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電影皮胡是真實的嗎
印度電影皮胡是真實的,這部電影由卡普里·維諾德導演,拉胡爾·巴加、皮胡·邁拉·維什瓦卡瑪、普雷拉娜·維什瓦卡瑪主演,電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2018年11月16日在印度上映。
電影皮胡講的是小女孩皮胡爸媽前一天吵架,說了重話,皮胡爸爸第二天一早出去工作,而皮胡媽媽氣不過,留下遺言吃安眠葯自殺,小皮胡醒來後,在不知道媽媽已死的情況下,在一天時間內,經歷了多次生死交關的時刻。
故事一開始皮胡喊了喊睡在旁邊的媽媽,媽媽沒有醒來,爸爸也不在家,皮胡開始著急地哭了,原來,昨晚派對結束後,爸爸和媽媽吵了一架,今天一大早爸爸就趕著談生意去了,他不知道,因為昨晚的爭吵,媽媽真的自殺了,還用口紅在鏡子上留下了遺言。
整整一天時間,皮胡就一個人在家,玩一會,哭一會,哭累了睡一會,好幾次遇上危險,雖然都幸運地躲了過去,然而整個家越來越糟糕,水龍頭的水把一樓全都淹了,煤氣灶的火開著,電熨斗也通著電,爸爸終於發現有些不對勁了,連忙坐飛機往家趕,小皮胡看到了媽媽旁邊的白色葯片,她拿起葯片問媽媽可不可以吃,媽媽還是一言不發,終於,皮胡還是把葯片塞進了嘴裡,然後靜靜的睡著了。
傍晚,爸爸終於趕回來了,然而一切都太遲了,家裡冒著濃煙,到處一片狼藉,他哭著四處尋找皮胡,最終,他似乎看到皮胡藏在媽媽的床底下,一個人玩著積木,當然,這只是幻覺而已。
㈡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溫情視角下的印巴沖突
世間唯有愛可以沖破宗教的界限,打破國與國的仇恨,鏈接人與人的溫情,喚起心與心的情感共鳴。
最近看了一部印度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被深深感動。電影以溫情細膩的手法敘述了一個虔誠的哈奴曼教徒幫助小啞女重回巴基斯坦與父母團聚的故事,在此基礎上展示了長久以來的印巴沖突、宗教等問題。歡樂中帶著悲傷,沖突中帶著思考。看起來,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故事了,然而把這個故事放在印巴沖突的問題上則表現出了巨大的沖擊力和戲劇性。
小蘿莉沙希達和母親在印度走散,在一次宗教儀式上偶遇了猴神大叔,猴神大叔在送她去警察局被拒之後只好帶著她回家,猴神大叔和女友通過各種方式送她回印度無果之後,男主人公帕萬(猴神大叔)決定親自送沙希達回巴基斯坦。但是因為印巴沖突無法辦理護照,他只能從印巴邊境偷渡過去,然而卻遭到了警察的一路追捕,在眾人豎滾的幫助之下,帕瓦和沙希達總能化險為夷,最終成功將小女孩送回到媽媽身邊。然而帕瓦也被巴基斯坦警察局當成間諜被捕入獄。
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逐漸發現,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好心人送走失女孩回虧戚家的故事,這部影片實際上是在反應印巴兩國之間種種問題和人們最終渴望和平的心願。下面就讓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解讀這部影片吧。
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曾經英國殖民的歷史由一個國家分裂成了兩個國家,兩國關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和宗教問題常年發生著沖突,關系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各種矛盾在電影中不時出現以此來體現印巴問題,那麼在電影中,帕瓦是如何克服這種宗教偏見以及兩國間的矛盾的呢?讓我銷纖陵從四個地方來說明帕萬這一路的心理變化吧。
