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畢加索的簡介 生平經歷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馬拉加(Malaga),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加索也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畫 20000 幅,平版畫 6121幅。 1881—1900年 童年時期 1881年 10月25日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鬥牛士》; 1894年 首度展出作品; 1895年 進入巴塞羅那的隆哈美術學校; 1897年 進入馬德里的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油畫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里全國美展榮譽獎,後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1900—1903年 藍色時期 (人生的低潮) 1902年 完成「藍色自畫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濃郁的藍色調表示貧老與孤獨的苦難;畢加索《人生》 1904—1906年 玫瑰時期 (粉紅色時期,遇見自己的愛情) 1904年 開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時期開始。邂逅費爾南德·奧利維葉,並同居; 1905年 創作《拿煙斗的男孩》並被慈善家約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萬美元重金購得;《拿煙斗的男孩》 1906年 結識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為美國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畫像,《斯坦因畫像》是畢加索從「玫瑰時期」躍入「立體主義」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體主義時期 1907年 結識布拉克,開始立體派風格創作,創作《亞威農少女》; 1909年 解析立體派開始;創作《費爾南德頭像》; 1912年 把上膠的紙貼到畫上,進一步發展立體主義; 1917—1924年 古典時期 1917年 在義大利邂逅舞者歐嘉·科克洛娃,創作《歐嘉的肖像》; 1918年 與歐嘉結婚,與馬蒂斯舉行聯展; 1920年 手工彩繪珂羅版《三角帽》; 1922年 創作《海邊奔跑的兩個女人》; 1925—1932年 超現實主義時期 1927年 邂逅年僅17歲的瑪麗·德蕾莎·沃爾持,成為畢加索的模特。並生下女兒馬姬; 1929年 與雕塑家貢薩列斯一起創作雕塑和鐵線結構。作以女人頭像為題的攻擊性系列畫作,顯現婚姻危機,結識達利; 1932—1945年 蛻變時期 1932年 創作《紅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為題,創作蝕版畫 [1]1934年 創作以鬥牛為題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內戰暴發。認識多拉。瑪爾,並創作《多拉·瑪爾的肖像》; 1937年 創作完成《格爾尼卡》; 1938年 創作《女孩與小船》女孩與小船(《girl with a boat》) 1942年 創作版畫《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歲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國共產黨; 1945年 開始嘗試石版畫創作; 1946—1973年 田園時期 1947年 兒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藝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藝術品; 1948年 為世界和平會議作「和平之鴿「海報和《貢戈拉的二十首詩》; 1949年 創作《卡門》系列; 1950年 獲列寧和平獎章; 1953年 在瑪都拉陶藝工作坊邂逅傑奎琳·洛克; 1954年 開始創作德拉克羅瓦的「阿爾及利亞女人」變奏系列; 1956年 與克羅魯佐共同拍攝電影《神秘的畢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畢加索75歲紀念展」,創作版畫《鬥牛系列》; 1958年 畢加索為設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大廈創作了壁畫《伊卡洛斯的墜落》; 1959年 創作仿馬奈《草地上的午餐》變奏系列; 1961年 與35歲的傑奎琳·洛克結婚,並慶祝畢加索80大壽; 1963年 繪制《畫家與模特兒》; 1966年 巴黎大皇宮及小皇宮舉辦大型《畢加索回顧展》。創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創作《塞萊斯蒂納》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畫;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贈結巴塞羅納畢加索美術館: 1971年 巴黎國立現代藝術館舉辦了《畢加索誕生90周年回顧展》; 1973年 92歲,4月8日逝世於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於佛文納菊別墅花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