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過電影《紫日》的進來評價下感受(最高分獎勵)
打小我就愛看戰爭片,尤其是抗戰的.最開始時是覺得"好玩",因為每次都是游擊隊勝,不但小鬼子丑態百出,而且游擊隊幾乎是零傷亡.後來再看時覺得整體上發空.-----沒有艱苦的環境,沒有殘酷的戰斗,就很難把人物的內心世界給觀眾描繪的一清二楚,紫日並非一部具備史詩規模的影片,在馮小寧執導的「戰爭與和平」六部曲中,它也算不上扛鼎之作。但它值得我們去關注與討論,因為它生當其時。
最震撼我的鏡頭就是楊和他奶奶被綁到柱子上,日本小隊長張狂地指揮一個新兵殺死楊的奶奶那一幕:楊從莫名其妙到知道他們要殺死自己的親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從害怕到被責打後喪失心智瘋狂地把奶奶刺成篩子似的鬼哭狼嚎。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而影片偉大之處就是接下來的處理:楊的奶奶被日本人用這樣殘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勞工卻眼睜睜看著日本人把他的夥伴用汽油活活燒焦,最後他們還要被集體槍決——可以說他對日本人的恨達到了無以復加的極限,但是他和蘇聯女兵娜加面對把他們引進雷區的秋葉子仍然沒有舉起軍刺;明知糧食只夠倆人吃,卻還是和娜加冒著被打死的危險救了陷入沼澤的秋葉子。——甚至他以一種農民的可愛在情感上莫名地和會說中國話的秋葉子站在一邊而固執地同娜加持相反意見。
秋葉子是被他們俘獲的,或者說是被他們救下的——畢竟是蘇聯男兵搶下了她打算吞下的毒丸。但她仍然把他們引入雷區。就是在他們仨已經培養起很深的感情後,她依然把他們帶回了日本軍營,最後還用槍對准了患難與共的朋友。當然這不是恩將仇報,僅僅是秋葉子簡單幼稚地行為,最後她也為自己的單純和可愛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當滿捧的鮮花撒向天空,當可愛的八音盒無助地滾落山野,當秋葉子圓睜雙眼中彈倒下時,她也許仍然不願意相信,她會死在自己同胞的槍口下,竟然會死在已經從她口中親耳聽到國家戰敗的消息後卻依然舉槍的同胞手中!
楊和娜加是善良的,他們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還放走了一頭槍口前的麋鹿,當然更不會在仇恨的怒火下殺死一個無辜的日本少女。
秋葉子也是善良的,可是她卻消失在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殘忍的軍國主義情緒中。
這就是《紫日》的偉大!僅憑這一點,《紫日》就可以傲視中國一切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也可以傲視一切揭示人物性格的中國影視作品——這體現在作品對秋葉子的人物刻畫: 《紫日》對秋葉子這個日本人的刻畫並不象以往的影視作品一樣處理:先是冥頑不化,然後被俘,在我軍或鄉親的感化之後化敵為友,立刻成為我方的軍事力量——因為這不符合實際的人物性格,尤其是不符合長期受到軍國主義教育的日本人的性格。
這種可怕的復雜的民族情感在我們這些曾經受過侵略的民族面前的確讓我們感到氣憤、可怕,但我們鎮靜下來想想,是否應該想到「恥辱」這個詞?是不是應該想到「敬佩」這個詞?為自己的民族從1931.9.18-1945甚至至今對日本的曖昧態度感到恥辱,為日本民族的這種可怕的精神感到敬佩?雖然他們遵循的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我們卻連基本的民族尊嚴都沒有保留呀!
若魯迅先生在天有靈,知道他的一些後世子孫看到影片中日軍刺殺中國百姓的場面而鬨堂大笑時,一定憤恨難平。雖然電影中的場景是演戲,但在日本侵華的歷史乃至整個中國近代史中,這樣的外侮暴行很多,這樣面對外侮而無動於衷甚至從中取樂的中國人始終不少。當年,魯迅先生因憤恨少數同胞的不爭而棄醫從文,寄望以筆開啟國人心智。今天,我們依然不能對此掉以輕心。
我們不要輕視馮小寧對「戰爭與和平」主題的苦心孤詣。他對國家和民族有一份深沉愛心,有一種責任感,更有一種危機感。
「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即使「和平與發展」成為主題的今世,天下也並不太平。就在中國的家門口,總有那麼幾個鬼子鼓搗,所謂亡我之心不死,我們怎能繼續沉醉於惰性之中、幻想著歌舞昇平?