最初,帕萬帶著沙希達在哈奴曼神面前跪地祈禱之時,卻發現沙希達跑進對面的清真寺,帕萬為了追沙希達,也跑來清真寺,可是在踏進清真寺的那一步,顯露出了片刻的猶豫和最終為難的進去,當看到沙希達圍起來頭巾,雙手舉在自己的胸前時,他頓時意識到小女孩並不是和他一個教派,他內心五味雜陳,但還是在女友的鼓勵和陪伴之下,接納了小女孩。這是第一次矛盾沖突。
第二次則是在偷渡到印度之後,為了避開警察的追捕,在帕萬不知所以的情況下去清真寺避難一宿,第二天在迷糊中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竟然睡在清真寺之時,竟像一隻跳蚤一樣蹦起來一邊對自己的神祈禱一邊一路蹦到了清真寺門外,可是,接下來更精彩的是同樣為了躲避警察的圍追堵截,他只能穿著穆斯林的服裝混出城外。
這是第二次不同宗教間的碰撞,而此時的帕萬是在穆斯林的幫助之下逃過了警察的追捕,這是一次友好的碰撞,帕萬的心理也在隱隱發生著改變。
第三次則是在一座神殿(據說可以心想事成),信仰哈奴曼神的帕萬竟然來到穆斯林神殿祈禱,希望能夠幫助小女孩找回自己的父母。他坐在穆斯林信徒中,聽著穆斯林的禱告,眼睛裡泛起了淚花,這淚花我把它理解為是一種超越宗教的情感,同時也通過宗教的意象象徵著兩國人民的融合。
第四次則是在兩國邊界,在兩國民眾的熱切呼聲中出獄之後,帕萬用穆斯林的禮節對巴基斯坦人民表示了感謝。這是一次沒有戒備,只有真誠的感謝。也展示了兩國人民渴望和平的願望。
影片矛盾沖突還體現在上層政權和普通民眾對於帕萬與小女孩不一樣的態度。
代表這巴基斯坦政府的警察一路對男女主圍追堵截,認定他們是間諜;而帕萬和沙希達每次都能成功逃脫離不開普通民眾的幫助。記者則是這些普通民眾的代表,他是一個沒什麼地位的小記者,四處拍攝記錄新聞賣給報社或電台,但是這位普通記者卻有一顆善良正義之心,他將帕萬與沙希達的故事拍到網上,只因為報社和電視台認為「有愛的故事不吸引人,仇恨的故事才受歡迎。」隨著網路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們的故事,小女孩找到家人的同時,也是帕萬入獄之時,為了解救帕萬,記者又繼續利用網路和電台鼓動兩國人民為這位充滿愛心的英雄說話!政治的斗爭是殘酷的!然而卻抵擋不住民眾向善之心,經過兩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帕萬得到了釋放。
在影片結尾處,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站在兩國國門邊界,中間是打開著的兩國國門,小啞女在著急遠去的帕萬得不到回應之時竟然發出了聲音,大喊出:「叔叔,哈奴曼神萬歲!」兩人飛奔向對方,而此情此景也體現了兩國人民希望打破禁錮,重回友好,嚮往和平和友愛的呼聲。
這是一部彰顯超越宗教的普世之愛的電影,同時這部影片將嚴肅敏感的政治問題包裹在溫情有愛的故事之下,不僅塑造了一個追求真善美的英雄形象,還用如此柔軟的手法將嚴肅敏感的政治問題帶給觀眾,不僅讓更多人關注印巴問題,同時也引發當局者的思考。
㈢ 電影內容大概是講一個小女孩家裡很窮,爸爸後來出家做和尚,媽媽也死了,好像還有一個外婆,應該是印度
《媽媽不要丟下我》
是泰國一部經典電影。影片講述一貧苦人家母女之間真實故事。為了治療病重的母親,女兒婉麗邊掙錢邊讀書,其母女情、師生情令人感動。1986年,上海電影譯制廠將其譯片,1987年並在中國發行。
㈣ 印度電影皮胡小女孩死了沒
這部印度電影,叫《皮胡》,影片全程只有兩個人露臉,一個是躺在床上的媽媽,另一個是三歲的女孩皮胡。這是一部特別的電影,適合那些剛剛成為父母的朋友看。
皮胡今年三歲了,昨晚,她的家裡舉辦了一場熱鬧的派對,持續了一整晚。清晨小皮胡醒來,發現家裡還是亂糟糟的一片。皮胡喊了喊睡在旁邊的媽媽,媽媽沒有醒來,爸爸也不在家,於是皮胡光著腳跳到地上,一個人在房子里玩耍。她拿了報紙,看了下電視,跟著電視里一起跳舞,皮胡叫媽媽一起來跳舞,可是媽媽依舊躺在那裡一動不動,皮胡開始著急地哭了。
只是可憐了小皮胡,在兩歲的時候就要經歷這樣的危險,為爸媽婚姻的失敗買單。
《皮胡》教給所有人的,是成家的道理。一旦決定生孩子,請無論如何給他們一個安全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