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講經濟危機的電影

美國講經濟危機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07-16 21:10:53

A. 《摩登時代》它演繹的到底是什麼時代

《摩登時代》的故事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影片攝制於1935年。 《摩登時代》是電影大師卓別林的最後一部無聲影片,片中喜劇手法和視覺手段都有著卓別林獨特的喜劇表演風格,獨居匠心。 而其主題則圍繞美國工業起步時期勞動人民的生活悲劇展開了辛辣詼諧的諷刺。 這部電影背景發生於1930年左右因工業革命因機器的大量使用而造成大量工人失業,從而引發的經濟浪潮和社會動盪危機。

卓別林無疑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大師之一,他的作品深深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摩登時代》可以說是卓別林的代表作,正向片語說的那樣“本片講述工業時攜碧滲代,個人企業與人類追求慧芹幸福的沖突”工業時代,雖然歷史滾滾的車輪從未止步,但是勞動人民卻成為了歷史變革的犧牲品。也正是這些生生不息的勞作者,推動了歷史的進展,成為了歷史里無名的英雄。

B. 《商海通牒》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什麼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紐約的華爾街,時間是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刻。更確切地說,故事的發生在一家投資銀行的內部,時間是他們要宣布破產聲明的前24小時。在檢閱完所有的資料後,年輕的分
析師皮特·蘇利文突然間意識到公司的財產評估有著巨大的漏洞。也就是說,一個錯誤的,或者說計劃好的商業決定使得公司舉步維艱:這件投資銀行大量購買了一種有價證券,但是現在發行這些證券本身變得不值錢了),即將導致銀行的破產。
發現了這點後,公司的高層連夜舉行會議,希望能研究出策略來挽救公司。富有經驗的股票經紀人、山姆·羅吉斯、他的老闆賈德·科恩、金融危機分析師薩拉·羅伯特森都來到了會議現場。乃至是公司的老總約翰·圖爾德也坐著直升飛機趕了回來。會議決定,銀行要以極低的價格拋售這些一文不值的證券。
公司的高層對這些即將到來的金融界的危險既無所畏懼,也不知羞恥。他們在第二天股市一開盤的時候,就拋出所有的「不良資產」。 這樣一來,雖然投資銀行能得到暫時的安穩,但卻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厄運還是會降臨到這些投資銀行的頭上。

