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鑒賞電影《鋼琴課》(有關啞女),謝謝!
《鋼琴課》表現沉默,卻以非凡的視覺和情感的想像力創造了最優美的訴說。
《鋼琴課》以一位女性電影家的視點表現人類訴說的渴求。啞女艾達的鋼琴是一種象徵物,一頭連著訴說的艱難,一頭連著訴說的本能。
《鋼琴課》通過啞女艾達對愛情和訴說的勇敢追求,以一台鋼琴為媒介,以一個極其
獨特的視點表現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一個女性對等級森嚴、思想封閉社會的反叛,表現了人類對自由、摯愛的本能追求。
簡·坎皮恩,紐西蘭國際知名女導演,出生於演藝之家,父母均為舞台演員。她善於用細膩、圓潤的手法表現女性內心的感觸,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女性電影美學。她的處女作《小甜甜》(又名《甜妹妹》)充分表現了她對女性感觸描寫的細膩、圓潤,並一舉獲得澳大利亞影協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等多項大獎。她還執導過短片《剝果皮》,電影《聖煙》、《淑女本色》、《天使與我同桌》等影片。作品不多,卻部部獨具個性。
本片以「女性覺醒」為出發點,是一部很難用言語形容的美妙詩篇。在這部影片里,簡·坎皮恩運用沉默和音符,雕琢了古典時代那種含蓄而奔放、浪漫而殘酷的人生氣質和不滅情懷。那是一個用船把鋼琴這種人類最優美的訴說方式帶到大洋彼岸的時代。英國人,當然也包括蘇格蘭人走到哪裡就把鋼琴帶到哪裡,哪裡有了鋼琴哪裡就有了最美妙的傾訴。那是一個浪漫的時代,那是一個訴說的時代,那是一個動人心魄的時代。《鋼琴課》透過啞女艾達的鋼琴之戀表現了人們對一個動人心魄的時代的緬懷,表現了電影家對現代人所遺忘的那種執著情懷的詩意呼喚。
女主人公艾達自6歲起就沒有說過話,卻彈得一手好琴。鋼琴是她與外界惟一也是最美的交流方式,是她生命的全部。她聽從父親的安排,與大洋彼岸的斯圖爾特再結姻緣,斯圖爾特卻把她的鋼琴丟棄在波濤洶涌的海邊,他迎娶了艾達,卻丟棄了她的話語,丟棄了她的心靈。艾達沉默了,那是心靈的沉默,那是真正的沉默。就在沉默快要使她窒息時,一個頗有些粗俗的房地產管理人貝恩斯出現了,他用土地換取鋼琴,開始傾聽艾達的傾訴,那是一種獨特的鋼琴課,他們用琴聲,用心靈,也用肉體傾訴。而當貝恩斯被艾達的頑強個性所震懾,被艾達心靈的傾訴所吸引時,感官的索取開始上升為心靈的交融和生命的悸動,於是,愛情就在兩人還沒意識到的情況下產生了。貝恩斯願意拋棄一切只為得到艾達。從欲到愛,從感官的需求到靈魂的共鳴,他們共同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情愛之路。
這真是一種奇妙的對話,一種奇妙的傾訴。
簡·坎皮恩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筆觸,揭示人們內心對愛情的渴望。艾達不能講話,但這並不意味著她的心底沒有愛的波瀾,沒有傾訴的波瀾!斯圖爾特拒絕鋼琴就拒絕了話語,拒絕了傾訴,拒絕了摯愛,他剝奪艾達傾訴的權利同時也剝奪了自己傾訴的權利,於是他永遠失去艾達了。在現代電影中幾乎一切的三角戀其實都不僅僅是三角情慾,說到底那是一種三角的對話,在這種對話中誰觸摸到了心靈,誰就會獲得心靈的交融。貝恩斯在粗暴踐踏艾達傾訴的話語時逐漸理解了她的傾訴,於是他最終贏得了真正的愛情。
簡·坎皮恩迷戀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迷戀那個夢幻時代的風采,她的作品幾乎都有著《呼嘯山莊》、《簡·愛》時代的經典浪漫。她在影片中以一種唯美的手法,展現了性與愛的結合,展現了人們面對愛時的義無反顧,展示了人們在失去自己的最愛時的不可理喻,深刻地挖掘了人們內心真實的渴望。影片的影像臻於美的極致,從來沒有看過這么美的大海,簡·坎皮恩把人物和海天都簡化為黑白兩色,只留下洶涌澎湃的浪濤,留下無助的母女和一台無聲的鋼琴——那是電影家和大海的深情對話,那是人和自然的美的對話,這樣傑出的影調追求是電影家綜合素質的完美呈現。
這是真正的唯美之作,真正的電影,真正讓人無法忘懷的藝術!