與我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看一看好萊塢的主流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U-571》、《珍珠港》……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他們便會捧出一部警世大作。他們一直念念不忘戰爭的陰影,而在我國,馮小寧卻孤掌難鳴!
當今的中國電影缺乏一種主流精神。這種主流精神應當具有發自內心的愛國情感,也離不開開闊的世界視野和文化胸懷。對比好萊塢的主流電影,它們哪一部不是在強調所謂的美國精神,正因為如此,好萊塢主流電影才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徵。像馮小寧這樣孜孜不倦於中國近代戰亂的憂患歷史,用發自內心的情感講愛國主義、也具備開放視野的中國導演實在不多,而他的影片竟然受到嘲笑,這一定是我們在哪裡出了問題!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段歷史都有著其主流精神與主流文化,好萊塢電影反復宣揚的「自由、愛國、勇敢、忠誠」主題就代表了美國的主流精神與主流文化。近代百多年來先賢們前仆後繼、孜孜追求的強國夢理應成為我們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它是以愛國主義、憂患意識和世界視野為基礎的,在這方面,中國電影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不要忘記,「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馮小寧的《紅河谷》、《黃河絕戀》、《紫日》既拍給中國人看,也要給世界上的人們看一看,給美國人、日本人看一看。對過去的歷史,我們永遠都不可以忘卻,而13萬萬顆中國心如果能連在一起,是現實中任何一種強權都抗衡不了的。
電影不能強國,但確實可以開啟民智。歷史不會慷慨地給中國許多機會,讓我們及早地從少數國人對《紫日》的嘲笑中警醒吧
2. 東京審判觀後感,1500字左右
思路:先兩三百字講述影片的內容,講述審判的具體過程。再選取映象深刻的畫面,具體描述。從歷史給我們的警惕,從生活中,從中國人的勝利的角度出發,就能寫出好的文章。
正文:「每個中國人必看的一部電影」《東京審判》,這部110分鍾的電影控訴那些真實的歷史畫面,但由於它所敘述的史實和演員們出色的表演,《東京審判》不失為一部歷史大片。以審判二戰時日本戰犯為題材的《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11個國家的法官對28名甲級戰犯長達2年的審判過程。
影片的結尾,各國法官在量刑問題上產生很大分歧,中國法官梅汝璈從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戰犯大肆掠奪中國資源以及違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決定是否執行死刑時,終以6比5的票數將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7名甲級戰犯送上了絞刑架。
這部戲很多鏡頭都讓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頭,是因為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這關乎這中國的尊嚴,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
最終,法庭只能對梅汝敖說:你成功了「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鬥士而自豪!」梅汝敖回答到:「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這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在法庭上,第一次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當進入法官問訊時,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戰犯卻異口同聲地說道「我無罪」。這是無視國際法律、無視人道主義的軍國主義表現。
在審判過程中,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說,「我們出於同情和友誼」,「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我們是自衛戰爭,不違反國際法的戰爭」,「日本沒有侵略滿洲的任何行為」。更加令人痛恨的是,在抗日戰爭中,日本竟殺死了二百零一萬五千多個中國人!
第二次讓我震撼的是當進入判決階段時,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講話,緊揪住了我的心。11個法官有序的報出意見,隨著最後一個「贊成」漫天的烏雲突然消散了,真有撥雲見日,花開月明之感。痛快!
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這些名字: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廣田弘毅、東條英機、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記住並永遠把他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以警示我們,警示後人。
梅法官又贏得了勝利,他用對戰爭犯的正確判處,告慰了百萬被屠殺的中國國民的亡魂。 而今,這些曾經給中國人民,給亞洲人民造成深重苦難,巨大損失的惡魔們卻被供奉到了日本的靖國神社,供其朝拜,這種公然給戰爭罪犯招魂的行徑是對正義的褻瀆,公理的踐踏!
看了電影《東京審判》,燃燒起我們的愛國之心,又像給我們打了一針清醒劑,使我們對法西斯陰魂永遠保持清醒頭腦。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對於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行徑有了更直觀和更清楚的了解,更能體會今天的來之不易。
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歷史,日本人燒殺掠奪,經過八年奮戰,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電影反應一段歷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要銘記歷史,不斷前進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記住:落後就要挨打!