C.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這個電影是根據由邁克爾·劉易斯寫的「大空頭」小說改編的。主要講幾個交易員和對沖基金經理是如何在2008年美國的經濟危機時期發了大財。美國2008年的經濟危機對我的沖擊太大了,當時我們路口的四家銀行有3家破產被別的銀行收購,其中就有我的存款銀行,我買人壽保險的公司也曾宣布破產,幸虧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援救才沒有倒閉,據說還是因為歐洲幾個國家的頭腦打電話給美國總統要求援救那個保險公司的。這個命中率要是我買樂透獎也這樣就好了。居然還有人在這個危機時期發大財?我自然對這個電影非常的感興趣。
這個電影非常的具有娛樂性和吸引力,影片通過三個獨立的故事的交替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2005年,古怪的對沖基金經理邁克爾·巴里(克里斯蒂安·貝爾)發現美國房地產市場極不穩定,因為次級貸款已經有很高的風險並提供越來越少的回報。他預測市場將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某個時候崩潰,他意識到,他可以創建信用違約交換市場,讓他可以用來與房地產市場對堵,從而從中獲利。他走訪了多家銀行向他們販賣他的這一想法。 而那些銀行,認為住房市場是非常安全的。有一家銀行接受他的建議。但是這個對賭激怒了巴里的客戶,他們認為他是在浪費他們的錢,要求他停止他的對賭,但是他拒絕了。正當經濟倒塌的時候快到了,他的投資者失去了信心,想撤出自己的錢了,但巴里提出暫停提款,引起了投資者們的憤怒。
但是,正如他預言的那樣,時常崩潰了,他的投資產生了489%的利潤。
交易員賈瑞德·韋內特(瑞恩·高斯林)從他得銀行家那裡聽說了巴里的行動,並很快意識到巴里的預測是正確的。他決定把自己的股權都放到信用違約交換市場上。對沖基金經理馬克·鮑姆(史蒂夫卡萊爾)偶然的知道了這個計劃,並被韋內特說服加入了這個計劃。倆人發現,因為不誠實的信用評價人的評估,被打包在一起的債務抵押債券(CDO)被評成了AAA級,而大量的出售這樣的債券(CDO)會造成即將到來的市場進一步的崩潰下去。在拉斯維加斯,鮑姆出席美國證券討論會,他采訪了創造的合成債務抵押債券的商人。他意識到,這些欺詐的問題貸款會造成經濟的全面崩潰。鮑姆的業務合作夥伴說服他去通過這個信用違約交換獲利。
年輕的投資者查理·蓋勒和傑米·希普利意外地撿到了韋內特的計劃,也決定參與這個信用違約交換。由於需要錢,他們爭取到退休銀行家的本·里克特(布拉德·皮特)的援助。希普利和蓋勒最初非常的欣喜若狂,但里克特討厭他們慶祝即將發生的經濟崩潰。倆個年輕人終於感到恐懼,於是試圖通風報信給記者以及他們的家庭,告訴即將到來的災難。最終,他們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但都他們失去了對這個破碎的系統的信心。
巴里半退休了,只投資於水,鮑姆拒絕說外界說:「我告訴過你」,他繼續著他的職業生涯,里克特返回到他的退休生活中,和希普利和蓋勒試圖起訴評級公司但是失敗了。沒有人因為在這場CDO泡沫中被逮捕,債務抵押債券很快得被再次銷完了。
導演麥凱因導演喜劇電影「王牌播音員」而出名。他以擅長拍看似愚蠢的自黑式的幽默狡黠的電影著稱。在大空頭這個電影里,他也用了很多名人客串演出,其中有瑪歌·羅比和塞萊娜戈麥斯直接向觀眾解釋「次貸」。「王牌播音員」里的史蒂夫·卡瑞爾扮演里馬克·鮑姆, 具有自虐性格的金融預言家。芬。維特羅克和約翰馬克羅扮演了在布拉德·皮特的指導下研究對沖基金的新手。
電影里人物的衣服發型比較老,像90年代的。倒敘一些人物的背景故事時用了很多不飽和光線。但是敘事,智慧的對白以及出色的演技使得這個電影非常的出色。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當年各大銀行都才參與了次貸欺詐犯罪活動,美國政府犧牲了小老百姓的利益保釋了這些銀行。
電影同時運用了電影藝術和無可辯駁的事實,表達了人們的憤怒,悲觀,無助,因為這些欺詐將來可能再次出現。
這個電影還可以當作一個金融教課書來看,可以幫你理解美國的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如何發生的。

D. 《摩登時代》演繹的到底是什麼時代

《摩登時代》的故事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影片攝制於1935年。

劇情簡介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時值美國經濟大蕭條的高峰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掙扎。查理是一個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復一日發瘋般地工作,以期能夠獲得填飽肚子的可憐工資。

雖然手虧生活昏暗無比,但查理還是努力地奮斗著。不過面對時代的蕭條大潮,查理依然無法保證自己的生活,那怕是最低的要求。

而此時工廠的管理層們開始瘋狂地壓榨員工,昏天黑地的工作使人們開始麻木。查理自然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他成天掙扎在生產流水線上的,由於他的任務是扭緊六角螺帽,結果最後在他的眼睛裡唯一能看到的的東西就是一個個轉瞬即過的六角螺帽。

結果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東西都遭了殃,因為只要看見六角形的東西查理就會情不自禁地去扭。大街上一位裙子上帶有六角形紐扣的女人就慘遭查理的毒手。

但工廠老闆可不會停手,他甚至認為工人吃飯的時間都過長,於是美其名曰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又引進了全新的吃飯機。這種吃飯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喂」工人吃完飯,這樣自然而然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用於工作。

而查理則很不幸地成為了「試用品」,誰知試用的過程中機器出現了問題,不但無法停止,還開始發狂,結果搞得查理也幾近瘋狂。最終,查理還是失業了,他極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地成為失業大軍中的告改一員。

隨後他無意中成為了示威運動的領導者,但依然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查理在痛定思痛地想過之後,發現唯一不用擔心餓死和操心生計的地方是監獄!於是他又開始策劃如何進監獄,但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包括替人頂罪都無法使自己進入監獄。