影片的男女主角由美國的兩位世界級表演藝術家哈維·凱特爾和霍莉·亨特分別飾演,他們的表演形神兼備,無與倫比。
哈維·凱特爾1939年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他曾在黎巴嫩做過海員,在艱難地克服了童年時遺留下的口吃痼疾後,開始演藝生涯。曾主演過《誰在敲我的門》、《出租汽車司機》、《壞中尉》、《低俗小說》等世界名片。《鋼琴課》的出色表演使他一舉奪得澳大利亞最佳男主角的頭銜。
霍莉·亨特1958年3月20日生於美國亞特蘭大,成長在遼闊的牧場,從小養成豪邁的性格。上世紀80年代曾主演影片《撫養亞歷桑納》、《直到永遠》、《浪漫一生》、《廣播新聞》等多部影片,《鋼琴課》的出色表演使她一舉奪得包括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等多項世界大獎,她成了1993年度最耀眼的明星。
霍莉·亨特在《鋼琴課》中的表演真正稱得上經典,這幾乎是一部默片,她沒有一句台詞,只有依賴眼神、形體、動作,將人物的內心傳達給觀眾。而霍莉·亨特也以出神入化的心理動作充分展現了啞女艾達高貴、優雅的氣質和細膩豐富的內心,她的每個眼神、每個手勢都自然流露著艾達倔強、執著的性格特徵。她有九年的鋼琴演奏經歷,影片中的所有演奏全都不用替身,僅這一點可能就足夠許多所謂的明星們學一輩子了!
《鋼琴課》一部影片誕生了三個女神——艾達、霍莉·亨特、簡·坎皮恩。
維多利亞時代的大海,維多利亞時代的琴聲,激盪著融貫今古的不滅情懷……
簡·坎皮恩在本片表現出的主要風格元素:
1.善於用極經典的影像表現時代氛圍。
2.有效控製表演元素。
3.女性化的訴說。
② 電影《鋼琴課》,你覺得怎樣
這是一個關於艾達帶著她的女兒遠嫁紐西蘭的故事。
蘇格蘭,1852年,一個極度教條和壓抑的年代,一個理性和感性被分裂的年代,日漸衰老的年代。被壓抑的不只是女人,還有男人。
從一開始,影片就把我們帶入了艾達的視角:我們看到的,將是艾達眼裡的世界。
躲在手指後面觀察這個世界的,是艾達不安的眼睛,用手指控制這個世界,想看什麼,不想看什麼。
控制讓我們覺得安全,確定,可預期。
這個世界也在控制,用嚴苛的制度和教條,以維持自己的秩序和安全感,這個控制的後面,也有一雙不安的眼睛吧。
一個小女孩的畫外音:「你聽到的不是我口裡的聲音,而是我心裡的聲音,六歲起我就沒講過一句話。。。」這是艾達心裡的聲音。
足以遮蔽天空的大樹下,一個老人正努力拉一匹矮馬,矮馬一動不動。倔強的艾達就象那矮馬,不願與這個衰老的世界妥協。
大樹下,艾達渺小而憂郁,她的冷漠表情,不為所動,又是在控制和隱藏她內心多少情感和沖動呢?