3. 介紹些日本恐血腥電影,經典的。
羅生門 (又名: Rashomon ) 盡管黑澤明幾乎所有作品都是令人難忘的,但至今決定他作為世界電影大師地位的影片首先就應該是《羅生門》。這是一部在電影成就方面近乎完美無缺,給人印象深刻的影片。故事發生在中世紀的日本,講的是三個參加者和一個旁觀者以四種不同說法敘述出來的暴力事件。故事的基本情節是講一個武士和他的新娘在穿過一座森林時遭到一個強盜的襲擊,沖突的結果是武士被殺死。影片開始時正在進行一場審判。關於這場襲擊,妻子的說法是強盜制服了她的丈夫,把他綁起來姦汙了她。她作證說強盜在姦汙了她以後,殺死了她的丈夫。強盜的說法是,他開始要強奸女人,但她沒有這樣做,因為她已被他男性的魅力所征服,他說後來那妻子堅持要他與自己的丈夫進行決斗,因為她覺得他們之中應該為保護她的名譽而死。強盜說他在決斗中殺死了武士。武士已經死去,而通過一個女巫來表明自己的觀點。在這個奇怪而陰森的場面里,武士作證說,在強奸後,他的妻子要求強盜殺死他。當強盜拒絕殺死武士時,那妻子卻逃走了。強盜為武士鬆了綁,把他獨自留在森林裡,後來由於他的妻子給他帶來恥辱,他自殺了。最後一種說法是一個目睹這一事件的樵夫提供的,他說,在妻子被強奸後,他的丈夫起初拒絕為他決斗,因為他覺得強奸是的她變得毫無價值了。然而,強盜終於挑動了丈夫與他決斗,在決斗中殺死了丈夫。 在影片中,黑澤明以非常獨特的手法探索了客觀真理的性質和它與主觀真理的關系。在女巫的段落里,一個女人盤腿坐在一個露天的庭院里,轉述著死去武士的話。這個場面是黑澤明傑出的例子。當死人的話通過女人的嘴說出時,攝影機以連續不斷的運動鏡頭環繞著拍攝庭院,同時伴隨著作為法器的棍子和骨頭的噼啪聲,高反差的黑白攝影非常富於表現力,使流暢的攝影機運動更加完美,歌舞伎式的誇張表演反而變得可信,音樂和聲效產生了速度和一種緊張的暗流,加強了環境的戲劇性。在這個段落里,黑澤明運動了創作一部影片所必需的整個一系列元素,成功的表達了他題材的許多復雜的和具有內在聯系的方面。 此外,影片在一些森林中的拍攝奔跑的運動鏡頭也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那種速度、流暢的完美實在是很多設備、技術更優良的今天的影片都無法企及的。 七武士 (又名: Seven Samurai ) 本片是黑澤大師的經典作品之一,也是日本著名男星三船敏郎的表演經典之一,更是日本武士片的經典,不僅在情節模式上、表現手法上影響了很多後來的武士片、西部片,而且好萊塢還曾經把它翻拍成另外一部著名的西部槍戰片《豪勇七蛟龍》,至於與此情節相近或相似的影片就更多了,由此可見該片影響之大。 七個武士,應村民之請,為他們抵禦強盜土匪,這是影片的基本情節。圍繞著這個基本情節,七個武士各具特色各有性格,都在整個組建隊伍和對抗土匪的過程中盡顯無疑。黑澤大師在本片中,除了刻畫了最具日本古風的七個武士形象之外,更對武士的資格和身份做出獨特的探討。三船敏郎飾演的第七個武士,其實是一個鄉村農民冒充的,他在很多時候流露出武士階層根本不會有的低級個性和行為,但他也在整個戰斗中英勇奮戰,得到了武士領導的贊賞,陣亡後被夥伴們「追認」為武士。這個角色是七個武士中最顯著不同的一個,也是既卑微又可愛的一個,成為日本電影史上最著名的形象之一。 黑澤明的武士電影,除了對性格有更多的刻畫之外,其他部分也是一絲不苟,武打場面宏大而真實,是最標準的日本式武打片,曾經影響了古龍的小說和一代港台武打片,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依然別具風味。 丑聞 (又名: Scandal,Shubun - Sukyandaru ) 《丑聞》是黑澤明在《羅生門》之前拍攝的作品。故事以一個無能而又質量惡劣的辯護律師,和委託他對損壞名譽案件做辯護的年輕優秀畫家為中心展開。但律師背叛了畫家,給被告收買,最後他在法庭上坦白了自己被收買的事實影片不論在主題或處理上都顯示出黑澤明極受他青年時代十分喜愛的《罪與罰》的影響。志村喬飾演的律師生動而深刻。山口淑子(李香蘭)的表現則造型勝於演技,尤其有趣的在片中大唱英文歌,包括「友誼萬歲」和「平安夜」。壓軸的一場法庭戲差不多長達十五分鍾,鏡頭沉實、劇力迫人,是黑澤明的另一經典場面。 更多問題解答: http://www.youbao.info 高清電影電視劇在線免費觀看: http://www.pvod.info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