不過再艱苦的生活都無法改變查理善良的本性,雖然他自己都無法保證溫飽,他還是在街頭搭救了一個偷麵包畢友神的流浪女子,並獲得了這個女子的愛情,兩人相依為命一同度過這個「摩登時代」。

(4)美國講經濟危機的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查理

經濟大蕭條使得大批工人失業,工廠對工人的剝削更加殘酷。單調而又瘋狂的機械勞動終於使查理精神失常,被送進醫院。出院後,失了業的查里陰差陽錯地被當成罷工首領抓進了監獄。出獄後,查里在一家造船廠找到了工作,可是由於出現紕漏,不久又被辭退了。

他路遇一個流浪女,從此與其患難與共。查里先後在百貨公司做過守夜,回鋼廠幹了幾天,在酒館當過侍者兼歌手,最後為了救流浪女,兩人再次流落街頭。可是如此境遇的查里仍然信心十足,並鼓勵流浪女勇敢面對人生。

2、孤女

她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女孩,她的父親被槍打死了,她只能逃離居所,後來她偷了一隻麵包,被捕。逃出後,結識了查理,兩人互相幫助。孤女找到了工作,卻被通緝,便與查理一同逃離。

3、機械工

一個修理機械的老頭子,查理成為他的助手,卻幫倒忙,後來隨著大批工人一同失去了工作。

E. 1929年經濟危機相關的影片有哪些

《狂瀾春醒》,也有譯《狂野之河》,本名《WILD RIVER》,是美國電影大師伊利亞·卡贊 Elia Kazan的(美國)三部曲之一,知名度不如《SPLENDOR IN THE GRASS》(《天涯何處無芳草》(1961))和《AMERICA,AMERICA》(《美國,美國》(1963)),但都是傑出的現實主義之作。1960年拍峻。

電影瞄準1930年代,1929年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以及羅斯福針對經濟危機的NEW DEAL計劃都是關鍵詞。田納西州的田納西河,由於時時泛濫成災,並經歷了一次慘絕人寰的大洪水,因此建設水電站大壩,既是解決失業、發展經濟的現實之需,也希望就此擺脫洪水的惡夢,當然也是我們異常親切熟悉的手法。國會因此成立TVA(田納西谷管理局?),專門負責該流域的整治事宜,及建設水電站壩,力圖促進地區發展。但由於水位抬升需要淹沒河流中心的一個小島,拒絕搬遷的美國地主老太太和從華盛頓來的TVA工程師協調員,以及其餘粉墨登場的各色人物,出演了一出出既冷漠又煽情的劇目。

F. 求關於1929經濟危機的電影

美國老電影《憤怒的葡萄》,根據同名小說改編。

G.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5篇

卓別林的摩登時代觀後感

由查理·卓別林自編、自導、自演的《摩登時代》早就看過,但印象已經有些模糊了。有幸在半層書店再次觀看,觀眾們的笑聲依然不斷,我想這應該就是卓別林的藝術魅力所在吧!

這部片子首次上映於1936年,距今恰好80周年。影片反映了上世紀20年代美國的經濟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狀況。然而,近百年過去了,美國社會依然沒有很好地解決失業這個問題。行為和言論另類的特朗普之所以能夠在2016年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恰好證明了美國中下層人民對其處境和現狀的強烈不滿。從這個角度來說,《摩登時代》今天依然摩登。

《摩登時代》能夠成為電影的經典作品,我認為這是卓別林非常敏銳地捕捉和恰如其分地聚焦了美國城市病的核心——失業問題。雖然,當年工人失業是由於工業化的迅猛發展引發的,而當下美國社會的失業是因全球化、福利崩塌和種族矛盾等觸發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實質都是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深層次的和無法調和的矛盾。

另外、影片中更有卓別林對國家、對社會、對人生和對命運的哲學思考。例如,查理和流浪女雖然光景一時間有了好轉,但又過於短暫。但最終兩人還是一起攜手去勇敢地面對城市生活的各種未知和挑戰。

臨了,我非常期待中國大陸能夠有類似《摩登時代》那樣勇於突破、敢於想像和創新思維的喜劇電影的出現,拍出比《摩登時代》更摩登的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的經典電影。

卓別林的摩登時代觀後感

《摩登時代》是查理·卓別林最後一部無聲片,他認為滑稽誇張的肢體語言要遠勝於對白,因此,他只在影片中加入配樂和少許音響。這部電影也被稱為卓別林默片的收尾之作,那個時代是電影技術飛速發展的年代,卓別林雖然固守著一些老觀念,但這並不能說明他頑固不化,反而因為他的堅持,證明了《摩登時代》的偉大!