這個世界還是牽著她走了,艾達的父親要把她遠嫁到紐西蘭。
一個素未謀面的男人斯圖爾特,一片未知的土地。這個男人說,神愛啞的東西,為什麼我不能。大概那時的男人自比為神,喜歡順從、沉默的女人。艾達不認為自己很靜,因為她彈琴,她用鋼琴快樂地說話,當她彈起鋼琴的一刻,隨著流動的音樂,艾達生動起來,從一直沉悶而衰老的世界中浮現,無法隱藏。一個老女人的出現在門口,音樂戛然而止,凝固的表情回到艾達的臉上。。。就象一個偷糖果被抓的小女孩。
登上紐西蘭的海岸,驚慌失措的艾達把自己交給水手們伸出的手,緊張地抓牢,以免掉進讓人窒息的海水,一切失去了控制,透不過氣來。
山,高到遮住了天空,海灘上的人很渺小、艾達的眼淹沒在迷茫和恐懼里。
「天,這是誰的棺材」
「留下她們,為快樂受刑嗎」
鋼琴就象棺材,快樂會受到懲罰,這個遠離蘇格蘭的地方,沒有什麼不同,彌漫著死亡和懲罰的味道。
③ 璺奼傜數褰便妕he piano銆嬶紙鍙堝悕銆婇挗鐞磋俱嬨婇挗鐞村埆鎮嬨嬶級鐨勪笅杞藉湴鍧錛屼笉鑳滄劅嬋
鎻愪緵鏈鐗嘡ayFile緗戠洏涓嬭澆閾炬帴錛岄渶瑕佸畨瑁匯aySource瀹㈡埛絝錛屾柊寤轟換鍔★紝鍦ㄤ笅杞介摼鎺(URL)榪欓噷鎶婁笅闈㈢殑鍦板潃綺樿創涓婂幓錛屽氨鍙浠ヤ笅杞戒簡銆
fs2you://M1NDA4Mg==
④ 鋼琴在電影《鋼琴課》中的敘事功能與情感表達
本文以影片《鋼琴課》中的器樂鋼琴為切入點,分析鋼琴作為非文字性電影語言展示的敘事策略,以及邁克爾·尼曼的簡約主義配樂作為一種客體表達,如何呈現不同主體的情感世界。
一架來自文明社會的鋼琴,經歷了海洋的波濤洶涌後與粗糙原始的紐西蘭森林擦出了有關情慾和自我超越的火花。精於細微實驗樂風的邁克爾·邁克爾·尼曼在為影片配樂時,減少了他濃厚的簡約主義(1)風格。除了風格化的簡約筆觸之外,為了掩蓋一種機械式的重復曲調,每一首樂曲都被加重了音樂中的旋律感[1]。以當地民謠及流行曲作為片中音樂的基礎,艾達在電影中彈奏著行雲流水般的抒情琴音,叫人沉醉當中。作為影片極力渲染的意象,鋼琴與啞女艾達的命運緊密相連。遺落在紐西蘭海岸的鋼琴,就如同被男權社會遺忘在文明邊緣的艾達。隨著鋼琴被搬到了貝因斯的家中,艾達的心也逐漸落在了貝因斯身上。琴鍵與斷指,沉琴與跳海,新生與新琴……圍繞著這架鋼琴的自我救贖就此展開。
「你聽到的聲音不是我的說話聲,而是我腦海的聲音」。影片《鋼琴課》開場的鏡頭即是艾達從捂住雙眼的手指縫里去窺探和審視這個世界。用一個蘇格蘭小女孩的畫外音,艾達訴說道,「從我六歲起我就沒有開過口。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緊接著畫外音繼續自言自語,將觀眾的目光帶向了她的摯愛珍寶——鋼琴,「奇怪的是我並不覺得自己是沉默的,因為我擁有我的鋼琴」。 於是就算父親毫無商量地將她遠嫁去紐西蘭,沒有選擇權的艾達也能在鋼琴中獲得平靜。黑暗中艾達的後背定格在畫面中央:一身黑色的維多利亞時期長裙,一架黑色鋼琴,連同黑暗的房間一起被展在高反差布光中,這樣的場面調度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但她的手指一碰觸到充滿靈性的鋼琴,那包圍著艾達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和壓抑就立刻被充滿自由意志的鋼琴曲一掃而空。
