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幾個俄羅斯青春電影或者法國的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大師金基德的又一部代表影片,以寺廟為背景,將人生中應該經歷的痛苦、煩惱、解脫、愛與恨等都融入其中,是一部深刻復雜的影片。 影片名為《春夏秋冬又一春》,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里,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慾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里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在這部表現人生思考與意義的影片里,具有濃郁的佛學色彩,導演將人生凝結為宇宙的四季,生生不息,循環不息,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何在。
㈡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的影片花絮
本片最後,當英雄的施季里茨即將凱旋與分別20年的妻子團聚時,上級卻希望他繼續潛伏,我國著名演員孫紅雷主演的《潛伏》結尾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
該片主演吉洪諾夫在影片《戰爭與和平》、《賓科沃發生的事》、《烈日灼人》與電視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所飾演的角色影響了蘇聯和俄羅斯好幾代人。尤其是吉洪諾夫在《春天的十七個瞬間》中所飾演的蘇聯特工施季里茨,展現出沉著、睿智的貴族氣質,成功塑造了蘇聯特工人員的全新形象,深深打動了70年代的蘇聯電視觀眾。而他已於2009年12月4日逝世。
俄羅斯領導人普京深受該片影響而投身克格勃。曾坦言自己當年投身克格勃並在民德工作多年,就是深深受到電視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的影響和啟發。俄羅斯特工部門至今仍有許多吉洪諾夫崇拜者。
㈢ 尋找一部電影,講的是外國二戰時幾個國家的士兵在一個女人的房子里過啦好幾天,相處過後,互為敵人的士兵
春天的杜鵑 Кукушка (2002)
導演: 亞歷山大·羅戈日金
編劇: 亞歷山大·羅戈日金
主演: Anni-Kristiina Juuso / 威勒·哈派塞羅 / 克多·貝徹科夫 / Mikhail Korobochkin / Aleksei Kashnikov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薩米語 / 俄語 / 德語 / 芬蘭語
上映日期: 2002-09-12(俄羅斯)
㈣ 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的生平
1928年吉洪諾夫出生在莫斯科州帕夫洛甫斯基市一個勞動家庭,父親是紡織廠車床技工,母親是保育院的幼師。戰爭剛剛結束的1945年,吉洪諾夫想進入蘇聯國力電影學院學習,但父母反對吉洪諾夫從影的選擇,因為當時普遍食品供應困難,母親建議吉洪諾夫進入莫斯科農學院學習,這樣至少能保證家中食物充足。盡管在當時,電影學院認為吉洪諾夫的外表形象不適合做演員,吉洪諾夫還是選擇了從影這條道路。學校以第一個學期為試驗期的條件勉強答應了吉洪諾夫的求學請求。結果還在1948年,學生時代的吉洪諾夫就扮演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電影《青年近衛軍》中的沃洛佳(謝爾蓋·格拉西莫夫導演)。對於勉強考入電影學院的吉洪諾夫來講,能夠在格拉西莫夫執導的片子中出演,這簡直可以稱作是命運的垂青。這部影片除吉洪諾夫以外,還造就了一大批以謝爾蓋·邦達丘克為代表的傑出青年演員。自1948年之後的十年裡,吉洪諾夫基本上沒有接到有影響的電影角色。在此期間吉洪諾夫的表演活動主要集中在話劇。1957年,吉洪諾夫在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執導的《賓科沃發生的事》中扮演年輕的拖拉機手馬特維·莫羅佐夫。吉洪諾夫在這部片子中的表演獲得了觀眾的認可。1959年上演的《緊急狀態》成為當年的蘇聯大片,在這部片子中吉洪諾夫扮演了年輕開朗的水手維克托·萊伊斯基。在此片中吉洪諾夫已經開始展現一個成熟的演員所具有的表演才華。
50年代末期,吉洪諾夫已經成為蘇聯的知名電影演員,很多導演開始相信吉洪諾夫的表演才能。在這一時期吉洪諾夫出演的影片有《五月星》(1959年)、《渴》(1959年)、《海軍少尉巴寧》(1960年)、《兩種生活》(1961年)、《七面風》(又譯《臨風而立》1962年)、《樂觀的悲劇》(1963年)等。
60年代後期,吉洪諾夫的演藝生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966年至1967年間,吉洪諾夫在邦達丘克執導的《戰爭與和平》中扮演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公爵成為他演藝生涯的里程碑。1968年在羅斯托茨基執導的影片《等到星期一》中,吉洪諾夫扮演一個中學校長。他在影片中扮演的梅里尼科夫的中學校長形象在當時成為教育界人士效仿的榜樣。1970年吉洪諾夫因在此片中的傑出表演獲得當年的蘇聯國家獎。70年代吉洪諾夫還主演了《白比姆黑耳朵》、《為祖國而戰》等知名影片以及電視連續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由於吉洪諾夫在電視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扮演主角施季里茨(蘇聯偵察員伊薩耶夫上校)獲得了巨大成功,他被授予「蘇聯人民演員」稱號和國家獎金,1977年此片還獲得了列寧金獎。80年代以來,吉洪諾夫還出演了《敵後戰線》(1982年)、《歐洲故事》(1984年)、《塔斯社授權聲明》(1984年)、《申訴》(1987年)、《特權的愛情》(1989年)等影片。1994年,吉洪諾夫參與演出的《烈日灼人》獲得俄羅斯國內外廣泛好評。