二十年代的美國處於經濟蕭條時期,失業率居高不下,工人受盡壓榨,成為了大機器生產中的一顆螺絲釘。查理就是一個底層市民,他在一個機器隆隆的廠房裡日以繼夜地工作,以賺取微薄的收入。重復繁重的工作壓得他喘不過氣,他把人們的鼻子當成螺絲釘來擰,捲入流水線機器的皮帶里,每次身無分文的查理為了找到吃的,都會故意犯事,以便進入監牢,令人哭笑不得。

查理盡管貧窮,但卻很善良。他在路上搭救了流浪女,和她一起生活,家裡破爛卻又溫馨。光景一時間有了好轉,流浪女成了歌舞紅星,然而好景太短暫了,流浪女被警察通緝,好不容易兩人有了穩定的工作,卻不得不因為警察的追捕而逃走,二人互相打氣,在筆直的公路上互相攙扶,走向前方。

七十多年過去了,《摩登時代》所具備的前瞻性在現在看來一點也不過時,時代的步伐有時或許太快,讓人們無所適從,在巨大的社會機械中被壓的喘不過氣來。影片中那巨大的齒輪,嘈雜的機器聲,以及工廠里誇張重復的勞動,在今天看來也能引起共鳴。

人在社會的變革中是最渺小的個體,同時也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在風浪中我們顯得很無助,就像片中的流浪紳士與流浪女孩,只有找到能夠彼此慰藉,彼此依靠的人時,才能說自己是幸運的。

影片中有一組經典的蒙太奇,前一個鏡頭是一群羊爭先恐後的擠出羊圈,而後一個鏡頭則是一群工人爭先恐後的走出了工廠,或許其中一隻羊就是我們自己...

《摩登時代》還講述了一種人與機器的奇妙關系,在影片中,人像是被機器所控制,或者說,人在那個環境中就是一部機器,毫無人性可言的悲哀充斥著影片的每個角落。由此聯想到如今的世界中,人們不也是被網路、手機所束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慢慢變成了數字信號,情感的表達成了毫不值錢的二進制編碼,如今的摩登時代,人們依然在不斷重復著過去。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

乍一看“摩登時代”,在我的腦海中首先冒出來的就是英語單詞“Modern Time”,而在我們現在人的眼中,“摩登”似乎就是“時尚”、“現代”、“潮流”的代名詞。它與舒適、奢侈、高貴的生活狀態相聯系,但是在1936年拍攝完成的《摩登時代》中,此“摩登”又非彼“摩登”。在看完這部黑白電影後,我感覺主人公夏爾洛所生活的摩登時代,無非就是在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工商業快速發展後給資本家帶來的享樂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生產力的進步讓資本家成為了最大受益者,而廣大的下層勞動人民卻由地主的奴隸變成了機器的奴隸。