如果說艾達的沉默反映了對無所不在的男權壓迫的反抗,那麼她的鋼琴就是一個閘口來釋放她所有的憤怒,並為她保留空間堅持真實獨立的自我。影片最開始的這種沉默壓抑與聲音爆發的對比,暗示了艾達沉默背後潛藏的力量:她是擁有主體性的個人,能自由地決定自己是否開口,如果開口將說些什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艾達的緘默不語是從符號層面反抗男權社會符號秩序的行為[2]。她拋棄了男權社會的所有語言,用通過彈奏鋼琴表達和主張自己的方式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完整不受侵犯。所以,當艾達與她的陪嫁物品被粗暴的白人水手扔在海灘上時,她拚命透過鋼琴擋板去觸摸琴鍵;當艾達的鋼琴被丈夫暴力剝奪時,我們看到她在刻滿琴鍵的餐桌上忘情演奏。我們也看到她為了鋼琴與貝因斯做見不得人的肉體交易,在鋼琴課上跟他討價還價。她是沉默的,但透過鋼琴,她又在言說一切。總之,她做了所有的努力來保存這點可以區分她的沉默的珍貴的主體性。
也是鋼琴,讓貝因斯愛上了艾達,幫助艾達實現了自我超越。艾達心愛的鋼琴被丈夫無情地拋在岸邊,她找到鄰居貝因斯,表達自己想去岸邊看一看鋼琴的意願。貝因斯在多次拒絕之後,被艾達的執著打動,帶著母女二人來到海岸邊。看著艾達深情忘我的演奏,貝因斯對艾達的感情由此而生。艾達的意願第一次在男性那裡得到尊重和滿足。在此之後,貝因斯用八十畝地向艾達的丈夫斯圖爾特換來了這架鋼琴。然而易主之後,貝因斯所提的唯一要求即是他只聽不彈。面對已經調音完畢的鋼琴時,艾達深感意外,這是她第二次擁有這種被尊重的感覺,而貝因斯只願聽不願彈的要求,使得艾達不再是獨自彈琴,而是得到欣賞與傾聽。這個一直以來表達艾達內心獨白的鋼琴,第一次得到了除了艾達之外他人的回應。啞女艾達的自主性再一次在貝因斯這里被找回。艾達就在這被貝因斯主導的、互相平等又摻雜情慾的交往之中對貝因斯心生情愫,直至被丈夫發現二人的姦情被砍斷手指,也絲毫不能動搖自己對於貝因斯這個給予她尊重和傾聽的男人的愛戀之心。
影片最後,當貝因斯與艾達選擇離開之時,貝因斯做出了與斯圖爾特這個男權社會標志性的產物完全不同的舉動,他堅持一定要帶上鋼琴一起乘船,並最終尊重艾達的選擇將鋼琴丟進大海。艾達的自我也隨著鋼琴的沉落海底而獲得重生:她的話語權不再需要鋼琴這個載體替她去表達,她本身的自我已經可以得到尊重。艾達的主體性,伴隨著《All Imperfect Things》緩緩響起,終於可以脫離鋼琴這個載體,獲得完整。
在艾達到達紐西蘭的第二天,身著西裝的斯圖爾特帶著一支衣衫襤褸的迎親隊伍到海灘迎接自己心中的女神繆斯。等到艾達緩緩從帳篷中走出來的時候,注重外表的斯圖爾特對於艾達的外在是極其失望的,這種失望就遷怒到艾達眾多嫁妝中最累贅的鋼琴上。為了維護尊嚴和權力,斯圖爾特嚴詞拒絕了艾達「什麼都可以不要,只希望帶走鋼琴」的懇求。鋼琴在這里象徵著一種話語權,斯圖爾特命令傭人丟下它,實際上是在向自己的未婚妻艾達宣布自己的絕對控制權。
這個男人不知道的是,從他對象徵著艾達另一個自我的鋼琴不屑一顧甚至加以嘲諷的那一刻起,他就註定無法佔有艾達的心。斯圖爾特不能理解伴隨著畫外音樂《The Promise》響起,艾達凝視山谷之下的鋼琴時眼裡流出的絕望與悲涼;不能理解艾達在木桌上刻下琴鍵的奇怪舉動。影片的尾聲,當斯圖爾特發現艾達再次辜負了自己的信任,擊碎了自己作為一個男性的尊嚴時,他難忍胸中怒火地手提著斧頭沖下山坡。《The Sacrifice》如暴風驟雨般傾瀉,隨著斯圖爾特腳步的臨近愈加充滿緊張與不祥。艾達被砍掉手指的一段,鋼琴曲始終悠揚清澈的,如同雨中飄零著的風聲。配合這樣的空靈,卻是艾達徘徊在傾盆的大雨中,盡管她極度克制面部痛苦的表情,然而在這樣的剋制下卻是無盡的慘烈和震撼,觸目驚心。
與艾達的沉默相比較,電影中貝因斯的沉默更加隱晦也更加難以察覺。從貝因斯的刺青紋和他同毛利人的交談中,我們可以得出他毛利人的身份。但是當斯圖爾特處於一種歐洲中心主義的自滿情緒,並被一種對「落後的」當地人的統治邏輯所支配時,貝因斯的價值體系是不被重視和傾聽的[3]。因此,他無法拒絕艾達提出想要去紐西蘭海岸彈奏鋼琴的請求。艾達傾心彈奏的《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彌漫在咸濕的海風,貝因斯就在那時對同樣不被男權社會重視和傾聽的艾達產生特殊的情愫。短暫的午後,沉默的艾達因為鋼琴得到救贖,沉默的貝因斯因為艾達得到救贖。貝因斯看似愚蠢地用自己的八十畝良田交換了艾達鋼琴的所屬權。導演簡·坎皮恩將貝因斯和艾達感情線索的發展推進在僅有的次鋼琴課中。