2003年,在吉洪諾夫75歲壽辰的時候被普京總統授予「祖國功勛」三級勛章。此外,吉洪諾夫獲得的勛章和榮譽稱號還包括列寧勛章、十月革命勛章、「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1982年)和榮譽勛章(2008年)等。
2009年12月4日,吉洪諾夫在莫斯科中央醫院病逝,享年81歲。 蘇聯人民演員1974 《Народный артист СССР 1974》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82 《Гер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труда 1982》
蘇聯列寧獎金1980 《Лауреат Ленинской премии СССР 1980》
蘇聯國家獎金1970 《Лауреа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емии СССР 1970》
國家獎金獲得者1976 《Лауреа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емии РСФСР 1976》
「祖國功勛」三級勛章 2003 《За заслуги перед Отечеством,III степени2003》
列寧勛章 《Кавалер орденов Ленина》
十月革命勛章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金騎士」獎金 《Лауреат Премии (Золотой витязь)》
《Знак Почета》 《賓科夫事件》1957,又譯《賓科夫發生的事》
《渴》(Zhazhda )1959,1959年全聯盟電影節三等獎
《海軍少尉巴寧》1960
《兩種生活》1961
《臨風而立》1962,又譯《七面風》
《等到星期一》1968,1969年第6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1973,電影電視,1974年俄羅斯聯邦國家獎金
《白比姆黑耳朵》1979,197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1978年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
《樂觀的悲劇》1963,又譯《樂觀主義的悲劇》,參加1963戛納影展
《前線後面的戰線》、《沒有側翼的戰線》、《敵後的戰線》1981
《歐洲故事》
《悲情浪漫曲》1994
《安徒生:沒有愛情的一生》2006
參演
《黑孩子》1952
《不能忘記這件事》1954
《五月的星空》1959
《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
《烈日灼人》1994,又譯《毒太陽》,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烈日灼人 2》,2010
吉洪諾夫是蘇聯時代和當代俄羅斯最富魅力的男演員之一。吉洪諾夫以其主演的電影《白比姆黑耳朵》、《戰爭與和平》、《烈日灼人》及黑白電視連續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等被許多中國觀眾熟知。
上世紀70年代出品的《春天的十七個瞬間》講述了二戰期間潛伏在德國法西斯核心部門多年的蘇聯特工與敵人鬥智斗勇的故事。吉洪諾夫在劇中塑造的那個沉著、睿智和風度翩翩的特工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俄羅斯媒體曾稱吉洪諾夫為「俄版007」。總理普京也曾表示,他當年投身蘇聯情報機關並在東德工作多年,一定程度上是受《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這部電視劇的影響。
1994年,寶刀未老的吉洪諾夫參演由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執導的《烈日灼人》,該片榮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大獎。
據高爾基電影製片廠電影博物館中保留的史料記載,《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在當時的世界影壇上開創了一個「電視連續劇」樣式,在電視台播出後,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歡迎,吉洪諾夫也因此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前蘇聯英雄,被稱為「俄羅斯版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