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經濟大危機,在大危機的動盪下,資本主義體制也逐漸發生轉變,由從前的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壟斷階段。美國作為此次大危機的源頭,經濟大蕭條、銀行工廠倒閉、失業率激增、社會動盪等讓美國陷入夢魘。在美國,一方面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失業流浪人員多達60多萬,無數家庭流離失所、忍飢挨餓;而另一方面,壟斷資產階級為了保持壟斷價格卻把幾百萬頭豬、幾十萬噸的牛奶、幾百萬畝棉花肆意糟蹋。這種病態的唯利主義心理充分暴露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喜劇大師卓別林創作了這部經典的無聲電影。影片中的主人公夏爾洛就是在資本主義壓迫下和在經濟危機摧殘下的廣大無產階級的縮影。馬克思說過:“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則是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裡。”夏爾洛為了生存,機械地在繁忙的流水線上做著扭螺絲冒的工作,而且他的行為一直被僱傭者監視著,甚至在洗手間里都設有大屏幕監視器,可以說工人們沒有一點私人空間。馬克思還說道:“它(資本主義)靠縮短工人的壽命,在一定期限內延長工人的生產時間。”夏爾洛在影片中就成為了一個活生生的試驗品,為了減少工人吃飯時間,讓工人在吃飯時也能工作,資本家發明了“畢羅自動餵食機”,但是機器的崩潰無疑是對這種剝削行為的諷刺。我想,有一句話可以表達資產階級對工人們的這種“炸血”式的剝削——“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當我看到夏爾洛被機械式的忙碌工作逼瘋時那些滑稽的動作時,我真的笑不出來,我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他能你開這個“吃人”的工廠。後來,他真的因為精神失常而進精神病院修養了一段時間,而當他穿著西裝革履,帶著小禮帽走出病院的時候,我感覺到此時此刻作為一個工人的最基本的人格尊嚴才得到了保障。後來他被誤捕入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他最開心的時光,不愁吃、不愁穿,也沒有機械勞作的壓迫,更沒有資本家的指責和監控,沒想到在那個時候,“監獄”卻是工人們最好、最舒服的棲身之地,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啊!

令人欣喜的是,夏爾洛得到了流浪女的青睞,兩人在顛沛流離、混亂窘迫、逃避追捕的環境下相依為命。愛情總是能給人們與溫暖,雖然無情的資本家一直在用金錢和利益冷凍著人們的心靈,但是人們心中那永不熄滅的星火卻永遠溫暖著每一個人。影片最後,這對情侶攜手並肩,一起用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支撐著彼此,坦然邁向前方。雖然我們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在等著他們,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資本主義的本質不變,那麼無產階級將永遠生活在資本家的奴役之下,那麼又何來幸福、快樂可言?

總體來講,以泰勒的科學管理為主導管理方式,工人簡單勞動與機器緊密結合是當時典型的生產方式。

這種生產方式作為社會化大生產早期的主要生產方式一方面緩解了勞資雙方的緊張矛盾,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積累了豐厚的社會財富;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嚴重忽視工人人格,工人士氣低下的問題從而導致了新的勞資矛盾。

看完這部影片後我又不禁聯想到當今世界的“美國次貸危機”,雖然兩者之間有很大差別,但是對於底層工作者們的影響卻是異曲同工的悲愴。正如央視記者白岩松訪美時在華爾街看到的情景一樣,豪華的餐館旅店還是顧客盈門,對於中高產階級者來說經濟危機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大傷害,而對於無產階級者來說,失去了工作就是去了生活經濟的來源,好比斷糧、斷奶一樣,他們的生活卻是異常艱苦、辛酸的。

我想起影片一開始的一個片段,第一個鏡頭是許多羊群爭先恐後的擠出羊圈,隨後緊接著切入了一個許多工人下班擁擠的走出工廠的鏡頭。看到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每天上下班時的地鐵站口,我隨著成千上萬的人群進進出出的場景。我認為摩登時代一開始的那兩個鏡頭完全有理由成為電影史上最偉大最經典的蒙太奇。

摩登時代觀後感

乍一看“摩登時代”,在我的腦海中首先冒出來的就是英語單詞“ModernTime”,而在我們此刻人的眼中,“摩登”似乎就是“時尚”、“現代”、“潮流”的代名詞。它與舒適、奢侈、高貴的生活狀態相聯系,但是在1936年拍攝完成的《摩登時代》中,此“摩登”又非彼“摩登”。在看完這部黑白電影後,我感覺主人公夏爾洛所生活的摩登時代,無非就是在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工商業快速發展後給資本家帶來的享樂社會,從某種好處上說,這種生產力的進步讓資本家成為了最大受益者,而廣大的下層勞動人民卻由地主的奴隸變成了機器的奴隸。