1.得知鋼琴和自己都被斯圖爾特擅自出賣之後,啞女艾達是愕然震怒的,卻被同樣怒不可遏的丈夫以「一家人總要做出犧牲」的理由終結爭吵。但是第一次上門之後,艾達發現貝因斯十分重視自己的鋼琴,為此花了高價請專業人士調音。艾達在明確貝因斯只聽不彈的意願後,用這架鋼琴彈奏了簡單的音階。
2.《The Fling》的歡愉中,貝因斯身不由己地撫摸上艾達潔白纖細的脖頸。意識到自己的唐突,貝因斯和艾達達成了這樣的觸摸用一個黑色琴鍵交換的協議。
3.昏暗的木屋裡,貝因斯久久凝視著醉心於《Big My Secret》之中的艾達的背影。在她走後,赤身裸體地撫摸著鋼琴,不知如何釋放這種情感。
4.仍然是在這曲《Big My Secret》中,艾達掀起了自己的裙子,裙擺下貝因斯用自己粗糙污垢的手指摩挲艾達絲襪破洞下光潔的肌膚。
5.被族人調侃之後,貝因斯提出了更過分的要求。在已經脫下外衣之後,艾達用一段明顯雜亂無章的旋律宣洩自己的不滿與恐懼,打消了貝因斯更進一步的念頭。
6.艾達在觀看舞台劇《藍鬍子》時假意與斯圖爾特親密來刺激貝因斯。在這一次的鋼琴課上,貝因斯用十個琴鍵交換兩身赤身裸體相擁的機會。
貝因斯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掙扎,他決定終止這場借著鋼琴課的名義來滿足自己情慾的肉體交易。但是此時在艾達的心中,貝因斯的突然缺席帶給她的是無盡的失落和空虛。順著《Lost And Found》的樂聲,艾達的眼光望向森林深處的木屋,和那個在她心間掀起情慾波瀾的男人。在脫離了鋼琴課師生的關系後,艾達奔赴心中的愛人,於鋼琴曲《The Scent Of Love》中,兩人的情感得到升華。
《鋼琴課》是一個關於在沉默中發聲的故事。為了要讓一切沉澱下來,導演簡·坎皮恩把故事發生的環境設置在一個幽閉荒蕪的海島。遙遠空曠的紐西蘭海岸上,沒有聲音,只有旋律,每一個人都在默默地飽受掙扎變做無奈之後的煎熬。對於女主角啞女艾達而言,這種煎熬向觀眾所展示的,不是世俗意義上女人與男性權力的對抗;而是一個內心獨立、能夠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自身生存環境和精神世界的沖突中尋求平衡,經歷多重掙扎之後,終於獲得內心的平靜,與現實達成和解的過程。
(1)簡約主義:簡約主義的稱號最初來自繪畫與雕刻藝術,又稱為「極簡抽象藝術」。音樂中,也有一種稱為簡約主義(Minimalism)。簡約音樂有不同的稱呼,它又被稱為復奏音樂(repetitivemusic)、原聲音樂(acousticalmusic)及冥想音樂(meditativemusic),每種名稱分別說出不同簡約主義音樂家在音樂上的不同取向。可以肯定的是,簡約主義音樂家都一致有意識地要對抗傳統以來教條主義下的十二音階體系作曲技法,他們更著意在音樂上的迴旋反復設計,強調韻律與節奏。
[1] 羅展鳳.電影×音樂[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247-248.
[2] 賴丹.淺析《鋼琴別戀》中的女性視角[J].電影評介,2011(22):68-69.
[3] 李亞蘋.沉默的艾達與被消聲的毛利人——從簡·坎皮恩的《鋼琴別戀》談起[J].電影評介,2013(20):35-39.
⑤ 《鋼琴課》和《朗讀者》這兩部外國電影有很多露點嗎
是的,但這兩部都是獲大獎的藝術電影,並非情*S電影,只是有很多限制級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