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適合孩子看的電影
這六部高分電影不容錯過,適合和孩子一起看:《老師好》《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冰雪奇緣》《超能陸戰隊》《心靈奇旅》《三傻大鬧寶萊塢》
top6:《老師好》
豆瓣評分:9.2分
《三傻大鬧寶萊塢》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並與喬普拉一起擔任編劇,由阿米爾·汗、沙爾曼·喬什和馬德哈萬等主演是一部愛情喜劇類型的電影,於2009年12月25日在印度上映,2011年12月8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於2010年獲「印度國際電影學院」最佳影片獎、最佳劇本獎等多個獎項。
該片改編自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說《五點人》,講述了兩個好朋友一起結伴而行去尋找另一個失散已久的好兄弟,希望能重組他們的「三人幫」,然而途中卻遇到了種種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是一部具有教育,詼諧搞笑,發人深思的勵志成才故事,同時也將人物關系刻畫的惟妙惟肖。是對成長中友情,愛情,親情的完美詮釋。
『貳』 中國電影和印度電影的不同之處
《帶手榴彈的男孩》是另一部被看好的印度電影。一個月前,《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勇奪奧斯卡八項大獎的榮耀向世人展示了印度電影的魅力。也正因此,在含金量很高的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前夕,人們紛紛猜測此次是否又會颳起一股印度旋風。印度影片向來就不缺少話題性,人們無不驚訝於這個極端之國的韌性:一方面,大量粗製濫造的影片能在本土市場長時間呼風喚雨;另一方面,千里挑一的優秀電影又能在國際市場所向披靡,屢有斬獲。這讓《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原著作者維卡斯·斯瓦魯普感慨不已:「如果不把寶萊塢加進來,就沒有真正的印度。」未來票房大戶
3月23日晚,在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上,印度影片得到了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原創音樂等四項提名,可最終一無所獲,只有印度影後朴雅卡·喬普拉(PriyankaChopra)得到了一早就確定的「電影票房大獎」。《好萊塢報道》的出版人埃里克·米卡(EricMika)稱她是印度當之無愧的一號女星,這一獎項用來表彰她在「如此短的時間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喬普拉是獲得「電影票房大獎」的第二人,兩年前,同一獎項頒給了創造了17億票房收入的香港影星劉德華。如果說劉德華的獲獎是表彰其近三十年演藝事業成就的話,那麼把獎頒給26歲的喬普拉,則是對票房未來的期待。
喬普拉的故事絕佳地解讀了印度電影在新千年的崛起。喬普拉的成名之路與眾不同,2000年18歲的喬普拉在英國倫敦千禧年圓頂紀念館戴上了「世界小姐」的桂冠,那是第50年的世界小姐比賽,獲勝的喬普拉被稱為「千禧小姐」,甫一出道,便獲得世界范圍的關注。
同是2000年,被譽為「寶萊塢奧斯卡」的印度國際電影學院獎選擇進軍海外,將頒獎禮放在印度之外的國家舉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阿聯酋的迪拜、新加坡與英國第四大城市謝菲爾德都先後承辦過這一頒獎盛典,近距離感受了印度電影的熱度。這樣做不僅提升了寶萊塢電影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更是為印度電影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渠道上的便利。這樣的努力在今天的回報是,在中東、北非、東南亞地區印度電影站穩了腳跟,獲得了固定周期的播放,培養了當地市場與印度本土寶萊塢在電影營銷方面的互動,印度市場的人氣與海外市場票房都是對印度電影的雙重考量。
2003年喬普拉決心踏入寶萊塢,接拍的第二部電影就讓她在印度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印度電影觀眾獎」(FilmfareAwards)中摘得「最佳女新人」的獎項,一時贊譽無數。可隨後幾年,喬普拉的演藝事業幾經起伏,一度被影評者貼上「花瓶」演員的標簽。直到2008年她接拍《時尚》(Fashion)影片,在片中扮演頂級模特的喬普拉找回了8年前的風采,獲得「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女演員,通過5年不懈的努力從一名演藝新人晉身寶萊塢影後。下一個目標,中國
而這五年時間,寶萊塢同樣在向商業電影轉化,以喬普拉獲獎影片《時尚》為例,中國的聯想、世界知名運動品牌銳步等企業都在這部電影中開展了隱形廣告營銷,這使得電影尚未上映就已經收回了一半的製作成本。此外,寶萊塢通過積極改編好萊塢電影,積累電影創作經驗。2008年,4000萬美元創下印度電影工業票房記錄的《未知死亡》(Ghajini)就是改編自好萊塢2000年的驚悚電影《記憶碎片》(Memeoto),再加上《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獲獎後的國際影響力,印度電影在高端商業電影的成就不可小覷。
當奧斯卡大獎幫助印度電影在世界地圖上敲開了北美電影市場後,哪裡又會是印度電影的下一個目標?答案是,中國。而香港成熟的電影產業就是亞洲電影國際化成功與否的試金石。香港力圖將自身打造成「亞洲的世界城」,在700萬人口中,有近5萬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裔常駐居民,更有20萬菲律賓、印尼裔東南亞人口,這對亞洲各國電影進軍海外市場有莫大的吸引力。
巧合的是,這次電影節上的一部印度電影名字就叫《從印度到中國》。這是部在印度都充滿話題爭論的電影,盡管在中國觀眾看來這部電影對中國認識膚淺,對中國的描述仍停留在「萬里長城、中國功夫、故宮」等中國景觀上,甚至片中的中文說得都不那麼地道,但這部電影背後卻是印度電影尋求國際化的探索。