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經濟大危機,在大危機的動盪下,資本主義體制也逐漸發生轉變,由從前的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壟斷階段。美國作為此次大危機的源頭,經濟大蕭條、銀行工廠倒閉、失業率激增、社會動盪等讓美國陷入夢魘。在美國,一方面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失業流浪人員多達60多萬,無數家庭流離失所、忍飢挨餓;而另一方面,壟斷資產階級為了持續壟斷價格卻把幾百萬頭豬、幾十萬噸的牛奶、幾百萬畝棉花肆意糟蹋。這種病態的唯利主義心理充分暴露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喜劇大師卓別林創作了這部經典的無聲電影。影片中的主人公夏爾洛就是在資本主義壓迫下和在經濟危機摧殘下的廣大無產階級的縮影。馬克思說過:“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則是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我的所有者手裡。”夏爾洛為了生存,機械地在繁忙的流水線上做著扭螺絲冒的工作,而且他的行為一向被僱傭者監視著,甚至在洗手間里都設有大屏幕監視器,能夠說工人們沒有一點私人空間。馬克思還說道:“它(資本主義)靠縮短工人的壽命,在必須期限內延長工人的生產時光。”夏爾洛在影片中就成為了一個活生生的試驗品,為了減少工人吃飯時光,讓工人在吃飯時也能工作,資本家發明了“畢羅自動餵食機”,但是機器的崩潰無疑是對這種剝削行為的諷刺。我想,有一句話能夠表達資產階級對工人們的這種“炸血”式的剝削——“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當我看到夏爾洛被機械式的忙碌工作逼瘋時那些滑稽的動作時,我真的笑不出來,我在心裡默默祈禱,期望他能你開這個“吃人”的工廠。之後,他真的因為精神失常而進精神病院修養了一段時光,而當他穿著西裝革履,帶著小禮帽走出病院的時候,我感覺到此時此刻作為一個工人的最基本的人格尊嚴才得到了保障。之後他被誤捕入獄,那段時光能夠說是他最開心的時光,不愁吃、不愁穿,也沒有機械勞作的壓迫,更沒有資本家的指責和監控,沒想到在那個時候,“監獄”卻是工人們最好、最舒服的棲身之地,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啊!

令人欣喜的是,夏爾洛得到了流浪女的青睞,兩人在顛沛流離、混亂窘迫、逃避追捕的環境下相依為命。感情總是能給人們與溫暖,雖然無情的資本家一向在用金錢和利益冷凍著人們的心靈,但是人們心中那永不熄滅的星火卻永遠溫暖著每一個人。影片最後,這對情侶攜手並肩,一齊用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對完美生活的渴望支撐著彼此,坦然邁向前方。雖然我們不明白前方有什麼在等著他們,但是我們能夠想像,如果資本主義的本質不變,那麼無產階級將永遠生活在資本家的奴役之下,那麼又何來幸福、快樂可言?

看完這部影片後我又不禁聯想到當今世界的“美國次貸危機”,雖然兩者之間有很大差別,但是對於底層工作者們的影響卻是異曲同工的悲愴。正如央視記者白岩松訪美時在華爾街看到的情景一樣,豪華的餐館旅店還是顧客盈門,對於中高產階級者來說經濟危機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大傷害,而對於無產階級者來說,失去了工作就是去了生活經濟的來源,好比斷糧、斷奶一樣,他們的生活卻是異常艱苦、辛酸的。

摩登時代觀後感

據可信資料,此片是卓別林最後一部無聲電影,拍攝於1936年,客觀講述了大蕭條對美國民眾乃至世界人民的影響和帶來的災難。更深層次地反映的資本主義的弊端與本質。

能夠說《摩登時代》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優秀作品。

下方我想結合影片的具體片段談談我的感受。

影片一開始,有這樣的一段字幕:“ModernTimes。”Astoryofinstry,ofindivialenterprise—。我想這段話能夠這么理解,一個關於工業化和資然後呈現的情景是綿羊簇擁而行,工人蜂擁而至,人類已與動物無異,在巨大的資本剝削麵前,人性扭曲,毫無尊嚴。可為了生活他們又不得不如此。正如馬克思所說:“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則是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我的所有者手裡。”關於這點,後面我們會提到關鍵原因在於以廣大勞動工人為代表的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這個過程被稱作資本主義原始積累。

