自己的多才多藝和樂觀主義受到戰友們的熱烈歡迎。長詩在蘇聯人民大眾中廣為傳播,瓦西里·焦爾金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而涅普林采夫的這幅畫用視覺形象再現了這個神奇般的英雄人物,再現了他活躍在戰友們中的場面,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氣氛烘托上都有突出成就。這幅油畫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它的印刷品發行數量很大,原件被特列恰科夫畫廊收藏。後來,蘇聯政府還委託作者復制一幅《戰斗後的休息》變體畫,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中國政府。
我國年歲較大的美術家和觀眾都記得油畫家А·拉克季昂諾夫的《前線的來信》(1947),這件作品在當時有著廣泛的影響,因為這一題材牽動著許多人的心。戰爭期間,後方的人們每天都急切地期盼著前方親人們的來信,而每一封信也都為周圍的鄰里們所關切。人們聚在一起閱讀前方的來信,為前線戰事的順利進行和戰士們的平安與健康默默地祝福,這是戰時後方常見的情景。普通的村落,平凡的人家,真切的場景,朴實的形象⋯⋯今天,我們重讀這幅作品,還為之動情。
В·卡斯傑茨基的油畫《歸來》,通過感人的細節以小見大地描寫衛國戰爭的勝利。剛從前線歸來的士兵,與闊別已久的妻子熱烈擁抱,激動的兒子用雙手摟住父親,戰士的老母親偎依在門後,抑制著悲喜交集的感情。
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一代青年藝術家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蘇聯美術中的骨乾和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們以新的角度反映衛國戰爭,探索和發掘這一題材中更深刻的意義,尋求藝術語言的寓意性和象徵性。這里特別要提到А·梅爾尼科夫、Е·莫伊謝延科、Т·雅勃隆斯卡婭和比他們更年輕的Б·烏加洛夫、В·格羅米柯、波普科夫等人的創作。梅爾尼科夫的《告別》、莫伊謝延科的《勝利》以及雅勃隆斯卡婭的《無名高地》,都是蘇聯美術史上開創新風的作品。這些藝術家不滿足於畫面人物、情節的直白描寫,而是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畫,更關注藝術語言的象徵意義。與此同時,他們也都更重視繪畫的形式美感。
20世紀60年代末期,蘇聯繪畫中興起「嚴峻風格」的思潮。文藝家們對歷史、對現實開始嚴肅思考,在藝術風格上強調運用嚴峻的造型:偏愛直線,注重色彩對比,強調氣氛的營造。不少描繪衛國戰爭題材的作品,也採用這種風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В·波普科夫的《父親的軍大衣》和葛羅米柯的《普里彼亞特河畔》。前者通過年輕人對父親遺留的軍大衣,引發對戰爭創傷的哲理思考,同時也對英雄長輩們寄予深切的懷念;後者描繪的是人們熟知的昔日紅軍與法西斯軍隊激戰的戰場,在幽靜的河畔,母親在為犧牲的兒子祈禱,少女在向遠方呼喚逝去的親人,這是一幅具有象徵意義的畫面。
為衛國戰爭的勝利建造雕塑紀念碑,永載蘇聯—俄羅斯軍隊和人民的豐功偉績,是戰後至今蘇聯—俄羅斯各級政府一直關注的事情,幾十年來已先後在各地建造了數十座大小雕塑紀念碑。其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紀念碑》(1967)和《列寧格勒保衛者紀念碑》(1975)。它們都是以雕塑為主體的綜合藝術群。《斯大林格勒戰役紀念碑》從提出設想到構思、施工完成,用了將近20年時間,由著名雕塑家Е·武切季奇領導的創作小組集體完成,建在伏爾加河畔,在瑪瑪耶夫高地的「祖國—母親」主雕高達104米。高地下有三個相互聯系的廣場和「廢墟牆」,規模巨大。《列寧格勒保衛者紀念碑》是在頗負盛名的雕塑家М·阿尼庫申領導下的集體創作,建在列寧格勒近郊的勝利廣場,廣場中央是一個用花崗岩構建、直徑為40米的環形建築,入口的左右兩側用大號阿拉伯字刻著「900個白晝」和「900個黑夜」的字樣,象徵著英勇的列寧格勒人民在敵軍圍困中氣壯山河的日日夜夜。
衛國戰爭—永垂不朽的偉大歷史事件,也是藝術創作的永恆主題。前蘇聯及俄羅斯藝術家們從中汲取勇氣、精神和靈感,用自己的創作紀念它、歌頌它,為的是喚起人們不忘歷史,反對侵略、保衛和平。他們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值得我們敬仰,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