之後流水線工作呈此刻眼前,在那裡我們能夠討論一下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方式。依據教材資料,最基本的方法有兩種。即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絕對剩餘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光不變的條件下,延長工時而生產的剩餘價值。相對價值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透過縮短必要勞動時光而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光生產的價值。根據資本主義的發展條件,片中資本家通常採用第一種方法來剝削工人。片中老闆不停地給傳送帶加速,減少休息時光,變相提高工作效率,甚至不擇手段想出了自動餵食機,妄圖壓榨工人最起碼的休息權,期望工人吃飯時也能工作,能夠說資本家為了金錢也喪失了人性。馬克思對這種做法作出了這樣的抨擊:“它靠縮短工人的壽命,在必須期限內延長工人的生產時光。”最終卓別林飾演的夏洛爾不堪重負,精神失常,竟將別人的鼻子,紐扣都當成螺栓,被送進的精神病院。在此期間,我們還要留意這樣一個鏡頭,就是工友們追逐精神失常的夏洛爾時,當看見傳送帶轉動時本能地回到流水線旁,放下追捕,我們概之以“條件反射。”能構成這樣的結果,我既感到悲哀,更為之同情。

其後讓人感覺人間還有真愛的場景是:夏洛爾與流浪女的相遇並在影片的後半段相濡以沫。在艱難的生活中,他兩始終不離不棄,給人以溫馨的感覺。同時告訴人們世間最完美的莫過於真愛,即使是在最困難的境地,它也能支持你,鼓勵你,給你以充足的精神動力,讓你感到人間還有期望,這不是金錢能夠買到的。

在那裡也引發了我對此片的另一感觸:一部講述即便在困境中也要不斷努力不斷奮斗的勵志電影,只要心中有夢,就該去追!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有什麼遺憾。片中夏洛爾失業,入獄,就業,再失業,再入獄……可不管經歷了多少,始終都是在不停地奔跑。正如亞伯拉罕·林肯所說:“雖然我走的很慢,但我決不後退。”人生就需要這種用心的態度。

將電影的情節引申至相關的理論層面上,並結合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相關分析,我們能夠得出以下結論。

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生產資料歸資本家私人佔有,工人一無所有,只有靠出賣勞動力為生。這就決定了資本主義勞動過程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工人在資本家的支配和監督下勞動,他們的勞動隸屬於資本家。第二,勞動產品也屬於資本家所有。

而前面所提到的資本原始積累,就是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貨幣資本迅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過程。正如馬克思所說:“創造資本關系的過程,只能是勞動者和他的勞動條件的所有權分離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使社會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產者轉化為雇傭工人。因此,所謂原始積累只但是是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所以表現為‘原始的’,因為它構成資本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方式的前史。”在西歐,資本原始積累開始於15世紀後30年,經過16世紀的高潮,一向延續到19世紀初才告結束。資本原始積累主要是透過兩個途徑進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剝奪農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奪貨幣財富。

資本主義的生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資本家的本質是惟利是圖。因此,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不僅僅是價值構成過程,而且務必是價值增殖過程。

另外,我還想闡述的是這是一部喜劇電影,但悲從喜中來。尤其是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卓別林以獨特的視覺形象、喜中見悲的詮釋方式、辛辣犀利的諷刺和揭示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工人飽受資本家欺壓剝削的嚴酷現實,以其高超的表現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萬失業者遭遇的生活畫像,概括了“摩登時代”這一矛盾的本質,揭露資本家瘋狂剝削工人以更大限度地獲取剩餘價值以及這樣一種生產方式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

閱讀全文

與美國講經濟危機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為vrglass看電腦電影 瀏覽:210
梅艷芳和成龍電影有哪些 瀏覽:312
韓國大尺度電影2017 瀏覽:356
俄羅斯電影英雄免費高清完整版 瀏覽:2
周星馳電影的經典對話 瀏覽:123
回什麼電影 瀏覽:95
1931年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主演蝴蝶 瀏覽:367
劉德華吳軍電影全集 瀏覽:993
光頭強電視劇完整版電影 瀏覽:828
游擊隊之歌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瀏覽:268
葛優演皇帝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77
電影院還開著 瀏覽:833
感官世界一樣大尺度的電影 瀏覽:333
永恆的愛2016電影美國插曲 瀏覽:582
電影主角死得很慘的電影 瀏覽:563
靈魂拳擊手印度電影 瀏覽:411
電影大刺客之 瀏覽:357
2017迷途微電影 瀏覽:133
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鄧倫 瀏覽:388
2018年值得期待的電影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